‘壹’ 福州线面怎么做的
1、将面粉、水、盐放在和在一起搅拌揉和;
‘贰’ 福州线面怎么做拿什么和面一起煮啊
福州线面生产,始于南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悠久历史。福州线面截面为圆形,细度为0.7毫米,长度为190厘米左右。原料以精粉或专有面粉,辅以盐、薯粉、生油、鸡蛋等。每100公斤面粉可制作线面120公斤左右。品种有:银丝线面、鸡蛋线面、龙须线面和线尾面。
原料配方 面粉50公斤 水22.5~25公斤 盐3.5~4公斤 油、薯粉适量
制作方法
1.和面:将面粉、水、盐(盐、水量要考虑当天天气温度进行适量变动)放在和面机里搅拌。
2.油条:取出搅拌过的面团揉成圆团形,放在大陶盆内发酵二三十分钟,然后在大板上划成长条,用手沾油,将面团揉成直径2~2.5厘米的面条,再放在大陶盆里发酵20~30分钟。
3.粉条:将油条再用手揉搓,要边搓,边撒薯粉,搓至直径5~7毫米,再发酵一些时间。
4.串面:将粉条绕在两条33厘米长的竹筷上,叫面筷,每筷55~60条,串好后,放在发酵柜里。要平挂,使之垂长,在面柜静放2小时后进行拉面。
5.拉面:将两根面筷,一根固定在特制的面架上。用手拉另一端。经过反复拉长,长度一般要达190厘米左右,细度要达0.67毫米,晒干后成品含水分13%。
近年来国内外争相仿制,以机械代替手工,但其味平淡,没有手工线面那样煮时不糊,柔韧润滑、嚼不粘齿、味中有味的特点。但为社会化生产,有必要进一步探讨线面制作的发酵过程的化学性质和线面表皮形成的物理性质,以便以机制线面代替手工线面。
‘叁’ 莆田线面怎么做好吃呢
从古至今,手工线面在莆田有着特殊的地位,早在宋代,线面就已经融入莆田文化生活,大小喜事都能见到它的影子。遗憾的是,由于现代机械线面的冲击,加上传统手工线面费时耗神,能潜心学习并加以传承的人日渐减少,长此以往,这门传承了数百年的技艺恐后继乏人。业内人士呼吁,希望有关部门能将手工线面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列入保护范畴。
接下来给大家看看制作的过程:
莆田手工线面不但好吃,而且Q滑。上班如果太忙,煮点线面是最方便的,加点高汤,不但营养丰富,而且味道鲜美。
这样做出来的线面色香味俱味,寓意丰富。线面也叫做妈祖面。做法也有很多种,也许在早些年代,线面的配菜可能没有这么丰盛。但是每逢家里有人外出,妈妈一定会做一碗线面,保佑他在外平安顺利。 线面,是莆田人妈妈的味道,是游子家的记忆!
‘肆’ 舌尖3厦门炒面线哪家好吃 怎么做好吃
舌尖3厦门炒面线怎么做好吃:
材料:市售炸面线1片、肉丝60公克、葱2根、虾仁50公克、笋丝50公克、香菇20公克、韭黄段50公克、虾粉2匙、高汤150CC、盐1小匙、鸡精粉1小匙、糖1/2小匙、香油少许
1、干香菇、海蛎干、虾仁干洗净温水泡软备用;
2、炸线面拆包待用;
3、白菜、蒜叶洗净备用;
4、起锅热油,下入海蛎干等配料炒香;
5、白菜切好备用;
6、把切好的白菜放入锅里大火翻炒一会,滴入几滴酱油、料酒,注入大半碗水;
7、把炸线面折断放在白菜上面,调中小火;
8、盖上盖子焖煮,中途要记得翻炒几下;
9、打开盖子,下入蒜叶调入少许的盐、鸡精翻炒均匀即可。
‘伍’ 怎么炒榨面
炒榨面做法一,
材料
滑子蘑,瘦肉丁,菠菜,玉米面条,葱花
做法
1.锅内放油烧热,加入葱花和肉丁,待肉丁变白后加入蘑菇
2.倒入面条,翻动几下后倒入菠菜,最后放入几勺酱油和适量盐,待炒面变成金黄色后即可出锅。
炒榨面做法二,
材料
手工面、黄瓜、胡萝卜、火腿肠、青椒、鸡蛋、葱、油、生抽、盐、味精、花椒面
做法
1、去面店买手工面,开水下锅煮至8分熟,立马捞起来用冷水冲泡,直至面完全冷却。
2、黄瓜、胡萝卜、火腿肠、青椒切丝备用,葱切碎备用。
3、锅中多倒点油,先把鸡蛋煎好,剩下的油就用来炒切好的丝。
4、炒到8分熟时,就从冷水里捞出面,直接放入锅里开中火慢慢炒,边炒就边可以放调料(生抽、盐、味精、花椒面)了。
4、面是熟的,所以只要炒热就好了,起锅前放点葱,再翻炒几下就大功告成!
炒榨面做法三
材料
炸线面400克,绿豆芽、胡萝卜、香菇、蒜苗各20克,肉丝、虾仁各15克。调料鸡粉、酱油各5克,味精8克,胡椒粉、葱油各10克,色拉油50克,高汤50克,鸡蛋液30克。
做法
1、不粘锅内放色拉油20克,烧至五成热时将鸡蛋液放入锅中,小火煎1分钟成蛋皮,出锅后切长5厘米的丝;绿豆芽去头去蒂;胡萝卜、蒜苗切长4厘米的丝;香菇切丝。
2、炸线面入沸水锅中浸泡3分钟,取出控水。
3、锅中放色拉油30克,烧至七成热时加鸡蛋皮丝、绿豆芽、胡萝卜丝、香菇丝、蒜苗、肉丝、虾仁大火煸炒1分钟,加高汤大火烧开后放炸线面、鸡粉、酱油、味精、胡椒粉调匀,淋葱油后出锅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