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长高季,分享一套让孩子好好吃饭的绘本——香喷喷食育绘本系列
儿子自小就瘦,偏食,主食对米饭不感冒,不爱吃鸡蛋,青菜也不太喜欢吃。每天拉的粑粑带有颗粒状。对于他吃饭这件事,我们一直都很用心。做父母的,就希望孩子身体健健康康,不生病。春天长高季,我也希望孩子能吃好没一顿饭,营养丰富!
于是最近几天又把家里这套香喷喷食育绘本翻了出来,和儿子一起共读。读完这些绘本,我发现食物的分类和营养在他的心里慢慢有了概念。在每次吃饭的时候会主动问我“妈妈,鸡蛋是什么食物王国的食物?”
“是红色食物王国的食物。”
儿子接着我的话说“吃了鸡蛋会让我更强壮。”
“是的,那我们就把鸡蛋大口的吃了吧,让自己变得更有力气。”
接下来,我就就给大家一起分享这套绘本。
这套绘本一共有5本:《食物王国的色彩精灵》、《让我更强壮的食物》《让我不生病的食物》《让我更有力气的食物》《食物好吃的秘密》。
在绘本里面,有红、黄、绿、白四个精灵去食物王国里旅行。红色精灵代表肉、蛋、奶(蛋白质),绿色精灵代表蔬菜水果(维生素),黄色精灵代表米面等主食(碳水化合物),白色精灵代表盐、味精等调料。这四中食物精灵带着我们一起走进了奇妙的食物王国之旅。
这套绘本给孩子们带来的食物教育有4个方面:
食育一:从饭桌开始好的习惯养成。
我经常看到有些家长追着孩子喂饭吃,这种情况在我们家的餐桌上是没有的。饭桌也是家庭教育的一个重要场所。
食育二:吃饱是不是等于吃好?
吃饱不等于吃好,在我们的身体里面,只有四种精灵都到齐,我们的身体才会健康!
食育三:吃饭是一件开心的事情。
食物精灵带着孩子们回到最初的大自然,知道食物的生长过程,对食物的充满了好奇,也能感恩大自然的恩馈。
食育四:对自己的身体和健康负责。
绘本中有一个内容是检验食物是否健康的一个重要标准是观察便便,让孩子理解食物的摄取,消化,吸收和排泄。这个过程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孩子长身体的关键时期,如何选择食物?
怎样做到平衡饮食?
那就和孩子一起共读这套绘本吧!
❷ 宝宝不喜欢吃饭,有什么绘本可以引导孩子吃饭
1.《肚子里的小人》
每个人的肚子里都住着一个与你一样吃东西的小人。如果你吃得太饱,小人在肚子里会被挤得很难受;如果你喝得太多,小人会被淹死在肚子里;如果你躺着吃饭,食物一股脑冲下来,小人会站不住;如果你的肚子着了凉,小人会在肚子里冻得哆哆嗦嗦。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肚子里的小人才会跟你一样开心快乐!小孩的世界天真无邪,在他们的世界里许多事物都具有生命的,这个绘本充分调动了孩子的共情能力,你不好好吃饭可以,但是至少得为肚子里的小人想想吧,它会很难受的。
❸ 谁来给我支支招,怎么让孩子认真吃饭呢
“宝贝,来再吃一口,乖再吃一口。”也许孩子吃饭问题是每个家庭都在面临的难题。
家里有老人的也许生怕孩子饿着,奶奶拿着碗追着一两个小时喂的。这样的情形在中国家庭中几乎都很常见。但是大家也许忽略了一个问题,追着喂或者强迫孩子吃饭对于孩子的身心 健康 都是有影响的。追着喂一个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依赖,对身体 健康 而言也会导致消化不良以及积食的发生。
当然除了追着喂外,有的孩子则是因为挑食,厌食的问题。
那么孩子没有认真吃饭怎么办?这是一个所有家长都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首先我们要先做到:
1、杜绝追着喂。这是为了让孩子养成一个良好的吃饭习惯。孩子在一岁时就应该让孩子尝试着自己吃饭,在你喂宝宝时可以给宝宝备个小勺子,不要害怕孩子弄脏而限制孩子的动手能力。孩子在1~3岁的年龄是人生第一个学习生活技巧的年龄,抓住这样的学习黄金期,家长们在以后的教养当中会感到更轻松。
孩子2岁时就可以尝试着给他(她)独立吃饭了。因为这样年龄的孩子可能不会安心的坐着吃饭,会吃一口又到处跑,为了限制宝宝移动可以给孩子准备一把儿童椅,这样宝宝就不能乱跑了。限制孩子必须吃完一顿饭才放出来,等孩子养成习惯就好了。不要为了让孩子高兴就把家里的任何地方都当成餐桌。
因为2岁的孩子独立能力还在培养中,所以家长也可在一旁协助,可以让孩子更好的完成吃饭的过程。
3岁的孩子就可以完全独立的吃饭了,家长只要帮助把饭菜给他放好就可以了。
2、 食物的多样化。为了能够吸引孩子对食物的兴趣,食物除了做到营养均衡外,不管是种类、还是色彩,饭菜要做到多样化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让孩子更喜欢吃。
对于1岁以上的孩子家长们可以多给孩子吃鱼、虾、蛋类食物、胡萝卜、西红柿、玉米、西蓝花等食物。也有的家长说孩子都不爱吃胡萝卜怎么办?那你就可以尝试着做成漂亮的孩子喜欢的一些卡通形象或者图案来吸引孩子。
除了食物的选择,餐具也要选择一些可爱的,能吸引孩子注意力的一些形状,从而让孩子爱上吃饭。
3、 饭前不要责怪孩子。有的家长在孩子不吃饭时,一定会责怪孩子,有的甚至打骂孩子。这样只会让孩子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甚至更叛逆。如果孩子确实不想吃那建议家长们就不要强迫,可以让他晚点吃,当他感到饥饿时,就会主动吃饭了。
当孩子饿了自己主动吃饭时,那家长们就可以要求孩子一定在餐桌吃,不可以随意走动。久了以后孩子的专注力就会得到提升了。
4、 餐前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吃其他的食物,有的家长担心孩子饿,在孩子放学后或者外出回到家已经到了吃饭时间还给孩子吃一些零食,这样孩子没有饥饿感自然不会吃饭了。
有的孩子会很爱吃零食,但是家长也不能拒绝这个要求,那么家长就可以选择在两餐之间给一些小零食给孩子解解馋了。需要注意的是不要给孩子太多零食,可以通过一些 游戏 或者玩具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孩子如果只是单纯的饮食习惯问题大家不用过多的担心,如果是厌食症就要及时就医了。
厌食症的一些症状也简单的告诉大家,小儿厌食是由于长期的食欲减退或消失,以食量减少为主要症状的慢性消化功能紊乱的一种病态。
小儿厌食不及时治疗会导致营养不良,贫血,免疫力低下等,甚至影响儿童生长,智力发育。
一般小儿厌食的年龄在1~6岁之间,不吃东西,讨厌吃东西,甚至完全不吃东西达到2个月以上的,都可以考虑厌食症。但是如果初期不严重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一些饮食调理来进行干预:少吃零食,不喝高热量饮料,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习惯,定时吃饭,增加菜的色、香、味。
在中国家庭的餐桌上,好像只要有孩子的地方,就可能遇到吃饭这个问题。
中国 育儿 上有一个常见的现象,就是“追着喂饭”这个现象,虽然看来不是大事,但是一天三餐,孩子吃饭需要哄、逼,会让你烦不胜烦。往往让一顿和谐的家庭氛围变成硝烟四起的战场,而且,孩子一旦因此把吃饭的事情当成了家长的事情后,吃饭这个过程会变得更加艰难。
我家小朋友就没有好好吃饭的好习惯,可以说,他就是在外婆“哄”出来的,不愿意吃饭,那就给他玩具让他玩,然后外婆在旁边趁着小朋友高兴,见缝插针地把饭菜塞进嘴里,一口接一口,看来很有效,孩子开心,然后不用哄也不用说教。
这个违背了自然惩罚的方式,直接让孩子认为好好吃饭是大人的要求,不是自己补充能量的需要,更因为饿的时候,就能找到食物,所以更是不好好吃饭到无所顾忌,给孩子建立好的规矩实在太重要了。
所以,我们可以怎么来做呢?叶壮老师的《21招,让孩子独立》里提出的方法,非常值得借鉴。
1、保持就餐环境的单纯
吃饭的时候,只做吃饭的事情,手机、平板一类的,不要带上桌,这个很容易让大人和孩子分心,而且,这是一个错误的示范,大人在告诉孩子,边吃饭边玩手机是理所当然,但实际上,家庭聚餐更应该是一个共同交流的时刻。
2、让自然惩罚来代替说教、逼迫和“哄”
老人喜欢追着哄着孩子喂饭,妈妈喜欢说教着让孩子吃饭,爸爸喜欢怒哄着让孩子吃饭,这些方法其实都在告诉孩子,吃饭不是他的事,而是家长们的事。如何让孩子把吃饭当自己的事情呢? 有一个方法,就是让他自己感受到代价。如果一顿不吃,那就收走餐盘,等到吃下一顿的点,再开餐。即使饿了,那就等到下一顿的点。饿过几次,孩子就知道不按时好好吃饭的后果了。
3、每周至少安排三次“家庭聚餐”
就科学家们的研究,家庭聚餐可以有效预测孩子未来多方面的积极发展。而家庭聚餐,不仅仅是在餐桌上一起聊天,也包括一家子一起买菜,选择食物,到准备饭菜并且共同就餐。
4、尊重孩子的成长规律与个体需求
允许孩子有自己的饮食偏好,如果孩子有那么一些小挑剔,尽量多准备他喜欢的食物。也不强制要求小孩子在小的时候就一定要使用筷子,或者掀起孩子吃饭弄得满桌都是就要喂孩子吃,遵循孩子成长的规律,不硬性强求。
宝宝不好好吃饭家长可以试试下面的方法
一 、 是不是宝宝不喜欢吃经常吃的食物
宝宝的味觉是在不断发生变化的,通常婴幼儿的味觉在8个月是开始发育,但每个宝宝的味觉发育时间会有不同。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宝宝的食物中添加少许调料,或者添加一些炒菜的菜汤,让宝宝觉得有滋有味。
二、吃饭的时候,让宝宝和大人一起用餐
吃饭时,可以让宝宝坐在餐桌旁,给宝宝一个吃饭用的勺子,让宝宝参与到吃饭中来,叫他体会到参与的快乐。不要怕宝宝把饭菜弄得到处都是,每吃一口大家要及时表扬与鼓励,让他体会到吃饭的快乐。
三、是不是宝宝食欲不好
如果宝宝吃饭时,吃的不是很多,不要老给他吃,等下次吃饭时再吃。吃饭前不要叫宝宝玩的太兴奋。
孩子吃饭不认真,首先我们要排除孩子身体生病方面的原因,确定不是因为身体不舒服导致的。
现在的孩子一吃饭不是看电视就是看手机,这已经是非常常见的问题了,我觉得这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问题。面对孩子的哭闹,不吃饭,家长不知道该怎么办,于是就通过各种方法来满足孩子需求。比如让孩子看电视,让孩子玩玩具,时间长了养成了习惯,只要吃饭不给看电视或者玩玩具就哭闹。家长最后又没有办法了,只能妥协,然后就一直恶循环。
其实要解决这个问题,也很简单,我们先来看看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
第一,家长前期为了不让孩子吃饭乱跑,自动培养了孩子这种边吃饭边看电视的习惯。
第二,环境因素,家长吃饭也喜欢看电视,让孩子也养成了这个习惯。
孩子肯定不可能生下来就有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的习惯的,肯定是后期养成的,具体的原因,大方向是离不开上面两点的,家长可以自己反思下。
而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又回到了,孩子哭闹的问题上,我前面回答了一个问题就是关于孩子哭闹的,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家长要学会拒绝孩子,面对孩子的不合理要求,家长要坚决的拒绝,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妥协,这样孩子会被哭闹当成你妥协的软肋!
孩子提出需求→家长拒绝→孩子哭闹→家长妥协!
这是一个恶性循环,很多家长都被这个循环所困扰,其实就是家长不够“狠心”,最后头疼的就是自己了。
最后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对于极端的孩子,可以采取适当让他挨饿一顿,让他知道如果不认真吃饭,就会挨饿,下次他就会认真吃饭了。当然这个要把控好度,不要让孩子真正的饿着了。
以上就是个人的观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鼓励并坚持上桌吃饭。
2、营造餐桌氛围,饭菜,摆盘,家人。
3、吃饭时,不看手机,电子产品。
4、他的餐具,可以的话,让他自己选。
5、温馨,鼓励,吃饭时不评判孩子。
6、邀请孩子一起:互相夹菜,品味 美食 。
为一饿
我家孩子从小吃饭就乖,从来不需要追着喂,也不会边吃边玩,都是坐在餐桌上吃饱了才下来。所以她经常因为吃饭好得到表扬。
那我家是怎么做到的呢?与您分享这5招。
1、固定一日三餐的时间,且尽可能全家到齐了一起吃,让吃饭有个仪式感。
孩子小的时候,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会饿,或者让孩子先吃饱了一边玩,大人才能好好吃个饭,所以就会提前喂给孩子吃。这样其实并不好,因为孩子没有融入到家庭生活中,也不理解什么是认真吃饭。
所以,大人、小孩都一样,到了饭点就围坐在餐桌前,一起吃饭,聊家常,孩子能感觉到幸福。
2、让吃饭变得有趣,鼓励孩子自己吃,哪怕吃得到处都是。
首先,为孩子选择一套好看的硅胶餐具,让孩子喜欢上吃饭。
然后,经常变化花样吃饭,面条、稀饭、米饭等换着来,还可以通过磨具做些好看形状。不仅保证营养,也让孩子有了期待。
第三,宝宝一岁多的时候,就有了强烈的自主吃饭的欲望,那就鼓励他自己吃。家长不要担心孩子把饭菜洒了,或者吃饭慢,让孩子有发展自己能力的机会。
3、大人做好吃饭的榜样,不边吃饭边玩手机。
光跟孩子讲吃饭不许看动画片,不许玩玩具,而大人自己经常盯着手机吃饭,那么无异于白讲。跟孩子讲道理很多时候是讲不通的,但是以身作则却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
作为榜样,大人要做到:一是认真吃饭不玩手机,二是不挑食什么都吃,三是注意餐桌礼仪。
4、餐前1小时内不给吃任何零食或水果。
小孩子的胃小,餐前吃了东西,到吃饭的时候感觉不到饿,便不想吃饭。
5、亲子阅读一些与好好吃饭相关的绘本,教孩子好好吃饭。
比如《我不挑食》,巧虎《我会做好吃饭》等。
你好,我是 大嘟嘟和大嘀嘀的跟班 ,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至于你提到的怎么让孩子认真吃饭,我个人在带娃方面有一些小招。我家是双胞胎男宝,他们在一岁四个月的时候开始自己吃饭,现在2岁半,每天吃饭完全自己搞定,给我们减轻了很多麻烦。
1、我给他们每人准备一套餐桌椅,在6个月吃辅食的时候就开始用。这样有利于告知宝宝:以后你吃饭的时候就要坐这个餐椅,这个就是你固定吃饭的地方。避免出现追着吃饭的情况等出现。
2、准备一套宝宝吃饭的餐具,不要太花哨,初期可以选择正规牌子的塑料餐具。2岁以后,可以换成保温碗跟不锈钢餐具。
3、吃饭前,我会给我家宝规定时间,用餐半个小时。不管你怎么吃,半个小时以后用餐结束,就把餐具全部收走。当然,不管他吃没有吃完,必须严格执行。刚开始,他们调皮,不配合好好吃饭,收走的时候会跟我抗衡或者以大哭来为威胁。但是家长一定不能妥协。坚持收走,这样反复几次,他们自己就知道在吃饭规定的时间里面好好吃饭。不调皮了。
4、关于我家双宝最近有开始挑食的现象,我是假装不知道。用餐时间一到,没有吃完的依旧收走,不安排零食。如果他们告诉我不喜欢吃饭,那我就会告诉他们不喜欢吃下一顿就不用吃了。而且下一顿,我会安排他们最喜欢吃的菜,但是坚持不准他们用餐(饿一顿饿不坏的)。如果这个时候孩子哭一定要忍住,(心里默念这是对孩子好,这是对孩子好)这样几次,现在也不挑食了。
我儿子今年6岁多,吃饭的习惯一直都不错,身边也出现过一些吃饭不认真的孩子,细心分析还是能够寻出一些问题和原因的。在这里,分享几点我在孩子吃饭这个问题上的一些心得和经验,希望能对你家宝贝起到帮助。
1.吃饭就是吃饭,不掺杂其他因素。孩子小的时候,也有因为看动画片或玩玩具在兴头上不想吃饭的情况,在这个时候,一般会给他两个选择:第一,现在过来吃饭,吃完再去玩;第二,再给孩子一定的时间(比如10分钟或一集动画片的时间),规定时间到了再来吃饭。
2.孩子有能力自己吃饭后,让他自己用勺去吃,即使刚开始的时候弄得满桌子都是,也要坚持让孩子自己吃饭,这个习惯很重要。
3.吃饭时有固定的位置,小的时候给他准备餐桌椅,不可以走到哪吃到哪,一旦离开吃饭的桌子,就视为这顿饭吃完了,绝不能追着喂饭,即使没吃饱也不用担心,下次他就会吃饱再下桌了。
4.零食与正餐之间一定要有适当的间隔,如果间隔太短的话,孩子不饿,当然不会安安心心的吃饭啦。
5.再有一点,也很重要,千万不能纵容孩子的哭闹,其实很多时候哭闹是对于大人底线的一种试探,如果有一次你妥协了,那孩子就找到了达成目的的“好方法”,你再去给他定规矩就很难执行了。
首先,抱抱你!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对于一个之前被我的吃饭困难路户女儿“折磨”近两年的全职妈妈来说,最有资格回答你这个问题了。
确实,在孩子还小时的时候,吃喝拉撒几乎占据了妈妈全部的时间,耗尽全部心力,如果还不好好吃饭,那真的是会发疯的!
下面,我来跟你分享一下我怎么把我的吃饭困难户女儿转变成吃饭的乖宝宝的。
第一:首先检查你家孩子不好好吃饭的背后成因
当你觉得孩子不爱吃,吃饭慢,各种推拒,好像吃什么都没有食欲。首先要学会观察孩子为什么不爱吃或者吃的慢,为什么总会没有食欲,或者说是不是孩子吃饭的时候他其实不饿。
1】很多人带孩子的模式,孩子一天到晚基本永远都在吃,甚至很多时候吃饭之前,还在给孩子吃东西。这样,到了饭点,孩子不饿,当然不喜欢吃东西。
针对这种情况,大人需要反省自己。平时不要给孩子吃太多的零食或者饭前不吃太多的东西。要给孩子立好规矩,规律饮食,除了一点水果或酸奶做为正餐之间的加餐,不要再给孩子多余的食物。
2】孩子没有食欲也可能是因为饭菜不合胃口,家长做饭要考虑小孩的胃口,不能过硬、不能过软,味道要适宜。要根据孩子的成长需要去善于发掘孩子爱吃的东西,合理调配饭菜,可以试着花花样做法,先提起孩子的吃饭兴趣,让他觉得吃饭是一件很开心的事情。
第二:培养孩子的饥饿感
饭前不给孩子吃太多的东西,不要让孩子的肚子一直处于饱腹的状态,让他体验饥饿感。
或者他不吃的时候把饭碗端走,然后告诉他,肚子难受,就是饿,但是现在不吃饭,等下饿了啥也不能吃。这样重复几次,他们就知道什么事饥饿感,就会有想吃饭的欲求。
第三:吃饭需要诱导,不能强迫
之前我女儿不吃饭的时候,外婆,大姨,爷爷奶奶,都会为了让她多吃饭会哄着骗着吃,玩着吃,甚至端着碗在后面追着喂,这样我女儿形成了吃饭是一种被迫,被动的行为,是特别需要调整的行为。
这些做法特别不可取,不但对孩子好好吃饭毫无帮助,还会还会因为用力过猛,反而让孩子对食物产生反感。
吃饭本来是一件享受的事情,想要孩子好好吃饭需要诱导,而非强迫。
所以你一定要管住自己当孩子不好好吃饭时,想喂的手,想哄的嘴。培养孩子自己独立吃饭的能力,这点还需要全家人一起配合行动,要跟家里人统一口径,再怎么都不喂,不哄,让他们自己吃,不吃就饿着!
第三:最好固定在一个地方吃饭,吃饭规矩要定好,全家一起执行
一;规定有限的吃饭时间。
之前我女儿真的吃饭超级慢,一顿饭能吃两小时,真的一点不夸张。后来我就给她用手机设置好时间,放在餐桌上倒计时给她看,规定在多长时间之内必须吃完,不吃完就倒掉。这招特别有用,我女儿在一个星期内就改善了吃饭爱含嘴巴里,慢慢嚼的坏毛病。。
如果觉得定闹钟太刻板,可以放一段音乐,告诉孩子音乐停时,吃饭就要结束,音乐停后就把饭端走,不要任由孩子消磨时间。
二:一全家人团团坐,陪着孩子一起好好吃饭。
对养成孩子好的吃饭习惯来说,用餐环境也非常重要。吃饭时,全家人都坐在餐桌旁,放下手中的事情,好好吃饭,在餐桌不放多余的其他东西,吃饭少说话,不玩玩具,就是大家一起专心,开心地一起吃饭,营造一个正常的温馨的用餐环境,潜移默化影响孩子。
三:下定决心培养孩子好好吃饭的习惯,就要坚定地执行,少唠叨,一切按规矩来
用餐之前,跟孩子明确,如果这下不想吃饭,那么离开餐桌后,就不可以再吃饭了。但是如果你又饿了,要坚定地不给他提供食物,要他自己承担后果,但是可以鼓励他坚持到下一餐。如此反复坚持几次,孩子就能明白要怎样对待吃饭。坚定地去执行,比唠叨一百句都管用。
但是这也需要全家人一起配合,长久的坚持下去,才能让孩子养成自己独立吃饭,好好吃饭的习惯!
以上就是我给你支的招,希望对你有帮助!
❹ 让孩子告别挑食的神奇绘本,给你推荐这些
当妈最难的是什么?还不就是孩子的吃喝拉撒嘛!尤其是吃,真是难上了天!
既要保证每天给孩子吃的营养均衡,又要保证做的菜肴孩子爱吃,还要兼顾其他家庭成员的口味。买菜烧菜的老母亲,哦不,全家的营养调控师,可真是不好当呢!
我们是如此,世界上其他国家的妈妈也是如此。
来自不同国家的孩子,因为地理位置不同、文化不同、父母的背景不同,孩子们的饮食差距非常大。
摄影师Gregg Segal 周游世界,在 3 年的时间里走访了美国、印度、马来西亚、德国、法国、意大利、塞内加尔、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巴西, 为来自不同文化的孩子们拍摄了他们一周所有食物的照片。
接下来,兜兜就带大家一起来围观全世界的孩子们都在吃什么。
Frank Fadel Agbomenou, 8岁
来自塞内加尔达喀尔
Frank居住在达喀尔的豪华社区,父母离异后他跟妈妈生活,他的妈妈是派对和豪华宴会的承办人,非常忙碌。Frank家里有厨师,很擅长烧鱼,Frank很爱吃 ,他也几乎是个不挑食的孩子。
Frank的每周食物中除了鱼、虾、主食、水果之外,也有各种各样的零食,还占了不小的比例,比如巧克力酱、饮料、薯片、冰淇淋筒等,是个衣食无忧的孩子。
Meissa Ndiaye, 11岁
来自塞内加尔达喀尔
他同样是来自塞内加尔,但是这个孩子来自当地的贫民窟。可以看到, 他每天吃的东西和前面那位来自当地豪宅居住区的孩子大相径庭。
他的食物中,夹着意面、豌豆或者炸薯仔条的面包居多。同时作为穆斯林,他也会吃山羊肉,很偶尔会吃上一次鱼。 他的食谱中完全没有零食的影子。
Adveeta Venkatesh, 10岁
来自印度孟买
她是家里的独生女,和家人一起住在当地的高级公寓里。因为家庭因素,Adveeta是一名素食主义者,所以她不吃肉,而且还极度挑食。图上的这些食物,她几乎都没吃完。 不过图上的那些零食和糖果,她都吃的一干二净。 照片拍出来以后,爸爸都惊讶了,没想到女儿一周要吃那么多零食。
Anchal Sahani, 10岁
来自印度孟买
同样来自孟买的小姑娘Anchal,住在孟买郊区一处建筑工地的一间小锡棚里。她父亲每天挣不到5美元,只够她母亲准备秋葵和花椰菜咖喱、扁豆和烤肉。
她渴望上学,长大后成为一名教师。然而现实是她必须照顾家里的小弟弟,并且承担家务。而家人,却更爱小弟弟。
有时间,她会梳妆打扮,离开工地,去欣赏茉莉花和荷花,去看其他孩子们打板球,自由奔跑。
可以看到她一周内很少吃到肉,也没有绿色蔬菜和水果,而看起来像糖果的小颗粒, 其实只是她在杂货店路边找到的色彩鲜艳的巧克力包装纸。
Del Grosso Sands, 6岁
来自美国加州
这位小姑娘的饮食颜色就像彩虹一样多,水果、蔬菜、主食的种类非常丰富。但是还有很多零食,比如冰棍、果冻吸吸乐、棒棒糖、蛋糕等。 这个小姑娘很喜欢吃甜食,也有很多蛀牙。
Rosalie Durand, 10岁
来自法国尼斯
这位小姑娘的父亲是一名餐馆的厨师,他会给孩子准备非常多 健康 的食材。因为靠海,她吃的鱼虾种类也非常丰富。爸爸同时还会教孩子自己制作可丽饼、沙拉、扁豆香肠。但是Rosalie也有自己绝对的坚持,她不爱吃菠菜和黄瓜。
这位小姑娘是这次拍摄中为数不多家庭条件优渥,但是却不怎么吃零食的孩子。
Kawakanih Yawalapiti, 9岁
来自巴西马托格罗索州新古地区
这位小姑娘是当地 Yawalapiti部落的成员,她住在巴西亚马逊河流域的一个保护区——新古国家公园。这里没有电和自来水。她大部分时间都在河里玩耍或帮助大人一起做家务,比如去挖木薯、制作木薯粉和钓鱼。
Kawakanih 的饮食非常简单,主要包括鱼、木薯、水果和坚果。 她说,如果饿了,就带着网去河边。吃饭只需要五分钟就够了。
对她和她的家庭而言, 在部落内发扬他们古老而即将灭绝的古语,比吃更为重要。 她也会定期去城市里上学,同时还是个很喜欢阅读 历史 书的小姑娘。
看了这么多不同地区的孩子饮食,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虽然和富裕的孩子相比, 贫穷地区的孩子在饮食上选择更少。但是不能随心所欲吃零食的他们,饮食结构却也很 健康 ,他们很少会吃高热量、加工过的精制食物,也很少挑食, 因为吃饱已是幸运。
而我们身边的熊孩子呢,就和这些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样,每天有数不尽的零食诱惑,喜欢吃炸鸡、薯条、披萨等高热量食物,每日三餐,却总是没那么提得起兴趣。
兜兜这就要给妈妈们推荐一些 食育绘本 ,和孩子一起阅读,让孩子对食物有更深的认知,也会更增加对食物的兴趣。
《好喝的蔬菜汤》
日/广川沙映子
爷爷奶奶从乡下寄来了带着泥土的新鲜蔬菜。妈妈给小花生做蔬菜汤,小花生也来帮忙。一边帮忙,还忍不住要尝一尝,煮饭的声音传来了,香味飘来了,小花生都等不及了!这么香的蔬菜汤,谁能拒绝呢!
《我绝对绝对不吃番茄》
英/罗伦·乔尔德
书中描写了一对有趣的兄妹——查理和萝拉,爸爸妈妈让查理哄萝拉吃东西,查理运用丰富的想象力,使萝拉愿意尝试她不爱吃的食物。
家长碰到孩子不爱吃的食物,也可以试试绘本中查理哥哥的方法,用想象力引导孩子爱上食物哦!
《肚子里有个火车站》
德/安娜·鲁斯曼
这本绘本带着孩子们参观了自己的肚子火车站,用孩子们听得懂、感兴趣的方式来告诉他们,吃哪些食物对自己的身体更好,哪些食物最好不要吃,从而能够引导孩子养成 健康 的饮食习惯。
《挑食的弗雷达》
英/朱莉娅·贾曼
弗雷达是个非常挑食的小姑娘,无论是谁做的食物,无论是从什么地方带来的食物,她无一例外都觉得难吃,结果忽然又一天,她越变越小,小到一只猫都能把她吞下去。
之后,她向父母要求吃了各种各样的食物,终于又变回了原来的模样。
这本书用幽默又夸张的手法,形象地描写了挑食的孩子。而且书的末页还有膳食宝塔,告诉孩子如何吃才是最 健康 的哦!
《盘中餐》
中/于虹呈
追寻一粒米的生命之旅,体味悠久的农耕文化!这本绘本通过一碗米饭是怎么来的,让孩子了解自己面前食物的得来不易,能更加珍惜农民的辛勤劳动,珍惜眼前的食物。
推荐不爱吃米饭的孩子可以看看这本绘本哦!
让孩子形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意识减少加工食物和高热量食物的摄入,多增加天然食物的摄入,对孩子的生长发育,甚至一生的 健康 都大有裨益。
让我们行动起来吧!无论贫穷富裕,保持勤奋自律,才能拥有越来越 健康 的人生。
——END——
❺ “好书推荐”儿童健康饮食绘本:吃饭的秘密!
儿童健康饮食绘本:吃饭的秘密系列,共5本,分别为:《吃了有力气的黄色食物》、《吃好了才健康的盐和水》、《吃了不生病的绿色食物》、《怎么吃饭才营养》、《吃了长个子的红色食物》
子苏3岁时,总是不好好吃饭,挑食严重。为了让他好好吃饭,我尝试通过阅读绘本的方式让他知道一些关于食物营养的知识,看看是否能以此促进他的均衡饮食习惯,于是在当当上搜索,也算是偶遇了这套书。
阅读后,觉得很是惊喜。因为该套书把原本抽象的关于营养的成份简化成了三类:红色、黄色和绿色的营养,用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这三类营养的功能,并且用图示将食物也分成了三大类食物,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营养,同时它还不只是一本关于食物营养的书,还是一套关于用餐礼仪的书,甚至简短的文字中还蕴含了感恩教育。
孩子也很喜欢这套书,直到现在已经买了一年多了,孩子还常常要求我给他阅读这套书。并且自己在就餐时会十分注重三种颜色的营养搭配,在好好吃饭这个问题上,虽然孩子也会时常任性,但当家长用书中的营养知识来教育孩子时,孩子大部分时候是理解与接受的,吃饭的习惯已经大大改善。更为惊喜的是,孩子现在还常常指导我们家长的食物营养搭配问题。
常常趴在地上就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