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古代人如何形容东西好吃古人有哪些词汇来形容好吃的东西
夏天喝酸梅汤是北平各阶级人人都能享受的事。徐凌霄《旧都百话》关于酸梅汤有这样的记载: 暑天之冰,以冰梅汤为最流行,大街小巷,干鲜果铺的门口,都可以看见“冰镇梅汤”四字的木檐横额。有的黄底黑字,甚为工致,迎风招展,好似酒家的帘子一样,使过往的热人,望梅止渴,富于吸引力……你可能会忘记这个时代,但你,永远会记住那种味道。
古诗词描写起美味佳肴,讲真从来不在怕的,色香味的人间烟火,在纸上煮酒烹肉,沏茶待客。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
午后来点热水冲新茶,浮沫如雪,清香怡人。再来点鲜嫩时蔬,招待可爱的朋友。人生真正的味道,还是在于清淡的欢愉呀。
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
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还乡。
——南宋 陆游《初冬绝句》
鲈鱼肥美茭白(菰)爽脆,耐心烧成羹汤,搭配一块新煎的麦饼。富贵食材不如一口心中最巴适的乡味。
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
雨夜隔来春韭嫩嫩长长,刚烧好的黄梁你可要多尝。你说相逢实在太难了,明朝又隔山岳,世事两茫茫。万语千言,我不知从何说起,只能举起酒杯“来,喝酒”。
写完这些,小米童觉得古人都好厉害
连吃个饼的理由都那么高端
本小米童也突然诗兴大发
你们不许不夸我
② 古人形容美食诱人的句子
古人形容美食诱人的句子如下:
1、人世间,唯有爱与美食不可辜负,爱已经辜负的太多了,美食就不能再辜负了。
2、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3、“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美食者重在食物的质,而非量。
4、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5、享受美食的时间是快乐的,但是等待美食出炉的时间是最快乐的。
6、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7、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茸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苏轼《浣溪沙》
8、鲜鲫银丝脍,香芹碧涧羹。——杜甫《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二》
9、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粱。——杜甫《曾卫八处士》
10、鲈肥菰脆调羹美,荞熟油新作饼香。——陆游《初冬绝句》
11、白鹅炙美加椒后,锦雉羹香下豉初。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陆游《饭罢戏示邻曲》
12、何家笼饼须十字,萧家炊饼须四破。老夫饥来不可那,只要鹘仑吞一个。——杨万里《食蒸饼作》
13、溪友留鱼不忍烹,直将蔬粝送余生;二升畲粟香炊饭,一把畦菘淡煮羹。——陆游《山居食每不肉戏作》
14、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杜甫《丽人行》
15、胡麻饼样学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炉。——白居易《寄胡饼与杨万州》
16、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苏轼《食荔枝》
③ 描写古代美食的词语
描写古代美食的词语
1.古代形容美食的词语有哪些一、三牲五鼎原形容祭品丰盛。
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译文:三牲五鼎早晚供奉,必须要比吃豆类和喝水好。二、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译文:精美的肴馔邀请你吃,千言万对回答生意。
三、雕盘绮食精美的器皿及食物。出处:唐·李白《扶风豪士歌》:“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译文:用精美的器皿及食物宴请客人,好听的歌和好看的舞蹈伴着香风而来。四、珠翠之珍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译文:山鵽和鷃雀是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五、水陆毕陈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
形容菜肴丰富。出处:唐·白居易《轻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译文: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2.古代形容美食的词语有哪些一、三牲五鼎
原形容祭品丰盛。现形容食物丰富美好。
出处:元·高明《琵琶记·蔡公逼伯喈赴试》:“三牲五鼎供朝夕,须胜似啜菽并饮水。”
译文:三牲五鼎早晚供奉,必须要比吃豆类和喝水好。
二、八珍玉食
泛指精美的肴馔。
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第三卷:“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译文:精美的肴馔邀请你吃,千言万对回答生意。
三、雕盘绮食
精美的器皿及食物。
出处:唐·李白《扶风豪士歌》:“雕盘绮食会众客,吴歌赵舞香风吹。”
译文:用精美的器皿及食物宴请客人,好听的歌和好看的舞蹈伴着香风而来。
四、珠翠之珍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出处:三国魏·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译文:山鵽和鷃雀是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五、水陆毕陈
水陆:指水陆所产的珍贵食物。各种山珍海味全都陈列出来。形容菜肴丰富。
出处:唐·白居易《轻肥》诗:“尊罍溢九酝,水陆罗八珍。”
译文:酒杯里满盛的是美酒佳酿,桌盘上罗列的是各处的山珍海味。
3.描写美食的词语(20个左右,越多越好)描写美食的词语有:八珍玉食、其味无穷、脍炙人口、爽滑酥嫩、肉汁四溢、口感饱满、回味悠长、软嫩滑爽、入口即溶、酥脆香口、外酥里嫩、润滑可口、色香味具全、香气逼人、回味无穷、唇齿留香、入口即化、滑嫩爽口、味道香醇、肥而不腻、辣而不燥、鲜嫩多汁。
一、八珍玉食
1、成语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食品,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二、其味无穷
1、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出处:宋·朱熹《四书集注·中庸》:“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味无穷,皆实学也”。
三、外酥里嫩
1、外焦里嫩原用来形容烹饪的食物外表焦脆,里面细嫩,在网络流行语中,形容遇到一件事情产生很大的感触意同“被雷到了”。
四、回味无穷
1、指吃过东西以后剩下的味道,比喻事后越想越觉得意味深长,出处:宋·王禹偁《橄榄》诗:“良久有回味,始觉甘如饴”。
五、八珍玉食
1、解释:泛指精美的肴馔,出处: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
4.描写美食的成语1、其味无穷
其味无穷是一个成语,读音是qíwèiwúqióng,意思是其中的味道没有穷尽,形容含义深刻,使人回味不尽。
2、垂涎欲滴
垂涎欲滴,拼音是chuíxiányùdī,汉语成语,意思是馋得连口水都要滴下来了,形容非常馋想吃的样子,也比喻看到好的东西,十分羡慕,极想得到(含贬义)。出自:唐代柳宗元的《招海贾文》:“垂涎闪舌兮,挥霍旁午。”
3、五味俱全
五味俱全,成语,出自《礼记·礼运》,形容调味(酸甜苦辣咸)齐全适宜,作谓语、定语;用于人的心境等。另还有马志明的相声《五味俱全》。
4、珍馐美馔
珍馐美馔,读音zhēnxiūměizhuàn,汉语词语,基本意思为滋味好的食物,好吃的食物。
5、八珍玉食
成语八珍玉食,泛指精美的食品。出自金·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卷三:“八珍玉食邀郎餐,千言万语对生意。”近义词为山珍海味。山珍海味是产自山野和海洋的名贵珍稀食品,是食物中的精品的部分,熊掌、燕窝、鱼翅、海参等,在古人食谱上常充主角。
5.形容美食的古诗句关于美食的古诗句:
1、充肠皆美食唐白居易《松斋自题时为翰林学士。》
2、与君美食复甘眠唐白居易《偶吟》
3、药物扶持美食眠宋陆游《归三山入秋益凉欣然有赋》
4、或对饮美食宋孔平仲《代小子广孙寄翁翁》
5、踩坏美食宋郭印《病目》
6、美食身非稼宋李昉《侍郎吟思愈清逸才无敌唱弥高而和弥寡我已竭》
7、美食为我餐宋邵雍《欢喜吟》
8、美食无使餍宋邵雍《偶书》
9、美食不中饱人吃宋释师观《偈颂七十六首》
10、至今美食鲜衣者宋喻良能《菲饮泉和韵》
11、美食大官馔明刘仁本《蕨萁行(闽清县饥,不报,民采蕨萁为食而多》
12、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13、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
14、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15、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16、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
17、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18、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
19、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
6.描写美食的词语句子沁人心脾芳香四溢香飘十里1、苏东坡既是着名的文人学者,也是着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着名的《老饕赋》。2、陆游是南宋着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
“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
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
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
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
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春日春盘细生菜""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夜雨剪春韭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甲第纷纷厌梁肉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饔子左右挥双刀脍飞金盘白雪高徐州秃尾不足忆汉阴槎头远遁逃鲂鱼肥美知第一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扬州鲜笋趁鲥。
④ 古代形容美味的词语
沁人心脾
芳香四溢
香飘十里
珍馐美味
齿颊留香
肥而不腻
大快朵颐
食指大动
色香味俱全
垂涎三尺
望眼欲穿
食指大动
玉盘珍馐
秀色可餐
饕餮大餐
凤髓龙肝
回味无穷
色味俱佳
垂涎欲滴
八珍玉食
其味无穷
肉:
肉质鲜美,色泽光亮,口感丰厚,浓油赤酱.
菜:
色泽鲜亮,清脆爽口,满口清香,唇齿留香.
点心:香糯爽滑,脆嫩可口,
⑤ 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有哪些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
释义: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释义: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3、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释义: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
释义: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5、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初食笋呈座中》唐代:李商隐
释义:
幼嫩的箨,香美的苞——新笋刚出竹林。拿到于陵市中议价——贵重胜似黄金。
⑥ 形容东西好喝的古诗词
1.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
1. 《虞美人·寒来暑往何时了》
年代: 宋 作者: 刘学箕
寒来暑往何时了。世故催人老。一人口插几张匙。何用波波劫劫、没休时。饥来吃饭困来睡。莫把身为累。谁能较短与量长。落叶西风一梦、熟黄粱。
2. 《满江红·细阅浮生》
年代: 宋 作者: 吴潜
细阅浮生,为甚底、区区碌碌。算只是、信缘随分,早寻归宿。造物小儿忺簸弄,翻云覆雨难擐触。谩一堆、岁月鬓边来,跳丸速。
田二顷,非无粟。官四品,非无禄。更不知足后,待何时足。恰好园池原自有,近来新创三椽屋。且饥时、吃饭困时眠,不为福。
3. 《感怀》
年代: 明 作者: 唐寅
不炼金丹不坐禅,饥来吃饭倦来眠。
生涯画笔兼诗笔,踪迹花边与柳边。
镜里形骸春共老,灯前夫妇月同圆。
万场快乐千场醉,世上闲人地上仙。
4. 《病后遇过王倚饮赠歌》
年代: 唐 作者: 杜甫
麟角凤觜世莫识,煎胶续弦奇自见。
尚看王生抱此怀,在于甫也何由羡。
且遇王生慰畴昔,素知贱子甘贫贱。
酷见冻馁不足耻,多病沈年苦无健。
王生怪我颜色恶,答云伏枕艰难遍,
疟疠三秋孰可忍,寒热百日相交战。
头白眼暗坐有胝,肉黄皮皱命如线。
惟生哀我未平复,为我力致美肴膳。
遣人向市赊香粳,唤妇出房亲自馔。
长安冬菹酸且绿,金城土酥静如练。
兼求富豪且割鲜,密沽斗酒谐终宴。
故人情义晚谁似,令我手脚轻欲漩。
老马为驹信不虚,当时得意况深眷。
但使残年饱吃饭,只愿无事常相见。
5. 《玉楼春·少年才把笙歌》
年代: 宋 作者: 辛弃疾
少年才把笙歌盏。夏日非长秋夜短。
因他老病不相饶,把好心情都做懒。
故人别后书来劝。乍可停杯强吃饭。
云何相遇酒边时,却道达人须饮满。
2.描写“东西好吃”的诗句古文有哪些
1、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
《惠州一绝 / 食荔枝》宋代苏轼
释义:
如果每天吃三百颗荔枝,我愿意永远都做岭南的人。
2、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上元竹枝词》清代:符曾
释义:
香甜的桂花馅料里裹着核桃仁,用井水来淘洗像珍珠一样的江米。
3、皆言美无度,谁谓死如麻!
《范饶州坐中客语食河豚鱼》宋代:梅尧臣
释义:
都说这鱼实在是味道鲜美,闭口不谈毒死的人多如麻。
4、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宋代:苏轼
释义:
河滩上长满了蒌蒿,芦苇也长出短短的新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5、嫩箨香苞初出林,于陵论价重如金。
《初食笋呈座中》唐代:李商隐
释义:
幼嫩的箨,香美的苞——新笋刚出竹林。拿到于陵市中议价——贵重胜似黄金。
3.形容东西好吃而且珍贵的诗句
1. 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 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 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腌笃鲜是江浙一带着名的本帮菜。
4. 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 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粔籹读jù 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
6. 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 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
8. 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 煮干丝和水晶肴肉: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
4.形容物品好的诗句
《相思》
唐代:王维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寿亭舅赠我宜兴瓶茶具酒具,一时精美,喜而作歌》
明代:袁宗道
吾舅赠我宜兴瓶,色如羊肝坚如石。吾家复有古铜铛,莲子枯硬土花赤。
茗品长兴弟虎丘,酿法蓟州兄三白。酒苦茶香足我事,从此瓶铛不虚设。
虚堂寂寂门下楗,惭无一技送晨夕。读书觉眉重,临池嫌腕拙。
世间百事百不能,乍可衡茆甘局蹐。云心斋前一片地,斑驳苔钱红间碧。
珊瑚漆几博山炉,拂竹捎花巧排列。左置铛,右置瓶。
大奴烧松根,小奴涤瓷罂。坐愁汤老手自瀹,才闻酒响涎不禁。
三杯好颜色,七椀生寒栗。清冷顷觉肝肠换,磊块都从毛孔出。
刘伶颂酒不颂茗,屈生爱醒不爱酲。酲醒中间安置我,日日挈铛与挈瓶。
况我此间蓬嵩宅,褊衣性畏人稀见客。此物湖海清狂流,能攻吾短蠲吾癖。
铛也老友瓶小友,竹也此君丈也石。日与四子相周旋,共我山房呼五一。
纷纷交态何须数,谁似尔我真莫逆。
5.有谁晓得形容东西好吃而且珍贵的诗句
1、苏东坡既是着名的文人学者,也是着名的美食家。
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
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
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
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
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
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
6.形容东西好吃的诗句
【屯着不定时更】
(一)竹笋焖猪肉
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
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二)环饼
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
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
(三)豆粥
地碓舂秔光似玉,沙瓶煮豆软如酥。
(四)老饕赋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
(五)月饼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上五首皆出于苏东坡之手。
(六)
上元竹枝词
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
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
——清•符曾
(七)
咏月饼诗
入厨光夺霜,蒸釜气流液。
揉搓细面尘,点缀胭脂迹。
戚里相馈遗,节物无容忽。
皓月瑶池怨 , 碗中泛青光。
玉食皆入口 , 此饼乃独绝。
——清•袁景澜
(八)螃蟹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曹雪芹
7.形容东西好吃而且珍贵的诗句
1.《饭罢戏作》南宋 陆游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2.《初到黄州》北宋 苏轼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逐客不妨员外置,诗人例作水曹郎。
只惭无补丝毫事,尚费官家压酒囊。3.《冬日》南宋 陆游幸是元无了事痴,偷闲聊复学儿嬉。
午窗弄笔临唐帖,夜几研朱勘楚词。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犹蟹有堪持。
旧交乖隔音尘断,安得歌呼共一卮。4.《老饕赋》南宋 陆游庖丁鼓刀,易牙烹熬。
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
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羔。
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盖聚物之夭美,以养吾之老饕。
婉彼姬姜,颜如李桃。弹湘妃之玉瑟,鼓帝子之云璈。
命仙人之萼绿华,舞古曲之郁轮袍。引南海之玻黎,酌凉州之蒲萄。
愿先生之耆寿,分余沥于两髦。候红潮于玉颊,惊暖响于檀槽。
忽累珠之妙唱,抽独茧之长缲。闵手倦而少休,疑吻燥而当膏。
倒一缸之雪乳,列百柂之琼艘。各眼滟于秋水,咸骨醉于春醪。
美人告去已而云散,先生方兀然而禅逃。响松风于蟹眼,浮雪花于兔毫。
先生一笑而起,渺海阔而天高。5.《丽人行》中的“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
6.喜欢羊汤的苏轼也曾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8.描写美味佳肴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美味佳肴的诗句如下:
1.一生大笑能几回,斗酒相逢须醉倒。____岑参《凉州馆中与诸判官夜集》
【解释】人生一世能有几回开怀大笑,今日相逢人人必须痛饮醉倒。
2.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____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解释】一骑驰来烟尘滚滚妃子欢心一笑,无人知道是南方送了荔枝鲜果来。
3.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____陆游《钗头凤·红酥手》
【解释】你红润酥腻的手里,捧着盛上黄縢酒的杯子。满城荡漾着春天的景色,你却早已像宫墙中的绿柳那般遥不可及。
4.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____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解释】酒后小睡,春日好景正长,闺中赌赛,衣襟满带茶香,昔日平常往事,已不能如愿以偿。
5.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____黄庭坚《寄黄几复》
【解释】当年春风下观赏桃李共饮美酒,江湖落魄,一别已是十年,常对着孤灯听着秋雨思念着你。
6.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____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解释】老夫想要纵酒高歌,结伴春光同回故乡。
7.遇酒且呵呵,人生能几何!____韦庄《菩萨蛮·劝君今夜须沈醉》
【解释】既然有酒可喝再怎么样也得打起精神来,人生能有多长呢?
8.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____范仲淹《苏幕遮·怀旧》
【解释】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9.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____黄公绍《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解释】虽有花枝却无人佩戴,虽有美酒却无人劝酒把盏,纵然醉了也无人照管。
10.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____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解释】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
⑦ 古人形容美食诱人的句子
1、照水须眉见,搓橙指爪香。——陆游《明日又来天微阴再赋》
2、庖童呼我食,饭热鱼鲜香。——白居易《饱食闲坐》
3、独坐火炉煨酒吃,细听扑簌打窗声。——钱选《题雪霁望弁山图》
4、春十江湖八年事,空肠只忆吃丝糕。——薛师董《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其一》
5、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陆游《洞庭春色》
6、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陆游《食粥》
7、玉盘生菜乱青丝,三岁公家喫春饼。——章甫《春日呈韩文》
8、砖炉石铫自烹吃,清落诗脾作雪花。——潘牥《谢林簿遗庐阜茶芽》
9、金樱身子玫瑰脸,更吃饧枝蜜果香。——杨万里《初夏即事十二解》
10、算是处、鲜鱼羹饭,吃来都美。——吴潜《满江红·送吴叔永尚书》
美食
⑧ 古人形容美食诱人的句子
形容美食诱人的句子:
1、其实吃这种包子,其乐趣一大部分就在那一抓一吸之间。包子皮是烫面的,比烫面饺的面还要稍硬一点,否则包不住汤。那汤原是肉汁冻子,打进肉皮一起煮成的,所以才能凝结成为包子馅。汤里面可以看得见一些碎肉渣子。
2、这盘菜五色俱全,让我忍不住口水直流。再看看其它菜,让我眼花缭乱。
3、云南的特色美食,我是几乎没有尝到过的。有高原胃口退化的原因,还有精神胜利法的原因,等等。现在已想不起那些味道了。也许有些辣,也许有些酸。也许,似是而非。
4、妈妈熬的鸡汤,白色的,很香,咸味,很好喝。每次妈妈做鸡汤,我都拿个小勺子喝,喝一口,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再喝一口,再品品味,再咽下去。
5、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6、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
7、我爱美食,我爱厨房:自制肠仔包。母亲节的早餐。烘焙与人生有许多相同之处。譬如:做面包,你一定要等待,发酵时间不到,面包永远烤不好。人生许多时候也是一样,心急只会前功尽弃。等待,是人生的必修课!?
8、美食是安慰人类心理的粮食,美食与人生都不应该受到束缚!
9、我给大家说几种蔬菜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欢。炒薯仔丝:薯仔切丝,水中泡五分钟,洗去表面的淀粉,表辣椒一个,切丝。锅里放油烧热,倒入薯仔丝、辣椒丝同炒,放入少量盐、醋、鸡精、味精。炒熟装盘。
10、那些冰糖葫芦红彤彤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不知引来多少小孩儿渴求的目光。
⑨ 形容东西好吃或美味的诗句,当然是古代的.
1、苏东坡既是着名的文人学者,也是着名的美食家.所以相传与他有直接关系的名馔不少,用他名字命名的菜肴更多,如“东坡肘子”、“东坡豆腐”、“东坡玉糁”、“东坡腿”、“东坡芽脍”、“东坡墨鲤”、“东坡饼”、“东坡酥”、“东坡豆花”、“东坡肉”等等.《东坡集》载:“蜀人贵芹芽脍,杂鸠肉为之”.春鸠脍,就是芹菜炒斑鸠胸脯丝.后称东坡春鸠脍.
苏轼是喜欢羊汤的,为此他写道:“秦烹惟羊羹,陇馔有熊腊”.
他还专门写了《猪肉颂》:“净洗铛,少着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苏东坡用其情有独钟的竹笋和猪肉一起煮,在一次美食派对上,苏东坡信手写下了一首打油诗:“无竹令人俗,无肉使人瘦,不俗又不瘦,竹笋焖猪肉”.
味美却有毒的河豚也成为了他的常吃常新的美味,“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首逍遥自在的七言绝句,更是写了春天的竹笋、肥鸭、野菜、河豚,真可谓是一句一美食.
“秋来霜露满园东,芦菔生儿芥生孙.我与何憎同一饱,不知何苦食鸡豚.”在他看来,这些蔬菜比那鸡鸭鱼肉还要味美.丰湖是苏东坡最喜欢野炊的地方,他把这里湖边长生的藤菜比作杭州西湖的莼菜:“丰湖有藤菜,似可敌莼羹”.
苏东坡吃到了一位老妇人做的环饼,不由得题诗道:“纤手搓来玉色匀,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知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寥寥28字,勾画出环饼匀细、色鲜、酥脆的特点和形似美人环钏的形象.
"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
"时绕麦田求野荠,强为僧舍煮山羹"
“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我饮不尽器,半酣味尤长”,“偶得酒中趣,空杯亦常持”.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妨长作岭南人.”
苏轼爱好品茗,诗作中也常见对茗茶的赞美,“白云峰下两旗新,腻绿长鲜谷雨春”形容了杭州城外漫山遍野的茶园景色.“从来佳茗似佳人”更是与另一首诗中的“欲把西湖比西子”被人们辑成了茶馆茶庄的名联.
苏东坡的诗词书稿,其中有很多与美食有关的佳文,《菜羹赋》、《食猪肉诗》、《豆粥》、《鲸鱼行》以及着名的《老饕赋》.
2、陆游是南宋着名的诗人,他还是一位精通烹饪的专家,在他的诗词中,咏叹佳肴的足足有上百首.
“人间定无可意,怎换得玉脍丝莼”的句子,这“玉脍”指的就是隋炀帝誉为“东南佳味”的“金齑玉脍”.“脍”是切成薄的鱼片;“齑”就是切碎了的腌菜或酱菜,也引申为“细碎”.“金齑玉脍”就是以霜的后白色的鲈鱼为主料,拌以切细了的色泽金黄的花叶菜.“丝莼”则是用莼花丝做成的莼羹,也是吴地名菜.
“天上苏陀供,悬知未易同”即是说自己用葱油做成的面条是天上苏陀(即酥)一样.
他在《山居食每不肉戏作》的序言中记下了“甜羹”的做法:“以菘菜、山药、芋、菜菔杂为之,不施醢酱,山庖珍烹也.”并诗日:“老住湖边一把茅,时话村酒具山肴.年来传得甜羹法,更为吴酸作解嘲.”
“东门买彘骨,醢酱点橙薤.蒸鸡最知名,美不数鱼鳖.”“彘”即“猪”,“彘骨”是猪排.排骨用加有橙薤等香料拌和的酸酱烹制或蘸美至极.此外在诗中称道了四川的韭黄、粽子、甲鱼羹等食品.
“霜余蔬甲淡中甜,春近录苗嫩不蔹.采掇归来便堪煮,半铢盐酪不须添.”他总结了选取用蔬菜不要调味,吃起来也很新鲜.
“初游唐安饭薏米,炊成不减雕胡美.大如苋实白如玉,滑欲流匙香满屋”把大如苋实(鸡头肉)的薏米的白、滑、香的特点都写得非常生动.
《食粥》:“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在目前.我得宛丘(仙人名)平易法,只将食粥致神仙.”
“鲈肥菰脆调羹美,(麦乔)熟油新作饼香.自古达人轻富贵,倒缘乡味忆回乡.”
"色如玉版猫头笋,味抵驼峰牛尾猩".
"新津韭黄天下无,色如鹅黄三尺余,东门彘肉更奇绝,肥美不减胡羊酥"
“祖国山河无限好,家乡父老不患贫.淡云出岫删发何日,也味争如乡味醇.”
"何时一饱与子同,更煎士茗浮甘菊"
“山暖已无梅可折,江清独有蟹堪持.”
3、唐代诗人杜甫虽不是美食家,但他有许多关于美食的诗.
《丽人行》中有"紫驼之峰出翠釜,水精之盘行素鳞;犀箸餍饫久未下,鸾刀缕切空纷纶;黄门飞鞚不动尘,御厨络绎送八珍"的诗句,即为"八珍" .
"青青竹笋迎船出,白白红鱼入馔来".
"蜀酒浓无敌,江鱼美可求".
"无声细下飞碎雪","放箸未觉全盘空"描写唐代厨师加工鱼生的高超刀功和食客们争食的热烈场面.
"春日春盘细生菜"
"鲜鲫食丝脍,香芹碧涧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 新炊间黄梁(《赠卫八处士》)
甲第纷纷厌梁肉 广文先生食不足(《醉酒歌》)
饔子左右挥双刀 脍飞金盘白雪高 徐州秃尾不足忆 汉阴槎头远遁逃 鲂鱼肥美知第一 既饱欢娱亦萧瑟(《观打鱼歌》)
4、郑板桥不仅是有名的画家,而且 对吃也有一定的研究.
郑板桥有"夜半酣酒江月下,美人纤手炙鱼头",
"扬州鲜笋趁鲥鱼,烂煮春风三月初."
"惟有莼鲈堪漫吃,下官亦为啖鱼回"
"家家户户剥春笋"
"白菜青盐糙米饭,瓦壶天水菊花茶"
其它人也有许多,如:
张志和的《渔歌子》中不就有"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的诗句
宋代诗人秦少游的"秀色可怜刀切肉,清香不断鼎烹龙"
唐宋诗人杜牧曾着有“越浦黄柑嫩,吴溪紫蟹肥”
等等.
http://..com/question/9784089.html?fr=ala0
1、东坡肉:苏轼贬官黄州时,写下《猪肉诗》一首:黄州好猪肉,价贱如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着火,少着水,火候足时它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碗,饱得自家君莫管.
2、羊肉泡馍:苏轼写诗:“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古代称羊肉泡馍为羊羹.
3、腌笃鲜:金农有诗:“夜打春雷第一声,满山新笋玉棱棱;买来配煮花猪肉,不问厨娘问老僧.”腌笃鲜是江浙一带着名的本帮菜.
4、种菜烹调:宋人有词:“自种畦中白菜,腌成瓮里黄齑(读jī音,指酸菜).肥葱细点,香油慢煼(同炒),汤饼如丝.早晚一杯无害,神仙九转休痴.”这是描写在自家菜园自得其乐的画面,其乐融融,令人向往.
5、撒子:陆游在《剑南诗稿》中曰:“陌上秋千喧笑语,担头粔籹簇青红.” 粔籹读jù nǚ音,就是我们今天说的撒子,由中原传到东莞后,为莞人喜爱并成为东莞传统贺年食品之一.其中陆游所说“簇青红”,说明人们还把部分糖环还加上花米红染成好看的红色以示喜庆.
6、刀削面:民间有顺口溜形容“一叶落锅一叶飘,一叶离面又出刀,银鱼落水翻白浪,柳叶乘风下树梢.”
7、酸梅汤:清代的郝懿行写得《都门竹枝词》写到“底须曲水引流觞,暑到燕山自然凉;铜碗声声街里唤,一瓯冰水和梅汤”,老北京们在儿时常听到手敲冰盏的清脆声音,“泠泠有声,清远而浏亮”,那是卖冰梅汤的在走街串巷.在炎热的夏季喝上一碗,“透心沁齿,如甘露洒心一般”.
8、驴打滚:北京传统小吃,用豆面、糯米粉、和红糖豆沙馅制成,《燕都小食品杂咏》:“红糖水馅巧安排,黄面成团豆里埋.何事群呼‘驴打滚’,称名未免近诙谐.”
9、煮干丝和水晶肴肉:说起扬州,除了传说中的二十四桥明月夜的风光,还有扬州大厨们引以为傲的大秀刀功的煮干丝,将豆干劈成片再切成丝的过程考验人的耐心和细心.俗语说扬州人早晨皮包水,就是指扬州人早晨去茶楼喝茶再吃上一碗煮干丝.《望江南》词中写道:“扬州好,茶社客堪邀.加料千毕堆细缕,熟铜烟袋卧长苗,烧酒水晶肴.”这首词说得正是扬州人日常生活的写照.http://blog.sina.com.cn/s/blog_57e36b7301008t8f.html
⑩ 什么是古代形容食物很好吃的词语
【尺颊生香】:吃过美味之后,牙齿和两颊逐渐感觉到香甜的味道。比喻言辞、诗文意味深长,令人回味。
2.【齿甘乘肥】:食美味,骑骏马。形容生活豪奢。
3.【大烹五鼎】:烹:烧煮。古代祭礼,后用以指吃特别美味的饭食。形容生活奢华。
4.【肥醲甘脆】:醲:指酒性浓烈;甘脆:美味。味美的食物。泛指美好的酒食。
5.【焚香列鼎】:焚:燃烧,点燃;列:排列。点起名贵的香,摆满很多的美味佳肴。形容生活阔气和讲究排场。
6.【丰衣美食】:丰厚的衣服,美味的食品。
7.【凤髓龙肝】:比喻珍奇美味。
8.【甘旨肥浓】:泛指佳肴美味。
9.【膏梁子弟】:膏:肥肉;梁:细粮;膏梁:泛指美味的饭菜。旧时指官僚、地主、有钱人家的子弟。
10.【海错江瑶】:海错:指海产品种类繁多,后用以指海味;江瑶:蚌属,肉不能食,但前后两柱味美,俗称“江瑶柱”。泛指美味佳肴。
11.【嘉肴美馔】:肴:做熟的鱼肉等;馔:饮食。美味的饭菜美食。
12.【嘉肴旨酒】:旨酒:美酒。指美味的酒食。
13.【见弹求鸮炙】:弹:弹丸;鸮:猫头鹰;炙:烤肉。看到弹丸,就想得到吃到美味的烤鸮肉。比喻过早估计实效。
14.【金齑玉鲙】:古代吴郡制作的一种美味食品,用细切的鲜鲈鱼和菰菜拦以调料晒制而成,鲈鱼鲜白如玉,菰菜嫩黄如金,因而得名。泛指美味佳肴。
15.【脍炙人口】: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和称赞和传讼。
16.【山肤水豢】:本指山上水中出产的美味食物。后泛称美味。
17.【山珍海味】:山野和海里出产的各种珍贵食品。泛指丰富的菜肴。 出处:唐·韦应物《长安道诗》:“山珍海错弃藩篱,烹犊羊羔如折葵。”
18.【食鱼遇鲭】:比喻调换口味,使不单调。鲭,鱼肉合烧的美味。
19.【食指大动】:原指有美味可吃的预兆,后形容看到有好吃的东西而贪婪的样子。
20.【殊滋异味】:奇异的滋味。指美味佳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