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做法 » 咸阳哪个点心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咸阳哪个点心好吃

发布时间: 2023-05-19 16:50:31

① 咸阳最有名气的小吃都有什么

大清早,你可以到老城区的北大街,吃“高三宝”的荷叶饼肉夹馍,或是七厂生活区后门古渡饭店门口的“李记小吃”得荷叶饼夹肉,最好要肥肉,一个只要1块2一般一个就很饱了。或者到清泰街吃粉蒸肉。如果吃肉有点不消化的话,随便找一家乾县豆腐脑,吃上两碗热呼呼的豆腐脑,保您一天营养过剩。如果有爱吃面食的朋友,可以到中山街东头找“厕所面”,虽然这个名字不雅观,但是在当地十分有名,属于哨子面,吃饭的人太多了,往往抢不到座位。中午咸阳最有名的面食有两种,一个是“biangbiang”面,(这个字太难写了,外地人也不认识,只能标注拼音)。这是地道的咸阳饭,据说当年秦始皇吃了大家赞赏。Biangbiang面片又宽又厚,非常筋道,但绝对能消化。它有油泼的,有杂酱的,还有西红柿鸡蛋的,也可以三种佐料一齐上,叫全套。最好到中山街吃原河水的biangbiang面还有毛条路口“红斌biangbiang面”号称十年老店,一道中午,门口都挤满了前来吃饭的人。还有一种是叫“箸头面”,在北大街一家店面非常陈旧的地方,别看地方不干不净,但生意出奇的火,男女老少,排队吃饭。晚饭比较有名气的是,张记混饨,汤头非常鲜美,很有特色,在由北大街迁到嘉惠后面。另外老街里的辘轳把巷口的锅盔牙子,烤好的薄饼夹上腊汁肉,又脆又香,是咸阳一绝。据说从解放前买到现在,老爷子非常有原则,下午4点出摊,一锅肉卖完后就收摊,决不延点,取晚点就没有口福了。咸阳人特别爱吃凉皮,最有名的莫过于永绥街的韩家凉皮,可惜因市场拆迁,现不知搬到何处。不过现在人民路七厂门口的一品香的凉皮卖的很火他们家的黑芝麻汤圆物美价廉,比超市里的要好吃几百倍。隔壁的袁记肉夹馍非而不腻,不过我还是喜欢毛条路上二毛菜市场里从门口数第四家的凉皮和擀凉皮,一品香的凉皮吃起来稍显油腻,不过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咸阳的姑娘爱吃凉皮,还要多调辣椒,红红的一碗,煞是招人口水。夜幕降临后,你可以在小巷里,街头边吃烤肉,吃烤鱼,喝啤酒,花钱少,吃得好,很实惠。说到烤肉东郊古渡公园门口的一间房的烤肉,还有彩虹道口的那家烤肉味道都不错,彩虹转盘前的“西安马家”炒虾尾价格公道量又足,喝着冰镇啤酒吃着烤肉来盘虾尾,神仙般的日子。如果你们人多,需要环境好一点的地方,不妨到东郊的农家乐或到西郊的刘家庄,全部是当地的农家饭,坐在热炕头上,吃烧烤的嫩玉米棒子,喝豆桨,再来几盘野菜,你会觉得非常舒服。北门口的瞎子面,也是年轻朋友晚饭用餐的好地方。七厂的孜然炒肉加馍,绝对是把新疆地烤肉发扬光大了。火锅属水利局门口的百岁鸡,防洪渠附近的七星椒,彩电转盘有一个乡巴姥,乌江鱼好吃,就是店不怎么样!还有就是北门口民间瓦缸隔壁的名流火锅,里面的香辣虾辣得很是过瘾,团结路的川崎小火锅的香水鱼,巴岛烫的猪蹄火锅,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我们最爱吃的当属百人王串串香,荤素两角,绝对平民价格,所以饭点儿的时候一般没有位置。这家店从城东开到城西,最近一家就开在我们公司门口,以后不用跑路了。炒菜呢,大酒店里的就不说了,那不是老百姓的选择,西兰路毛条立交桥口的小四川炒菜馆,听名字就知道卖的是川菜,他家的盐煎肉,肉做的得非常到火候,只是配菜稍稍不够,若换成西芹的话就是锦上添花了,不过这家店的老板非常拽,往往是吃饭还得看他们的脸色,因为生意好。鱼香肉丝当属人民西路一毛生活区门口的芙蓉餐馆,那里的鱼香肉丝是我吃过所有味道最好的。二亲他们家的麻婆豆腐,味道也很地道。这二年川菜真是大行其道,如果你有机会到咸阳,不妨按照我所推荐的地方找小吃,保您吃了不后悔。还有什么补充添到后面阿。

② 咸阳有哪些大家都不知道,但是真的很美味的特色小吃呢

三原千层油饼 : 三原县的千层油饼名吃千层油饼也叫“金钱油塔”、“千层饼”。制作精细,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口感丝细多层,松软绵润,清爽利口。食用时,配上一碟泡菜和一碗豆浆,则更具风味。

咸阳汇通面: 汇通面是咸阳的标志性食品之一。主要配料一般有薯仔、胡萝卜臊子和肉臊子。汇通面面条筋道,口味适中,油泼辣子香辣带劲,肉臊子入口即化。可搭配蒜和啤酒食用,浓厚的老陕烙印在一碗喷香的面条中彰显的淋漓尽致。地址: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汇通十字西北角。

biangbiang面: biangbiang面是陕西关中民间传统风味面食,特指用关中麦子磨成的面粉,再手工擀成长宽厚的面条。陕西有一句老话叫做“油泼辣子biangbiang面”,即道出了面食的香,又表现了当地人对其的喜爱。biangbiang面擀厚切宽像裤带,吃时拌上油泼辣子和配料,即可口又耐饥。“关中八大怪”里的“面条像裤带”就是指这种面。

乾县锅盔: 乾县锅盔是乾县的地方名吃。相传在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而征用的数十万民工,吃饭成了问题。工匠们因陋就简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锅盔”。千余年来经乾县人不断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乾县锅盔是直径八寸、厚约六分的圆饼,呈菊花状,表皮酥黄微鼓,刚出锅的锅盔面香扑鼻。

锅盔牙子: 人人那个都说咸阳的锅盔牙子好吃,这东西其实就是小肉夹馍,由于饼小、薄,所以更加酥脆,与传统的肉夹馍相比别有一番风味,实乃不可多得的美味。

腊汁肉夹馍: 肉夹馍得名古汉语“肉夹于馍”,腊汁肉夹馍是关中一带的名吃。肉需用腊汁肉,用陈汤煨制,调料齐全,酥软香醇。馍用咸阳特有的白吉馍,表皮松脆微黄,外脆里嫩,有“铁圈虎背菊花心”的讲究,单独食用即是日常的口粮,若配以腊汁肉做成肉夹馍则味道更佳。咸阳地区贩卖腊汁肉夹馍的摊点遍地都是,几乎随处都可以买到。有商标名号的则属“袁记腊汁肉夹馍”。

李家荷叶馍: 除了以上两种大家所熟悉的肉夹馍,还有一种蒸制的荷叶馍,因面片对折后入锅蒸制,出锅后形状酷似荷叶而得名,软腾腾的荷叶馍加上腊汁肉或蔬菜倒也显得那么的搭调。不喜欢较干口感的朋友,可以试试这个口味。说到咸阳卖的荷叶饼,最火的当属位于长途 汽车 站南门西侧的这家儿李家荣喜,原来就叫李家,现在换了门头。

泡油糕: 泡油糕也被称作“泡泡油糕”,是三原县很有名气的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见消”。泡油糕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而原料面粉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用面包好馅料放到油锅里炸,等面上一起泡便捞出来。成品色泽金黄油亮,糕面蓬松,发有大泡,吃起来绵软甜香,入口即消。

蓼花糖: 蓼花糖是三原县的传统名贵食品。蓼花糖原名“僚花糖”(“僚”为关中方言,意思是“好”),已有400多年 历史 。据说清末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来到西安,对地方官员献上的僚花糖大加赞赏。她见糖的形状酷似在草原上见到过的蓼花,便饶有兴趣地说了出来。后来人们便选用“僚”的谐音,改称为蓼花糖。

石子馍: 石子馍是陕西关中地区流行的风味食品,又称砂子馍、干馍、打馍。口味咸香干酥,易于消化,并且经久耐贮,不易变质。石子馍在关中农村不仅是经常食用的日常食品,也是招待亲友的必备小食。

咸阳位于陕西省腹地,渭水穿南,嵕山亘北,山水俱阳,故称咸阳。是秦汉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也是古丝绸之路的第一站。咸阳 历史 文化悠久,其曾作为国都存在过,因此当地的饮食文化也很丰富。这里简单介绍一部分我觉得比较好的小吃。 普集烧鸡,是一道咸阳市久负盛名的传统名菜。最早出现于武功县普集镇,普集烧鸡的整体鸡形匀称饱满,特点是皮色新鲜,油光亮泽,吃的时候肉质细嫩,肉骨分离,酥烂无渣。 蓼花糖,是三原县传统 美食 ,原名是“僚花糖”(这个“僚”字为关中方言,“好”的意思),距今已有400多年 历史 。蓼花糖主要以糯米为主,配上芝麻、黄豆、白砂糖等配料,做好的蓼花糖呈圆形,口感香甜酥脆,绵软易化。 武功旗花面,是一道受当地欢迎的特色面食,逢年过节必做的一道 美食 。因会将面片、鸡蛋、葱花等切成菱形像个小旗子,便称其为旗花面,也有叫奇花面的。吃起来汤汁酸爽,面条薄筋光,很好的一道家常面食。 云云馍和干馍,这是两个乾县民间古老的食品,都是用面粉、植物油、鸡蛋、白糖等制作而成的。两头微卷形似云朵因此称为云云馍,干馍像一块块棋子,口感都是酥脆香甜,耐放。 乾县豆腐脑,属于乾县四绝之一,豆腐细腻爽滑,以酸辣为主。吃的时候用浅勺子舀入小碗中,再调上盐、蒜泥、陈醋、酱油、油泼辣子等,配着当地的另一特色 美食 乾县锅盔吃感觉更好。

咸阳的名小吃,让您三天三夜也说不完、道不尽、吃不烦:李家老婆合页饼、杨家蒸肉、周胖子锅盔牙子、秦风楼羊肉泡馍、国贸“市长”包子、麦香园“水围城”、说起这些好吃不贵的名小吃,咸阳人眉飞色舞,如数家珍,字里行间透着一种兴奋、自豪,洋溢着对生养他们的这座城市的热爱与眷恋。1、【汇通面】咸阳的名小吃枚不胜举,说起“汇通面”,那个名气大呀!无人不晓,谁人不知,丝毫不逊色老街里的百年老店。食客们想要去过一把面瘾、饱一次口福,偌大的一座城市,只要您说出“汇通面”三个字,的哥、的姐们便心领神会,一脚油门,保准把您拉到想去的地方。 2、【张二水盆羊肉】 软烂的羊肉,汤味鲜醇,香菜葱花清香提味,浇上喷香的油泼辣子,泡饼滋味十足,就着蒜咥,埋头于大碗大馍之间,吃得汗流泱背,最忒色的是他家的泡椒,辣子入口先甘后辣,辣油喷香。让人欲罢不能。地址,毛条路与防洪渠十字东北角。人均:20元。 3、【道北臭豆腐】咸阳道北的孩纸们一定都吃过,乐育北路立交桥上的老味香炸臭豆腐,闻着无比臭,吃着外焦里嫩各种香,从上学时吃到现在上班,专注臭豆腐十多年,一如既往的酱香麻辣,长沙臭豆腐什么的都弱爆了,路过的童鞋们可以尝尝。 4、【民院十字炒虾尾】民院十字西南角张家炒虾尾,一个只卖炒虾尾炒对虾和炒蟹钳的街角小店,十来张桌子,没有性价比没有环境没有服务,服务态度恶劣,但不分春夏秋冬每天下午直至凌晨拥满了喜欢虾尾的食客,三五成群的吃货剥着麻辣咸香的爆炒虾尾,就着用白吉饼蘸炒料的奇怪吃法,回味无穷。 5、【仪凤街豆腐脑】从小觉得各种豆腐脑中乾县豆腐脑最不好吃,但是在咸阳老城里工作,吃遍了城内所有的早餐,发现这家正宗而又好吃的乾县豆腐脑,香而不呛的辣子透着蒜香醋香,再就着葱花油饼夹酱辣子或者锅盔馍,就是一顿完美搭配的早饭。 地址:仪凤南街南口30米路西。 6、【十三香凉皮】“十三名吃样样香,不吃总觉心发慌。美味佳肴品一口,不愧咸阳来一趟。”提起“十三香凉皮”,在咸阳可谓人人皆知,吃过的人无不交口称赞。几十年的老字号,物美价廉,味道始终如一。推荐宽凉皮,吃的时候辣子一定要多放点。地址:嘉惠市场内。

7、【刘记锅盔牙子】 咸阳最有特色餐馆之一,锅盔牙子是祖传秘方,选上等麦面粉和死面(不经发酵),揉压成马蹄状(形似荷叶饼,厚不过一分),上炭火炉烘烤,至表皮酥黄,内里熟透,横面切开,夹入秘制卤肉。饼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堪称一绝。地址:清泰街南口。 8、【跃进老街蒸肉】咸阳城里老字号蒸肉蒸排骨早餐,原先在老街人民剧院院内,现迁至仪凤北街。与北大街余元排骨亲戚关系,但口味不同。一碟咸菜,一份排骨,一碗浊茶,一口臊子面,咸阳人美好的一天开始了。吃货们,醒了吗?地址:仪凤北街,人均:5-6元。

泡泡油糕

由唐代佳点"见见消"(油浴饼)演变而来。馅是用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的;面是用开水、大油烫熟的富强粉。糕面隆起泡泡蓬松,其味芬芳,入口即消。形状玲成剔透,犹如巧制凌花。

乾县豆腐脑

多用河水泉水,近年来多用天然水制作,虽是半固体,但凝而不散,翻而不碎,用浅勺轻轻舀到碗中一片,如双摺,则摺而不断。加上食盐、姜、蒜泥、酱油、五香醋、油泼辣子,真是红白相映,味浓辣香,引人食欲。

荞面饸饹

是该县独具特色的地方吃食,其中以该县西部的官庄、胡家庙等乡镇尤为着名。婚嫁丧葬、节日祝贺、来客招待,常以吃饸饹为习俗。有民谣为证:“荞面饸饹浇羊汤,油泼辣子分外香;吃在口中酿筋光,凉拌热吃美名扬。”“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待贵客。”

锅盔牙子

它是咸阳特有的地方有名小吃,实际上和肉夹馍有异曲同工之妙,但是馍更小、更薄、更脆。锅盔牙子选上等麦面粉和死面(不经发酵),揉压成马蹄状(形似荷叶饼,厚不过一分),上碳火炉烘烤,至表皮酥黄,内里熟透,横面切开,夹入秘汁卤肉。其肉肥不腻,瘦不柴,夹入饼中,咬一口酥脆溢香,肉入口即化,吃一个是夹齿留香,回味无穷,堪称一绝。

乾县挂面

手工做成,细、白、筋、光,面丝细匀,加上烹调时汤煎、油旺、醋酸,并以嫩韭菜、白菜心、鸡蛋饼切碎置汤中做“漂稍”,色、香、味俱佳。酒后食用,解酒开胃,引人食欲。

来自网络

咸阳是陕西地级市,是封建王朝秦帝国的第一个首都。也是中国 历史 文化名市,这里有很多特色 美食 ,下面我给大家推荐一下:

1、三原蓼花糖已有二百年左右的 历史 。相传曾得到慈禧的赞赏。它样子像鼓槌形,金黄色的表皮有一层白芝麻,里面是蜂窝状糖心,吃起来瓤美味久,松、甜、酥、脆、香。风味独特,成为陕西省传统的名贵食品之一。

2、 大晋枣 是咸阳市彬县地方名特果品,在彬县有3000多年的栽培 历史 。《豳风》中有“八月剥枣”诗句。明诗云:“百年生聚滋更始七月豳风未可忘喜杀故园梨枣在,熟时还要上公堂。”目前,树龄300年以上的大晋枣药用极高,自古以来为历代贡品。

3、 淳化特产饸饹 是淳化县民间传统手工技艺荞面饸饹制作工艺,被列入咸阳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淳化县荞面饸饹制作工艺源远流长,早在元代就已产生。荞面饸饹制作包括面粉加工、调面、压制、熟辣椒、煎臊子汤等有一整套非常考究的制作工艺,历经几百年的发展,形成了其“筋长光亮、香辣宜人、柔瓢可口”的特点,成为大众所喜爱的面食。

8

4、 倪家大锅盔 ,来源于古代士兵在作战中应急,把面粉调料和为面片放在头盔上烧制,祖先以此为原理研制而成。倪家大锅盔,在祖传工艺基础上结合现代 科技 ,配方优良,做工精细,采取专用优质小麦面粉经过特色发酵,改用铁锅文火加红外线慢烤,不含任何添加剂和人工色素,属绿色食品。逐渐成为一项颇具特色的大众食谱。

锅盔,武功的倪家大锅盔,美的很

1、蘸水面

2、泡泡油糕



3、三元蓼花糖

4、乾县豆腐脑

5、彬县御面

5、辣子蒜羊血

作为一个行走的吃货,我去到咸阳完全是因为做飞机到西安,就是在那边降落的,听说咸阳 美食 小吃也超级多,所以顺带就在咸阳呆了一天,下面给大家推荐几家我吃到觉得还不错的小吃把。

1、武功凉皮

这家店在咸阳二厂,听说是很多本地人每天都会去吃的 美食 。这家店也是开了很久了,皮子口感Q弹筋道,拌上酱吃着酸辣清爽。味道真的超级棒

2、岐山臊子面

位置在咸阳八厂,她家的面店开了十几年了,黄色的鸡蛋皮、黑色的木耳、红色的胡萝卜、绿色的蒜苗、白色的豆腐等材料,既好看又好吃。

3、羊杂汤

联盟二路便民巷有家羊杂汤超级好喝,秋冬季喝上一碗真的超级舒坦,粉丝羊血是我的最爱。顺便提一句,他家自制的泡菜也很好吃。

4、擦面

贵军擦面,他家的面店开了二十多年了,应该算是咸阳当地人从小吃到大的一家擦面店了。自制的卤汁酱料真的超级香。

咸阳 美食 主要有乾县锅盔、泡泡油糕、普集烧鸡、长武水豆腐、御面、白吉饼、荷叶馍、花馍、乾县豆腐脑、千层油饼。

乾县锅盔

乾县的地方名吃。相传在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而征用的数十万民工,吃饭成了问题。工匠们因陋就简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锅盔”。

泡泡油糕

泡油糕也被称作“泡泡油糕”,是三原县很有名气的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见见消”。泡油糕馅由白糖、黄桂、玫瑰、桃仁、熟面拌成,再用面包好馅料放到油锅里炸,等面上起泡便捞出来。泡油糕色泽金黄油亮,糕面蓬松,发有大泡,吃起来绵软甜香,入口即消。

普集烧鸡

普集烧鸡创始人为河南人郭志平,抗日战争期间,他携带家人来到武功县普集镇定居,并以祖传清宫烧鸡制作技艺谋生,郭家烧鸡香酥鲜嫩,色味俱佳,远近闻名,因普集火车站人流量大,烧鸡被游客带到四面八方,后定为普集烧鸡。

长武水豆腐

长武水豆腐汤清、味鲜,入口细腻滑爽,再拌以葱叶、生姜等佐料,更是色、香、味俱全。吃水豆腐时最好在豆腐点好后连汤食用,味道更佳。长武县昭仁镇尧头村自古以来便将水豆腐作为招待贵客的上好佳肴,现今,全村的大多数人都从事水豆腐的加工制作,使长武这一民间特色保留下来。

御面

御面是彬县的特色面食,也叫玉面、淤面,是一种有别于凉皮的面粉特制食品。御面因其制作方法称为“淤面”,因其色亮如玉称为“玉面”,因其为宫中贡品而称为“御面”。

白吉饼

白吉饼是咸阳特有的一种烤饼,制作好后,两面饼皮粘连较松,俗称"两张皮"。白吉饼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则称"腊汁肉夹膜",味道更为鲜美,因其经济实惠,很受欢迎。

荷叶馍

荷叶馍因面片对折后入锅蒸制,出锅后形似荷叶而得名,软腾腾的荷叶馍加上腊汁肉或蔬菜后更加美味。

花馍

民间花馍艺术在中国有着悠久的 历史 ,特别是在黄河流域,更是得到广泛传承和发展,陕西关中、咸阳一带尤为盛行。花馍又为面花、面塑,造型以花鸟鱼虫、蝴蝶、疏菜、水果等万物生灵为主,唯妙唯肖。其用途主要用于民间祭祀和老人、小孩生日庆贺等。

乾县豆腐脑

乾县豆腐脑不但豆腐细腻,色白洁净,鲜嫩柔软,而且调料讲究,以“酸、辣”为特色。

千层油饼

千层油饼是咸阳市三原县的一种传统风味名吃,也被叫做金钱油饼、金钱油塔,俗名抹布串油饼,因其层多丝细,松绵不腻,故得其名。食用时,佐以泡菜和杏仁豆浆,则更具风味。建国后千层油饼逐渐普及,成为地方名吃。1983年,千层油饼被评为陕西省名贵食品。

武功古城,旗花面,汤多面少,酸,煎,旺,香!..

③ 咸阳市里有什么好吃的名小吃

你好,咸阳历史悠久,古来就是京畿之地,当然咸阳的小吃也是很多的1、肉夹馍 推荐:苑记肉夹馍
简要介绍:白吉饼是咸阳特有的一种烤饼。制作好后,两面饼皮粘连较松,俗称"两张皮"。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夹上腊汁肉,则称"腊汁肉夹膜",味道更为鲜美,因其经济实惠,很受欢迎。
2、长武锅盔
长武锅盔源于外婆给外孙贺弥月赠送礼品,后发展成为风味方便食品。锅盔整体呈圆形,直径尺许,厚1寸,重5斤。料取麦面精粉,压秆和面,浅锅慢火烘烤。 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活适口,能久放,便携带。
3、扯面
特点:色泽协调、光滑柔韧、淡雅清香。
主要原料:上白面粉、鸡蛋、菠菜、红萝卜、调味品。
简要介绍:扯面是关中地区的传统面食小吃。制作时先将面粉用盐水和好,用湿布盖好放置1小时以上, 再调到较软程度后擀成较厚较宽面片,然后手拿两端,扯成薄而未断的面片,入沸水锅煮熟捞出,加调料和辣子粉,用烧热的油泼后搅拌食之。
4、泾阳煎饼
特点:用荞麦粉摊制而成,味道可口,香味浓郁。
主要原料:荞麦粉、豆腐干、酥肉、芝麻凉汤、炸辣椒等调料。
简要介绍:煎饼用荞麦糊状精粉摊制而成。内卷豆腐干和酥肉,食用时用芝麻凉汤或炸辣椒作调料,味道可口,香味浓郁,颇具地方特色。
5、浆水面
特点:汤清利口、酸香醒神,食后有周身凉爽之感。
类别: 风味名小吃
主要原料:面粉、酸醋、芹菜、调料。
简要介绍:浆水面是一种大众化的夏令风味食品。其关键是制作好后捞入碗内,浇上浆水(热浆水更佳)加入适量精盐、花椒油、辣椒油即可食用。
6、凉皮(酿皮子) 推荐:七厂凉皮,韩记凉皮,十三香凉皮
特点:味酸、辣、爽口、凉香,皮子具筋软的特点,宜于夏天吃用。
制作方法:擀面皮、蒸面皮。
主要原料:面粉、调料、菜籽油、辣子。
简要介绍:凉皮又称"酿皮子",从唐代冷淘面演变而来。其面皮选料精良,工艺严谨,调味讲究,以"白、薄、光、软、筋、香"而闻名,凉爽可口,宜于夏天食用。
7、秦风楼羊肉泡
秦风楼清真牛羊肉泡馍制作考究,以肉烂、汤香、味美、无疆腥、油而不腻而受到当地群众和过往客人的称赞,被称为"西兰路上一枝花"。
8、武功普集烧鸡
普集烧鸡有近50年的历史,色味惧佳, 肥而不腻,酥嫩可口,比较有名。
9、乾县豆腐脑
乾县豆腐脑黄豆制品。色白洁净,鲜嫩柔软,翻而不散,摺而不断,搅而不碎,加之调料讲究,味香可口。
10、乾县挂面
乾县挂面手工做成,细、白、筋、光,面丝细匀,加上烹调时汤煎、油旺、醋酸,并以嫩韭菜、白菜心、鸡蛋饼切碎置汤中做"漂稍",色、香、味俱佳。 酒后食用,解酒开胃,引人食欲。
11、乾县锅盔
乾县锅盔公元六二四年至七零五年,为唐高宗李治与女皇武则天修筑合葬墓乾陵时,因工程浩大,民工甚众,烹食困难,监工士卒便用头盔烙馍,因而得名。兹后多经改进,形成独具风味的食品。锅盔直径八寸,厚六分,形似菊花,内瓤起层,美味可口。
12、三原金钱油塔
三原县金钱油塔,也叫"千层饼"。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松软绵润,清爽利口,制作精细。
13、三原蓼花糖乾
早在明、清年间就开始制作,距今已有四百年历史。以香、脆、酥、甜为特点,长期被人们列为馈赠亲友的精美食品。原料以芝麻、糯米、植物油、白糖为主,工艺技术复杂 。
14、三原泡油糕
由唐代佳点"见见消"(油浴饼)演变而来。糕面隆起泡泡蓬松,其味芬芳,入口即消。形状玲成剔透,犹如巧制凌花。
15、臊子面
特点: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着称,汤多面少,面条热得烫嘴,油要多。
制作方法:肉臊子、素臊子。
主要原料: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
简要介绍: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很驰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着称。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
16、武功镇起花面
武功镇起花面一种面食。选用精粉制作,面条细而长,以大肉、鸡肉婉汤,蛋饼、黄花、葱白为佐料,酸味出头,是当地群众的一种传统食品。
17、兴平醪糟
兴平醪糟为汤式食品。选用高级糯米,经筛、捡、淘、泡、蒸后,并拌入特制曲母,利用一定温度储封发酵而成。以气味醇香、清甜质绵、耐饥止渴、益脾健胃而着名。
18、永寿安宫桥大麻花
永寿县安宫桥大麻花主产监军镇安家宫村,生产历史悠久。采用细白面,经多次揉制,再用菜籽油两次炸制而成。成品长尺余,粗如手臂,个大色亮,香味扑鼻,干脆爽口,宜于存放,为馈赠、佐餐之佳品。
19、云云馍和干馍 云云馍和干馍是本县两种民间古老食品。均以精粉、植物油、鸡蛋、白糖等原料掺揉烘烙而成。云云摸扇形两头反卷似朵朵白云;干馍扁圆犹如淡黄色的象棋子。其共同特点是干、酥、香、甜,便于携带久放,为招待贵客、馈赠亲朋、外出旅游携带的佳品。
10、甑糕
特点:枣香浓郁、软糯粘甜。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效。
主要原料:糯米、红枣或蚕豆等。
简要介绍:甑糕是陕西关中地区传统早点食品,是以糯米和红枣为原料制成的一种甜糕。其特点是:枣香浓郁、软糯粘甜。而且大枣还具有益气补血、养肾安神之功效,是一种滋补养身食品。当然啦,杨家的条子肉,粉蒸肉,小酥肉,蒸排骨。彬洲御面,礼泉烙面,淳化詥络,旬邑花子馍,老街里边的锅盔牙子都是难得美味哦。

④ 到咸阳不能错过的名小吃:乾县豆腐脑

豆腐脑大家肯定都吃过在小吃文化大全中它也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早餐,我们一般常吃的都是以甜的或咸的唯多,但是在咸阳乾县他们的豆腐脑可不一样他们以酸、辣为特色是不是觉得不可思议,下面就随我一起见识一下吧。

乾县豆腐脑属于“乾县四宝”中的一绝,虽均属乾县豆腐脑,但经世世沿袭,发展成为以上几种不同口感的具有店家特色的豆腐脑。其不仅豆腐细腻,而且嫩滑顺口,且营养价值极高是补品中的瑰宝。乾县的豆腐脑多用河水泉水,近年来多用天然水制作,虽是半固体,但凝而不散,翻而不碎,用浅勺轻轻舀到碗中一片,如双摺,则摺而不断。加上食盐、姜、蒜泥、酱油、五香醋、油泼辣子,真是红白相映,味浓辣香,引人食欲。国内外的游客参观乾陵时都要品尝一下这种食品。乾县知名的豆腐脑店有乾县第一广场口,乾县实验初中门口和乾县漠西初中门口三家。

乾县豆腐脑采用颗圆子饱的黄豆用水浸泡、磨成豆碰宴浆,滤出浆水烧开,加入适量油根或石膏,使豆浆凝结成半固体,即成细白鲜嫩的豆腐脑。吃时用巴掌大的薄铜浅勺子舀入小花碗中,调上精盐、蒜泥、五香陈醋、酱油、油泼辣子。碗里红白相映,翻而不碎、搅而不散。味浓辣香,鲜嫩可口,诱人食欲。吃一口豆腐脑,咬一口干州锅盔,双味俱佳,更有独特的享受。

乾县豆腐脑以刘甲子制作的最出名。他制作的豆腐脑采用天然水,黄豆一粒粒挑捡,浆用小石磨磨成,这样制作出的豆腐脑鲜白光亮,筋而柔软,调味后溢香可口。当年陈毅来乾县视察工作时,就是用他制作的豆腐脑招待的。如今乾县城乡各地随处可见豆腐脑摊子,豆腐脑已成为乾县普遍流行的民间小吃。特点:色白洁净,鲜嫩柔软,筋骨酿活,渣运味浓辣香。虽系半固体则动而不散,翻而不碎,浅勺轻舀于碗中一片如双摺,则摺而不断。

为什么乾县的豆腐脑这么出名呢,是因为他口味的独特还有一个是他的故事。

清朝雍正年间,武将年羹尧性情残暴,但却非常讲究饮食,三天两头摆酒设宴。山珍海味,美膳佳肴,吃得烦腻了,责令厨师变换花样,厨师绞尽脑汁,总不合年的胃口。真是吃鸡旦要剔骨头,难侍候极了。没办法,管饮食的头目,在各地查访名厨。他打听到乾州有一个擅长作豆腐如吵梁脑的农民,便命人带来试作,年羹尧一吃非常满意,便把这个农民留下,专作豆腐腋。有时年还专门设宴招待同僚共食豆腐脑。时间一晃过了几年,这个农民因年老体衰就回乡了。年想吃豆腐脑的瘾来了,便令其它厨师制作,但味道极差,年一气之下,将厨师杀了。另叫人做,仍不满意,这样一连杀了几个人。

厨师们每日提心吊胆,唯恐丧命便托人又将这个农民请来。年一吃他作的豆腐脑,果然味道特殊,便问:“你作的豆腐脑为什么这样好吃”,这个农民说。“我家乡的人不论男女都会作这种食品,一般用豆汁加石膏制作而成,给你作的还另加鱼髓,因此好吃。”

到了光绪时,泾阳县一个姓毛的农民,因遭兵灾荒年,携带全家来到乾县,人们叫他“毛老大”。此人忠厚老诚,细手巧。他看到这里豆腐脑生意兴隆,为了一家糊口,便跟人帮工学艺。时间长了,他学会了一套制作豆腐脑的技术,于是便借钱置办了家什,做起了豆腐脑的生意。他每天半夜做好,早上出门,天黑回家,经常比别人卖的钱少,费的时间长。他想:要得生意好,就得动脑筋。于是他慢慢琢磨,提高技术。他不用井水用河水,调料中加少量的鸡汤,这样制成的豆腐脑色泽洁白光亮,鲜嫩柔软,筋而不散,辣香可口。每天豆腐脑的担子刚——上市,顾客们便围上一圈,争相就食。因此,当时的毛老大的豆腐脑只此一家、享有盛名,远传省内外。

【结束语】作为当地的特色小吃,乾县豆腐脑风靡了城市乡村更是乾县百姓早、晚日常饮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它的风靡跨越了性别、年龄、时节和阶层跨越了季节不管是寒冬腊月还是骄阳盛夏,豆腐脑都不曾退出人们的生活。另外如果看官们有幸到乾县吃乾县豆腐脑时,在配上当地的锅盔(当地特色面食),那味道就更是精美绝伦啊。

⑤ 第一帝都咸阳最具代表性的五大美食有哪几个

咸阳是一个比较着名的城市,由于靠近它是第一帝都,曾经有很多次都是都城,除了悠远的文化历史,这里也有很多美食。比较有代表性的五大美食分别有凉皮凉粉,面食,豆腐脑,肉夹馍,还有洋芋擦擦。三、洋芋擦擦。这个吃法可能很多人都不了解,先来科普一下,洋芋是薯仔的北方方言,所以这个吃的也是薯仔做的,由于气候环境的因素,在北方冬天很少有新鲜的蔬菜可以吃,所以薯仔比较能放的久,所以北方人就研究出来很多薯仔的吃法,可以各种闷着吃,炒着吃,蒸着吃等等,而这一种就是蒸着吃。它的做法很简单却也复杂,简单是指的步骤和用料很简单,而复杂是要拿捏一些量以及火候的问题,大概的做法就是把薯仔削成小丝,然后和面按一定比例搅拌在一起,在放到锅里面蒸,但一定时间拿出来就可以吃了,吃的过程中可以加一些酱以及调味剂,特别好吃。

⑥ 朋友邀请到咸阳玩,请问咸阳有哪些美食作为吃货的我必须品尝一下

咸阳的美食很多,不比省会西安少,都很好吃,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咸阳有哪些美食不容错过。

1、咸阳汇通面

汇通面其实是咸阳一种以地点命名的陕西传统面食,位于陕西省咸阳市秦都区汇通十字西南角。汇通面可归类为陕西臊子面,但其又不同与臊子面,其中还加入了干拌面的特点重料少汤。主要配料一般为薯仔、胡萝卜臊子+肉臊子。(可要求加入香菜)。面条筋道,口味适中,油泼辣子香辣带劲,肉臊子入口即化。可搭配蒜和啤酒食用,有浓厚的陕西地域特色。

以上是给大家分享的咸阳的8道地方美食,多是面食,陕西本就以面食比较出众,当然咸阳的美食远不止于此,还有很多,欢迎咸阳的朋友给留言进行补充。

我是孤尘一粒沙,致力于给大家推荐各地美食,喜欢我就关注我,你的关注是我持续创作的动力!

⑦ 陕西咸阳有什么好吃的

要去西安了,赶紧尝遍咸阳的好吃的!咸阳美食

一:小吃

1 小吃当然是人民西路的七厂袁记肉夹馍,老看人排队买,我当然也经常在队伍中。嘉惠的十三香凉皮也不错,肉夹馍一般。

2 沈兴南路的大龙擀面皮比较筋道,耐嚼,在人民路四中门口有分店。善鑫擀面皮的特点在辣,辣子很香,擀面皮不甚筋道,有好多家分店。

3 在北门口凤凰广场有一家夜市,手抓羊肉非常好,摊位的名字忘了。

4 东风路凤鸣歧山臊子面馆的炒埚埚(音)和炒凉皮不错,只是油有些大,我一般当一盘菜吃。

5 民院十字的烤肉,第一次去吃时感觉筋烤的很鲜,后来又去了几次,再也没有那个味道了。

6 博物馆对面的步行街有一家三原小吃店,两三年前去过一次,种类不少,当然比起西安饭庄的小吃宴就差多了,味道也不错。现在不知道还有没有。

7 其实我最爱吃的是炒面,在西兰路汽车站进站口有一家马兰面馆,炒面还行。吃过很多地方,好象炒面都差不多。老街(中山街)有一家biangbiang面馆,出租车司机爱在那吃饭。 边际流星 发表于 2006-6-14 11:13二:正餐

1 民生路新好望角的口味独特,饭菜感觉很清爽,不油腻。

2 二号桥晶海海鲜爆翅酒楼的爆翅味道和糖醋里脊差不多,只不过一个汤,一个炒菜。我喜欢糖醋里脊,所以也喜欢爆翅,只是吃不起。

3 人民西路陕科大对面老孙家的羊肉有特色,只不过炖的有些硬,老人不适合。羊肉泡不错,不过现在已经关门了.

4 七星辣的豆花鱼不错,我岳母爱吃。食鱼族的炒虾尾也不错,我妈爱吃。也关了,听说老板一心一意做"好德"去了.

5 好德米面食府的鱼头是特色,吃了两次,一次味道好,一次味道没进去。服务态度不好。好德南侧的好象是毛家湘菜馆的鱼头不错。

6 新兴南路百姓厨房的饭菜有些油腻,很长时间去打一次牙祭,补一补油水不错。

7 大清花饺子装修有东北特色,饭菜应该也是东北特色,但是东北菜不太讲究口感。

8 新兴南路小肥羊和竹园村差不多。乐育南路的喜来顺不错。

9 乐育南路的阿瓦山寨,有几个小炒不错。只不过大鱼头味道也没有进去。

10 老虎大盘鸡的味道很一般,但价格也很公道。印象最深的是非典时期我和媳妇在人民西路新疆大盘鸡店吃的那次大盘鸡,是冒着“生命危险”进去的,就我们两个,要了一个中盘的大盘鸡。或许厨师闲极了,拿出了看家的本事,也或许是我们谗了,那盘大盘鸡是我吃过最好的。非典结束时再去,就没哪个味道了。

11 新兴南路现在是饮食一条街,中高低均有,朋友聚会去那挺好。

说了这么多,感觉我怎么到处吃啊,其实在咸阳这么多年了,朋友聚会啊,来了亲戚啊,两个人谗了啊,过生日啊,单位聚餐了,有人结婚了。这么说,我说的还算少了:)。
其实肚子饿了,什么都好吃! 边际流星 发表于 2006-6-14 11:16三:早点

1 七厂南门(对秦都饭店)口有个李家小吃,早上从7点一直到10点都是排队。就卖一种合叶饼夹肉或菜,老板的特色是合叶饼比较好吃,比较软,肉其实煮的一般。

2 北门口西南角,有家叫崔家肉加馍。主要卖油茶和合叶饼夹肉或菜,老板煮的肉和油茶很好,很多人都是冲着肉味和油茶去的。

3 北大街有个康乐包子,从北门口进去不远,路东边。老板的店开了好多年了,就卖包子一种,稀饭免费喝,一般卖到中午11点,包子卖完,老板打烊。

4 乐育路二棉门口有个杨家蒸肉,条子肉、酥肉、粉蒸肉、咸菜,就这四种。也是早上6点30卖到10点关门。

5 咸阳的糊辣汤没有好喝的,得去西安。不过虹桥市场东口有一家,牛肉糊辣汤还可以,开了三年了,每天要买六、七桶,老婆在门口买鸡蛋饼,生意也满红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