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挑选蔓菁小菜什么样的好
蔓菁,又名芜菁,俗称大头菜,又叫九英菘、合掌菜、结头菜、芣蓝、芥蓝、擘蓝,茄连、撤蓝、玉蔓青等。因形似盘状,南方人也称盘菜。蔓菁在我国栽培历史悠久。《尚书·禹贡》就有:“包匦菁茅。”其注云:“菁,蔓菁也。”疏云:“即今之蔓菁也。”的记录。北魏农学巨着《齐民要术》有蔓菁篇:“蒸干芜青根法:作汤净洗芜请青根,融着一解瓮子中,以苇获塞瓮里以蔽口,合着釜上,系都带,以干牛粪燃火,竟夜蒸之,粗细均熟。”
李时珍《本草纲目》云:“蔓菁根长而白,其味立苦而短,茎粗,叶大而厚广阔。夏初起台,开黄花,四出如芥。结角亦如芥,其子均园,亦似芥而紫赤色。六月种者,根大而叶蠹,八月种者,叶美而根小。惟七月初种者根叶俱良。......削净为菹,甚佳。今燕京人以瓶腌藏,谓之‘闭瓮菜’。”
蔓菁个头娇小带着鲜艳的皮,类似萝卜圆润,根细无筋,辛辣味浓,质地脆嫩,口嚼无渣,所以古时蔓菁还曾被用来当作主食。《吕氏春秋·本味篇》中就称蔓菁为“菜之美肴”。《后汉书·桓帝纪》记载:“永兴二年六月(公元一五四年)蝗灾为害,诏令所伤郡国种芜菁以助人食。”因为蔓菁的纤维比较萝卜粗而绵软,故更可疗饥。《广群芳谱·蔬谱》说:“人久食蔬,无谷气即有菜色,食蔓菁者独否。四时皆有,四时可食。春食苗;初夏食心,亦谓之台;秋食茎;秋冬食根。数口之家,能莳百本,亦可终岁足蔬。子可打油,燃灯甚明。每亩根叶可得五十石,每三石可当米一石,是一亩可得米十五、六石,则三人卒岁之需也。”
刘禹锡的《嘉话录》也说:“诸葛所止,令兵士独种蔓菁者,取其才出甲可生啖,一也;叶舒可煮食,二也;久居则随以滋长,三也;弃不令惜,四也;回则易寻而采之。五也。冬有根可斸食,六也。比诸蔬属,其利不亦博哉?刘禹锡曰:‘信矣。’三蜀之人也,今呼蔓菁为诸葛菜,江陵亦然。”从此蔓菁便有了一个雅号“五美菜”。据明代文学家张岱的《夜航船》记载:“蜀人呼之为诸葛菜。其菜有五美:可以生食,一美;可菹酸菜,二美;根可充饥,三美;生食消痰止咳,四美;煮食可补人,五美。故又为五美菜。”清诗人陈作霖作《减字木兰花·诸葛菜》词歌颂诸葛亮:“将星落后,留得大名垂宇宙。老圃春深,传出英雄尽瘁心。浓青浅翠,驻马坡前无隙地。此味能知,臣本江南一布衣。”
据说蔓菁来春开花结籽,籽可榨油,是栽培型油菜的原始祖先。汉代称蔓菁为“芸苔”,或称“胡菜”,民间广为种植。东汉人服虔《通俗文》载有:“芸苔谓之胡菜。”《农政全书》说:“胡菜,羌、陇、氐、胡多种此菜。”
苏东坡是公认的我国古代美食家,他抱着饮食三条原则:“一曰安份以养福,二曰宽胃以养气,三曰省费以养财。”创作了“东坡羹”名菜。他的《东坡羹赋》载:“东坡居士所煮菜羹,不用鱼肉五味,有自然之甘。其法以想若蔓菁、若萝菔、若莽,揉洗去汁,下菜汤中,人生米为惨,人少生姜,以油碗覆之其上。炊饭如常法,饭熟,羹亦烂可食。”东坡先生通达如此,已超过饮食的境界了。
难怪他在《春菜》诗中吟唱蔓菁:“蔓菁宿根已生叶,韭芽戴土拳如减,烂蒸香穿白鱼肥,醉点青蒿凉饼滑。......”尤其他那一曲《忆江南》:“......微雨过,何处不催耕。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讲的都是心情了。其中的淡安与平和,更是多了几分舒惬的雅韵。人和大自然,原来是可以那样的物我相亲,任运自在,泯然无间,尽善尽美。
“黄黄芜菁花,桃李事已退。”唐诗人韩愈的诗句,说尽了蔓菁的风韵。还有唐诗人元稹《村花晚》诗:“三春已暮桃李伤,棠梨花白蔓菁黄。村中女儿争摘将,插刺头鬓相夸张。”蔓菁的朴素和静谧如原野上柔柔春风,把心田的绿意,生命的新鲜吹拂着,永远是那样至真至纯,轻舞飞扬。真的要远离城市的喧嚣,俗事的缠绕。“最高峰顶有人家,冬种蔓菁春采茶。长笑江头来往客,冷风寒雨宿天涯。(明人杨慎诗)”咬住蔓菁,品尝平淡,将免除烦恼,荡涤胸襟,给人以恬澹宁和的无尽美好。
金人秦略诗云:“一段芜菁浑着角,叶间犹有几花黄。”宋诗人杨万里也说:“蔓菁宿根扑鼻香。”阳春三月,田野里就开满了黄花,团团簇簇的,漫天遍野,蝶舞蜂飞,清香泌人,花天相连,一望无际,美妙至极。许是这样的颜色,太艳,又有些俗。所以白居易写“迎春花”就这样说:“金英翠萼带春寒,黄色花中有几般?凭君语向游人道,莫作蔓菁花眼看。”三月阳光下的灿烂的金黄,那么无所顾忌的烂漫,“黛抹蔓菁花满畦(宋诗人韩绮诗句)”其实迎春花也好,蔓菁花也好,同样装点着大地,干嘛要厚此薄彼呢?
蔓菁真的很无奈。中国第一部诗集《诗经》就给蔓菁披上了一种暧昧和伤感的色彩。
爰采葑矣?沫之东矣。云谁之思?美孟庸矣。
期我乎桑中,要我乎上宫,送我乎淇之上矣。
到哪里采芜菁呀?/当然是沫水东边。/我知道你牵挂的是谁?/是那漂亮的庸姑娘。
幽会在桑树林里,/住在上等的宾馆。/送别在淇河水边。
习习谷风,以阴以雨。黾勉同心,不宜有怒。
采葑采菲,无以下体。德音莫违,及尔同死。
和暖东风轻轻吹,/怎么就阴雨绵绵?/我们相濡以沫/怎么就怒火冲天?
轻轻地采蔓菁,/怎能抛弃它的根?/相约誓言不能忘,/与你相伴始终。
但这对年轻的恋人结局并不美妙,负心的男人始乱终弃,“宴尔新昏,不我屑以。不念昔者,反以我为仇。”于是蔓菁便开出了幽怨的花朵,桑中之约变成了偷情的代词。我想是不是春天将要过去,“刘公春尽芜菁色,华廙愁深苜蓿花。月榭知君还怅望,碧霄烟阔雁行斜。(温庭筠《呈元处士》诗)”留下的必然是无尽的遗憾和惆怅?
② 苤蓝和恰玛古一样吗
恰玛古,中药叫芜菁也卖纤拦叫蔓菁,俗称诸葛菜、蔓竖漏菁。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的草本植物,根为球状成白色,欧洲、亚洲和美洲都有种植。
苤蓝是两年生十字花科芸苔属甘蓝种植中胡物。苤蓝的口感整体偏甜,肉质比较鲜嫩脆薄,水分较多,更容易咀嚼。
③ 苤蓝与芜菁的区别
有些人对苤蓝和芜菁这两种蔬菜分不清。念缺橡确实,苤蓝和芜菁有相似的地方,如果不认真看,是很难分辨的。那么,怎样分辨苤蓝和芜菁,苤蓝和芜菁的区别是怎么的仔旁?可以通过植物形态、果实形态和生长地区来进行区分。苤蓝和芜菁的区别方法有:
一、苤蓝和芜菁的植物形态:
1、苤蓝:苤蓝又称球茎甘蓝,俗名茄莲。苤蓝属十字花科。苤蓝的株有高30-60厘米。全株光滑无毛。苤蓝的叶片的形状有卵形或卵状矩圆形,比较光滑,被有白粉,边缘有明显的齿或缺刻;苤蓝的花茎上的叶似茎叶而较小,叶柄柔弱。
2、芜菁:芜菁的别名叫蔓菁。芜菁属于十字花科。芜菁的叶的类型有羽状复叶或匙状裂叶,芜菁具粗毛,花顶生,花冠黄色,根皮有白、淡绿或紫色。
二、苤蓝和芜菁的果实形态:
1、苤蓝:苤蓝的茎离地面2-4厘米处,开始膨大而成为一坚硬的、长椭圆形、球形或扁球形、具叶的肉质球茎,苤蓝的外皮通常淡绿色,亦有绿色或紫色者;苤蓝的内部是扮清肉白色。
2、芜菁:芜菁的肉质根比较柔嫩、致密,芜菁的外型酷似萝卜,芜菁的株高约20~50公分,地下有圆形或椭圆形直根,小型的芜菁的重量只有几十公克,大型的芜菁的重量重达10公斤以上。
三、苤蓝和芜菁的生长地区:
1、苤蓝:北京、天津、大同、云南等,西南及南亚热带地区的光照四季均能满足生长的需要。
2、芜菁:芜菁性喜冷凉,不耐暑热,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是东北、西北、华北等较冷凉地区春、夏、秋的主要蔬菜,华南等地冬、春也大面积栽培。欧洲、亚洲和美洲均有栽培。
④ 盘菜和苤蓝的区别
盘菜和苤蓝的区别如下:
1、盘菜,学名芜菁,又名蔓菁,块茎类植物灶明,因形似盘状,故俗称盘菜,是浙南地区冬天的主要蔬菜。
2、苤蓝碰猜,叉被称为大头菜、球茎甘蓝、撇蓝,是一种常见的以茎为食用笑辩型部分的蔬菜。
⑤ 苤蓝和芜菁究竟有什么区别 求详细资料!带图!高分悬赏!
1、种类不梁局同
苤蓝:又称土苤、茄莲,球茎甘蓝等,为十字花科二年生草本植物。按球茎皮色分绿、绿白、紫色三个类型。按生长期长短可分桥脊为早熟、中熟和晚熟三个类型。
芜菁敏渣渗:是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芸薹属二年生草本植物。块根肉质,根肉质白色或黄色,无辣味。种子球形,浅黄棕色。
3、分布范围不同
苤蓝:原产地中海沿岸,由叶用甘蓝变异而来。在德国栽培最为普遍。16世纪传入中国,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芜菁:起源中心在地中海沿岸及阿富汗、巴基斯坦、外高加索等地。中国各地均有栽培,模式标本采自欧洲。
⑥ 芜菁 苤蓝 芥菜疙瘩区别,到底是怎么回事
1、营养价值不一样
芜菁富含维生素A,叶酸,维生素C,维生素K和钙。
苤蓝每500克苤蓝中含蛋白质5.9克.糖11克,粗纤维4.1克,灰分3.3克,钙81毫克,磷122毫克,铁1.1毫克,胡萝卜素微量,硫胺素0.19毫克,核黄素0.07毫克,尼克酸1.5毫克,维生素C152毫克。
芥菜疙瘩含有丰富的食物纤维,硫代葡萄甙的物质。
2、生长环境不一样
芜菁性喜冷凉,不耐暑热,生育适温15~22度。
苤蓝喜温和气候,但也能抗严霜和高温,结球期适温为15~20℃,能适应的温度范围为7~25℃。
芥菜疙瘩喜冷凉湿润气候,不耐霜冻,也不耐炎热,高于25℃则生长缓慢且品质差,尤其是大答粗野型包型芥菜疙瘩品种,浅根型作物根入土浅,抗旱抗涝能力差,土壤过温或过干都不利于生长。
(6)苤蓝与蔓菁哪个好吃扩展阅读:
苤蓝的分类:
1、捷克白凳戚苤蓝:由国外引入,已栽培多年。植株较小,叶子少,叶丛较直立。叶长卵形,浅灰绿色清喊,叶面蜡粉较多;叶柄浅绿色。球茎扁圆球形,皮白绿色,皮薄,光滑,叶痕小而平。肉质淡白绿色,纤维少,质脆嫩,味稍甜,品质好。该品种突出特点是早熟,丰产,抗病。单株球茎重500克左右。
2、青苤蓝:天津市品种。植株生长健壮,叶丛较直立。球茎扁圆球形,皮绿色,表面有蜡粉,皮薄,质脆,鲜嫩,纤维少,品质好。单株球茎重600克左右,为中熟品种,定植后60~65天收获。冬性较强,不易发生先期抽薹。
3、秋串:北京市郊区地方品种。植株高大,生长势强。叶片绿色,有蜡粉,叶片较多且大,叶柄较粗。球茎大,扁球形,表皮稍粗,浅绿色,皮薄,球茎表面有蜡粉。肉质白色,质脆嫩,味甜。该品种晚熟,从定植到收获90、100天,其产品主要用于酱制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