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牛的各个部位,分别适合做什么菜
第一个大类:适合炒的牛肉!
一般炒的牛肉都是需要较嫩的牛肉,先切成片/丝/丁,经过腌制上浆后,滑油后炒制(当然家庭也可以不滑油),它的主要特点就是牛肉要细嫩多汁且味道浓郁,我们做的最多要数炒牛肉丝和炒牛肉片了,肉丝一般炒泡椒/蒜苔/尖椒/芥兰等等,牛肉片做法相对更多,比如铁板/黑椒/孜然/小炒等等。
而适合用来炒的牛肉首要的关键一点就是要嫩!所以选择的余地就只有少数的几种了!最佳部位当然是牛里脊/牛腰柳/上脑!其次为后腿上半部的净瘦肉(包括臀尖肉),必须剔掉肉里的筋膜后再切,这也是大多数饭店使用的牛肉(因为这一部位的净肉最多)。
第六:内脏类、牛头等其它类别。
内脏包括
心、肝、肺、肚、肠、腰,一般以做成卤凉菜较多(最为出名的当数夫妻肺片),其次烧炖,最后可常见于火锅及其配菜。比如黄喉/牛肚/牛肝。当然还有些师傅做成牛杂汤锅或者干锅类的,制作相对麻烦,不过做好后蛮好吃的!
牛头/牛蹄/牛尾:牛头一般都以牛头皮的身份出现在我们厨房里面,比如香辣牛头皮,干锅牛杂(带牛头皮)凉拌牛头皮,如果想把宴席做的看起来更高大上,也可以用全牛头或者半个牛头骨做盘饰(带角),做出来的菜肴瞬间高大上!
最为特殊的一类:牛鞭!做法多样!炖汤,红烧,酱爆,爆炒等等!
2. 牛排、牛杂、牛腩分别是牛的什么部位
牛排:
牛排分为菲力牛排、肉眼牛排、沙朗牛排、T骨牛排。
1,菲力牛排是牛脊上最嫩的肉,几乎不含肥膘。由于肉质嫩,很受爱吃瘦肉朋友的青睐。
2,肉眼牛排是牛肋上的肉,瘦肉和肥肉兼而有之,由于含一定肥膘,这种肉煎烤味道比较香。
3,沙朗牛排是牛外脊上的肉,含一定肥油,在肉的外延带一圈呈白色的肉筋,总体口感韧度强,肉质硬,有嚼头,适合年轻人和牙口好的人吃。
4,T骨牛排是牛背上的脊骨肉。T型两侧一边量多一边量少,量多的是西冷,量稍小的便是菲力,中间被肋骨隔着。
牛杂:
牛杂,又称“牛杂碎”,是牛内脏的统称,是发源于老西关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据说,上古一位大王在先农坛亲耕祭祀农神时,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当地百姓饥馑,立即下令屠宰亲耕的牛,将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叶、牛肠等放入锅中。百姓食后醇正鲜美,味道甚好,至此流传下来。
牛腩:
牛腩是指带有筋、肉、油花的肉块,即牛腹部及靠近牛肋处的松软肌肉,这只是一种统称。
(2)牛杂哪些部位最好吃扩展阅读
各等级部位解说:
1、里脊。牛里脊上的肉,是牛肉的最嫩的部分。适合煎、炒、炸、牛排。
2、上脑。牛上脑是位于肩颈部靠后,脊骨两侧的牛肉。肉质细嫩多汁,脂肪杂交均匀,有好看的大理石花纹,口感绵软。适合煎制,清炒,涮牛肉火锅。
3、外脊。牛外脊是牛背部的最长肌,肉质为红色,容易有脂肪沉积,呈大理石斑纹状。适合炒、炸、涮、烤。
4、仔盖。仔盖即臀尖上的肉。肉质细嫩,宜切丁、片、丝,适于滑炒、酱爆等。
5、底板。底板肉两侧臀部上的长方形肉。上部肉质较嫩,下部连着黄瓜条,肉质较老,适于做锅包肉。
6、肋条。两肋部位,切成条状,带肉筋。牛肋条属于筋多又有肥肉的部分,肉质比较硬,一般烹饪时间都比较长,烹饪方式多采用低温慢煨。
7、胸口。牛胸肉是位于牛胸口两肢前腿中间胸脯肉,一面是脂肪,一面是红色精内,纤维粗。适于熘、扒、烧等。
8、脖头。牛脖子肉由于运动的多,所以牛脖肉较硬,爽滑而有嚼劲,肉质干实,肉纹较乱。
9、腱子。牛的四蹄上段的部位肉经精细分割后,一种为带骨牛腱子,其外观呈长圆锥形状,另一种为去骨牛腱子,其外观呈长圆锥形状。熟后有胶质感。适合卤、红烧、酱牛肉。
3. 牛杂汤其中的牛杂都是使用的牛身上哪些部位的肉啊
一、牛杂是牛的什么部位
牛杂是牛身上的肉类,很多朋友平时都喜欢吃牛杂,但对于牛杂是牛身上的哪个部位却不是很了解,其实牛杂并不是牛的一个特殊部位,而是牛内脏的统称。
牛杂又称牛杂碎,所有的牛内脏都可以称之为牛杂,它们主要含有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并且蛋白质含量比较高,营养丰富,且容易被胃肠吸收,是一种美味有营养的食
二、牛杂有哪些东西
牛内脏统称牛杂,不过牛杂也有不同的分类,并且不同类型的牛杂,其处理方法也会有所不同,一般常见的牛杂种类有:
1、牛脑:牛脑的营养价值较高,根据传统说法吃脑补脑,因此,牛脑也是一种补品。牛脑含有丰富的脑磷脂及维生素B1,有补血的功效,并且有益脑细胞的生长发育。
2、牛心:牛心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及维生素B等营养成分,有补心、预防健忘、解虚烦的功效。
3、牛肺:含蛋白质及矿物质,有补肺的功效。
4、牛肚:即牛胃,也是补益的佳品,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B2)尼克酸等,能补中益气,养脾胃、解毒等,可用于病后虚赢,血气不足、消渴、风眩。
5、牛肝:牛的肝脏,属于优质完全蛋白质食品,因富含优质蛋白、铁、铜及维生素A、B、C等,所以是治疗营养不良贫血的要物,又具有益肝明目的功能。
6、牛肾:牛肾为牛科动物黄牛或水牛的肾脏,其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磷、铁、维生素(B1、B2、C、A)、尼克酸等,能益精,补益肾气、去湿痹。
以上是一些主要的牛杂部分,还有一些小的牛杂,如牛沙瓜(牛胃第四个)、牛肠、牛黄喉、牛脆骨、牛欢喜、牛荔枝(牛的阴部)等,这些比较少见,但也属于牛杂。
4. 牛肉选择什么部位,才可以炖烂、不柴为何
牛肉的味道香浓醇厚、营养丰富,算是餐桌上非常不错的美食。而且作为食用畜类中体型最大的存在,牛可以分割出非常多繁杂的部位,而对于家庭烹饪牛肉来说,还是炖煮的方式比较常见,毕竟做法省事,而且吃起来又软烂香浓。
但是影响炖牛肉口感是否软烂的因素很多,远不止是牛肉部位的选择而已。所以这次咱们就来全面解析一下这个牛肉相关的问题,详细解答一下如何确保将一份牛肉炖的软烂不柴,彻底摆脱“一看就会,一做就废”的尴尬境地。
5. 牛杂包括哪些东西
牛杂包括牛肺、牛肚、牛肠、牛粉肠、牛脾等。
牛杂,又称牛杂碎,是牛内脏的统称,是发源于老西关地区的一道传统美食。据说,上古一位大王在先农坛亲耕祭祀农神时,突然天降大雨,大王看到当地百牛杂姓饥谨,立即下令屠宰亲耕的牛,将其牛肉、牛肚、牛心、牛肝、牛百叶、牛肠等放入锅中。百姓食后醇正鲜美,味道甚好,至此流传下来。牛杂由于其蛋白质较高,营养丰富,且很容易被胃肠吸收,是有益于健康的绝佳食品。
做法:卤水牛杂
1.将牛杂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以中火煮沸,去除血秽,取出,
再用清水洗净。
2.将八角、陈皮、桂皮、甘草、草果、丁香用一块白布包好扎紧。
3.旺火烧热炒锅,下油,放面鼓酱、蒜茸、老姜(捶碎)、葱白爆香,烹白酒,放清水2000克,随即将牛杂和佐料包放入,先以旺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熬煮至烂,制成后的牛杂约750克。
4.用剪刀将牛杂剪成块,加入卤汁上碗即成。食时要足热,否则失去特色。可以辣椒酱作佐料。
6. 拉面里的牛杂用的是牛的哪个部位
你好!!
一: 牛杂是指牛的哪些部位:
”牛杂“, 顾名思义,就是杂七麻八的东东。
牛杂就是牛的内脏部分,牛的内脏东东太多了,所以用这些东东烹调的东东就是牛杂。
牛杂不外乎牛肠、牛胰(横利)、牛肺、牛肚,牛大肠,小肠等等。
二: 用牛杂可以做的菜:
1. 牛杂煲:
牛杂煲就是非常地道的牛杂的烹调做法!
牛杂煲最地道的要数湛江的,湛江人非常喜欢牛杂煲。牛脯、牛肺、牛大肠、小肠、牛肚等不同部位炖好的大块大块的牛杂,食客们在一字排开的辣椒酱、甜酸酱、蒜蓉酱等各种酱料中选择自己的“心水”配料后,味道非常的棒。
2. 卤水牛杂:
卤水牛杂冬天吃的比较多,其它季节也很多,就类似于涮羊肉一样,以前都是冬季吃得多,现在什么季节吃的都有。
原料:牛杂(牛肺、牛肚、牛肠、牛粉肠、牛脾几种)1500克,浅色酱油15克,深色酱油15克,精盐15克,红糖25克,老姜35克,面鼓酱(或柱侯酱)30克,葱白10克,蒜茸10克,白酒10克,八角10克,陈皮5克,桂皮10克,甘草10克,草果10克,丁香2克,植物油30克。
制作:
1.将牛杂洗净,放入锅内,加入清水,以中火煮沸,去除血秽,取出,再用清水洗净。
2.将八角、陈皮、桂皮、甘草、草果、丁香用一块白布包好扎紧。
3.旺火烧热炒锅,下油,放面鼓酱、蒜茸、老姜(捶碎)、葱白爆香,烹白酒,放清水2000克,随即将牛杂和佐料包放入,先以旺火煮沸后改用中火熬煮至烂,制成后的牛杂约750克。
4.用剪刀将牛杂剪成块,加入卤汁上碗即成。食时要足热,否则失去特色。可以辣椒酱作佐料。
特点:香滑绵软,味浓汁厚
3. 牛杂火锅:
牛杂火锅因主要 涮食牛杂而得名。流行于四川各县。吃法是点火涮菜沾碟食之。特点是麻辣鲜香、牛杂软糯、无 腥膻味、锅品档次不高、适合大众。其前景因不同地区而宜。味型为麻辣味。
做法:
[原料/调料]
材料A:牛杂 1斤
洋葱 1个
青椒 1个
红萝荨 1条
材料B:火锅料 1眕(丸子、肉片、青菜任选)
青葱段 少詓
调味料:小漟包 1包
盐 1小匙
酱油 1小匙
薻片 3片
香油 1小匙
白胡椒粉 1小匙
米酒 1杯
高汤 6杯
辣椒 少詓
沾料:辣豆瓣酱 1大匙
酱油 1大匙
糖 1/2大匙
制作:
(1)牛杂切小段先用热开水川焘,洋葱、青椒、红萝荨亦洗渜切塳备用。
(2)高汤倒入锅中,放入其餹调味料煮开后放入材料A煮烂。
(3)再放入其他火锅料煮熟,沾料材料调匀,沾酱后即可食用。
谢谢!!
7. 牛杂哪个部位最好吃
牛尾。 牛尾为黄牛或水牛的尾部,有奶白色的脂肪和深红色的肉,肉和骨头的比例相同,宜炖食。牛尾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成分,营养价值极高。
8. 牛杂是什么部位
牛杂是牛内脏的总称,并非特指牛身上某一个部位,包括牛心、牛百叶、牛肝、牛肾、牛肺、牛肠等等。
9. 牛身上的哪些部位属于牛杂如何才能制作出美味的卤牛杂
牛杂汤底:八角,草果、橘皮、桂皮、干辣椒、孜然、辣椒面各5克、萝卜2公斤、精盐、酱油、白糖、白酒、味精。
完成上述工作后,将萝卜放入砂锅,放入2/3的砂锅水,开始用大火烹饪。将牛腩盘中的水倒掉,在牛腩上放八角、香叶、肉桂、生姜、大蒜,晾至砂锅煮开,砂锅煮开后,揭下盖子继续煮萝卜。这时,把煎锅拿来,倒上一些色拉油,等油煮到7%的时候,加入牛腰肉和食材,翻炒。注意不要炒太多。冬天胸肉老是翻着不容易吸热。
炒味的时候,加两汤匙酱油调味。我的口味很重。炒两次,倒入滚烫的萝卜汤中。放入葱(前天放入水煮鱼包好的辣椒,同时放入),小火慢炖。2小时后再来,去锅放盐。
主要是汤底,配料是八角、花椒、茴香、生姜、肉桂、草果,酱油、盐缺一不可。加一些黄豆可以让牛杂变软,容易腐烂(喜欢有嚼头就不用加了)
做法:牛杂汤不跟牛杂一起煮。买一对牛骨(大小看牛杂的重量),先把牛骨煮开,等味道出来后撇去浑浊的油。这时候加入上面的辣味调料,用布袋包好,不要把药材混入牛杂里。
牛骨汤煮十分钟左右,牛杂洗净,慢慢煮开,淋一点酱油(只有颜色)。要品尝,(在家吃,做饭前)正宗的黑胡椒可以碾碎后加入,增加口感。你不用做生意。另外,加萝卜是个好主意,相辅相成。但萝卜不宜过早放生。在家吃,等牛杂滚出来后再放。卤水牛杂的精致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