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哪里苹果好吃
中国最好吃的苹果,我们常说山东烟台,甘肃庆阳,甘肃静宁,陕西洛川、和四川大凉山苹果。这些区域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极利于糖份积累,且土壤为中性偏碱的沙壤土质,具备苹果优生自然条件。
东部地区,如山东、辽宁等地降水充沛,与西部地区相比,含水量高、含糖量相对较低,果肉不紧密,吃到嘴里水分多,但苹果甜味低,喜欢一咬水汪汪那种人。山东地区的苹果一般皮薄、水分足、甜带酸,四川和新疆地区昼夜温差大糖度高、爽脆型,中部地区水分和甜度比较均衡,外观漂亮,超市更喜欢。
山东栖霞红富士个大、果形正,色泽鲜艳,外表光滑细腻,口味酸甜适口,且果肉硬度大,纤维少,质地细,经常食用可起到帮助消化、养颜润肤的独特作用。
庆阳苹果甘肃省庆阳市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该市地处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土层深厚,气候温和,雨量适中,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自然条件得天独厚,非常适宜于苹果等果树生产,果树栽植历史悠久。所产红富士、新红星、秦冠等苹果,个大、色艳、质脆、味香甜,远销国内各大中城市及东南亚、欧洲的一些国家和地区,深受消费者青睐,多次参加国家、省部、地市果品鉴评会,并获奖。
庆阳是全国苹果优生区之一,所产苹果硬度较大、果面洁净、色泽鲜艳、酸甜适度,品质优良。据测定,庆阳红富士苹果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为16.5%,维生素C含量4.2mg/kg,总酸量0.21%,均高于国家鲜苹果GB1051-89标准。另据甘肃省分析测试中心检测,感官、营养及卫生指标均符合《绿色食品温带水果》(NY/T 884-2004)标准要求,贮存5个月后,硬度为7.5kg/cm2,高于其它地区。
苹果,为庆阳市庆城县外来引种产品。20世纪50年代主要有红元帅、黄元帅、大小国光、祝玉、红玉、印度、红魁、黄魁、鸡冠、柳玉、绯之依、早生旭、大猩猩、醇露、六月鲜、早黄、玉霞、青香蕉、红星、倭锦、香玉、赤龙等27个品种。
20世纪60年十弋主要有拉宝、玉红、锦红、状红、小冬果、大冬果、冬红、小冬红等;20世纪70年代主要有伏锦、胜利、秦冠、早金冠、蛇果、红印度、国庆、红冠、状花皮、延光、瑞香、富士、纽香、秋艳、向阳红、葵花、烟红蜜、金丰、初署红、延丰、金光、赤阳3号、甜黄魁等,还有矮枝型品种天王红元帅、昌黎红星2号、山河红星1号、山河红星2号、青香蕉、印度,以及苹果品系7302、3173、1193、95、1201、5280、1198、1194、6602、6601等;20世纪80年代主要有着色富士、秋富1号、长富2号、长富6号、红矮生、金矮生等。引进品种最多时为20世纪70年代,达120多个。苹果生产从20世纪70年代走向各家各户,一直发展到20世纪80年代,全为农户大面积生产,生产的品种以日本的富士品系为主。
陕西洛川红富士人称“苹果之乡”。这里出产的苹果,素以色、香、味俱佳着称。洛川苹果,具有品质优良,果形优美,个大均匀,果面洁净,色泽艳丽,肉质脆密,含糖量高,香甜可口,硬度适中,耐贮藏等特点。
天水“花牛苹果”是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麦积区、清水县、甘谷县、秦安县部分宜植地区特产,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花牛苹果除元帅系产品质量上乘外,富士色、香、味也俱佳。其产品肉质细,致密,松脆,汁液多,香气浓郁,口感好,风味独特。
甘肃静宁红富士静宁苹果产于甘肃省静宁县。静宁县海拔高、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适合种植苹果。静宁苹果以色泽鲜艳、个大形正,果面光洁、质细汁多,酸甜适度,口感脆甜、硬度强、货架期长、极耐储藏和长途运输而着名。
新疆阿克苏冰糖心苹果库尔勒的香梨,焉耆的马,阿克苏的苹果顶呱呱.具有果面光滑细腻、色泽光亮、果肉细腻、果核透明等特点。果香浓郁、甘甜味厚、汁多无渣,冰糖心含量高达70%以上。阿克苏苹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纤维素、果胶。
山西运城红富士日照时间长,昼夜温差大,极其适合苹果类生长,果品糖份积累更高。每粒富士由于得到阳光的充分照顾,着色都非常高,糖度相对山东富士还要高出2度左右。其实此山西富士也有“糖心富士”的叫法。
四川大凉山苹果四川大凉山里、泸沽湖畔,原生态无污染的高山环境、天然的气候资源造就了独特口感的野生丑苹果。没有靓丽鲜艳的外表,却有让你爱不释“口”的好味道。大凉山丑苹果闻上去沁人心脾,咬一口脆甜多汁、鲜嫩味美,余味清爽细腻。
㈡ 蒙古族吃猪肉吗
蒙古族不忌讳吃猪肉,但牧区没有猪,所以没猪可吃。
蒙古族人民世居草原,以畜牧为主要生产方式。以奶和肉类食品为主,马奶酒、手扒肉、烤羊肉和茶是他们日常生活最喜欢的饮料食品和待客佳肴。辽宁辽西的蒙古族比较早地从事农耕生产,所以在饮食上既保留了蒙古族的传统食俗戚笑,还有一些东蒙地区独特的美食。如全羊汤、“手把羊肉”、蒙族馅饼、喇嘛糕等。
“手把羊肉”是蒙古人传统的食品之一。做“手把羊肉”必须选用膘肥肉嫩的羊,就地宰杀,剥皮入锅,放入佐料,进行蒸煮,色、香、味俱佳,是蒙古族待客的美味佳肴。因为不用筷子,而直接用手,所以叫做手把肉。知仔旅
1、搭凳蒙、藏同属游牧民族,佳宴有手抓羊肉和牛肉。同是也忌讳吃狗肉,狗是对蒙藏人民来说是人的朋友,看家护院是狗的任务。
2、忌食自死动物的肉和驴肉、狗肉、白马肉等等,还得因人而异。
㈢ 沈阳美食介绍
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是全国最负盛名的风味名牌食品,至今已有170年的悠久历史,生产的老边饺子素以皮薄馅大、鲜香味美、浓郁不腻、松软易嚼而驰名中外。
老边饺子经过几代名师的精心研制,现已发展成为海鲜类、肉类、素馅类等不同做法制成的老边饺子100多种,并研制成型各种不同档次的饺子宴。
老边饺子之所以久负盛名,主要是选料讲究,制作精细,造型别致,口味鲜醇,它的独到之处是调馅和制皮。
“老边饺子,天下第一”这是着名相声大师侯宝林先生于1981年来沈阳演出时亲临品尝后,挥毫写下的条幅。
老边饺子那叫名不虚传,历史悠久,风味独特,素以皮薄馅大、造形别致、口味醇正在沈阳城饺子类食品中拔尖。
老边饺子的创始人叫边福,1829年从河北迁居来沈,刚开始时,只在小津桥附近搭了一个非常简易的俗称“马架子”的小摊床,边做边卖,店号为“边家饺子馆”。
到了1870年,边福的儿子边得贵子承槐悔父业将“老边饺子”进行了“技术提升”,经过一翻专研,边德贵将普通的煸馅改为汤煸馅,使之松散易嚼,味道鲜美,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有风味。
从此“老边饺子”一炮打响,成了众人皆知的美食。
1940年,老边饺子第三代传人边霖将老边饺子迁到了当时沈阳最热闹的北市场,一下子就让“老边饺子”扬名全东北。
老边饺子不但饮誉全国,而且驰名海外。
来到沈阳一定要品尝老边饺子。
老边饺子馆在沈阳
沈阳李连贵熏肉大饼,始创于1842年,距今已有160多年的历史。
当时开设在吉林省梨树县,立号兴盛厚,主要经营酱肉、大饼和酒类。
由于李家的酱肉干净、烂乎、浓香,大饼柔软、层清、酥香,因此在梨树镇常是座上客满,门庭若市,深受群众欢迎。
1937年,李连贵之子李尧到吉林省四平市开
设分号。
解放后,1950年,李尧子李春生继承祖业,背着一坛老汤,把李连贵熏肉大饼迁到东北重镇沈阳,生意红火。
从此,李连贵熏肉大饼就在沈阳扎根,成为沈阳地区驰名的独特风味。
为了保持李家熏肉大饼的传统特色,李春生在制作和选料上一丝不苟。
他选猪肉时,不用血脖、小肚,专用前槽到肋间不肥、不瘦,肥瘦相间带皮的新鲜猪肉,然后用温水加碱涮洗干净,并放入清水中浸泡6,10小时,以清除血污腥臊,然后切成方块放入锅中炖煮。
夏秋季节,还加培搭放茴香,以使酱肉更加鲜美味浓,同时将延续老汤倒入,用旺火烧开以微火熳炖,使肉块上下翻动,及时撇出浮沫,待肉块熟透时捞出,沥净油份,晾于熏锅中加红糖熏制而成。
大饼用肉汤食盐和调料加入面粉中和成酥软面团,醒面时间较长,擀片抹油,重复擀几次,烙制成饼。
其特点是熏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熏香浓,香泽红;大饼色黄清香,里软外酥层次多。
现继任中国烹饪大师、沈阳市劳动模范、优秀 *** 员、沈阳李连贵熏肉大饼餐饮中心李富洲总经理,继续发扬传统工艺将熏肉药料发展为12种,根据现代口味将甜面酱重新配制,并以莲子蛋花汤调剂口感,味道更佳。
“沈铅中正阳李连贵,熏香又美味”;“大饼卷熏肉,越吃越没够”成了老百姓的顺口溜。
1913年由河北人杨玉田到吉林洮南创制,当时立号为杨饼。
由于杨家大饼店生意兴隆,经营不断扩大,于解放后1950年来沈。
为了改进单一的经营品种又增添了带鸡丝花帽的鸡蛋糕。
从此杨家吊炉饼、鸡蛋糕扬名于东北各地。
杨家吊炉饼,用温水和面,水的温度和用盐量随着季节变化而增减。
饼片擀好后,上炭炉烤制,上烤下烙,全透出炉。
成品形圆面平,呈虎皮色,层次分明,外焦里嫩,清香可口。
鸡蛋糕,用肉末、鲜蘑、木耳、海米烹制,添汤勾芡,浇于鸡蛋糕上,呈花帽形,然后将鸡肉撕成细丝置于上端,吃饼佐之,别有风味。
卤鲜糕嫩,清香醇厚,再佐以辣椒油、蒜泥食用,更是锦上添花,风味独特。
沈阳回头
相传在清朝光绪年间,有姓金的一家人在沈阳北门里开设烧饼铺谋生。
因为经营不善,生意一直不好。
一日正值中秋节,生意更加萧条,时至中午尚不见食客上门,店主茫然,遂将铁匣内几枚铜钱取出,买了些牛肉回家剁成肉馅,将烧饼面擀成薄皮,一折一叠地包拢起来,准备自家过节食用。
这时,从外面忽然进来一位差人,进店见锅中所烙食品造型新奇,一经品尝,品味甚佳。
这位差人当即告诉店主,再烙一盒送往馆驿,众人食后齐声叫绝。
此后,这种食品一时名声大振,官民争相购买,生意日趋兴隆,故而取名“回头“。
百年老店协顺园,以其特色招牌菜回头而闻名,历经几代传承发展,协顺园回头馆已经成为沈阳美食的象征之一。
坛肉文化,一直是东北美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早在清朝,清太宗改沈阳为“盛京”,将满族的坛肉文化带入,盛京坛肉就开始在沈阳盛行,其也成为宫廷节日必备美食。
盛京美食佳坛肉馆传承人,热衷于中国美食文化的保护,其传承中国传统厨艺,完完全全的保留满族的坛肉的做法,“瘦肉不柴、肥肉不腻,口味上乘,富含营养”,是最地地道道的东北坛肉。
90年代初期,第一家盛京美食佳坛肉馆在和平区八一公园南门小吃一条街里的铁亭子。
就极其红火,几十个人排队只为吃一份坛肉米饭。
吃后都纷纷翘手称赞!为了传承盛京坛肉,盛京美食佳传人,近年来深度调查走访东北坛肉的各大名家,学习研发,终于让失传百余年之久的“中华第一坛”,经典坛肉做法再度走入民间,让御用坛肉成为百姓人人都能享用。
如今增添了很多有特色的菜系:盛京坛肉,炖酸菜,麻辣干豆腐,蒸猪血,四喜丸子,秘制青鱼,自灌血肠,红烧肥肠头,各种炒菜炖菜,大米小豆饭等多种菜品,堪称一绝。
1634年,清太宗皇太极改称沈阳为“盛京”。
皇宫中的御膳房精选五花三层肉和瘦肉,切成六分见方的肉块,均匀整齐。
煸炒后加青葱、老姜、腐乳汁等各种调味,并放入御膳房殿前的专用大坛用文火细炖。
皇上甚爱之,原汁原味的盛京坛肉由此得名。
据说皇上吃惯宫中盛京坛肉的做法,让御膳房研究新口味坛肉做法,这让御膳房厨头头疼不已,后闻民间有一年轻人,坛肉做的是一绝,民间称他为盛京第一坛。
厨头亲自重邀,请来为皇上做坛肉。
皇上吃过他做的坛肉,连连叫及绝,称为 天下第一美食,召见年轻人赐为皇室御厨,特赐天下第一坛的美名。
后人续记,后来,制作该坛肉的御膳房厨师因老家母亲病故,欲回乡守孝三年,特向皇上请辞,皇帝甚是难舍,有感而发道:百行孝为先,而汝之坛肉亦为天下一绝,尔甚孝,特赐汝为天下第一孝。
汝肉坛为孝坛。
后人对此故事多为传颂,后来,民间又兴起了忠坛和礼坛两种坛肉之说。
简而言之,天下第一坛是盛京坛肉最富盛名的一种做法,是盛京坛肉的代表。
盛京坛肉拥有百余年历史,是最富特色的东北美食。
作为盛京坛肉的传人,盛京美食佳严格遵循传统满族工艺,本着“传承文化,以人为本”的品牌理念,打造成为最正宗的东北坛肉,为广大顾客带来最健康,最美味,最内涵的东北美食。
盛京美食佳将“开拓创新,自强不息”作为品牌发展的核心精神,不断的学习和丰富自身的美食文化和内容,为客户带来多样化的美食体验。
盛京美食佳注重品牌发展,积极推行“健康环保,关爱环境”的品牌原则,关注中国发展,并致力于中国发展企业改革的大潮流中,以“成为与中国新时代共进步的新型美食品牌”作为自身品牌的信仰。
近几年来,盛京美食佳积极收集客户反馈信息,随着时代而进步,不断的创新,营造最适合消费者的产品。
正是盛京美食佳这样人性化,科学化,传统经典化的文化内涵,给品牌发展源源不断的注入能量,促使品牌快速发展,成为美食行业的佼佼者。
马家烧麦,是沈阳地区特殊风味的 *** 小吃。
早在清嘉庆元年(1796年),由马春开创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当时没有门市,只是以手推独轮车来往于热闹街市,边做边卖。
由于马家烧麦选料严格,制作精细,口味好,造型美观,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清道光八年(1828年),由马春之子马广元在小西门拦马墙外开设了两间简陋的门市,立号马家烧麦馆,此后营业繁忙,远近闻名。
后几经变迁,1961年才最后坐落在小北门里,即现在的马家烧麦馆,由马氏后裔第五代的马继廷担任技术指导。
马家烧麦的独到之处:用开水烫面,柔软筋道,用大米粉做补面,松散不粘,选用牛的三叉、紫盖、腰窝油等三个部位做馅,鲜嫩醇香。
制馅要求严格,须将牛肉剔净筋膜然后剁碎;用清水浸喂,加调料拌匀不搅,呈稀疏状的“伤水馅“,拢包时不留大缨,形如木鱼,成熟后皮面亮晶,柔软筋道,馅心松散,醇香味好。
其外形犹如朵朵含苞待放的牡丹,令人望而生涎。
改革开放以来马家烧麦在总经理、国家高级技师、国家级评委、丁福昌先生带领下,连续荣获沈阳市十佳“最佳风味”食品奖、辽宁省 *** 大奖赛“优质风味金奖”。
同时享有“中华名小吃”、“沈阳市风味名品”和“风味名店”等众多称号。
朝鲜族西塔大冷面采用现吃现压的制作工艺,口感柔韧、筋道、鲜辣爽口。
西塔大冷面店跟去的大食堂似的在窗口自己换票自己端面,讲话得扯开嗓子,不然肯定听不见。
“西塔大冷面”是沈阳最好吃的冷面了。
西塔大冷面属朝鲜族特色风味,是现压冷面,用料为面粉加淀粉和成,现挤现压在沸水中,捞起配上特殊熬制的冷面汤,由个人口味,洒上特制的辣椒粉。
冷面刚中有柔,冷面刚中有柔,冷面汤冰凉爽口,冬令时节吃上一碗,凉到心底,暖在心头;夏季来上一碗,除暑解渴。
再加上点辣白菜,更是与众不同。
西塔大冷面店每天门庭若市,想享受一碗恐怕要派上一会儿队才能吃上,口味确实不同,非常值得一去。
在市府大路西塔最正宗。
在西塔赫赫有名的大冷面,无论春夏秋冬,人都非常多。
吃的时候要放上一大勺辣椒面,味道才出来。
再有就是朝鲜的拌菜了,各种小菜,都是下酒的。
大部分人都喜欢将现煮出来的冷面,配上泡菜,一大匙辣椒面,白醋,一拌开然后开吃。
尤其是和狗肉搭配起来一级棒。
辣椒面和各种拌菜也很好吃,完全是口味取胜的菜馆。
老山记海城馅饼是沈阳市传统风味小吃,由毛青山于1920年创始于辽宁海城县城火神庙街。
毛氏名山,取其山字,立号老山记馅饼店,于1939年迁到沈阳。
海城馅饼,温水和面,选猪、牛肉为鸳鸯馅。
取香料十余种煮制,取汁喟馅培其味。
蔬菜馅,随季节变化,选豆牙、韭菜、黄瓜、青椒、南瓜、芹菜、白菜等配制,使饼馅荤素相配,浓淡相宜,高档品还以鱼翅、海叁、大虾、干贝、鸡肉调馅,其味道更是鲜美无比。
馅饼成品形圆色黄,皮面脆韧,馅心嫩爽,鲜香四溢。
配以蒜泥、辣椒油、芥茉糊等蘸食,更加味美适口。
备有八宝粥佐之,清爽可口,风味别样。
坐落在沈阳故宫西侧的那家馆,以经营满族菜肴白肉血肠闻名于白山黑水广大地区。
它的前身是原小河沿魁星楼附近的吉兴饭店,主要经营东北地方菜肴,后来由于增添了白肉血肠,使这家饭店名声大振。
1872年,该店满族厨师那吉有在大东门里开设了一家专门经营白肉血肠的餐馆,立号那家馆。
由于他选料精,制作细,一丝不苟,声誉越来越高。
他的白肉,须用新宰杀的肥猪五花硬肋,以白水加调料,用急火煮沸,移小火氽透,膘肥不腻。
他的血肠,须用新宰杀的猪血,加入适量清水和调料用新猪肠灌成,味道鲜浓。
白肉血肠蘸以蒜泥、韭菜花酱或辣椒油等调料食用,味留齿颊,经久不散。
特别是严冬季节,如配以酸菜丝在一起氽制,汤鲜菜脆,大有驱寒生暖之效。
1914年,那氏后裔继祖业,将那宛馆门庭重新修整,成为当时奉天风靡一时的着名餐馆,达官显宦经常出入。
1931年日寇侵占沈阳,那家馆营业日渐萧条,趋于倒闭。
那氏兄弟为保持祖业,将那家馆迁到北京,解放后, *** 为恢复东北这一独特风味,于1957年又将年迈的那文贵邀回沈阳,使那家馆重新开张。
宋家馄饨最早在和平区八一公园南门曾经极其红火,几十个人排长队只为吃一碗馄饨,饭店够风光了。
宋家馄饨品种少而精,鱼肉馅、海鲜馅味道独特,馄饨都是现包现煮的。
现在宋家馄饨在大南街另有分店了。
烤牛肉:将新鲜牛肉去筋膜、脂油,切成肉片,加醋、酱油、蒜末、白糖、胡椒粉、味精、香油拌匀,另备酱油、辣椒末、白糖、白醋、香菜末、大蒜调味品分装于小碗,炭火炉放于桌心,上放铁箅子,用筷子夹肉片放在箅子上烧,蘸调料后食用,外焦里嫩、酥香咸辣。
打糕:打糕是用浸泡蒸熟的糯米,放在案板上用木槌打成年糕状,中间夹豆沙馅,加上白糖制成,香甜可口。
张久礼老人,原籍山东莱州。
年少时家境贫寒,吃百家饭长大。
十六岁那年,只身来到青岛,跟人学徒。
凭借那股韧劲和细心,早早地就练就了一套制作烧鸡的本事。
后来,随着大批人流闯关东,在沈阳安了家,并找到了工作。
1982年,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已过花甲之年的张久礼老人坐不住了。
天生要强的他,为了让家人日子过得更好些,就重新操起年轻时的行当---加工烧鸡。
刚起步时,张久礼老人只能带着老家的几名亲属在一块废弃的空地上,搭建起三间简易房,就这样一个临时的小作坊就诞生了。
虽然是小作坊,但张久礼老人却丝毫也不放松对每一道工序的管理。
从活鸡到成品鸡,严格按照七道工序逐一实施。
配料足、鸡煮得烂、香味直透鸡骨。
从烧鸡的外形看,鸡色金黄,鸡身完整美观,肉烂而形不散。
把鸡煮烂。
重量就要降低,而且费工、费成本,对此,张久礼老人却说:“做生意就是要讲信誉,不能财迷心窍当奸商。
”多年来,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大东门市场,那个最初用手推车当货架,上面罩个玻璃柜的烧鸡铺,渐渐地吸引了众多的消费者。
产品销量也逐步上升,从最初的每天十几只,到后来的每天几十只,而今每天的销量约在两千只左右。
一个个统一标识的张久礼烧鸡专卖店印入了广大消费者的视线。
大舞台麻花原称“张麻花”,是1926年张兴德在台安县黄沙坨子村创始的。
1941年张兴德带领全家来到沈阳,在小东门里开了个麻花作坊。
不久其子张含余主持营业,1948年迁到大舞台剧场附近,因其麻花别有风味,久而久之大家就称其为大舞台麻花了。
在老人们的记忆中,酥脆的大舞台麻花是如今的美食无可匹敌的。
最初,大舞台麻花的售卖点摆在大舞台西侧的胡同口,后来随着生意的红火,大舞台麻花开始有了自己的店铺,不再摆摊售卖。
附近的老人回忆说:“那会儿大家都是排队买麻花,这麻花酥脆到什么程度?说出来你可能不信,一根麻花拿起来不到半米掉到地上就碎了。”
与大舞台麻花齐名的便是大舞台油炸糕。
它是由赵殿峰弟兄三人于1945年创制,外酥里软、色正甜香,是深受顾客欢迎的一种名牌风味食品,因其在大舞台附近出售而得名。
1989年,沈阳市燃料公司24岁的装卸工刘新“不幸”下岗了。
由于刘新是“烹饪能手”,为了维持生计,刘新夫妇倾尽所有,在太原街开了家冷面馆。
这家取名为林苑小冷面店的小店一开张,便以实惠、干净、热情吸引了八方来客。
有一天,刘新在太原街上走时,听到走在他前面的两个人说:“到林苑吃小薯仔去。
”刘新开的是冷面店,他们却说吃小薯仔,这给了刘新很大启发。
他知道了他的“小薯仔”很受欢迎。
第二天,刘新就把林苑冷面店改名为“小薯仔”酱菜馆。
小薯仔是东北地区的一种特产,它个头比一般薯仔小得多,而薯仔的清香和营养价值却比大薯仔高得多。
由于这个品种产量多,有很多人种植,细心的刘新慧眼识珠,立即瞄准了它。
刘新四处走访考察,收集民间烹调小薯仔技术,去粗取精,细心琢磨,便利用多种药材自行研究配制出了炖小薯仔汁,并加进酱油、五花肉、香菜等进行炖制。
“小薯仔”这道菜既有东北大碗菜的特色,口感又绝对鲜美于东北大碗菜。
这道菜刚一问世就一炮打响,受到人们的热烈欢迎,常常出现客人站在店外等桌就餐的情景。
后来,刘新以小薯仔酱菜为龙头,选用人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的蔬菜为主料,突出色美味浓,盐香适口的特点,利用酱、炖、拌、炒等烹调方法,生产出了五大类150个品种小薯仔酱菜系列的品种菜。
“小薯仔”迷住了所有顾客,出现了这样一句口头禅:“好吃吃不够,沈阳小薯仔。
”一时间,小薯仔美食风靡沈城,生意火爆。
在沈阳,鸡味抻面和鸡架很受食客喜欢的美食小吃。
沈阳的鸡味抻面一直非常受欢迎,究其原因,一是味道好,二是价格便宜。
在沈阳,有三家鸡味抻面店名头最响亮:民宜家、老四季、许家。
在上世纪80年代末期,在铁西区和沈河区分别出场了许家鸡味抻面和老四季抻面馆。
这两家面馆都以鸡架和抻面为主要经营品种。
这两家面馆一面世,便受到各自的爱好者欢迎。
发展如雨后春笋。
当时给人的感觉是:一般点碗面条配点卤菜就能很好地吃一顿饭。
面条油水大,一碗面就能吃的饱饱的。
而鸡架、老汤干豆腐味道非常大众,非常地入味,再来瓶啤酒,那将非常惬意。
而价格也较经济实惠,适合当年在饮食上要求不高的低收入工薪群体。
所以当时食客很多。
后来铁西区又出来一家“民宜家”,声誉鹊起,后来居上。
“民宜家”最早的名号为“人人鸡味抻面”,据说本是由许家衍生而来,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从最早的“人人鸡味抻面”到如今的“民宜家”,这个味道整整流行了近20年,这家面馆可谓是有口皆碑。
当时铁西区有很多人爱吃这种小吃,好评如潮。
它家的鸡架、老汤干豆腐就是好吃。
人云该家诸物味道“地道”,老汤“厚重”、面条“爽滑、筋道”。
铁板鸡架是沈阳的特色小吃,鸡架就是去掉鸡肉的鸡骨架,将洗干净的鸡架用盐等调料奄好,放在两个大铁板之间一夹吱啦吱啦一响,香味扑鼻,将鸡骨头都炸香后放入孜盐、辣椒,就可以吃了。
在夏天许多东北大汉,一个鸡架一瓶雪花啤酒就是一顿饭了。
让你看起来吃的很香,很馋人。
老高太太糖葫芦由其创始人老延智于1993年创立,之所以叫“老高太太”是为了表达老延智先生的孝心,“老是我父亲的姓,高是我母亲的姓,之所以叫‘老高太太’糖葫芦,其实是我尽孝的一种方式。
”老延智直言,在“老高太太”投入市场的前三年,如果有谁想买50支以上的老高太太糖葫芦是不可能的。
“当时担心别人把牌子搞砸,所以如果谁想大批量进货,我都是亲自送货。
”由于老延智的冰糖葫芦采用了现代化的技术,用无切口法去核、去果头,并灌进了各种馅心,还用糯米纸与塑料密封袋双层包装,不沾尘染菌,再加上规模生产、品牌经营,因此迅速占领了东北和华北市场。
1997年,北京人做梦也不会想到,在家门口风行多少载并被谱了曲、编了剧的冰糖葫芦,如今竟受到一个“老太太”的强烈冲击。
这个“老太太”就是大名鼎鼎的沈阳“老高太太”。
沈阳中街冰点城是一家古老而又年轻的企业。
它的前身是四十年代末出现在沈阳中街的一个冷饮店,那里制做的冰淇淋制品很受欢迎。
八、九十年代,来沈阳商业街—中街的人不吃一吃冰点城的冷饮已是一种遗憾。
一种投科考究、奶味醇香、口感极佳并且个头很大的雪糕,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中街大果”。
“中街大果”以其优良的品质,获得了沈阳人极好的口碑,一时间“大果”甚至成了雪糕制品的代名词。
1997年,中街冰点城领导班子提出了冰点城新的发展战略,结束前店后厂的生产经营方式,使中街大果走出中街,走出沈阳,畅销辽宁、东三省以至全国各地。
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的冰点城已发展成为一个大型专业化的冷饮食品企业。
具有先进的生产工艺、现代化的机械设备及高级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
企业现由夏日冷饮食品厂,房大嫂食品厂及遍布省内外的中街冰点城连锁店等几部分组成。
多年的生产经营实践积累成了独特的冰淇淋文化、享誉沈城内外。
沈阳大北关有座修得十分有气派的寺院,名叫八王寺,又称大法寺,寺门前有一口井,井水清澈甘冽,味道甜美,这就是驰名东三省的“东北第一甘泉”。
据说干隆皇帝非常喜欢用八王寺的井水煮茗,他常命人千里迢迢把井水送到紫禁城,以供他饮用。
1920年,北京双合盛啤酒厂老板朱寿臣,专程从北京来到沈阳,租用了“八王寺”清泉井以西的3亩多“香火地”,建立了“奉天八王寺汽水厂”。
1922年,张惠霖、金哲忱、高荣久等人,租用了“八王寺”前面的52亩“香火地”,建立起“奉天八王寺汽水、啤酒、酱油股份有限公司”。
该公司建筑面积约7000平方米,投资32万元大洋,年生产能力为汽水10万余箱、每箱48瓶,啤酒10万箱、每箱18瓶,酱油500万公斤。
作为是新兴的民族工业,该公司以优良的产品质量,受到人们的青睐,极大 *** 了日本饮料疯狂涌入中国的经济掠夺。
为唤醒民众 *** 日货、提倡国货,发展中国民族工业,该公司还广泛征集商标图案,最终采用了“金铎”品牌,为汽水、啤酒商标,作为沈阳民族工业中饮料品牌的代表,与日本经济侵略抗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八王寺公司被日本昭和商会吉野晓一郎霸占,改为“奉天八王寺酿造工业株式会社”。
日本侵略者霸占该公司后,继续生产汽水、酱油,但将啤酒改为生产清酒。
1945年,原股东金哲忱等人,组成统一接收委员会,以时价将八王寺汽水厂收回。
沈阳解放后,国家依据对民族工商业实行的赎买政策,将八王寺汽水厂赎买。
从此,八王寺汽水厂终于回到 *** 和人民手中。
非常受欢迎的糖果,沈阳特产,九十年代初曾经风靡大江南北,通常都是春节的必备糖果。
包装为带有彩条的塑料纸,正面印有发明者林瑞丰的头像。
不老林糖是由"北方制糖大师"林瑞丰基于毕生所学的精湛制糖技术和经验而独家创制的糖果,是不老林系列糖果中的主打产品。
本品自1988年诞生以来已有二十年的历史。
其选料质优精细,工艺上乘考究、口感香醇细滑、回味甘美馨,二十年来风靡全国并荣获大量奖项,是沈阳人引以为傲的家乡特产之一。
沈阳着名的小吃还有很多,比如高楼香鸡、翟家驴肉、潘家肘子、岩明火勺、西关开口馅饼、四季面条、甘露饺子,大清花饺子、宝发园四绝菜、原味斋烤鸭、三合盛包子、馨香包子等等等,以及近些年兴起的网络烤肉。
由于沈阳是东北地区的中心城市,故这里也汇集了周边各地的美食小吃,甚至味道更胜一筹。
比较常见的就有铁岭牛肉火烧、抚顺麻辣拌、锦州肉串、辽西烀饼、台安炖鹅等
㈣ 辽西黑猪多久可以出栏
12个月。
经查慧薯孝阅全球品牌畜牧网,红山草猪又叫辽西黑猪,喜食百草,每日进食燕麦、紫花苜蓿、有机稻杆等各类草植。慢生长遵循前稿猪的生长规律,养足一年出栏,让肉香得以充分沉淀,一经上市,便以超出普通猪肉的鲜香迅手橘速得到了购买者的认可。
㈤ 细数辽宁特色菜,你吃过哪些
辽宁是我国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作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辽宁文化在我国城市文化中拥有着十分特殊的地位。走进辽宁文化,我们能了解到辽宁纯朴的人民风俗,也能品尝到辽宁别具一格的风味小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细数辽宁的特色美食吧。
干酱肉
干酱肉是辽宁省锦州市的地方名产,很受人们的欢迎。原料配方:精选猪肉100千克,火硝100克,精盐2.5千克,白酒2千灶核扰克,大料20克,丁香200克,白糖2千克,花椒面50克,味精300克,鲜姜500克,猪油适量制作方法:精选猪肉,加入火硝、精盐、白酒进行揉搓,反复揉搓至配料与肉完全混合在一起,经20小时左右的腌制,使肉呈鲜红色。
将猪油放入锅内加热溶化,油温烧到120℃时将肉片放入锅内油炸,炸肉片时火要小,以防止肉片炸糊,40~50分钟后,肉中的水分全部炸出即可出锅。用锅烧沸15千克水,加入大料、丁香、白糖、花椒面、味精、鲜姜进行搅拌,然后加入炸好的肉片,反复搅拌5~10分钟,捞出控去水分即成。产品特点:7毫米厚片状,杏红色外有糖汁,味甘而香。
五彩雪花扇贝
五彩雪花扇贝的做法|五彩雪花扇贝怎么做五彩雪花扇贝的做法历史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美食的魅力。五彩雪花扇贝是很有特色的辽宁特色小吃,五彩雪花扇贝以扇贝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蒸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主料:新鲜活扇贝和蛋清。配料:青豆、葱、料酒、酱油和味精。
制作方法:1、由蛋清制作的像银白色的雪花镶嵌着颗颗犹如珍珠的扇贝2、周围用时令菜叶、胡萝卜、辣椒等摆成图案做装饰特色:五彩缤纷,质嫩味鲜,清淡爽口,食而不腻。
沟帮子熏鸡
沟帮子熏鸡是辽宁省北镇市沟帮子传统名产,以其历史悠久,制作独特,味道鲜美而驰名。沟帮子熏鸡始于清光绪年间。据说,创始人叫刘世忠,光绪二十五年从原籍安徽迁来辽宁北镇县沟帮子街,即现在的沟帮子镇落户。刘在安徽老家就是售卖熏鸡的,到了沟帮子后仍以熏鸡为业,为了使熏鸡好吃,在当地老中医的提隐旦示下他增加了调味药品,又对加工工艺、配方下料进行了改进,质量明显提高。“鸡熏刘”之名传遍辽西。
海凉粉
海凉粉是大连特产的东西原料:生长在海底礁石上的一种水草叫牛毛菜制作方法:1、将它晒干后上锅熬7—8小时2、再过滤、晾凉后切成条形便成海凉粉。拌海凉粉比北京人惯常吃的绿豆凉粉更爽嫩,如琼脂一般,是夏季的一道清新的开胃凉菜。
辽宁锅贴
传统的做法是,将猪肉斩成细泥,加精盐、味精、酱油、花生油、氏芹香油以及大白菜、木耳、葱姜末调成馅。面团掐坯擀成圆薄片,逐个放上馅心,左手托皮,右手用食指和拇指将中间捏拢,留下捏口两端开口。平底锅烧热,均匀淋上一层花生油,把锅贴整齐地摆放在锅内,浇上清水,盖上锅盖,煎约六、七分钟,再浇上少许清水,煎两、三分钟则好。
由于用的是油、水混合液体,自始至终都能听到锅内的滋滋响声。揭锅盛出,一面色泽焦黄,一面色泽微黄。闻之,香气扑鼻。食之,鲜嫩可口。
㈥ 辽西名菜猪肉夹焖子的做法
用料
猪肉500克
骨头汤适量
地瓜淀粉适量
猪肉焖子的做法
1:先将猪肉搅碎,准备好葱花姜沫等各种调料,待用
2:准备好大骨头或排骨汤(如果没有,用开水也可以的,只不过没有骨头汤的好吃),一定要滚开的,备用
3:准备淀粉,一定要纯地瓜的淀粉,初次不会做的时候,您可以先将淀粉平均分成两份,先用温水(凉水也可以)各将两份淀粉化开,加水的多少以能够很容易的搅拌为宜,(加少了搅拌很费力的,加多了就稀了)
4:把备用的滚开的大骨头汤慢慢的倒入已经化开的淀粉中(切记!只倒入其中的一份,另一份是不需要的),倒的多少,以淀粉成糊状灰黑色要熟了的状态为宜(其实现在的淀粉已经被大骨头汤烫熟了,只不过有点稀
5:将另一份没加大骨头汤已经化开的淀粉和加骨头汤的淀粉搅拌在一起
6:把准备好的调料放进淀粉中,均匀的搅拌,再用碗或小盆儿盛出来用锅蒸就可以了!蒸的时间要看你盛淀粉的容器的大小而定,正常的小碗儿(吃饭的碗)要40分钟的
㈦ 吃鸡去哪里烧鸡哪里好吃推荐
其实,提到烧鸡,不用说什么,大家应该就已经口水直流了吧!外焦里嫩的烧鸡吃上一口,唇齿留香,让人感觉到的是满足感和幸福感,难以忘怀。
但其实,你会发现,其实,每个地方,你都会看见街道上买着各种烧鸡,有的好吃,但有点一般,更有甚者,鸡肉很是干涩,是一次大弊不愉快的体验啊!
那么,到底哪里的烧鸡好吃呢?接下来,小编就好好给大家推荐一下吧!注意收好啊!
白斩鸡
小绍兴白斩鸡,是沪上家喻户晓的品牌佳肴。白斩鸡选用脚黄、皮黄和嘴黄的“三黄”嫩母鸡为原料,加工烹制后皮薄、质脆、色莹、肉嫩、味鲜,其蘸食的酱油配制独特,更有锦上添花之功。
小绍兴白斩鸡,以其色泽金灿油亮、滋味鲜嫩无比而享誉古今,百吃不厌,常吃常鲜。
盐塑鸡
盐酥鸡是风靡宝岛,席卷大陆的美味休闲食品,以台湾所独有的近二十几种调味料精心调配腌制而成,是真正地道的台湾美食。其畅销台湾各地已有数十年的历史,至今久盛不衰。
口水鸡
此菜主料选择十分讲究,一定要家养土仔公鸡,重在调味,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
气锅鸡
汽锅鸡是云南独有的高级风味菜,它以烹制特殊,鸡肉滋嫩、汤汁鲜美、原汁原味,芳香扑鼻、富于营养而广为流传,在国内外均享盛誉。
早在清代干隆年间,汽锅鸡就在滇南地区民间流传,距今已有二百来年。滇南地区建水县所产陶器历史悠久,式样古朴、特殊。
当地人杨沥利用建水陶,独出心裁地研制出特殊的中心有嘴的蒸锅,名曰“汽锅”。
在汽锅下放一盛满水的汤锅,然后把鸡块放入汽锅内,纯由蒸汽将鸡蒸熟。此菜汤汁为蒸汽凝成,保持了原汁原味,肉嫩香,汤清鲜,实为人赞叹。此后汽锅鸡渐传渐远,脍炙人口。
叫花鸡
常熟叫化鸡采用当地特产—鹿苑三黄鸡为原料,此鸡肥大鲜嫩,以每只1700克左右的为最佳。
具体制作方法是:将活鸡宰杀后,用菜油、料酒、精盐、葱姜腌渍,在鸡膛内加进火腿片、香菇、虾米、冬笋片,以及葱、姜、酒等调料,然后用猪网油紧包鸡身,外加荷叶包扎,再用细草绳扎紧呈枕形。
整鸡外面涂上揉粘黄泥,最后在火上烘烤四至六个小时
即成。
传说当年有一个叫化,不知怎么捡到了一只鸡,但无法烹制。于是,他就把鸡杀死,用烂泥巴把鸡团团裹住,放在柴火中烧烤。最后,泥干鸡熟。
打开泥外壳,鸡毛也一并被剥光,刹时间,香气扑鼻,叫化子美美地饱餐了一顿。再以后,这种做法被菜馆中的人学去,并加以改进。“叫化鸡”的名声便愈来愈大了。
沟帮子熏鸡
沟帮子熏鸡始于清光绪年间。据说,创始人叫刘世忠,光绪二十五年从原籍安
徽迁来辽宁北镇县沟帮子街,即现在的沟帮子镇落户。
刘在安徽老家就是售卖熏鸡的,到了沟帮子后仍滚逗族以熏鸡为业,为了使熏鸡好吃,在当地老中医的提示
下他增加了调味药品,又对加工工艺、配方下料进行了改进,质量明显提高。
“鸡
熏刘”之名传遍辽西。因为一年的公鸡一则肉嫩,二则味鲜。母鸡膛内脂肪太多,吃起来腻口。从选鸡到熏成要经过十六道工序。
文昌鸡
文昌鸡号称“海南传统四大名菜之首”,因产于文昌而得名。是中国最佳食用型鸡种之一,在海南素有“没有文昌鸡不成席”之说。
鸡食榕树籽而肥,放养8-9个月再用笼圈于安静避光之处,饲以花生饼、椰肉丝、蕃茨、热米饭等催肥。食文昌鸡以白切为主,另有椰汁郛鸡、酥鸡炸子鸡等。
其白切加工方法和佐料俱独特。白切文昌鸡皮黄且脆,肉嫩且美,骨酥且鲜据传,文昌鸡最早出自当地潭牛镇天赐村,此村盛产榕树,家鸡啄食树籽,皮黄且脆,肉嫩且美,骨酥且鲜。
食法以白切为主,配以独特的佐料,令人大快朵颐。以鸡油、鸡汤精煮的米饭,俗称“鸡饭”文昌鸡在香港、东南亚一带也倍受推崇,名气颇盛。三亚各餐馆均有供应,尤其于三亚东河东路的潭牛鸡饭店富有盛名。
符离集烧鸡
符离集烧鸡属于安徽沿淮风味,已有千年的历史,产于安徽省宿州市北30里位于京沪铁路大动脉上的符离镇。
烧鸡起源有几种版本,近代版本是最早在煮熟后要抹上一层红曲,故而过去不叫烧鸡而叫红鸡,然后在学习了道口烧鸡的基础上几经改进提高,逐渐形成现在的符离集烧鸡。
其与道口鸡所不同处,主要在于香料。这种烧鸡以管、魏、韩三家的制品最为出名,被列入我国名肴之林。
道口烧鸡
安阳市滑县的道口镇是全国闻名的烧鸡之乡。道口烧鸡由道口镇义兴张烧鸡店所产,是河南名特产食品之一。其造型指链、色泽、味道、软烂被誉为四绝,冷食或热食均回味无穷。
道口烧鸡创始于清顺治十八年(1661),距今已有300余年历史。
清干隆五十二年(1787),现在的烧鸡大师张存友的先祖张炳,偶遇曾在清宫御膳房作过厨师的老友,从他那里获得八料加老汤烹制烧鸡秘诀,于是名声大振。他把店铺改名为义兴张,意在缅怀义友济兴之情。
德州扒鸡
德州扒鸡,始于清朝,传于民国,盛于当今,是享誉中外的历史名吃,悠悠三百春秋,经过十几代扒鸡艺人艰辛的经营发展,至今由地方名产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华名吃。
在色、香、味、形、质、养和包装诸方面更臻完美盛名天下,被誉为“神州一奇”、“中华第一鸡”。
德州扒鸡的特点是:形色兼优、五香脱骨、肉嫩味纯、清淡高雅、味透骨髓、鲜奇滋补。
造型上两腿盘起,爪入鸡膛,双翅经脖颈由嘴中交差而出,全鸡呈卧体,色泽金黄,黄中透红,远远望去似鸭浮水,口衔羽翎,十分美观。鸡源的选择至关重要,德州市四效的农家鸡为最佳来源。
这么多吃鸡的方法,看着就很让人心动,大家赶紧行动起来吧!寻找真正的美食!
㈧ 沈阳美食介绍
1、老边饺子
历史悠久,据说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已经成为沈阳当地的老字号美食之一。沈阳的老边饺子馆在全国都非常有名,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尝尝,它用料好,馅料是用特制的汤煸做的,吃起来口味醇香,鲜美可口。
2、杀猪菜
在东北地区,很普遍的一种特色菜肴,杀猪菜源于东北农村,从前,农村人杀猪之后把猪肉切成大块放进锅里,加水,然后放上酸菜、血肠一起炖。杀猪菜是地道的传统风味,现在的杀猪菜在口味上有了很多的创新,更受欢迎了。
3、锅包肉
作为一道经典东北菜,传统的做法用的猪里脊肉,将里脊肉腌制一下,然后裹上面衣下锅炸,成菜色泽金黄,沈阳锅包肉和一般用糖醋汁酱料做的锅包肉比起来更加的香酥可口,也更地道。
4、李连贵熏肉大饼
在沈阳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也是当地的特产小吃。李连贵熏肉大饼用料讲究,熏肉用10多种中药熬煮成,煮成的熏肉很入味,香而不腻,大饼是用猪肉的汤加上面粉做的,所以他家的肉饼不管熏肉和大饼都很好吃,外酥里嫩,成为了沈阳特色小吃之一。
5、沈阳回头
一种清真小吃,一般在沈阳街头销售,历史悠久,在当地是不得不吃的一种美味。将上等的面粉做成面团,然后将剂子按扁、擀平、抽薄、上馅,把包了馅儿的面卷折成长方形,色泽金黄,口味酥香。
㈨ 建昌县美食
建昌县美食有新开岭山楂、建昌荷包猪掘羡、杏仁小米粥、建昌水煮干豆腐、建昌花梨等。
1、新开岭山楂:新开岭山楂是辽宁葫芦岛建昌县的特产。新开岭山楂质硬、果肉薄、味微酸涩。落叶灌木。枝密生,有细刺,幼枝有柔毛。小枝紫褐色,老枝灰褐色。
2、建昌荷包猪:原产于辽宁省西部偏远地区。中心产区在建昌县,属小型东北-。外形两头小,中间大,呈荷包型。体质细微、结实,毛色全黑,冬季生褐色绒毛。背部有长1Ocm多的鬃毛,反应灵敏,易动善跑。成年体重69kg。胴体瘦肉率约47%。“荷包猪”是东北-的一个小型品系,较其他-品系具有皮薄、肉嫩、肌间脂肪含量高、肌纤激散腊维细密、烹饪后口感滑嫩等优点,民间有“一家吃猪肉,隔墙十里香”之说,是生态养殖和生产有机猪肉不可多得的优良品种。
3、杏仁小米粥:杏仁小米粥“粥”是中国饮食的开篇之作,有了陶罐便有了粥。被人誉为“天下第一补人之物”,以陆游《食粥诗》为证,诗中说:“世人个个学长年,不悟长年枉目明滑前,我得宛丘平易法,只得食粥致神仙。”
4、建昌水煮干豆腐:水煮干豆腐是辽西特有的美味食品,采用传统手工制作工艺加工而成,此工艺流传至今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现在味道更加鲜美,口感更加细腻、劲道。
5、建昌花梨:建昌花梨是辽宁葫芦岛建昌县的特产。和尚房子、养马甸子是着名的梨果之乡,盛产花梨、白梨和安梨。花梨被誉为“天下第一梨”,上世纪50年代白梨就开始出口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