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长葛市哪的特色菜最好吃
1、葛天宾馆(三星级) 电话: 0374 - 6188888 转 2201 、 2202 地址:八七路中段市委门口对面 2、长葛大酒店 电话: 2758777 地址:长葛市钟繇大道(大转盘北 2 公里) 3、天英宾馆 (涉外旅游酒店) 电话: 6211888 地址:长葛市长社路与铁东路交叉口 4、知青村地锅城 特色菜:老鳖靠河沿 窝窝头 沫糊 风味豆面条 自制豆腐 自酿粮食酒 风干兔肉 鸡汁豆腐干 卤水猪蹄 地锅鸡 辣椒酱 电话:0374 - 2729666 2729688 地址:长葛市铁东路优标棉厂对面 5、重庆德荘火锅长葛店 特色世链菜:“德荘毛肚”发明专利,脆嫩化巧返桐渣; “德荘酒” 红亮干爽,补肾养颜; “德荘汤” 鲜香营养,开胃健体; “过把瘾” 麻辣过瘾,鲜香味重; “老火锅” 麻辣厚重,牛油浓香; “荔枝味” 淳和回甜,麻辣适中。 电话:( 0374 ) 6218608 地址:长葛市铁东路锦华小区 6、重庆巴蜀人家火锅 特色菜:云南野生竹筒鸡 四川冬瓜蹄花汤 香辣南美味虾 电话: 0374 - 2727555 2728555 地址:长葛市铁东路中段锦花小区南邻 7、许昌孝坦市喜洋洋餐饮有限公司――长葛铁东路饺子馆 特色菜:玻璃冬瓜 乳味鸡翅 卤水拼 泉水鲈鱼 喜洋洋特色饺子 沙锅饺子 素饺子 大肉饺子 羊肉饺子 三鲜饺子 电话: 6219888 地址:长葛市铁东路中段锦花小区 8、一品兴饮食文化村 电话: 6310788 地址:益民街西段 9、梅园膳食村 电话: 6313456 地址:长社路西段(桥西) 10、福兴肥牛火锅 电话: 6126558 地址:长葛食八七路市政府对面 11、金谷苑茶荘 电话: 6218555 地址:长葛市 107 国道东转盘向南 500 米路东商贸建材大世界中街 12、四川山珍宝餐饮有限公司(长葛店) 电话: 6223118 地址:长葛市长社路东段23号 13、台湾永和豆浆店 电话: 6167788 地址:长葛市新华路与人民路交叉口
B. 许昌名吃十大排行榜
许昌名吃十大排行榜:
1、许昌腐竹
是传地的传统特产。相传在唐朝时就有了。是把大豆磨浆烧煮之后,凝结干制而成的,因其中空似竹子,所以称之为腐竹。其色仔山知泽金黄,发泡后可以做成各种菜肴,吃起来口感筋道、味道鲜美。
C. 许昌那里有特色的饭店小吃
做为地地道道的许昌人我看到这个提问就很想发言!
烩面篇
许昌基本也是以面食为主,许昌的烩面和郑州烩面不太一样,汤应该更浓稠些,也就是许昌人喜欢厚重的味道!本人推荐三家烩面,相信总有一款你会喜欢!
双喜烩面,位于解放路中段,不是老许昌估计不容易找到,门头很小不过好在临近大街。
同盛烩面,五一路卷烟厂对面是最早的店,现在在东区也开了家。
光明路老烩面,光明路妇幼保健院对面,没有门头不过中午去一定能找到,他家里里外外坐满了人,你看哪里人多就去哪里就对了。
胡辣汤篇
许昌早晨一定要来碗胡辣汤,可以配油馍,也可以配水煎包。许昌大街小巷都有胡辣汤,每个人都有自己熟悉的味道,我更偏爱古槐路的马五胡辣汤,春节也不关门,大年初一依然有很多人早晨不吃饺子去喝马五家的胡辣汤。说起胡辣汤我喜欢配油馍,必须要配华佗路中心医院那里油馍大王的油馍。
炝锅面篇
冬天来一碗有汤有面的炝锅面是最舒服不过的了,一碗热乎乎的面条下肚,妈妈再也不怕我冷了
解放路中段的马记炝锅面一到晚上也是市井街头的一道特殊的风景,一碗炝锅面再配几串羊肉串,老板再来瓶啤酒,是不是很有夏日的人间烟火呀。
东区的虎记炝锅面,味道也很赞。
机房街虎记已经换了老板,不过依然有味道很不错的炝锅面。
饸烙面篇
古城北出口的天增饸络面开了大概有二十年了,说实话现在味道越来越不如从前,可是我想大家来吃的大概就是一个情怀,以前天增饸络面是许昌少有的几家营业到凌晨四五点钟的饭店,很多夜班出租车司机,通宵打 游戏 的少年,喝的醉醺醺的年轻人,在凌晨准备回家之前都会去天增饸络面那里吃一碗热乎乎的饸烙面才回家蒙头大睡,醒来后又满血复活的面对这个操蛋的世界。
三八路与南关大街交叉口的王记饸络面,才是一直保持着特有的味道,几十年不变的好吃,还能吃饱。一碗可是按咱们北方汉子的食量定的,萌妹子两个人一碗都能吃撑。
羊肉汤篇
铁蛋羊肉汤,听名字就很许昌,很多父辈估计都有一个类似的名称,羊肉汤是真好喝,不过卫生条件堪忧,记得一次初秋在暖洋洋的太阳下边吃火烧边喝羊肉汤,大玻璃窗户上毫不夸张的说,满满铺平了一层的苍蝇,我自动忽略了这些苍蝇大军,还在心里想这就是所谓的苍蝇饭馆吧。
未完待续………
许昌风味小吃多姿多彩,首当其冲的便是河南最为着名的——胡辣汤。虽然没有没有周口逍遥镇的胡辣汤有名,但也有着许昌自己的味道。许昌的胡辣汤有名的很多家,春秋广场、解放路、中心医院、建安路与文峰路交叉口等地的胡辣汤最为有名。每天早上,这些小店门口,车水马龙,人头攒动,人们或蹲或站,端着胡辣汤,拿着包子、油馍,那气氛真叫热闹。
丸子汤应当是一道快餐食品,以前多在农村集市上卖,城里一些居民区也有卖的。丸子是用绿豆面、萝卜丁团成的,炸得金黄金黄,谁要吃,就把丸子放到滚水里煮,放些辣子、葱花、香菜,一碗香喷喷热腾腾的丸子汤做成了。喝丸子汤也曾经是一种奢侈。以前,农村的老头老婆婆和儿子儿媳生了气,把门一锁,大喝一声:“不过了,俺也去享福去。”也就是跑到集市上花一毛钱来一碗丸子汤喝喝。
许昌位于中原之中,并非大量产羊之地,但许昌人爱吃羊肉,光羊肉汤就有多种做法,有名的就有丈地羊肉汤,艾记羊肉汤,吴家羊肉汤……这几种羊肉汤做法不同,唯吴家羊肉汤最受欢迎。
大锅菜又叫熬菜、烩菜,是许昌人最爱吃的地方菜,即便在大酒店里吃过酒席,还常有客人提出,弄碗熬菜吧!大锅菜应当是普通百姓的食物,在以前并非是想吃就吃的,只有在办红白喜事、过年过节时,人们才能吃到。如果在平时吃上一顿大锅菜,就算是改善生活了。记忆中吃得最香的大锅菜是1977年在禹县浅井公社,那时,我正在那里当知青,那年冬至,我们在工地挖河,那么多民工,自然是吃不上饺子,中午吃的就是大锅菜,尽管只有几片肥肉,菜是香极了。
西大街与榆柳街交叉口百福基全羊鲜汤羊肉汤和手工烩面不错,味道很正。还有红油羊肉焖锅真赞。
【1.柴延培杂炣】【地址: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兴华路与新兴路交叉口向北400米白庙后街】 ,就必须过来尝一尝。之前在建业大食堂吃过感觉很不错,今天来尝尝白庙的这家。要了豆腐菜尝尝味道。豆腐菜是羊肉汤的汤底,特别鲜香。里面的粉条真的是劲道爽滑,绝了。豆腐丝也是吸满了汤汁,太棒啦。店面不算大,是那种老式的平房,不过一般小吃店都是这样的风格,不影响 美食 的体验就行。 点了一份单人套餐,一份花石杂炣,一个烧饼,一瓶波蕊可乐,都是禹州的特色。杂珂吃着真不赖,鲜美的羊肉汤汤底,豆腐、粉条、白菜,吸收了汤汁的味道,加上少许的羊杂,口味相当赞;,再配上一个烧饼,已经是吃得饱饱的了,饮料波蕊可乐最后喝掉,绝对是美美的。【2.丈地 迎 清 斋 】【地址 : 河南省许昌市建安区文峰北路常绿北海壹号院小区东侧约70米 】早就听说丈地羊肉汤了,一直没机会,终于过年期间有时间,就约几个朋友一起来的,开车很方便,走在宽阔的107国道上一会就到了,到门口停车也很方便,可能是过年,我们来的又比较早,人还不算多,听朋友说的平时都没有位置坐,一人要碗汤,门口买了几个香喷喷烧饼,外加两个素菜,喝着浓浓的羊肉汤,吃着特别舒服,味道棒极了,好了,不多说了,下次有机会肯定还会再来的,建议大家来尝尝。【3.禹州十三 碗 】【地址 :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 健康 路东段市一中(原十一中)斜对面】 禹州十三碗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传统名肴,属于豫菜系。是许昌市禹州地地道道的农家菜肴,非常不错,“13”这个数字蕴含“一生”的意思,好像是说不管娶亲嫁女或者是生小孩儿,大家都希望新人和孩子一生平安、幸福。还有种说法是每年十二个月加上一个闰月刚好十三,寓意是全年幸福美满、五谷丰登。所以这一点使禹州十三碗特别地吸引消费者。这家的禹州十三碗素食店,地址位于魏都区 健康 路上,来这里两次了,店家接待很热情,服务也很周到,店内的环境卫生也挺干净的,做的饭菜口味比较不错,手工烙馍,玉米饼,菜量比较实惠,小酥肉,五花肉焖子都不错,可以品尝一下。【4. 王洛红烧猪蹄(襄城县店)】【地址: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中心路东段邮政储蓄银行西50米路南】王洛红烧猪蹄是许昌襄城王洛镇的一道传统名吃,堪称“王洛一绝”,做好的猪蹄颜色主要呈现酱红色,里边富含胶原蛋白,肉多骨头少,看着晶莹发亮,吃到嘴中烂而不散,Q弹,舒心开胃,咸香酥软,就连小孩子都特别爱吃。 王洛红烧猪蹄是许昌襄城县一道特色名吃,可是本地人最受欢迎的美容餐,吃出的胶原蛋白,猪蹄不腥的关键有两点,一是去毛到位,二是焯水到位,这里的红烧猪蹄要经过泡浴、上蜜、油炸、卤制等多个环节,做出来的猪蹄色泽红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好吃得很。 【5.杨亚辉鲜吃肉焖子】【地址:河南省许昌市禹州市滨河大道(西段)与商城路交叉口南20米】 禹州的粉条特别有名,而禹州焖子就是用当地的特产粉条和红薯粉芡,再加上各种佐料大火焖制而成,做出来的焖子蓬松可口还不易碎,可煎,可烧,可炖,可煮,可炸,可凉拌,最常见做法就是香煎,焖炒,做烩菜,煎着吃焦香,焖炒滑嫩。【6.从前 老 烩面 】【地址 : 河南省许昌市魏都区青芳街9号】 南吃米来北吃面,北方人 太爱吃面了。今天晚上的饭就是吃面,还是手工的,没错,从前老烩面。这家烩面在许昌也有些时候啦,最初是在我家附近,八一路上,今天在东城区看到也有从前老烩面,那我的面瘾瞬间来了。要一碗面解解馋,又要了一份小菜,黄豆拌菠菜,吃饭的人太多了,先吃些小菜,等了好大一会儿面才上来,汤鲜,香,面还是那么的筋道,只是分量不是太足,如果分量再足的话,那就太完美啦。具体地址在学院北路和青芳街交叉口,沿着青芳街一直往东2000米路南,从前老烩面。【7.丁家 水煎包 胡辣汤 】【地址 : 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长社路街道奥斯帆量贩西50米】 到长葛必打卡!真的是太好吃了 之前是不怎么喜欢吃胡椒调味的食物,但偶然一次出差到这,被同事带来安利之后,我就开始一发不可收拾只要是到长葛出差,那早餐就必须是水煎包+胡辣汤!胡辣汤的味道特别好喝,我喜欢在汤里加些陈醋,别提多美味了!特别是随意的水煎包,吃起来也是香喷喷的。两份水煎包,一个煎饼,一碗小米粥,这个店的特色就是煎包,一旦出锅,立马被抢空,所以必须快出手,快付款,不好意思挤的就且等吧。这个胡辣汤一定放了很多香料之类的,味道足,稍重,但是跟方中山的辣度比还差得远,这个喝起来真不错,汤也稠呼呼的,大面筋很给力,牛肉也很烂。再说那个煎包,煎的金黄,馅儿多皮儿厚度适中,关键味道不错,郑州都鲜有这个水平,脆而不硬,香而不腻,味道鲜美,配着胡辣汤,吃到走不动。等我吃完了,取餐的地方还是人满为患,太火了。期待下次再次光临。
麦粥客大馅烧麦,许昌最好吃的烧卖!他家胡辣汤、油馍也都不错,几乎天天带孩子吃!
许昌是河南的地级市,在整个河南来看,虽然名声不响,但是作为中原城市群的一员,近几年,许昌的经济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是全国电子装备制造基地,也是着名的烟草之乡。除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之外,许昌的许多 美食 小吃也是值得一尝的。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到了许昌有哪些 美食 小吃不容错过。
1、许昌烩面
烩面是河南的一种传统面食,被称为“河南第一面”,集荤、素、汤、菜、饭为一体,是河南人最喜欢的一种面食。许昌的烩面和其它地方稍有不同,因为材料的增加,烩面具有一定的滋补作用,更强调味道的鲜美,入味深,回味香,到了许昌一定要品尝一下。
2、长葛水煎包
水煎包是河南的传统小吃,在河南的很多城市都可以吃到,尤以长葛的水煎包味道最佳,也最为正宗。刚出锅的水煎包外酥里嫩,馅料咸香,让人忍不住口水直流。在长葛,水煎包一般是配上胡辣汤或者豆浆吃,是地方人们最喜欢的一种早点组合。
3、烩饼
烩饼,又称熬馍,是许昌着名的风味小吃。烩饼又分为素烩饼、荤烩饼和原汤烩饼。我最喜欢吃荤烩饼里面的牛肉烩饼,使用清炖牛肉汤作为高汤,汤汁非常鲜美可口,再加上大块大块的清炖牛肉块,吃起来相当的过瘾,每次一碗都不够我吃的。
4、禹州焖子
禹州的红薯粉条非常出名,用红薯粉条为原料做成的禹州焖子自然而然就成了禹州的名吃。把禹州粉条和红薯粉芡、蛋清和水,加以葱花、姜末、料酒、小磨香油、精盐等调料调和均匀,堆成圆盘状放入蒸笼,大火焖蒸,禹州焖子就做好了。焖子可烧、可炖、可煮、可煎、可炸,还可以凉拌,每种吃法都能给你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5、禹州十三碗
十三碗是禹州的经典名肴,也是禹州 美食 的代表,是地地道道的农家菜。十三碗具有深厚的乡土文化底蕴,取材都是村里养的猪肉、自家磨制的豆腐、自家加工的粉条等,所以味道特别纯正,而且经过几代人的不断改善,味道越来越好,到了许昌一定要找找尝尝。
6、马武胡辣汤
胡辣汤是河南的经典 美食 ,到了许昌又怎能少了它呢?许昌的那么多胡辣汤店,最好喝也是最正宗的当属马武胡辣汤。胡辣汤说实话是其貌不扬,一点也不上相的,但这一点也不阻挡河南人对它的热爱。河南人一般是把胡辣汤当成一种早点来食用,当然要配上水煎包或者油饼一起吃。马武胡辣汤已经在许昌经营了好几十年,每天来店里喝胡辣汤的人那真的是络绎不绝。刚出锅的胡辣汤,香气特别浓郁,舀上一勺,放进嘴里,大块的牛肉混杂在汤里,让你感觉是那么的满足!
以上6道许昌的经典 美食 小吃的味道都很不错,是当地人最喜欢的许昌味道,到了许昌一定要找找尝尝,一定不要错过了。当然,许昌的 美食 小吃还有很多,比如豆腐脑、高炉烧饼、热豆腐、绿豆糊涂、羊肉汤等等,味道也很不错,欢迎大家留言补充。
学府街彤彤香辣牛肉面
常桂花热干面
家佳烩面吃着不错
望田路和议台路交叉口路北 老黄家武汉热干面味道很好吃
D. 长葛都有哪些小吃
提到四川,就一定会说到四川小吃。我一直认为四川小吃是甲天下的(川菜也是,嘿嘿)。今天下午很闲,就在网上收集了一些小吃的图片啊介绍啊做法啊典故啊什么的,现在,就让我一一贴上来吧。
一、先说什么呢?就说我最喜欢的小吃钟水饺吧。
钟水饺:创始人钟少白,原店名叫"协森茂",1931年开始挂出了"荔枝巷钟水饺"的招牌。
钟水饺与北方水饺的主要区别是全用猪肉馅,不加其它鲜菜,上桌时淋上特制的红油,微甜带咸,兼有辛辣,风味独特。钟水饺具有皮薄(10个水饺才50克)、料精(上等面粉、剔筋去皮的精选猪肉)、馅嫩(全靠加工时掌握好温度、水分,肉馅细嫩化渣)、味鲜(全靠辅料和红油、原汤)的特色。
这张可以看到钟水饺是全肉的,馅里没有菜,味道是辣中带甜,很好吃。馅比北方的水饺少点,我猜可能是因为是全肉的吧。
二、酸辣豆花:酸辣豆花是四川成都、乐山等地有名的地方小吃。豆花在从前多以摊担形式经营,普遍流行于城市和农村,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民间小吃。
制作豆花需要选用上等黄豆,用井水或河水浸泡充分后细磨为浆,过滤豆渣后烧沸倒入木桶待用;取上釉青砂缸放入用水调好的红苕淀粉和石膏水,冲入烧沸的豆浆,静置让其凝成豆花。
酸辣豆花是豆花的一个品种,用酱油、醋、辣椒面、味精调成味汁,放入事先熬烫的豆花,撒上芽菜末、油酥黄豆、大头菜末和葱花即成。酸辣豆花口味酸辣咸鲜,豆花细嫩,配料酥香,味浓滚烫,别有风味。
三、说到酸辣豆花,就不能不说到川北凉粉,也叫做旋子凉粉,因为是用旋子打出来的,和酸辣豆花一样都是以担子挑着走街串巷的卖的。
川北凉粉:清朝末年创立于南充。创始人谢天禄在南充渡口搭棚卖凉粉,其凉粉细嫩清爽,佐料香辣味浓,逐渐卖出了名气,谢家便世代相传专卖凉粉,后正式办起川北凉粉店。现已流传全省,成为着名小吃。
阆中是川北凉粉的家乡。它品类多,佐料考究,细嫩爽口。
凉粉采用优质豌豆去壳,用水浸泡后,磨成细浆,然后过滤去渣,沉淀脱水,制成豆粉。再经加热搅拌成糊状,装入盆、盘待用。吃时,将凉粉切成薄片,或用旋于族成筷子粗细的条丝,装人碗里,再加上精盐、蒜泥、花辣面、味精和酱油等,再淋上色彩鲜红的辣椒油,即食用。特点:细嫩绵软,鲜美滑爽,香辣利口。还可用“黄粉”制成黄色凉粉,用绿豆制成绿色凉粉。既可单独食用,还可装入锅魁或“薄饼”(精白面摊成如纸样厚薄的饼)套食。
以上的可说是酸辣豆花和川北凉粉的豪华版,现在其实也可以看到很多小贩挑着担子叫卖的。价格是1.5元一碗。
[川北凉粉、酸辣豆花平民版]
辣椒油,哈哈!我想很多人看到都会怕的。
川北凉粉平民版。用旋子打的,所以是这个造型!
现在凉粉一般做为开胃菜,很多时候都会加些新鲜脆脆的鹅肠在下面,嚼在嘴里,脆滑鲜辣酸,的确开胃。
四、介绍了几个辣的,现在来介绍几个甜的小吃。换换口味。
赖汤圆:赖汤圆迄今已有百年历史。老板赖源鑫从1894年起就在成都沿街煮卖汤圆,他制作的汤圆煮时不烂皮、不露馅、不浑汤,吃时不粘筷、不粘牙、不腻口,滋润香甜,爽滑软糯,成为成都最负盛名的小吃。现在的赖汤圆,保持了老字号名优小吃的质量,其色滑洁白,皮粑绵糯,甜香油重,营养丰富。
五、叶儿粑:叶儿粑又叫艾馍,原是川西农家清明节的传统食品。1940年,新都天斋小食店将艾馍精心改制,更名为叶儿粑。制作叶儿粑选料考究,工艺精细,具有色绿形美、细软爽口的特点,为四川名小吃之一。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馅心或鲜肉咸馅心,外裹鲜橘子叶,置旺火蒸。特色是清香滋润,醇甜爽口,咸鲜味美。
我回家经常看到有人叫卖,一般是一块钱2个,便宜又美味啊!
左上的就是叶儿粑,下面的叫泡粑,是用糯米做的,吃起来松松软软的,香甜可口。丹棱的泡粑很有名,里面放有油渣,香的很啊。单位有同事是丹棱,帮我们带泡粑都不知道带了多少,也是5毛一个。早上用微波打一下或者蒸来吃,就解决早餐问题了。
六、又该换口味了。说两种面吧,都是我很喜欢的,一种是——
甜水面:甜水面的制法:用上等面粉加盐、水揉匀静置半小时,面杖擀成0.6厘米厚的面皮,切成0.6厘米宽的面条,然后两手抓住面条两头(每次5-6根),用力扯长,待面条变为0.4厘米粗细时放入沸水锅中煮熟,捞出抖散晾冷,洒熟菜油少许拌匀;辣椒油、复制甜红酱油、蒜泥、芝麻油、酱油调成味汁。
食法:面条放沸水中烫热,捞入碗中,淋味汁即成。
特点:甜水面的面条较粗,具有筋力,风味独特。
甜水面和凉粉。
还有一种是燃面:宜宾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面条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花椒、味精以及香葱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宜宾燃面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宜宾的招牌,酒是五粮液,食是燃面。
七、玻璃烧卖:材料:面粉、小白菜、猪瘦肉、胡椒末、盐、味精、料酒、香油
步骤:上等面粉加水调成较硬的水调面团,扯成10克一个的剂子,压扁后擀成面皮,多张面皮重叠,置案边,用面杖敲压面皮边缘,使之成为荷叶状的裙边;小白菜用沸水略煮,压干水份,切成碎粒,猪瘦肉切碎,肥肉煮熟后切粒,以上三料加胡椒末、盐、味精、料酒、香油调成馅心;取皮于手上,中间放入馅心,慢慢地将面皮的裙边向上抄起,捏成白菜形状,其馅心置于底部,放入蒸笼中用大气蒸之,蒸至三分钟左右,开笼洒清水一次,再蒸至熟即成。
备注:
传统小吃。烧卖流行于全国,成都的烧卖具有皮薄馅丰、造形美观、荤素兼备、营养丰富的特点。玻璃烧卖因其皮薄、熟制后皮料浸油呈半透明状,透过皮亦可见其馅,故名。
八、夫妻肺片:成都地区人人皆知的一款风味名菜。相传在30年代,成都少城附近,有一男子名郭朝华,与其妻一道以制售凉拌牛肺片为业,他们夫妻俩亲自操作,走街串巷,提篮叫卖。由于他们经营的凉拌肺片制作精细,风味独特,深受人们喜爱。为区别一般肺片摊店,人们称他们为"夫妻肺片"。设店经营后,在用料上更为讲究,以牛肉、心、舌、肚、头皮等取代最初单一的肺,质量日益提高。为了保持此菜的原有风味,"夫妻肺片"之名一直沿用至今。
九、龙抄手:龙抄手皮薄馅嫩,爽滑鲜香,汤浓色白,为蓉城小吃的佼佼者。龙抄手的得名并非老板姓龙,而是当初三个伙计在“浓花茶园”商议开抄手店,取“浓”的谐音“龙”为名,也寓有“龙腾虎跃”、生意兴“隆”之意。
这是清汤抄手,还有红油抄手,海鲜抄手,炖鸡抄手==,都很味美,一定不能错过的。
十、珍珠丸子:
我看北方的珍珠丸子好象都是用肉做的,味道咸鲜,四川的珍珠丸子是甜香,里面包有馅,黑芝麻白糖,外面是很漂亮的糯米,颗颗晶莹剔透,吃了麻辣的东西,可以用来换换口味。
十一、肥肠粉:肥肠粉最着名的应该算是双流的“白家粉肠粉”了。
口味及选料:正宗的肥肠粉选用的是上等红薯粉、菜子油及干红辣椒、花椒等原料,锅汤则是用肥肠、猪骨头等以及多种佐料熬制而成。红油飘香,霉干菜、榨菜末星星点点,炒黄豆焦黄浑圆。粉条糯软,满口留香。夹起颤巍巍的肥肠送入口中,只觉卤香细腻,滑爽耐嚼。
做法:先将泡好的红薯放进沸腾的肥肠汤锅里来回荡几下,捞起来后倒入已放好肥肠和调料的大口碗里,最后从汤锅里舀一大勺沸汤沿粉丝浇淋下去,再往碗里放几粒花生和几抹葱花即可。
等等,先别慌啊,吃肥肠粉最好是要配着锅魁吃。锅魁是什么呢?
十二、锅魁:四川堪称锅魁王国,各地城乡随处可见,不分雅俗人人都吃。八味别上看,四川锅魁品种繁多,有甜、咸、白味、五香等;从用料上看,则有芝麻、椒盐、葱油、红糖、鲜肉等等;从制作方法看,又有包酥、抓酥(抹酥、炒酥)、空心、油旋、混糖等等。单是成都地区常见的品种就有三十多个。街头巷尾的小吃摊上多有出售;名小吃店内有它的地位;甚至高级筵席上也能见到它的踪影。有以此为早点的,有用它打尖的,有以它配食风味菜点的,总之喜食者众。
吃肥肠粉就的配上它,一口粉一口锅魁,满足啊,或者撕成小块,泡在汤里也很不错,味道交融。
现在锅魁种类很多,除了传统的白面锅盔和椒盐锅魁,还有什么鸡片锅魁、肺片锅魁、鸡米锅魁、素锅魁。。。
十三、蛋烘糕:相传清道光年间,成都文庙街石室书院旁一位姓师的老汉从小孩办“姑姑筵”中得到启发,遂用鸡蛋、发酵过的面粉加适量红糖调匀,在平锅上烘煎而成。因号起来酥嫩爽口,口感特别好,遂成为名小吃。现在的蛋烘糕有白糖、红糖拌和的,有蜂蜜调制的。烘烤时有的加进芝麻、核桃、花生仁、樱桃等不同馅心;有的还夹进肉馅、菜馅,烘出咸鲜味,蛋烘糕的品种愈加丰富。
麻辣系列来了,别怕噢。嘿!
十四、冒血旺:毛血旺又叫“冒血旺”,其原料以鸭血、牛百叶、豆芽等为主,以鳝鱼、鱿鱼等辅料来提鲜,其味道应是麻、辣、鲜、香四味俱全。另外现在还有冒菜一系列的。
十五、烧烤:
炒田螺:
炒龙虾:
香辣蟹:
十六、水煮肉片:教科书上写:水煮的特色是“麻、辣、鲜、烫”。从菜的制作大致就能领略:先准备蔬菜:芹菜、蒜苗,切段;青笋,切片。再将肉片加少量淀粉,和匀旺火,下少许油,加豆瓣,炒至油成红色,加少量汤,待汤烧滚,蔬菜、肉片通通丢进去,略煮(切记不可久煮)然后倒入盆中。最后,也就是最重要的一道工序:花椒面、辣椒面,大把大把地撒下去,再淋上一层滚油。一盆还在吱吱叫的“水煮肉片”就上桌了。
水煮鱼:
四川小吃
生活录入:夏日 责任编辑:夏日
作者:佚名 来源:空中花园论坛 点击数:557 时间:2006-5-16
十七、天气很好,有点热,那我介绍一款冰凉的小吃吧。
冰粉:“冰粉”是用一种植物的种子(黑色的象芝麻大小)用纱布包好,放在干净的水里面不停地搓揉,搓揉过程中会产生出黏液混在水里,然后加上一点点的薄荷,取出纱布包裹的冰粉籽。过不久这些混合物就变成透明的浅褐色的凝固物,晶颤颤的诱人。
在碗里放入些冰块,再用稍大些的勺子盛起一块冰粉,看它颤颤巍巍的在勺子上晃动,似乎稍许的抖动不稳就会跌落在地而破碎,赶快的小心呵护着放到有冰块的碗中,加入炒制的花生粉、经过熬制的红砂糖水。这时的角儿才真正的出场了,如同一幕戏中的大腕儿一般淡定出彩。就是这么简单不起眼的两样东西,让一出平淡的戏目瞬间的精彩起来。
用小勺将碗中的东西一搅和,入口是花生的香、红砂糖水的甜、略微的薄荷味道、冰粉在口中柔嫩的四窜着。。。。。。果冻算什么呀!
冰粉一般都是夏天经常爱吃的,这个图好单调,里面其实还会加银耳、花生、芝麻或者是小汤圆的。一般都是5毛一碗。
另外和冰粉一起卖的还有凉面。
十八、鸡丝凉面:鸡丝凉面是四川的传统小吃,历史悠久,在四川全省有很大影响,近年已流传于全国各地,特别是北方广大地区。
鸡丝凉面的制法:机制的面条入沸水中煮熟。煮时不能煮得太软,捞出放案板上趁热,洒熟菜油少许,抖散快速降温,到互不粘连且己冷却为止,成为凉面。
凉面吃法多样:(1)绿豆芽凉面,绿豆芽在沸水中煮断生,保持脆嫩,放碗中,面上盖凉面,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酱油、蒜泥和麻油调成的味汁;(2)鸡丝凉面,基本制法同绿豆芽凉面,不同的是在面上加煮熟后撕成的鸡丝;(3)三丝凉面,面上加熟鸡丝、火腿丝、猪肉丝。
十九、凉串串:热串串就是小火锅,凉串串类似凉菜,也是一串串穿起卖的,一般素的一毛荤的五毛。要一碗冰粉或者银耳然后吃几串凉串串聊点八褂是我们几个死党的最爱。
荤的凉串串,郡肝啊,鸡爪啊,鸭掌啊,鸡翅尖==
素的,藕片,薯仔,大头菜,海白菜,海带,青笋,贡菜==
二十、三大炮:用料:糯米1000克,红糖150克,芝麻50克,黄豆250克。
制法:1.将糯米洗净,浸泡12小时,再淘洗后,倒入蒸笼中,用大火蒸熟,中间洒1-2次水,再蒸后翻出倒在木桶内,掺开水适量,用盖盖上,待水分进入米内后,用木棒舂茸(或用绞拌机绞成茸),即成糍粑坯料。
2.将红糖放入清水300克,熬开成糖汁。分别把芝麻、黄豆炒熟,磨成细粉。
3.糍粑坯料分成10份,再把每份分成3坨,即用手分3次,连续甩向木盘,发出三响而弹入装有黄豆面的簸箕内,使每坨都均匀地裹上黄豆面,再淋上糖汁,撒上芝麻面即成。
特点:三大炮糯米软糯,香甜可口。
二十一、豆腐脑:豆腐脑的主要程序是点豆花:将豆浆滤好,加入适量的石膏或卤水后,凝聚入缸,焖数小时,便成了一缸白嫩软的豆花。这时,用一把又薄又圆的锅铲,一铲一铲地将豆花铲入用芡粉勾兑好的沸水中,再划切成小片,让它们点缀在半透明较浓稠的汤汁中。
食用时,将一小撮发胀的薯粉捞入竹制漏勺,放入沸水中烫一下捞起,放入配有味精、鸡精、白酱油、红酱油、红油辣椒、花椒末、生姜末、芽菜末、榨菜丁、芝麻油等十多调味料的碗中,再把煮沸的豆腐脑盛在碗里。只放葱花、芹菜叶、油酥黄豆、油炸花仁、馓子的是素豆腐脑;再加一撮银线般的鸡脯肉丝就是鸡丝豆腐脑;若加一勺用卤油、辣椒、花椒、胡椒、生姜、孜然、郫县豆瓣、八角、三奈、茴香、冰糖、精盐熬制的牛肉汤汁就是牛肉豆腐脑。
豆腐脑店遍布乐山的大街小巷,一家一个味,最为着名的当属牛华镇的祝氏和罗氏豆腐脑。豆腐脑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着嘉州人民生活中的重要地位,丰富着灿烂的巴蜀文化。
二十二、韩包子:韩包子由韩映斗创制于1914年,是当时成都“玉隆园”的当家品种。当时该店的“南虾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皮薄松泡、馅心饱满、入口化渣,被称之为“成都小吃之上品”。后来其子韩文华承继父业,将该店更名为
“韩包子”。近九十年来韩包子始终保持了自己的风格和质量。1990年12月被成都市人民政府命名为“成都名小吃”。
“韩包子”里也不是只卖包子,各种四川小吃都有,还有小围炉,适合2-3个人吃。
二十三、麻婆豆腐:原料:豆腐10两(约400克),牛肉末、青蒜苗段各适量。豆豉、豆瓣、辣椒粉、花椒粉、盐、酱油各适量。
制法:用嫩豆腐、牛肉末烧制而成。成菜色泽红亮,豆腐嫩白,具?quot;麻、辣、鲜、烫、嫩、捆(指形整)、酥(指牛肉末)的特色。选石膏豆腐切四方丁放碗中,用开水泡去涩味。烧热炒锅下菜油,烧至六成热,将剁细的牛肉末炒散,至色呈黄,加盐、豆豉、辣椒粉、郫县豆瓣再炒,加鲜肉汤,下豆腐,用中火烧至豆腐入味。再下青蒜苗节、酱油,略烧片刻即勾芡收汁,视汁浓亮油时盛碗内,撒花椒末即成。
二十四、担担面:担担面是着名的成都小吃。用面粉擀制成面条,煮熟,舀上炒制的猪肉末而成。成菜面条细薄,卤汁酥香,咸鲜微辣,香气扑鼻,十分入味。此菜在四川广为流传,常作为筵席点心。
制作原料:圆细面条500克,辣椒油、酱油、葱各50克,芝麻酱35克,味精2.5克,川东菜100克,化猪油、香油各20克。
饪方法:将川东菜稍洗,将其和葱分别切细末,分装5个碗内,再把其它调料分装 在每个碗中待用;锅中放水烧开,将面条下锅煮熟,分捞碗中即可食用。
面中最有名的又要数陈包包的担担面了,它是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于1841年。因最初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而得名。过去,成都走街串巷的担担面,用一中铜锅隔两格,一格煮面,一格炖鸡或炖蹄膀。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
二十五、莲茸层层酥:[原
料]面粉、猪脂(微冻)、莲茸馅、白糖粉、清水、精炼油、胭脂红食色素适量、水果罐头适量。
[制 法]
1.馅心成形:莲茸馅搓成均匀的丸子,糖粉加食红制成胭脂糖。
2.面团调制:150克面粉加猪脂,于案板上搓成油酥团,300克面粉加50克猪脂、100克清水,于案板上调制成油水团。
3.制作成形:油水面包入油酥面,并酥成生酥面团,搓成圆条,下剂成均匀的圆饼坯,按成圆皮,分别包入馅心,搓圆,按成圆饼状,放置约15分钟,待饼坯变硬,用刀片于饼坯边沿均匀地划一圈至馅心处。
4.成熟:平锅置小火上,下精炼油,烧至约60度,依次下入饼坯、炸至起层,浮面,成熟即可。
5.装盘:水果点缀,分别撤上胭脂糖。
[特
点]酥层分明,口感酥软,口味香甜滋润,配备甜羹汤食用最宜
,四川的凉粉还分白凉粉和黄凉粉,都可以冷吃也可热吃。放的调料不一样。原料也不一样。白凉粉就是川北凉粉,黄凉粉也叫米豆腐,是豌豆为原料制作的。
黄凉粉:
白凉粉:
二十七、醪糟:醪糟色白汁清,甜浓鲜香。有补气、生血、活络、通经、润肺之功,夏日更兼清热解暑作用。在四川,人们把醪糟与锅魁(一种白面饼)、油条、糯米粉子、鸡蛋等一起煮食;在夏天将其兑清水烧沸加糖,晾凉后加冰块可以做清凉饮料;在许多川味佳肴中醪糟也是必不可少的调味品。
一般都会放粉子,蛋花或者是荷包蛋。
是四川家家爱吃的小吃,也是很多宴会上的一道甜品,里面放上各种时令水果。
二十八、奶汤面和钵钵鸡:奶汤面因面汤如奶而得名。店家在头天晚上将猪骨、鸡骨放进锅里,用微火熬煮,一直熬到清晨,汤由清变白咸了奶状。此时,一掀锅盖,那缕缕的香气就会扑鼻而来。用这种奶汤煮面,加上鸡丝、酸菜肉丝等臊子,吃起来非常可口。
邛崃的钵钵鸡也可称为麻辣鸡片,因过去常装在锥形的土钵里叫卖,人们习惯地称之为钵钵鸡。它是选用当地的公鸡,经宰杀、去毛、剖肚、煮熟后,捞起来晾晾再剔骨去头,用快刀片成均匀的薄片,整整齐齐地摆在面盆或大盘里,然后淋上用红油辣椒、炒芝麻、花椒面、豆油,味精、香料、汁水等兑好的调料,香气曰溢,让人馋涎欲滴。由于调料的配方不同,钵钵鸡的味道也有很大差异。听当地人讲,有些还是祖传秘方哩。
这里最妙的吃法,是奶汤面配钵钵鸡。挑一箸喷香的奶汤面,夹一片鲜美的钵钵鸡肉,吃得您热乎乎、麻酥酥的,胃口顿时大开,真是妙不可言。即使是在寒冷的冬天也会吃得周身发热.通体舒服。
既然两个小吃是最佳拍档,当然要一起介绍了。
二十九、猪儿粑:泸州猪儿粑,选料考究,制作精细,质量优良,以其糍和而味香糯软而不粘牙的独特风格,成为泸州名小吃之一。泸州猪儿粑分咸馅、甜馅两种。咸馅以鲜猪肉、冬笋、香葱、味精、精盐等为原料;甜馅以白糖、化边油、桔红、桂花糖或玫瑰糖、芝麻等为原料。包馅的原料,则用八成上熟糯米、二成饭米磨浆吊干后的粉子。刚蒸熟的猪儿粑洁白而有光泽,仿佛是煮熟的小猪,故而得名。
三十、黄粑:黄粑:
泸州黄粑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味甜糍和。其独到之处在于包料选择的是良姜叶,黄粑的香味正是来自良姜叶内所含的芳香油。刚蒸熟的黄粑香气扑鼻,冷却后,可切片油煎,或放入醮槽水内煮沸食用,别有一番风味。
三十一、白糕::
泸州白糕选用上熟大米、白糖、桂花、猪油为原料,另一种美食叫白糕,是白糖米糕。我记得它的样子大小如水杯口,形状象飞碟,中间还会点上一个小红点。较早些时,在我们起程回重庆的那天,幺爸就起个大早,五点钟吧,去街上买新鲜的白糕,热气腾腾的白糕散发着米香,总是装在一个崭新的竹篮里,给我们带上。于视觉、嗅觉、味觉都是享受。
泸州白糕,以风味小吃着称的泸州白糕,始产于1920年代的“三义园”白糕店,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的特点闻名巴蜀,成为一种老少皆宜的早点佳品,有的还在筵席上作“过中”点心。白糕之名,久盛不衰。泸州白糕选用上等大米、白糖、桂花糖、猪油为原料,用提糖方法精制而成,故全称桂花猪油提糖白糕。泸州白糕以其“美、嫩、香、甜、爽口”等特点闻名全川。刚出笼的白糕,洁白滋润,香气袭人,诱人食欲。
三十二、龙眼包子:雪白的特等精面,发酵后加上白糖和猪油揉匀,制成用手摸起来就象绸缎光滑细软的包子皮;选购了猪肉的前夹后腿,剁成不带一丝巾巾掉掉的肉沫,加入各种调料,并浇进煨炖的浓醇的鸡汁;搅拌成香气四溢的肉馅。为了使肉更加鲜美,入口化渣,还加入茨菇。
龙眼包子馅里浇了鸡汁,味道鲜美醇厚,一两面粉制作成10个拇指大小的包子,故称龙眼。
三十三、跷脚牛肉:相传,在30年代初,老百姓民不聊生,贫病交加。乐山有位善长中草药,精通歧典之术的罗老中医。此老怀着济世救人之心,在乐山苏稽镇河边,悬锅烹药,救济过往行人。罗老中医看互到,此汤药防病止渴,甚至有些人还连喝几碗冲饥,于是,罗老医生便把大户人家丢弃的牛肠、牛肚洗净后放入汤锅中,加入一些香料。熬出来的味道十分鲜美,特意来饮者骆驿不绝,河边汤锅已经供给不遐。后来,后辈们便沿着罗医生的烹熬方法去集市上摆摊叫卖。刚开始,经营者摆一张桌子还没有凳子,便在桌脚上拴一根绳子来卖汤给客人,客人一只脚跷在绳子上,一只手端着汤吃,于是被取名为跷脚牛肉汤。
三十四、架烧白肉:
三十五、口水鸡:用料:
乌皮土仔公鸡1000克,花椒油10克,白糖10克,芝麻酱10克,姜蒜汁30克,麻油30克,葱花10克,料酒30克,熟白芝麻20克,熟油辣椒50克,红酱油10克,熟花生末25克,醋10克,味精25克。
制作方法:
1、将活鸡宰杀洗净,去脚和翅尖,入沸水中氽去血水,然后捞起用清水冲洗干净。锅中掺水烧到70摄氏度时放入鸡,下入葱节、姜片、花椒、料酒、精盐,煮到刚断生时起锅,放入冷汤中浸泡,待冷后捞起,斩切成条形装入凹形盛器中。
2、将红酱油、姜蒜汁、芝麻酱、熟油辣椒、花椒油、白糖、醋、味精、红油、麻油于碗中对成汁淋在鸡条上,撒上芝麻、花生末、葱花即成。
特点:
此菜主料选择十分讲究,一定要家养土仔公鸡,重在调味,佐料丰富,集麻辣鲜香嫩爽于一身。有"名驰巴蜀三千里,味压江南十二州"的美称。
参考资料:ttp://
E. 长葛市哪家足疗店好
烩面非常好吃,味美价廉,是长葛市中烩面的灵郑绝魂。
,推荐菜:,孜然羊肉,老是说这里桥凳没有好吃的烩面,后来听别人说这喊消姿里的不错,就来尝一尝,口味就是不错.环境气氛:随便吃吃
F. 长葛市美食
长葛市美食有长葛腐竹、长葛水煎包、薯仔粉、香辣米线、石象豆腐等。
1、长葛腐竹:呈浅黄色碧玉色,具有枝条形状均匀,色泽油光发亮,耐浸泡,有筋力,清香爽口,营养丰富,荤素皆宜,便于贮放。
2、长葛水煎包:水煎包是长葛小吃,以皮喧软、底焦黄、馅鲜美深受河南人的欢迎,很多人都是在早餐店用水煎包和胡辣汤作为早餐。
3、薯仔粉:长葛薯仔粉现在已经风靡全市,其名声不亚于烩面。相传明朝御厨将薯仔选料提粉、配料打芡、育香和面判逗、沸水漏条、冷浴晾制,最终制成了薯仔粉这一新面食。
4、香辣米线:香辣米线筋骨好,清爽回甜,线长,口感好。米线分为煮的,烫的,拌的。拌脊冲轿的还分凉的和热的,凉的咸香入味,美味消暑;热的顺滑可口,早餐开胃之极。
5、石象豆腐:石象豆腐是河南省许昌市樱肆长葛市石象乡的特产。石象乡生产的豆腐“质地细嫩、弹性好、有光泽、后味香”,深受广大消费者的信赖,“石象豆腐”的美名因此传扬。
G. 小岳岳口中的河南烩面,到底哪个地区的最正宗
要说正宗,大家都会说家乡的回面最正宗,就像世界上的少林武术一样。在传播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加上自己的习惯和认识,从而产生各种流派的武术。太极拳分为陈式太极拳和杨泰式太极拳。回面也是如此。每个地方都会添加自己当地的食材,以适合自己的口味。其实不是最正宗的,只是风格不一样。
3.世杰回面
这是我在许昌长葛吃过的一种回面。你看到这么多肉,丰富的配菜和美味的汤。你有开车过去的冲动吗? 为了避免上一次的尴尬,我去网络去了商店。 比较有名的有南阳方城回面和鸳鸯回面,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H. 陉山夜话—家乡小站
我的家在长葛西部偏远农村,七八岁才见过拖拉机。十岁前只在电影里见过汽车。火车什么样?更没见过。
一个见过世面的人说:火车跑嘞可快了,就这还是趴着跑,要是站起来,一定更快。
五年级的时候 ,曾和几个小伙伴骑自行车跑到城里看火车。冒着黑烟,拉着好多好多好多东西,长长的。好奇的数多少节,太快竟没数过来,有四五十节吧!还有漂亮的绿皮火车,从窗口看见有人。羡慕,心想,我也要坐上火车,去很远很远的地方。
第一次看见“长葛站”是我鼻窦炎严重,父亲带我去县医院治病,中午领我到火车站前一个烩面馆吃饭。这个烩面馆就是现在长葛知名品牌“老街烩面”的前身。两间低矮的房子,一间是厨房。可以看到老板把生羊肉放到热锅里,“刺啦啦”一阵响,有火苗在燃烧。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炝锅烩面。老板熟悉地放里葱花、大豆芽等,又舀到里面滚着的羊骨汤。面不是擀的,是手撕的,甩了几下,竟细了很多。放到滚着的汤锅里,一会,用大马勺盛到碗里,撒上芫荽,再滴几滴油。香,真香,这是我第一次吃烩面,吃了一身汗,感冒引起的鼻炎竟好多了。这也是我第一次看到长葛火车站。什么样子,已经记不起来了。
家乡小站—长葛站,是我年少离开家的地方。第一次应该是和父亲坐火车去的山东潍坊。从车门上车的机会不多,很多是跳窗户。我也知道,这是不文明的行为。车票买了,车也少,不走就要等明天了,是车站上的工作人员让爬窗的。
爬窗,也是有窍门的。那时,没有空调,车里闷,窗户大部分开着。列车进站,有的买面包饮料。很多窗口关小了,就是为防止爬窗。双手伸进去,反手扣住两边的开关,向上使劲举,就开了。年轻,爬窗户不是问题。
那时候,长葛站停车少。总希望在下次调整的时候,会增加停靠,实际上越来越少。去青岛方向的火车原来在长葛站停,后来在长葛不停了,在新郑停。
曾经想“喂马劈柴,周游世界……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实际上象“兔子”一样跑,业务员就是“跑业务”。一个跑字,恰当表现了一个业务员的艰辛。哪有心思游山玩水?总想着下一站的事。那时间年轻,不怕熬夜,不需要座位。手里有全国列车时刻表,知道那个车先到。买个站台票,进站,上车补票改签就是了。
从长葛小站,去了潍坊、烟台、青岛。后来去了广州、昆明。再后来去了北京、天津、沈阳、长春、哈尔滨、西安、乌鲁木齐。从一个豪情万丈的懵懂少年,到油腻大叔,再到戴草帽穿大裤头踢拉个拖鞋的老头。
现在长葛交通特别便利,火车有长葛站和高铁长葛北站。新郑机场半个小时就到了。郑许轻轨,明年就通车。那时候,就敢在许昌喝酒了。坐轻轨回长葛,不怕查酒驾。
明天,越来越美好。
I. 长葛那里的烩面好吃 我认为八一路西段世杰烩面好吃, 乖乖。。。水都喝完了。。。。。 再来一晚。。。。。
去葛天氏西边路北“丈地人家”试试吧,我感觉挺好的,世杰在贴吧看到过,没去过,因为贴吧说那里是圣人蛋...
J. 河南长葛,我10天以后去哪出差,有什么好玩的好吃的么天气怎么样
玩的地方真心不多 无山无水无古迹
吃的还可以纳戚 给你推荐几个
火车站北50米 老街烩面
新华路第一小学门口路南 老码判兰江大盘鸡
新华路人民路路口南50米路西 郏县饸饹面(店名忘了)
人民路南段人民公园门口 洛阳涮牛肚
葛天路(新华西路 是一条路 两个路名)一瓷对面 又一村饭店(正宗豫菜)
价格便宜 味迟茄改道绝对正宗 里面有又一村真空包装的卤鸡 算是特产啦
建设路 新华路路口 乐福超市对面的 田螺 虾 味道很好 但是不建议多吃
其他的还有 如果楼主吃完了可以@我
天气就像楼上说的 不过你是南方人的话一定会感觉天气凉爽很舒服 反之则很闷热
希望能给你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