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保定最好吃的
1、驴肉火烧:
保定的驴肉火烧算是四海驰名的了。北京也有很多家,但基本上都不正宗。
(在北京我唯一喜欢的一家驴肉火烧还是河间的,不一样。)
保定的做法,花式和讲究非常多。
比如说火烧的做法就有非常多种,其中烤的,面料分发面的和死面的。加的油、五香粉、麻酱等等不一。
还有一种叫做金饼的,火烧是用油炸的,金色焦黄。不好在于没法带,塑料袋一捂就没法吃了。
驴肉是煮熟了,放在锅里。正宗的做法是要剁碎了,并且用手揉碎以入味,浇上肉汁,夹在火烧里面。
(另外一个比较出名的河间驴肉,下回沧州篇里介绍。)
市内比较好的是袁家驴肉火烧,在新北街上,搬过一回家,现在门脸小了很多。
据说都是徐水人,老字号了。不过的确很好吃。
有外带的驴肉,真空包装,另外粥是免费的。
永茂驴肉:兴华路和永华南大街的路口,店面很小,关门很早,一般下午四五点钟卖完了就关门,很有范儿。
一般驴肉和驴油剁碎了拌在一起,非常非常香。
再比如南河沿的那家,现在变成露天的了,比较喜欢吃加上驴筋儿的,其它的一般。
好滋味是很有名的专营驴肉的连锁店,保定的店还凑合,尤其是板肠肋板的卷大饼不错,24小时店,管饱。
其它在北京、石家庄、衡水等地开的就不好了,不地道。
老驴头也是连锁,但不好吃。
徐水县漕河镇的驴肉火烧,或者徐水县中心广场边上有一家,也都做得不错。
ps:北方和南方、尤其是四川菜不同,没有那么多的味道,什么酸甜苦辣咸麻等等,最好的驴肉火烧没什么味道,甚至都不咸,但在嘴里嚼,只有一种纯纯粹粹的香。
因此吃驴肉火烧最好不加香菜和辣椒,这两样都太抢味了。
2、炒饼、焖饼:
饼在保定的做法很讲究,有炒饼、焖饼、烩饼、罩饼等很多种。
比如说同样是油炒的,炒饼和焖饼就有区别:用油量的不同。炒饼用油多,炒出来的饼丝焦脆可口。
焖饼放油少,因为要焖上一会儿而得名。
吃的时候,最好是拌上炸辣椒或者豆豉。
最喜欢吃的是清苑县高速路口的一家小店,不过注意绝对不要甘蓝菜或者豆芽的,配料一定要蒜薹鸡蛋的,最香。
3、酱肉火烧:
所谓酱肉火烧,就是煮的肘子肉,剁碎了,夹在火烧里,因其味道是酱香的而得名。
具体位置在莲池南大街和三丰路的交叉口西南角。
店面不大,脏旧的很。
但一进门总是有俩热气腾腾肘子让人流涎不止,我总是想直接来一个肘子啃得,但总是人少,不能尽兴。
火烧应该是加了麻酱的,不酥脆,但挺香的。俩火烧,一碗粥,拼一份凉菜,就是很美味的简单午餐。
晚上关门很早,一般是七八点吧。
4、回民街的东青小吃
长城南大街中间有一段,就是裕华路和天威路之间,是一条回民街,最北面路西有一家东青小吃的,味道非常不错。
(其实有两家,紧挨着南面也有一家,但是味道差点。
这就是回民的好处,基本上没有侵权这一说。
比如说满大街的马家卤煮鸡、刘氏三兄弟卤煮鸡,沧州也是好几家张家羊骨头,都是紧挨着做生意,却都相安无事。)
经常夏天的晚上和朋友在那里吃饭喝啤酒。
牛肉丸子很香,用料很实在。
牛肉罩饼、牛肉饺子也不错。
烤羊肉筋很香。(保定的肉筋和北京不同。在北京,一般是很难分辨肉串和肉筋的分别的;但在保定,肉筋的块儿很小,用的是铁丝串,非常有嚼头。)
5、杨村的驴肉宴
保定北面郊区的一个村庄里,很出名,店里挂着不少名人到访的留影。
墙上挂着的驴身上能吃的部位,大概有十八九种吧,做的不错,火烧也很地道。
6、商场街杂碎馆三分店
长城南大街,裕华路往北。
我喝过的最好的羊汤(后面会介绍张家口、石家庄、衡水、沧州等很多地方的羊汤,但这一家是最好的),做法和其它地方的也不同。汤特别特别的浓和鲜亮,尤其是,汤是不可以续的,害的我每次都得喝两碗。
7、白家牛肉罩饼:
南河沿的那家是总店,最正宗的牛肉罩饼。
罩饼是保定的特产,一般人会和烩饼混淆。
罩饼的特殊在于它把饼切碎了以后放在一个笊篱上,用牛肉汤浇热了,加上牛肉、葱丝。
好处是饼不会炖烂,很劲道。
点的时候讲究“几两罩几两”,前面的几两是牛肉,后面的是饼。
铲罩,意思是不加牛肉只有饼。
另外可以单罩一盘葱,就是不放肉、不放饼,这是作为下酒菜的,其实也挺好吃的。
这家馆子的其它菜做的也不错。
比如麻仁鸡蛋,这是一道保定菜,就是拔丝鸡蛋的做法。 另外回民做的鱼香肉丝,虽然不像正宗的川菜一样用笋丝,但是胡萝卜等切得非常细,勾芡的牛肉丝也滑嫩可口。
8、北唐小吃
老馆子,在北唐胡同里面,都是些老保定的菜。价格便宜。
第一次吃水蝎子(即蜻蜓的幼虫)就是在这里。
ps:北唐胡同往里面走,有一家东北菜馆做的酸菜白肉十分好吃。
9、回民街的馅饼:
位于回民街的中部。门口有一个大煎锅。
牛羊肉加大葱馅儿的,用油(或者煎的)炸成。
形状为圆形,小而且厚,有点像北京的门钉肉饼,非常香。
我一般去了都是牛羊肉的各来四个。
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122b7b0100gmhu.html) - 河北省小吃小全——保定篇_JOEY_新浪博客
10、刘氏三兄弟卤煮鸡、酱牛肉
我在上面说了,很多家。
但只有一家是真的,就是回民街靠近裕华路的马路东侧的一个沿街的门脸,路边的小车卖的都是假的。
门口永远人很多,但永远是在五点左右就没有了。
盐水卤煮鸡,用的是小仔鸡。
另外酱牛肉很进味,牛肉也炖的很好,不塞牙。
卤煮鸡是河北省回民的传统名菜,保定的莲池边上,老马家卤煮鸡应该是注册了的老字号,可以外带。
11、湖南熏肉馆:
力高豪园的两期之间马路北。
虽然老板很不地道,经常在我们酒酣之际上来一道菜,自称新作让我们品尝,最后却总算在帐里。
但熏肉确实做得不错。尤其是熏排骨,特别特别的香。
值得一提的是门口有一小摊位卖五香饼,外形像大了三两倍的牛舌饼,是用棉花籽油做的,金黄色的,面里搀着五香粉,非常香。
喝完酒总是买两个,切开了加上熏肉,最好的主食。
12、砂锅居
裕华路上育德会馆里面,应该是北京砂锅居的分号。
装修的比较气派,也不便宜。
砂锅白肉,九转大肠,肉末烧饼……总觉得比北京的老号做的干净,量大,味道更好。
13、白肉火烧
原先在南河沿极其破旧的门脸,却非常火爆。从春天开始顾客就能够忍受护城河的脏臭把桌子摆到河边。
现在在莲池南大街又开了一家分店。
先说白肉火烧,分两种,一种是白肉夹火烧,烤鸭的吃法,煮好的五花肉(白的居多)片片和葱白蘸上酱夹到火烧里。
另一种是白肉罩火烧,这是牛肉罩饼的做法,吃起来一般,但汤非常鲜美。
其它的菜做的很特别。
小鱼肉皮:白洋淀的小杂鱼和肉皮在一起炖。很香,可以要半份。
炖猪脑,没什么味道,就吃一个鲜。
辣炒丝瓜,我喜欢的为数不多的纯素菜。勾芡的特别好。
溜肥肠,很腻,但是很好吃。
ps:保定还有一个火烧叫“腰子火烧”,就是烤腰子夹在火烧里,没什么特别的。
14、狗肉火锅
湖北的馆子,在七一西路上,搬过一回家,后来去的时候装修的蛮像样了。
大铜锅的狗肉,虽然是湖北人开的,却是北方的炖法,一定要带皮的,喷香上火。
一两个人的话只能吃锅仔,因为一锅太多了。
ps:检验狗肉真伪的办法是要一小碟生花椒,狗肉和花椒同吃的时候,嘴里不麻。
中午或者提前预定的话,可以吃到特色的大油条,直径十公分,长度40厘米以上,却是难得的外焦内嫩。
15、同乐馆
老保定有名的做砂锅的地方。
其它砂锅不提,单有一道最经典的红烧肉。
应该事先做好了,用小坛子装,用纸封号。
吃的时候用牙签划开,肥而不腻,端的是入口即化。
另外就是菜单上有专门的素菜,其中有一个炸蘑菇做的非常可口,很有味道。
16、燕南饭店 保定往清苑走的路边,餐厅挺大的,农家院的风格,非常火爆。
菜品在农家菜和正常饭店之间,很有风格。
比如白菜是挂在土墙上阴干的,就是绝对不见太阳,味道特别。
但每次去的时候都是喝酒,所以,大部分菜都记不得了。
最喜欢的是一道家常豆腐,但卤水点的特别的香,第一次去吃的时候点了两盘。
但主食里面有一道大饼卷煎咸肉,特别喜欢。
这倒是保定很普通的做法,把咸肉(肥肉居多)用油煎,卷在大饼里吃。
但这一家做的味道比较不同。
17、玉兰会馆
玉兰会馆是保定比较高档的餐厅,包括石家庄的保定会馆,也都是一个公司,菜也差不多。
本来是不该介绍这种大餐厅的。
但就写点其中两道吧:
李鸿章烩菜:烩菜是很普遍的河北做法。
不过这道菜却是精选了海参、鱼翅、鹿筋、牛鞭等,配以白菜、豆腐、粉条等,加入保定槐茂酱菜烩制而成。
据说是李鸿章的厨子研制的,味道嘛,其实和普通烩菜差不多。
花椒油凉面:一般的花椒油凉面是拌面,这里的却是汤面。
非常好吃,有一次我一个朋友自己吃了一古子(古子是保定人的叫法,即一盆的意思),把服务员看傻了。
18、奇芳阁
保定特点浓郁的连锁餐厅,相当于北京的郭林,但装修很有风味,菜品很有风味,价格还便宜。
大餐厅不多说,就说几样喜欢的菜品。
腊八蒜烧驴肉,驴肉烧的不柴不腻。
有一道豆腐,自己店里磨得,非常香,有蘸料,但我都是直接吃的。
李家三蒸里的香肠芋头甜丝丝的,口味不错。
最特色的是疙瘩汤,保定最好的疙瘩汤,十来种口味。
19、白运章包子
老字号,非常有名,回族的包子,皮很薄。肉汁鲜美。
一般吃完以后,蘸的醋碟里会凝成厚厚的一层油皮。
拆迁以后,搬到了钟楼商厦后面。
不难找,不过晚上关门很早,还是老国营的做派。
20、迎宾小区门口的饺子馆
一进保定,七一路上的迎宾小区边上一个小门脸。
饺子有一种白瓜馅儿的,很特别的淡淡的清香,一点也不腻。
最赞的是一种小熏鱼。白洋淀的小鱼,熏得那个香啊,就是这个让我爱上这个城市。
2. 河北保定有什么好吃的
001 门楼餐厅,南关桥头,砂锅,溜肥肠
002 老三金,中华小区,炖鱼头
003 老三大盘鸡,华电对面西门,大盘鸡
004 白家罩饼,府河,罩饼,罩葱白,罩肚,炸辣椒,烧胸口
005 安乐圆,南外环西头,肘子,凤爪,红烧鱼
006 永茂的驴肉,永华北路,驴肉火烧
007 袁家驴肉店,五四路,驴肉火烧
008 曹家驴肉店,百花西路,驴肉火烧
009 二姑包子铺,南唐家胡同,肉包子
010 慧泽园,建设北路,红星东路,烤鸭,油闷鲫鱼
011 鸭中王,向阳路,烤鸭
012 全聚德,五四路,烤鸭
013 德金烧烤,铭畅园楼下,烤肉,腰子火烧,羊宝,羊鞭,板筋,脆骨
014 云南过桥米线,高开区,米线
015 乐山麻辣烫,大福源对面,麻辣烫
016 麻辣肉,604厂,麻辣肉
017 珍味鱿鱼丝,军校购物中心北门,鱿鱼丝
018 金记凉皮,双胜街,凉皮
019 商场街杂碎馆,城隍庙街北头,羊杂汤,鱼籽
020 商场街杂碎馆2,一宫南200米路西,羊杂汤
021 罗记兔排,小北门,兔排
022 大柳树,建华路,白云章包子,炸酱面
023 鹏程烧烤园,天威厂西面,烤全羊,腰子火烧,各类烤肉
024 北斗星,市内各分店,云吞,馅饼
025 老黑猫,西大街小学门口,扒猪脸,鱼香肉丝,焖子,骨渣丸子
026 新中新,花园里,酱肉包子
027 酱肉火烧店,南阁拐角,酱肉火烧
028 口口香包子,韩村路,包子
029 大丰收,东关,烟笋肥肠
030 花神,名人国际南边,锅茶树菇
031 美食乡,向阳路,灌汤包
032 许记馅饼,中华小区,馅饼
033 海鲜大排挡,震华武馆对过,各类小海鲜
034 雪花餐厅,高开区-,辣炒丁螺,小葱炒河虾,合卷
035 金泰花园饭店,东外环,各类海鲜,韭菜包子,鲍鱼,鱼翅
036 老城根,朝阳路,沸腾鱼,涮肉,金牌羊肉
037 望河楼,列电对面,手切羊肉(原始老口味)
038 麻辣诱惑,名人国际南边,福寿螺,水煮鱼,珍珠香米骨(川菜)
039 沸腾鱼,永华北路,沸腾鱼
040 恒通酒店,高开区,烤乳猪
041 仙客来,新北街,保定第一家制作鱼香肉丝的地方
042 苏家金饼,红旗路北口,驴肉火烧
043 绿箩湾,高速引线,农家饭
044 安家套皮馆,新北街,套皮、碗菜
045 强盛餐厅,新区公安分局对过,溜肥肠
046 温定小海鲜馆,南唐胡同,蒸墨鱼
047 同乐馆,五四路,羊肉菜卷,带鱼,坛肉
048 顿顿香,建设路电厂口,砧板排骨
049 渔人码头,红星路,香辣贝尖
051 西安肉夹馍,十七中对面,肉夹馍
052 王家凉皮店,中华小区,凉皮
053 东来顺,动物园北门对过,涮肉,重庆辣子鸡,
054 白云饭店,东风路,牛鞭
055 口口香饭馆,七一东路过街桥下,毛血旺,口口香鲶鱼,糖醋草鱼,香辣猪蹄
056 名膳庄,韩村北路,鞭系列菜
057 教晏玥斋,保定汽车总站对面,罩饼,炖鱼头
058 老街坊,市内各分店,骨渣丸子
059 小蜜蜂,市内各分店,西红柿鸡蛋馅饺子
060 黄原牛肉拉面,农大桥头,牛肉拉面
061 旺顺金阁,朝阳路,鱼头泡饼
062 馄饨侯,总督署广场,馄饨,烧麦
063 巴特儿羊蝎子,永华南路,羊蝎子锅,鲶鱼锅
064 狗肉馆,宝硕对过花园里小区里,狗肉,臭豆腐炒鸡蛋
065 头台钓鱼场,监狱北行对过,家做,油焖,红烧各类鱼
066 粥屋,五四路一招鲜旁边,冰粥,烤鸭
067 百年饺子,朝阳路百华路交口,扁肉馅蒸饺
068 刘三狗肉馆,卫生路,凉拌狗肉,狗肉锅
069 山外园,向阳路南头,自制小点心
070 海天大酒店,东关店,极品鲍鱼,鱼翅,椒盐蒜香排骨
071 刀削面馆,富昌园小区南侧,刀削面,鹅头
072 金汉斯,华联对过,烤牛舌,自酿啤酒
073 小蜀风,五四路地道桥东侧,水煮鱼,回锅肉
074 月亮湾,西苑小区,羊脖骨
075 莜面馆,韩村路,莜面卷
076 富景海鲜世界,军校广场对过,海鲜系列菜(河北规模最大的海鲜饭店)
077 亿利罩饼,政府五号区翠园路,牛肉罩饼
078 老城一锅,古城宾馆东侧路南,羊蝎子
079 白大记酱牛肉,长城南大街,酱牛肉
080 白运章包子铺,穿行楼街,白运章包子
081 美食山,金迪路,猫头丸子
082 棋子烧饼铺,南唐胡同,棋子烧饼
083 聚贤居,北外环杨村,全驴肉宴
084 董记煎饼,东大街,煎饼
085 老四川,华电东门,水煮肉片(川菜)
086 湘府,朝阳路过转盘路东,跺椒鱼头,土匪肉(川菜)
087 楼外楼,东风路,银鱼汤
088 华侨饭店,美食山对过,红烧猪蹄
089 老冯饺子,朝阳路天威路交口,饺子(就一种馅)
090 新疆大盘鸡,高区转盘北行东街道里,大盘鸡,囊,新疆菜
091 汇源大酒店,田野汽车厂北侧,各种饺子
092 王大妈面馆,环城北路护城河北侧,各种手工面
093 鲜羔楼,城隍庙街牌楼下,涮肉锅分三份一份是蘑菇山珍海鲜汤非常不错
094 老太太馅饼,环城东路妇幼北侧,馅饼
095 仁合居,江城客运站路口西,三鲜炒面,兰花豆,牛肉的鱼香肉丝
096 狗不理,东大街西头路北,传统猪肉馅包子
097 南海鱼村,建华路单洞子南头,乌鸡锅
098 白吉馍-,红二师北边,羊肉泡馍
099 兔肉馆,黄庄牌楼东行路北-,兔肉(口味不错)
100 小肥羊老店,五四路地道桥南,涮肉(锅底汤比其它店都好,适合口味中性者)
101 活鱼锅,朝阳路高区口,鲫鱼鲤鱼锅涮肉(汤味香浓独特,适合口味重者)
102 山城老妈,西苑小区西侧路北,涮肉,(肉久涮不老)
103 顺风肥牛,原八中桥头,涮肉,(适合口味清淡者)
104 东青,清真寺街,溜肚条
105 川味仙,双胜街,酸辣粉,西湖蒸饺,担担面,龙眼包
106 好味多二楼饺子---金永练KTV南侧,鸡蛋豆腐和肉三鲜馅饺子不错
107 胡子烧烤,九歌市场,麻辣小龙虾
108 星光大厦,朝阳路,各类菌汤
109 胖墩火烧,圆南街,驴肉火烧
110 永生号,琅瑚街,牛肉罩饼,罩葱白
111 九九梁山烧烤,政府五号区北侧,烤肉,(自助点餐)
112 红焖羊肉,省医院西行桥头北,红焖羊肉
113 老平遥,东风路店,刀削面,凉牛肉
114 永和豆浆,市内各店,豆浆,油条,烧麦
115 捷尔泰凉皮店,青年路,凉皮
116 老家肉饼,市内各店,肉饼,混沌
117 乾清花粥铺,五四路,各类粥
118 阿妈妮韩式烧烤城,急救中心北侧,韩式烧烤
119 老太太馅饼,五一市场,馅饼
120 兄弟大排档,新北街,沙锅肥肠
121 一宫烧烤,一宫路口往南第二家,烧烤(外焦里嫩)
122 温州人家,大慈阁北门,小海鲜
123 原老婆饺子店,体育场街,饺子(到里面住人的老房里就餐另类感觉)
124 好滋味-,市内各店,大饼卷驴肉,烧烤驴三件
125 湘悦楼,朝阳路,干锅鸡杂,笋干排骨
126 美食乡,向阳路,卤水系列,鹅头,鹅掌,鹅翅
127 地球村,单洞子南侧,鳝鱼粉丝
128 三千里烧烤,金迪路,朝鲜冷面
129 川厨蜀道,高开区,泡椒牛蛙(川菜)
130 东兴饭店,五一饭店对过,炒疙瘩
131 秀兰大酒店,建设路,李鸿章烩菜
132 保定大酒店,新华路,谭家菜
133 峨嵋山珍 ,五一九路,乌鸡菌汤
134 圆圆馅饼,五一路口南行,馅饼
135 老五饭馆,保新路大阳村南,凉面
136 建北餐厅,公交分局东侧,碗菜
137 玉兔火锅园,七一路翠园街口,兔肉锅
138 奇芳阁,市内各店,凉皮,包子,老豆腐,白肉罩火烧,疙瘩汤.李家三蒸.八宝饭.李家烩菜.雪花鱼翅羹.扒猪脸.烤全羊.杂粮拼盘
139 葫芦居酒店,复兴中路,-葫芦鱼,金饼葫芦丝,鲜葫芦,葫芦干炖肉,葫芦饼,葫芦包
140 玉兰香总店,三丰路店,樟茶鸭,元鱼泡饼,油酥火烧,野菜肉饼,蟹粉豆腐,铁板锡纸排骨,温泉山拌螺片,养生豆
141 玉兰香中银店,中银大厦,贵宾楼烤鸭,金银鲍鱼窝,芥兰炒鱼柳,椒盐乳鸽淮扬软兜,韩式焗肉排,锅包肘子,会锅羊肉,干坤沸腾鱼
142 绿岛生态园,窖上村花卉市场,闽南香菠米,毛血旺,马面鱼,干锅鸡杂,黑面大饺子,刺身雪梨,刺身麻山药, 巧吃四季豆,脆皮羊腿,竹香鸭子
由于保定的变化,有些可能已经拆\搬迁
3. 北京哪里能吃到河北菜
河北菜?直隶会馆啊,正宗的河北风味,就在中关村北大街北大科技园那呢。不过银两需要不少哦。其实也可以到一些河北人开的小馆子去尝尝,哪里好就要看你自己的寻找结果了。
4. 河北邯郸武安市这边有什么好吃的有什么特产
武安熏肉——武安小吃首推熏肉。这里的熏肉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味道鲜美,肥而不腻,越嚼越香。做熏肉要分三步。第一步是挑选主料和洗肉,一般要选择新鲜的猪头和猪下水做原料。猪头上的毛要用火柱烫掉,再拿石头捣,以便去掉毛根和褶皱中的污垢,然后再用刮刀刮净刮白。耳内污垢也是先烫后刮,不留半点脏物;猪下水必须去掉异味,猪肚和猪肠要用花椒、食盐、醋、碱等反复揉搓,直到把其中的污垢除净。最后放入清水中反复清洗。第二步是煮肉,煮肉是味道好坏的关键(旧社会武安的大户人家都保存有煮肉的秘方概不外传的),即在清水中加入老汤,放好肉料后,将洗净的肉放入汤中即可依次用大火、中火、文火、小火进行烧煮。第三步是熏,把经过在汤中浸泡,然后晾干的猪头肉和下水放在铁篦子上,用瓦盆儿盖好,点燃锯末熏烤,锯末除了松柏木锯末不能用外,其他常见杂木的锯末都可用,熏好后还要在肉皮上抹一层香油,这样,不仅味道香,而且长期保存不会风干。
武安熏蛋——武安熏蛋,就是把新鲜的鸡蛋,用清水煮熟,捞出后放入冷水中,然后砸裂蛋皮,再放入配有茴香、大料、花椒、盐等佐料的原汤中稍煮,火候要适中。煮好后捞出,待原汤晾凉后,把鸡蛋放如汤中浸泡8小时以上,让佐料香味儿浸入蛋内。待鸡蛋泡好后去皮,晾干,再上专用的熏盆熏烤,盆内有带方格的篦子,一个格放一个鸡蛋,点燃锯末,用文火一边熏,一边翻动。熏好后,外涂小磨香油。此法制出熏蛋色香味俱全,表面微皱,颜色发紫,蛋清柔韧,蛋黄发干,越嚼越香,胜似板栗,熏蛋色泽光亮。那股特殊的香味,味道香醇独特,令人回味无穷。
武安拉面——拉面也是武安市的特色饮食。武安拉面是武安当地广大民众普遍喜爱的一种面食,武安拉面起源于隋唐,其特点具有筋道有力,绵软爽滑的特点。制做拉面和面时,在水里加少许盐搅匀,边到水,边和面,到软硬适中(面光、盆光、手光)为宜。然后在面上盖一湿布放(醒)17分钟。最后,开始绕面、令面光滑、均匀、软硬适中时用擀面杖擀成饼状,用刀切成条,可根据个人喜爱切宽一点或窄一点,然后把每条面拉开下锅即成。
武安荞麦灌肠——武安河渠村的灌肠最有名,自古有之。就是用荞麦面和面,和成稀糊涂状,然后在笼屉上铺上布,把稀荞麦面放在一个特制的坨子里蒸,蒸好后切成宽约3厘米,长约5厘米的带棱的薄片儿,放在平底锅上煎(煲),锅底先放些油,以前放驴油,有“驴油煲(煎)灌肠”的说法,现在主要是用花生油,棉籽油,煎锅周围放一铁圈,煎好的就夹到铁圈上。吃灌肠时都要沾蒜沫儿,没有蒜沫儿不出味儿。还有一种凉调灌肠,把蒸好的面切成小三角儿,放入蒜沫儿和韭花,调调就可以吃了,这种凉调灌肠现在已经失传。而煎灌肠在街头小摊还可以随处可见。其口味香软,口感极佳,是武安多少年来历史遗留下来的地道小吃。
2010-6-28 17:17 回复 金玉上宾 冷月苍山 2楼
武安驴肉卷饼——武安自宋朝时代就有吃驴肉的传统,武安生长的肉驴,是专门喂当地饲料长到一岁左右时就宰杀的。驴肉色红,肉质鲜嫩,柔软细腻,含脂肪少,现在通乐村的驴肉最多。一到傍晚,武安街头巷尾到处都有叫卖熟咸驴肉的。卖肉的同时出售驴肉卷饼,驴肉放在桶里,案板上只有少量切碎的驴肉。另一边案板上做着薄饼,做好后就放在平底锅上烙,不一会儿一张香喷喷的小饼就烙好了,小薄饼上放些切成薄片状的驴肉,再放点葱(春天夏天放绿油油的小葱,秋天冬天放大葱)。然后紧紧地卷上卷,卷好后垫上一张无菌白纸就可以拿着边走边吃了。饼香加肉香,香而不腻,绵软上口,回味无穷,解谗解饿。后来,市场上还衍生出了驴肉馅饼,是把驴肉剁成馅,放葱,做成肉饼在平底锅上烙,比卷饼要香,也称“脂油饼”很香。
2010-6-28 17:17 回复 金玉上宾 冷月苍山 3楼
武安锅盔夹肉——锅盔(又叫锅魁、锅盔馍、干馍)原本是陕西“八大怪”之一。就是人称“锅盔象锅盖”,即象头盔状的一种烧饼。锅盔是陕西关中地区城乡居民喜食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在宋?徽宗时期,由贩运药材的晋商传入河北武安。武安人根据自己的风俗喜好进行了改良,发展成今天的武安锅盔夹肉。武安锅盔系用凉水和面,和面时放猪油,和成死面。和好面以后,再做椭圆形烧饼,把做好的烧饼放在平底锅上烙,烙完后再放在石子儿上烤,石子下面有火,慢火烘烤。烤熟后,将锅盔从中间开个口,把切好的武安熏肉夹到烧饼里,就做成了一个武安锅盔夹肉饼了。武安锅盔制作工艺精细,素以“干、酥、白、香”着称。武安锅盔夹肉味道更是奇香诱人,沁人心腹;看上去外表斑黄,切口砂白,酥粘适口,垂涎欲滴。但是有一点要记住:武安锅盔夹肉是和陕西锅盔(肉夹馍)不一样的,千万不要混在一起相提并论。
武安豆花汤——武安豆花汤是武安人夏季常喝的一种解渴消暑的家常饮料。这种豆花汤用绿豆制成,首先,把绿豆放入滚开的锅里,长时间的滚煮,直到把绿豆煮开花为止,之所以叫“豆花汤”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武安豆花汤,豆花沉底,汤成绿色,引用时搅拌均匀盛到碗里,加入冰糖,待糖溶化后冷饮。
武安豆沫——武安豆沫源于河南安阳,宋?金时期因战乱,百姓背井离乡,豆沫被安阳人传入武安。豆沫不是用豆类面儿做的,而是用新小米面做成的。每天清晨,市面小摊上到处都是喝豆沫的人。武安豆沫做法简单,即锅里的水开以后,把小米面放入锅中(面已经用水调和稠状),一边倒一边搅拌,然后,再放入些煮熟了的花生米、五香面、豆腐条,菠菜叶儿等稍煮片刻,最后,向锅内撒入少许芝麻盐(根据个人口味)即可食用。武安豆沫口味微咸,有淡淡的五香味和小米香味儿,喝起来细腻滑润,妇孺皆宜,是上好的营养早餐。
武安卤子——卤子又叫面筋汤或胡辣汤。百余年来,一年四季的清晨,小吃摊上都是喝卤子的人,大人小孩都得站排成一队队长龙等着趁热喝,是一种十分受欢迎的早餐。其做法是把白面和成很软的面,为增加弹性,可以放点盐,然后使劲用手抓面,反复揉揣,提出面筋。把剩余的面汤倒入滚开的锅里,做成面汤。然后提取的面筋做成小条状,放入锅里,再放入煮熟的花生米,海带、粉条、食盐、醋、酱油等继续煮,煮开后,各种材料便浑然一体了。舀一碗热乎乎的卤子,吃上一口,又滑又香,酸咸可口,回味无穷。
武安苦累——武安苦累这种食物至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吃起来别有一番怀旧风趣,许多的人还在吃,一般年轻的人已不吃了。“苦累” (又称:苦缕、窟屡)里菜多面少,在战乱缺粮时,人们用来充饥饱腹。其做法是:将一些老豆角、野菜、榆钱等洗净,放锅里煮煮,捞出后切碎,放在锅里,然后拿干棒子面往豆角、野菜或榆钱上撒,一边撒一边拿筷子搅拌,太干了就洒点水,当面把菜都包起来成疙瘩状时就不要撒面了。然后开始点火蒸,有的直接踏在锅底蒸,有的放在笼屉上蒸,不管怎样蒸都要盖严盖儿。直接踏在锅底蒸时要掌握好时间,千万不能熬糊锅。食用“苦累”可以“忆苦思甜”,还可以调剂大鱼大肉、降低血脂。直至今日没钱的人吃苦累的还有许多,有钱人吃苦累也很多,但多数是“寻刺激,换胃口”,说白了就是闹个高兴劲儿。
武安土得漏儿——是一种民俗干粮,在古时候人们出远门,就带土得漏儿,因为它又脆又干(相当于现代的压缩饼干),咬一口,再喝一口水,能挺一天。做法是先用白糖和成发面,再取细黄土,用细箩筛,去掉杂物和粗颗粒。然后把细黄土放入锅中炒热,再把做好的土得漏儿(就是用发面做的小圆柱儿或小长方体)放入炒热的细黄土中来回翻炒,火候要适中,最好用文火。土得漏儿香甜可口,又酥又脆,吃的时候发出嘎巴嘎巴的声音,而且一点都不牙碜,因为那黄土很细,炒熟后味道也很香的。据说,那黄土里还含有很多人体所必须的矿物质呢!
2010-6-28 17:18 回复 金玉上宾 冷月苍山 4楼
武安黄菜——武安自古以来家家户都有一个很粗的“黄菜缸”,可想而知,黄菜是武安人必备的食物。一年四季都离不开它。缸里的汤叫“浆水”,可以放在面条或捞饭里吃,浆水很酸,喝了可以去胃火,有时还可当醋用。春天里人们采些榆树叶,柳树叶儿,或到地里找些可以食用的野菜,把这些原料洗净,切碎,放锅里用开水绰一遍,捞出后晾在一边。然后从黄菜缸里舀点老汤(浆水)放到另一缸中,然后在倒入些小米汤,最后把那些原料放到缸里,盖好盖儿,开始沤,沤半月就可以吃了。黄菜味道也是酸的,颜色发黄,所以叫黄菜。黄菜可以放点香油凉拌,也可以放点豆芽热炒。不过有一点必须注意,就是得天天往缸里注入新鲜的米汤,否则就沤坏了,出现异味。秋天,还可以放些洗净的白萝卜缨子或芥菜缨子,以补充原料。黄菜缸一般放在土屋的阴暗角落里,缸沿儿处挂个小木勺,用来舀汤。
武安烫面饺子——武安烫面饺子就是一种笼屉蒸饺,有地方特色。做法是取白面若干,用滚水或滚烫的煮肉汤和面,和的面要求发粘,蒸出来的烫面饺子才能颜色略黄,稍带透明。然后调馅儿,主要用料是鸡蛋、瘦肉、韭菜、粉条三样,再辅助其他作料。皮儿要比水饺稍大稍厚些。最后,把包成的汤面饺子放在笼屉上蒸。汤面饺皮儿很筋道,馅儿发干,味道独特。年纪稍大一些的武安人还经常用此种办法制成一种形状不同的食品称为:“顶门杠”。即擀成尺余直经大小面皮,放上馅,卷成擀面棍粗细后,两头用手捏死,上笼屉蒸熟蘸佐料食用也十分好吃。
武安炸三角——武安炸三角(俗称:炸三夹儿、三角)是当地逢年过节时必备民俗食品。每当一进正月,每家每户就开始吃炸三角。炸三角,其形状为三角形,用50度的半开水和面,用擀面棍搅拌,面醒好后放在一边;再制馅儿。馅主要是韭菜、鸡蛋、粉条,绿豆芽,也可以放点豆腐或虾皮,辅助盐、味精、五香面儿,香油等调料。把醒好的面放在案板上揉匀,切成剂子,擀成圆片,皮儿比烫面饺的要大,要厚。把圆片儿从中间切成两个半圆,然后在直径边处沾水,顺直径折叠,压死直角边儿,然后用手撑开,做成一个圆锥形的面兜儿,放入调好的馅儿,然后再沾水把把圆边捏合好,就做成了。炸三角外表金黄,而且有脆生生的泡泡,疙疙瘩瘩的,外焦里嫩,吃起来又酥、又脆、又香、又鲜,顿时令人食欲大振。
2010-6-28 17:18 回复 金玉上宾 冷月苍山 5楼
武安炒面——武安炒面是一种炒面条,炒面的原料主要是拉面,做这个拉面需要手艺高超,三把两把就得拉好,然后,迅速放如滚水里煮,煮好后捞出放在冷水里冲凉。然后往炒锅里放入油,油热后放入葱、姜、蒜以及肉丝或鸡蛋、豆芽、蒜苔、洋白菜等,辅之于味精、酱油、鲜清汤等作料爆炒,炒到一定程度,把煮熟的拉面放进去,再翻炒一会儿就好了。其特点是:香、辣、热、软。吃的时候,要配以大蒜,油炸的小红辣椒、醋。
武安卤扒面——武安卤扒面更是武安平民百姓的“家常饭”。现在从街上买回特制的面丝,这面丝又细又软,像细挂面一样粗细,但挂面是干的,而它是湿的。如果是生面丝,回家后还要蒸。往锅里倒入油,把肉片放入锅里爆炒,再放入豆角、青椒、西红柿等蔬菜继续翻炒,并辅之于各种作料,往锅里加点水后,就把面丝放入锅中菜的上面,盖好盖儿,再蒸一会,把面丝彻底蒸熟。然后继续翻炒,使油、盐、酱、醋、葱、蒜、菜、肉等与面丝浑为一体。卤扒面很干,一点汤儿都没有,吃起来干香干香的,吃进腹中后,胃里感觉十分舒服。
武安饸饹——饸饹是武安人的家常便饭,武安饸饹的做法比较简便、快捷,即:凉水和面,和面时掺少量玉米面,面和好后放在一边晾会儿,然后去打卤子,卤子与拽面的相同,都是菜卤,卤打好后,开始压饸饹。传统压饸饹的工具为木制的,有一个长长的杠杆儿,使劲压下杠杆,饸饹就从下边的筛状小圆孔里挤压进滚烫的开水里。而现代的工具均为小型的铁制的或塑料制的,把面剂子放入长约有30——40厘米的圆筒(饸饹床子)中,一手握住圆桶中间位置,一手用力转动上边的把手,饸饹就慢慢地从下边筛状小圆孔里挤了出来。制出来的饸饹因掺有玉米而颜色发黄象征黄金满堂,从饭店到农贸市场和超市再到各家各户到处都可吃到味美的武安饸饹,食用起来格外爽口。
2010-6-28 17:18 回复 金玉上宾 冷月苍山 6楼
武安调面——调面主要是由于调面的卤子是调出来的,所以叫调面;做调面的原料现在多数是从市场买的机制面条或家庭自制手擀面条。制作调面的卤子是把绿豆芽和菠菜洗净,切碎,入开水中汆透,捞出空去水分晾在一边,再切些黄瓜丝待用。在容器内放入腐卤汤儿、香油和醋,用凉开水调开。炒锅里放入少许豆油,油热后放入花椒炸黑捞出花椒扔掉,然后把花椒油倒入碗里,放些盐,再放些水调和调和。吃的时候先把煮熟的面条挑到碗里,然后放点豆芽、菠菜和黄瓜丝,再舀几小勺花椒油和调好的腐卤汤儿,最后放入少许芝麻酱。调面的味道清香逼人,口感微酸,吃起来十分爽口,回味无穷。
武安烩菜——武安烩菜是武安人世世代代的家庭传统菜肴,也是现代宾馆酒店宴请宾客时必上的一道名菜。武安烩菜因季节的变化,菜的成分也在变化,常用的原料有:熟肉片儿(红烧肉片和酥肉),长山药或薯仔,白菜,芸豆角、蒜苔、青莴笋、冬瓜、海带、肉丸子、炸豆腐、粉丸子、洋白菜、蒜苗、茄子、西红柿等。制作时在炒锅里倒入少许豆油,葱花爆锅后把各种蔬菜放入锅里翻炒,倒入清汤,再放入熟肉片儿,烧薯仔,油炸豆腐,海带等炖约30分钟后放入肉丸子,粉丸子,味精、盐、香油等开过后关火既成。武安烩菜的特点:荤素搭配,营养丰富,肥而不腻,咸鲜适口,可谓武安一绝。
(注意:入菜的长山药或薯仔必须过油,烩菜一般盛在大大的一个汤盆儿上桌,上桌前须在菜的表面放上八九个去皮过油的虎皮鸡蛋(数量可因人而定),另外,聪明的武安人还根据这种烩菜做法,派生出了许多吃法,诸如武安烩饭、武安烩饼等都是一些即经济又实惠,脍炙人口风俗饮食品种)。
武安抿节——武安抿节是一种粗粮细做的面食,近似武安饸饹,但与饸饹又有本质的不同,主要系以玉米面为主,掺榆皮面儿或白面(两种面各占一半)。首先用滚开的水和玉米面,然后再掺入白面,和好后放一边醒醒。再用当地特制的抿节板(像擦菜板子一样的一块长方形木板,中间有一块铁板,铁板上钻有数十个竖直的小圆孔)。把面团放在铁板上,一手拿抿节板,一手使劲压揉面团。挤压出长约2—3厘米的小圆条儿,直接落入滚开的锅里,滚几滚,用笊篱捞到碗里,放好卤子就可以吃了。卤子与饸饹的或拽面的相同,均由肉、蛋配时令蔬菜而成。食用时再浇入少许就蒜泥和芝麻盐。其特点为:口感光滑,味道十分爽口。
武安小麻糖——武安小麻糖是武安人每逢过年时必备的一种独特的过年食品(现在,在华北一代多称“套环”)。传统的武安人家家户户在即小年在即之时(即农历腊月二十三之前两3天)都开始制做油炸小麻糖,一次制作数量够全家人能吃到二月二的“龙抬头”。第一步是发面,用水将面肥充分融化(当地称:“老面”或“酵子”)后与白面用温水和在一起,然后放在温暖的热炕上进行自然发酵(时间约一个晚上)。第二步是面发好后,再向发面里放入白面、柿饼子泥、枣泥、和豆沙及绵白糖,并少许碱面,再打入若干个鸡蛋,充分拌匀,再将和好的面放一边醒醒。第三步是当面醒好后,将面团擀成一个大圆饼,饼上铺一张等大的薄面皮,依次用刀切除条状,再把长条用擀面杖擀成扁平条,边擀时边摸油,用刀剁成宽约3厘米,长约5厘米的好多小长条儿,同时还要在每个小长条的中间剁一刀,剁出一个小长缝。把两个带孔的小长条儿叠合在一起,捏住一头,从中间的小长缝里掏过来,稍微一抻,就编织成一麻花状的“武安小麻糖”了。第四步是用大火开锅的油炸制,炸好后用笊篱捞出。其特点:香、脆、酥、甜。一到吃小麻糖的时候,孩子们举着武安小麻糖个个眉开眼笑,老年人一吃到武安小麻糖,则两眼笑得更像一轮弯弯的月亮,此时家家都是全家围坐在炕桌前,你看那一桌桌丰盛的年夜饭,户户都在举杯同庆、恭贺新年。再看此时的武安到处呈现出一派国泰民安,盛事繁荣的景象
5. 邯郸四大特产是什么
一、五百居香肠
五百居香肠,是河北省邯郸市大名县特产。五百居香肠以新鲜猪大腿肉、肋肉、臀部肉、腰肉为主料,大多为瘦肉,肠衣为漂洗洁净无暇的猪肠衣,五百居香肠色泽纯正,条杆匀称,香味醇厚,肥瘦适宜,甜咸兼备,软滑利口,食而不腻,越嚼越香,回味悠长,独具一格。而且经久耐放,就是炎夏酷暑也不腐不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