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青木川—昭化—剑门—阆中,古镇、古城5日春游经典必看路书
古镇古城不仅江南有,本次奉献给驴子们的,正是四川北部的经典古镇、古城5日春游经典必看攻略。
首先油菜花就不说了,这一线本就属于川北陇南油菜花产地,正值四月前后,油菜花可谓随处可见。
直接说俺们春天的正事儿吧。希望此文能给正在办公室忙碌的你,一丝丝心动的感觉。
实际上,出发点青木川古镇的行政归属是陕西汉中宁强县(宁强县的好地方还真多呀)。
或者从南往北从阆中古城出发也可以,但不要选择昭化古镇和剑门关为出发点(除非您就住在这附近),否则回头路走太多。
青木川高速是不能直接到达的,须走一段几十公里的省道、乡道,不过路况不必担心。
近年来青木川还是比较火的,一鸡鸣三省,又有诸多影视剧加持,很多人都来过了。
一条河分开了青木川老镇与新镇,一座小廊桥双将 历史 与现代相连。
住宿客栈停车什么的,大多在新镇,只是停车比较麻烦,不像前两年可以把车停在客栈门前或附近,只能停在镇外的停车场,收费属于正常。
但可以联系店老板,用电瓶三轮来帮你拉行李,也不麻烦。
青木川看景要往镇边的山上面爬,可观全景,古栈道走起来也非常舒服。
这里保留着赵、魏、瞿、屠氏的祠堂,供游人参观,还有上千间老建筑都保留了下来,实属不易。
因为地处陕、甘、川三省交界处,这里的饮食就显得非常丰富。
从热米皮、火锅、腊肉再到各类南北炒菜,再加上夜市上的烧烤,总之从面条、大馒头到白米饭,总能找到你爱吃的。
阿糖有幸在这里遇到了一次村民的婚宴,正是那种记忆中的流水席,露天的。
所有亲朋好友吃吃喝喝,特别是喝酒的场面壮烈,很多年没见过这场面了,非常有人间烟火味。
每到端午、中秋,古镇的文化广场上还有各种活动,搭台唱戏,热闹非凡。
那个时候,不论你是本地居民,还是游客,都像一家人一样融入到了喜庆的氛围中。
昭化古城据说历经4000年,就在广元市昭化区,整个古城不大,但保护得很好,开发也比较有序。
进入昭化有两三个入口(不算村民每日劳作走的小路),如果预定了民宿,一定要先问清从哪个城门入口进入比较方便,那么就把车停在哪个入口处的停车场即可。
古城的四周全是山,古城就在山间的小盆地里,因此气候湿润、稳定。
嘉陵江与白龙江在这里交汇,剑门蜀道上有名的所谓"桔柏古渡"即是。
古城里的店面啥的,基本上都是按照各类老房院的格局因势改建的。
有那种几家一个院子的“合院”,也独门独房的客栈。
阿糖住过最好的,是一个大府院,分内外几个院子,房间的类型也很多,价格不同,应该是当时大户人家的府邸吧。
由于气候原因,古城里四季如春,各家各户也都喜欢种花植草,让每一处都时时春意盎然,人们心情大好。
昭化古镇三面环水,因此吃鱼在这里很方便,也不贵。
最好吃的是一种冷锅鱼,现点现杀,做好的端上桌,上面一层红红的辣椒油和褐绿色的花椒,看着仍是生的,但味道奇异,吃起来很是过瘾。
古城里的介绍这样说:全国三国文化资源保存最为完整的一座古城。同时昭化古城也是三国文化的重要发祥之城,是研究蜀汉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的重要例证。
也正因为如此,又给昭化古城平添了一份与众不同的含义,值得一游。
古城中的戏院每晚都有节目表演,不是那种大型的神马“印象”之类,而是那种类似小剧场似的节目。
欣赏着舞蹈,聆听着诗词歌赋,再品着一壶清茶。
夫复何求?
剑门关位于广元市剑阁县,流传是诸葛亮先生修建的,不知是真是假。
不过驴子们如果是自驾 汽车 或摩托往上走时,一是会感觉景色太美,时不时就想下车拍照;二是隐隐会感到路还是很险的,要小心驾驶。
联想到古时,这可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呢。
剑门关通常说的是剑门关、翠云廊两个紧邻景区,还有剑阁古镇(街)。
住宿啥的在古街上挺有感觉,其实很多都是近代修的,不过也像模像样。
剑门关的景点很多,去一次想都逛遍几乎不太可能也没有必要,主要看一下剑门关、剑阁道、剑门关楼即可,而邻近的翠云廊景区则是看古柏,上千成群的古柏,据说尽是千年成精的,很震撼。
这里游玩的话还要看天气,如果遇到狂风暴雨,景区是不开放的,只能在古街上喝茶吃豆腐了(说到这里,阿糖表示很不幸)。
剑门关的豆腐是你来到这里回避不了的,四处可见"不吃剑门豆腐,枉游天下雄关"的宣传,把豆腐吃成了宴席,甚至是纯豆腐宴,也是没谁了。
什么炸的、煮的、炒的、酱的,说不完也记不住,按阿糖口味来说有些好吃,有些也吃不习惯,看大家的口味儿吧。
如果带着小孩子,还可以去看一下4D影院,片名叫《剑门神鸟》,还有玻璃栈道。
从剑门出来,直向阆中古城。
高速路下来后,原来的路线是非得进阆中市,很麻烦,现在有了江南大道,感觉好走了很多。
阆中古城实际上在城市的边上,城里人遛着狗走路就能到达,真羡慕。
阆中古城是我们这一线游历目的地中,规模最大的。
阿糖去过三次,都没有全部逛完。
阆中古城是中国四大古城之一,另三个分别是平遥古城、徽州古城和丽江古城。
因此她绝不简单,还不像平遥现在进个城门都要收门票了。
这个“阆”字,是个有点仙气的字,意为比美好更美好(阿糖自己瞎琢磨的),传闻《红楼梦》中所述阆月仙葩,就是取阆中的这个字。
电视上反复播的那个“我在阆中等你”的宣传片不要信,拍得水平固然不错,但阿糖认为根本没拍出阆中古城的特点。
阆中是生活的,并不是那种仙气飘来不食人间烟火的。
城门楼下剥橘子、啃甘蔗,天气好就买上一张古城里随便坐的电瓶观光车票,像是“招手停”,东南西北地逛,24小时有效还是48小时有效忘记了。
晚上就坐在江边,吃鱼喝酒听歌,还能望到江面上的表演,和对岸山上的灯火。
这才是真正的阆中,没有片子里那么多外国人和香港帅哥。
阆中古城的厉害,恰恰是下里巴人的真实,动不动就阳春白雪的话,就曲高和寡喽。
当然,这也是阿糖的偏见而已。
在阆中,祠堂、张飞庙、府衙、贡院自然都是要看的,但坐着电瓶车,下来后迷了路(因为实在太大,有4.59平方公里,大街小巷都太多),结果随遇而安在大榕树上花20元泡壶茶,和老板聊聊天也是好的。
再不就到阆中中学门口看看,这里的孩子上自习到晚上九点多才放学。
据说升学率666,每年被北大清华复旦录取走的一波又一波,看人家孩子都是咋学的啊。
对了,贡院里让孩子们感受古代科考的体验非常棒,很受娃儿们的欢迎。
扯了半天忘记说正事儿了,哎呀。
车停在张飞南路与阆水东路的路口停车场,很小,不容易发现,但其实里面停车位不少,就在嘉陵江二桥的南侧。
或者提前订了客栈、酒店的话,与老板沟通,让他给发个位置。
里面的客栈、民宿和酒店,从100一间到每晚1000大元的都有,建议不要一下订几天,一天一天地订,多选择几种风格住着体验一下。
还有就是古城里到处都是醋泡脚,试一下应该没啥坏处吧。
吃饭的地方更丰富,从江边到古城里的各类馆子,要素有素、要荤有荤。
由于古城里佛、道、天主教、清真教派俱全,所以还有回民街,让可选项又多了一些。
如果都不爱吃,那么就去古城北边,也就是紧邻着的现代商业区了,一道栏杆划分出古城区、城区,城区里各类连锁火锅、西餐、中餐,只有你想不到的。
赏春的话,去坐坐船吧。
这里的船实际上是当地人过江的交通工具,可以到江对岸(几块钱,当然要做游船就是另外一回事儿了)。
对岸像似个开发的文化创意街区,当然也可以在那里挡个车,去山顶上俯瞰阆中古城全景。
阿糖到现在还时不时冒出来一句:我在阆中等你。
雁儿在一旁说:你丫等谁?
全文完!
稍等,稍等,还得再交待一下。
上述线路,走马观花的话,3天也能看过来。
但阿糖不建议这样玩,辜负了春色。
如果时间确实有限,那有两个建议供大家参考:
一是减少目的地,比如视情况只去青木川、阆中,或剑门关啥的。
二是离得比较远的驴子们,可乘飞机、高铁,先到广元或巴中、绵阳甚至汉中,租车自驾,大家不要排斥租车自驾,这真是一种很方便的旅行方式。
今天就聊到这里吧,希望能给你枯燥的工作生活带来点乐趣,那就功德无量啦!
有时候,真的不为诗和远方,只是讨厌眼前的苟且。
所以,没事儿就应该去溜达。
‘贰’ 青木川古镇木桶鱼哪家好吃
青木川有很多做木桶鱼的,看你对那里熟不熟,一般那些开店时间很长的以及顾客比较多的店子味道都还可以,自己留意一下,还有就是可以看怎么做的木桶鱼,吃货对于这个也是有点讲究的。
‘叁’ 汉中人最爱吃什么
我大汉中人爱吃什么,当然是爱吃一切好吃的,谁不喜欢吃 美食 。汉中人总体口味偏向于麻辣、香辣,我们这会只能挑着汉中本地有的开始说起。
1.面皮菜豆腐。这个是大汉中人的标配 美食 ,不用多说,就是爱这口。
2.火锅、串串。火锅、串串谁不喜欢吃,几天不吃,总觉得心里面少点什么,想了想,少了辣子的刺激。
3.烧烤。天气逐渐热起来了,又到了,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时候,与其他地方相比,汉中这边烧烤稍微偏向于素菜。
4.粉皮子。这个一般夜市才会出现,好吃的不要不要的。
5.鱼。身处大汉江,怎么能不吃鱼,鲜活鱼,现杀现做,味道没的说。
6.浆水面。爱吃的,怎么可能会少了浆水面,汉中人做的浆水那叫一绝,来碗浆水面浑身通透。
就说这么多吧,还有很多汉中人爱吃的 美食 ,真的要说,时间上有限,欢迎补充。
汉中 美食 ,也就是汉中菜豆腐 汉中面皮 汉中肉加馍 汉中核桃馍 汉中后悔馍 汉中拌汤 汉中牛肉干 汉中糟糕馍 汉中红焖肉 汉中水饺 汉中红薯粉 汉中梨 汉中樱桃沟 汉中黑米 汉中 美食 之乡 有很多朋友来汉中觉得这里是天然养吧空气清心 美食 丰盛。流连忘返。
在这里有很多名胜古迹 蔡伦 华阳红军司令部。 有朱鬟之乡 农特产之乡。
在外打工回家第一件事,下火车来两碗面皮和水饺 。因为时隔一年回到古乡才能吃上正宗得汉中家乡味凉皮 菜豆腐。
家乡 美食 丰盛欢迎各界各地朋友来品尝家乡 美食 。
秦巴山水浸染出汉中秀美的风姿,漫长的时光孕育出这里辉煌灿烂的 历史 文明。秦岭之南汉江之畔,一座 历史 悠久历朝历代兵家必争之地,土地肥沃,美丽富饶;一亩高产的油菜花良田,一条贯穿秦岭南北的西汉高速,全线 258.63 公里有着 422 座桥梁和130 座隧道,创造出了高速公路史上的一个奇迹。
特别推荐 Special
每年 3、4 月间,汉中是油菜花的海洋,黄色的花海将汉中乡间的每一寸土地铺满,映着秦巴山区的青山绿水,如果你在春天来到汉中,一定要来赶赴这场辽阔美丽的花期。
除了四川,汉中也喂养着众多可爱的大熊猫,汉中佛坪有着“熊猫之乡”的美誉,这里的佛坪和长青自然保护区内都能看到熊猫的身影,那些浑圆可爱,憨态可掬的熊猫绝对会令人感到不虚此行。
面皮、菜豆腐、粉皮、浆水面为“汉中四绝”,在当地有着悠久的 历史 ,是汉中人心中的宠儿,面皮的 Q 弹、菜豆腐的清爽、浆水面的酸香、粉皮的爽滑都会让人难忘,到了汉中,一定要品尝一番。
亮点 Highlights
武侯祠已有近千年 历史 ,是世界上最早的武侯祠,有“天下第一武侯祠”之称。汉中市的“市花”旱莲,就可在武侯祠内看到,这株树龄已近 400 余年的旱莲,被证实为世界上的稀有花树,也是汉中人心中的骄傲。
青木川因电视剧《一代枭雄》中的人物何辅唐而名声大震,据说何辅唐的人物原型便是来源于镇中的宁西土豪魏辅唐,“风雷镇”这个剧中的镇名,自然也成为了青木川的另一个代名词。
景点 Sights
汉中市内文物古迹众多,有褒斜道石门、拜将台、武侯祠、张良庙等古迹。另外,汉中油菜花也是汉中盆地上的一道绝美风景。
古汉台曾为汉高祖刘邦在汉中时的行宫,故名古汉台,为汉朝基业的象征,昔日的行宫建筑早已损毁,现今只遗留下一座由三级台地和 7 米高台构成的台基。可以作为出发前总揽 而且对汉中 历史 了解很有帮助。
汉江也叫汉水,古时曾叫沔水,全长 1577 千米,流经陕西、湖北两省,在汉口龙王庙汇入长江,汉江是汉中人民的母亲河,浩瀚的江水穿行于秦岭、大巴山之间,沿途峡谷盆地交替,两岸景色优美,汉中境内流经宁强,勉县,南郑,汉中,城固,洋县,西乡等县,游人想一睹汉江源头风采,可以到宁强县的汉水源头参观
黎坪景区境内有林海、草甸、瀑布、石林等景观,由黄洋河、石马山、冷坝等四大景区组成,以原始林海、巴册民情风俗、安汉故居为主要景观的景点共计有 160 余处。每年 3、4 月份油菜花开的季节,黎坪便成为了油菜花的海洋,金色染遍整个景区,景色绝美壮观。到了秋季和四川的光雾山脉观赏红枫叶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吃 Eat
汉中面皮分为两种,原料采用米粉(大米磨成粉)或面粉,米粉做的为“米面皮”,面粉做的为“面面皮”。面皮有白、薄、光、嫩、细、柔、韧、香的特点。将面皮切条,拌以蔬菜,调入佐料,爽口芳香。汉中面皮有多种吃法,可以热吃,称为“热面皮”,配上菜豆腐,别有一番风味。也可凉拌或油、炸、炒、烩、等。面皮为汉中四绝之首,尤以城固县出产的最为着名。
菜豆腐也叫菜豆腐粥,制作 历史 悠久,是汉中名小吃,以留坝县制作出品的最为着名。菜豆腐口味清爽,不油不腻。吃时需配小菜,一般是用 葱花、 香菜、姜末、 蒜泥、 青椒、 香油、 芝麻、 核桃仁末、油泼 豆瓣酱、咸菜、油辣子等拌匀入盘中下饭。和面皮搭配成为了汉中有名的“情侣套餐”
浆水面是汉中、关中、甘肃等地着名的小吃,但因其地域差异做法也不尽相同。汉中浆水面 历史 悠久,味道酸、辣、清香,别具一格。浆水菜的菜以芥菜(花辣菜)为佳,浆水面清热解暑,可增进食欲,为夏令佳品。
汉中人几乎家家都会制作红豆腐,红豆腐色泽鲜艳,内为乳白色,质地松软、细腻,味道醇厚、咸辣适中、清香爽口。在汉中,红豆腐虽然不是餐桌上的主菜,但确是广受大众欢迎的下饭菜。
核桃馍为宁强地区 历史 最悠久的小吃,清朝时慈禧避难时,曾做为皇室贡品,后流传民间。核桃馍以面粉、核桃焙制而成,小如瓷盖,色金黄,入口香酥。
推荐阅读 :《四城记:在城市晃荡》
作者朱晓剑,书中描述的是对成都、汉中、阜阳、桂林四座城市活观察,在城市晃荡间,寻求城市的内涵。
推荐影视 :《风过菜花黄》
一部具有浓郁汉中特色的电影,以上世纪 20 年代“护国运动”为讲述了汉中儿女面对爱情、亲情与家国,如何坚守信仰的故事。终贯穿“中国最美油菜花海”的美景,展现了汉中的风土人情和民善良淳朴、努力奋斗的精神。
推荐音乐 :《汉中》
演唱吴向飞,吴向飞是着名的填词人,曾经与陈奕迅、金海心、都有过合作,创作了很多着名的歌曲和电影主题曲,《汉中》是为自己的家乡汉中创作的一首歌曲包含了对家乡浓浓的感情。
面皮,菜豆腐
壹周君带你来看看汉中的小吃都有哪些吧, 美食 多多,提起来都流口水啊。
汉中餐饮发展渊源流长,小吃 美食 品种繁多,其中,被评为“陕西名优小吃”称号的有25个,入选《陕西烹饪大典》的46个。
蒜苗炒腊肉,汉中绿油油的蒜苗和冬日里腌制的腊肉正好是绝配!熏香的腊肉切成块,过水去咸,少油下锅熬出腊肉那股子香味,最后在起锅的时候撒上一把清香的蒜苗……哇,那滋味简直!
笋被誉为春天里的“菜王”,它和各种食材搭配在一起竟都很合拍。除开油焖春笋之外,还可这样吃:鲜肉炖春笋、笋煮豆腐、笋蒸鱼、笋炒肉……
在汉中说到家常菜肯定不能少了凉拌折耳根啊!各大酒店都有这道菜,开胃神菜啊有木有
蚕豆,汉中人一般称之为胡豆。现在正是胡豆开花的季节,荠菜不是汉中特有,但汉中人非常爱吃它!一棵棵普通的野菜,变幻成各种美味食物,给春天增加了更多味蕾的体验。荠菜圆子、荠菜饺子、荠菜豆腐羹……你喜欢哪样?
蕨菜嫩叶处于卷曲未展时,便可采摘食用。可鲜食,也可以盐腌,还可以干制。蕨菜营养非常丰富,与荠菜平分了餐桌的春色。
马齿苋又名马齿菜、长寿菜。凉血止血,能降低血糖浓度、保持血糖恒定,对糖尿病有一定的作用。它的吃法有很多种,凉拌、做馅都可以。如大蒜拌马齿菜、马齿菜馅包子。
有那么一段时间,放学路上在田间拔一些野葱回家。清洗干净,切段,做佐料,奇香无比。即使是最简单的野葱炒蛋。
香椿冒出嫣红的芽。在不早不晚的时候,掐香椿头,制作香椿饼,香椿扣肉,香椿炒蛋、凉拌香椿……清香就是美味,是最简单的最原汁原味的吃食。
汉中热面皮,菜豆腐,罐罐茶,核桃摸 等等等等
很高心为您回答,汉中人最爱吃什么。是不是大家和我一样,脑海里一下子就浮现出那个 美食 ,没错就是汉中面皮。
1、源远流长
汉中面皮的由来以久,光是传说就有四个版本,一个是汉中面皮发源于秦始皇时期,一个是发源于刘邦在汉中为王时期,一个是起源于三国曹操时期,最后一个说是清代康熙年间,由此可见汉中面皮的源远流长,确实是一代又一代的继承下来。
2、辣椒油是关键
汉中面皮为什么这么受欢迎呢,和它的美味是分不开的,在制作的过程中,人们会提前磨好米浆,有的会在米浆里放上薯仔淀粉或者红薯淀粉,以增加面皮的劲道。然后准备好蒸笼和笼布,把米浆倒入笼布,3-5分钟就蒸好了,蒸好的面皮为了防止粘在一起,会在面皮上刷上熟清油,然后切成条状,配上各种“底垫”,放上辣椒油,味精,熬好的调料水、花椒粉、盐等就可以食用了。要想面皮味美,辣椒油可是关键,我们大都会配上草果大香、花椒、辣椒面子等,还有一些人家有秘制配方,浮出来的辣椒油辣而清香,永远吃都不腻,越吃越好吃,一般人是不会告诉秘方的。所以很多面皮卖家都有高人一等的辣椒油诀窍,让人百吃不厌,确实是高手在民间。
3、外地人也会爱上它
农村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汉中是“鱼米之乡”盛产稻谷,这么丰盛的食材也为汉中面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中的米非常的适合蒸面皮,很多外地的人回去自己蒸面皮,可是怎么也蒸不出汉中的面皮味,也就是水土和食材的问题了,汉中面皮深入人心,只要是来过汉中的外地人,吃一回面皮也会爱上它的美味。连外地人都会爱上的 美食 ,我们汉中人那就更喜爱它了。
感谢您的阅读,希望对您有帮助!
热面皮,菜豆腐,豆花面,核桃馍,腊肉,麻辣鸡,菜豆腐节节
汉中人最爱吃的首选是面皮菜豆腐,俗称汉中料理。汉中人比起西安人更喜欢米食,汉中人必须每天要吃一顿米饭。面皮听起来是面皮,其实是用大米磨成浆制作而成。
汉中临近四川,大多数人口味以川菜麻辣为主,到了晚上街头小巷以麻辣火锅为主。
当然汉中人最爱吃的 美食 不计其数,汉中洋县有枣糕馍,浆水挂面,土席……宁强县有麻辣鸡,核桃馍,罐罐茶……略阳有菜豆腐节节……镇巴腊肉……这可以说是全国出名。
汉中人最爱吃什么?
汉中人最爱吃的还是面皮子,菜豆腐,在家早餐吃,出去带着路上吃,在外地定居的网上买着吃。反正各有渠道都能吃上。
也只有汉中人才能做出面皮的独特味道。菜豆腐不是卤水,也不是石膏点的。是陕西浆水汤点的,有股子独特的味道。在外地是做不出来的。
所以所出去时间长了,回来第一件事是吃碗面皮,再来碗菜豆腐。
‘肆’ 陕西秦岭深处这个小县城,与四川广元是邻居,一道小吃两省都爱!
朋友G做平面设计,给汉中的一家蕨根粉厂设计了个包装袋,老板挺高兴就送了两箱蕨根粉,G送袁小猫两包,让我们也尝一尝。 袁小猫就把蕨根粉泡上了,准备晚上凉拌蕨根粉给家人吃……
蕨根粉是陕西人不可缺少的一道待客凉菜,韧性十足,酸辣爽口 。每次袁小猫坐席,凉菜里最先被吃光的就是蕨根粉。真的是不分春夏秋冬,只要待大客,基本都会有蕨根粉,实在是因为太好吃了。袁小猫做好发了朋友圈,汉中的朋友看见了说: “蕨根粉是好吃,但是我们宁强人用蕨根粉做得根面角,那才叫一个嫽!”
根面角?袁小猫头一次听说。刚好有个同事H,老家就是宁强的。H也是餐饮行业,所以袁小猫与他经常沟通。听说袁小猫对根面角好奇,他很认真地讲解了一番。于是,袁小猫又上了一课。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说了“蕨根祛暴热、利尿道、令入睡、补五脏不足”。
宁强属于陕南秦巴山区,大山深处长了一种多年生草被植物蕨苗。不知道是哪个聪明人发现了这种植物能吃,而且还能变着花样各种吃,蕨苗的嫩芽叫蕨苔,能够凉拌,也可以煮着吃。逐渐长大后,它的根茎也变得更为有结实强壮,根茎里丰富的淀粉为它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因为蕨根含有那么多淀粉,于是宁强人直接把它当主食吃了,取了一个根面的名字,立刻与各类面粉主食同台了。
H说这种根面可以用来 做很多种食物,比如根面丸子、根面疙瘩、根面粉皮、粉丝等等,而根面角就是其中最着名的一种。 做法其实也不难,就是蕨根粉做成皮,然后把用蔬菜做成的馅儿包进去,捏成月牙形,大火蒸熟。蒸熟的根面角是黑褐色,有点像酱油的颜色。 和一般饺子蘸水一样,油盐酱醋蒜末等调好汁,当然不能少了辣面儿,热油一泼,刺啦一声,调料的香味全部激发出来了。捏起一个根面角,蘸着吃,想想都是美太太!
上次袁小猫在商南金丝峡吃了一种菜,叫“鲜竹笋炒薯仔粉”秦岭深处这个小山村到底有多好吃?菜一上桌就抢光!厨师最开心!里面有介绍,当时因为那道菜(主要是里面的薯仔粉皮)实在太好吃了,连续吃了三次,问过厨师那个粉皮的做法。听到这个蕨根粉可以包饺子,袁小猫想这根面角做法应该与它无异。
H说,现在这个根面角是越来越少了,因为很多人都外出打工了,上山打根(宁强人把做蕨根粉的过程叫打根)。很多 街上卖的都是用红薯粉做成的,味道有些相似,但是蕨根粉做得根面角即便是凉了也不发硬,红薯粉做得根面角必须趁热吃,不然一会儿就变硬了 (看来现在要吃到正宗的根面角也不容易了)。那么到底如何打根呢?要是不难的话袁小猫想自己爬山去采蕨根回来自己做……
H听了,就“呵呵“了两声,给袁小猫讲起了整个过程——宁强人一般会在 农历的七八月份 上山 打根 , 一则农忙过去了,二则那时是蕨根营养最丰盛的时刻 。蕨根一般都是长在高山上,根扎得特别深,并且内里盘根错节,纹路非常复杂,不能随便斩断,很容易伤到根茎,那样营养会分散,形也不好。 要用心,一点一点地去试探,寻找根茎生长的方向,然后慢慢挖出来。 挖出来的根茎要码放整齐,捆扎实了(这一点可真那难不倒袁小猫,从小打柴,最懂得如何把木柴摆放整齐才能保持平衡,背着爬山的时候不至于左右摇晃),然后背到山下河边,最好有泉的地方,泡在水里,让河水把蕨根冲洗干净;把冲洗干净的蕨根粉放在一块大石头上,用木榔头使劲儿砸,变成丝状的时候就行了。
接下来你得需要两个木桶, 一高一矮,两个木桶之间用一根水槽连起来 ,一头接在高木桶底部的水孔上面,一头连着低处木桶部的过滤器种。 高木桶 的作用是 砸蕨根 , 低木桶 是 装 砸好过滤后的 根粉水 的。高木桶要不停加着泉水,低木桶里不断收到与根粉融合后的根粉水。低木桶满了以后,就差不多算是把蕨根的淀粉过滤干净了, 高木桶可以休息了,低木桶开始沉淀 。大概过上 12个小时 ,低木桶里沉淀下的清水可以倒掉,剩下的 就是根粉 了。(原来的人们怎么如此聪明?!佩服之极!)
新鲜的根粉要想储存就要晾晒、风干。当然,也能够揉成一个大面团,用粽片或者布包严实,放在草木灰里面渗干(草木灰吸水性好,当然一定要包扎紧了),这就是蕨根粉,也就是根面了。
高山仰止,泉水汩汩,风在山间吹过,蝶在河边飞舞,阳光在林深处跳跃,时光在木锤一上一下的起伏中慢行……这世间,怎会有如此美好的劳作?聪明的宁强人怎会如此诗意?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宁强人把山水完美地凝结在一起,做成了这世间最清新的一碗饭…… 真的很感动。而且,大自然的恩赐永远是慷慨无私的,除了送给宁强人蕨根粉,宁强人还把过滤后的根渣,丝状的拣起来扎成刷子刷过洗碗,碎渣子就背到地里积成肥料。
袁小猫一直觉得,我们很多时候 过于追求所谓速度,所谓失效,所谓金钱 ,反而 放弃了 很多珍贵的东西,比如这种 纯粹自然的生活方式 ,这种 用心用情认真做好一碗饭的传统习惯 ,我们一切都 向时间要效率 ,要 节省时间 ,要 吃快餐 ,要过 快节奏生活… …然而呢,你省出来的那些时间你到底用到哪里去了?你吃进去的那些用SOP标准做出来的 没有灵魂的饭 , 到底有没有味道 ?……
有一次袁小猫喜想去青木川古镇玩,但是导航看了一下,开车竟然需要八个小时……于是就错失了一次去宁强的机会,但是自从去汉中以及勉县吃了两次核桃馍,袁小猫觉得宁强绝对是很好吃的一个地方,而这一次,又遇到了宁强的根面角……也许是为了让袁小猫做足了功课才让去吧。打算去宁强吃正宗的根角面,有没有同行者?或者有没有最本色的宁强人推荐当地最好吃的一家给小猫……
‘伍’ 青木川都有哪些好吃的
青木川位于陕甘川交界处,所以口味偏向四川甘肃,而非陕西口味,但是又不会像四川一样那么浓重,所以绝大部分小吃大家都能吃的惯。
如果去青木川一定要吃的小吃有:
热面皮和菜豆腐,这是每个青木川人的早餐首选套餐,一口菜豆腐一口面皮;
核桃馍,一定是刚出的热腾腾的核桃馍,脆酥咸香;
十大碗,如果碰到正好有酒席,随个五十块钱就可以跟着大家一起吃一吃青木川传统席面,一定会让你惊喜;
今天先分享到这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