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别只盯着大理丽江了!这5个避世小众古镇清净又好吃,你去过几个
冬日来临,比起北方
江南水乡的风景已足够让人沉醉
但当寒风袭来
唯有四季如春的地方
才是游小侠向往的 秋冬度假地
恰到好处的暖风掠过皮肤
懒洋洋的阳光洒在脚边
喝茶、逛集市、看山、看海
有个地方的日子和天气一样
总是温暖又治愈
一提到“冷了能去哪儿”
那必须是云南
但这次游小侠给你们
挖到了 比丽江、大理更值得去的
5个云南小众古镇
人少景美、恬静安宁、还有超棒的 美食 !
辛苦一年,是时候来一趟犒劳自己的旅行了
01.诺邓古村
“比诺邓火腿更有名的,是盐马古道”
云南大理市云龙县
大部分人知道诺邓
是从《舌尖上的中国》的 诺邓火腿 开始的
这个深藏在滇北高原深处的白族古村
1300年来未曾更名
它藏在离大理古城200公里的云龙县
至今 家家户户都养马
从这些马匹身上,依稀可见从前
作为盐马古道文化符号的马帮的影子
诺邓,意为“有 盐 的地方”
明清时期开始,这里的人就长期以煮盐为生
曾一度是滇西地区的 经济重镇
雨季一过,村子里的人就开始煮盐
这口深度约20米的 诺邓盐井
已经在村子里存在了上千年
“云龙一大怪,诺邓火腿敷着泥巴卖”
盐卤下沉淀的泥浆是制作火腿的宝贝
据说这种稀泥有保鲜、增香和防虫的作用
诺邓火腿 是云南除宣威火腿
鹤庆圆腿之外的 “三大名腿” 之一
腌制 历史 始于唐、盛于宋
南诏时期就已经是 宫廷贡品
早在前清时代,就经“南方丝绸之路”
出口缅甸、印度、越南等东南亚国家
诺邓的盐不咸,火腿味道鲜香
每个部位都有不同的吃法
3年以上的火腿可以生吃
而诺邓自产的井盐是腌制火腿的制胜关键
火腿饭团、莴笋炒火腿、火腿炖鸡
……
要吃火腿有关的菜,来诺邓就对了!
诺邓的三四百户人家
主要分布在村中的山洼和西北阳坡上
特别是 北山坡上的民居,依山构建、层层叠叠
前后人家 楼院重接、台梯相连
往往是前家的后门即通向后家的大院
村中的街巷道路 因山就势、纵横交错
清一色的石板铺成的
尽管开了不少民宿,但都保留了古朴的外观
所有的物品都靠骡子驮进村子
听到骡子走过的叮当声
有一种远离尘世的静谧感
古村保留了大量国内罕见的
完整的唐、宋、明清传统建筑群落
玉皇阁 是滇西地区现存
极少见的 三层阁楼式古建筑
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古代是着名的道教宫观
大殿顶层现存的藻井绘画 “二十八星宿图”
可谓“诺邓一绝”
在研究中国古代宇宙观
及天文、艺术、建筑等方面都有很高的价值
时间充裕的小伙伴一定要来诺邓
感受一下这个千年白族古村的质朴原味
02.沙溪古镇
“茶马古道上仅存的集市”
云南大理市剑川县
沙溪古镇坐落于大理与丽江之间
位居《孤独星球》中国50个最美小镇榜首
它浓缩了2400多年的马帮岁月
其中的寺登街是茶马古道上唯一幸存的古集市
它曾是南诏国、大理国、唐帝国
和吐蕃之间的要冲
后来时移世易,繁华落幕
直到来自瑞士的古建修复团队
将其精心修复,保留了古镇原有的样子
将它打造成了现代版的“桃花源”
古戏台 是寺登四方街上
最中心、最具特色的古建筑
也是沙溪古镇的标志性建筑
每逢节日,白族儿女身着节日盛装
弹着龙头三弦,齐聚四方街
在戏台上载歌载舞
坐落在寺登四方街西北侧的 欧阳大院
是当地大户欧阳镜 (当年马帮的头儿)
在清末民国初建盖,有100多年 历史 了
是沙溪古镇里保存非常好的私人宅邸
附带一座马店、两个花园,占地1300平
欧阳大院是典型白族建筑
“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
圆形瓦顶可以防火
白族古建筑上称为 “琉璃瓦”
只有极富人家才用得起
沙溪古镇四古桥之一的 玉津桥
始建于明末清初
它静静地横亘于沙溪的护城河黑惠江上
巍然挺立、造型古朴
玉津桥日落也异常唯美,非常值得等待
漫步沙溪古镇
这里 巷陌清净、古色古香
没有过多的商业气息
有的只是恰如其分的舒适感
街头巷尾藏着许多有趣的小店
手冲咖啡、创意料理、当地特色菜
这里是浮躁都市者的世外桃源
是旅居避世者心中的乌托邦
03.和顺古镇
“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
云南保山市腾冲市和顺镇
和顺古镇,这座在滇缅边境
守望了600多年的古城,是西南最大的侨乡
古“西南丝绸之路”的必经之地
曾经的马帮重镇、面向南亚的第一镇
和顺人世代出国闯荡
以马为连接 中印缅 的主要交通工具
诞生了翡翠大王、棉纱大王、谷米大王等雄商巨贾
被称为“大马帮驮来的翡翠之乡”
古镇依山势而建,四面 火山环绕
山清水秀、垂柳拂案、如诗如画
有湿地、龙潭、瀑布、峡谷等各类奇观
这里至今仍然保持着古朴的风格
远离凡俗安静而祥和
被《中国国家地理》等联合推荐为
“人一生要去的50个地方”之一
除了江南水乡般的徽式风情
还有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其中的 寸式宗祠
是典型的南亚风格建筑
连建筑原料都是从国外用马帮驮回
寸氏宗祠的南亚风格大门
艾思奇纪念馆的欧式窗户
“弯楼子”民居的英国铁艺
与“四合五天井、三房一照壁”的云南古民居
恰到好处地融为了一体
记得赶赶早集
逛累了走进随处可见的 和顺茶馆
品品用龙潭水、栗炭火烹制的各色茗茶
就这样慢下来晃晃悠悠住上几天
圆个城市人的田园梦
04.白沙古镇
“世界级的古纳西王国”
云南丽江市白沙镇
白沙古镇北邻玉龙雪山,是纳西族的古都
保留着原生态的纳西村落
被称为 “世界级的古纳西王国”
白沙古镇离丽江古城只有10公里
曾经是丽江政治、经济、商贸和文化的中心
却比丽江古城多了一些
鲜为人知的古朴气息
白沙壁画 是镇上最着名的景点
绘制从明初到清初,延续了300多年
融会了藏传佛教绘画中流畅绚丽的风格
是壁画艺术中的珍品
白沙的 纺织和手工刺绣 也曾非常发达
历史 上纳西刺绣主要用于
地方部落酋长和达官贵人的日用品
画作和藏式唐卡等
青石路面蜿蜒曲折,小巷深处别有洞天
来白沙,街边小店闲坐喝茶、慢慢闲逛
参观纳西小院,体验古镇的原汁原味
05.黑井古镇
“南诏王族御用盐场”
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
龙川江畔、五马桥旁
有一座古镇比诺邓更会“做盐”
它自古以来产贡盐,因盐而兴、因盐而盛
它就是位于楚雄“恐龙之乡”禄丰县的黑井古镇
这里是目前 亚洲恐龙遗骸 最多的出土地
地处“万山相与峙,一水送烟溪”的龙川江边
是西南丝绸之路上着名的 “千年盐都”
也是云南四大古镇之一
素有“明清 社会 活化石”之称
古镇的数百米老街
是贩盐马帮来往歇脚打尖的必经之地
“朝暮烟云浮半空,一门一窗一铺台”
黑井街道上,随处可见房屋下的铺台
当地人在自己临街街面砌出平台,出售物品
往来盐帮要买东西便出手,钱货两清
据《康熙黑盐井志》记载
“有土人李阿召,牧牛山间,中一牛倍肥泽,后失牛
因迹之,至井处牛舔地出盐,后牛入井化为石”
为纪念这头黑牛的功绩
遂称此地为“ 黑牛盐井 ”,后称“黑井”
古镇还有 古盐棚、古卤水池
老晒盐台、古法制盐、盐马古道 等
是中国唯一的“千年古盐文化博物馆”
武家大院 是黑井 最着名的一处明清建筑
始建于清道光十六年
至今保存完好,它是当年黑井镇上
有钱有势的大盐商武氏家族的宅第
大院依山而建,布局独特
呈“王”字型,纵一横三、规模宏大
99间房子108扇门,建筑面积达1万平方米
是云南罕见的古民居建筑群之一
大龙祠 建于黑井盐业最兴旺的明代
后被雍正皇帝亲赐“灵源普泽”牌匾
匾上雕有9个龙头
是雍正对当时黑井的卤水惠泽普天下的评价
祠前平台是俯瞰黑井古镇的最佳视角
过去一碗 稀豆粉 ,加一勺辣子
就是运盐马帮的早饭
入口浓郁的黄豆香还带着柴火味儿
如今有了 豆黄米线、油煎洋芋
盐焗鸡、烧豆皮、灰豆腐、炸糯米肠
谈不上极致的美味,却也妥帖地安抚人们的胃
从昆明坐上每天一趟发往黑井的直达火车
来这个 千年盐都
感受繁华落尽后的 历史 韵味
5个小众古镇,你去过几个又最爱哪个?
久违的慢生活
从住进云南的古镇开始
趁人少,去云南度个“避冬”假吧!
编辑@丁丁
*本文图片已获本人授权使用,版权归作者所有盗图必究
❷ 大理有哪些特色店呢
大理有哪些特色店呢?
大理古城洋人街。几乎都是酒吧,有比较正宗的西餐。消费较高,但是环境不错。洋人街上段还卖当地特色的首饰以及民族特色服装,价钱便宜,需要耐心挑选。接近金花饭店大门,也有几家民族服装和银器店。
要吃大理特色的小吃的话,人民路那条街上有许多当地特色的小吃。大理的名小吃凉鸡米线在那条街上有,下段一家叫做“再回首”的 *** 饭店的最好。
复兴路会上有买饵块和乳扇的小贩。也有许多民族特色的饰品店,与洋人街上的摊位小贩比起来稍贵。
这些街道都是步行街,相距不远,但是几乎囊括了大理比较精华的小吃。
特色店有哪些
1 洋味食屋。天津大学内
2地点:高法对过(鞍山西道)
店名:好像叫什么豆浆坊(永强)
特色:都是小吃一类的 3南门外大街,粥旺府(好象建国道上也有一家)
4地点:南市食品街对面
店名:小肥羊
5地点:勤俭桥
店名:小虎
特色:烧烤
6地点:八里台师范附小对过
店名:城鑫烧烤店
特色:韩国式烧烤
7地点:气象台路与电台道交口
店名:铁真红焖羊肉
特色:属于涮锅,红焖羊肉做锅底(冬天红焖羊肉,夏天刨冰店)
8地点:好象和平路后面的胡同,{百货大楼后身不远}
店名:津门肘子馆
9地点:和平区皇家花园
店名:大胡子羊肉串
特色:物美价廉
11地点:西湖道
店名:京东美食府( *** )
特色:京东牛肉饼
12地点:水上公园北路
名字:水煮鱼香辣蟹
13名称:上帝厨房
地点:柳州路实验小学旁
特色:鲜墨鱼丸‘虾丸,还有鲜老汤
14地点:环湖中路(消闲岛附近)
店名:乾清花饺子
特色:饺子
15地点:尖山路黑牛城道交口
店名:花正餐厅
特色:自助 烤 涮
大理有哪些特色小吃?
1.永平黄焖鸡:永平黄焖鸡号称“滇西一只鸡”,选材十分讲究,必须是当地的优质土鸡,保证鸡肉鲜嫩柔韧的口感,再配以优质花椒、草果、大蒜、干辣椒、生姜等十几种配料烹饪而成,色泽金黄,外表酥脆、鸡肉滑嫩鲜美,备受食客亲睐。
2.大理砂锅鱼:白族人吃鱼讲究一个“鲜”,在大理守着洱海吃鱼,可谓得天独厚。雪山融雪汇成了洱海之水,如此水质又滋养了分外鲜嫩的洱海鱼。闻名的大理“砂锅鱼”,就是用洱海出产的新鲜鲤鱼搭配着嫩鸡片、火腿、冬菇十多种配料,在祥云出产的砂锅中小火慢慢烹制而成。
3.大理生皮:大理生皮最早起源于洱源县,经过发展成为大理民族的一道传统菜肴,当地土话将这种吃法叫“海格儿”。生皮选材与制作都特别讲究,上好的生皮选取猪后腿肉和里脊、腰脊作为主料,用稻草或麦秸烧火烤猪的外皮,至猪皮表层发黄,然后才用水洗净,伴上佐料生吃。
4.喜洲粑粑:喜洲粑粑是流行于大理城乡的一种风味小吃,又名破酥,是一种色、香、味都十分俱全的麦面烤饼,以喜洲本地的白族传统粑粑最为有名。
5.烧饵块:在大理旅游,清早走在大街上,随时可以看到一个个小摊,摊主在面前摆一个火盆,上面放置一张铁丝网,网上摆着几个白色的圆饼,下面燃烧着红红的栗炭火,这就是大理烧饵块。
大连特色店有哪些?
护心肉锅不太清楚
特色店可不少 给你推荐几家本人喜欢的吧 网络烤肉 就是在纸上烤肉 我们家人都很喜欢吃的 他家的冷面也很不错 还有金汉斯 天天爆满 久日隆豆捞还有朱开山筋头巴脑 都很不错
鼓浪屿岛上有哪些有特色店呢?求分享
1.海蛎煎 思明区龙头路美食街(就在街心花园边上,推荐海蛎煎10元,八爪鱼10元,凉拌海蜇头10元,再买2碗鱼丸汤。
2.中街卤味 思明区龙头路鸡爪 鸡翅和翅尖
3.茶语时光:有两家店,龙头路分店在麦当劳对面,总店在鼓浪屿内厝沃路358号(上岛向右沿海岸线向右行,过了龙山洞向右100米上坡)有送免费地图,各有风格。传说中的招牌古追咖哩蟹,咖哩海鲜组合必吃, 118元/份。古追招牌奶茶,香浓顺滑听说古追奶茶可以和澳门的奶茶相媲美,被法国知名魔术师誉为中国最好的奶茶。姜母鸭,封肉,味道很正的厦门特产,可以带上一大盒牛皮纸包装的礼盒回家送人。推荐:古追牌咖喱蟹 ,古追奶茶,古追花草茶,古追姜母鸭,封肉。
4. 地道的厦门海鲜推荐:小彼德渔村(鼓浪屿店):内厝沃路356号,着名的小彼德渔村(上岛后经海底世界过龙山洞向右100米上坡)0592-2092537。(各类海鲜,招牌菜厦门特色香辣炒蟹,清蒸深海鱼,跳跳鱼豆腐汤、椒盐虾菇,特色厦门小吃。
5. 黄胜记肉脯和肉松,龙头路95号, 100元8包。老板很爽气,大块大块的肉脯拿给路人品尝,人家不好意思要,他还硬塞给人家。买多了还送旅行袋方便拎走——如此周到的小店,难怪每天人都多到爆。大家要记清楚是音乐厅附近那家,老板不给试吃的就不是真的。
推荐:猪肉铺、肉松
6. 叶氏麻糍:新华书店三叉路口。
7.不知名的小资的咖啡厅随处都能遇到。
柳市有哪些特色店?
阿瓦山寨 地址:柳市柳翁西路852号 特色菜有山寨巨无霸(鱼头王) ~阿瓦满堂红(剁椒鱼头)
星期八火锅 地址:乐清市建设东路供销大厦 特色火锅 百胜蜂比萨王子地址:柳市柳青路惠丰路交叉口 特色比萨饼 西山庄农家乐6 地址:乐成镇西山水库边 农家菜(可以自带菜给加工费)
大理有哪些有特色的旅店啊?
大理去过很多次,也住过很多酒店、客栈,最喜欢的还是大理晏园这家的精品客栈,周围的环境自然、安静,房间很舒适,值得入住。
云南大理有哪些特色风景
一、 大理州风景大致分为苍山十九峰一线和洱海沿岸一线发布,合称苍山洱海风景区。
1.苍山风景区:从大理州西边的漾濞县的脉地镇苍山后花园、石门关起,连上大理市下关镇将军洞,大理古城片区国家级大理苍山地质公园:感通寺、清碧溪、苍山大峡谷一线,天龙八部影视城、七龙女池、洗马潭一线,三月街、中和寺、中和溪一线,各风景区以苍山玉带云连接,天龙洞、花甸坝、洱源县清源洞一线。
2. 洱海一线:大理市下关镇洱海公园(当地叫团山公园,是大理动物园、植物园、娱乐场所为一体)、洱海森林公园、天宝街的天宝公园(南诏和唐朝发生战争的历史)、海东镇的天镜阁、挖色镇普陀岛、双廊镇风情岛和金梭岛、上关镇的罗时江湿地公园。大理古城、周城的蝴蝶泉公园。
二大理州县份风景:
1.祥云县:佛教圣地——舍利塔林立的水目山,休闲娱乐一体的青海湖,卡斯特地貌的清华洞,最早叫云南的地方——AAAA级云南驿风景区。祥云县城的祥云古城。还有到祥云一定要看云,那里的云变幻莫测。
2.漾濞县:万夫莫挡的石门关、杜鹃花海洋的苍山后花园。
3.巍山县:国家级历史古城——巍山古城,观音山和观音寺、莲花寺, *** 建筑群,道教名山——巍宝山,还有鸟类迁徙的分水岭——鸟道雄关。
4.永平县:以木莲花闻名的云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5.云龙县:千年白族村——诺邓古镇(又名太极村,历史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属于蜀国地,建筑大致形成于唐朝,美食有诺邓火腿,已经上《舌尖》了。)、天池自然风景区。
6.南涧县:南涧土林,土林还没有完全开发,属于很原生态,去玩的要赶紧,开发后可能就不好玩了。
7.宾川县:佛教名山的释迦摩尼大弟子迦叶的道场——鸡足山,茶马古道上的周城古镇。
8.洱源县:邓川镇德源山邓赕诏遗址、白洁圣妃庙,右所镇的西湖、万亩荷田的东湖,洱源县的茈碧湖和城隍庙及附近的大理名人王淞墓,凤羽镇的帝释山、元代的火葬墓群、镇蝗塔、清源洞,牛街的火焰山温泉和海西海。
9.剑川县:剑湖、沙溪古镇、“天南瑰宝”的石宝山风景区。
西安的特色店有哪些
贾三灌汤包,在 *** 街里
王老大葫芦头 在东门外柿园路上
李老四肉夹馍 在互助路职培大厦旁边 门面很小,但是人很多
桥梓口的腊牛羊肉
太多了。。。。。
服装,大街小巷。。。。。
❸ 来云南,这六个小众古镇不要错过,人少景美,美食也多
看不完的云南美景,数不完的民族风情
说起云南古镇,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双廊古镇,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玉龙雪山、双廊的洱海,无一不令人神之向往,可久而久之,去的人多了,难免人潮拥挤、商业化。如果你想在 旅游 旺季度有一段不动声色的时光,不妨来这几个少有人知的古镇待待,这里才是正真的人少景美, 美食 也多。
娜允古镇
娜允古镇距今已有七百多年 历史 ,“娜允”即傣语“na veng”,允是傣语京城的意思,即“内京”之意,同时,它也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在这里有傣汉两个民族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有空去土司衙门看看墙上艳丽的壁画,是傣族 历史 的记载。娜允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人一种恬静闲适的美感,岁月静好的舒适,在这里你会吃到正宗的傣族菜,感受到浓浓的东南亚风情。
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这个名字,根据藏语发音,则有两层含义,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一为“月光之城”。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不像丽江古城那样有一种水乡般的婉约,也不像大理古城那样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气息,反倒显得有一些清冷和坚硬。沿街漫步,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两旁古朴的木屋,阳光从头顶洒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在龟山公园里,有着世界上最大转经筒,可以在人多的时候一起去转转,但转动的圈数一定要是三的倍数,而且是顺时针转动,寓意着祈福。
白沙古镇
距丽江古城仅10公里,但比丽江古城少了不少喧闹,它北临玉龙雪山,西依芝山,是纳西族的古都、世界级“古纳西王国”,是木氏家族的发源地,在这里,你会体会到最原始的纳西民风和习俗。围墙上诉说着几百年文化 历史 的东巴壁画,远处传来东巴古乐,东巴文字跃然纸上,街道上年逾古稀的老奶奶,香味扑鼻的鸡豆凉粉,眺望远处云雾缭绕的玉龙雪山,目之所及都是惬意,这一切都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和顺古镇
古名“阳温墩”,位于银杏之乡腾冲,几百年来,各种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形成了这里独有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和顺有 历史 悠久的中式建筑,有南亚风格的宗祠,有徽派建筑文化的木雕,更有西式哥特风的圆拱窗,形成了国内少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顺的当地特色 美食 也很不错,价格也不贵,木瓜鸡、糖粑粑、煮饵丝等,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吃一餐和顺三滴水,几乎囊括了腾冲的的所有风味特色。
诺邓古镇
诺邓古镇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 历史 的白族村寨,四面环山,美景尽收眼底。这里是为数不多的还保留原生态生活的古镇,拥有百年树龄的古榕树、古黄连木,民居依山而建,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着少数民族的质朴感。有了美景,别忘了 美食 ,这里的诺邓火腿可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温润的气候,造就了名扬古今的诺邓火腿。
建水古城
这里曾因为地处偏远,交通的限制而鲜少人知,在这座边陲小城中,它深藏的 历史 文化、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以及众多至今尚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古文物等,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发现它们的故事。来这里,你只会感到惊喜,小众、安静,没有太多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当地人,让你感到亲切,去看一看古桥夕阳。坐一坐最慢的火车,吃一吃建水烧豆腐,饭后散散步,走在青石板路上,静静的感受独处时光。
❹ 云南大理剑川一马锅头,回到故乡村庄守护茶马古道,做马帮罗锅饭
“六月放羊雨水多,自背罗锅上山坡。好吃不过罗锅饭,柴又湿来烟又多。”这首山歌里唱的罗锅饭,就是茶马古道上的赶马人,日常吃的“马帮饭”。“马锅头”赵宗铭带着我们重走了云南剑川羊岑段的茶马古道之后,还盛情邀请我们品尝马帮的日常饮食罗锅饭。
赵宗铭说,西南地区环境复杂、山路崎岖、气候多变,马帮的赶马人在连绵起伏的崇山峻岭之中,行走险道,历经雄关,风餐露宿,出没于人烟稀少的莽莽群山之中,通常一两个月才能还乡。而在这漫长的旅途之中,罗锅饭就是他们日常的饮食。
赵宗铭说,马帮一般有两种组织形式;一种是专业马帮,另一种是临时的“拼伙帮”。大的马帮内部组织严密,一般在马帮里有“大锅头”,“二锅头”,“ 三锅头”和赶马人一起组成,他们在马帮内各司其职。其中“大锅头”是马帮的首领,“二锅头”是马帮的二号人物,协助大锅头办事,“三锅头”负责管理马帮的经济收支账目和生活。而临时的“拼伙帮”,就要一人身兼多职,且出发前要碰头约定,旅途中各带一件餐饮用具,“搭伙”同行。
介绍了马帮的基本组织以后,只见赵宗铭拿起一个被烧得黑黢黢的锅,先把洗好的米倒进锅里,米铺平以后,又把切成小块的洋芋铺满罗锅,最后在洋芋上放满火腿肉。等这一切都做好以后,赵宗铭把罗锅放在一台藏式火炉上。
他说:“以前生活在云南坝区和大山里的少数民族,都爱煮罗锅饭,一般是把罗锅支在火塘上的铁三角架上,还有的是支在三块石头或土基砖上,这些地方的火塘一年四季不灭,也因产长时间的烟火熏烤,屋子里都黢黑一片,火塘上的罗锅自然也不能幸免。不过马帮的赶马人都是在野外做饭,煮罗锅饭的柴火都是顺手捡的。马帮吃饭也有规矩。一般马帮朝哪个方向走,生火做饭的锅桩就要正对哪个方向,烧柴也必须顺一个方向,切忌烧对头柴。”
罗锅在火塘上差不多煮了半个小时,赵宗铭打开锅,看了一眼,说还没有好,要换个方式继续烧。这次是烧四周了,原来马帮饭是吊在火上煮的,他是想尽最大可能复原真正的马帮饭的原始口味。最后一个环节又把整个饭锅倒过来,这是要罗锅四周都要火烧烤到,这样煮出来的米饭才熟的均匀。
差不过又过了十来分钟,赵宗铭再次检查罗锅,这才确认饭终于做好了,打开锅盖的那一瞬,米香夹杂着腊肉的相位,香气扑鼻,直刺味蕾。“以前马帮在旅途中开饭时,马锅头坐在饭罗锅正对面,面对要走的方向。大锅头第一个添饭,添饭时要平平地舀最上面一层,切忌在饭罗锅中挖一个深坑,盛完饭的勺子要仰面平放,切忌翻转过来。”赵宗铭说道。
“赶马人中途饮食进餐叫“开亮”。吃饭时的第一碗不许泡汤,坐下来不许脚伸直。吃饭吃得快的人,也就是第一个吃完的人,只洗自己的筷子,最后吃完的人要洗碗洗锣锅,锣锅不能翻扑,一翻扑就不吉利,谁翻扑了餐具,就要罚他请客吃饭,或买香火来消灾。”
“因为以前马帮走的路太险恶了,常常可能遇到不测之事,所以赶马人都有点迷信。不仅逢庙必拜,祈求神灵保佑,而且马帮里还有很多禁忌。比如“开亮”时,饭勺不能放在锅里,如果有人不小心把饭勺放在锅里,就会被认为过河时马可能会掉入水中。吃饭的饭勺也不能敲锅边,否则可能会有吵架斗殴之类的事情发生。“打尖”时,马帮里的马鞍也要顺着放,预示着在一路都能顺顺利利……”
我们一边品尝着马帮饭,一边听马锅头讲马帮的 历史 和文化,在马锅头的讲述中,我们想象着千百年前,无数的马帮,唱着小调,响着驼铃,闯过了横断山的险恶,走过了滇西北的荒蛮,在茶马古道上默默穿行,横穿世界屋脊……
【我是夏梦,不跟风,不做白日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