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鲁朗小镇好吃的地方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鲁朗小镇好吃的地方

发布时间: 2023-02-21 09:51:51

Ⅰ 西藏有哪些美食值得推荐体验的

西藏,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太阳辐射强,由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人特有的食材和烹饪方式。

因为地势高, 藏族人民对食品很少采取蒸煮,主要以煎炒炸为主 。同时西藏的 美食 有一个特色,藏餐的口味都比较清淡,只是加了一些食盐,还有葱蒜等等,不放任何辛辣调料。

大家平时耳熟能详的藏族 美食 有:酥油茶、牦牛肉、石锅鸡、糌粑、血肠、藏面等。下面跳跳妞带大家一一来看~
“酥油茶”
酥油茶是藏族的日常饮料,酥油茶含有很高的热量,味道咸甜,醇香可口。 酥油茶不仅可以作为日常饮料,而且可以充饥解饿,还可以缓解一下高原反应 ,可以说是很实用了。现在酥油茶已经开始机械化生产,市面上有包装型的,可以买回家作为礼物赠送亲朋好友。

“牦牛肉”
牦牛可以说是高原之宝,不仅可以提供牛奶,牛肉的价值也是非常之高。牦牛肉本身的营养丰富,含有很多其他肉类没有的微量元素,味道鲜美,是不可错过的 美食 。

“石锅鸡”
使用当地养的土鸡,加上手掌参、蘑菇、枸杞、红枣、八角、花椒等,都是原汁原味的原料,一起放在石锅中慢炖。经过四五个小时,就能闻到了有药材为飘出,可以开始品尝。石锅鸡营养丰富,味道鲜美,鸡肉鲜嫩,入口香沉,虽然价格会有所偏高,但绝对物超所值。

“糌粑”
糌粑虽然是藏族的主食,但对于游客来说,这不失为一种特别的西藏 美食 。糌粑不仅便于食用,营养丰富、热量高,很适合充饥御寒,还便于携带和储藏,是藏族一大特色 美食 。

“血肠”
血肠作为传统食品,是宰猪(羊)时,用大盆装些盐水接血,然后搅拌血液,使其不凝固,拌上剁碎的猪(羊)油和洋葱末、盐、姜粉、胡椒粉等调料后灌肠,扎紧捆实,放入锅中煮制而成。切片趁热食用,或作酸菜时血肠白肉同时放入,血肠味道浓香,油而不腻。

“藏面”
藏面,是传统藏餐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小吃。你说它是正餐也可以、说它是小吃也可以。说是正餐,藏面的量不多,一般吃一碗不太容易饱腹。说是小吃,也属于面类,在茶馆面馆才有卖,没有街头小摊卖。

说了这么多 美食 ,那西藏有哪些出名的餐厅可以一尝美味呢?跳跳妞为大家精挑细选了3家,若是去 旅游 的话不妨一试哦~
“西藏第一网红餐厅”——玛吉阿米西餐吧

“西藏特色 美食 餐厅——拉萨阿罗仓”
这里是 西藏的旅行者们最喜欢的藏餐厅,有着最原汁原味的拉萨藏餐, 现在已经迁到大昭寺 马路的南边,稍微向当地老百姓打听一下,就能找到。特色藏菜有牛舌、烤羊排、羊肉炖萝卜。

“光明港琼甜茶馆”
大昭寺广场前藏医院路上东侧, 平均消费超便宜,7块钱两磅奶茶,4.5元一份牦牛肉面,我太喜欢他们家的甜茶了, 因为门面不引人注目,门牌凹在里面,我们找了两次问了好些人才找到,我之前看到有人说,如果你连光明港琼甜茶馆都找不到,那说明你跟大昭寺跟拉萨是真的没缘分。

近些年,西藏的传统餐饮在周边国家和地区流行较广,影响较大。同时为了照顾旅行者的口味,也开设了许多川菜、粤菜馆,如果吃不习惯藏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选择其他菜式啦。

以上,就是跳跳妞的全部回答,若有偏颇之处欢迎指正。既然都看到这里了,那就点一个赞再走吧~

去过几次西藏,对于西藏的 美食 有一些了解,下面我来说说关于西藏的 美食 。

中国有56个民族,每个民族都有属于自己的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西藏,由于它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藏族人特有的食材和烹饪方式。大家常听到的西藏 美食 有:糌粑、酥油茶、青稞酒、松茸、血肠、手抓羊肉、手抓牛肉、烤藏香猪肉、风干肉等等。有一年在西藏林芝藏民家里我品尝过这些地道的藏族 美食 ,要是问我味道如何?说实话:除了松茸和酥油茶,很多东西都吃不习惯。但是既然到了西藏那就什么都得尝试一下,这样才能说你到过这个地方。

我是跟着朋友一起去的藏民家,主人家非常热情,为了迎接我们的到来,忙里忙外一上午为我们准备了一大桌的菜。

酥油茶: 这是西藏特有的 美食 ,一般就着糌粑一起吃。一碗热乎乎的酥油茶既可以御寒,又可以提神醒脑、生津止渴。很多人到了西藏都会有高反,喝这个茶可以有效缓解。个人觉得这个茶还是比较好喝的。

松茸: 比较珍稀名贵的天然药用菌,无论是炖汤还是做菜,都鲜美无比。

藏香猪排: 林芝的一大特产,光是看着就非常诱人,闻着味道也是特别的香。我兴奋的拿了一块就开始咬,可是怎么也咬不动,哈哈。。看着边上的藏族同胞吃的津津有味,真心佩服他们的牙口。

糌粑: 藏族人每天必吃的主食。用青稞麦炒熟后磨成面,然后用少量的酥油茶搅拌均匀,用手捏成一个小团子就可以吃了。据说营养非常丰富,但是吃起来有些粗糙,估计很多人会不习惯。

血肠 :藏民在杀羊时会把羊血留下来,然后加一些调料,再灌到小肠里煮熟吃。看着非常诱人,口感也很嫩滑,但味道有些重。

烤藏香猪肉: 看着很肥腻的猪肉,不过吃着口感还算不错,很Q弹。喜欢吃肉的朋友千万不要错过。

如果西藏三次,也去过新疆一次,一直觉得西藏的旅行没有新疆来的舒服,其中最重要的就是 美食 。新疆的 美食 更丰富更够味,更适合游客,相比之下,西藏的 美食 就逊色不少。

不过,即便如此,西藏还是可以找到不少 美食 。首先最推荐的就是最受游客喜欢的甜茶,在拉萨大大小小的茶馆不少,比较出名的有喜鹊阁,老光明茶馆,新光明茶馆,仓姑寺等。其中个人最喜欢老光明和仓姑寺,当然喜鹊阁的环境很好,也更干净,适合游客。

第二,来西藏还不能错过的茶就是酥油茶,相比甜茶,酥油茶并不那么好喝,大部分游客是接受不了的,小马倒是挺喜欢喝,最地道的酥油茶一般都要在藏族人家里喝。

第三:藏面,虽然相比山西和陕西的面条,西藏的面花样少了很多,味道也没那么浓郁。但牦牛肉搭配上素菜煮的面条,也不会一种特色。

第四:牦牛肉,来西藏一定要尝尝牦牛肉,而最地道的做法就是白煮,搭配着辣椒面。一般餐厅里也会有,而地道的也是在藏族人家里。吃惯了红烧和烧烤的牛肉来尝尝最原始的牛肉味也算是一种体验。

第五,糌粑,这算是西藏最地道最平民化的食物。糌粑的食材也很简单,酥油加青稞粉,还可以加奶渣和白糖,做法也很简单。糌粑虽然廉价,但是够香,有一种小时候的味道。

另外西藏还有藏包,薯仔包子,石锅鸡,老酸奶都是不错的 美食 ,除了这些你还知道有哪些 美食 吗?

西藏的 美食 确实有很多,但是西藏的 美食 有一个特色,藏餐的口味都比较清淡,只是加了一些食盐,还有葱蒜等等,不放任何辛辣调料,这一点对于很多人来讲,有一种返璞归真的感觉,当然,你想知道一些辛辣的东西,就去川菜馆吃,西藏有的。

这里推荐的西藏 美食 ,一定要去尝尝西藏三大碗。

一是藏红牛肉,这可是从吐蕃王朝,松山干活那边传下来的,经过300年的改良,越来越好吃,也算上是一道宫廷菜,据说这是**公主的厨师改良过的做法,现在都没法考证,当然是非常好吃了。

二是咖喱羊排,这样应该是从尼泊尔传过来的,有那边的影子,这个和赤尊公主有关,据说当年赤尊想念家乡,就托人从家乡带来了一些咖喱,尺尊公主是洋人,喜欢吃咖喱,他就让厨子用咖喱和羊肉尝试着配合的做了一道菜,没想到流传至今。

三是杂粮炖牦牛肉,这道菜有1500多年的 历史 ,也是吐蕃王朝留下来的,色泽诱人,液汁鲜嫩,而且是荤素搭配,营养非常丰富,西藏人都爱吃吧!

当然西藏还有很多的 美食 ,例如灌肠,藏式包子饺子,酥油茶,糌粑,炖羊肉炖牛肉,这些就不用多说了,还有手抓羊肉,当然还有牦牛酸奶,好喝。

当然还有风干牛肉,这些都是可以带回去一些吃。

到西藏以后,可以到一家藏族餐馆,看看菜单,还有什么其他好吃的,可以随心选,当然藏族餐馆的价格可能稍微高一些,但是值得,我们得尝尝吧!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关于去西藏,还有什么其他的疑问,可以随时私信我,我会直言不讳有问必答,最后祝每位驴友,能够去西藏玩的开心。

藏族是一个勤劳勇敢而又充满智慧的民族,在饮食方面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藏族人讲究饮食,不仅仅是满足自己,更重要的是为了尊客敬友。家里来了客人,主人会以最佳的烹饪技术和最好的食品招待,使客人在藏族人家中,享受到无穷的乐趣。

今天我给大家推荐的西藏 美食 主要有:麻森糕,风味小吃。由糌粑、酥油、碎奶渣和碎红糖制成,营养丰富,香甜可口,常作为待客的佳食。

宗木察,意为肉烩米饭。由米饭、粉条、蘑菇和骨头汤,加葱姜等佐料煮熟即成,香气扑鼻,肉质鲜美,为款待贵客的佳肴。

蔗色,意为油干米饭。米饭中加入白葡萄干和白糖,再加酥油即可,为节日佳食,香甜可口。

古图,意为腊九粥,藏族年饭。面团中加辣椒、羊毛、石子、木炭等,煮熟后食用,吃到什么即席吐出,引起哄堂大笑,是一种有趣的吃饭 游戏 。

名达,意为什锦粥。米粥中加入肉块、桃干、大枣、葡萄干等,再加白糖即可,味道香甜可口。

还有杰麻塞,即粗糌粑油团;恰珍,即油茶羹;帕里撒波,即薄面饼;夏帕里,即肉饼;博图,即藏式面条;夏帕查,即水饺;夏馍馍,即肉包子;索岗白希,即油炸肉馅包……传统食品人参果酥油汁,油炸糕点卡赛,风味小吃帕查麻姑,喜爱食品祛瑞,待客食品规颠……

西藏人的这些 美食 ,你吃过吗?若去西藏 旅游 ,一定要尝尝,希望你喜欢!

走川藏线的朋友对西藏的 美食 不陌生,西藏的 美食 也是有很多的,那今天就简单介绍普遍公认的 美食 !

这两个字可能有些朋友不知道怎么念,糌粑(zān ba)是藏族牧民传统主食之一,也是藏族人民天天必吃的主食。

由于在高原上能把食物炒熟已经非常不容易了,所以糌粑的做法也比较简单。

在把青稞洗净、晾干、炒熟之后磨成面粉,然后再用少量的酥油茶、奶渣和糖等搅拌均匀后,捏成团状,就可以食用了。

这个西藏的酸奶和我们平常喝的酸奶不一样,是由牦牛奶发酵而成的,味道更有厚重感,也是我每次去西藏时必喝的东西!

藏式的酸奶有两种,一种是用提炼过酥油的牛奶制作而成的,叫作达雪,另一种是用没提炼过酥油的牛奶制作而成的,叫作俄雪。

我们知道的西藏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雪顿节”,其实就是以西藏的酸奶来命名的,可见其清白胜雪,纯洁如冰。

这个简直可以归纳为西藏最有特色的饮料,你去了一定要去尝一尝!

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的,一般来说,藏族人民都会将酥油茶和主食糌粑一起食用。

酥油茶不仅能生津止渴、去腻充饥的作用以外,而且还能够提神醒脑,保暖御寒,甚至有些藏民说酥油茶可以治疗高原反应,预防嘴唇干裂。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喝一杯青稞酒,便记住了雪域高原”。

青稞酒可谓是青藏人民最喜欢喝的酒,每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迎送亲友,必不可少。

青稞酒的酿造也是比较简单的,将收割后晒干的青稞煮熟后,晾干水汽,然后把发酵曲饼研成粉末均匀地撒在青稞上并搅动,最后把青稞酒装进坛子,密封贮存,等到两到三天就可以喝了。

说到这个就让我想起来第一次见到牦牛的时候,还说,这是“hao"牛,哈哈哈哈一幅没有文化的样子。

我觉得牦牛特别的酷,与我们平常所见到的牛不太一样,其中最不一样的就是它的毛发极为旺盛,像是一件衣服穿在身上。

牦牛特别耐寒,从上到下从左到右都是宝贝,不同的部位还可以治疗不同的疾病,被称为“高原之宝”。

风干后的耗牛肉酥甜松脆,美味可口,特别好吃,你一定要试试!

至于其他 美食 就要大家耐心去发现了,如果有可能,一定要去一次西藏喔!

雪域高原的西藏,风光秀美,空旷圣洁,珠穆朗玛威严挺拔,布达拉宫庄严肃穆,那次去西藏的 旅游 至今难忘!

西藏的 美食 独具特色,主要以食牛羊肉和奶制品为主。在牧区一般很少吃蔬菜。风干的牛羊肉是每家必备的食物,味道很独特,可能与高原气候有关,非常好吃。藏族的饮料有酥油茶、甜茶、青稞酒等,味道甘美,很纯正。

“结玛”,就是我们吃的血肠,西藏牧民宰杀牛羊的鲜血用勺子舀出盛在盆里,放盐使其凝结,然后在血中放入剁好的肉丁、油脂,加入盐、花椒粉等调料,灌入洗干净的牛羊的小肠内,扎口,煮熟就可食用。

“尤”,就是我们吃的肉肠,西藏牧民把牛、羊肉切成碎肉丁,加入盐、花椒粉等调料后灌入.将牛羊的肥肠封口,煮熟即可。

“青尤”,就是我们吃的肝肠,西藏牧民剥去羊肝表皮薄膜,剔除肝内血管及其他杂物,打成浆,加入剁碎的油脂,放盐、花椒粉等调料拌匀,装入肥肠封口,煮熟即可。

还有一种食物叫“土巴”,把肉、野菜和在一起,烧烤着吃,味道还可以。除了这些土特产,还有家喻户晓的西藏 美食 :藏式面条、白肠等。对了,西藏盛产虫草,这可是极俱营养价值的补品哦!

藏面,有煮的也有炒的,一般在茶馆、面馆有卖,特点是量不大,口感略硬,但是味道还不错,个人喜欢炒藏面。

糌粑,绝对是无人不晓的西藏 美食 ,是将青稞洗净晾干,炒熟以后磨成面粉,再用酥油茶、奶渣、糖等拌匀捏成团,热量高,味道不易接受。

酸奶,西藏的酸奶是用牦牛奶发酵成的,味道更加厚重。

酥油茶,是用酥油和浓茶加工而成的,香味浓郁,保暖御寒,是藏族人民每天必喝的特色饮料,我们刚喝的时候有点不习惯,但是喝多了就能感受到其中的美妙了。

甜茶,用红茶熬制,加上牛奶、白糖,喝起来和内地的奶茶味道差不多,但其营养肯定比奶茶要丰富的多!

血肠,主要是羊血肠,在羊血中加入盐、花椒、糌粑粉,和剁好的羊肉拌匀,灌进羊肠内制成。

牦牛肉,特色还是风干的牦牛肉,贮藏简单,热量很高,家家都有。

东经95.26 ,北纬29.22 。

这里是西藏林芝地区的墨脱,在藏语中意为“花朵”。

圣洁的雪山、澄净的白云……苍茫之下,在这一方宁静的雪域净土中,有一种味道叫做墨脱石锅火锅。

墨脱石锅火锅

它与四川火锅、重庆火锅不同,并非重辣重油。

也与蒙古火锅、老北京火锅的清汤寡水相比似有进益,味道更加浓厚。

老北京火锅

墨脱石锅火锅是318川藏线上有名的 美食 ,在这里进藏的人们总要一尝它的美味。

今天就来强行科普这个在西藏旅行中不可不吃的 美食 ——墨脱石锅火锅。

墨脱石锅,原料为世界上稀有的天然皂石,它质地绵软,可耐2000 的高温,保温效果极好。

常食石锅炖煮的食物对患有高血压、心脏病、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人具有明显的食疗保健作用。

墨脱石锅是墨脱人纯手工打造的,很是难得。在当地,都是山里人肩抗身背,一口一口带出大山的。

如果你到过西藏,可能会对墨脱石锅火锅有所了解。

墨脱石锅鸡

到那里先点上一锅石锅鸡,煮熟的柴鸡块鲜软嫩滑,作为配菜的茶树菇、白玉菇也是西藏特有的菌菇。

另外,锅底中搭配的虫草花、手掌参、党参、百合等中草药还具有 养生 的功效,这些珍贵的食材和药材都是可以捞出来直接蘸着料汁来吃的。

尤其虫草花,是上等滋补佳品。被热腾腾的汤底滚过后,酸酸艮艮有嚼劲,味道很独特。

西藏人民是吃着牦牛肉长大的。分布于海拔3000-5000m的牦牛,是高寒地区特有的珍稀牛种。

牦牛

西藏当地有说法称,牦牛是吃虫草的,营养价值很高。藏人还习惯将牦牛牛骨熬汤给小孩子喝。

牦牛肉

牦牛肉细嫩,肥硕而不腻口。取自牦牛身上不同部位的牦牛肉,在口感上也会有很大不同。

拿牦牛上脑肉来说,肥瘦各半。它既有五花肉的丰满肥香,也有牛肉的厚硕紧实。

另外汤底可以喝!而且还会大补!汤汁香浓可口、后味醇厚、持久。味道之鲜美,令人吃过一次,便再难忘记。

首先这个问题我很喜欢,我是一个吃货,

也是独立纪录片《藏餐》的导演,没有之一,感兴趣的可以网络一下,各大网站都有45分钟全称给大家介绍西藏 美食 的。

接下来简单说说西藏的 美食 ,

首先藏族每次早上必备的就是藏面了,大街小巷到处都是藏面馆,不过面我不太喜欢。因为是碱水和面所以有点硬,我适应不了。但是汤还不错,一般都是牦牛骨熬制的。

再有就是甜茶了。为什么说甜茶呢?而不是酥油茶,其实去过西藏的人都知道,酥油茶是咸的很多人喝不惯,所以我觉得甜茶很好喝,味道纯正。

以上两点我建议大家去八廓街附近的“老光明”尝尝,这里有几十年的 历史 ,虽然环节简陋但是味道很好,几百人同时吃面喝茶甚是壮观。

再要推荐的就是就是藏餐了,但是藏餐不是都好吃,个人推荐《藏式薯仔包子》《藏式火锅》还有就是牛肉类的菜。

下来推荐重点、林芝地区的石锅鸡超级好吃, 但是千万不要去景区吃, 尤其是鲁朗小镇巨坑。 建议在八一镇,然后点餐的时候问他是不是整个鸡上来的。 不是就不要点。

这个还可以刷菌类,我吃过的有四十多种不一样的菌类。

西藏的酸奶也是必须要吃的,纯正,就和我们大东北的高粱酒一样,别人比不了。

其实关于西藏没事还有挺多的,没办法一一和大家分享,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我的纪录片《藏餐》。

Ⅱ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D3(7.17)游雅鲁藏布大峡谷及鲁朗小镇

D3(7.17)游雅鲁藏布大峡谷及鲁朗小镇

七点,闹铃吵醒,麻利起来打开窗户,哇,下小雨了,眼前一排高高低低的山峰被云雾缭绕着,仙境一样。来不及细欣赏,匆忙洗漱拉着行李去餐厅吃饭。稀饭、馒头、茶鸡蛋、咸菜,很是简单,但好歹可以填饱肚子。吃着简易早餐,看到院子里一个白色桶状的奇怪东西,难不成可以钻进去睡觉?问了房东,果然是晴朗夜里睡里边看星星的,里边有卫生间呢!好向往,躺在里面看星星的感觉。不过,想想,自己小时候夏天夜里不就经常躺稻场睡觉看满天繁星么。

吃过早餐赶紧上了车,我们坐上景区内的63号观光车(整个上午都由它载着我们游玩)开始游览雅鲁藏布江,水流不算汹涌,但有很多的弯道,仿佛是切开群山蜿蜒曲折的一条玉带。一路上有小小村庄,路边不时有结满青果实的果树,我问是啥果子,导游惜字如金,不给解释,还是司机师傅说是桃子,哦哦哦,好小,让我想不到是桃子。要是四月份来,漫山遍野桃花开,我幻想着这地方岂不是世外桃源了。

不一会儿,车停在了爱情广场。下车,“千年古桑”,据说是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携手共同种下的一颗桑树,虽然从未开花未结果,但依然枝繁叶茂。旁边还有“情比石坚”,在一颗巨石的裂缝中长出了一棵桃树,坚韧挺拔,传说这源自一个关于桃王之女和部落青年凄美的爱情故事。

广场往前走不多远,就来到迦巴瓦热气球体验广场,也是目前国内海拔最高的热气球了。乘坐热气球,是我从小就有的梦想,太想体验一次电影小说里关于乘坐热气球跨过千山万水的感觉了。因此,这次西藏之行,在众多旅游套餐中,我之所以选择了较贵的五千多元的“帝王西藏”,就是因为它含有热气球体验。只是这地方的热气球与我想象的可以飞跃大峡谷出入太大。这仅仅是系留飞行,简单说,就是下面有牵引绳系着热气球。因为高原气候变幻莫测,如果完全放任漂浮,危险系数极高。虽然这样,我们依然兴致勃勃排队(6人一批)登上热气球,呼隆隆呼隆隆,热气球慢慢升空,越来越高,视野越来越宽阔,可以俯瞰奔腾的雅江,远看高不可攀的南迦巴瓦峰(云遮雾罩,实际我没有看到),附近的藏式村落与高原田野尽收眼底,壮观,浪漫!只是,快乐的时光总是短暂的,不一会儿,热气球就不再呼隆隆,在渐渐下降,降,至广场。我们意犹未尽,依依不舍翻下气球筐。

体验完热气球,乘车到下一站,观山台,这里可以遥望到中国最美山峰TOP1的南迦巴瓦峰。不过此时的南迦巴瓦峰上满是白云,不仅遮住了峰顶,甚至遮住了整个蓝天,什么日照金山当然也难以见到了。从观景台向下方看,是雅鲁藏布江和一块正绿黄相间的梯田,好一派江南风光。

接着下一站叫亲水台,观景台靠近江边,站在观景台眼下可见的是江面较宽的一段,水流击打在石头上激起浪花,南迦巴瓦峰依旧不肯露出尊容。江水虽急,但不凶猛,跟四川湖北的长江没法比。

再下一站,大渡卡遗址。下车就被一黝黑的本地小哥志愿者带领游览讲解。得知是昔日工布首领的庄园城堡,距今约500年历史,后来在战乱中被火炮摧毁。如今只剩下几堵高低不平的土墙,但从遗存的残垣断壁仍能看出昔日的辉煌。现在的土墙周边装满了经幡,随风舞动。作为回报可能,志愿者积极推广景区的祈福牌(50元)。在祈福牌店铺的后面有观景台,站在这里远眺南迦巴瓦峰,依然不见。另外,这里可以俯瞰大峡谷入口段的有魔湖之称的宽阔江面江心的魔鬼岛,过去洪水泛滥,后来小岛建了个小庙,庙里有莲花生大师塑像,神奇的是,从此任凭雅鲁藏布江的水再大,小岛也不会被淹, 风调雨顺了。

参观完大渡卡,已近中午。我们上了63号景交,赶往雅鲁藏布大峡谷游客服务中心自助餐厅,自助餐厅很大,一排排桌椅还算干净。门票包含着一顿自助午餐,所有来大峡谷的游客都要在此享用午餐。我们赶上高峰时段,但大家自觉排队依次选餐,要吃多少自己随便拿,以川菜为主,有荤有素,品类丰富,我感觉味道还不错。用完午餐,就出来换乘我们的旅游大巴,前往鲁朗牧场。

在去鲁朗途中经过一个路边商店,导游让我们下车进店休息,说到后门还可欣赏佛掌沙丘,司机要去洗车。商店里地方特产尤其藏药琳琅满目,我们都没打算买,就快速穿过商店曲曲折折的柜台,来到后门的观景台。哇,对面山脚下的江边真有一座大沙丘,两头矮中间高,与水中倒影合一起,还真有点像双手合十祈祷的佛掌。大沙丘倚山面水与周边的青山绿树碧草形成明显反差,真是奇观。儿子还给我普及了地理知识,说这个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中下游强风口地段,秋末至春末期间爱刮大风,沙丘前后河床上因枯水期而露头的河沙,经年复一年地吹送、搬运并堆积便形成了这一奇特的地貌景观。哎呀,大自然真神奇!

看过佛掌沙丘,我们上车继续赶往鲁朗。汽车奔驰在G318线,但真奔不起来,随着山势越来越陡,车速也越来越慢,好在一路风景怡人。G318穿行在山间,山林间的云雾不停地变幻,一会儿下雨一会儿晴天,仿佛我们在空中行驶,若在天间。摇了许久,来到色季拉山,站在4728米的色季拉山上是眺望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的最佳位置,但是很遗憾多云看不见。这时细雨靡靡,加上山风,好冷啊!遥远的南迦巴瓦峰,从雅鲁藏布江到鲁朗,一路都在找你,却始终瞻仰不到你的雄姿。神秘的南迦巴瓦峰没有见到,倒看见不远处的山顶有两个庞大绿球,导游说不能拍那东西,搞得神神秘秘的。我猜应该是军事设施,果然,返回车上,导游说是监测印度的雷达。我突然感觉离印度好近啊,是不是爬到山顶就可以看到印度了呢,好想爬上去看一看印度,但军事禁区,不可能的。同时不由得对驻扎在这里的官兵心生敬意,说什么岁月静好,那是因为有人为我们负重前行。辛苦你们了,在如此艰难困苦的环境坚守保家卫国。

再往下走,就是峡谷里的鲁朗小镇。终于,草场、牛马多了起来,茂盛山林,牧原田歌的美景呈现眼前,到达鲁朗了!真是一片人间净地,好安逸!清新的空气,清新的田园,清新的牧场,清新的林海,动态的白云像哈达一样缠绕着青山,恍如我心中国外的瑞士一样。我们下车进入一个牧场,就有几十个藏民牵着马等候我们这一拨游客的到来。团友们纷纷随便选了一匹骑上去,我也就近找了一匹,是匹小白马。别看是匹小马,我吭哧抬腿竟难以上去,牵马的师傅见我如此笨拙,连忙伸手扶我一把,总算上去了。我们所谓骑马,可不是策马奔腾,只是慢悠悠的被师傅牵着在牧场上转了一圈。手使劲儿抓紧马鞍的同时我细细地品味着这高原骑马的滋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乡野的青草味,只是还夹杂着淡淡的牛屎、马粪的味道。不远处就是林木葱郁碧绿的群山,脚下的草地上开满了各种小花,金黄的油菜花开的正旺。很快,就绕场一周。儿子在前面已经下马,见我过来,麻利走到我跟前,扶着我下来。莫名的,好感动,儿子长大了,晓得体贴妈妈了。骑完马,我们还去体验了射箭。

骑马射箭后,原路返回林芝。晚餐,在林芝大厨房吃的,特色菜是牦牛肉,味道不错,量也足。饱腹后出回到林芝宾馆住宿,途中还见了林芝的市容,和我们内地城市一样郁郁葱葱绿化,有内地一样的高楼大厦。抵达酒店已十点多,安心睡下。

Ⅲ 西藏行之 鲁朗小镇——天上西藏 人家鲁朗

从今天起,我就开始介绍在西藏所见、所闻、所想、所感,给您不一样的西藏

鲁朗位于西藏林芝八一镇以东80公里左右的川藏路上,地理位置优越、 旅游 资源丰富,有“东方瑞士”的美誉。主要以冰川地貌、高山峡谷和动植物资源景观为主,是冰川、高山、峡谷、草甸、森林、河流、湖泊等各种景观并存且全世界不可多得的顶级 旅游 资源地,具有极大的开发利用价值和潜力。

鲁朗分两个季节,一个是 旅游 旺季,每年的四五月份到十一期间,这是 旅游 旺季,鲁朗有天上西藏,人间鲁朗之称,所以这里是树木丛生,景色优美,西藏人休假都来这里玩,内地人路过这里,也要在这玩,人来人往的,镇里到处都是人,宾馆,民宿都是人满为患,商店,超市,特产店生意都非常好,这里的建筑具有藏式风格,有石锅鸡,石锅鱼,还有骑马射箭的,

镇里面都有星级酒店,可见她的繁华程度。过了十一,这里就是淡季了,镇里偶尔有几个村民走动,就很少见人,很静,静的能听到自己的心跳。

来西藏了,一定要去鲁朗小镇看看,让您感受到不一样的乡镇,不一样的风光,不一样的西藏。

Ⅳ 鲁朗小镇周边景点有什么

鲁朗是位于林芝市巴宜区鲁朗镇的自然景区,距八一镇以东70公里。鲁朗意为“龙王谷”、“神仙居住的地方”,素有“天然氧吧”、“生物基因库”之美誉。周边景点有:鲁朗林海、色季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扎西岗民俗村、国际旅游小镇、风味美食街等等。

1、 鲁朗林海

由灌木丛和茂密的云杉、松树组成,是鲁朗最美的景致。林海绿得丰富,正所谓“幼林葱翠母林幽”,尤其是高耸入云的南迦巴瓦峰的皑皑白雪与林海相互映照,越发显得西藏高原的雄奇壮丽。

2、 色季拉国家级森林公园

色季拉国家级森林公园是鲁朗景区的必经之山,位于林芝县以东,八一镇78公里处,为念青唐古拉山的一个分支,也是鲁朗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季拉森林公园是尼洋河流域与雅鲁藏布江的分水岭,着名的川藏公路蜿蜒其间,沿川藏公路行驶至色季拉山垭口,即可饱览云海、林海雄伟壮观的美景,若天气睛好,还可以远眺南迎巴瓦峰。

3、 扎西岗民俗村

扎西岗民俗村位于林芝县东久乡政府所在地。具有浓厚藏式风格的民居和一些融合了藏、汉、门巴等民族特点的楼宇错落有致地点缀在高山田园牧场之间,恬静祥和。庭院干净整洁、花香弥漫整个院落。房间里传统的藏式装饰格调,佛堂里的酥油灯终年不熄。

Ⅳ 林芝,好美!(四)——鲁朗小镇

还没去林芝时,很多朋友都说鲁朗小镇很美,心中一直期待。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回来,我们又在林芝市区居住了一晚,品尝了当地的石锅鸡。

清晨,当窗外的白鹤鸣叫之时,我们也赶紧起床洗漱。吃过酒店里的自助餐,一群人向着鲁朗小镇进发。路旁林深水急,我们在郁郁葱葱的绿色中穿梭,曲曲环环,没过多久到达了位于山顶上的鲁朗林海。

满山的松柏挺拔而立,整整齐齐。在观景台上,我甚至看到了它们那挂在枝头的紫溜溜的果子,很是诱人。不来这里,竟不知道这些树还会长有长长的、从枝干垂到地上的须,应该是有年头的大树方才能生出如此柔韧、细密的奇妙之物吧。可惜的是——我竟忘记了拍这些奇特的须的照片。从林海一路弯曲下行,在道路的尽头,我们看到了希望。

这山谷,竟别有洞天。穿过小镇的门楼,眼前一片视野开阔,我以为我是到了真正的世外桃源——美丽如画、宁静祥和,最重要的是空气竟如此干净、清新。我贪婪地大口呼吸着。

看到这里,有没有一种穿越的感觉,恍若穿越到了某个时空的异域?远山、云朵、小河,开满鲜花的草地上一座端庄美丽的城堡……眼前的美景,好梦幻。

这儿有溪流穿镇而过,离着近着些,可以听到那欢快的流水声。走近着些,再看一看,哇,清澈见底,波光粼粼!这里的水,也能如此得秀丽而温婉!

翌日清晨,拉开窗帘,明媚的阳光洒满了大地。看着窗外不远处山峦上丛林密布,忍不住想象着去采蘑菇的感觉,这一定不错。又是令人惊叹的美景!

Ⅵ 鲁朗小镇在哪里

鲁朗镇位于西藏自治区林芝市。从林芝市出发,沿318国道行驶70公里,即可到达鲁朗镇。很多人评价这段鲁朗沿线的风景是川藏线旅游景观大道最美的一段。驶离林芝后,沿盘山公路上山,站在海拔4720米的色季拉山口。小径狩猎过后,满山的杜鹃花在细雨中娇艳,连山坡都散落一地。无论是谁,都会爱上它。

翻越关隘开始下行,便到了圣洁宁静的鲁朗林海。林朗海中有许多松树。初春的森林,黑绿的颜色,同样的松树,无边的山,深邃的天空,点缀的云朵,让林海成为画中的主角。松树上被风吹起的经幡扭曲的五彩腰肢与林海中的涛声形成美妙的和弦,不愧为“东方瑞士”的美誉。

这里不仅风景优美,林木葱郁,石锅鸡也很好吃,让人很惊喜。刚进城的时候,就像误入了世外桃源,但又不忍心打扰这来之不易的圣洁宁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