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关于西安好吃的东西!哈哈!
1. 竹芭市阿房宫旁边的“王恒肉夹馍”,和柏树林南口的的“秦豫肉夹馍”。
2.大皮院的老刘家胡辣汤一般。好的是韩森寨康乐路上的“马奎肉丸胡辣汤”。
3.牛羊肉泡馍好吃的是北广济街的“老米家牛羊肉泡馍”。
4.金康路的“云老四”凉皮。
5.腊牛肉夹馍应该是韩森寨路上的“李老四腊牛肉夹馍”。
6.粉蒸肉是西羊市的“刘家粉蒸肉”。
7.水盆羊肉是北院门正街的“老金家水盆”,
水盆大肉是互助路(皇后大酒店对面)的“水盆大肉”(三宝水盆大肉东面)。
8.烤肉可以到大皮院的大皮院清真寺旁面的烤肉店尝尝(店名忘了)。
9.烤鸡翅是万寿路黄河俱乐部南面夜市东头的烤鸡翅摊。
11.北广济街的老徐家柿子饼。
12.大皮院东口的“王家饺子馆”和鼓楼下“花家”。
13. 葫芦头,小南门里第一个十字西拐50米,诚信和、天发芽都在那里,西安葫芦头的灵魂所在。千万别跟我提春发生,跟你急。
14.秦镇米皮比较好的是西郊团结南路的“春兰红油米线凉皮店”和东郊金康路的“云老四凉皮店”。
15.火锅是雁塔路(快到大雁塔北广场)上的“海底捞火锅城”。
16.杨翔豆皮涮牛肚(互助路店和西关店)
17.麻辣烫是交大商场的九龙麻辣烫(理工大南门对面),佰人王(光华路)。
18.biangbiang面。南院门有一家(店名忘了)。
19.蒜蘸面――――绿蚂蚁对面。
20..雁塔路(海底捞火锅城对面)上的“永丰岐山臊子面馆”。
21.凉皮----秦镇朱选民凉皮店,西木头市路北,KFC后面100米,很明显。味道不错的,皮子很筋。 22.米线----红红米线店,大车家巷路西,做了很久了,用的是自产米线,汤里味精味稍重,但是总感觉不错。 23.饸饹----田七饸饹,六中西第一个十字南拐100米,注意那里有两家打田七镇招牌的饸饹,只有偏南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推荐臊子饸饹和羊血饸饹。 24.火锅是三江火锅(长乐中路,),便宜好吃,一口锅赠好几份菜,形式颇像秦百年火锅但是味道更胜,强烈推荐猪蹄锅底、三江鱼锅底,很香很辣,又嫩又烂。 25.牛肉面----玉鑫面庄,里面各种味道的面都还可以。最多人点的是削筋面、牛肉面。26.炒菜----乐乐餐厅,德福巷和湘子庙街的岔路口处,很多人推荐了,便宜量足味道好,对菜品不做单独推荐了。27.香辣鱼----寇寇香辣鱼,大车家巷路东一个豁口里面,香辣鱼么,听名字就知道咧!28.揪面片----刘家腊汁肉揪面片,一到饭点儿就很多很多人等吃。29.饺子----邓家饺子,刘家腊汁肉揪面片隔壁,是这一带饺子里的饺饺者。30.炒饼----胖子砂锅,大车家巷路西,这个仁者见仁,好之者最推崇的是肉丝鸡蛋炒饼。31.冒肥肠—----春发生,春发生不是没有好东西,是人家藏者掖着不给你吃,这冒肥肠60元份,显然不是5块钱的葫芦头能比的——确实好吃,有老店看家风范。32.肉丝粉条炒豆芽----人和食屋,芦荡巷30米深处,小铺子的看家菜,买到10元天价,还不错。33.白油豆腐----人和食屋,芦荡巷30米深处,小铺子的低档看家菜。34.梆梆面----梆梆面,春发生对面,就这一家,没有对比,口味还可以,曾经有人推荐里面的猪蹄,一般。吃面点三合一就可以了。35.三明治----御品轩,端履门里200米,甜食不是我的强项,偶然一天早上路过此家店,转来转去就看上了这一款,果然做得很感性、很好吃,当早餐吃感觉自己特象白领。嘿嘿,最近实习阶段我几乎每天早上都去买.
36.小炒――――西羊市中段的“天下第一碗”; 37.杂羔汤――――(建设西路旅馆村内) 38. 孜然炒肉夹馍――――(洒金桥十子东南角) 39.蒸碗――――(建西街东口向西100米路南) 40.煎饼――――顶顶香煎饼屋(龙首村十子向南50米路西),万家灯火(西一路西段) 41.酱大骨头――-骨头庄(吉祥村十子向东100米路北) 麻辣粉――――牵人(粉巷) 42.火锅――――竹园 (和平路)(劳动南路高新十字),老成都(高新路),海底捞(建设路)43.牛肉面――――马虎面(西七路) 44.愣娃鸡汤刀削面(光华路) 45.羊肉面――――建设西路西头路南“陕北老二面庄” 46.高新的老王羊肉面 47.长乐路的牛肉拉面 48.高新路北段“一诺面庄”的秦香面 49.麻辣鱼――――建国路中段路西“安平麻辣鱼”
50.砂锅――――穆萨 (大皮院 ) 51.大盘鸡——边家村“郭老大”52. 卤汁凉粉--西大街桥梓口
川菜——南二环“川渝人家”,东木头市“川渝人家”,西稍门“七十二行” 科技路“国力仁和”
湘菜——毛公湘菜馆(锦园小区)
建设路东口路南(三二三医院东邻)〔塘坝鱼〕
东门里南〔渭南时晨包子〕
劳动南路,老机场里面有一家跳水鱼,非常好吃的。但是别忘了老机场靠什么出名——烤肉!
西北大学北门,西侧的红焖王(红焖羊肉非常棒)——强烈推荐!
南郊吉祥村十字社科院对面老蒲城风味小吃,里面的八宝辣子和老豆腐很好。
文豪杂粮食府去一次,感受感受看看就行了,自己吃饭千万不要去
湘子庙街有一个“大清花”饺子馆,饺子不错,菜也不错,满族人开的,装修很有特点,老板很会做生意,去吃过几次,真的很不错。
海鲜——公园南路一条街(咸宁中路与公园南路十字往南)
韩国烧烤(西一路东口)老板是韩国人,泡菜很地道。
麻将凉皮:盛家 大皮院西口
小寨东路育才中学隔壁的旺家羊肉面和洋芋叉叉也不错
边东街口有一家三鲜煮馍也很好。
经二路北口的裤带面
沙湾大盘鸡,别看店小,味道可比郭老大好了去了,另外其芳香排骨也做得很好,太白商厦南50米;
三合食府,不是太白路批发市场旁边的那个大的,是高老庄北边的小店,号称河虾一绝,算是名副其实,适合于三两人小酌;
月明楼,大学南路口。这附近没什么吃羊肉泡的地方,拿这个充数吧,店面环境极其一般,不过味道至少比老孙家更容易接受一些,; ÷。
大皮院的定家小酥肉
西郊原大世界游乐场,现在是西安翻译学院大门西测有一菊园酒家里面一道菜,也仅仅这一道菜特好吃-----辣子鱼。很独特的做法。
麻家十子的东南亚甑糕,家世界也有的卖。
兴庆路东隆的楼下〔今日平价酒楼〕的炒菜不错,
东门里南〔渭南时晨包子〕
B. 分享下渭南有哪些好吃的
分享下渭南有哪些好吃的?
渭南,是陕西省的一个地级市,位于关中平原东部,因为处在渭水之南,因此叫做渭南。渭南的面食比较多,而且都是家常食品。渭南的这些食物都有着不一样的风味。不过,渭南的美食很多,除了下面推荐的以外,也希望大家可以去渭南尝尝更多的美食。
1、渭南时辰包子
豆腐泡是渭南人的经典早餐,在城区随处可见。豆腐泡,也叫豆腐泡馍。豆腐泡里面的豆腐用精选的黄豆研磨,把黄豆磨制成比平常豆腐脑略略硬一点的豆腐,馍是用文火烙出来的麦面饼,配上油泼辣子、干的香椿末等调料,把馍一点一点掰碎,掰成拇指头大的那种块,和豆腐一起用勺子舀着吃,非常美味。水盆羊肉是澄城水盆羊肉,汤色清澈见底,汤也非常鲜美,肉和羊杂一目了然,分量也非常足,羊肉吃起来香软烂,没有羊肉的膻味,表层上面还有一些香菜,让味道更加鲜美。配上月牙饼吃,口味更好。
这些是陕西省渭南市的一些美食。当然,渭南市的美食也不仅仅是这一些。对于渭南的好吃美食,这些是较为公认比较好吃的食物。当然,美食没有太多的标准,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喜欢吃的,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答案。因此,希望没吃过的大家都可以尝尝,除了以上推荐的这些,也可以尝试别的美食,会有更多的惊喜。
C. 陕西有哪些春节小吃
武功镇旗花面 是一种当地群众非常喜欢的面食,也叫一口香或起花面。一般用来招待贵客的,主要以优质面粉制作的面条为主料,汤料是以高汤辅以其他材料制作。臊子是以黄花、木耳、海带丝、鸡丝、大肉炒制而成。漂菜是以葱花或韭菜花、蛋皮花、等制作而成。成品以“薄、筋、光;酸、旺、香”着称。 礼泉烙面 礼泉烙面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方便食品。可加汤食用,亦可干吃。其特色吃法称之为“泖(音:miao,一声)”,即将面盛在碗中,反复用开水浇之。然后调上佐料,即可食用,佐料的调配比较独特,用上等的猪油调和辣椒面,配以葱花、韭叶、盐及当地酿造的香醋。 已经泖好的礼泉烙面,可以开吃了 浆水鱼鱼 油饼猪头肉 油饼猪头肉,也叫(狮子大张口)绥德风味小吃。千层油饼:用温水和面,揉面擀薄抹油酥面,卷为长条分剂,再拧团压扁擀饼拓上花纹,在炉鏊上先烙后烤而成。外脆内虚,层层可口,若乘热用刀沿边划口,填入凉拌猪头肉,名为“狮子大张口”,咬一口肥美解谗。 水晶莲菜饼 以莲菜为主料与面粉制成面团,包入生板油粒、核桃仁等制成水晶馅,煎炸制成。 菜色泽金黄,皮脆馅绵,汤汁透明,润甜适口。 咸汤面 陕西省耀州区地方小吃。 其特点是:吃起来辛辣出汗,筋韧爽口。 咸汤面分为油面和碱面两种,油面是热面出锅后拌上油晾凉后吃,碱面是热面。 秦镇米皮 秦镇米皮是陕西户县秦镇的着名特色小吃。 秦镇米皮用当地出产的一种籼米制成,制作工序包括泡米、磨浆和蒸制。师傅当着顾客的面,用一把几十斤重的大刀把整张的米皮切成细条,拌上特制的辣椒油(叫“油泼子”)、醋和盐,加上黄瓜丝和豆芽,一碗碗看来红通通、吃来“筋、薄、细、软”、凉爽可口的秦镇米皮就可以上桌了食用了。 蒲城椽头馍 蒲城椽头馍是陕西省蒲城县的传统食品。 原料配方 上等白面5千克 酵面:春、秋季800克、夏季600克、冬季1.1千克 水:春、秋季30℃水1.75千克、夏季20℃水1.75千克、冬季50℃水2千克 芝麻烧饼 莲菜饼 陕西呼为“莲莱”,用藕作主料,经多道工序烹制而成饼状。是陕西传统甜菜。此菜原料普遍,但制做精细,火功、勺工技巧讲究。成菜晶莹黄亮,绵软嫩糯,香甜爽口,系筵席压桌精品。 油泼扯面 陕西扯面,又叫拉面、拽面、抻面、桢条面、香棍面等,据说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 裤带面 陕西八大怪之一的“面条像裤带”的裤带面,俗称 “biang-biang(现代汉语字典上没有这个字)面”,正宗的关中人所做的帮“biangbiang面”和通常城里人所吃的扯面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正宗的“biangbiang面”,一根面条宽度可达二三寸,长度则在1米上下,厚度厚时与硬币差不多,薄时却如同蝉翼。一根面条所用去的面粉通常可达2两,因而对于饭量小的人来说,一根面条足够一顿饭,而对大饭量的关中人来说,一顿吃8两1斤也是轻轻松松的。 豆花泡馍 如果您想吃经济方便早点,凤翔豆花将使您在宝鸡的首选。吃法是将切成小块的锅盔倒入豆浆锅内煮稍许,盛入碗内,然后将热豆花舀放其上,浇以豆浆,佐以调料。其质量要求是豆花要嫩、豆浆要"煎"、辣子汹要"汪"。食后味道咸辣清香,营养高易于消化。在宝鸡市、凤翔等地已成为一种经济早餐。 豆花泡馍配料是豆腐脑(在我们家也叫豆花),豆浆,馍(锅盔片),咸菜,食盐(量要适当),宝鸡凤翔那边的辣椒油.子长煎饼 子长煎饼因文火摊煎而得名,为子长县风味小吃在陕、甘、宁、晋一带颇负盛名。 椽头蒸馍 椽头蒸馍,是陕西关中的渭南地区的一种馒头,因为蒸出来的样子酷似“椽头”,所以叫“椽头蒸馍”。 泡泡油糕 面粉烫熟,加入辅料,入油锅炸制而成。色泽乳白,绵软甜香,糕面蓬松起泡,入口即消。源于唐代“见风消”油洁饼。 泡泡油糕,是三原县传统小吃。其渊源可上溯至唐代韦巨源的烧尾宴名点 “见风消”。1990年,获国家商业部优质食品“金鼎奖”。 杂面拨鱼儿 杨凌蘸水面 没吃杨凌蘸水面之前,我一直以为杨凌是个人名,最近与一位西安朋友到陆家巷6号“西安蘸水面”吃了一顿之后才知道杨凌是个地名。 摆汤面 摆汤面乃户县传统名吃,获中华名小吃誉称 西安樊记腊汁肉 樊记腊汁肉已有60余年历史,创始人樊凤祥父子。樊记腊汁肉以选料精、用料全、火功到,肉色艳,味美,浓郁芬芳,久贮不变而出名。樊记腊汁肉的质量好,还在于它的“腊汁汤”是多年陈汤。汤味醇厚。用老汤、新料,经过长时间的煨制,使肉糜而不烂,浓郁喷香。 大荔带把肘子 陕西大荔带把肘子,属蒸菜类,在秦馔筵席上久负盛名,《中国菜谱》秦菜部分把其引为列为第一名菜。作酒菜、饭菜均可。以香味突出,色、香、味、形俱佳着称。色泽枣红,如把柄,故称“带把肘子”。它的用料别致,不同于其它肘菜。肘子带骨带蹄,成菜如丘,造形别致、丰满,堪称“盘中一王。 榆林炸豆奶 陕西榆林传统风味小吃。以豆浆,鸡蛋,绿豆淀粉为原料,经炸至而成。其做法是:取浓豆浆置碗中,磕入鸡蛋,再将绿豆淀粉糊加入,搅打均匀,即成鸡蛋豆浆。炒锅置火上加豆浆,白糖,用旺火烧开,缓缓加入制好的鸡蛋豆浆,边倒边用手勺在锅底轻轻搅动,见豆浆已成糊状时起锅,倒入方瓷盘内,使其冷却成冻状,即成豆奶。案板上撒一层白干面粉,将冷凝的豆奶扣翻在面粉上,再撒上一层面粉,切成4厘米的宽条,放入面粉中裹匀。炒锅置火上,放入熟猪油,逐个下入豆奶条,炸至漂浮油面,呈金黄色时捞出装盘,撒上白糖即成。 其特点是:外焦里嫩,香甜适口,味道甘醇。现有一家的产品被认定为"中华名小吃". 陇县马蹄酥 马蹄酥,因形似马蹄而得名,原是陇县民间走亲访友时的名贵糕点,是用精粉、猪板油、蜂蜜和白糖等为原料制成,色泽褐黄,纹层清晰,脆酥绵甜,且耐存放。现陇县食品加工厂生产。 陇县马蹄酥,又名蜜馅儿,圆形似马蹄而得名,是陇县民间走亲访友的名贵糕点 西安油酥饼 被誉为西秦第一点,又名千层油酥饼。以面粉、植物油经制酥、和面、制饼、煎烤制成。色泽金黄,层次鲜明,脆而不烂,油而不腻,香酥可口。... 大肉辣子疙瘩 一种小吃 源于陕西关中地区 最为 "户县" 有名 色香味具全 油而不腻 可称之为"关中一奇" 陕西肉夹馍 陕西有个白吉镇,这个地方的饼很好吃,很有特色,所以把这种馍叫白吉馍。白吉馍据称源自咸阳.是用上好面粉揉制后做成饼形,置铁铛板上略烤成型,放入炉膛侧立,上下隔着铁铛板的炭火烘烤,稍顷翻面,双面焦黄即可.我一直以为烹制食物,外焦里嫩是难得的境界.上品白吉馍揉制充分,火候恰到好处.制好的白吉馍形似"铁圈虎背菊花心",皮薄松脆,内心软绵.可单独食用,配腊汁肉同食味道更佳. 乾州四宝 乾州四宝是陕西省乾县的地方特色小吃。包括锅盔,豆腐脑,挂面和馇酥。 合阳踅面 踅面,是陕西合阳独有的地方风味食品。吃时把水烧开,再放少许盐,以防面入锅中变粘。抓一把切好的面投入锅中,用筷子须锅一搅,便可捞起。外地人见状总怀疑这面是否变熟,其实完全不用担心,因为在鏊上已烙至七八成,再在沸汤中一烫,便完全熟了。或干捞,或带汤,悉听尊便,须手再用笊篱捞一些鱼儿粉,然后调上大油(白油)、大油辣椒(红油)、清油辣椒、盐、醋、蘸一点花椒面,撒一捏葱花或韭菜花,便可食用了。吃踅面时大油必不可少,荞面调上大油,才软和好吃。外地人一是嫌荞面看起来黑,其貌不扬;二是怕不熟;三是对红油辣椒望而生畏,但若吃上一碗,便觉味美可口,咬到嘴里筋,吃到肚里香,方知合阳人为什么对踅面感情极深。合阳人不分男女老少,都喜食踅面,上会赶集,少不了两碗踅面,一个个吃得满嘴红油,即使是穿着入时的大姑娘小媳妇也丝毫不觉难为情,反而却觉得这才吃出味儿来了。逢到过春节,许多家都是专门订做几十斤,准备好红油辣椒,以便招待亲朋好友;碰到接待外地来客,踅面更是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保留节目。 在合阳各地都可以吃到踅面,坊镇踅面被称为正宗,高手辈出,每逢集日,数十家踅面各呈民彩。近半个世纪来则以田振江的踅面最为出名 麦饭 陕北人做槐花“麦饭”的方法和关中人略有不同,我们一般是把花序上的花朵摘下来、洗干净,用开水烫烫, 将水分捏去,再拿专门的“擦子”把薯仔擦成扁丝,把薯仔丝和槐花放到盆子里,倒入适量面粉搅匀,上笼蒸20分钟左右,蒸好后,用调好的汁子(一般是蒜泥、辣子面、味精、葱花、酱油和醋放在碗里泼些油)拌着吃,味道好极了叫槐花洋芋"擦擦"。 卤汁凉粉 卤汁和凉粉一起吃的叫卤汁凉粉。这种陕西特有的风味小吃最初出处据说是陕西省长安县。夏季炎热正赶上农忙季节,农民无暇做饭,热饭吃起来又占用时间,打一锅卤,切一点凉粉,佐以方便调料,泡一些馍,稀里哗啦几口一刨,一顿饭即了之,爽口惬意,美不胜言,这样就逐渐形成了这个具有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 哨子面 相传周文王时期,在岐山原下渭河畔,常有一条大蛟龙出没,伤害百姓。文王得知后,便下令除掉了祸害百姓的蛟龙。据传说,蛟龙的肉味道鲜美,吃了可以驱恶除邪,延年益寿。于是,文王叫人将蛟龙剁成许多小块,另给众人食之。吃了蛟龙肉,部落从此繁衍生息旺盛,人们体格健壮,使使部落逐渐壮大了起来。从此,人们沿用这一生活习惯,将肉食剁成小块,烧炒而食,以求得四季平安,兴旺发达。 后人通过长期的烹调实践总结,将这种肉丁做成的膳食品称作臊子。它不仅味道鲜美独特,不腥不腻,既可以独立膳用,而且还可同其他食品拌餐,且可以长期保存,逐渐成了地方的风味食品。岐山人将大肉做成的臊子和本地面食加以结合,创新出了风味独特的岐山臊子面,一举传遍方圆,香飘千里。原“岐山照壁背后面馆”的臊子面,以其经营有道,做工独特,味道俱佳而曾受到过皇朝的褒奖。 岐山臊子面即大肉浇汤面,在陕西以其经济可回而深受顾客的青睐,在关中农村为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待客主食。它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从汤的味道上讲是酸、辣、香;二是从加工的面条上讲是薄、筋光;三是从食用的整体上讲是煎、稀、旺。 陕西地界,吃面必吃哨子面,省城西安以及各县镇到处都是岐山面馆,原产地岐山就有了民俗村,大多都在周公庙附近。那个伟大的周王朝肯定与吃喝有点关系,周武王挥师东进、逐鹿中原,除政治口号以外,哨子面、锅盔、面皮具有极大的号召力。
求采纳
D. 去陕西旅游,有什么好吃的美食推荐
烤肉、葫芦鸡、灌汤包子、牛羊肉泡馍、葫芦头泡馍、腊牛羊肉、腊汁肉夹馍(猪肉)、肉丸胡辣汤、凉皮(麻酱凉皮、汉中凉皮、秦镇凉皮、岐山擀面皮、面筋凉皮)、卤汁凉粉、三原油塔、八宝镜糕、黄豆(豌豆面)切糕、炒凉粉、粉汤羊血、杂肝汤、甑糕、黄桂柿子饼、凤翔“腊钱肉”、陕北米脂“驴板肠”、梆梆面、biangbiang面、岐山臊子面、杨凌蘸水面、蓝田荞面饸饹、礼泉烙面、韩城大刀面、耀州窝窝面、澄城手撕面、华县洋芋面、韩城羊肉糊卜、旗花面、耀州蘑菇窝窝面 、耀州咸汤面、汉中梆梆面、合阳页面、麟游血条面、彬州御面、澄城手撕面 、扶风涎水面、乾县酸汤面、华县大刀面、陕北剁荞面,搅团、搅团鱼鱼、汉中梆梆面、户县摆汤面、耀州蘑菇窝窝面、大荔炉齿面、麻什面、千层饼、芝麻饼、核桃饼、柿子饼、锅贴、岐山挂面、乾县叉酥、榆林炸奶链、佳县蜜碗、子洲果馅、西安甑糕、西安蜂蜜粽子、歧山御京粉、扶风鹿糕馍、三原泡泡油糕、富平太后饼、大荔炉齿面、绥德油旋、定边糖馓子、汉中菜豆腐、陕南热凉粉、洋县枣糕馍、洋县猪白血、陕南热凉皮。
E. 道口烧鸡是哪个地区的美食呢新手小白在家该怎么做
道口烧鸡是传统名菜之一,由河南省安阳市道口镇 "义兴张 "家庭烧鸡店制作。它是中国着名的特产。道口烧鸡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一起被称为 "天下第一鸡"。
小编针对问题做得详细解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在评论区给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评论,如果哪里有不对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动交流,如果大家喜欢作者,大家也可以关注我哦,您的点赞是对我最大的帮助,谢谢大家了。希望大家多多关注我哟,一个新手小白,等待你的关注。小伙伴们有没有看懂呢?今天就分享到这里了,小伙伴们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