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淮扬菜的厨师相关
厨师在淮安有着特殊社会地位。淮安向有“二难”之说,所谓“二难”,就是“秀才”和“厨子”,这两项职业都要经过千难万苦才能功成名就。书读好了可能成秀才,进而入仕奉官;厨艺精了可能成为厨子,亦能过殷实日子。对于穷苦人家而言,拜师学厨是更为现实的职业选择,因而在古淮安地区,便形成了崇尚厨艺的社会风气。每年七月十九,淮安的厨师都要联欢会勺湖老君殿,为天厨星做寿,最多时达千人以上,并设有淮厨行会。山阳城南门外石塘区,从厨者最多时达两千余人。在如此众多的从业者中,要想脱颖而出,惟一出路就是独辟蹊径,创立新品。一旦成名,其社会地位和经济收入便会发生质的变化。清时在淮安厨艺界,曾出现“三股风”,一是“要厨子”,慈禧太后就多次向漕运总督索要淮安名厨入宫侍奉,其中年龄最小的贾姓名厨,在上世纪中期人还健在;二是“带厨子”,在淮仕宦的官僚如李鸿章、段祺瑞等,离任时,都人将家庖一同带走;三是“送厨子”,达官贵人、豪商巨贾都把向对方选送或举荐淮厨作为礼尚往来的时尚之举。就是百姓人家,也大都注重烹饪技艺,力求通过做几道“好小菜”而使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在总体风味上以口味至和适中,兼顾南北东西。无论做什么菜点,都以味至极端为忌。如何做到这一点,淮厨的法宝是以原料的本味鲜为主,用其味所长但又不独倚其长。例如在做“淮白鱼”系列菜时,既以淮白鱼肉细味鲜为本,绝不让其他配、佐料夺主,但又注意适当调配去其腥气;做蔬菜类菜时,既要保证一菜独味,品性不移,同时又以肉类清汤调味,以厚其美。在肉类菜烹制过程中,既要保持其肉香,又注意去腻,力求爽口。如此烹制,从美食角度看,它可以使食者从中得到丰富的口味体验;从现代养生学的角度看,这样处理也有健身益体的功效。
在扬州地区菜肴的历史演变过程中,前期也曾出现过以熊掌、活猴等为原料的烹饪现象,但这种现象到清代后期就逐渐废止,在有见识的署政官吏(如籍出盱眙农家的漕督吴棠在任时曾断然决定,不准远购奇珍异味,惟以淮产常品飨客,接待贵客亦然)和文人雅士的共同倡导下,淮安厨业顿改厨风,从“烹龙炮凤”转为“烹家野小鲜”,呈现以“淮产”烹“淮菜”的全新局面。历史地看,这一转变对淮安地区菜肴最终成为完备的独立菜品流派,成为淮扬菜的重要支柱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时至今日,这种本土化的烹饪风格历久弥新,成名于上世纪90年代的“盱眙龙虾”,就是明证。因为以地产为主料,这就使诸多首创、独创菜肴层出不穷成为历史的必然。
❷ 为什么厨艺比赛不见淮扬厨师呢
您好,淮扬厨师可能没有参加厨艺比赛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淮扬厨师可能没有参加厨艺比赛的时间,因为他们每天都要忙于烹饪,没有足够的时间参加比赛;其次,淮扬厨师可能没有参加厨艺比赛的资金,因为比赛需要支付一定的费用,而淮扬厨师可能没有足够的资金参加比赛;最后,淮扬厨师可能没有参加厨艺比赛的经验,因为比赛需要有一定的经验和技能,而淮扬厨师可能没有足够的经验参加比赛。总之,淮扬厨师可能没有参加厨艺比赛的原因有很多,但是他们仍然是一群优秀的厨师,他们的烹饪技艺也是非常出色的。
❸ 大名鼎鼎的淮扬菜为什么很少有人吃
离开了长三角一带,八大菜系之一的淮扬菜相对来说的确是比较少见的,其普及程度远不如川菜与粤菜甚至是东北菜。
即便是在淮扬菜的老家长三角,除了江苏,浙江有杭帮菜,上海有本帮菜,也不理淮扬菜。
说起川菜,能想起麻婆豆腐、鱼香肉丝之类,说起粤菜,能想起白斩鸡、干炒牛河之类,而要说起淮扬菜有什么,估计许多人直接懵了,人们对淮扬菜的印象似乎很模糊。
其实淮扬菜的范围,既有狭义上的也有广义上的,主要说的就是江苏菜,一般来说淮扬菜是由江苏的淮扬风味、金陵风味、徐海风味与苏锡常风味组成。
而在虾狭义上来说,淮扬菜说的就是扬州、镇江与淮安这三个地方的菜肴,尤其是扬州。
江苏虽然小,但是各地的饮食风味也各不相同,因此以前在确定各省菜系的时候,江苏其他地方也反对让淮扬菜作为江苏的代表,认为淮扬菜不过是与金陵菜、苏锡菜平等的风味。
近些年,虽然很多人觉得南京一带的金陵菜还有苏州一带的苏帮菜,跟淮扬菜不同,但是淮扬菜还是成为了江苏菜的一个重要代表。
狭义上,淮扬菜就是淮扬菜,而广义上,淮扬菜是苏菜,泛指整个江苏的风味。
在淮扬菜之中,比较出名的菜肴也不少,比方说金陵风味的盐水鸭、鸭血粉丝,苏锡常的松鼠桂鱼、蜜汁排骨,而扬州的大煮干丝、狮子头与清蒸鲥鱼更是名声在外。
西南地区嗜辣,东南沿海清淡,而淮扬菜的风味趋向于东南,也走清淡路线,或者就是偏甜,尤其是太湖流域一带,那真是放糖跟不要钱一样。
鲁菜注重火候,川菜注重调味,而淮扬菜的难点,就在于刀工。
虽然任何菜肴都注重刀工,但是都没法子跟淮扬菜相比,淮扬菜之中的文思豆腐,将嫩豆腐切成蒲公英,淮扬菜对厨师的刀工要求,到了几乎苛刻的程度。
因为刀工的注重,加上工序极其复杂,很多原本常见普通的食材,被淮扬菜的厨师做成了吃不起的样子,而这也是淮扬菜的一个巨大特色。
但刀工并非一朝一夕能够练成,这也成为了淮扬菜推广的巨大障碍。
其他烹煮类的菜肴,即便新手也能做得大差不差,可淮扬菜要出个好厨子实在很难,就算是在江苏本地的话,正宗的淮扬菜馆也不是那么多,就更别说外地了。
扬州一带在清朝是盐商聚集之地,这些家赀万贯的盐商也是淮扬菜形成的重要推手,他们有钱之后,就在饮食上各种琢磨,尤其是在技巧方面,简直登峰造极。
说白了,淮扬菜如此精致刀功复杂,都是当年盐商们互相攀比的结果。
与川菜、湘菜等更适合大部分人口味的菜肴相比,淮扬菜因为制作复杂,从一开始就不是一般人能消费得起的,与大众始终都有距离感存在,而这也是难以打破的。
现在人喜欢的口味,除了家乡原本的风味,大家往往更倾向于那种麻麻辣辣的味道,所以西南地区的菜肴这些年大行其道,而淮扬菜实在是寡淡无味,而且价格又很高。
实际上,淮扬菜通常都是作为高档菜色出现,寻常人吃饭,并不喜欢淮扬菜。
刀工要求实在太苛刻、口味实在清淡、性价比不高,是淮扬菜难以推广的原因,西南内陆喜欢吃辣不待见淮扬菜,东南地区本身口味清淡,也不觉得淮扬菜有什么优势吸引力。
谁告诉你很少有人吃的?淮扬菜和粤菜是作为高端宴请的菜系,工艺相对复杂,价格相对昂贵一些,不像川菜那么普及。你觉得很少有人吃那可能是因为你主要是私人聚会,不怎么参加商务局。
江浙沪一带食物,不是脓油赤酱重口味,就是只知道死命放糖好像没吃过糖似的,要不就是半生不熟中间硬的面条,要不就是油腻的汤包腥骚的鳝糊,老夫福建人觉得当地口味真可笑
老早,人们的口头禅里有句话总被惦记着叫“民以食为天”,那时物质也不很丰富,在吃的上面就花很大功夫去讲究,因之出了不少名扬四海的菜系,比如京菜,鲁菜,粤菜等菜系,淮扬菜就是赫赫有名的大菜系,在上海就有莫有财,绿杨邨,梅隆镇等好去处。现今物质大大丰富,仅在吃的上面各色外国菜与国内各民族菜也在大行其道,冲击着传统的大名鼎鼎的菜系,也就不奇怪了。前些年开在广中路水电路的“怪怪隆滴东”兴盛一时,后就冷落了—虽然还有其他因素…。再说,现在的生活名堂也多,也是个原因。但人们还是喜欢正宗的淮扬菜的。
但国宴是淮扬菜!八大菜系是近几十年的提法!其实就是四大菜系!像什么本帮菜!杭帮菜!我觉得都是淮扬菜的分支!
贵啊,川菜流行就是因为便宜又好吃,性价比高。淮扬菜虽然也好吃,但是太贵,价格抵不上他的味道,性价比低。
为什么淮扬菜贵为国宴,在民间却很少有人买单?
“国宴”应该是大众觉得最高端,最喜欢在茶余饭后议论一番的宴席了。关于国宴大家应该也知道,一直是以清淡高端着称的,而国宴的主要基调是当年周总理定下的淮扬菜。江南自古以来就是全国最富庶的地方,因此这里的菜也以清淡精致而闻名。
但是其实在全国的餐饮市场,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是川菜占了5成以上,第二的是粤菜,也很受欢迎。而淮扬菜在市场上的占有率非常低,除了江南本地的,外地基本上没有人吃,这是为什么呢?其实就是因为江浙地区自古以来太富庶了,导致江浙菜的做法实在是太复杂了。
比如豆腐,本来是极其普通的食材,做法也非常简单,但是到了江浙,连豆腐丝也变得高贵了起来!烫干丝就是这样一道菜,本来是非常简单的一些原料,就是豆腐,但是做法却是复杂得不得了。
烫干丝是最考验厨师刀工的,豆腐大家都知道是非常脆弱,很容易破损的食材。但是烫干丝要求厨师把豆腐切成极细的丝,还不能切碎,一放在水里就散开的那种。之后的工序就更麻烦了,加入一些香料之后用开水淋,火候和水温都很重要。
红楼梦里的各种菜都是淮扬菜极致的代表,比如十几只鸡做出来的茄鲞,就是这样的代表。大家可以看到,即使是最普通的食材,淮扬菜也有最为细致的做法,并不适合老百姓吃。
国宴就是以淮扬菜为主。周总理定的!
因为真不好吃
提问的朋友是从哪里得出的数据说淮扬菜很少有人吃了??既然它是大名鼎鼎的存在着,就自然有人去吃它!!
❹ 淮扬菜学习那个比较好
想学正宗,当然去淮扬菜的发源地淮安、扬州;不过若论教育,扬州是全国烹饪教育最为发达的城市之一,首选扬州,淮安次之,有文化底蕴,能学到真本事。
想速成,到南京去,有成千上万的各等淮扬菜厨子在那里混饭吃,数量不是那两个城市好比的。
❺ 郑州当地有哪些好吃的
西北面食最受欢迎,最广为人知的是四大类。兰州拉面,新疆炒拉条,山西刀削,陕西油泼面。
现在久居中原,豫北人民爱吃烩面,上述的面虽然在河南郑州到处都有,但是好吃的却寥寥无几。笔者愿与大家分享几家觉得不错的店。
(1)山西刀削
在郑州吃的最正宗的要数黄河路政七街西北角的那家山西刀削面。在郑州的日子里,很怀念山西的味道,虽然街上不少山西面馆,到都不正宗,不地道,都本土化了!
黄河路政七街的这家面馆,口味比较西北,吃着比较过瘾。很多老饕前来一饱口福。面条劲道弹实,卤子丰富而入味,香气四溢,入口回味无穷,不过近来似乎换厨子了,味道不似从前,也还不错。只是过去的更好,以前的手工打卤面里,有金银菜和肉片,现在则是腐竹和丸子,稍微差点意思也还不错吧!希望老板继续保持提高品质!
拉面馆里都能吃到炒拉条,口味大差不差,也许哪一此饥肠辘辘之后,饱餐一段的时候,才会记得记得那味道!至今仍怀念大学院墙后那家网吧旁边的炒拉条,那家拉条除了给我们美味,更给了我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❻ 郑州哪的小吃好吃
01、市体育馆对面的萧记烩面。(如果点菜的话,一定要点大块牛肉、大葱烧海参、酸辣广肚。这里比郑汴路总店正宗味好); 02、东开发区西门口的重庆水煮鱼。(推荐生花生仁、牛肉粉条、水煮鱼); 03、东里路与城东路交*口西100米顺风。(推荐烧大肠、蒸柴鸡); 04、经三路秦朝瓦罐。瓦罐,干锅,六国小炒都挺好。 05、丰产路,大清花饺子,饺子好吃,菜也好吃,去吃就送。基本上点四个到最后能上六个。吃的你走都不想走。 06、北环城路和丰乐路交*口的闻香居骨头城。腿骨、脊椎骨、琵琶骨味道鲜美; 07、东明路和黄河路交*口南100米杨记清芳拉面(有当年花园路集贸市场的道)。 08、经二路仲记擀面馆的手擀面。 09、文化路绅士大酒店——鹅脖鸭脖和三鞭垛子。新装修后就餐环境挺好,鲍鱼也挺便宜50 元/盅,不过口感有点别扭。二七路那一家就不要再去了,进去感觉跟黑店似的。 10、岳阳楼和全家福——泡椒鱼头(洞庭湖的大鱼头,ZZ最佳) 、南关名吃城的油泼辣子面。 11、农业路东芭手烧,第一次去吃的时候,看着师傅给你炒,感觉挺好。不过吃多了会发现不管什么菜,都是一个味道。经三路上还有一家。 12、优胜南路成都光头香辣蟹。不是很地道,不过还行。 13、优胜路(省体后面)——丹妮食府(味佳价廉)柴鸡泡馍一流,泡椒鱼头好吃 14、优胜南路皮皮鲁西餐厅,必胜客未进郑州时,那的披萨是我在郑州吃的最好的。 15、卫生路或者是东三街——老妈菜馆 16、省歌边上有个小饭店“月亮城”的鱼膏很好吃,那儿土鸡汤也不错,鸡汤里的粉条还可以 免费加。 17、政六街和红专路交*口上有家光大银行,当然不是说银行的盒饭好吃,而是它边上的东北人?(我记得好象是叫东北人,反正就在紧挨着的隔壁,一到那就看见了)草莓八宝饭,东北大骨头,薯仔炖牛肉,反正这的盘子是一个比一个大。 18、花园商厦旁边的四川凉面,那里的凉面,麻辣烫~!正点~!!… 19、杜岭街上的老马记~那里的砂锅烩面,和沙锅麻辣烫~~ 20、经三路上的上海老饭店,精致的上海菜味道蛮不错的,环境也好。 21、豪享来,虽然很多年都没去吃过了,不过里面的泡沫红茶和玉米羹汤确实挺好的 22、政六街过了红专路往南走50米,有家新疆大盘鸡。店面不怎么样,不过大盘鸡吃着可真是挺好。 23、西餐厅郑州就没几家正经八百象样的。丹尼斯六楼的雅园还行。 24、同乐路往西走到头有家洛阳南关牛肉汤,哎呀,别提多带劲了。尤其喝多酒吐的胃里空空的时候,一碗牛肉汤入肚。。。。一个字,爽! 25、凉面最好吃的当然是优胜南路的“川府”了,不光凉面,别的也都是好吃看见。 26、优胜南路的韩国“汉江烧烤”也不错。优胜路有几家不错的饭店。 27、天天粥棚的粥,不过感觉现在质量有些下降。 28、红专路和文化路交*口,红专路小吃一条街。经常进去之后花了眼,不知道吃那家的好了。新疆人的烤肉挺好吃,虽然有不少同志对这不感冒,说烤不熟,膻味大。我说,你们都是一堆棒槌,懂什么啊。 29、二七路上的好嘉利蛋糕店,冰粥,过瘾!当然我说的是在7月份,从金水路(也不算远)一路小跑过来,中间别歇着,还不要喝水。 30、优胜南路,广州开褒,煲仔饭,白粥,例汤. 31、红旗路和政七街交*口200米山西面馆,不比经二路仲记面馆的味道差。 32、优胜北路,上海人家,比经三路老上海好吃。这两家店是一个老板开的,不过上海人家是全国连锁。33、经一路和纬四路交*口,向北50米,经一路上有家做卤面的,叫卤面香,挺好吃,地方还干净。 34、经一路和纬四路交*口,向东50米,纬四路上新开的合记烩面,不过感觉没有工人新村那的好吃 35、阳光小店,郑州的一个小型连锁饭店。基本上每一家都好吃。不过丹尼斯对面和东明路上的那两家不怎么样。 36、红旗路和黄河北街交*口往东50米,思达连锁超市对面,新疆烤肉手抓饭。正宗新疆柯尔克孜族来郑州开的店。我新疆同学说这里是郑州最正宗的新疆菜馆。是不是我不知道,反正好吃。羊肉串,大盘鸡,手抓肉,手抓饭,拉条。。。。天啊,好吃看的见,就在新疆菜馆。 37、晚茶这东西虽说这是南方传过来的,不过在郑州出现时间不能说短了,起先广酒的不错,不过慢慢的就没落了。友谊宫虽说和广酒比是后起之秀,但如今也是有点显疲态了。还是三九大酒店的晚茶好吃,稍稍有点贵,不过算下来,和在红专路吃一顿夜市的钱也差不多。当然环境就没法比了。 38、正弘国际名店对面的哈根咖啡店里的中餐不错,尤其是肥肠煲特别好吃!另外环境也很好。特别适合,谈清说爱。谈工作 39、红旗路和经二路新开的中山酒楼也很有特色,环境服务都是一流 40、紫荆山后面的郑州烤鸭店,一定要点伊府面,好吃不贵。 41、东开发区西门口的重庆水煮鱼。推荐生花生仁、牛肉粉条、水煮鱼。 42、经三路秦朝瓦罐。瓦罐、干锅、六国小炒都挺好。 43、大清花饺子,在丰产路和经七路口向西200米。东北风味,饺子好吃,菜也好吃,去吃就送。基本上点四个到最后能上六个吃的你走都不想走。 44、北环城路和丰乐路交叉口的闻香居骨头城。腿骨、脊椎骨、琵琶骨味道鲜美。 45、东明路和黄河路交叉口南100米杨记清芳拉面,很有当年花园路集贸市场的味道。 46、经二路仲记擀面馆的手擀面。在文化路和红旗路口也有一家。 47、岳阳楼和全家福——泡椒鱼头(洞庭湖的大鱼头,ZZ最佳)。 48、五得的羊肉汤。现在有人说虢国羊肉汤比他好,不过我没去喝过。有空可以比较比较。 49、涮锅——鸿茂斋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吃肉就去草原涮,吃味就去二力或老庆那里。 50、火锅小天鹅环境挺好,听说最早在大同路时就不错,就是优点贵。 51、全家福的糊辣鱼,陇海路。我曾经连续三天五顿,顿顿糊辣鱼!!! 52、西大街和顺城街口的郭记——烧鸡和料子鸡、老八酱牛肉 。 53、北顺城街的西安正宗的蜡羊肉(绝的很!) 54、南顺城街的风干麻辣野兔、小笼包子。 55、城东路南关名吃城的油泼辣子面。 56、优胜北路东三街交口——丹妮食府(味佳价廉)柴鸡泡馍一流,泡椒鱼头好吃,美极鸭唇也不错。 57、优胜南路皮皮鲁西餐厅,必胜客未进郑州时,那里的披萨是我在郑州吃的最好吃的,奶油海鲜汤可以尝尝。 58、省歌边上有个小饭店“月亮城”的鱼膏很好吃,那儿土鸡汤也不错,鸡汤里的粉条还可以免费加。 59、政六街和红专路交叉口上有家光大银行,当然不是说银行的盒饭好吃,而是它边上的东北人?(我记得好象是叫东北人,反正就在紧挨着的隔壁,一到那就看见了)草莓八宝饭,东北大骨头,薯仔炖牛肉,反正这的盘子是一个比一个大。 60大河锦江饭店的五楼--阳光苑花园路与纬五路交叉口路北五楼阳光苑餐厅所经营的菜肴是新海派菜的精华 . 61东坡眉州酒楼上街区中心路 水煮鱼、毛血旺等正宗四川菜; 62基隆庙口台湾私房菜 黄河路与经八路交叉口东北角 《有次我去吃饭 找了50大洋是假的哦 我有点气 好久都没去 但那的饭菜确实不错 希望去吃饭的同志注意》; 63七十二行大酒楼 金水区东明路与商城路交叉口; 七十二行怪味鸭、鸡汁青菜味道很不错的哦 64金象粤菜鱼翅酒楼 金水区红专路与东明路交叉口东200米 ,去过一次 格调不错 西餐和中餐以及地方风味,以三胡北,粤菜,鱼翅,海鲜为主。西餐风格为葡萄牙风格 ; 65郑州京福华肥牛城 城东路与东大街交叉口 香喷碰的火锅哦 爽死啦 ; 66老马家浆面条糊涂面 桐柏路与农业路交叉口东南角,在农业路上,恩不错 比姥姥做的好吃 确实不错 大家有空去看看 ; 67全聚德 烤鸭店 北27路 good ; 68集祥生日酒店 经七路丰产路向南 偶的一位朋友过生日 我去过一次 格调,华豫川 北27路 天天客满 主营川菜 环境也不错 ; 69乡村大院 丰庆路与北环路交叉口向北1500米 去过一次 好象体验文革时期 只是新鲜; 70越秀酒家 一河路 任寨北街 金水路 主营粤菜 不过金水路的最上档次 ; 71天上人间美食城 航海路华山路南 儿童书画展的时候我 去过一次 整个江南园林 川菜、湘菜、越菜、家常菜、火锅; 72中州黄冠假期的 西湖春天 正宗的杭州菜 环境特棒; 73五洲强在俱乐部的正宗淮扬菜 中国名菜系之一 ; 74郑州 人和酒家的密踪菜 色香味具全; 75文化路的仲记手干面 跟家里手做的一样好吃; 76经三路的老上海饭店 很早就有了 上海人精于小炒 大家不妨去看看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