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安徽哪个地方炒鸡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安徽哪个地方炒鸡好吃

发布时间: 2023-02-15 22:43:41

① 莱芜的一道菜,炒鸡,没有汤,鸡肉炒的很干,颜色深红,香辣,很好吃。有名字吗

名字就叫莱芜炒鸡,而你吃的算是棋山炒鸡的做法。
说起莱芜炒鸡的由来,最早兴起于位于莱城东北方的夹岭山。此山是莱芜通往着名瓷都博山的必经之地,由于这段山路蜿蜒崎岖,重山叠嶂,人烟稀少,致使过往的司机、路人就餐困难。当地头脑灵活的人看准了这一商机,在风景秀丽的宽阔地带搭起草棚,垒起了土灶,并就地取材,选用漫山遍野放养的土鸡,当着客人的面现宰现杀,用农家的方法,劈柴小火炖制,一壶茶的功夫,一盆家常炒鸡就端上来了。只见酱红色的大块鸡肉,配有褐色的松莪,翠绿的芹菜,柔软剔透的粉皮,宽汤热气,散发着浓郁诱人的香气。吃着炒鸡,再点上几道或拌或炒的田间野菜和简朴实惠的家常小吃,环视着迷人的奇山异景,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足以驱散一路的风尘和疲惫。这种吃法,伴随着汽车飞转的车轮越传越远,“夹岭炒鸡”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以至于城里人带着家人、朋友,专门开车到这里来吃炒鸡,生意越来越红火。
还值得一提的是兴起于莱城东南郊区的“棋山炒鸡”。棋山群山环抱,风光无限。相传,棋山是因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曾在此下过棋而得名,现已划为旅游景区,游人如织。棋山炒鸡与夹岭炒鸡在制作方法上有所不同。棋山炒鸡采用的是干炒法,成菜干香耐嚼,麻辣适口,也是近年来风靡莱城的名吃。

莱芜炒鸡做法:
主料辅料
土公鸡,香菜、葱姜、干红辣椒、花椒、酱油、花生油、味精、炒鸡香料少许。
烹制方法
1.土鸡宰杀,除去内脏,洗净剁块,香菜切段,辣椒、葱切段,姜切片。
2.鸡块放入高压锅内加水,上火压8分钟捞出,沥干水分晾凉。
3.炒锅上火,放底油,下入花椒、辣椒略炸,下入鸡块煸炒,下入葱姜、香料粉,炒至啪啪作响时,放酱油,撒上香菜段和少许味精翻匀,装盘即可。
风味特点
色泽红润,干香耐嚼,麻辣可口。

② 有吃过青阳炒鸡的吗怎么样的好吃

青阳炒鸡原来是当地家常菜,自然是一家有一家的做法

③ 中国四大名鸡的介绍

安徽烧鸡
在我国1959年国庆大典上,符离集烧鸡被列为国宴名菜之一。

符离集地处苏、鲁、豫、皖四省交界处,西通中原,东近洪泽,南接蚌端口,北临徐州。这里在远古时是沼泽草甸,生长茂盛的就是符草,非常适合野鸡等飞禽栖息。符离集烧鸡的主要原料符离麻鸡就是由当地野鸡演化而来,其肉香味美有其独到之处,可见符离集成为烧鸡之乡并非偶然。

由来

符离集烧鸡最早并不叫"烧鸡,而叫红鸡",制法简单,只是煮熟之后抹上一层"红曲",并无特色,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初期,山东德州有一姓管的商人迁居符离镇,带来了德州扒鸡的制作技术,改变了"红鸡"的生产工艺,年复一年不断改进,制法愈精,逐渐形成符离集烧鸡。在符离集制作和经营烧鸡的有百余家,其中以管、魏、韩三家烧鸡铺最出名。

制作过程

符离集烧鸡制作方法十分讲究,从选鸡到捞鸡需经十二道工序:一、选鸡,选用半年至两年之间,重量为一公斤的毛鸡;二、宰杀,活鸡进厂需停食饮水半天,杀后血要放净;三、烫鸡,水的温度在六十五度左右,泡烫时间约三分钟;四、褪毛,毛要褪得全净,腿、脚、嘴等处的老皮洗掉,硬壳刮去,保持鸡身白净;五、剖腹,开口要小,内脏要取净;六、造型,两只腿交叉插入鸡腹,双翅插入嘴中;七、晾干;八、涂色,鸡晾干后,要先均匀地抹一层饴糖稀;九、炸鸡,炸时要掌握火候,油温保持八十至九十度为宜,以炸到鸡呈金黄色为佳;十、配料,有桂皮、良姜、砂仁、花椒、山奈、陈皮、丁香、白糖、食盐等十三种,用料多少以气温高低来决定,一般是夏季较冬季为少;十一、煮鸡,用陈年老汤煮鸡,先高温卤煮,后小火回酥,以求肉烂而丝连;十二、捞鸡,捞时要小心细致,防止破碎,影响造型。

配料标准:

按白条鸡10公斤计,配料为:食盐500克,花椒、大茴香、小茴香各10克,山萘、良姜、丁香、白芷、桂皮、陈皮各5克。

制作方法:

(1)宰杀退毛:选用健康的小公鸡,重约1公斤左右。颈部放血,浸烫退毛,清洗干净。右翅前面与颈部连接处开一小口,取出嗉囊。再在腹部靠近肛门处开口,伸进两指,掏出内脏。掏净膛的鸡,放进清水里漂洗。

(2)整形、油炸:洗净的鸡放在案板上,两腿交叉插入腹中,一翅向后别,另一翅向前从口腔中穿出。然后,涂抹蜂蜜水(1:20)。晾干后,放入热油锅中炸5分钟,炸至鸡皮色呈金黄色时,捞出控油。

(3)酱煮:炸好的鸡按层次摆放在锅内,加入食盐和香料包,放上竹蓖子,压上石块。加入老汤和水,加热煮沸,控制火势维持微沸即可。当年的小鸡,煮制1小时左右,大鸡煮制3小时。捞出后,即为成品。

河南烧鸡
道口镇地处滑县西北隅,古黄河金堤之上,当时黄河流经滑县,道口就是设在黄河西岸鲧堤上的一个渡口。宋元以后,黄河改道,道口又成为卫河上的一个重要码头,清代建镇,原属浚县,1949年划入滑县,历史上曾与朱仙镇、周口镇、赊旗镇合称为河南四大名镇。

道口烧鸡始于清朝顺治十八年,距今已有三百多年。与北京烤鸭、金华火腿齐名,被誉为"天下第一鸡"。用多种名贵中药,辅之陈年老汤,其成品烧鸡色泽鲜艳,鸡体型如元宝。极具食疗和保健功能。豫北滑县道口镇,素有"烧鸡之乡"的称号。

道口烧鸡具有五味佳、酥香软烂、咸淡适口、肥而不腻的特点。食用不需要刀切,用手一抖,骨肉即自行分离,无论凉热、食之均余香满口。

据《滑县志》记载,在开始的一百多年时间里,由于技术条件差,尚未具特色,生意并不兴隆。到干隆五十二年(公元1787年的烧鸡大师张存友的先祖张炳,一次在大街闲逛,偶遇一位曾在清宫御膳房作过厨师的老友,从此得"要想烧鸡香,八料加老汤!"的秘诀。八料为陈皮、肉桂、豆蔻、白芷、丁香、草果、砂仁和良姜八种佐料,张炳并按其用法、用量,依法烹制,制出的烧鸡果然大有成色,后来,又在长期的制作实践中。对严格选鸡、宰杀退毛、开剖加工、撑鸡造型、油炸烹煮、用汤下料、掌握火候等方面,不断进行探索改进,从而总结出一整套成功的经验。当时,张炳的烧鸡其"色、香、味、烂"被世人称为四绝。从此,他的烧鸡声誉大振,远近闻名,并定铺号名为"义兴张"。清嘉庆年间,一次嘉庆皇帝巡路过道口,忽闻奇香而振奋,问左右人道:"何物发出此香?"左右答道:"烧鸡"。随从将烧鸡献上,嘉庆尝后大喜说道:"色、香、味三绝"。从此以后,道口烧鸡成了清廷的贡品。

自此以后,道口烧鸡便一代一代地传下来,既传家珍绝技,又传百年老汤。但在旧社会,由于官府繁重的苛税,地方豪强的盘剥,流氓无赖的敲诈,使道口烧鸡惨遭厄运。解放后,道口烧鸡才又重获新生,得到了发展。

辽宁熏鸡
辽宁省沟帮子是连接东北与关内的咽喉要道。来往列车在这里一停车,旅客便纷纷购买熏鸡,沟帮子熏鸡已有近100年的历史,风味独特,驰名国内市场。

沟帮子熏鸡来历:沟帮子熏鸡始于清光绪年间。据说,创始人叫刘世忠,光绪二十五年从原籍安徽迁来辽宁北镇县沟帮子街,即沟帮子镇落户。刘在安徽老家就是售卖熏鸡的,到了沟帮子后仍以熏鸡为业,为了使熏鸡好吃,在当地老中医的提示下他增加了调味药品,又对加工工艺、配方下料进行了改进,质量明显提高。"熏鸡刘"之名传遍辽西。到1927年前后,加工沟帮子熏鸡的店铺已增到十几家,其中以杜、齐、孙、张、马等家的熏鸡最为着名。

制作过程

原料配方(按400只鸡计算):胡椒粉50克,五香粉50克,香辣粉50克,豆蔻50克,砂仁50克,山奈50克,肉桂150克,白芷150克,桂皮150克,丁香150克,陈皮150克,草果100克,鲜姜250克,味精200克,香油1公斤,另备白糖2公斤,老汤适量。如无老汤,各种调料用量加倍。

制作方法:1.选料。选用一年生健康公鸡,屠宰后盘鸡整型,大致和烧鸡相同。 2.煮鸡。经整型后的鸡,先置于加好调料的老汤中略加浸泡,然后放在锅中,顺序摆好。用慢火煮沸2个小时,半熟时加盐(用盐量应根据季节和当地消费者的口味定),煮至肉烂而连丝时搭勾出锅。 3.熏制。出锅后趁热熏制。将煮好的鸡体先刷一层香油,再放入带有网帘的锅内,待锅烧至微红时,投入白糖,将锅盖严2分钟后,将鸡翻动再盖严,再等2~3分钟后,即可出锅。产品特点:色泽枣红明亮,味道芳香,肉质细嫩,烂而连丝。

德州扒鸡
德州市位于黄河下游,山东省的西北部,是山东省的北大门。德州在历史上就是京杭大运河的重要码头,素有"九达通衢,神京门户"之誉。此处人杰地灵,物产富饶,当地所产的德州扒鸡更是名噪天下。

德州扒鸡来历:德州扒鸡是由烧鸡演变而来,其创始人为韩世功老先生。据《德州市志》、《德州文史》记载:韩记为德州五香脱骨扒鸡首创之家,产于公元1616年(明万历43年),世代相传至今。清干隆帝下江南,曾在德州逗留,点名要韩家做鸡品尝,后龙颜大悦,赞曰"食中一奇",此后便为朝廷贡品。1911年(宣统3年),韩世功老先生总结韩家世代做鸡之经验,制作出具有独特风味的"五香脱骨扒鸡",社会上习惯把韩世功先生称为第一代扒鸡制作大师。

二十世纪初,德州经营烧鸡者更如雨后春笋,名店众多,相互竞争,皆在质量上狠下功夫。始有"宝兰斋"店主侯宝庆,悉心研究,在烧鸡、卤鸡和酱鸡的基础上,根据扒肘子、扒牛肉的烹调方法,开创了扒鸡生产工艺。至1911年,德州老字号"德顺斋"烧鸡铺掌柜韩世功等人,对传统的工艺与配方进行改进,添加了多味健脾开胃的中药,又结合侯宝庆制作烧鸡、扒鸡的经验,揉进了炸、熏、卤、烧鸡的方法,既考虑了当地习俗,又兼顾了南北口味,经多次试制,终于生产出了"五香脱骨扒鸡":因为是加入了多种药材烧制,故称"五香";成熟后提起鸡腿一抖,肉骨即行分离,谓之脱骨。他们制作的扒鸡炸得匀,焖得烂,香气足,且能久存不变质,故很快在市场上打开销路。尤其是津浦铁路通车后,德州扒鸡的名声也随着旅客的尝食,远播南北,成为北方整鸡卤制的特色名吃。

新中国成立后,德州扒鸡的生产条件和生产工艺又有了很大的改进。五十年代初,德州市成立了国营食品扒鸡公司,集中经营扒鸡。该公司汲取百家之长,保持并发展了这一传统名食的独特风味,曾被山东省商业厅和国家商业部评为优质产品,1956年在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被评为一等名牌产品,1983年被评为中国"十名鸡"第一名,还被第一次由国家有关部门组织编写的《中国名菜谱》第六辑列为145种名菜之首,更加蜚声海内外。

德州扒鸡之所以能经久不衰,其原因之一是在选料上要求十分严格。德州扒鸡行业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原料是基础,生产加工是保证。"制作扒鸡使用的毛鸡必须是鲜活健壮的,而运输过程中挤压死掉的必须弃之不用。其原因之二是制作工艺十分精细。

制作过程

一是宰杀:将750克以上的活鸡割断气管,放净血,用65摄氏度左右的热水烫,褪掉鸡毛,剥净腿、嘴、爪的老皮,然后从臀部剖开,摘去内脏,沥净血水;

二是整形:将鸡双腿盘起,双爪插入腹部,两翅从嘴中交叉而出,形似"鸭浮水面";

三是烹炸:将鸡全身涂匀糖色,然后入沸油锅中炸制,至鸡身呈金黄色时捞出;

四是配料焖煮:煮前先在锅底放一铁箅,以防糊锅,再将处理好的鸡按老嫩排入锅内,配以料汤,防止鸡浮,煮时用旺火煮,微火焖,浮油压气,雏鸡焖6至8小时,老鸡焖8至10小时,扒鸡焖煮以原锅老汤为主,并按比例配制新汤,配料有花椒、大料、桂皮、丁香、白芷、草果、陈皮、三萘、砂仁、生姜、小茴香、酱油、白糖、食盐等十六种,这样制出的扒鸡,外形完整美观,色泽金黄透红,肉质松软适口,并具有开胃、补肾、助消化的作用。

④ 炒鸡怎么做好吃家常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