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搜食记——油炸臭干哪家强
女友小聚,欣然发现,江山代有馋人出,长江后馋推先馋——她家九岁小儿居然也已知道臭干子要吃甘泉路中段小东门桥上的了。
与臭相识,有多早呢?很小时候,大概才会跑腿吧,常被外婆或奶奶差遣了在小镇上采买,二分钱,拿一个小碟子,奶奶喜欢淋上麻油的红腐乳,香的;外婆爱的是灰黑难看的腐乳,臭,不懂呀!
那时外婆总说“女孩子太馋了会嫁不出去”,现在我不用怕了,将馋的那份心思与经历娓娓道来。
长沙的冬天有多冷呢?反正我就是穿着妈妈做的做长毛绒玩具的毛大衣,穿足一个冬天,像一个棕熊。冬天的教室坐两三小时,全身快僵。好在校门口有卖炸干子的,两块卤过的方干,串在竹签上,油锅里一炸,再刷上一层剁辣椒,又香又热,才五毛钱,就可解了一个晚上的阴冷寒湿。夸张一点,当年支持我在冬天的夜晚去教室,全赖有它。
火宫殿多有名呀,长沙人都讲“毛爹爹(音如嗲嗲,指毛主席)吃过的”。那时在我们算高消费,难得去一次,也从不敢放量。毕业十年重回故地,在那边放开肚皮了一次,真爽。回来还想,正好弟弟常去,他给带了不少家乐福里面的,也叫“火宫殿臭豆腐”,哪有现做的好吃。
当年我们铁三角的口号曾是吃足一条街,如今修正为吃足每一地。几年前在杭州小聚,自然也是吃为主题,在西湖边上小巷里找到一个老婆婆卖的臭干,无比满足,嘿嘿,又多吃了一处。老婆婆说她的臭豆腐干净,不象有些人放些脏东西让它变臭,现在媒体揭露好象是硫酸亚铁,可怕可怕。
扬州的臭干子,象足了淮扬风味,平和中庸,不那么臭,也没那么辣,但自有迷人处,它六分香三分臭一分脆,最好的就是坐在小东门桥头,看着两岸垂柳依依,看着老民居里的小猫捉自己的尾巴玩,一边吃着刚出锅,正到火候的炸干子。偷得浮生半日闲,也就是这样了。
还有一处的炸干子也不错,在曙光新苑小区里,老夫妻两个,泰兴人,专用菜籽油炸干子,而且给的豆芽蛮多。他们两个都是左撇子,左手挟筷子,炸出来的干子比较香呵。曙光厂是扬州第一大厂, 历史 也久,所以厂里的人都有点刁(我爸语录),不好吃的摊点,在他们那儿是立不了足的,而这一对老人,好象已经卖了好多年了,与工学院里卖老鹅的老头(也是扬州一绝美味) 历史 相当。
四季园也有卖炸干子的,也是老夫妻,亲和力不强,现在旁边多了一个退伍军人卖武汉臭豆腐,他的生意越发式微了。那个武汉臭豆腐胜在醮的酱(里面好象有花生芝麻,内容丰富)味美香醇,站在边上用牙签戳了吃,不赖。不久发现新城花园菜场有克隆的,一问,原来是军人的哥哥,看样子生意不错,都开分店了。
甘泉路也快成小吃一条街,绍兴臭豆腐香飘到我们西边来,特特地赶了去吃,怎么说呢,有一句话“盛名之下,其实······”
最爱偶尔的值夜班,会巴巴地跑到荷花池元祖巷子里,姜二臭干配三缘水饺,完美。
2. 扬州有什么好吃的小吃
扬州菜属于淮扬菜,又称为维扬菜;扬州名菜大煮千丝、蟹粉狮子头更是闻名遐迩,人人皆知;那么,扬州名菜还有哪些呢?扬州菜有哪些代表菜呢?
1、大煮干丝
大煮干丝又称鸡汁煮干丝,传统名菜,属淮扬菜系。大煮干丝是一道既清爽,又有营养的佳肴,其风味之美,历来被推为席上美馔,淮扬菜系中的看家菜。原料主要为淮扬方干,刀工要求极为精细,多种佐料的鲜香味经过烹调,复合到豆腐干丝里,吃起来爽口开胃,异常珍美,百食不厌。
2、蟹粉狮子头
蟹粉狮子头是江苏扬州地区特色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系。口感松软,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红烧,清蒸,脍炙人口。主要原料是蟹肉和用猪肉斩成细末做成的肉丸,
(扬州人俗称“斩肉”)。斩肉的做法很多,有清炖,有水氽的,有先油煎后红烧的,有先油炸后与其他食物烩制的,有用糯米滚蒸的。所谓狮子头则是菜肴造型——大而圆,夸张比方为狮子头。
3、文思豆腐
文思豆腐是一道有着悠久历史的江苏传统名菜,起源于扬州和淮安,属于淮扬菜、苏菜系。它选料极严,刀工精细,软嫩清醇,入口即化,同时具有调理营养不良、补虚养身等功效,是老人、儿童选择的上好菜谱。清人俞樾《茶香室丛钞》:“文思字熙甫,工诗,又善为豆腐羹甜浆粥。至今效其法者,谓之文思豆腐。”《调鼎集》上又称之为“什锦豆腐羹”。
4、拆烩鲢鱼头
拆烩鲢鱼头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属于江苏菜系,拆烩鲢鱼头以鲢鱼头为主要材料,烹饪以烩菜为主,口味属于咸鲜味。口感:皮糯粘腻滑,鱼肉肥嫩,汤汁稠浓,口味鲜美,营养丰富。鱼头肉质细嫩、营养丰富,除了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维生素B1,它还含有鱼肉中所缺乏的卵磷脂,可增强记忆、思维和分析能力,让人变得聪明。
5、三套鸭
三套鸭是江苏省扬州和高邮地区的一道特色传统名菜。古时扬州和高邮一带盛产高邮鸭(古时扬州和高邮一带各地盛产麻鸭,现在扬州和高邮地区专门养殖,由于高邮养殖的范围最广,技术最先进所以又名高邮麻鸭,是全国三大名鸭之一,高邮古时隶属扬州,现在是扬州代管县级市),此鸭十分肥美,是制作“南京板鸭”、“盐水鸭”等鸭菜的优质原料。
6、扒烧整猪头
扒烧整猪头是江苏地区传统名菜,属于淮扬菜系,是将新鲜的猪头去除骨头、毛,从中间切开后洗净,放入锅中加入酱油、盐、冰糖等调品料煮烂即可食用。本菜肉质烂熟,肥而不腻,香气扑鼻,甜中带咸。是一道老少皆宜的美食。扬州的扒烧整猪头源于北方农家的做法。这端上桌的猪头实际上叫猪脸更合适些,毕竟所有的骨头都已在烹调过程中剥离了。
7、将军过桥
将军过桥乃是江苏扬州地区传统名菜,属于苏菜系,它鱼片洁白、滑嫩,鱼汤浓白如乳,具有香鲜、脆糯风味。同时具有补虚养身调理、气血双补调理、滋阴调理、营养不良调理之功效,是食补的上好选择。一鱼两吃,有菜有汤,鱼片洁白、滑嫩,鱼汤浓白香醇,可谓经济实惠又美味可口的大众化佳馔。
8、烤方
烤方是扬州地方传统名菜,由叉烧乳猪改进而来。清代扬州官绅、盐商常用于宴请宾客,它与叉烧鸭子和叉烧鳜鱼被称为扬州三叉,烤方以葱白为制作主料,烤方的烹饪技巧以烤菜为主,口味属于炸烧味。口感表皮酥脆异常,肉质干香酥烂。烤方选用苏北小冬猪的肋条肉烤制,烤制中不加任何调料,烘烤次数繁多,讲究火候。成品色泽,烹制技法,为一般菜肴所不能比美。
9、鸭包鱼翅
鸭包鱼翅是江苏扬州传统的名菜,属于扬州菜。汤鲜肉烂,味道醇厚。鱼翅含有丰富的胶原蛋白,但其蛋白属不完全蛋白,烹制时应与肉类、鸡、鸭、虾等共烹,以达到蛋白质的互补,又能赋味增鲜,能滋养、柔嫩皮肤。鱼翅味甘、咸,性平;具有益气、渗湿行水,开胃进食,清痰消鱼积,补五脏,长腰力,益虚痨的功效。
10、叉烧鳜鱼
叉烧鳜鱼是一道色香味俱全的名菜,属于江苏菜。鳜鱼以太湖、洪泽湖、高邮湖、宝应湖所产的为好,它在江苏菜中运用很广。鳜鱼制菜方法很多,而叉烧法较为突出。此菜以京冬菜填腹,网油裹之。成品外脆里嫩,色呈金黄而有光泽,鱼肉鲜香,佐以姜醋,则有蟹味,回味无穷。鳌花鱼又叫桂鱼、鳜鱼,属于分类学中的脂科鱼类。鳌花鱼是“三花五罗”中最名贵的鱼。
3. 扬州:老扬州人去哪吃—跟我探寻百年老店、风味美食
这篇博文介绍的是扬州老城区、老店、以及老扬州喜欢的美食。你会知道扬州城的美食远远不止扬州炒饭、牛皮糖、酱菜。 对于土生土长的扬州人,对这座城市的热爱是自然是不溢于言表的。扬州是一座生活节奏慢的城市,是一座适合享受的城市,所以才会有早上皮包水晚上水包皮的悠闲自得。扬州也是一座精致的城市。无论是讲究刀工火候的淮扬菜,秀丽的瘦西湖,还是闻名于世的茶食、点心,都彰显出一种小富即安的精致。 今天,只想通过自己的相机,摒弃商业化的宣传,展现我所喜爱的扬州城的另一面。没有高楼大厦,没有山珍海味,没有很浓的商业气息。如果你也喜爱深藏在记忆中抹不掉的这种味道,这些地方,那就跟我来吧,让你感受更加生活化的扬州。 首先先从很火的东关街开始吧。其实我还是喜欢以前改造前的东关街,虽然巷子很窄。 这条街有不少小吃店,街东有家卖黄桥烧饼的,还有糊辣汤、豆腐脑,糊辣汤还行。街西也有一家,生意太火,只尝过一次,味道平平。街上还有叠汤园、长鱼面、藕粉汤园等等风味小吃。藕粉汤园就不建议大家尝了,不甜不咸。其他的很多糕点,姜糖、芝麻糖、茯苓饼等等,这些我自己也没吃过,不多介绍。也有一些记忆中童年的味道东关街西街口就是国庆路,过马路继续向西就是彩衣街,也是一条比较老的街道,咱们等会介绍。先跟我沿着国庆路逛逛扬州老城区。国庆路是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而命名的一条街,这条街上有不少百年老店,富春、大麒麟阁、菜根香、三把刀、三和四美、谢馥春、绿扬春等等。 首先从东关街西街口向南走不了多远,在马路东面,有家朱记牛肉。牛肉汤没什么特色,我最喜欢的是它家的烧饼,碱香味十足。 后面就是东圈门,双东街说的就是东关街和东圈门。不过现在东关街开发的较成熟,东圈门只有路口的几家饭店还比较有人气,喜欢清静的倒是可以去东圈门逛逛。 继续向南,还有家生意很火的点心店—宫廷桃酥。桃酥买过,味道还不错。每天下午都排老长的队,和小家平麻花一样。 走到十字路口,东北角是世纪联华超市,西南角是座教堂。这是枢纽地带。最后的游玩路线会介绍到这里。 过了红绿灯,继续向南,叫国庆路北路。百年老店都集中在这条路上。想尝黄桥烧饼的,这路边有家黄桥烧饼店。但我还是偏爱最不起眼的碱烧饼。 路西是教场,改造后变的不伦不类。路边有家陈记饭馆,菜还不错,但淮扬菜都偏甜,北方人可能不习惯。 继续向南走不了多远就到了鼎鼎大名的富春茶社巷子口了,我长这么大只在去年去过一次,不多做评价。本地人基本是不去的。 三和四美酱店也是老店了,多数酱菜口感偏甜鲜。它家有种小菜是红的胡萝卜,回家洗一洗切碎了,用麻油一拌,还是蛮香的,还有大头菜也不错。除此之外,我家都是买酱的多。 下面我要推荐的是扬州人都喜欢的茶食(糕点)店—大麒麟阁。创办于清朝末年,已有百余年历史。大麒麟阁常年专卖大小京果、京果粉、浇切片、蜜三刀、麻饼、京江脐等等传统茶食。根据不同的时令还会卖绿豆糕、月饼、重阳糕、雪片糕等。小时候物质条件不丰富,喝一碗京果粉就是高级营养品了。它家也有不少连锁店,只有这家本部依然保持着前店后做的模式。我也固执的认为只有这家店卖的才最正宗。 跟我进店里看看吧。买了包点心,终于拍的心安理得了。。。。 这就是京江脐,早年只卖三分钱。因其形状是六角,扬州话也叫六角铮铮。传统的工艺是用碱面做的,大麒麟阁的还蛮正宗。现在有不少点心店用做面包的面来做,那是不能叫京江脐的,一股泡打粉味。我上午去拍照的,要到下午才有京江脐卖,这是在路边小摊拍的。 大麒麟阁店对面就是谢馥春,也是一家百年老店。鸭蛋粉名头不小。小时候抹的香香就是在它家用瓶子打的。现在护肤品种多了不少,包装都很朴素,价格也算适中,感兴趣的可以挑选些。 走到谢馥春这就基本到头了。路口是人民商场,在老早可是扬州城的市中心,当年父辈们约会看电影就是在这片。人民商场向东是广陵路,向西是甘泉路。先跟我继续向南,路口有家大井良子鸭血粉丝店,在扬州算是鸭血粉丝做的不错的了。 大井良子对面有家很不起眼的小饮食店,干拌面还蛮地道的。扬州的面条、馄饨这些都是酱油很重的,我通常都会说白汤不放酱油:) 再向南走还有不少特色店,就不一一介绍了,感兴趣的还是自己逛吧。 咱们还是从人民商场向东进入广陵路。广陵路上有家小家平麻花店,也是百年老店。以前小觉林素菜馆和小家平是一家,后来不知为何分成了两家。我曾跟朋友戏言,如果哪天小家平门口不排队了,那就是太阳从西边出来了。当然了,这队排的也不是空有虚名,麻花是蛮好吃的。 我推荐的另一家店就是蒋家桥饺面店了。老扬州人吃早点和下午常到这,价格不贵,走的亲民路线,生意也很火。它家最出名的是锅贴、虾籽馄饨、饺面。但都是红汤加重胡椒粉,不喜欢的得和店员说。还有汤包、烫干丝,和富春冶春比,性价比都不错。蒋家桥的路口就是徐凝门街,何园就在这条街上。 首先是锅贴,就是煎肉饺子啦。扬州的锅贴、馄饨都是肉馅的。我们吃锅贴都喜欢蘸醋。 这是馄饨,还是全肉馅。不喜欢酱油和胡椒粉的可以和店员说。饺面没点,其实就是面条加馄饨。 吃完了蒋家桥,咱们回头再从人民商场向西进入甘泉路。甘泉路上没什么有特色的老店。基本都是卖衣服的店铺。走到路中间,有家炸臭干的小摊,摆了有很多年了。这条路两边也有不少老巷子,感兴趣的可以进去逛逛。运气好的,还能买到火烧、韭菜饼、油端子等等小吃。 最后,咱们再回到刚刚说的东关街西路口,刚刚咱们是向南走。现在向西,过马路进入彩衣街。里面有不少小吃下午4点左右就出摊了。比如火烧、鸡蛋饼、麻花等等。 这是馓子,比较酥脆。论斤称,一斤还能称不少。 一家卖传统面饼的店铺,有子孙饼、酥头令等等。都是比较有特色的地方面饼。 彩衣街走到头就是四望亭了,即扬州市中心。 在路口有两家饭店,一家是怡园,一家是天香阁。怡园早几年的早点还不错,但现在据说很差。天香阁的菜肴我也是早几年尝过,狮子头、大煮干丝、扬州炒饭,都不失水准,现在味道如何就不知了。现在出去请客吃饭,都是去教场的陈记、东圈门的网子较多。陈记的菜性价比还行,网子的酸菜鱼不错。 再向大家介绍下,本地人不去富春,去哪吃。前面介绍的蒋家桥,本地人去的也蛮多。如果想吃的精致些,一家是西区的花园茶楼,另一家是东区的锦春。锦春靠我家近,去吃的次数较多。它家的豆沙包和三丁包是我比较推荐的。豆沙包细腻甜蜜,而三丁包则咸、鲜、甜,且多汁。松子烧卖也不错,个人觉得油了些。扬州的烧卖是纯糯米的,没有菜。这两家店,花园有早点和下午卖,都可以进店品尝。而锦春吃早点可以进店,下午只有外卖包子。 锦春的包子和烧卖 花园茶楼,没进去所以只拍了店面照。以前公司靠西区,常去吃下午,烫干丝、肉包子也是必点的。它家的肉包子比较有名,据说是不外传的秘方。扬州城很小,没有高楼。但小城有小城的美,绿化多,空气新鲜。到了晚上,一定要逛逛东区的古运河哦。希望你也能爱上这座城市。 路线:如果是自驾游的朋友,我介绍的老城区是不好停车的,可以把车先停在市中心。市中心距离老城区也很近。 如果坐公交,不管你在何地选择哪条路线,坐到市中心的世纪联华下车。这是中心地带。我前面也有介绍过。你可以从世纪联华向南进入百年老店较多的国庆北路,买点酱菜、茶食、香香,再到广陵路尝尝蒋家桥的饺面、锅贴,蒋家桥距离何园很近。也可以向北进入国庆南路,逛逛双东街、彩衣街。
4. 个园周边美食
个园周边美食?
扬州春卷
扬州春卷春卷是扬州春令小吃。“调羹汤饼佐0,春到人间一卷之。二十四香风信过,纵教能一也非时”。这是清代一位诗人写扬州春卷的诗。“春到人间一卷之”,这就把扬州春卷的应市时令和制作方法描述得恰到好处。春卷皮的烙制,堪称一绝。一手执锅,一手抖动面团,一揿一张,操作干净利落,烙成的春卷皮,薄如纸,圆如镜,透明柔软,以皮包馅,卷成长条,两头以面糊相粘,入油锅煎炸,至红焦色即成。
三丁包
三丁包是扬州的名点,以面粉发酵和馅心精细取胜。清人袁枚在《随园食单》中云:“扬州发酵面最佳,手捺之不盈半寸,放松仍隆然而高”。发酵所用面粉“洁白如雪”,所发面酵软而带韧,食不粘牙。富春茶社一直保持这种发酵的传统特色。扬州三丁包子的馅心,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故名“三丁”。
![](http://www.shadetreequilting.com/images/loading.jpg)
扬州盐水鹅
盐水鹅,是扬州的名菜,有着悠久的历史。盐水鹅的原料多为品种优质的白鹅,经过拔毛和层层卤制,便可食用。盐水鹅是宴席上不可或缺的必点菜,一碟雪白整洁的盘子,独具匠心地摆上一块块盐水鹅,色泽黄澄明亮,烂而不散,肥而不腻,鹅肉质感松嫩,吃起来很有嚼劲,舌尖起舞,唇齿留香,用一句扬州方言来形容,就是“呱呱叫”。盐水鹅不但肉质鲜嫩,口感鲜美,而且具有许多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鹅肉中蛋白质含量很高,其中维生素亦可保持身体健康。
蝴蝶海参
中文名称:蝴蝶海参招牌名店:扬州饭店简介海参,作为一种海鲜珍味,与燕窝、鱼翅等相列为“八珍”,在明清时代已十分盛行,至今仍是宴席之上品。在全国各地方菜系中,“蝴蝶海参”是扬州名贵的一道海参大菜,也是宴席中的佼佼者。身价高贵的海参,食用的历史并不太久。据目前所见最早者,是元代贾铭着的《饮食须知》:“海参:味甘咸,性寒滑,患泄泻痢下者勿食。”
油炸臭干
油炸臭干油炸臭干是扬州的标志性小吃,在扬州的市区,你随处可以闻到一股并不难闻的臭气,这就是油炸臭干的气味。一块块小小方方的臭干被放在油中慢慢地炸得泡起来,松松脆脆的,剪开来,烧上用稀释了的酱油、辣椒酱做成的调料,搁些黄豆芽、香菜末。
个园
5. 扬州美食探访之一:小东门桥炸臭干
长沙有臭豆腐,扬州有炸臭干子,小东门桥的炸臭干子靠着独特的口味,名气越来越大,成就了扬州名小吃。臭豆腐干在油锅中炸成金黄色至酥脆,沥油后剪成小块,配以豆芽,加入自己熬制的红汤卤汁,再浇上自己发酵的辣椒酱,酥脆鲜香,外丑内秀,平中见奇,炸干子的酥脆和汤味醇厚为其成功的关键,岁月留香。
经过几十年的变迁,曾经繁华一时的甘泉路,如今众多老店消失了,承载着许多人欢乐时光的电影院也没落不见了,但那一口炸臭干的酥脆咸香依旧没有变,小吃虽小,文化意蕴浓郁,情愫悠长,即便去过很多地方,尝过很多美食,你会仍然觉得,没有一种味道能比得上最初的老味道。
美食地图:扬州市甘泉路小东门桥头
6. 扬州哪里的小吃好吃·具体点
最好吃的鸡腿:甘泉路口的潘老板鸡腿
最好吃的栗子:甘泉路口的神农架野山栗
最好吃的面包:时代广场宝宝熊旁的帕帕罗蒂 \ 还有万家福面包坊的 面包、时代广场后面的“Yummy”面包超级好吃的-“面包是有学问
最好喝的奶茶:帕帕罗蒂旁边的转角;品珍坊(兰苑南门对面);文昌百汇的阿呆奶茶;口渴了的百搭(秋雨路、农学院南门附近、淮海路均有)
最好吃的臭干子:小东门桥的臭豆腐
最好吃的烤鲳鳊鱼:宝带东门的领头羊
最好吃的老鹅:四望亭路的老妈米线门口;美琪小区的老鹅
最好吃的猪头肉:凤凰桥猪头肉
最好吃的刨冰:美琪门口的吉士多
最好吃的爆米花:万家福和麦当劳的巷子里的刘大嘴巴最好吃的桃酥:在东关街与彩衣巷交界的路边,老扬州都去那里买,宫廷桃酥是要排队去买的
最好吃的铁板鱿鱼:万家福旁的*胖子鱿鱼
最好吃的白汤面:宝带南门20米处
最好吃的赤豆元宵:红杉树酒店的巷子里
最好吃的腰花面:立新路扬州人家对面
最好吃的麻辣烫:渡江路中段“重庆麻辣烫”
最好吃的烧烤:兴城西路的“来德祥烤肉馆”
最好喝的牛肉汤:东圈门门口的牛肉汤和牛肉包子 和 凤凰桥的牛肉汤扬州
最好吃的蛋炒饭:文昌阁西北角巷子口一路边排挡,晚上十点开始摆摊子,老夫妻俩,老太炒的好吃,别忘了还有腰花汤;
最好吃的水饺:四季园菜场宋记饺子店水饺很好吃;
最好吃的烧饼:水校西巷一南京人在菜场门口烤的烧饼,下午两点开始烤,六点结束;还有马太巷头的小夫妻俩的烧饼 天天早上开门
最好喝的豆浆:荷花池菜场北面的巷子里,有一戴眼睛的烤烧饼,油条、豆浆都呱呱叫,算扬州最好的,豆浆味很浓,环境不好,就两张桌子
最好吃的胡椒辣汤:玉器街胡椒辣汤
最好吃的锅贴:蒋家桥的锅贴
最好吃的肉粽:富春早餐的肉粽
最好吃的臭大元:万家福和麦当劳之间那条巷子里-“福星”的臭大元二中小巷子里面也有很多好吃的,有个烤羊肉串的,特别好吃!
7. 扬州小吃
扬州的烧饼很不错。街上最常见的是黄桥烧饼,并个世纪前的那场大战使它一夜成名;还有擦酥烧饼,这种烧饼是以油酥面制做的,反复擀折、烘烤成熟后,酥脆而又层次丰富,口味也多样,有糖馅、肉馅、干菜馅、苋菜馅、青菜馅、萝卜丝馅等等,不同的馅心形成了扬州烧饼的多种风味。许多地方的烧饼只有早晨才供应,而在扬州,全天都可以吃到。
扬州小吃属淮扬菜系,极具特色,如烫干丝,一片豆腐干可片成二十几片然后切丝,丝细如发。蟹黄包,每年十月为佳,取饱满膏蟹的蟹黄,配以精白面粉制成,可谓扬州点心中的极品。还有扬州的春卷、三丁包、干菜包等,都有很浓的地方风味。
清晨到扬州城的富春茶社楼上,品一下扬州早茶,尝一下扬州的特色点心,真是一种享受。扬州的小吃一直就和它的菜肴一样出名,其中最重要的是面条。扬州面条的品种相当丰富,据有关资料记载,清朝时期已有煨面、肥肠面、牛肉面、拉面、雪菜面、鸡蛋面、青角面、饺面、炒面、干拌面,等等。成都人执御来扬州品尝了面条以后,赞不绝口,说道“扬郡面馆,美甲天下”,并作词一首:“扬州好,问鹤小楼前。入夏恰宜盘水妙,浸晨还喜过桥鲜。一箸值千钱。”
饼面是扬州的传统,说是饺面,其实并没有饺子,淮扬一带把小馄饨叫做淮饺,因此饼面就是馄饨面,是把面条与馄饨一锅煮了,再盛入同一碗中。共和春的饺面乃属一绝。
干拌面是深受人们喜爱的,用好的酱油,加上猪油,不用汤,直接把下好的面条盛入碗中拌匀。下干拌面是要点技术的,面条不能太熟,否则吃到嘴里粘糊,也不能太生,太生了吃下肚去不舒服。干拌面味道虽好,就是口感太干了,于是有的干拌面还会送上一碗菜汤,没有汤的时候,有人喜欢用一碗豆浆过口。冬日清晨的上班路上,吃上一碗这样的干拌面,一个上午都会觉得暖洋洋的。吃干拌面的话,去梅香居再合适不过了。
豆腐卷子与锅贴是下午才上市的小吃。豆腐卷子也就是普通的卷子,卷上些豆腐丁、葱花、然后放在平锅里半油半水煎熟,那香气飘了一条街,吃在嘴里,咸、香、暄软,很能勾起人的食欲。锅贴与豆腐卷子的烹制方法差不多,也是用平锅半油半水地煎熟。锅贴就是油煎饺,扬州的锅贴味道相当鲜美,尤其要数国庆路上民族饭店的锅贴做得很好。每天下午,特别是秋冬季的下午,去那儿喝着热滚滚的牛肉汤,吃着煎得脆嘣嘣、油滴滴的锅贴,可是逛街之后的一件快事。
油炸臭干是扬州的标志性小吃,在扬州汶河北路联通公司门口行走,远远就可以闻到一股油炸臭干的香味,在扬州众多“同行业”中这家的最好吃了。一块块小小方方的臭干被放在油中慢慢地炸得起了泡来,松松脆脆的,浇上酱汁,辣椒调料,那味儿就甭提多鲜美了。扬州人说臭豆腐是生臭熟香,这一点站在油炸臭干的摊子前面一定会有很真切的体会。
糊辣汤和豆腐脑似乎是结对食物,许多卖豆腐脑的同时也卖糊辣汤。以前卖豆腐的总是挑着担子沿街叫卖,现在则是在街边摆一个小摊子,放上三四张小凳子招呼客人。卖酒酿的还是老样子,酒酿放在盆里用担子挑着或用自行车背着,并不吆喝,只是用两片竹板边走边敲。
粽子是季节性很强的小吃,每年要到端午节前后,卖粽子的才多起来。不过富春的放心早餐每天都有粽子供应。扬州的粽子做得很有自己的特点,主要是火候到家。《随园食单》“扬州洪府粽子”云:“洪府制粽,取顶高糯米,捡其完善长白者,去其半颗散碎者,淘之极熟,用大箬叶裹之,中放入火腿一大块,封锅闷煨,一日一夜,柴薪不断。食之滑腻、温柔,肉与米化。”粽子的品种也不少,有咸肉粽子、鲜肉粽子、赤豆粽子、蚕豆粽子、白糖粽子、花生粽子、等等。包粽子是一项技术难度较大的工作,形状有枕头形,扬州人称为小脚粽子;锥形,扬州人称为三角粽了,不会包的人捏来捏去什么形都出不来的。
鸡蛋煎饼既香且嫩。火饼也叫葱油火烧,油香酥脆,是扬州的传统小吃。鸡蛋煎饼与火烧,在扬州的街头都是随处可见的。
8. 扬州有哪些好吃的小吃
1、三丁包子
所谓"三丁",即以鸡丁、肉丁、笋丁制成,鸡丁选用隔年母鸡,既肥且嫩;肉丁选用五花肋条,膘头适中;笋丁根据季节选用鲜笋。三丁又称三鲜,三鲜一体,津津有味,清晨果腹,至午不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