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南部县哪个地方麦种产量高又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南部县哪个地方麦种产量高又好吃

发布时间: 2023-01-29 03:10:02

① 老家是山东的,在山东种植哪个品种的小麦最好

小麦想要获得高收益率,最重要的品种进入9月份,许多农民正在为今年的小麦制备购买种子。今天,我将为您介绍一份新的超级高产小麦,而且每个人都超过800公斤。1,烟草999。 999是山东省农业科学院选定的新半冬小麦品种。完全增长期为227天,平均植物高88厘米,幼苗在冬季感冒。分蘖力很强,春天很慢,眼睛很晚,和寒冷的能力。应变紧凑,茎蜡层厚度,杆弹性是介质,并且抗变化是一般的。耳朵是正方形的,耳朵很长,小穗,耳数的耳数,33.8粒,尖峰的数量,以及成千上万的粒子。在2014年,平均收益率为817.0公斤,山东省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令人振奋。 2019年,平均收益率为818.6千克,2020年的平均收益率达到819.85公斤,连续几年再次清新安徽省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适用于山东,安徽,江苏,河南等省份生长。

② 小麦都有哪些高产的品种怎样种植才能高产

下面就让我来为大家讲解一下小麦都有哪些高产的品种?怎样种植才能高产?这里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想问问大家,有哪些高产的小麦?该怎么种小麦才会高产?

决定小麦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从种植角度讲,可以按照农业八字方针去参考、运作。水、肥、土、种、密、保、管、工。这八项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差等来选择。

高产小麦品种

百农矮抗58。矮抗58小麦种子连续五年来一直被评为“高产、抗倒伏、抗旱、抗病”小麦种子品种,深受广大老百姓的欢迎。矮抗58小麦品种是2005年通过国审的小麦种子新品种,由河南省科技学院选育。矮抗58属于半冬性小麦品种,抗冻性强,春季生长稳健,蘖多秆壮,叶色浓绿。株高70cm左右,高抗倒伏,饱满度好。

百农207。百农207小麦种子品种是一个半冬性中晚熟品种,整个生育期231天,亩穗数40万左右,每穗粒数平均36左右,千粒重42克左右,百农207是2013年刚被审定的小麦种子品种,在这之前已经被广泛的推广,也得到了老百姓的一致好评。百农207小麦主要适宜黄淮冬麦区南片的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江苏北部、陕西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早中茬种植。

周麦27号。周麦27号为半冬性中熟品种,成熟期平均比对照周麦18早熟1天左右。幼苗半匍匐,叶窄长,分蘖力一般,成穗率中等。冬季抗寒性较好。

决定小麦产量的因素有很多,从种植角度讲,可以按照农业八字方针去参考、运作。水、肥、土、种、密、保、管、工。这八项条件缺一不可,所以在选择小麦品种时应该根据当地的气候、温差等来选择。

小麦高产一般说来晚熟的品种高产,早熟的品种略低150斤/亩左右。目前有几个品种不错,如828。但是,小麦的高产要相对地看,在不同地区,不同土质,不同气候的条件下,都有高产的情况。各有优良的表现时机。所以,就目前许多小麦优良品种,那种高产要根据具体的当地情况,综合考虑优良品种的选择情况才对。今年的小麦相对于前年平均减产了200多斤,只有个别品种保持了高产。但也只有900多斤/亩。

根据小麦品种介绍,各地都有各地的高优品种,在小麦品种选择上来看,首先选择杆粗个中等约70一80公分之间的,穗长方形,扬花较快,根据今年覌察有二个品种表现比较好,首先下雨没倒,这是根据同一块地而言,相对地说,此品名叫中原18和世纪518,你也可选择其它好品种,总之要高产,必须掌握各个环节都很重要缺一不可,老农说的好,麦在种,秋在管,光靠好的品种夺高产那是不可能的,比如说:再好的经叫歪嘴和尚一念就瞎了。

小麦高产要因地制宜,黄淮冬麦区,陕西关中灌区山东等中高肥力地块可以种矮抗98、矮抗58。高中水肥地块种周麦22。河南中北部安徽北部,陕西关中适合中徐麦33。每个地方的土质条件不同,所以选种的时候也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在做计划。

经过近两年的种植得出的结果是在豫北地区产量最高的是丰德存麦系列,最高产量接近1600斤。

③ 小麦哪个品种好

小麦品种好的有:郑麦005、济麦22、淮麦32、豫农416。

1、郑麦005

郑麦055属于弱春性中熟小麦品种,2004年经过审定。是河南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推出的产品。郑麦005表现性状好,稳定性高,适应性广。适合在河南省的黄淮小麦区,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等地种植。

4、豫农416

豫农416是由河南农业大学选育出来的半冬性小麦新品种,生长期在225天左右。其幼苗半匍匐,叶片短小色深,株身较高,麦穗呈纺锤形,颗粒饱满,产量很高,每亩可产602公斤小麦。该品种适合在淮北地区种植,播种时间再10月份的7号-20号之间,成熟后要及时收获,防止麦穗发芽,影响产量。

小麦主产区

西南麦区、长江中下游麦区、黄淮海麦区和西北麦区等。黄淮海麦区的河南、山东、河北、苏北、皖北、陕西等地;长江中下游麦区包括四川、湖北、河南南部和安徽、江苏的沿江地区。西南麦签巩榜区的云、贵、川、渝四省。

④ 黄淮冬麦区有哪些小麦品种

本区包括河北省中南部,山西省晋南地区,陕西省关中地区,甘肃省天水地区,以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淮河以北地区。本区虽然幅员辽阔,但生态差异相对较小。本区是中国小麦的主要产区,常年种植小麦1200.0万~1333.3万hm2,约占全国小麦总面积的40%~44%;小麦总产约占全国总产量的45%~51%左右。本区有4个省级科研单位,3个高等农业院校,以及10余个地(市)级单位从事小麦育种,还涌现出一批农民育种家,因此,本区育成的新品种多,品种的丰产潜力提高快,品种更换较快,近50年来共实现了7次品种更换。

20世纪50年代以前全部种植地方品种。本区小麦地方品种类型丰富,分为普通类、圆颖多花类和拟密穗类3大类,北方冬麦区总计的18个型中,本区就具有16个(钱曼懋,1980)。其中圆颖多花类为中国所特有,分布在豫西。这一类有5型:①长曲芒长方穗的如平原50、出山豹;②短曲芒棍棒穗的如张飞胡;③全无芒纺锤穗的如亮光头、爪子牙;④塔形穗的如镇平苦麦;⑤分枝穗的如小佛手。拟密穗类为地方品种中丰产性较好的,其中的蚂蚱麦(陕西)、蚰子麦(山东)、扁穗麦(胶东)等成了中国北方小麦育种的基础亲本。50年代中期进行了地方良种评选,各省评出了一批优良地方品种,并从地方品种中系选出一批改良品种。地方品种主要有河南北部的辉县红,南部的固始三月黄、内乡白火麦,山东的扁穗麦,陕西的蚂蚱麦等。系选的主要有徐州438、石特14、文登扁穗、黄县大粒半芒、齐大195、开封124、泾阳302等。这些品种推广后成为本区的第一次良种普及。

50年代中后期,杂交育成的小麦品种迅速推广。碧蚂1号由于抗条锈病、丰产且适应性好,到1959年在本区年种植面积便达533.3万hm2,在全国达600.0万hm2,成为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同时推广的还有碧蚂4号、西农6028、石家庄407等。南大2419抗吸浆虫,在本区南部推广。早洋麦在本区北部推广。地方品种及其系选品种则退居到瘠薄山区种植。这是本区第二次品种更换。

60年代中期,先后推广了一批抗条锈病生理小种的小麦新品种。济南2号适应性广,耐寒性较强,在本区北部水、旱地都有种植,年种植面积曾达200万hm2。北京8号和石家庄54同时在本区北部推广,年种植面积各自都在100万hm2以上。本区南部主要推广内乡5号。它大穗大粒,丰产性和适应性都好,年种植面积曾达133.3万hm2。南部同时推广的还有内乡36。在此期间,从意大利引进的偏春性品种阿夫、阿勃开始在本区推广。由于丰产性和抗锈性好,它们与内乡5号、济南2号、北京8号等相配合成了本区第三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群。同时,这次品种更换以实行品种搭配和品种组合为特点,实现了较为合理的品种布局。例如,河北省中南部和山西省南部以石家庄号、北京8号为主;山东省以济南号、北京8号为主;江苏省淮北以徐州号、济南号为主;安徽省淮北以济南号、内乡5号、阿夫为主;河南省以阿夫、北京8号、济南2号、内乡号、郑州号为主;陕西省关中地区及甘肃省天水地区以阿勃、陕农号为主(庄巧生,2003)。这时已显示出本区育种力量较强,小麦育种水平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前期开始,随着条锈菌生理小种条中13、条中17和条中18的出现,本区又陆续推广了一批抗条锈的新品种。其中最突出的当属泰山1号,它综合性状好,分蘖成穗多,迅速普及本区,1979年种植面积达373.3万hm2,成为在推广面积上仅次于碧蚂1号和南大2419的我国第三大小麦品种。丰产3号和矮丰3号也是这一时期重点推广的品种。它们秆粗、穗大,丰产性好,最大年种植面积分别达186.0万hm2和33.3万hm2。博爱7023是阿夫系选育成的品种,郑引1号是意大利的品系st1472/506。二者均因穗大多花,耐肥抗倒,抗条锈病而在本区很快推广,最大种植面积二者均达133.3万hm2。济南9号抗条锈病和干热风,在山东取代了济南2号;徐州14耐旱、耐瘠,适应性广,在本区东南部发展较快,二者分别曾达最高66.6万hm2。泰山4号株型紧凑,抗倒、抗锈。蚰包丰产性好,曾创下8262kg/hm2的高产纪录。上述这些品种是本区第四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这次品种更换的特点是更换过程交错进行,但总趋势是品种的株高降低幅度较大,丰产性和稳产性又前进了一步。

80年代初期,泰山1号、丰产3号、矮丰3号、博爱7023、郑引1号等仍在生产上种植。与此同时,推广了以百农3217、济南13、山农辐63为主的新品种。80年代后半期又推广了陕7859、徐州21、冀麦26等新品种。百农3217是80年代全国面积最大的小麦品种,1984年曾达200.0万hm2。济南13是80年代第二大品种,产量高而稳,1985年面积达139.2万hm2。山农辐63千粒重高且稳,1983年面积达115.4万hm2。陕7859在豫中和苏皖北部1990年达117.8万hm2。徐州21主要在豫中和苏皖北,1988年达80.0万hm2。冀麦26早熟,耐干热风,是80年代冀中南部主体品种,1990年面积达80.0万hm2。这一时期面积较大的品种还有鲁麦1号,它耐肥水,兼抗三种锈病和白粉病,1988年在鲁中南和苏、皖北部种植66.6万hm2。豫麦2号和豫麦7号,曾分别于1985年达73.3万hm2和1987年达80.6万hm2。小偃6号是80年代陕西关中地区的主体品种,曾发展到河南等省,年种植面积一度达66.6万hm2,因稳产、质佳,至90年代生产上仍在使用,成为我国在生产上使用时间长的小麦品种之一。晋麦21在晋南,西安8号在本麦区西部和鲁麦7号在本麦区东部,于80年代后期年种植面积分别达到71.0万hm2,64.0万hm2和59.3万hm2。此外,宛7107是80年代初至90年代初河南南阳地区的主体品种,1987年面积达56.4万hm2。上述这些品种的推广实现了本区第5次品种更换。这一时期新品种的特点是有相当一部分品种有1B/1R易位系为亲本育成。另外,推广的品种数量多,各地都利用了一批更适应于本地的品种。80年代后期,条锈菌生理小种再次发生变化,条中29号渐成为优势小种。在1990年条锈病和白粉病大流行后,含有1B/1R易位系血统的品种大都失去了抗锈性而被淘汰。90年代初期,除西安8号、陕7859、冀麦26、鲁麦1号、豫麦2号、百农3217、宛7107、徐州21等继续使用外,推广了以冀麦30、豫麦13、豫麦18、鲁麦14、鲁麦15、鲁215953、晋麦33为主体的一批新品种。冀麦30集抗寒、早熟、抗病、高产于一体,发展很快,1991年面积达120.0万hm2。鲁麦14群体调节力强,抗病性好,1992年达125.3万hm2。鲁麦15适套种,1993年达89.3万hm2。鲁215953后期根系活力好,占北方第一个吨粮县山东省桓台县小麦面积的90%。豫麦13高产、稳产、熟相好,1992年面积达106.7万hm2,是河南省第六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之一。豫麦18产量三要素较协调,面积自1994年开始便在100万hm2以上,至1998年达219.2万hm2,是黄淮麦区第六次以至第七次品种更换的主体品种之一。晋麦33是旱地使用的良种,1992—1994年面积都在26.6万hm2以上。除以上品种外,90年代前期陕7859、百农3217、济南13等面积仍有53.3万hm2;鲁麦1号、鲁麦7号、鲁麦12、鲁215953、豫麦2号、豫麦10号、豫麦13、豫麦17、宛7107、博爱74-22,徐州21、冀麦31等都曾达33.3万hm2以上。这是第六次品种更换。

90年代中期以来,本区又育成一大批更加丰产、抗病、抗逆的品种,如河南省的豫麦21、豫麦41、豫麦49、豫麦54;山东省的鲁麦21、鲁麦22、鲁麦23、莱州953、济南16、济南17(优质麦);河北省的冀麦36、冀麦38、石4185、衡水4041;陕西关中的陕229;晋南的晋麦45、晋麦47;苏北、皖北的皖麦19、徐州24、徐州25及引进的豫麦18、陕229。由于这些品种为主体的扩大推广,在90年代后期基本形成了本区小麦的第七次品种更换。

⑤ 云南省什么地方小麦多,什么时候收割

云南省几乎全境都种植小麦,以文山的马关县、砚山县和丘北县为多,一般在5到6月份收割。

云南省的气候、光照和地理环境适合小麦的生长,小麦是长日照作物(每天需要8至12小时光照),如果日照条件不足,就不能通过光照阶段,不能抽穗结实。

云南省小麦的收割时间与气温和种植的小麦类型有关,冬型品种适期的日平均温度为16~18℃,半冬型为14~16℃,春性为12~14℃。温空的高低受地理纬度和海拔的影响,即纬度和海拔愈高,气温愈低,播种期可早些。

(5)南部县哪个地方麦种产量高又好吃扩展阅读:

云南虽然主要种植水稻,但种植小麦的历史也很悠久,麦和稻的生长季节不同,只要安排得好,就可以在秋季收稻以后种麦,夏季收麦以后插秧,同一块田一年可以两熟。麦的推广并不妨碍稻的栽培面积。

根据王祯《农书》的记载,南方对于种麦,已有相当技术水平,单位面积产量也比较高,并不比北方差。

小麦原产地在西亚的新月沃地。中国最早发现小麦遗址是在河姆渡流域附近。

南方原先很少种麦,汉以后才逐渐向南推广。南宋初年,北方人大批地迁移到长江中下游和福建、广东等省。北方人习惯于吃麦,麦的需要量突然增加,因而麦价大涨,刺激了麦的生产。因此,麦的栽培迅速在南方扩大开来。

云南的米制品更好吃,似乎只有吃米食的多,其实藏区的青稞也是类似于小麦类的的食物。迪庆州怒江州这些地区种青稞也很多。

⑥ 什么地方产的小麦吃起来口感麦香味更浓

这个问题问的有点不合常理。如果仅仅从价格比较的话,河南北部、山东、河北地区小麦价格整体较高。

但实际上,因为用途不同,对小麦的质量要求也不同,所以没办法进行直接比较。

比如果,我们大部分北方人爱吃面条、馒头,吃起来时喜欢用有嚼头、有劲道的面粉,这个时候,肯定优质的强筋小麦是首选,而这些强筋小麦的生产主要集中在我国北方地区。


再比如,我们要制作饼干、糕点,希望能有一些比较疏松的口感,这个时候,可能对于优质弱筋小麦就是最好的选择,而这部分小麦的主要生长区域集中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及江苏安徽等地区。

另外,随着现代食品工艺的发展,我们还陆续推出了各种专用面粉,这些专用面粉均有不同的小麦品质需求,不存在那个好,那个差的问题,重点在于适用与否。

而我们上面提到的河南北部、山东、河北地区小麦价格整体较高,则主要是源于北方人饮食习惯,市场消费量大,因此价格要高一些,并不是说一定比南方小麦好。

⑦ 河南驻马店南部适合种植什么高产的小麦

1、济麦22

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最新育成的超高产、多抗、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2006年9月和2007年1月分别通过山东省和国家黄淮北片审定,审定编号分别为鲁农审2006050和国审麦2006018,已获得植物新品种权保护,新品种权号:CNA20060015.X。适宜淮北地区和黄淮冬麦区北片种植。

2、西农979

小麦优良品种。西农979由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小麦育种研究室于1997年用优质、高产、早熟品种西农2611作母本,(918×95选1)的F1代作父本杂交选育而成。2005年8月分别通过国家和陕西省品种审定。

(7)南部县哪个地方麦种产量高又好吃扩展阅读

驻马店之名初见于明代;作为古镇,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隶属于当时的确山县下隗保;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崇简王朱见泽就封汝宁,在此建庄并设驿站。由于这里自古交通便利,八方辐辏,官宦过往,商贾云集,驿差穿梭,其驻马投宿的客栈马店甚多,驻马店的称谓由此而来。

1974年10月,当时的驻马店镇力车厂发掘出明朝一古墓群,其中一墓砖上刻有“明弘治元年河南汝宁府确山县驻马店”字样,证明驻马店这一名称至迟是在明孝宗弘治元年(1488年)约定俗成或确定的。

⑧ 在中国,小麦的高产量地区在哪里

说起小麦,可能北方的读者更加熟悉一些,因为北方的很多美食都是小麦粉制作的,而南方人更喜欢用大米粉来制作美食,所以这就导致了北方的小麦产量远比南方更多,而在我国的北方城市中,河南省的小麦产量又是最多的。除此之外,在四川、湖北、新疆、山东等省份,也是有大量小麦的收成的

最后,在我国的四川省、新疆、黑龙江省也有很高的小麦产量,新疆虽然是一个非常干旱的地方,但是小麦生长完全没有任何问题,再加上新疆地广人稀,很适合大面积种植小麦。而黑龙江虽然以大米闻名,但是黑龙江的小麦也是不差的,四川省看起来似乎不像是小麦高产的地方,但是从数据上来看,四川省的小麦产量在全国的确是能够挤进前十名的。

⑨ 江西种什么品种冬小麦产量高

烟农1212。江西,省会南昌,通过政府查询得知“烟农1212”小麦品种2016年创全国冬小麦高产纪录亩产828.5公斤。江西位于中国东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属于华东地区。

⑩ 小麦种子哪个品种好

适合山东小麦种子品种如下:
1、烟农1212:烟农1212是半冬性中晚熟小麦品种,抗扶倒性较强,而且熟相较好,植株高度在76厘米左右,株型半紧凑,长势健壮,叶色深绿,分蘖成穗率高,综合抗性好,亩产量比较高,而且适种范围广。
2、龙大818:龙大818幼苗呈半直立形态,叶片比较宽,苗期生长强势成穗率较高且数量中等,属于半冬性熟品种,比洛旱7号早熟2天,生育期为236天左右,抗倒伏性好,高抗锈病,中感白粉病,株型呈半紧凑型,每株平均高70cm左右。
3、矮杆4564:矮杆4564在春季可以稳健生长,抗倒伏性好,每株平均高70cm左右,株型为半紧凑型,冬季时叶子为淡绿色,抗冻性强,幼苗呈匍匐状,生育期为237天左右。
4、山农27号;山农27号是很多山东农民比较喜欢的小麦品种之一,亩产量可达600公斤左右,熟相比较好,成穗多,分蘖能力强,叶子较小,植株比较高,种植山农27号时一定要注意选择适宜的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