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美食攻略 » 乐清象阳有哪些好吃的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乐清象阳有哪些好吃的

发布时间: 2023-01-27 19:07:46

‘壹’ 乐清番薯黄夹的历史

番薯黄夹是把乐清当地方言直接翻译过来的叫法这番薯黄夹(番薯皇夹)的历史由来,我们这存在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说是番薯黄夹出自翁垟镇,一种说法说是出自象阳镇。 1,象阳镇版本:民国期间,在乐清象阳镇花浃村有一王姓地主酷爱美食。每到逢年过节祭祀时,总会操办酒食。王姓地主出重金,谁制作出一道新菜获得他的赏识,就可获得赏钱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于是各种菜品频频而出,其中不乏精品却没有一道能令王姓地主满意。赏钱一加再加就在地主心灰意冷时,一打杂的下人研制出了这用番薯做的饺子半透明的黄绿色,阳光下金灿灿的外皮,饺子一样的形状,小拳头那么大的个头,一股番薯香气扑鼻而来。地主本并没报多大希望,随口夹起一尝,顿时起身站直,双眼发亮,连连惊叹,好,好,好!下人马上上前讨好,请地主赐名。王姓地主问了制作方法,命下人丢一袋赏钱过去,赐名,番薯黄夹(又名番薯黄饺,番薯夹)于是,每年的祭祀又多了一道新菜。随着时代的变迁,番薯黄夹制作手艺也就渐渐流传出去了,并名扬乐清 王姓地主后来家室败落,他的后人也没有把这手艺丢了柳市最有名的早餐连锁店就是他后人开的 妙香汁老王汤包店经过这么多年,番薯夹的口味在原来的基础上也有了不少变化,各地都有各自的不同风味百家争鸣,番薯黄夹也成了乐清小吃上的一朵奇葩 2,翁垟镇版本另种说法是说 番薯黄夹在清朝就在翁垟镇出现,并一直流转至今。且在以前,只有富贵人家才会做这个。在这个版本里,妙香汁的祖上也是从翁垟镇一富贵人家嫁到象阳的王姓地主那才把手艺带过去的

‘贰’ 乐清有什么特产

乐清泥蚶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1

乐清湾是国内泥蚶生产区,乐清湾泥蚶以其独特品质着称,产品畅销全国各地。乐清泥蚶产业基础雄厚,生产规模国内领先,全市拥有泥蚶育苗厂家94家,年出苗量500亿颗,养殖总面积4.3万亩,年产量2.0万吨,养殖及苗种年产值6.1亿元,占乐清市渔业总产值的半壁江山,该市现已建成省级泥蚶良种场1家,中苗培育基地3000亩,无公害泥蚶养殖基地共计5000亩,泥蚶养殖示范园区近10家,并已建成国内首家泥蚶净化中心。同时,乐清泥蚶产业技术成熟,总体技术水平居国际领先地位,拥有一支技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的科研和农民技术队伍,随着金蚶工程的全面实施,乐清泥蚶市场得到进一步拓展,品牌形象深入人心。总之,乐清现已成为国内泥蚶产业的苗种中心、养殖中心、技术中心和市场及信息中心,成为名符其实的“中国泥蚶之乡”。……[详细]
2、雁荡山铁皮石斛 地理标志产品
推荐2

雁荡山石斛俗称万丈须,也称雁山石斛,中国五大名斛之首,是兰科石斛属的草本植物。主产于浙江省东南部乐清雁荡山境内,大多生长在潮湿背阴的岩石或生长青苔的树上。乐清石斛出于乐清地区所以名为乐清石斛,乐清早在明清时期就开始种植生产石斛,仿野生种植前后超过600年,药效甚佳为中药房常备药材。新鲜乐清石斛长约10-35CM粗约0.5-0.8CM,制成干品即为乐清枫斗,螺旋状粗约0.7-1.2CM,外有白色覆膜。国内其他地区市场仿品甚多,多见为无覆膜打蜡而成,很难分辨。雁荡山石斛富含多糖、氨基酸和石斛碱、石斛胺碱等十多种生物碱。经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鉴定:多糖含量为12.745%,总生物碱含量为0.029%。能有效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对人体眼、咽、肺。胃、肠、肾等器官和血液、心血管等疾病有特殊疗效。能抗白内障,延缓衰老,抗突变,抗肿瘤(中国药学大词典)。浙江乐清市铁皮石斛产业协会乐清市所辖北白象镇……[详细]

3、黄杨木雕
推荐3

乐清市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与温州隔江相望。乐清黄杨木雕是以黄杨木为材料的一种观赏性的圆雕艺术,主要流行于乐清市的翁洋镇南街村、象阳镇后横村、柳市镇、乐城镇一带,传播至温州、永嘉、杭州、上海等地。乐清的黄杨木雕起于何时不能确知。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有元至正年款的《铁拐李像》为迄今纪年最久的黄杨木雕,但乐清黄杨木雕的出现较迟,应在此雕像之后。乐清地处瓯江口岸,常遇洪水,当地有做“龙档”消灾避邪的习俗。“龙档”以樟木制作,上有人物雕刻,正是这种民间工艺孕育了乐清黄杨木雕。1876年,温州辟为通商口岸,对外贸易活跃,许多乐清黄杨木雕为国内外商人所收藏,原来从事“龙档”雕刻和佛像雕刻的民间艺人纷纷转事黄杨木雕业。1909年,温州人朱子常的黄杨木雕作品《济癫和尚》参加南洋劝业会获优秀奖,1915年其作品《捉迷藏》又在国际巴拿马赛会上获二等奖。朱子常之外,黄杨木雕行业中还出现了叶阜如、王凤祚、叶一舟……[详细]
4、花椰菜
推荐4

花椰菜(又称花菜)为十字花科芸薹属甘蓝种中以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一二年生草本植物。花椰菜由甘蓝演化而来,演化中心在地中海东部沿岸。19世纪中叶传入我国南方,以广东、福建、台湾等地栽培为最早。常吃花椰菜可增强肝脏解毒能力,并能提高机体的免疫力,可预防感冒和坏血病的发生。 别名:花菜、球花甘蓝。绿色的又叫西兰花、青花菜。 品种:有白、绿色两种。瑞士雪球、法国菜花、耶尔富菜花为优良品种。 营养价值:花椰菜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食物纤维、维生素及矿物质。其中维生素C含量较高,每100克中含维生素C 85-100毫克,比大白菜高4倍,胡萝卜素含量是大白菜的8倍,维生素B2的含量是大白菜的2倍。 我市花菜在全国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在育种技术、生产水平、营销网络等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现有制种基地5000多亩,年繁育量达4.5万公斤,占全国市场的三分之二。……[详细]

5、红心李
推荐5

产品名称: 红心李 产品产地: 温州雁荡山 产品季节: 九月 产品特性: 果皮鲜红色,肉质汁多味甜,清口,营养丰富。 产品成分: 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果酸,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和维生素B1、B2等。 产品功效: 可治暴食、去痼热、调中;核仁味苦,性平,能利小肠,下水气,除浮肿,内治消化不良,牙龈出血,慢性咽喉炎,外用消疮疖、肿毒等。 产品简介: 李也是雁荡山的一种名产。宋代王十朋见梅溪书院李花开时,写过一首和韩愈《李花》的诗,可见雁荡山载培李树已有相当悠久的历史。在明代,据有关记载,李的品种就有“绿李、朱李、紫李、玉李、黄李诸种。俗以与麦同熟者小麦李。”李树的优良品种,主要有红心李和牛心李两种,果皮鲜红色,肉质汁多味甜,特别好吃。同时,李具有调中、清肝涤热、生津利水等功用,唐代名医孙思逸曾说:“肝病宜食之。”但多食生痰、助湿,不可不知。 产品历史: 树栽培范围广泛,品种丰富,在我国,栽培……[详细]
6、香鱼
推荐6

产品名称:香鱼 产品别名:细鳞鱼, 产品产地:江省温州市楠溪江 产品特性;肉细嫩多脂,味鲜且有香味,风味独特。 产品成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滋补强生, 驻颜保健 产品间介:鱼,是楠溪江一种奇特、名贵的淡水鱼,体长15到20厘米,鱼体细长而侧扁,头小而吻尖,口大眼小,体上部呈青黄色,背缘苍黑,而侧及腹部银白色,身披细小鳞片,各鳍无硬棘,背鳍后有一小脂鳍,腹鳍的上方有一黄色斑.因其背脊上长有一条满是香脂的腔道,能散发出浓郁的芳香而得名.产品历史: 溪江盛产香鱼,闻名已久。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楠溪江就产有香鱼。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记载,香鱼“长三四寸,味佳而无腥,生清流惟十月时有,与乐产少异”。《雁荡山志》又载:“凡荡水所入处皆有之,荡水西流永楠溪,则自枫林、档溪、下潭、古庙潭诸处亦有之。”香鱼俗称“溪鲤”亦叫瓜鱼,隶属鲑形目胡爪鱼亚目,香鱼而……[详细]

7、岩头西瓜
推荐7

产品名称: 岩头西瓜产品产地:温州 产品特性:个大、皮薄、汁多、味甜、含糖高、质松脆、味爽口 产品简介:岩头西瓜具有个大、皮薄、汁多、味甜、含糖高、质松脆、味爽口等特点。 西瓜,夏令佳品,历来深受人们喜爱。 产品历史:宋代范成大有诗曰:“碧蔓凌霜卧软沙,年来处处食西瓜。”清人纪晓风赞美道:“凉争冰雪甜争蜜,消得温瞰顾渚茶。” 西瓜又名寒瓜,原产于非洲大片高温干燥的热带沙漠地区,经过几千年的人工栽培,才把野生浆果培育成个大多汗、瓤沙味甜的大西瓜。唐五代时,西瓜给岩头带来名声。每年夏季,西瓜是岩头市场的畅销品,来自温州各地贩卖西瓜的客商,穿门串户,络绎不绝,车运船载,热闹非凡。 楠溪西瓜的主要产区是岩头、枫林、港头、西岸等地,尤以岩头镇湾里村和枫林镇沙岗西瓜最出名。岩头一带的沙质土壤十分适宜种西瓜。因为沙地白天吸热快,有利于西瓜的生长和糖份的积聚。 同时瓜农们对用肥十分讲究,……[详细]
8、雁茗
推荐8

又名“雁荡毛峰”、“雁荡云雾”。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瓯江逸志》曾说:“瓯地茶,雁山为第一”这并非过誉。雁茗在宋、明、清三代皆列为贡品;1954年被选为国家名茶;可谓载誉全国。雁茗,出产于龙湫背、元宝心、莲花洞和雁湖岗等山高多雾的地方。那里湿度大,香灰土养份丰富,茶树生长特别旺盛,芽肥汁厚,品质优异。( 温州)……[详细]

9、雁荡毛峰茶
推荐9

雁荡毛峰茶是浙江省温州市乐清市雁荡山的特产。雁荡毛峰茶其品质特点是,外形秀长紧结,茶质细嫩,色泽翠绿,汤色浅绿明净,香气高雅,滋味甘醇,有一饮加“三闻”之说。“雁荡毛峰”又名“雁荡云雾”。是一种烘青绿茶,必须在清明谷雨之间采摘。选用一芽一叶或一芽三叶的初展肥嫩芽叶制作而成。色泽翠绿,香气扑鼻,味道清醇。明代开始列为“雁山五珍’之一。《瓯江逸志》曾说:“瓯地茶,雁山为第一”这并非过誉。雁茗在宋、明、清三代皆列为贡品;1954年被选为国家名茶;可谓载誉全国。 雁荡毛峰产于雁荡山的龙湫背、斗蟀室洞以及雁湖岗等海拔800米的高山上,其中尤以龙湫背所产者为佳。龙湫背为南北向的山谷,北面有高山屏障,山谷两岸多为冲积灰壤,土层深厚肥沃,茶树终年在云雾阴蔽下生长,承受云雾滋润,芽叶肥壮,长势甚好,另有一些茶树,生长在悬岩隙缝之间,相传古代有山僧训练猿猴攀登绝壁采茶,所采茶叶称为“猴茶”。 雁荡毛峰除鲜叶品……[详细]
10、凤尾鱼
推荐10

产品名称: 凤尾鱼 产品别名: "子鲚""鲚鱼" 产品季节: 三月 产品产地: 浙江温州 产品特性; 肉质细嫩,又香又脆,色泽诱人,鲜美爽可。 产品成分: 含嘌呤,蛋白质等营养成分 产品功效: 味甘,能补气虚、健脾胃 产品简介: 凤尾鱼俗称"子鲚"、又称"鲚鱼",属名贵的经济鱼类,它是温州的着名特产,是下饭佐酒的佳品, 因其尾部分叉,短呈红色,尖细窄长,犹如凤尾,故称。温州历代相传,有"雁荡美酒茶山梅、江心寺后凤尾鱼"之说。每年三月,生活在浅海的凤尾鱼就溯江而上,群集到江心孤屿四周的江面上。近郊渔民们便驾着子鲚船,撒网捕鱼。最多是是在江心寺后面的江中。此鱼腹内多子,肉质细嫩,可心煮吃,但民间多用油煎,吃起来又香又脆,鲜美可口。

‘叁’ 我们温州或者我们乐清有什么特产呀

乐清位于浙江省东南部沿海,东临乐清湾,南临瓯江。全市陆地面积1174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70平方公里,辖21个建制镇,10个乡,人口116万。这里气候温和,水土肥沃,自然资源丰富,素有“旅游胜地”、“鱼米之乡”之称,在温州、台州、宁波、舟山沿海走廊中,乐清历来是主要的经贸集散地。

乐清历史悠久,人文荟萃。远在四千年前,东瓯先民即在此繁衍生息,流下了许多石斧、石锛、石矛、石犁、石坠等石器。乐清历史上曾有过王十朋、翁卷、李孝光、赵士桢、章纶、高友玑等名人。王十朋为南宋开科状元,翁卷为南宋“永嘉四灵”诗派的杰出代表,李孝光为元朝一代文豪,《元史》称他“以文章负名于世”,赵士桢为明代杰出兵器专家,其火器发明列为当时世界先进。铸于宋元佑七年的能仁大镬,属亚洲第一大镬,它折射出了乐清市悠久而璀璨的历史文化之光。

乐清是中国市场经济发育最早、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地区之一,改革开放以来,乐清人扮演“弄潮儿“的角色,以敢为天下先而闻名四方,率先建立了以股份制为主要组织形式的经济发展格局,引起了海内外新闻界、经济界、学术界的普遍关注。从1993年开始,乐清跨入综合实力百强县(市)行列。2004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252.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945元,人均居住面积40.1平方米,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7547元,人均居住面积41.8平方米,人民生活水平达到了中国政府提出的“小康”生活标准。

乐清已形成一个城镇群,以市政府所在地乐成镇为中心,全市分布着16个经省政府批准的对外开放重点卫星镇,这些卫星镇分布合理,建设颇具规模,其中柳市、乐成、虹桥、北白象四地人经济综合实力跻身温州“十强”、浙江“百强”行列。

历史沿革

乐清于93年经国务院批准撤县设市后,便开始雄心勃勃地编制现代化中等城市的总体规划,原先这些若即若离的城镇,大多成了新市区的一部分。乐成片为政治文化科教中心,柳市、北白象片为工业中心,虹桥片为商贸中心,七里港片为储运中心,翁?片为石化中心,雁荡山和中雁荡山为旅游度假中心,乐清的这种城市格局被专家称为组团式城市。如今,一个集工贸、旅游、港口为一体的现代化中等城市,正悄然崛起于东海之滨。乐清市被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智能电器产业基地、中华全国钻头(建工)产业基地和中国电器之都、 “中国电子元器件产业基地”、“中国精密模具生产基地” 、“中国断路器产业基地”、“中国防爆电器生产基地”、“中国泥蚶之乡”、“中国鲨鱼加工基地”、“中国牡蛎之乡”。

乐清是温州经济模式的发祥地。早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家庭作坊、个体工业已在乐清市兴起。80年代出现了股份合作企业,现已逐步走向规范化,并已向集团化方向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给乐清工业经济发展开创了“黄金时代”,全市现已建成工业小区25个,标准厂房310万平方米,有近1500家企业进入工业园区,分布在104国道乐清段两侧,构成长达50多公里的“工业走廊”,集团公司51家,其中38家为全国无区域集团,6家企业跨入了全国知名乡镇企业行列,形成了以低压电器、电子、机械、仪表、服装、皮革、船舶修造、工艺美术等为主导行业的工业体系。

乐清市场网络健全,全市拥有生产资料和消费品贸易专业市场82个,其中较大规模的10个,年总成交额43.6多亿元。柳市低压电器、虹桥电子元器件专业市场分别被称为“低压电器之都”、“电子元器件基地”。全市现有30万人在全国各地经商、办企业、建市场、建立了覆盖全国的市场信息网和乐清产品营销网络。随着“质量立市,科技兴业”意识的确立,拳头产品不断问世。质量科技型经济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加快。在国家“长征二号”捆绑式火箭、核潜艇和正负电子对撞机中,都有乐清生产的配件。全市已有78家企业通过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其中一家企业还通过了ISO14000环保体系认证。“正泰”、“德力西”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天正”“人民”等11个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着名商标。2002年,实施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3个,火炬计划11项,星火计划5项,省级新产品试制128项;累计获得专利产品2647项,1996年,进入中国科技工作先进县(市)行列。

乐清被国务院列为首批对外开放县市后,便把目光瞄准了国际市场,外向型经济蓬勃发展。2004年,全市外贸进出口总额4.4亿美元,其中出口4.13亿美元,分别增长30.5%和36.2%。利用外资规模不断扩大,全年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9家,总投资868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02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72万万美元,分别增长125.3%和5%。

土地适度规模经营为乐清首创,并且发展势头强劲,目前,全市1/3以上耕地掌握在3200多户规模经营户手里,其中经营百亩以上的各类农场352家,土地适度规模经济继续朝着农田园林化、设施机械化的方向发展。乐清教育、文化发展迅速,民间办学极富特色,现有民办中小学和职业技术学校29所,幼儿园548所,建立了乐清广播电视台,创办了《乐清报》,涌现出了一批有影响的艺术家,乐成和虹桥两镇还被命名为浙江省“东海文化明珠”。

旅游资源

乐清山水形胜,拥有雁荡山、乐清湾、七里港等三大资源优势。

雁荡山史称“东海第一山”,以“山水奇秀”着称于我国十大名山之中,素有“海上名山”、“寰中绝胜”之誉,景区分布着600多个景点,面积450平方公里,1982年被列为全国首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2004年获“国家地质公园”和“世界地质公园”称号,年游客流量达100多万人次。

雁荡山奇峰怪石,飞瀑流泉,充满天然韵味,为笔墨难以形容。灵峰夜景,移步换形,惟妙惟肖,为国内所独有;灵岩古洞石室,悬崖叠嶂,奇峰秀石,卓尔不群;大龙湫气势磅礴,变幻莫测,流水落差197米,列全国第一。灵峰、灵岩、大龙湫三大景区荟萃了雁荡的精华,被称为“雁荡三绝”。北宋科学家沈括、明代旅行家徐霞客、清代诗人袁枚、近代康有为、孙科、蔡元培、现代郭沫若、邓拓等文化名人都对雁荡山咏叹不已。

中雁荡山是乐清的又一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玉甑峰威镇一方,气势逼人,若登高揽胜,则有君临天下、目空一切之感。

从雁荡山到中雁荡山,它们呈南北走势,联袂构成了一条国内少有的旅游画廊,处处风流,妙处难以言说。

经济发展

乐清山胜,水也灵。乐清湾是国内罕见的“海洋牧场”,拥有海涂20余万亩,浅海水域18万亩。盛产黄鱼、带鱼、鲳鱼、墨鱼、弹涂鱼和梭子蟹、蝤蛑、蛏子、对虾等,是一个鲜活的经年收获的海湾。

乐清湾海水养殖产量居浙江省首位,特别是蛏子和对虾养殖,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乐清清江为国家试点的养殖基地,目前已形成生态群,其发展前景十分美好。

被称为乐清海上门户的黄华七里港区,是我国20个重点港口之一。海岸线长142公里,可建造万吨级以上泊位36个,主航道150多年来恒稳不变,是宁波至厦门一线唯一而适中的深水港区。

现已建成七里港一期工程,港口年吞吐能力达401万吨,七里港以其独特的地理位置将成为建设中的温州大港核心。

近年来,乐清的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在距离市中心25公里的半径范围内有黄华七里和温州两座大港,有距乐清境内仅20公里的温州机场和30公里的路桥机场,有与全国铁路网相连的金华至温州铁路终点站,北京至福州的104国道南北横穿乐清全境,在建的黑龙江同江至海南三亚沿海高速公路乐清段已全线通车。位于磐石镇的温州电厂一期工程已投入运行,沪-浙-闽-穗大容量光缆干线在乐清市境内的乐成镇和雁荡镇切口。全市程控电话交换机容量达49.4万门,建成了宽带小区和精品信息化小区72个。城镇自来水普及率达100%。均名列浙江省前茅。

乐清正以其优越的地理位置、良好的基础设施和强大的综合实力,围绕现代化中等城市建设总目标,实施工业园区化、农业产业化、城市现代化、区域均衡化、环境优化战略,积极营造改革开放的思想环境、繁荣健康的文化环境、团结和谐的社会环境、优美整洁的生活环境,大力推进沿海岸线的“海上乐清”和港口建设,沿104国道线的工业走廊和文明走廊建设,沿雁荡山脉的旅游画廊和山老区开发建设,积极营造改革开放的思想环境、繁荣健康的文化特色、时代特征、乐清特点的发展路子,把乐清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现代化中等城市。

繁花似锦,遍地风流。乐清人,敢为天下先的乐清人,正以崭新的姿态,把乐清建设成一个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社会进步、人民富裕的现代化的新乐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