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福建芦柑和四川芦柑哪个好吃
福建芦柑好吃,芦柑产地主要是福建省永春县,永春县是我国芦柑基地,所以也是芦柑最好吃的地方。芦柑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果实形状硕大而端正,果皮较薄,果肉汁水充足,口感脆嫩,维生素含量丰富。
2. 我国南方哪个地级市出产的橘子最好吃啊
最近很多地区的市场上都能看见各种桔子的身影了,再过一段时间,沙糖桔也会大量上市了,关于桔子大家最喜欢吃哪个品种呢?你们知道我国桔子产地主要有哪些地方吗?
桔子产地一般在哪里?
我国很多地方都产桔子,其中以浙江台州、福建四明、江西南丰、湖北宜昌、江苏苏州、湖南石门所产的桔子相对比较有名。
全国生产柑橘包括台湾省在内有19个省(市、自治区)。其中主产柑橘的有浙江台州、福建、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10个省(市、区),其次是上海、贵州、云南、江苏等省(市),陕西、河南、海南、安徽和甘肃等省也有种植。全国种植柑橘的县(市、区)有985个。
哪个地方的桔子最好吃?
桔子产地相对比较出名的几个地方,所产的桔子都口碑不错,下面介绍十种网友票选出来比较好吃的桔子品种。
1.沙糖桔
又名:十月桔。现主要产地在两广。其中广西荔浦县现为国家种植砂糖橘面积最大的县。
2.沃柑
晚熟杂交品种。
3.皇帝柑
别称:贡柑。据说是武则天及其喜爱的水果。
4.茂谷柑
外国人培育出的杂交品种。
5.马水桔
产于广东阳春市马水镇,被称为广东四大名桔之一。
6.蜜桔
其中南丰蜜桔有“贡桔”的美誉,曾被斯大林誉为“桔中之王”
3. 什么芦柑好吃
福建漳州、永春,浙江衢县产的芦柑好吃
4. 橘子哪里产的好吃
据我所知,我们老家四川大竹生产的橘子特别好吃。而且品种特别多。有薄皮的小橘子、厚皮的无核橘子,还有广柑等等,各有各的口味。
5. 哪里的桔子最好吃
1、江西南丰橘子
这种橘子的名气,是从三国就开始的,比较有名的典故就是陆绩怀橘,陆绩自幼聪明过人,知礼节,懂孝悌,尊重长辈,孝敬父母。6岁那年,于九江拜见袁术,袁术赠的橘子,陆绩舍不得全部吃完,深藏三枚于怀中。
临行告辞、躬身施礼时橘子落地。袁术问道:“陆郎作宾客怎么还藏着橘子?”陆绩跪而回答:“留三只橘子欲回去送给母亲品尝。”袁术听罢惊奇不已。从此以后,陆绩怀橘便传为佳话。元代郭居敬将其编入《二十四孝》。
因为当时这种橘子是炙手可热的“贡品”,而且它还富含氨基酸和硒元素等营养物质。这种橘子皮薄汁多,所以大受欢迎,但是有很多的水果摊,就借用它的名气,但是买的橘子往往不怎么好吃。最好分辨一下,果皮油亮,挤压一下就有橘子的清香,汁多无渣。
2、浙江台州橘子
黄岩是世界柑橘始祖地之一,也是中国优质柑橘生产基地,栽橘历史悠久。公元3世纪,史书里就有黄岩蜜橘的记载,三国时黄岩已有金橘栽培,唐朝时黄岩蜜橘被选为贡品。
台州橘子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为宽皮橘类,果皮橙黄色,肾形,中心柱空,果肉柔软化渣,甜酸适口。本地早果实扁圆形,果皮薄较光滑,汁多、有香气。早桔果实扁圆形,槾桔果实扁圆形或圆锥形,果皮略粗糙,松脆,有香气,耐贮藏;乳桔果实扁圆形,汁胞橙黄色,风味浓甜、有香气。
3、湖南石门橘子
一方山水养一方人,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品佳质优的石门柑橘。石门自古产橘,唐朝弘文馆校书郎、
着名诗人李群玉(湖南澧县籍)在《石门韦明府为致东阳潭石鲫鲙》诗作中,有"隽味品流知第一,更劳霜橘助茅鲜"句,对石门柑橘给予了"品味第一"的崇高评价。
柑橘,是石门的"名片"。新中国成立60周年之际,石门柑橘以丰硕的成果回馈共和国花甲华诞:四条"百里柑橘走廊"蔚为壮观, 十大"万亩橘园"气势恢宏,二百二十个专业村星罗棋布,每年五亿元以上产值富民强县,"中国柑橘之乡"、"中国早熟蜜橘第一县"。
4、湖北宜昌橘子
宜昌地处长江上、中游结合部,光照充足、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属于温暖湿润的季风气候区,适宜种植蜜桔 。湖北省宜昌市是柑桔发源地之一 。
宜昌蜜桔果实扁圆、较大,单果均重150克左右,果皮薄,光滑,果色橙黄。果肉细嫩,无核,品质好,酸甜可口。
2000多年前,楚国诗人屈原(前340至前278年)就写下了《桔颂》。说到《楚辞》、《桔颂》。在战国末年,三峡河谷地区的"后皇嘉树,桔徕复兮"受到屈原的礼赞。
5、广西西林橘子
砂糖桔果实扁圆形,顶部有瘤状突起,蒂脐端凹陷,色泽橙黄至橙红,果壁薄,易剥离。砂糖桔尤以西林砂糖桔出产地为其鲜美而极甜,无渣,口感细腻,实为佳品。
西林自然生态环境优良,森林覆盖率达77.2%,是珠江水系重要的水源涵养地,是个得天独厚的"天然氧吧",非常适合种植砂糖桔。
西林砂糖桔与其他产区的果品相比,其显着特点就是味甜。原因是该县海拔高,昼夜温差大。白天,砂糖桔以光合作用为主,消耗二氧化碳和水,合成葡萄糖,葡萄糖再转化成多糖、纤维素等植物的实体。
夜晚,光线极少,光合作用极弱,以呼吸作用为主,消耗能量和氧气,释放出水和二氧化碳。当昼夜温差大时,白天的光合作用合成了大量的能量,到了夜晚由于气温低砂糖桔的呼吸作用弱,消耗的能量少,这样积累的糖分多,砂糖桔自然要甜得多。
6. 湖北哪里产芦柑
湖北芦柑主产地有十堰武当、宜昌、通山。
芦柑产地主要是福建省永春县,永春县是我国芦柑基地,所以也是芦柑最好吃的地方。其它主产地还有浙江、湖南、四川、广西、湖北、广东、江西、重庆和台湾等。
据明朝末年,凌登名撰《榕城随笔》载有“闽南产柑橘,其种不一,而颗皆硕大。芦柑为量,红橘次之。芦柑色稍黄,红橘则正赤,皆佳种也。三衢所产似也当稍让”。说明芦柑栽培已达1100多年以上历史,以福建永春、漳州、南平建瓯,浙江衢县、台湾省等地栽培规模量大而集中。
7. 湖北芦柑好吃吗
沃柑好吃还是芦柑好吃,要知道哪个好吃先来了解了解这两种水果的一些特点了,所谓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不了解何来的比较呢?
芦柑一般种植在闽南地区的,芦柑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水果,也是全国十大产品之一,但是说真的小编孤陋寡闻了,这个水果还真没吃过。只能是找相关的资料来介绍了、芦柑果实硕大,色泽鲜艳,皮松易剥,肉质脆嫩,汁多化渣。性味归经:性凉,味甘酸;入脾、胃、膀胱经。有生津止渴、和胃利尿功效; 由于柑的果汁能清胃热,故凡膈烦热、口中干渴或酒毒烦热、食少气逆、小便不利者,可为滋养食疗果品。
很多的柑橘水果都是营养丰富的,差别不是很大,但是口感上由于地区不一样,即使是相同类型的水果都带有地区口味的,更何况是不同的水果品种呢?芦柑的外形与橘子非常相似,但从口感上来说,芦柑的口感更加甘甜,吃起来会口感更好。
沃柑是最近几年红透全国的一个柑橘水果了,沃柑最先是以色列培育出来的杂交晚熟产品,最早中国种植的是在四川一带,2012年开始在武鸣地区种植,由于武鸣沃柑口感和外形达到最佳,沃柑才开始风靡起来的,很多省份相继跟上种植沃柑,沃柑一下子发展壮大起来,而在这几年的砂糖橘价格暴跌之后跟风减缓了,沃柑大有赶超第一柑橘之势的。未来如何不得而知。
沃柑口感具有所谓的黄金酸比度的,这个味道是人体味觉最为喜欢的,而且沃柑果皮厚,果肉结实,这样的水果是最为耐放,所以长途运输是优势,很多水果在运输中损耗很多,这样对于沃柑在全国走俏功不可没的,比起沃柑来,芦柑就没有这个优势了。所以芦柑对于很多人都是很陌生的,这也是果商们不喜欢长途运输果柑的原因了。
8. 桔子的产地在哪里,哪里的桔子最好吃
目前中国橘子界被蜜橘、青橘、酸甜橘三分天下,蜜橘以黄岩和涌泉的蜜橘最为好吃,皮薄多汁、甜蜜可口。青橘一般是橘子未成熟前,一部分特别喜欢吃酸的人的最爱,目前没有特定品种。酸甜橘只在城固有种植,又称“第三种橘子”,以升仙村所产升仙橘口味最好,酸甜爽利、饱满多汁。
9. 芦柑是哪里的特产急求啊~最好今天晚上有答案!
芦柑果实硕大,色泽鲜艳,皮松易剥,肉质脆嫩,汁多化渣; 味道芳香甘美,食后有香甜浓蜜之感,风味独特,饮誉中外。芦柑果实可食部可达68%-75%,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2%-15%,每100毫升果汁含糖11-13克,酸0.5-1.0 克,维生素C25-35毫克,品质特别优良。 芦柑果实100克可食部分中含热量171.66焦耳、水分88.6克、蛋白质0.7克、脂肪0.3克、糖9.6克、纤维0.4克、灰分0.4克、钙25毫克、磷19毫克、铁0.2毫克、维生素A140TU、维生素B10.1毫克、维生素B20.03毫克、维生素C40毫克、尼克酸0.6毫克。大量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增进人体健康,是人体组织不可缺少的物质;果胶 可以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此外常食柑果还可分解脂肪,排泄体内积累的有害重金属和放射性元素。
芦柑果实主要用于鲜食,也可加工成糖水橘瓣罐头、果汁、果酱、果酒、果冻等;果皮和果渣可提取果胶、酒精和柠檬酸;加工后的残渣物,通过发酵、干制可作饲料;橘络富营养又可药有;其果实的综合利用价值高。
由于芦柑果实品质优良,深受消费者欢迎,长期以来售价均位居宽皮柑橘类前茅;同时,由于世界各国芦柑栽培的效果均不及中国,因此,芦柑是中国柑橘在国际市场上最具有竞争力的品种。目前芦柑畅销东南亚、港澳等10个国家和地区;国内市场芦柑也深受欢迎,市场潜力大。种植芦柑经济效益较好,近年来其生产发展迅速。
芦柑原产中国,栽培历史悠久。据福建龙海县史记载,“唐大中年间(公元件世纪),九湖七首岩第九代主持中理禅师,常有八泉浇灌1株橘树,结出果大、皮粗色橙、汁甜、味香,果蒂微,有6-8条放射纹,形如卦”。其性状描述,正是现在芦柑栽培种的硬芦品系。又据明朝末年,凌登名撰《榕城随笔》载有“闽南产柑橘,其种不一,而颗皆硕大。芦柑为量,红橘次之。芦柑色稍黄,红橘则正赤,皆佳种也。三衢所产似也当稍让”。说明芦柑栽培已达1100多年以上历史,目前以福建漳州、永春,浙江衢县、台湾省四地栽培规模量大而集中。
台湾的芦柑本人味尝过 其它三地以永春芦柑最佳 饱满、甘甜 挑金黄色(刚好熟透的) 胖而不空肿的吃 ,绿的成熟的也有好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