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我在我弟弟面前 总是无条件奉献,拿给他用,带他出去吃好吃的,带他出去旅游,按理说,这些都是父
长兄如父。年长的哥哥要替已经年老的父母分忧来照顾差很多的弟弟。
你自己发展不好,万一弟弟以后发达,对家庭对你都有好处,不应该介意。
不过另一方面你不能一味只承担经济方面的责任,你还要教弟弟做人,让他知道感恩。
2. 中西方饮食、节日、建筑方面存在的差异与地理上有什么联系
建筑方面 中国古代大多以木制结构为主 而欧洲大多以石制为主 这主要区别是由于自然带决定的,中国地域广阔,所跨自然带有亚寒带针叶林带 温带季风带 亚热带 和热带 等多种类型 也拥有很大的自然林区 而整个欧洲以温带海洋带为主 多多汁牧草而很少高大树木 再加上空气潮湿不利于木制结构的建筑保存所以造成两地建筑风格的差异 同样因为多汁牧草的丰盛 导致欧洲畜牧业发达所以欧洲以奶酪 牛扒 等为主 而中国多为平原而且是季风类气候适合小麦 稻谷等作物的生长所以造成饮食方面的差异 另一方面 比如法国的气候特别是东南方盛产葡萄所以葡萄酒比较流行而中国因为小麦稻谷等的盛产 所以多白酒 节日方面中国的春节 主要是因为中国大多处于季风气候一年四季明显且分明 而欧洲为海洋性气候并且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 一年四季多不明显 所以没有类似的节日 而西方的万圣节 多以南瓜为主要 说明该地区的南瓜为主要生产对象 间接反映地理差异
3. 影片《黄土地》在摄影艺术方面有那些特色
在文学艺术中,“我们通常都把地域文化特色作为文学艺术作品的风格的一种重要内涵,甚至于,还把富集地域文化特色作为某种文学艺术作品成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标志。”“以题材范围来说,人们也看到了,往往是农村题材的作品,最能富集这种地域文化特色。”电影《黄土地》具有浓郁地域特色的影视剧之所以受到观众的喜爱,不可否认其在艺术上所做的努力,但其中所表现出的地域文化特色也是其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影片将黄土高原的自然之美和人物感情体现得淋漓尽致;在的造型意识上,影片主光调暗淡,画面中明暗反差很大,从视觉上给人以凝重、内敛的感觉。质朴悠远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代表着黄土地上永不衰败的生命力,也是新旧文明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
一,人物的塑造与地域文化
丹纳有一个很有名的论断是说,“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性质面貌都取决于种族、环境和时代这三大因素。”这就是说,丹纳强调的是地域文化对人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人正是文学艺术所关心的对象。这样一来,我们看作品的地域文化特色,实际上主要就是看地域文化对作品里的人物的影响了。电影《黄土地》把主要人物设置为四个:顾青、翠巧、翠巧的父亲和弟弟。张艺谋说:”我们能拍摄的内容很少:土地、窑洞、黄河和四个人物。然而,竖画三寸,当千仞之高;横墨数尺,体百里之迥。”片中的每一景物与人物都承担起了符号的作用。
影片中的翠巧最能代表封建制度下中华民族千千万万的受压迫的劳动妇女。她们像翠巧一样默默地承受着精神与物质的双重压力。
影片中的父亲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更加深刻的印象。顾青初到翠巧家,坐在炕上与翠巧爹聊天,一盏油灯在翠巧爹的身后放着微弱的光,翠巧爹如泥塑一样坐在黑暗中,及至他说自己四十七岁时,镜头推近了一些,我们才能看到他的半剪影一般的脸,脸上的沟壑不由让人想到罗中立的油画《父亲》,观众们被深深震撼。中年的年纪和沧桑的面容的强烈对比,自然让人想到中华民族千百年来承受的精神重负和未翻身的农民艰辛苦难的命运。
影片中放羊娃成为了翠巧的弟弟,沉默寡言,名叫憨憨,实则内心清明。恰就像是黄土地上两手袖着,表情木然,问什么只答一声“噢”的农人们,你以为他们愚钝,可当他们在场上欢快的打起腰鼓,你才能感受到生命的辉煌与热烈。憨憨就像是这群黄土地上的沉默的人们一样,在顾青刚刚开始接触他的时候几乎不说话,只是默默地观察着顾青,随即在共同的生活与劳作中被以顾青为代表的共产党人感化着,直到最后逆着求雨的人流向顾青跑来,代表着群众当中那部分新生力量的觉醒。
影片中送别的场景,采用了民歌的形式,影片中,翠巧在送别顾青的时候说,“顾大哥,我兄弟把黄米糕给你了?尝尝看好吃不?路上找个伴,拉拉话就不累:要是渴,你喝长流水:赶天晚了,你就歇在咱穷人家。”这段话,只要是熟悉陕北民歌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是出自《走西口》,这是一支在河套地区广为流传的陕北民歌,表现的是女子对于将要出行的心上人的牵挂与叮咛。这几句话出现在翠巧送别顾青的场景中,表达了翠巧对顾青那种无法出口的朦胧的爱恋。在影片中一直没有明言的两人的关系,在这里似乎是给了一个模糊的交待。
二、画面色彩与地域文化
电影《黄土地》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其中有多个为摄影奖项,这与影片的用色是有很大关系的。该片的摄影张艺谋说:“我们要求这部影片的画面色彩要出调子,出情绪,尤其要出情绪,做到饱和凝重,对比强烈。不学中国年画的设色鲜亮,而取它的单纯浓郁。在黄色的主调中,再配上黑、白、红三种颜色,即黑色的粗布棉袄,白色的羊肚毛巾,红色的嫁衣、盖头。至于其他的颜色,可用可不用的,就尽量不用。这种色彩处理不完全是写实的手法,而是经过了提炼和概括。”在《黄土地》中,影片主光调暗淡,画面中明暗反差很大,从视觉上给人以凝重、内敛的感觉。创作者满怀着对黄土地的深切热爱,对抗战时期的黄土文化进行观照、探究和思考,饱含温暖却并不张扬,充满积极、乐观也不乏沉稳。
这部影片以黄色为基调,黄色的土地,黄色的河。黄土地是块贫瘠的土地,但她却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一泻千里,孕育了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因此影片将它们处理成了暖色调,透着母亲般的温暖。红色是张艺谋偏爱的颜色,并在其日后的影片中大量出现。这部影片红色的运用非常有特色,在不同的场景出现,使人产生不同的感受。在影片开始的时候是一场婚礼,红色反复出现,红嫁衣、红绣鞋、红花轿、马头上的红花、唢呐上的红绸等等。红色是一种热烈的颜色,衬托着婚礼的热闹,然而,镜头中出现的翠巧微微忧郁的表情以及片中的音乐使观众觉得这种热烈当中有一丝奇怪的东西。接下来翠巧出嫁的场景又再次重复了这种红色的场景。但这一次观众们再不会感受到喜庆的氛围,萦绕在人们心头的是对翠巧命运的深切同情。紧接着,镜头跳到腰鼓阵上,画面上又出现了大量的红色,红腰鼓、红腰带以及红色的标语等,再次用红色表现了场景的热烈奔放。
本片造型意识的最高体现在于几个极具代表性的构图。影片中两次出现婚礼的队伍,都是走下坡路的,隐喻着旧文明的走跌在拍摄婚礼的观众时,镜头有意在人的颈、腰、膝等关节处将画面中人物”斩断”,以此彰显封建旧思想对劳苦大众的迫害和束缚:顾青作为外来客出现在婚礼酒席上,农民们黑压压的积满画面的每个角落,只有顾青身着与他们截然不同的军装,带着与他们截然不同的眼神,显得格格不入,体现了黄土地的旧文明在面对新生文明时的保守、漠视和不接纳;片末,憨憨在急性的求雨人群中逆流奔驰,向着代表外来开放文明的顾青艰难前行,预示着这片土地上年轻的生命终将战胜旧的封建思想,终将战胜一切阻碍和束缚追求到新的文明。
三、音乐与地域文化
电影作为综合艺术,需要调动多种艺术元素结合成整体,这样能起到升华影片的主题的目的。电影《黄土地》将声音、画面、音乐等艺术元素融为一体,创造出了既优美又简洁的意境。在电影《黄土地》中对陕北民歌的运用,使黄土气息一下子扑面而来,细腻委婉,意味悠长。令人回味无穷。对于突出主题时代特征和地域特色有深远的意义。
音乐的恰当运用无疑是电影《黄土地》的一大特色。质朴悠远的陕北民歌信天游,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代表着黄土地上永不衰败的生命力,也是新旧文明之间不可或缺的纽带。陕北民歌这一艺术奇葩,是黄土地的母语和精神家园,更是黄土文化的特色和精粹。婚礼上的人唱信天游,因为他臣服于旧的文明;翠巧唱信天游,因为她对新文明充满好奇和希望;翠巧的爹在顾青临走前夜唱信天游,因为作为黄土地封建文明代表的他,即使不能理解、接纳新的文明,也愿意对其包容、不排斥,体现了深厚的黄土文化巨大的包容性。片末朝气蓬勃的腰鼓队伍活力十足、惊天动地、势不可挡的行进在古老的黄土高原上,有力的渲染出极、奋勇的-情绪,象征着新文明必将战胜旧文明的必然,令人欣慰。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无论中华民族有怎样的发展,黄土文化作为根源,其包容性永远是无可取代的,其质朴的民风、古文化仍旧存在,那婉转悠扬的信天游,至今依然回荡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民歌既可用来表现独特的黄土地风情,又可借以表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影片没有放弃这一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表现方式。在影片当中,顾青到这片黄土地上来采风,在空旷的原野上,远远地传来了男人苍凉的歌声:揽工(那)人儿难(哎哟),揽工人儿难,正月里上工十月里才满…..顾青停下脚步,侧耳倾听,四面却只有凛汐风声。在旧社会,因地区不同,人们把靠出卖劳动力为生的失地农民称为”揽工的“扛活的””“伙计”。揽工调是反映揽工人受苦受累受剥削的民歌,它是旧社会贫与富对比的写照,是广大劳苦人们血与泪的控诉。它以慢吟慢唱的方式,刻画了揽工人的痛楚心理。以这首民歌来衬托顾青的出场,恰恰说明以顾青为象征的共产党人给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受压迫的人们带来了春的希望。
顾青被邀参加当地的一场婚礼,婚礼上有一首敬酒歌:二锅头烧酒掏钱买,为待朋友拿出来,一样的烧酒一样的菜,一样的朋友一样的待。象牙筷儿来夹菜,银壶载酒金舀子来……与席上的那道木鱼一样,表现了黄土地上的劳动人民的豪迈与浪漫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婚礼后,顾青来到了翠巧的家,夜里,翠巧想起自己的身世,唱起了《女儿歌》:”六月里黄河冰不化,扭着我成亲是我大。五谷里数不过豌豆圆,人里头数不过女儿可怜,女儿可怜,女儿哟。天上的沙鸽对对飞,不想我的亲娘再想谁。川里的葫芦山里的瓜,不想成亲我挨过打。”……
影片通过运用民歌,在不同程度上刻画了人民的苦难,从而放射到整个民族的苦难。
四.结语
黄土高原,这片奇特的土地是蕴藏着中华民族几千年古老文明的黄土地,悠久深厚的文化传统,古老辉煌的历史文明,铸就了中华民族文化的源泉和宝库。电影《黄土地》表现的黄土高原就像一幅苍凉而优美的油画,一首古老而质朴的民歌,它用电影语言将大西北独特的民俗民情,地域文化和伦理道德观念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西部地域文化和黄土高原特色在《黄土地》中的集中展现,留给观众的是对西部生活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4. 现代相比古代,在美食方面有哪些变化
古代调味虽然单一,但是都是取材自然。比如古代两大调味盐和梅。梅本身就是自然酸味,制作醋酸也是取材于自然。并没有制假的能力,所以调味品也是古代更纯粹和正宗。古代内陆地区获取食盐困难,所以注重酸味。汉族重醋和苗瑶重酸就是这个原因。汉族有狮子文化,狮子也叫狻猊。
5. 介绍自己喜欢的小吃特色。可以从外形、颜色、味道等方面来介绍特色。
我喜欢的小吃
你可曾尝过一种包子,它个头虽小,那味道可真是顶呱呱。对了,那就是小笼包。要吃小笼包,还得去正宗的南翔小笼店。
有一天,爸爸特地早早地起床带我去品尝南翔小笼。我睡眼朦胧地跟着爸爸出发了,嘴里还嘀哩咕噜地说:“南翔小笼到底有什么好吃的,要这么早起来?”到了南翔,我们进了餐厅,就闻到了阵阵香味,我们迫不及待地点了小笼。十分钟后,热腾腾的小笼上桌了,它的外皮极薄,一个个玲珑剔透,里面的肉馅若隐若现,淡淡的绿色,我知道了馅料中还加入了葱末,好看极了,让人垂涎三尺。我迫不及待地拿起筷子,夹了一个小笼,蘸了点醋,张开大嘴,准备吃时,只听爸爸大喊:“慢,当心烫。吃小笼时要先把小笼里的烫吸干,再吃小笼。”于是,我学着爸爸的样子,撅起小嘴,轻轻地在皮上咬了一个小口,开始小心地吮吸里面的汤汁。吸得差不多了,我马上将小笼包子一口送进嘴里。慢慢地咀嚼着薄薄的皮和富有韧性的馅,这感觉真是好吃极了!一笼吃完,我又狼吞虎咽地吃起了第二笼,肚子仿佛永远也不会吃饱似的。再看看周围的人们,一个个也都吃得那么津津有味。爸爸笑着问我:“下次还吃吗?”“恩,恩”我急忙回答。
这就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小笼包。它小巧玲珑,但滋味却能使你陶醉不已。
6. 干方方面怎么做最好吃
首先,要准备好材料,适量的方便面、鸡蛋,然后把它放到一个干净的碗里,把一些调味料放进去。如果想吃起来更健康,也可以不放那些调料,只放一些盐或紫菜就可以了。然后把开水放进去,水要没过面饼,然后把它放入微波炉里加热了,大概一分钟,用中火就可以了。然后拿出来放其他的调料进去,加热三分钟,再打一个鸡蛋进去。如果喜欢,也可以多打几个蛋,不要超过三个。然后把它放入微波炉里加热两分钟。拿出来后搅拌均匀,再加热一分钟,这样它的汤汁就可以充分融化在面条里了,吃起来很有嚼劲,不会很软,这种吃法很好吃,面条很有劲道。
在做的过程中,如果想营养更丰富,可以加些西红柿等材料。将木耳提前泡发,这样做出来,口感会更好。然后,将西红柿切成适当的大小,最好切小一些,和木耳一起放入方便面里。搅拌均匀,将一个鸡蛋打在面饼上。再加适量的开水,就可以放入微波炉里加热了,大概5分钟,把它拿出来,加点糖和开水。可以按自己个人的口味加其它调味料,这种方法比上一种步骤少很多。但营养非常丰富,经常吃,对身体很好,可以补充很多能量,让人的工作效率更高。
这种做法非常简单,很适合一些新手做,时间很短,不用很久。如果想做得更高大上,可以加些海鲜、香菇、海参等,营养会更丰富。经常吃,能让人体质更好。也可以加入些青菜,比如油菜。在做时,要注意,一定要用热水泡好,再把它放进去,这样会节省很多时间。然后把一些辅料煮熟后,特别是海鲜,再一起搅拌均匀,吃起来会更容易消化。
7. 典故故事有关饮食方面的
古代寿面从何而来
唐明皇即位之后,渐渐冷落原来患难之妻王皇后,有一天,王皇后对唐明皇说:“三郎,你忘了当年我脱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换了一斗面,为你做汤饼过生日的事吗?”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过生日是吃“汤饼”的。汤饼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汤面,可见过生日吃汤面的习俗由来已久。
回锅肉的传说
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狮子头”的由来
“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见《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千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资治通鉴》)。杨广看了扬州的琼花,特别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后,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芽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杨广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菜肴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更加讲究饮食。有一次,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座中宾客们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一呼百诺,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清代,干隆下江南时,把这一佳肴带入京都,使之成为清宫菜之一。嘉庆年间,甘泉人林兰痴着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咏了扬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细切粗斩为丸,用荤素油煎成葵黄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诗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
“杂烩”的由来
“杂烩”是一种着名的传统美肴,中华古今均有制作。此菜选料“杂”,动、植物水陆俱陈,既有高档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荤的,又有素的,还有荤素相混的,一菜多样,琳琅满目,质地软、嫩、脆、滑,色、香、味俱美,无论官场或民间筵席饮宴,均是人们喜爱的美馔佳肴。
“杂烩”,顾名思义,即是用几种原料混合烹烩而成的菜肴,其制作历史悠久,传闻亦颇多。在中国烹饪史上,最早发明“杂烩”的是齐鲁之帮的娄护,字君卿,为汉武帝时人,曾做过京兆吏。当时娄护常往来于汉武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创造出了“五侯鲭”佳肴。鲭,就是用鱼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杂烩,即“五侯杂烩”。《西京杂记》卷二载:“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后用以指佳肴,影响较广。
据传,在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贼秦桧诬陷而死。当时福州有一名厨,特意取用多种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杂烩”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来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尝这位名厨的“杂烩”菜,当客官问及菜名何叫“杂烩”?厨师则大胆应道:“小的识字不多,只听人讲杂是杂种的杂,烩是秦桧的桧,木字偏旁换上火字旁。”这位京都来的大官听了虽感到惊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他也恨秦桧,只是虚张声势地吆喝了一声:“滚!”从此,“杂烩”一词由福州传到各地。
又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年的元宵佳节,举国上下,大闹元宵,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尤在京城更是灯火辉煌,鞭炮焰火,鸣金达旦,热闹异常。这天,皇上兴起,传谕出宫,皇后、太子及大臣等人随驾上街观灯,与民同乐。直到深夜回宫,帝、后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饥饿,便令太监速即传膳。因原来所备御膳早己冰冷,御厨措手不及,只得将各种美味冷荤一起放入锅内,经烩制成热气腾腾的菜肴装盆进献,由于复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别高兴,即传问:“此膳何名?”御厨见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悦,欣然御定此名,流传至今。“全家福”,即“什锦大杂烩”。
还据传,在晚清年间,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务大臣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一天,李鸿章用中国菜宴请美国高级官员,其菜味鲜美,令人赞不绝口。当美国官员问及菜名时,不内行的翻译却解答成为“杂碎”,于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国菜称“杂碎”,一时传遍美国。从此,在英文辞典里便出现了“杂碎”的译音,甚至美国唐人街华侨开设的餐馆,也多改名为“杂碎”馆,继而在杂碎馆食单上,莫不大书“李鸿章杂碎”,果然“杂碎”的名称由此大振。杂碎、杂烩,乃一菜双名,故又称“李鸿章杂烩”。中国文史馆的张伯驹先生也曾写过《李鸿章杂烩》文,称它“驰名国外。凡在欧美中国餐馆,莫不有如此一菜”。
“杂烩”,这一菜美名俗的肴馔,其由来传说甚广,可谓史籍多有记载。因其味美好吃,颇受人们喜爱,故一般各地都有制作。烹制比较出名的有安徽“李鸿章杂烩”、湖北“全家福”(什锦大杂烩)、四川“红烧杂烩”和贵州“烘杂烩”等,由于配方制法不同,风味各异,皆为筵席上撰。而“杂烩”之出名,在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三侠五义》以及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等书中,也均有提及。
看来,“杂烩”这道雅俗共赏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够广泛沿传至今,它不仅醇浓鲜香,味美好吃,还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颇受国内外食客的欢迎和喜爱。
楚乡湖北遐迩闻名的传统杂烩菜一一全家福,俗称“什锦大杂烩”,这一由明代御膳传入民间的美味珍馐,已成为当地喜庆筵席中经常出现的一道头菜,建国后还被列为山珍海味类的中国名菜。此菜系选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参、鲍鱼、鱼肚、鱼翅作主料,以鸡脯肉、鳜鱼肉、香菌、蘑菇、鲜虾仁、猪蹄筋作配料。其具体制食法是:将炒锅置旺火上,放适量熟猪油烧六成热,先把上浆鱼片、虾仁分别拉油后沥出。再把发制好的海参、鱼肚、蹄筋和鸡脯片、香菇、口蘑分别置旺火沸水锅中焯水,用清水冲凉。然后,炒锅酌放熟猪油,下入葱姜汁、高汤、精盐、味精烧沸,倒入各种原料烧烩入味后勾芡,淋上鸡油而成。
此全家福肴撰,因其选料高档,制作精细,一菜多姿,脆嫩滑爽,馨香浓郁,身价很高,驰名全国,誉满江城。
月饼的传说
相传我国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礼制。在民间,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风俗。“八月十五月儿圆,中秋月饼香又甜”,这句名谚道出中秋之夜城乡人民吃月饼的习俗。月饼最初是用来祭奉月神的祭品,后来人们逐渐把中秋赏月与品尝月饼,作为家人团圆的象征,慢慢月饼也就成了节日的礼品。月饼,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而归。当时有人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尝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
月饼发展到今日,品种更加繁多,风味因地各异。其中京式、苏式、广式、潮式等月饼广为我国南北各地的人们所喜食。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之夜,人们还爱吃些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农历八月十五日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也是我国仅次于春节的第二大传统节日。八月十五恰在秋季的中间,故谓之中秋节。 我国古历法把处在秋季中间的八月,称谓“仲秋”,所以中秋节又叫“仲秋节”。
中秋之夜,月色皎洁,古人把圆月视为团圆的象征,因此,又称八月十五为“团圆节”。古往今来,人们常用“月圆、月缺” 来形容“悲欢离合”,客居他乡的游子,更是以月来寄托深情。 唐代诗人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等诗句,都是千古绝唱。
中秋节是个古老的节日,祭月赏月是节日的重要习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风,到了后来赏月重于祭月,严肃的祭祀变成了轻松的欢娱。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极盛,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宋代、明代、清代宫廷和民间的拜月赏月活动更具规模。我国各地至今遗存着许多“拜月坛”、“拜月亭”、“望月楼”的古迹。
北京的“月坛”就是明嘉靖年间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当中秋月亮升起,于露天设案,将月饼、石榴、枣子等瓜果供于桌案 上,拜月后,全家人围桌而坐,边吃边谈,共赏明月。现在,祭月拜月活动已被规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众赏月游乐活动所替代。
吃月饼是节日的另一习俗,月饼象征着团圆。月饼的制作从唐代以后越来越考究。苏东坡有诗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朝杨光辅写道:“月饼饱装桃肉馅,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来当时的月饼和现在已颇为相近了。
月饼是中秋节的传统食品。每逢中秋,人们除了以月饼祭月外,还以月饼馈赠亲朋。月饼已成为中秋节的象征。
关于中秋节吃月饼这一习俗的形成,史籍中没有确切的记载。但民间许多传说却道出了中秋吃月饼的由来。在众多的传说中流传最广的要数“月饼传信息”一说。相传元朝未年,统治者的残暴统治引起了广大人民的普遍憎恨,到处都在酝酿起义和反抗。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防止人民造反,规定民间不准私藏铁器,只准十家人合用一把菜刀。农民起义领袖张士诚在中秋节时,将中秋起义的时间写在纸条上,夹在月饼里送给各家各户。人们掰开月饼见到纸条,就纷纷拿起菜刀,聚集起义,掀起了反抗元朝统治者压迫的高潮。为了纪念这次起义,人们每年八月十五便吃月饼且相沿成习。另一种传说即唐太宗征北方突厥,八月十五凯旋归京,长安城内一片欢腾。有个吐蕾人正在长安,他向唐太宗献圆饼祝捷。太宗大喜,从装饰华丽的饼盒中取出圆饼,指着悬挂在天空中的明月笑道:“应将胡饼邀蟾蜍”。随后太宗与百官共食圆饼,从此中秋吃月饼的习俗便形成了。除此之外,还有一种传说,唐明皇游月宫时吃了嫦娥做的仙饼,回宫后难忘美味,遂命人制作并于八月十五食之。
中秋食月饼的记载多始见于明清时。明人田汝成在《西游览志余》中说:“八月十五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遗,取团圆之意。”因古人称中秋为“团圆节”,所以月饼又称“团圆饼”。
明清时,中秋食月饼的风俗已相当盛行,清人富察敦崇在《燕京岁时记》中说:“中秋月饼,以前门致美斋者为京师第一,他处不足食也。至供月饼,到处皆有,大者尺余,上绘月宫蟾兔之形,有祭毕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谓之团圆饼”。月饼除了是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外,还是馈赠亲友的节日礼物。随着时间的推移,月饼已由当初的家庭手工制作逐渐变成了一种专业化生产,品种不断增多,质量不断提高,明清时已发展成为传统的糕点形式。
“现代月饼在继承明清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制作更精美,口味更繁多。不同的地区的月饼以其独具的特色赢得了人们的青睐:广式月饼皮薄、松软、香甜、馅美;苏式月饼松脆、香酥、甜咸适口;潮式月饼以糖冬瓜为馅,滋润、松脆。月饼除象征团圆的传统圆形之外,还有正方、八角、三角、长方等形状,其内中包馅有冰糖、豆沙、莲蓉、五仁、百果、枣泥、火腿、蛋黄、叉烧等数十种,五花八门,应有尽有。月饼作为中秋节的应节食品,其饼面图案无不与月亮相关,如“嫦娥奔月”、“月宫蟾兔”、“银河夜月”、“三潭印月”、“西施醉月”等。精美的图案不但烘托了中秋佳节的祥和气氛,而且也增加了节日的诗情画意。
杜甫与五柳鱼
五柳鱼是四川名菜,唐宋以来早已脍炙人口。说起“五柳鱼”来,它还和我国古代诗人杜甫有一段关系呢!
唐代杜甫,在年近五十的时候,遇上“安史之乱”,整个唐朝从这儿走了下坡路。唐明皇逃往四川,杨玉环在马嵬坡吊死。杜甫为了躲避这场战乱,也漂泊到西南。他到了成都,在成都古郊找了一处风景优美的地方,叫浣花溪畔,亲手建了—座草堂,住了下来。并在这里写过不少诗。草堂茅屋有时还叫大风吹破。他这时生活十分清苦,由自己的遭遇和贫困处境,还时常想到天下的穷人寒士,寄予不少同情。他每日用素菜草果度日,当地都叫他“菜肚老人”。
传有一天他邀几个朋友在草堂上吟诗作赋,吟得高兴,不觉到了中午。他发起愁来,眼看要吃晌饭了,可是一无所有,拿什么款待这些客人呢!他正在着急,忽然见家人从浣花溪里钓上一条鱼来,喜出望外。心想,就请大家品尝这条鱼吧!他走到灶前,亲手烹制起鱼来。朋友们见他去做鱼,个个都惊奇起来,有的带着怀疑的眼光说:“老杜,这可是新鲜事,你会作诗,还会烹鱼?”杜甫笑笑说:“等着吧,我今天就要给你们烹烹看看。”他开膛把鱼洗好以后,加上佐料就放锅里蒸上。蒸熟以后,又把当地的甜面酱炒熟,加入四州泡菜里的辣椒、葱、姜和汤汁,和好淀扮,作成汁,趁热浇在鱼身上,再撤上香菜就做成了。
大伙欢坐一堂,见杜甫把鱼端了上来,伸筷一尝,果然好吃。众朋友边说边吃,一会工夫,一条鱼吃得精光,可是这鱼还没有名字呢!于是大家就为这鱼想起名字来。有的说:“这鱼就叫浣溪鱼吧!”有的说:“叫老杜鱼才合适。”最后杜甫说:“陶渊明先生是我们敬佩的先贤,而这鱼背覆有五颜六色的丝,很象柳叶,就叫‘五柳鱼’吧!”说罢,大家十分赞成,觉得这个名字很有意思。五柳鱼就这样叫起来了,并成为一道四川名菜,一直流传了一千多年。
陈麻婆与麻婆豆腐
一百八十年前,四川省成都市靠近郊区的万福桥,有个叫陈春富的青年和他的妻子刘氏,在这里开了一家专卖素菜的小饭铺。成都附近彭县、新繁等地到成都的行人和挑担小贩,很多人都喜欢在万福桥歇脚,吃顿饭,喝点茶。刘氏见到客人总是笑脸相迎热情接待。刘氏烧的豆腐两面金黄又酥又嫩,客人们很爱吃。有时遇上嘴馋的顾客要求吃点荤的,她就去对门小贩处买回牛肉切成片,做成牛肉烧豆腐供客人食用。
刘氏聪明好学,能虚心听取顾客们的意见,改进烹调方法,譬如下锅之前先将豆腐切成小块,用淡盐水焯一下,使豆腐更加软嫩。牛肉由切成块状变成细粒。刘氏做这道菜,除了注重调料的搭配,更注意掌握火候。她烹制的牛肉烧豆腐,具有麻、辣、香、烫、嫩、酥等特点,很多人吃起来烫得出汗,全身舒畅,吃了还想吃,因此招来不少回头客。
刘氏小时候出过天花,脸上留下几颗麻点,来往的客人熟了,就取笑叫她麻嫂,她也从不见怪。后来年纪大一点,人们改口叫麻婆。她做牛肉烧豆腐出了名,于是就成了“麻婆豆腐”。这道菜汁浓味厚,滋味鲜美,是川菜家常烧技法中,麻辣味型主要代表菜之一,不仅全国有名,而且在国外数以千计的中餐厅里,也都以麻辣豆腐做当家菜享誉海外,它的名声有时甚至超过北京烤鸭。
王致和臭豆腐的来历
北京的老字号非常多,一说起“王致和”,大家没有不知道的,若提起王致和的臭豆腐,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个“臭”字名扬万里,传遍了全中国。随着生产经营不断壮大,王致和由一个小作坊发展到现在的一个大型企业,由原来的石磨制作发展到现在的针磨磨浆制作,由原先的全部手工操作到现在的机械化生产,王致和企业在不断地发展、完善、改进着。
王致和臭豆腐是以含蛋白质高的优质黄豆为原料,经过泡豆、磨浆、滤浆、点卤、前期发酵、腌制、灌汤、后期发酵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其中腌制是关键,盐量和佐料的多少将直接影响臭豆腐的质量,盐多了,豆腐不臭;盐少了,易造成腐乳的糟烂甚至腐败。王致和臭豆腐臭中有奇香,是一种产生蛋白酶的霉菌分解了蛋白质,形成了极丰富的氨基酸使味道变得非常鲜美,臭味主要是蛋白质在分解过程中产生了硫化氢气体所造成的。另外,因腌制时用的是黄浆水、凉水、盐水等,使成型豆腐块经后期发酵后呈豆青色。
那么,这闻着臭吃着香的臭豆腐是怎样的一个由来呢?相传清朝康熙八年,由安徽来京赶考的王致和金榜落第,闲居在会馆中,欲返归故里,交通不便,盘缠皆无;欲在京攻读,准备再次应试,又距下科试期甚远。无奈,只得在京暂谋生计。王的家庭原非富有,其父在家乡开设豆腐坊,王致和幼年曾学过做豆腐,于是便在安徽会馆附近租赁了几间房,购置了一些简单的用具,每天磨上几升豆子的豆腐,沿街叫卖。时值夏季,有时卖剩下的豆腐很快发霉,无法食用,但又不甘心废弃。他苦思对策,就将这些豆腐切成小块,稍加晾晒,寻得一口小缸,用盐腌了起来。之后歇伏停业,一心攻读,渐渐地便把此事忘了。
秋风送爽,王致和又想重操旧业,再做豆腐来卖。蓦地想起那缸腌制的豆腐,赶忙打开缸盖,一股臭气扑鼻而来,取出一看,豆腐已呈青灰色,用口尝试,觉得臭味之余却蕴藏着一股浓郁的香气,虽非美味佳肴,却也耐人寻味,送给邻里品尝,都称赞不已。
王致和屡试不中,只得弃学经商,按过去试做的方法加工起臭豆腐来。此物价格低廉,可以佐餐下饭,适合收入低的劳动人食用,所以渐渐打开销路,生意日渐兴隆。后经辗转筹措,在延寿街中间路西购置了一所铺面房,自产自销,批零兼营。据其购置房屋的契约所载,时为康熙十七年冬。从王致和创造了独一无二的臭豆腐以后,又经多次改进,逐渐摸索出一套臭豆腐的生产工艺,生产规模不断扩大,质量更好,名声更高。清朝末叶,传入宫廷。传说慈禧太后在秋末冬初也喜欢吃它,还将其列为御膳小菜,但嫌其名称不雅,按其青色方正的特点,取名“青方”。
从清朝到新中国成立的三百多年间,王致和虽更换了几代人,却始终保留着“王致和”这个老字号,保持着王致和臭豆腐的传统风味。
古代寿面从何而来
唐明皇即位之后,渐渐冷落原来患难之妻王皇后,有一天,王皇后对唐明皇说:“三郎,你忘了当年我脱下新做的紫色背心换了一斗面,为你做汤饼过生日的事吗?”这故事反映了唐代人过生日是吃“汤饼”的。汤饼又叫做“水引”,也就是汤面,可见过生日吃汤面的习俗由来已久。
回锅肉的传说
回锅肉:四川名菜,又称熬锅肉,传说这道菜是从前四川人初一、十五打牙祭(改善生活)的当家菜。当时做法多是先白煮,再爆炒。清末时成都有位姓凌的翰林,因宦途失意退隐家居,潜心研究烹饪。他将原煮后炒的回锅肉改为先将猪肉去腥码味,以隔水容器密封的方法蒸熟后再煎炒成菜。因为早蒸至熟,减少了可溶性蛋白质的损失,保持了肉质的浓郁鲜香,原味不失,色泽红亮。自此,名噪锦城的早蒸回锅肉便流传开来。
“狮子头”的由来
“狮子头”,用扬州话说即是大斩肉,北方话叫“大肉丸子”或“四喜丸子”。据说它的“远祖”是南北朝《食经》上所记载的“跳丸炙”(见《齐民要术.炙法第八十》)。史书记载,当年隋炀帝带着嫔妃随从,乘着龙舟和千艘船只沿大运河南下时,“所过州县,五百里内皆令献食。一州至百舆,极水陆珍奇”(《资治通鉴》)。杨广看了扬州的琼花,特别对扬州万松山、金钱墩、象牙林、葵花岗四大名景十分留恋。回到行宫后,吩咐御厨以上述四景为题,制作四道菜肴。御厨们在扬州名厨指点下,费尽心思终于做成了松鼠桂鱼、金钱虾饼、象芽鸡条和葵花斩肉这四道菜。杨广品尝后,十分高兴,于是赐宴群臣,一时间淮扬菜肴倾倒朝野。
到了唐代,随着经济繁荣,官宦权贵们也更加讲究饮食。有一次,郇国公韦陟宴客,府中的名厨韦巨元也做了扬州的这四道名菜,并伴以山珍海味、水陆奇珍,令座中宾客们叹为观止。当“葵花斩肉”这道菜端上来时,只见那巨大的肉团子做成的葵花心精美绝伦,有如雄狮之头。宾客们趁机劝酒道:“郇国公半生戎马,战功彪炳,应佩狮子帅印。”韦陟高兴地举酒杯一饮而尽,说:“为纪念今日盛会,‘葵花斩肉’不如改名‘狮子头’。”一呼百诺,从此扬州就添了“狮子头”这道名菜。
清代,干隆下江南时,把这一佳肴带入京都,使之成为清宫菜之一。嘉庆年间,甘泉人林兰痴着的《邗江三首吟》中,也歌咏了扬州的“葵花肉丸”。其序曰:“肉以细切粗斩为丸,用荤素油煎成葵黄色,俗名葵花肉丸。”其诗云:“宾厨缕切已频频,团此葵花放手新。饱腹也应思向日,纷纷肉食尔何人。”
“杂烩”的由来
“杂烩”是一种着名的传统美肴,中华古今均有制作。此菜选料“杂”,动、植物水陆俱陈,既有高档的,又有普通的,既有荤的,又有素的,还有荤素相混的,一菜多样,琳琅满目,质地软、嫩、脆、滑,色、香、味俱美,无论官场或民间筵席饮宴,均是人们喜爱的美馔佳肴。
“杂烩”,顾名思义,即是用几种原料混合烹烩而成的菜肴,其制作历史悠久,传闻亦颇多。在中国烹饪史上,最早发明“杂烩”的是齐鲁之帮的娄护,字君卿,为汉武帝时人,曾做过京兆吏。当时娄护常往来于汉武帝母舅王谭、王根、王立、王商、王逢这五位同时被封侯的“五侯”家中,因而由此创造出了“五侯鲭”佳肴。鲭,就是用鱼和肉及山珍海味烹制的杂烩,即“五侯杂烩”。《西京杂记》卷二载:“五侯不相能,宾客不得来往。娄护、丰辩,传食五侯间,各得其心,竞致奇膳,护乃合以为鲭,世称五侯鲭,以为奇味焉。”后用以指佳肴,影响较广。
据传,在南宋时,抗金名将岳飞被奸贼秦桧诬陷而死。当时福州有一名厨,特意取用多种原料烹制了一道取名“杂烩”的菜。有一次官府接待一位来自京都的大官,特地品尝这位名厨的“杂烩”菜,当客官问及菜名何叫“杂烩”?厨师则大胆应道:“小的识字不多,只听人讲杂是杂种的杂,烩是秦桧的桧,木字偏旁换上火字旁。”这位京都来的大官听了虽感到惊恐,但不知是酒喝多了,还是他也恨秦桧,只是虚张声势地吆喝了一声:“滚!”从此,“杂烩”一词由福州传到各地。
又据传,在明朝永乐年间,有一年的元宵佳节,举国上下,大闹元宵,家家张灯,户户结彩,尤在京城更是灯火辉煌,鞭炮焰火,鸣金达旦,热闹异常。这天,皇上兴起,传谕出宫,皇后、太子及大臣等人随驾上街观灯,与民同乐。直到深夜回宫,帝、后及太子等人均感腹中饥饿,便令太监速即传膳。因原来所备御膳早己冰冷,御厨措手不及,只得将各种美味冷荤一起放入锅内,经烩制成热气腾腾的菜肴装盆进献,由于复合多味,醇香滋美,明帝特别高兴,即传问:“此膳何名?”御厨见皇帝全家合餐,便急中生智回答曰:“此乃‘全家福’。”明帝大悦,欣然御定此名,流传至今。“全家福”,即“什锦大杂烩”。
还据传,在晚清年间,即公元1896年的清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派洋务大臣李鸿章去俄国参加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然后出使美国。一天,李鸿章用中国菜宴请美国高级官员,其菜味鲜美,令人赞不绝口。当美国官员问及菜名时,不内行的翻译却解答成为“杂碎”,于是西方人把好吃的中国菜称“杂碎”,一时传遍美国。从此,在英文辞典里便出现了“杂碎”的译音,甚至美国唐人街华侨开设的餐馆,也多改名为“杂碎”馆,继而在杂碎馆食单上,莫不大书“李鸿章杂碎”,果然“杂碎”的名称由此大振。杂碎、杂烩,乃一菜双名,故又称“李鸿章杂烩”。中国文史馆的张伯驹先生也曾写过《李鸿章杂烩》文,称它“驰名国外。凡在欧美中国餐馆,莫不有如此一菜”。
“杂烩”,这一菜美名俗的肴馔,其由来传说甚广,可谓史籍多有记载。因其味美好吃,颇受人们喜爱,故一般各地都有制作。烹制比较出名的有安徽“李鸿章杂烩”、湖北“全家福”(什锦大杂烩)、四川“红烧杂烩”和贵州“烘杂烩”等,由于配方制法不同,风味各异,皆为筵席上撰。而“杂烩”之出名,在清代长篇小说《儒林外史》、《三侠五义》以及鲁迅《书信集.致增田涉》等书中,也均有提及。
看来,“杂烩”这道雅俗共赏古已有之的名菜,之所以能够广泛沿传至今,它不仅醇浓鲜香,味美好吃,还含有十全十美的寓意,因而颇受国内外食客的欢迎和喜爱。
楚乡湖北遐迩闻名的传统杂烩菜一一全家福,俗称“什锦大杂烩”,这一由明代御膳传入民间的美味珍馐,已成为当地喜庆筵席中经常出现的一道头菜,建国后还被列为山珍海味类的中国名菜。此菜系选用“八珍”中的“四珍”,即海参、鲍鱼、鱼肚、鱼翅作主料,以鸡脯肉、鳜鱼肉、香菌、蘑菇、鲜虾仁、猪蹄筋作配料。其具体制食法是:将
8. 思想方面的谚语
挨金似金,挨玉似玉。
把舵的不慌,乘船的稳当。
白米饭好吃,五谷田难种。
败家子挥金如粪,兴家人惜粪如金。
帮助别人要忘掉,别人帮己要记牢。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饭打湿口,洗脸打湿手。
吃饭防噎,走路防跌。
吃饭先喝汤,老了不受伤。
吃饭象条龙,做活象条虫。
吃过的馍馍不香,嚼过的甘蔗不甜。
吃酒不吃菜,必定醉得快。
吃米带点糠,老小都安康。
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吃一堑,长一智。
迟干不如早干,蛮干不如巧干。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宠狗上灶,宠子不孝。
出汗不迎风,走路不凹胸。
出家三天,佛在面前;出家三年,佛在西天。
出门看天色,炒菜看火色。
出门靠朋友,在家靠父母。
出门问路,入乡问俗。
船头坐得稳,不怕风来颠。
船载千斤,掌舵一人。
疮怕有名,病怕没名。
创业百年,败家一天。
吹嘘自己的人,等于在宣传他的无知。
聪明在于学习,天才在于积累。
不可不算,不可全算。
不磨不炼,不成好汗。
不怕百事不利,就怕灰心丧气
不怕不识货,只怕货比货。
不怕穿得迟,就怕脱得早。
不怕家里穷,只怕出懒汉。
不怕路长,只怕心老。
不怕乱如麻,只怕不调查。
不怕慢,就怕站;站一站,二里半。
不怕年老,就怕躺倒。
不怕人不敬,就怕己不正。
不怕人不请,就怕艺不精。
不怕山高,就怕脚软。
不怕少年苦,只怕老来穷。
不怕事难,就怕手懒。
不怕天寒地冻,就怕手脚不动。
不怕学不成,就怕心不诚。
不怕学问浅,就怕志气短。
不怕一万,只怕万一。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不挑担子不知重,不走长路不知远。
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不图便宜不上当,贪图便宜吃大亏。
不笑补,不笑破,只笑日子不会过。
槽里无食猪拱猪,分脏不均狗咬狗。
草若无心不发芽,人若无心不发达。
馋人家里没饭吃,懒人家里没柴烧。
常赌无赢家。
常骂不惊,常打不怕。
常说口里顺,常做手不笨。
常在有时思无时,莫到无时想有时。
长江不拒细流,泰山不择土石。
长五月,短十月,不长不短二八月。
长兄如父,老嫂比母。
朝里有人好做官,家里有狗好看门。
车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桥头自然直。
车有车道,马有马路。
撑痢疾,饿伤寒。
撑死胆大的人,饿死胆小的鬼。
秤能称轻重,话能量人心。
秤砣虽小,能压千斤
吃不穷,穿不穷,不会打算一世穷。
吃不言,睡不语。
吃吃喝喝,人走下坡。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9. 都说街边上的小吃不干净,那么这个不干净具体是哪方面
总会在路边看到各种各样的小吃摊,而每当这个时候,我相信大部分人多会经不住美食诱惑,从而选择来一份美味小吃的,而每当我们开始享受美食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美食到底卫不卫生我觉得可能就是拉面了,除了牛肉不多,牛肉贵,放了几片肉可以理解之外,每次去吃,本来就是没打算去吃肉的,目的就是奔着填饱肚子去的,结果花了该花的钱,还是没吃饱。想吃饱,
第二天走到十堰又在路边遇见了一家兰州牛肉拉面馆,这次我不要什么兰州牛肉拉面了,对老板说只要面不要汤,抄点菜做成干拌,凑合着吃了。从此看到兰州拉面或是兰州牛肉拉面就再也没有进去过,那天去的时候正赶上他进货,只见他提了一包肉就进了厨房,让我用绞肉机绞成肉馅,我打开包装一看,里面都是些猪肉下脚料,还掺杂了很大一部分血脖肉,我就问他,你平时都是用种肉做肉馅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