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以饮食文化而闻名的镇原,聚汇着哪些传统美食
镇远县美食有锅巴粉、道菜、镇远红酸汤、黄油粑、豆腐脑等。
1、锅巴粉:由大米、配有绿豆、花生、生菜等配料作成,成薄纸状,绿色,切成长条状后煮食。
2、道菜:已有500多年的生产历史,相传,最初由贵州镇远县青龙洞中的道士所创,故称“道菜”,此菜储藏愈久,品质愈佳,味道愈美。
3、镇远红酸汤:是贵州省黔东南州镇远县的特色美食,采用传统的苗家方法酿制,加入本地优质红辣椒、香料、食盐等,结合现代工艺精制而成的纯天然绿色食品。
4、黄油粑:是当地有名的甜品糯食,黄润晶莹,有糯香、甜香、竹香。
5、豆腐脑:严格按照选黄豆、泡黄豆、磨豆浆、煮豆腐、点豆腐五道工艺,其中选黄豆、泡黄豆都十分讲究,成品豆腐清香、雪白、嫩滑、可口。
❷ 舌尖上的乡愁· 米豆腐
如果您到了我的故乡重庆酉阳,一定要记住去吃一碗米豆腐!
记得那是1987年,由着名导演谢晋执导的电影巜芙蓉镇》曾经风靡全国。那时,年少的我似懂非懂地欣赏着电影里胡玉音和秦书田等社会底层小人物在政治运动中所经历的悲欢离合的故事。可是,女主人公胡玉音卖米豆腐的彼情彼景却是入我脑入我心。因为电影里的湘西芙蓉镇和我的故乡酉阳相距不远,共居酉水河畔,有着相似的风土人情和饮食习俗,酉阳也有米豆腐!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每到苞谷(文化人称之为玉米)进入花粒期完成结实灌浆的时节,缺少粮食的乡亲们就会迫不及待地掰回一些粗大结实的苞谷棒,剥去其嫩黄的苞谷壳,抠下一颗颗饱满圆润的嫩苞谷籽,再把嫩苞谷籽磨成细腻的浆。待苞谷浆倒入锅中熬煮至七八成熟时,加入适量生石灰水搅拌均匀,再煮三五分钟后盛入容器里待其慢慢自然冷却。苞谷豆腐的初加工就算大功告成了!在故乡,几乎每家每户都会制作苞谷豆腐,因为其制作程序不算复杂。后来,乡亲们家里有了富余的粮食,在磨浆的时候,就往嫩苞谷籽里加入浸泡过的碎米或陈年大米。再后来,米的份量越来越多,甚至远远超过了嫩苞谷籽的份量,淡黄色的苞谷豆腐就升级为凝脂似的米豆腐了。所以,我猜测,米豆腐应该是从苞谷豆腐“进化”而来的吧?
米豆腐可以热食,只需将其切成小方块,放入开水里烫几十秒钟以减少其中的淡淡的石灰水味,捞出后淋上汤汁或肉臊子即可,就像《芙蓉镇》里女主角胡玉音卖的米豆腐那样。虽然乡亲们经常把米豆腐当作全家人的主食,但是他们会尽量选择农闭的时候才吃,因为吃米豆腐不耐饥饿,不能充分保障其完成繁重的农活所需要的能量。
更多的时候,人们喜爱吃凉拌的米豆腐。先把米豆腐切成小片放入凉水中,食用时再捞出盛入碗中,再将不同风味的佐料汤汁淋到米豆腐上。不必多说,凉拌米豆腐的味道必定取决于那碗调味佐料的品质。家乡人似乎对酸、麻、辣等味道总是如此情有独钟!所以他们的米豆腐调味佐料里肯定少不了小米辣或油辣子、盐或者生抽酱油、香醋或者酸泡菜等最基本的佐料。他们还会加上切好的小米辣海椒、大头菜、酥黄豆或酥花生、葱花、花椒油、蒜蓉酱等材料,全凭自己的饮食偏好和家境条件而定。麻辣鲜香的凉拌米豆腐吃起来滑嫩细腻,酸辣凉爽,开胃解暑。
如果让人天长地久地吃同一种食物,哪怕是吃山珍海味,大家都会吃腻而心生厌恶。乡亲们便变换着花样来吃米豆腐,于是就有了“凉虾”。不要误会,此“虾”非彼虾!在制作米豆腐的最后环节,人们把煮熟的糊状米豆腐浆从锅里舀出来,趁热倒入粗孔的筛子或者大漏勺里。穿过筛子或者漏勺的圆孔后,豆腐浆糊变成流线型颗粒掉入凉水里冷透成形,酷似清澈河底游动的虾子或小蝌蚪。虽然只是形状上产生一点变化,“凉虾”却格外受人喜爱!如果你执着于麻辣鲜香的味道,就往凉虾加一勺酸辣开胃的油辣子佐料;如果你偏爱甜食,就加一勺红糖水或者蜂蜜吧!
⋯⋯
经过烹制,一碗米豆腐可以是餐桌上的主食,也可以成为休闲时的小吃。一碗米豆腐既能饱含麻辣咸酸,也可以蕴蓄甜润清爽。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我常想,到底是家乡人的粗犷豪放却淳朴热忱赋予了米豆腐美食特色?还是米豆腐的麻辣咸酸或甜润清爽彰显了家乡人的天生秉性?
2019年5月中旬
❸ 豆腐和蜂蜜一起吃有什么后果
豆腐和蜂蜜可以一起吃,无不良后果。
主料:大豆腐500g
辅料:油适量、鸡蛋适量、淀粉适量、白糖适量、蜂蜜适量
1、大豆腐一块备好。
❹ 做豆腐需要哪些材料
豆腐的原料是黄豆,绿豆,白豆,豌豆等。先把豆去壳洗净,洗净后放入水中,浸泡适当时间,再加一定比例的水磨成生豆浆。接着用特制的布袋将磨出的浆液装好,收好袋口,用力挤压,将豆浆榨出布袋。一般榨浆可以榨两次,在榨完第一次后将袋口打开,放入清水,收好袋口后再榨一次。 原料:豆腐150克,油豆腐100克,草菇(罐头装)20只,葱2根,水100克,汤料(粉状)15克,酱油15克, 金银豆腐
砂糖4克,葱油4克,淀粉少许调成浆状。 制法:豆腐与油豆腐均切为2厘米见方的小块,锅中加水,待沸后加入汤料、豆腐、草菇、酱油、砂糖等,共煮 10分钟左右,加淀粉浆勾芡盛入碗中,周围倒入葱油,表面撒上葱段。
核桃豆腐丸
原料:豆腐250克,鸡蛋2个,面粉50克,色拉油500克,高汤500克,盐、淀粉、胡椒粉、味精、核桃仁各适量。 制法:将豆腐用勺子挤碎,打入鸡蛋,加盐、淀粉、豆粉、胡椒粉、味精拌匀,作20个丸子,每个丸子中间夹一个核桃仁,色拉油上旺火烧至五六成热下丸子炸熟即成。
琵琶豆腐
原料:南豆腐150克,瘦猪肉末100克,鸡蛋2个,淀粉、盐水、料酒、胡椒粉、味精、葱、姜各适量, 琵琶豆腐
火腿丝、水发冬菇丝少许,红葡萄酒100克,高汤500克。 制法:将豆腐在沸水中焯后捣成泥,与肉末、蛋汁、淀粉、盐水、料酒、胡椒粉、味精搅打至粘稠,放入葱、姜、水搅匀,再放入少许香油拌匀,用10个羹匙,每个抹少许油分别盛入豆腐糊,上放火腿丝、冬菇丝,上锅蒸透,取出后去羹匙,将制好的豆腐丸摆在盘中。高汤烧沸,放入红葡萄酒,再沸时浇在琵琶豆腐上即成。
雪菜豆腐汤
原料:豆腐200克,雪里蕻100克,精盐、葱花、味精适量,色拉油50克。 制法:豆腐下沸水中稍焯后切为1厘米见方的小丁,雪里蕻洗净切丁。锅上旺火烧热,放入葱花煸炒,炒至出香味后放适量水,待水沸后放入雪里蕻、豆腐丁,改小火炖一刻钟,加精盐、味精即可食之。 豆腐宝宝 豆腐宝宝诞生于日本,如今已在网络上出尽了风头,可爱迷糊的模样更惹人喜爱。 豆腐宝宝主要分为四种:白色——照烧豆腐,奶黄色——柚子豆腐,绿色——绿色豆腐,粉红色——梅子豆腐。 豆腐宝宝现在已发展成更多的生活用品——纸巾盒、手机座、靠垫…… 图片见网络图片——豆腐宝宝。
编辑本段成分药理
营养丰富,含有铁、钙、磷、镁等人体必需的多种微量元素,还含有糖类、植物油和丰富的优质蛋白。药理: 1.为补益清热养生食品,常食之,可补中益气、清热润燥、生津止渴、清洁肠胃。更适于热性体质、口臭口渴、肠胃不清、热病后调养者食用。 2.除有增加营养、帮助消化、增进食欲的功能外,对齿、骨骼的生长发育也颇为有益。 3.在造血功能中可增加血液中铁的含量。 4.不含胆固醇,为高血压、高血脂、高胆固醇症及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的药膳佳肴。也是儿童、病弱者及老年人补充营养的食疗佳品。 5.含有丰富的植物雌激素,对防治骨质疏松症有良好的作用。 6豆腐中的甾固醇、豆甾醇,均是抑癌的有效成分,有抑制乳腺癌、前列腺癌及血癌等功能。
编辑本段合理搭配食用
1)芹菜;忌与酸醋同食,否则易损伤牙齿;不可与黄瓜同吃。 2)菠菜;不宜与豆腐同吃。 3)茭白;不宜与豆腐同吃,同吃易形成结石。 4)蜂蜜;蜂蜜与豆腐同食易腹泻。 5)萝卜;严禁与橘子同吃,否则易患甲状腺肿。 6)南瓜;不可与富含维生素C的蔬菜、水果同吃;不可与羊肉同吃,同吃易发生黄疸和脚气病(维生素B1缺乏症)。 7)韭菜;不可与菠菜同吃,两者同吃有滑肠作用,易引起腹泻;不可与蜂蜜同吃,同吃会引起心痛;不可与牛肉同吃,同吃会令人发燥上火。 8)竹笋;不宜与豆腐同吃,同吃易生结右;不可与糖、羊肝同吃。 9)甘薯;不能与柿子同吃,两者相聚后会形成胃柿石,引起胃胀、胃痛、呕吐,严重时可导致胃出血等,危及生命;也不宜与香蕉同吃。 10)芥菜;不可与鲫鱼同吃,否则易引起水肿。 11)黄瓜;不可与西红柿同吃;不可与芹菜同吃。 12)茄子;忌与黑鱼、蟹同吃,同吃会损伤肠胃,老茄子不宜多吃,否则会引起中毒。 食物相宜: 1)宜与花生同吃,由黄豆和花生制成,具有补血补气、滋阴润肺的作用,适用于体虚瘦弱、大病初愈之人。 2)宜与红枣枸杞同吃,将45克黄豆浸泡6—12小时,15克去核红枣洗净、10克枸杞洗净,一并加入豆浆机,再加清水打成浆后煮熟即可。有补虚益气、安神补肾、改善心肌营养之效,适合心血管疾病患者饮用。
编辑本段豆腐虽好 不宜吃过多
豆制品的食物一直以来都被人们称之为养生保健的营养食品,无论是豆浆还是豆腐,这些食品颇受欢迎,特别是如今大城市的人更注重日常保健的人们,更是喜欢早上喝豆浆。豆腐的营养价值高这不能给予否认,豆腐还含有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和矿物质等。 豆腐吃太多易引发5种疾病 中医理论认为,豆腐味甘性凉,入脾、胃、大肠经,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以治疗赤眼、消渴,解硫磺、烧酒毒等。但是豆腐多吃反而不利身体健康。 问题1:促使肾功能衰退 在正常情况下,人吃进体内的植物蛋白质经过代谢变化,最后大部分成为含氮废物,由肾脏排出体外。人到老年,肾脏排泄废物的能力下降,此时若不注意饮食,大量食用豆腐,摄入过多的植物性蛋白质,势必会使体内生成的含氮废物增多,加重肾脏的负担,使肾功能进一步衰退,不利于身体健康。 问题2:引起消化不良 豆腐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白质,一次食用过多不仅阻碍人体对铁的吸收,而且容易引起蛋白质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泻等不适症状。 问题3: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美国医学专家指出,豆制品中含有极为丰富的蛋氨酸,蛋氨酸在酶的作用下可转化为半胱氨酸。半胱氨酸会损伤动脉管壁内皮细胞,易使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沉积于动脉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形成。 问题4:导致碘缺乏 制作豆腐的大豆含有一种叫皂角苷的物质,它不仅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而且还能促进人体内碘的排泄。长期过量食用豆腐很容易引起碘缺乏,导致碘缺乏病。 问题5:促使痛风发作 豆腐含嘌呤较多,嘌呤代谢失常的痛风病人和血尿酸浓度增高的患者多食易导致痛风发作,特别是痛风病患者要少食。 可见,豆腐虽好,也不宜天天吃,一次食用也不要过量。老年人和肾病、缺铁性贫血、痛风病、动脉硬化患者更要控制食用量。中医认为,豆腐性偏寒,胃寒者和易腹泻、腹胀、脾虚者以及常出现遗精的肾亏者也不宜多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