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瓶子里的蜂蜜凝结成固体了,该怎么办
那是蜂蜜结晶,你拿出来到常温下,会好一些。另外结晶是正常的,你可以吃的,用水冲开了就好了
从蜂巢里分离出来的新鲜蜂蜜,大都是粘稠的透明或半透明的胶状液体。在一般条件下贮存,有的蜂蜜就会逐渐混浊,而后凝结成白色的晶体,这是蜂蜜的自然结晶。蜂蜜的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一般情况下不影响其内在质量。解释蜂蜜的这种结晶现象,就必须了解影响结晶的有关因素及其原理过程。
影响蜂蜜结晶的因素很多,结晶的快慢与所含的葡萄糖结晶核的数量、温度高低、含水量和直接形成蜂蜜的化学组分的蜜源花种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条件下,蜂蜜中葡萄糖的含量越高,结晶核的数量也越多,结晶的速度就越快。
1 蜂蜜结晶速度与温度的关系
蜂蜜在13~14℃时,最容易结晶,若低于此温度时,虽然葡萄糖的过饱和程度加大,但由于蜂蜜中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状体物质等在低温下的粘滞度和密度却大大提高,从而降低和阻碍结晶核的运动和扩散作用,结晶反而迟缓。若高于此温度,蜂蜜的粘滞度虽然降低了,但是葡萄糖的溶解度却提高了,从而减少了溶液的过饱和程度,也使结晶变慢,甚至使结晶融化。
2 含水量与蜂蜜结晶的速度
不成熟的蜂蜜由于含水量高(一般超过26%),过饱和程度低,结晶的速度变慢,有的不能全部结晶,由于蜂蜜的粘滞度小,结晶的葡萄糖沉到容器底部,其它稀薄的糖液浮在上层,成为液、固两相、即半结晶状态。这种增结晶的蜂蜜中结晶的那部分葡萄糖只含9.1%的水分,其它未结晶部分的含水量就相应增高。同一花种的蜂蜜,其含水量低的结晶快,含水量高的结晶慢。甚至不结晶。
3 不同蜜源的蜂蜜,结晶的速度、程度和形态
一般葡萄糖、蔗糖和松三糖含量较高的蜂蜜,容易结晶,如油菜蜜、棉花蜜、葵花蜜、野坝子蜜、鸭脚木蜜以及一些甘露蜜等。而含果糖、麦芽糖、糊精和胶体物质较多的蜂蜜则不易结晶,甚至永远不会结晶。如纯度较高的刺槐蜜、枣花蜜、党参蜜等。
4蜂蜜结晶的形态
蜂蜜结晶的形态有油脂状、细粒状、粗粒状之分。若结晶核的数量多且密集,在形成结晶的过程中很快地全面展开,就形成了油脂状;若结晶核稍少,结晶又快,就形成细粒状;若结晶核的数量少,结晶又慢时,每个结晶核都有足够的葡萄糖分子使其成分起来,这样就能形成粗粒状或块状结晶。不同品种的蜂蜜结晶尽管有各种各样的形态,但都不会影响其内在质量,只是物理性状不同而已。
5 结晶的形成
引起和形成蜂蜜结晶的主要因素是蜂蜜中的葡萄糖、蔗糖、松三糖等,它们是以固体溶解后存在于蜂蜜中。蜂蜜又是由多种糖混合组成的过饱和溶液,当这些固体溶质的糖比量超过其它液态糖的一定比率,以及超过蜂蜜中所含水分的溶解度时,在一定的条件下(温度),结晶即很快产生。蜂蜜的结晶主要取决于葡萄糖和果糖之间的比量,也可以说是葡萄糖所占还原糖的百分比例。一般来说,当葡萄糖含量与果糖含量相等(1:1),结晶缓慢;当比例为1:1.2时,一般不出现结晶;当比例为1:0.9时,结晶很快出现。
综上所述,蜂蜜的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从蜂蜜中析出被分离的一种现象和过程。从分子论的观点来看,在蜂蜜里葡萄糖分子本来是毫无秩序地运动着的,但蜂蜜里葡萄糖超过它的溶解度,成为过饱和溶液时,就有一部分葡萄糖分子在蜂蜜里开始有规则地运动、排列起来,形成一个微小的结晶核,成为一个结晶的中心,更多的葡萄糖分子有规则地排列在它的各面,逐渐形成较大的晶体,从蜂蜜里分离出来,这就是蜂蜜结晶的全过程。
㈡ 凝固的蜂蜜还能吃吗
可以吃
蜂蜜变得白色固体,不是变质了,正常的,蜂蜜的凝固是一种自然现象。 刚取出的蜂蜜,呈浓液状,保存过程中气温经过13—15℃这一区间后,就会出现结晶,由以前的澄清透亮液状,逐渐变为混浊,出现沉淀,最后全部或大部分成为白色的粒状体。这种状态的改变,丝毫不影响质量。
㈢ 蜂蜜凝固了还能喝吗
蜂蜜凝固还可以喝。
蜂蜜凝固其实是蜂蜜结晶,蜂蜜结晶是一种正常的现象,因为蜂蜜的含糖量是很高的,一般蜂蜜在14-15摄氏度的温度以下,就会发生结晶的现象,温度越低,结晶的速度还会越快。
蜂蜜储存时应放在阴凉、干燥、清洁、通风处,温度保持在5~10℃。空气湿度不超过75%的环境中。装蜂蜜的容器要盖严,防止漏气,减少蜂蜜与空气接触。
(3)凝固的蜂蜜化成蜂蜜水可以喝吗扩展阅读:
蜂蜜的辨别方法:
1、嗅、闻。蜂蜜的气味。开瓶后,新鲜蜂蜜有明显的花香,陈蜜香味较淡。加香精制成的假蜜气味令人不适。单花蜜具有其蜜源本身的香味。
2、尝。品尝蜂蜜的口味。纯正的蜂蜜不但香气宜人,而且口尝会感到香味浓郁。将蜂蜜置于舌上,以舌抵上鄂,蜂蜜缓缓入喉,会感到微甜而稍有酸味,口感细腻,喉感略有麻辣,余味悠长。掺假后的蜂蜜,上述感觉变淡,而且有糖水味、较浓的酸味或咸味等。
3、挑。检查蜂蜜的含水量。我国惯常取未成熟蜜,因此蜂蜜含水量高。市场上出售的蜂蜜大多经过加工、浓缩,含水量相对较低。经筷子或手指挑起蜂蜜,蜂蜜能拉丝者为佳无拉丝现象说明含水量高。也可滴一滴蜂蜜在草纸上,水迹易扩散者,说明含水高。纯净蜂蜜呈珠球状,不扩散。
㈣ 买来的蜂蜜在瓶底有一层象漙冰块状的白色固体可以冲开水喝吗
瓶底的白色物质是结晶,冬天比较会出现这种情况。蜂蜜结晶可直接加水饮用也可化开饮用,值得注意的是,蜂蜜最好用温水冲饮,开水会破坏其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使服用效果下降
㈤ 家里的蜂蜜出现了结晶化,还能继续食用吗
蜂蜜结晶了可以放在温开水中隔水加热,或者冲泡蜂蜜水的时候直接加入水中会自然化开,我个人就觉得结晶后的蜂蜜大大的好吃哦!
㈥ 蜂蜜结晶了还能喝吗结晶的蜂蜜怎么吃
结晶的蜂蜜能吃,蜂蜜的结晶实质上是葡萄糖的结晶,是一种物理现象。
一般来说蜂蜜中葡萄糖含量越高就越容易结晶,含量少的则不容易结晶。
结晶的蜂蜜怎么吃:
1、 把它像普通蜂蜜一样放在温水里化开,然后喝蜂蜜水。
2、涂抹在面包上像果酱一样吃,味道好。
3、可以干吃,符合喜欢吃甜食人群。
附:蜂蜜作用功效
1、蜂蜜能改进血液的成分,推进心脑和血管功用,因而常常服用对于心血管患者很有好处。
2、蜂蜜对肝脏有维护效果,能推进肝细胞再生,对脂肪肝的形成有一定的抑制效果。
3、食用蜂蜜能迅速弥补膂力,消除疲惫,增强对疾病的抵抗力。
4、蜂蜜还有灭菌的效果,常常食用蜂蜜,不仅对牙齿无影响,还能在口腔内起到灭菌消毒的效果。
5、蜂蜜能医治中度的肌肤损伤,特别是烫伤,将蜂蜜作为肌肤创伤敷料时,细菌无法成长。
6、失眠的人在每天睡觉前口服1汤匙蜂蜜(加入1杯温开水内),能够加快进入梦乡速度。
7、蜂蜜还能够润肠通便(只要是天然老练的真实蜂蜜都有润肠通便的效果)。
㈦ 蜂蜜放冰箱保鲜凝结了还能冲水喝吗
蜂蜜放冰箱保鲜凝结了还能冲水喝。
蜂蜜放冰箱是会凝固的,但这种凝固其实是蜂蜜结晶析出葡萄糖。这个变化并不影响蜂蜜的安全性,也不影响它的营养价值,只是会影响到口感的均匀程度,如蜂蜜的味道。 蜂蜜其实可以不用放冰箱保存,蜂蜜保存宜放在低温避光处。采用非金属容器如陶瓷、玻璃瓶无毒塑料桶等容器来贮存蜂蜜。 蜂蜜的保存期目前国家规定瓶装蜜保质期18个月。但吃蜂蜜新鲜为好,因新鲜蜜一般色、香、味口感较好。
㈧ 蜂蜜放冰箱后凝结起来了,还能吃或用吗
蜂蜜呢在不同的温度下呢呈现出的状态是不一样的,蜂蜜在低温的情况下呢的确呢是这个像一个结晶状态迎接起来的。在温度适宜的情况下呢才能够像这个胶状的或者水样的一样。这样的情况是完全可以吃可以用的,没有任何的一个影响,这就是蜂蜜在不同温度下的一个。状态就像冰啊,喝水的关系是一样的。温度高的时候呢,他就是丽水的状态,就是在温度低的情况下是李冰的状态存在,你说冰河水他俩是不是一个东西,他俩还是一个东西。没有任何的影响。
㈨ 蜂蜜变成像猪油一样很凝固,请问还能吃吗
蜂蜜凝固后还能吃。
蜂蜜凝固后让它葡萄糖结晶析出形成白色的沉淀,这会影响口感,还会让不少人误以为它已经变质扔掉。
蜂蜜在常温、常压下,具有两种不同物理状态,即液态和结晶态(无论蜂蜜是贮存于巢洞中还是从巢房里分离出来)。液态蜜也就是蜂蜜从蜂巢中分离出来并始终保持着透明或半透明黏稠状的液体。
多数品种蜂蜜放置一段时间后,尤其在气温较低时,逐渐形成结晶态,这样蜂蜜称为结晶蜜。结晶是由于蜂蜜中所含葡萄糖具有易结晶的特性,所以结晶蜂蜜并没有降低其营养价值和天然食品的本性,是纯粹的物理现象。
(9)凝固的蜂蜜化成蜂蜜水可以喝吗扩展阅读:
蜂蜜凝固结晶后的处理办法:
1、把蜂蜜连同瓶子一起在热水中浸泡,但要注意热水温度必须低于50摄氏度,因为温度过高会使蜂蜜中的酶失活、维生素损失。
2、可连瓶子一起,放入冷水锅内慢慢加热,当水温达到50~60度时,沉淀物就会自然融化,而且不会再沉淀。
3、放置到夏天自然化开。
蜂蜜的保存性非常好。曾经有美国考古学者T.M.Davis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发现约3300年前的瓶装蜂蜜完全没有变质的记录,所以有人说蜂蜜是不会变坏的食品。
㈩ 蜂蜜结晶了还能吃吗
蜂蜜结晶了还能吃的,蜂蜜结晶是由于外面温度太低而导致的,蜂蜜结晶不是蜂蜜变质的原因,所以,蜂蜜结晶不影响食用,可以放心的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