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月中旬 去西安和西宁自由行 求美食攻略,美食推荐
西安美食
西安是旅游名城,也是着名的美食与小吃之城,在这里可以尽情地品尝三秦美食。西安的美食首先当推“两宴”和“两泡”。
所谓“两宴”,西安饭庄的陕西风味小吃宴和德发长饺子馆、解放路饺子馆的饺子宴。陕西风味小吃宴素有“锦乡陕西”之称,它是从全省数百种小吃中精选出近70种,与西安饭庄的传统看家菜、优质名菜和创新菜组合编排成的特色宴席,供应数十年来盛名不衰。德发长饺子馆、解放路饺子馆都是有着多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供应的饺子宴独具特色,“一饺一格,百饺风味”,被誉为“千古风味”、“天下一鲜”。
所谓“两泡”,乃牛羊肉泡馍和葫芦头泡馍。其中最为出名者,牛羊肉泡馍当数老孙家饭庄、同盛祥饭庄,葫芦头泡馍当数春发生饭店。老孙家、同盛祥是秦地有名的“中华老字号”,创立年代近百年。两家老字号经营的西部清真大菜、西部清真小吃、清真羊肉涮锅、肥牛火锅等也都美味可口、极具地方特色。春发生饭店创建于1920年,今年已有80多年历史。“春发生”这一字号是20年代一位名士从杜甫诗“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中撷取的。春发生葫芦头泡馍制作工艺据传乃唐时“药王”孙思邈所传。
此外,西安的饮食文化洋溢着浓郁的西北风情,品尝西安众多的风味小吃是游西安的一大乐事。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荞面饸饹、葫芦头、烤肉、粉汤羊血等等,都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当地名吃。至西安旅游,品尝西安当地的美食是必不可少的,来一碗西北汉子久不能忘的羊肉泡,尝一下让人回味无穷的肉夹馍,吃一盘辣中有香的凉皮,都可深深烙下对古城西安的永久印象。
主要餐饮街区
西安美食数不胜数,大大小小的食肆遍布街头巷尾。对于游客来说,以下几个街区是各种不同规模餐饮场所比较集中的地方:
1、东大街沿线。
这里荟萃了众多秦地饮食老字号,有东门外的老孙家饭庄西部民族饮食苑,东大街上的西安饭庄、老孙家饭庄老店、五一饭店、春发生饭店骡马市店、西安烤鸭店,以及钟鼓楼广场的德发长饺子馆、同盛祥饭庄。
2、南大街精品购物、美食娱乐一条街。
主要有永宁宫大酒店、紫荆花夜总会、王子海鲜火锅等高档餐厅,以及多家快餐店、咖啡吧、茶餐厅。
3、北院门等回坊地带。
经营各种清真坊上小吃,如泡馍、灌汤包子、烤羊肉、酱卤制品等,在夜色之下,逛回民街区,品坊上美味,别有一番情趣。
4、南二环一带。
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品牌餐饮企业,也是西安民营餐饮10多年的成就的集中体现。这里既有大众小吃、火锅涮锅、家常炒菜,也有鲍、参、翅、肚等顶级菜品。主要有大香港鲍翅酒楼、顺峰海鲜、小贝壳、竹园村火锅等。
5、东新街夜市。
是西安市内规模较大的一个夜市,摊位多,小吃品种非常丰富,以陕西风味为主,兼有全国各地风味小吃,能满足各种不同口味。
6、秋林百货公司一楼小吃广场,位于李家村雁塔路北段58号。
这里从早上就开始供应各种好吃的羊血冒饸烙、鸭肉卷饼、肉夹馍、烫菜、锅盔、凉粉、醪糟等食品,价格不高10块钱可以吃的很饱。
此外,还有南稍门夜市、柏树林夜市、北新街夜市、老关庙夜市、交大二村夜市、南院门夜市等众多的平民饮食街区,白天也很热闹,不过夜市则更加红火。
西安必吃美食
牛羊肉泡馍
西安着名小吃,历史悠久。主要原料:优质牛羊肉、坨坨馍。制法: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小指盖大小的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食用时佐以糖蒜、辣子酱、芝麻油、香菜等。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一年四季皆可食用,冬季最佳。吃泡馍最佳时间为清早及上午,一方面此时肉汤最鲜最浓,味道最佳,另一方面泡馍稍难消化,不适宜晚上吃。
粉汤羊血
粉汤羊血由制血、配调料和泡馍三个步骤精制而成。食时配以粉丝、香菜等辅料。羊血鲜嫩、入口光润、诸味协调、辣香扑鼻。因所用调料多系温中健胃和芳香开窍的中药,故而特别受年老胃弱的顾客青睐。
肉夹馍
名称来自古汉语“肉夹于馍”的省略,是当地百姓最常吃最爱吃的一种大众食品,不仅口味好,而且饱腹。肉用腊汁肉,极为酥烂,滋味鲜长,肥肉不腻口,瘦肉不柴不油。汤汁用熬制的老汤。夹肉用的馍须是特制白吉馍才正宗,这种馍口感极酥,味道绵香。吃时取腊汁肉少量,切至略碎,稍加汤汁,夹入刚出炉的白吉馍,趁热吃馍酥肉香,回味无穷。参考价位2-5元/个,如果不吃肥肉,纯瘦的比普通的价高0.5-1元。
葫芦头泡馍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传统风味佳肴,以味醇汤浓、馍筋肉嫩、肥而不腻闻名于国内外。其烹制工艺精细,合理使用多种调。最重要的是处理肠肚、熬汤、泡馍三道程序,其中原料肠肚要经过十几道工序才能达到去污、去腥、去腻的要求,做出美味的“葫芦头”。汤是将猪骨配肥母鸡熬成的高汤,泡馍则掰成箸头大小放入碗内,与肠肚一起泡三、四次,使热汤渗透馍块。吃时加少量熟油、香菜、油泼辣子等,再浇上适量沸汤,佐以糖蒜、泡菜,美味无穷。如今,葫芦头泡馍还有海参葫芦头、鱿鱼葫芦头、鸡片葫芦头、大肉葫芦头等新品种。西安人夸奖葫芦头的美味说:“提起葫芦头,嘴角涎水流”。
黄桂柿子饼
以临潼特产“火晶柿子”和面作皮,再配以黄桂、玫瑰、桃仁、白糖、冰糖、青红丝等,上等板油搅拌作馅,用木炭火架起整锅烘烤而成,表面呈金黄色,口感绵软香甜,是每年秋冬季节时令佳品。相传明末李自成起义,在西安建立大顺政权后,立即率义军进攻北京。时值荒年,粮食短缺,农民便把临潼的火晶柿子和面粉烙成饼子,供给义军食用。后来农民为了纪念闯王李自成,每年都烙柿子饼,经多年改进而成为西安的独特风味。回民街沿街皆有售卖。北广济街百年老店老徐家柿子属上乘。
酸菜炒米
“酸菜炒米”其实是炒饭,炒米是当地人的统一叫法。米饭可以与肉丝、蔬菜、鸡蛋等搭配,但最常见也是最招牌的是用酸菜肉丝炒制,即为俗称的“酸菜炒米”。炒米混合了酸菜的酸、油的香,吃起来酸酸辣辣,香而不腻,米饭不粘连,口感清爽。配上涮牛肚、烤肉、酸梅汤、鸡蛋汤等一起吃,更有一番风味。最出名的店家是回民街的“红红酸菜炒米”,不过服务态度不是很好。
涮牛肚
西安街头名吃,把新鲜的牛肚肉切成片,用竹签穿起来,在高汤里煮熟,然后蘸上由的芝麻酱、辣椒酱、各种调料做成的汁子,浓香筋道,美味又可口。
钟楼小奶糕
西安当地非常老牌的一种雪糕,多年前最初由钟楼食品店推出,并在钟楼地段销售,因此昵称“钟楼小奶糕”,物美价廉,经久不衰,是当地最受欢迎的冷饮。口味众多,有可可、红豆、花生、猕猴桃、草莓等,但是最经典的口味还是奶油的,奶味儿很浓。品牌有“钟楼”、“衮雪球”、“钟鼓楼”,都不错,不过最正宗的当属钟楼食品店推出的“钟鼓楼”牌。
甑糕
西安的特色小吃。蒸糕的深口大铁锅古名为“甑”,因此而得名。甑糕质地柔软细腻,这种甜品小吃是用糯米、云豆和红枣蒸成,蒸熟后香味四溢。甑糕的下层白饭渗入枣色,呈鲜润的绛红色泽,上面一层云豆,呈咖啡的褐色,再上层便是暗红色的枣泥,最后枣泥上又撒一层碧绿的葡萄干,卖相诱人。甑糕口感黏软香甜,又很饱腹,是当地人常吃的食品。尤其秋冬季节,西安城大街小巷随处可见甑糕摊贩,很多学生和上班族还把甑糕当做早餐。
小炒泡馍
在当地简称为“小炒”,和牛羊肉泡馍一样是回民的清真特色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区别:普通泡馍是煮出来的,而小炒则是炒出来的。在用料上,小炒增加了黄花菜、木耳、青菜、豆腐干、鸡蛋等配料,加上切成小块的牛肉,直接用油泼辣子和醋一起炒制。小炒的味道既有泡馍的浓郁厚重,还有酸辣爽口的独到滋味。不能吃辣需提前交待服务员。
灌汤包子
包子用料考究,制作精细。它以精粉烫面制皮坯,选用肋条肉为馅心,用鲜骨髓汤打馅,配以十多种上等调料佐味。包子鲜香肉嫩、皮簿筋软、外形玲珑剔透、汤汁醇正浓郁、入口油而不腻。
荞面饸饹
饸饹古称“河漏”,“荞面饸饹黑是黑,筋韧爽口能待客”,这是陕西关中一带对这种传统风味小吃的赞语。荞面饸饹是用荞麦面压制的一种细长的圆条形面食,荞麦是营养丰富的谷类食物。荞面饸饹制作时选用新鲜荞麦现磨现做,其特点是条细筋韧,清香利口。冬可热吃,夏可凉食,风味独特。如凉吃,加入油泼辣子、蒜泥、芥茉等调味,极为爽口。西安有很多经营饸饹的餐馆,小摊点更不计其数。清真大寺西北角的教场门饸饹较为出名。
凉皮
西安凉皮种类繁多,由面粉或大米为原料制成,所以分为米皮和面皮两大类。米皮白且透亮,以户县秦镇大米凉皮最受欢迎,其制作工艺独特,制出的皮子筋、薄、细、滑,再加上用上等辣椒及多种调味香料碾粉加油熬制成的辣椒油,调出的凉皮红艳如火,酸辣爽口,再佐以豆芽、芹菜黄绿相间,堪称绝配。
2. 西安有哪些值得去吃的老字号美食店
西安吃货一枚,久居城南,分享一下,有名气没去过的不提。
汉城南路与昆明路什字黄家泡馍,馍要自己掰,做好不好看,但味道好,肉烂汤香,虽是简单四个字,做到却不易。
韦曲老街道茂海葱花大饼,先烙后烤重油,每天需要排队,开了二十几年,典型的苍蝇馆子,没环境没服务,有的只是味道,位于韦曲老街道与文化街丁字口。三原老黄家,总店在三原,总是人满为患,西安也有分店,可导航搜,有名的泡泡油糕,各种小吃做的十分精致,永兴坊里也有分布。
泥波南院门葫芦头,位于西沣路郭杜什字,子承父业,对葫芦头泡馍理解深厚,店内炒肉片煮馍一绝,业界无出其右。韦曲北街皇城轩葫芦头,用料十分讲究,也可去尝尝。皮薄饺子,老板是女强人,小小的饺子做成知名品牌,牛肉韭黄饺子十分特色。
肉夹馍有名的秦豫,王魁都不错,不算隐藏深,但绝对美味。西安 美食 遍地,仅列几家,抛砖引玉,欢迎补充。
西安是一个很有内涵的城市,来这里寻访 历史 悠久的文化古城,体会它在岁月的流逝中的变迁,西安城也为广大热爱 美食 的朋友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财富。来西安必尝的当地 美食 ,爱 美食 的吃货们绝对不能错过。
西安“辇止坡”老童家腊牛羊肉就是一家名扬四海的百年老店,已有300多年的 历史 。据说是清代初年,由西安童氏所创制,慈溪太后路过问到香气大为称赞,便由兵部尚书赵福桥的老师刑维庭亲笔所提。辇止坡腊牛羊肉无论是从选料、辅料、工艺、火候都很精细讲究,他们代代相传这门手艺,并且不断的改进,所以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味美香醇,既易消化,又富营养,适合各个年龄的人。
腊牛羊肉也有很多吃法,每一种吃法都让你的味蕾有一番不同的体验。将色泽红润的腊牛羊肉切片,沾点酱一起吃,质地酥烂、鲜美不咸、馨香溢口,既有酱香味又保留肉质本身的香气,美味又营养。
爆炒的腊牛羊肉,酥嫩柔韧,椒香四溢,不仅仅拥有食材本身的香气,还别有一番滋味。色泽红润腊牛羊肉,撒上的葱末,看着就叫人垂涎三尺,吃起来咸淡刚好,肉质扎实,却又鲜嫩无比,回味无穷。也不加任何佐料搭配,肉质紧实,入口酥烂,主要是能吃出食材本身的香气。
想知道西安还有哪些值得去吃的老字号餐厅么?欢迎关注Feekr旅行公众号获取更多西安旅行攻略哦!
西安饭庄,老孙家,同盛祥,鼎兴春,义祥楼,黎明,清雅斋,东亚饭店,西安烤鸭店,樊家腊汁肉,中华甜食店,五一饭店,春发生葫芦头,德发长饭店,德懋恭,老童家,西安腊味店,大华饭店,素味香,野味香,大麻子馄饨,代代红川菜,白云章饺子馆,解放路饺子馆,鼓楼锅贴馆…………谁来补充。
西安作为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有这几千年的文明史,在这么多年里,诞生出了许多有名的 美食 老店。有些店位置不显,名气貌似也不大,但是每天就是很多人去排队,一打听才知道此店已经是百年老店了。今天四海君就给大家介绍下这些 美食 老店。
1.德懋恭
这是一家糕点店铺, 有 “ 陕西 名片”之称,材料选择佳,采用传统工艺制作,味道好。
2.王奎腊汁肉
虽然开店没有百年,但也有30多年了,他家的肉夹馍深受游客喜爱,量大实在,再来上一碗凉皮,绝对吃饱。
3.老孙家饭庄
他家的羊肉泡馍很香,肉炖的很烂,被誉为“天下第一碗”。
4.马二酸汤水饺
这应该是我吃过的最好吃的酸汤水饺了,清真的,吃一次绝对还想再吃第二次。
5.贾三灌汤包
我想西安人应该没有不知道这家店的,名气之大算是西安最着名的小吃之一了,也是清真的,回族的小伙伴赶紧去尝试一下吧。
这么多家店,我想够小伙伴们吃好几天的啦,还有什么你们知道的隐藏的 美食 老店,可以给我留言哦。
1、刘纪孝腊牛羊肉 2、甄糕 3、邢老三胡辣汤 4、樊记腊汁肉夹馍 5、马二优质酸汤饺子
说起西安 美食 老店,做为一吃货经和本地老西安交流,访问,其实在很早以前并没有这么多饭店,这在全国大概都是一样的,改革开放之前,饭店是不多的,但可以说都是当地的百年老店了,今天说说西安西门一带的老店,带你回到儿时的年代。
桥梓口苗老二油泼面。 苗老二家中排行老二即叫苗老二,这是一家扯面油泼面馆,从解放前到公私合营,生意一直是门庭若市,车水马龙,生意十分火爆。以富强粉和面,扯面,当时配以包菜,配以特制辣面,热油浇上还直冒火苗,这就是一绝,调上酱油,香醋,不过后来三年自然灾害弄的不油泼了。听闻顾客自带食油还弄的吃面人不愉快。传说,苗老二的油泼面,吃了还想把碗舔。
大麻子馄饨
相传张记人脸上有麻子,开始是走街串巷,后定在桥梓口东北角。馄饨很有特色,百年老汤,碗内馄饨个大馅多,配以鸡丝,香菜等十分爽口,标配小笼包子,那时是收粮票的,每天去吃必须排队才行。
天锡楼, 这是一家清真餐厅,主营牛羊肉泡馍,那时的回民街基本没有卖什么吃的,这也是一家公私合营饭店,还卖一些清真其它小吃,人们为了吃泡馍那是要赶早的,粮票是必不可少的。
同福楼,
这是一家炒菜馆,能在这里吃上一顿那是非常不容易的,当时工资低微,能吃一桌炒菜那真是下了狠心的,其实也就十元十几元一桌,但月工资才三十几元。说起来好多年轻人感觉不到,家里老人讲起来他们也是似信非信的。
还有一家甜食店的,名叫老关家甜食店。每天早上供应油条油糕,中午以甜食居多,吃的比起其它几个店人稍少一点,毕竟那个年代是无肉不欢,人们出去下馆子是奔着解馋的。
西门里还有一家影院,名字叫群众电影院。
百年老店随着西大街的改造已荡然无存,好在有了回坊小吃一条街。过去的美好变成了无尽的回忆,常想想过去其实也是挺好的。
我觉得南郊已经发觉完了 北郊 西郊东郊经常有些神级小店,就是那种外地人特别认可的家乡 美食 。凤一泸州豆花 纺织城景家凉皮 西郊车辆厂各种小吃
西安位于陕西省渭河流域的关中盆地,是陕西省省会;华夏文明和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国务院首批的 历史 文化名城和中国四大古都和十三朝古都之一。是中国 历史 上建都朝代最多,时间最长,影响力最大的都城。是联结中西方古老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早确定“世界 历史 名城”和世界着名 旅游 胜地。
现介绍西安十大老字号 美食 餐馆店铺:
01.西安饭庄
始建于1929年,迄今已有89年的辉煌 历史 。为西安市新城区东大街,被业界誉为“三秦饮食文化地标”。中华老字号,陕西省西安市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保护单位,国家商务部认定的中华老字号。
02.老孙家饭庄
始建于1898年,中华老字号,经营牛羊肉泡馍、地方风味小吃,西部清真菜肴为主轴,1993年被贸易部认证为中华老字号,国家特级饭,2000 2002年连续三年评为“中华餐饮名店”;被陕西烹饪协会授予“陕西餐饮名店”称号,风味独特的民族小吃及清真大菜,多次荣获全国大奖,风靡海内外。
03.贾三清真灌汤包子馆
是一家清真名吃小吃店,集传统饮食文化一技之长和地方风味小吃的优点创制,贾三包子独具风味,馅嫩含汤、佐汁鲜浓。1995 1997年被中国优质清真食品认定为“中国优质清真食品”、“中国名牌”食品、中华老字号 美食 小吃等。
04.西安烤鸭店
始创于1916年,是一家中华老字号饭店,多次荣获中华老字号,陕西省着名商标、西安市着名商标、中国餐饮着名品牌企业、陕西品牌店、西安餐饮特色店等30多项荣誉称号。
05.五一饭店
始创于1946年,主营风味鸡、腊汁肉加馍、泡泡油糕等十多种名优小吃。黑芝麻元宵、五彩烧麦、太后饼等五个品种荣获国家“金鼎奖”,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
06.盛祥饭庄
始创于1920年,主营民族特色牛羊肉泡馍、羊肉饼,以料重味醇、肉烂、汤浓、香气四溢而驰名,1989年被商业部授于地方特色“金鼎奖”,1994年荣获全国首届清真名牌地方风味食品,1997年被国家贸易部、中国烹饪协会授于“中华名小吃”称号。
07.德发长饺子馆
始创于1936年,中国五A级绿色饭店,其饺子制作技艺被列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318个花样饺子被评为大世界吉尼斯世界纪录,是 社会 名流及国家政要接待首选地。
08.西安东亚饭店
始创于1916年,1978年被定为涉外 旅游 饭店,接待过国外元首政要等,被国家商务部认定为“中华老字号”、西安着名商标企业和特一级饭店等。
09.德懋恭
始创于清同治(公元1872年),有146年的 历史 ,秦式糕点德懋恭牌水晶饼,被誉为秦式糕点之首。清末被皇家定为贡品,德懋恭水晶饼被西安工商管理认定为西安市着名商标。
10.春发生
始创于1920年,经营葫芦头泡馍、五行炒菜、五福泡馍宴、粉汤羊血、肥肠锅仔、特色凉粉等,1997年荣获中国烹饪协会授予中华名吃小吃的称号。
西安的老字号店都已经成了游客专卖店了,专卖游客本地人去的不会很多
泡馍老孙家本地人基本没人去吃都是游客去吃,贵不说还不好吃。肉夹馍樊记肉夹馍,早就归了大华管,老汤在83年时候坏过,现在的汤也就30多年,名气大味道真一般,还不如王魁好吃。
德懋恭倒是一直不错喜欢吃的人可以买点尝一尝。建议来西安 旅游 的憋去找什么老字号,就随便找一家本地人经常去的店都比老字号好。
大学南路边家村那块,简直 美食 云集
3. 上海正宗陕西小吃
楼主你好
给你介绍下吧·
清真陕西宝鸡风味小吃 在杨浦区国权路253号(近四平路),面皮酸辣爽口,味道不错, 夏天吃很舒服!! 羊肉泡馍虽说有点热,但是夏天体能消耗大,羊肉非常滋补, 想到能增强体力,就要了一份...量给的也很实惠.值得一试哦!
敦煌小亭在常德路近北京西路口,离家近,经常去吃。无论是午餐还是晚餐都很实惠的。因为是西北的菜肴,所以口味有点重。特别爱吃大盘鸡里的面,很劲道。小吃有蕨根粉...孜然羊肉夹馍都很不错...里面的东东都很好吃。
秦之味在闵行区七莘路3655号嘉茂购物广场家乐福2楼,从这家店在一楼开业到搬到二楼...喜欢凉皮,是在上海很少能吃到的正宗的西安小吃的味道。
LG貌似更喜欢岐山臊子面,酸酸辣辣的。
泡馍也不错。
老陈家陕西风味小吃店 在梅花路796号白杨路口,原来这家店也有啊。每次开会都会路过。然后进去吃。他家的biangbiang面确实不错...总体是很真宗的陕西风味。跟外面见到的不同。肉夹馍很好吃。可惜第二次去吃的时候,不知道怎么的...环境也不错,挺干净的。
秦澄凉皮 在浦东新区金高路1080号(近农工商),外卖了那么远的路来还是很好吃,肉夹膜也很正宗,闻到那个香味就胃口大开的。
赞一记。
4. 陕西都有什么着名的风味小吃有什么有名的小吃店请帮帮我!
老孙家饭庄
以牛羊肉泡馍最着名,此外,其粉蒸羊肉、“白云璋”酸汤水饺、牙签肉、手抓饭、羊肉包子、糯米水晶团、馕包肉、汽锅羊排、炒粉、过桥米线、乌鸡煲等小吃也很有名。
地 址:西安市东大街364号
■ 德发长
德发长以德发长饺子宴而着名,始建于1936年,是享誉海外的的中华老字号。德发长饺子宴共分八种宴席,200多个花色品种,其制作方法有:煎、炸、蒸、 煮、烤等,标准食味有:甜、咸、麻、辣、怪等,在全国餐饮大赛评比中多次被评为“华夏千古风味”、“中华名吃”等称号,并于89年获得了商业部颁发的 “金鼎奖” 冠名。德发长外貌承传千年古风,古香古色,内部装饰融汇现代流韵,华贵典雅,进餐环境堪称一流。
地 址:西安市钟鼓楼广场北侧
■ 同盛祥羊肉泡馍
同盛祥饭庄是西安老字号之一,创建于1920年,将近70年的历史。主营牛羊肉泡馍、炒菜、涮锅等。牛羊肉泡漠的特点是,以料重味醇、肉烂汤浓、馍筋光滑、香气四溢、诱人食欲而久负盛名,饮誉中外。名吃有:牛羊肉泡馍、羊肉涮锅、菊花酥、果排、螺丝卷等。 地 址:西安市钟鼓楼广场
■ 春发生葫芦头泡馍
西安市着名风味小吃。除了正宗地道的名吃葫芦头泡馍之外,茄汁大虾、芝麻肠丝、清炸肠片等也是深受欢迎的名吃。“葫芦头”泡馍是西安独具一格的风味小吃,早在唐朝就有经营以猪肠、肚为主要原料的“煎白肠”“猪杂肝”小吃店。相传唐代孙思邈。在长安街头一家“猪杂肝”店品尝后,觉其腥味大,油腻多,便从“药葫芦”中倒出,西大香、上元桂、汉阴椒等健胃祛腥之物,教以使用方法,并连葫芦—起赠与店家,从此,“猪杂肝”一改旧味,香气四溢,顾客盈门。店家不忘医圣指教之恩,特将药葫芦悬挂门首,并改杂肝为“葫芦头”。
地 址:南院门
■ 解放路饺子馆
西安解放路饺子馆是一家经营饺子的名店。其首创的“西安饺子宴”被誉为神州一绝,深受国内外宾客好评,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已在日本东京,及国内的杭州、北京等地开有分店。尤其以银米蒸饺、贵妃饺等享有盛名。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278号
■ 西安烤鸭店
西安烤鸭历史久远。唐朝《朝野佥载》一书已有当时县安城烤整鸭的记载。西安烤鸭店在继承西安传统烤鸭的基础上,熔入了闻名中外的北京烤鸭技法,制作的烤鸭外皮酥脆、色泽红艳肉质鲜嫩、味道醇香、肥而不腻,在古都独树一帜、素负盛名,被誉为“西安烤鸭王”。其特色菜肴有京酱里脊、香炸鸭串、香茹鸭掌等。
地址:西安市东大街369号
■ 曲江春酒家
曲江春酒家是西安唯一经营唐宫廷筵的单位,其“千秋龄宴”、“贵妃宴”、“烧尾宴”、“曲江宴”、“唐宫小吃宴”、“唐宫长寿宴”等宫廷名筵,均突出选料精细而考究,滋味隽永而爽口,造形古朴而新颖,营养丰富而合理的特点,曾获西安人民政府科技进步奖。其名菜有凤粥海参、同心生结脯、鲤鱼脍、驼踢羹、雪婴鲍鱼等。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192号
■ 西安饭庄
西安饭庄以陕西风味小吃宴而着名,有黄桂柿子饼、金线油塔、泡泡油糕、葫芦鸡、锅贴、蜂蜜棕子、安康窝窝面、枣肉沫糊、千层油酥饼、火晶柿子饼、黑米烧麦等陕西风味小吃,名声远扬。
地址:西安市东大街298号
■ 五一饭店
其代表菜有松子酿方肉、金枣扒肉、松鼠鱼等十大名菜;还有荣获内贸部“金鼎奖”的五彩烧麦、太后饼、芝麻元霄;此外,还独创了““长安风情宴”。同时这里的西安风味特色小吃品种也很丰富。
地址:西安市东大街351号
■ 老童家腊羊肉
陕西省西安市着名小吃。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至西安,品尝了老曹家腊羊肉后大加赞赏。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近百年来长盛不衰。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良菜,也是馈赠亲友佳品。
地址:西大街桥梓口什字北侧路口
■ 赵老大歧山面庄
歧山臊子面馆在西安随处可见,其中较地道正宗的是赵老大歧山面庄,食者络绎不绝。
地址:南关正街109号
■ 中华民族风味小吃城
位于端履门口,城内有牛羊肉泡馍、米线、砂锅、肉夹馍、各类小炒、扯面、拉面、麻食等各种陕西风味小吃,经济实惠。
■ 聚丰园饭店
聚丰园饭店,原名西安川菜馆。具有四十多年经营四川风味菜肴历史,在西安地区被誉为涮锅品种的一绝,令广大消费者食后留连往返,其特色名小吃有红汤涮锅、油煎素饺、素蒸饺、鸡蛋饼、珍珠丸子、海味锅贴、火腿干汤圆等,在西安乃至西北地区,独领风骚,赢得广大川菜爱好者的普遍赞誉。
地址:西安市解放路中段151号
■ 樊记腊汁肉
樊记腊汁肉是西安的名牌食品,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于选料精、调料全、火功到,制作成的腊汁肉颜色红润、软烂酥香、久存不变,因而深受大家喜欢。樊记腊汁肉在西安一直享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含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的美誉。人们都喜欢用刚出炉的“虎背铁圈菊花心”白吉馍夹着吃别具风味,即西安着名的“白吉肉夹馍”,是西安小吃的一大代表。除了樊记肉夹馍外,近两年又出现了王恒肉夹馍和秦豫肉夹馍两个较具规模的专业店,并且都设有连锁店。
店 址:
樊记肉夹馍:总店:竹笆市45号。 边家村分店地址:友谊西路236号
王恒肉夹馍:总店: 西一路191号;分店:竹笆市46号。
秦豫肉夹馍:柏树林1号
1、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方邦特色的着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 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据《宋书》记载, 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竞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着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2、黄桂稠酒
陕西的风味菜点以其所包含的丰富历史典故和文化情趣为越来越多的游人所了解和喜爱。酒席宴上吃喝是不分家的,于是陕西最有名的饮品黄桂稠酒就开始大行其道了。到如今,从大酒店到街坊小吃铺,到处都在卖热气腾腾的稠酒,以至很多西安的老人和小孩也都能给外地客说出几句有关杨贵妃与稠酒的传说来.
黄桂稠酒是用糯米和小曲酿成的甜酒,因其配有芳香的黄桂而得名。此酒状如玉液,绵甜醇香,回味悠长,据说其历史可追溯到周代的"醪醴"。经考证,在蒸馏酒发明以前,我们的老祖宗们一直喝的就是这种米酒,尤其是唐代,"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杜甫此处所说的"斗酒"即是指稠酒,关于这一点近年来出土的唐墓壁画亦可为证:1992年在长安县南里王村出土的韦氏家族墓中,有一幅主人庭院宴客图,图上有两个女童从两侧端酒上席。有考古专家指出,这画上的酒是从旁边现压现端,一如李白诗"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所描绘的景象。其关键是一个"压"字,即用人力使酒汁与酒糟分离开,这情景,在今日西安一些"老字号"饭店中仍然可以看到。
3、荞面饸饹
西安城墙内的西北方向有一个地方名叫教场门,顾名思义,大概是当年八旗兵、绿营兵操演武功的地方。"门"没有看到过,但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教场门"三个字出现在西安人的口中,常常是后面还挂着另两个字"饸饹"。
因多用荞麦面制成,比较固定的叫法是荞面饸饹。据有人考证说此食物在元代已经有了,根据是元人王桢着的《农书·荞麦》节中有"北方山后,诸郡多种,磨而为面或作汤饼,渭之河漏。""河漏"、" 饸饹",两者在读音上无论按普通话还是陕西腔都很相近,也许后者是前者的转音吧。
4、灌汤包子
贾三是西安城的名人。来到西安,你是无论如何该去品味贾三先生透彻人心的清真和美伦美焕的技艺。找到贾三,你就算是找到了真正的小吃。西安的小吃多,"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最大、字号最为响亮的西安小吃之一。
5、陕西凉皮
陕西凉皮种类繁多,做法各异,调拌时各具特色,口味也不同,在这里,仅举出几种。
麻酱凉皮 一种典型的清真吃法。其做法较简单,把面粉调成糊状,盛入特制的金属凉皮箩里,摇支凉皮萝使面精平平地铺在箩底,然后放入开水锅内蒸制成熟。吃时,把面皮切成半厘米宽的条,一般加辅料为黄瓜丝,调入盐、醋、酱、芝麻酱、辣椒油等即可。
秦镇凉皮 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节为糊状,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火蒸熟。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料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辣里香。
汉中凉皮 因产于汉中地区而得名。由于加工时用小石磨加水将米磨制成米粉浆,又叫水磨凉皮。制作时,将磨砀米粉浆平铺于竹蒸笼上蒸制。加入调料,主要是蒜汁、辣椒油、口味酸辣之中透着蒜香。
岐山擀面皮 岐山县制作的最佳。制作时,将小麦粉洗出面筋,把淀粉擀成薄饼,上蒸笼蒸制。制成凉皮既软又粘。调料以岐山当地酿制的粮食醋和辣椒油为主,辅以洗出的面筋丝,在一小铁锅内拌合均匀,盛盘而飨客,其口味主要特点是酸、辣、香。
面筋凉皮 主产于关中地区,加工时,要先洗出面筋,淀粉调成糊,盛入金属凉皮箩上锅蒸制。调制时,加入蒸烹面筋块、时令蔬菜,调味品有醋、酱、蒜汁、味精、盐、辣椒油、香油等,吃时别有风味。 除以上几种外,陕西还有扶风的烙面皮,汉中的魔芋凉皮、黑米凉皮,陕北的绿豆凉皮等等。
6、泡泡油糕
特点:色泽乳白、表皮膨松,如轻纱制就、蝉翼捏成。
主要原料:水烫面、黄桂、白糖、桃仁、玫瑰、大油。
简要介绍:泡泡油糕是用水烫面、大油、黄桂、白糖馅等原料制成,制作方法独特精制。其主要特征为色泽乳白、表皮膨松,犹如轻纱制就、蝉翼捏成,可谓巧夺天工,深受人们的青睐。
7、岐山面
陕西的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驰名。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用精白面粉、猪肉、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其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用手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做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面和陈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黄花菜、木耳炒好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
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
在古城西安乃至三秦大地享有盛誉的西安永明岐山面馆是西安市规模最大的一家岐山面馆,永明岐山面继承三千年西岐故里遗风,并运用现代科技进行了工艺创新,使永明岐山面具有"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不喝汤,回味长"的15字特色,以极富营养价值的天然植物的五端(根,茎,叶,花,藻)和五色(红,黄,白,绿,黑)再配以数十种名贵调料烹制而成,营养成分平衡,营养价值极高,实属价格低廉的大众营养快餐。
8、葫芦头
葫芦头原于宋代的"煎白肠",相传至今。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
春发生泡馍馆新添\'海味葫芦头\',增加了海参,鱿鱼,鸡丝等原料,味道更加鲜美。 奶汤锅子鱼 始于唐代宫廷食品\'乳酿鱼\'。以黄河鲤鱼为主料,用鸡,鸭,肘子,排骨炖成白色汤汁,配制后盛入铜火锅,上席时以西凤酒烧沸,夹鱼块蘸姜醋汁食用。鱼肉细嫩,汤汁鲜美。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quot;杂糕"也改称"葫芦头"了。
9、肉 加 馍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腊汁肉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经世代流传、演变,遂成今日之秦味腊汁肉。樊记腊汁肉已有近百年历史,由一姓樊小贩所创。由于其选料精、调味全、火功到,又经长时间煨制,颜色红润、软烂醇香、久贮不变。食者有"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渣满口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之赞誉。 近年来,在制作工艺上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加大了瘦肉比例和香度,使其更加浓郁喷香,深受食者欢迎。多次被评为省市名优小吃。1989年又以其风味独特博得赞誉,荣获商业部优质产品"金鼎奖"。用刚出炉的白吉馍夹着吃,则馍香肉酥,回味无穷。
10、饺子宴
在西安的特色小吃中,最称的上一绝的莫属"饺子宴"的得名,它主要是由这种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的宴宾筵席, 故称之为 "西安饺子宴".尤为中外旅客所称道的是,上百种饺子,配以不同的馅,捏成不同的形状,玲珑剔透,或蒸或煮,好吃好看,每一款都有一个雅致的名称和传说,真是让人眼花缭乱,赞不绝口。"西安饺子宴"分为"百花宴"、"牡丹宴"、"龙凤宴"、"宫廷宴"、"八珍宴"等5个高、中、低档次、由180余种色彩造型、香味俱佳的饺子分别组成,
5. 陕西有哪些好吃的
陕西的主要美食在西安,西安具有浓郁的西北风情,肉夹馍、羊肉泡馍、凉皮、岐山面、饺子宴,是很多人耳熟能详的陕西名吃。在西安城内经营羊肉泡馍的餐馆很多,几乎每一条大街上都会有几家专门的羊肉泡馍馆,其中最有名的无疑要算老孙家羊肉泡馍了,此外,同盛祥牛羊肉泡馍馆、陕西太子楼御膳馆、西关牛羊肉泡馍馆、春发生泡馍馆等也久有盛名。“西安饺子宴”也是西安的一大特色比较有名的要数西安解放路饺子馆,此外,天津饺子馆、德发长饺子馆、永新饺子馆等几家餐馆也各具特色.西安吃小吃的地方除南稍门、东新街的夜市外,还可以去鼓楼后的小吃街,街道两边都是古色古香的仿古建筑,各种知名的西安小吃应有尽有。
特色餐馆
老孙家:东关正街西段
春发生:南院门20号
同盛祥:钟鼓楼广场
樊记腊汁肉:竹笆市45号
德发长:钟鼓楼广场西大街街3号
解放路饺子馆:解放路陇海酒店一层
贾三灌汤包子店:西羊市西段121号(在鼓楼后的小吃街上)
三原老黄家西安分店:文艺路建设西街副16号.
特色美食
贾三的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主料选用牛羊肉和肋条肉,用羊骨头熬成的汤和调料汤打肉。蒸熟后具有"皮薄如纸,馅嫩含汤、调料香浓"的特点。贾三灌汤包子是名头响、字号亮的西安清真着名风味小吃。
肉夹馍
"肉夹馍",从字面上看不知道的人以为是肉里面夹的馍,其实,是馍里面夹的肉,更确切的说是烧饼夹肉。因为西安把烧饼俗称"馍"。
牛羊肉泡馍
号称"陕西一绝",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11世纪,《诗经》中有"朋酒斯飨、曰杀羔羊"之语。羊肉泡馍余香满口、回味无穷,受到来西安的众多国际友人的赞誉。牛羊肉泡馍差不多是公认的西安小吃之最了(传播面最广、最具特色)。吃泡馍,西安的老吃客讲究到回民坊上去。有时一家不起眼的小店,那一大碗端上来却浓香四溢。泡馍讲究用手掰。进了泡馍馆,要上两、三个馍,洗干净手,就找个地方坐下细细地掰。说是馍,其实是半发面饼,每个二两,用白面和好烙的半熟。把陕西着名的大老碗放在膝上,饼先分成几块,再慢慢掐成小指甲盖大小的碎块。掰好之后用手在里面抓揉上几下,让附着在碎块之上的粉末散落下来,这样煮出的馍才会汁浓味厚。然后用夹子夹上号,端去大师傅那里加工。明眼的师傅一看到这种掰法,就会明白懂泡馍的老吃客来了,煮馍时也会分外用心。
西安镜糕
陕西的传统小吃,以糯米为原料蒸制而成的形状似圆镜的糕。经营镜糕者多系摊担叫卖。清 朝有诗云:"柳荫槐下清昼长,镜糕担子亦生香"的诗句。还没进回民街,在鼓楼的下面就有很多卖镜糕的小车,镜糕放在很小的笼屉里,很小,上面有红红绿绿的调料,要吃的时候会再给蘸上芝麻和糖。
金线油塔
形如缕缕金丝盘绕,层层塔楼相叠而得名。食时辅以葱白、甜面酱、并与杏仁甜浆配合,别具风味。
酸梅汤
这个说成是西安的小吃应该是有点牵强,不过在回民街里面很多家都有卖的,而且多为店主自己买的梅子直接熬制的。
6. 西安什么好吃的
回民街是西安最着名的小吃街,南北走向平行的巷子两条,之间还有两条东西走向的平行巷子(北端一条叫大皮院,中间一条叫羊市口)。四条连在一起大体像个“门”字(以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方向看)。
老米家大雨泡馍——不要再去老孙家了,那里是给外地人“观赏”的地方。本地人都到老米家吃泡馍。
地址是 羊市口靠西段,有两家泡馍紧挨着,是东边那一家“老米家大雨泡馍店”。
盛家麻酱酿皮——西安市最好吃的凉皮。大皮院最西头。每到中午一点多就打烊了。卖完为止。4元一份,实惠好吃。
这家店做凉皮用的麻汁特别香~~
定家小酥肉——紧挨着盛家凉皮,也在 大皮院最西头。有点像把肉炸过再加工,有点油但肉很嫩,16块一份,米饭1元。
一般都是酿皮+小酥肉一起吃,所以三个女生的话一般是各要一份就够了。很划算滴~~~
小贾家八宝粥——大皮院东段路北边。吃完酿皮往东走,走5分钟左右,快到巷子口了。这家店的酸梅汤味道相当正啊!
是用酸梅熬出来的,不是用酸梅粉泡的——泡的一般发黑色。
贾三灌汤包——回民街主街,鼓楼往北走,路东。好多名人吃过的店。其实个人感觉一般般。朋友很喜欢吃。
没有很惊喜的味道,但是也不会失望。提醒各位夹那块面疙瘩,比较不容易把包子弄破,包子皮太薄了。
三德隆——回民街主街北端,路东。做炒菜不错,菜单与实物十分符合,所以按照菜单点就可以了。强烈推荐“醋粉”。
凉糕——大米蒸出来的,一共两种。一种是白米、另一种是夹豆沙还是枣泥的,外面沾满了芝麻。用绳子切断。
浇上玫瑰酱和蜂蜜,香香甜甜的。没有店面,推三轮车上面加个玻璃柜台的就是。
常常在羊市口东头那个阿姨那里买。
刘纪孝腊牛羊肉——羊市口最西端,每天都排着长队啊。如果想带回家,可以抽成真空包装。
接下来再说说,口碑相传很不错的店:
东南亚甑糕——像粽子一样,但有好多的枣。放在比缸还大的锅里蒸出来的,觉得没有以前好吃了。
羊市口最西头。
文文烤肉——大皮院中段,路南。
麻乃混沌——大皮院中段,路南。
红红酸菜炒米——就是炒米饭里加了些酸菜,个人不喜欢。
老马家腊牛羊肉、贾永信腊牛羊肉——没吃过,但都说不错。
满意请采纳
7. 西安回民街小吃有哪些比较好吃
牛羊肉泡馍
西安的风味美馔,历史悠久,以牛羊肉泡馍最享盛名。
麻酱凉皮
凉皮是陕西特色小吃之一,源于秦代,历史久远,种类繁多。其鲜嫩爽滑,口感极佳,且营养丰富。冬吃保暖,夏吃消暑,解乏祛湿,真可谓是四季皆宜,不可多得的天然绿色无公害食品。
甑糕
甑糕是西安特色小吃,源于周,历史悠久。蒸糕的深口大锅古名为 " 甑 ",因此得名。甑糕质地柔软细腻,这种甜品小吃使用糯米、芸豆和红枣等蒸成,熟后香味四溢。
腊牛羊肉
腊牛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
小炒泡馍
小炒泡馍在当地简称为 " 小炒 ",和牛羊肉泡馍一样,是回民的清真特色食品,但在做法上有区别
:普通泡馍是煮出来的,而小炒则是抄出来的。
肉丸胡辣汤
肉丸胡辣汤是西安回民街的特色清真食品。是西安人最受欢迎的早餐之一 ( 午餐,尤其夜宵也可 ) 。
小酥肉
西安回民街的定家小酥肉在西安已经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在当地极受欢迎,众多食客慕名前往。
卤汁凉粉
卤汁凉粉也是回民街名吃中的一份子。这种陕西特有的风味小吃爽口惬意,美不胜言,是非常具有地方风味的特色小吃。
麻乃馄炖
西安回民街特有的清真食品,麻乃馄饨汤鲜馅大的馄饨
镜糕
镜糕是一种来自西安地区的特色传统小吃,有上百年历史。
酸菜炒米
陕西是面食大省,但西安回民街的酸菜炒米则是少有的以米为主料的特色食品。
蜂蜜凉粽
蜂蜜凉粽,是西安、关中和陕南一带特有的流行夏令食品。也是西安回民街特色的清真食品之一。蜂蜜凉粽摊点在回民街四处可见。
8. 陕西小吃的问题!
1. 竹芭市阿房宫旁边的“王恒肉夹馍”,和柏树林南口的的“秦豫肉夹馍”。
2.韩森寨康乐路上的“马奎肉丸胡辣汤”。
3.从西大街的北广济街(百盛)往北200米左右的“老刘家牛羊肉泡馍馆”,和继续往北快到红阜街的“老米家牛羊肉泡馍馆”。这两家只从上午8点营业到下午两点以前。老米家的萝卜条很好吃。
4.金康路的“云老四”凉皮。
5.是韩森路上(公园南路北口)的“李老四腊牛肉夹馍”。
6.西羊市的“刘家粉蒸肉”。
7.水盆羊肉是北院门正街的“老金家水盆”,水盆大肉是互助路(皇后大酒店对面)的“水盆大肉”(三宝水盆大肉东面)。
8.烤肉可以到大皮院的大皮院清真寺旁面的烤肉店尝尝(店名忘了)。
9.烤鸡翅是万寿路黄河俱乐部南面夜市东头的烤鸡翅摊。
11.北广济街的老徐家柿子饼。
12.大皮院东口的“王家饺子馆”和鼓楼下“花家”。
13. 葫芦头,小南门里第一个十字西拐50米,诚信和、天发芽都在那里,西安葫芦头的灵魂所在。
14.秦镇米皮比较好的是西郊团结南路的“春兰红油米线凉皮店”和东郊红华路(轻工市场大楼对面的巷子)的“云老四凉皮店”。
15.火锅是雁塔路(快到大雁塔北广场)上的“海底捞火锅城”。
16.杨翔豆皮涮牛肚(东五路店)
电话:029-87455166
地址:新城区东五路
杨翔豆皮涮牛肚(互助路店)
电话:029-83270038
地址:新城区东郊互助路28号
杨翔豆皮涮牛肚(西关店)
电话:029-88648835
地址:莲湖区西关正街
杨翔豆皮涮牛肚(长安县店)
电话:029-85285811
地址:长安区北街147号
杨翔豆皮涮牛肚(小寨西路店)
地址:西安市小寨西路139号
杨翔豆皮涮牛肚(互助路店)
电话:029-83270038
地址:西安市互助路
杨翔豆皮涮牛肚(科技路店)
电话:029-81819531
地址:西安市雁塔区科技路76号
17.麻辣烫是交大商场的九龙麻辣烫(理工大南门对面),佰人王(光华路)。
18.biangbiang面。南院门的biangbiang面南院门店。
19.蒜蘸面――――绿蚂蚁对面。
20..雁塔路(海底捞火锅城对面)上的“永丰岐山臊子面馆”。
21.秦镇朱选民凉皮店,西木头市路北,KFC后面100米,很明显。味道不错的,皮子很筋。
22.米线----红红米线店,大车家巷路西,做了很久了,用的是自产米线,汤里味精味稍重,但是总感觉不错。
23.饸饹----田七饸饹,六中西第一个十字南拐100米,注意那里有两家打田七镇招牌的饸饹,只有偏南的那一家才是正宗的,推荐臊子饸饹和羊血饸饹。
24.火锅是三江火锅(长乐中路,),便宜好吃,一口锅赠好几份菜,形式颇像秦百年火锅但是味道更胜,强烈推荐猪蹄锅底、三江鱼锅底,很香很辣,又嫩又烂。
25.牛肉面----玉鑫面庄,里面各种味道的面都还可以。最多人点的是削筋面、牛肉面。
26.炒菜----乐乐餐厅,德福巷和湘子庙街的岔路口处,很多人推荐了,便宜量足味道好,对菜品不做单独推荐了。
27.寇寇香辣鱼,大车家巷路东一个豁口里面。
28.刘家腊汁肉揪面片,一到饭点儿就很多很多人等吃。
29.饺子----邓家饺子,刘家腊汁肉揪面片隔壁,是这一带饺子里的佼佼者。
30.炒饼----胖子砂锅,大车家巷路西,这个仁者见仁,好之者最推崇的是肉丝鸡蛋炒饼。
31.冒肥肠—----春发生,春发生不是没有好东西,是人家藏者掖着不给你吃,这冒肥肠60元份,显然不是10块钱的葫芦头能比的——确实好吃,有老店看家风范。
32.肉丝粉条炒豆芽----人和食屋,芦荡巷30米深处,还不错。
33.白油豆腐----人和食屋,芦荡巷30米深处,小铺子的低档看家菜。
34.梆梆面----春发生对面,就这一家,没有对比,口味还可以,曾经有人推荐里面的猪蹄,一般。吃面点三合一就可以了。
35.三明治----御品轩,端履门里200米,甜食不是我的强项,偶然一天早上路过此家店,转来转去就看上了这一款,果然做得很感性、很好吃,当早餐吃感觉自己特象白领。
36.牛羊肉泡馍小炒――――西羊市中段的“天下第一碗”;
37. 孜然炒肉夹馍――――(洒金桥十子东南角)
38.蒸碗――――(建西街东口向西100米路南)
39.煎饼――――顶顶香煎饼屋(龙首村十子向南50米路西),万家灯火(西一路西段)
40.酱大骨头――-骨头庄(吉祥村十子向东100米路北)
41. 麻辣粉――――牵人(粉巷)
42.火锅――――竹园 (和平路)、(劳动南路高新十字)、老成都(高新路)、海底捞(建设路)
43.牛肉面――――马虎面(西七路)
44.愣娃鸡汤刀削面(光华路)
45.羊肉面――――建设西路西头路南“陕北老二面庄”
46.高新的老王羊肉面
47.长乐路的牛肉拉面
48.高新路北段“一诺面庄”的秦香面
49.麻辣鱼――――建国路中段路西“安平麻辣鱼”
50.砂锅――――穆萨 (大皮院 )
51.大盘鸡——边家村“郭老大”
52. 卤汁凉粉--西大街桥梓口
川菜——南二环“川渝人家”,东木头市“川渝人家”,西稍门“七十二行” 科技路“国力仁和”
53.湘菜——毛公湘菜馆(锦园小区)
54.建设路东口三二三医院东邻的塘坝鱼
55.东门里南的渭南时晨包子
56.劳动南路,老机场里面有一家跳水鱼,非常好吃的。但是别忘了老机场靠什么出名——烤肉!
57.西北大学北门,西侧的红焖王(红焖羊肉非常棒)——强烈推荐!
南郊吉祥村十字社科院对面老蒲城风味小吃,里面的八宝辣子和老豆腐很好。
58.湘子庙街有一个“大清花”饺子馆,饺子不错,菜也不错,满族人开的,装修很有特点,老板很会做生意,去吃过几次,真的很不错。
59.海鲜——公园南路一条街(咸宁中路与公园南路十字往南)
60.韩国烧烤(西一路东口)老板是韩国人,泡菜很地道。
61.大皮院西口的"盛家麻将凉皮"
62.小寨东路育才中学隔壁的旺家羊肉面和洋芋叉叉也不错
63.边东街口有一家三鲜煮馍也很好。
64.经二路北口的裤带面
65.太白商厦南50米的沙湾大盘鸡,别看店小,味道可比郭老大好了去了,另外其芳香排骨也做得很好。
66.三合食府,不是太白路批发市场旁边的那个大的,是高老庄北边的小店,号称河虾一绝,算是名副其实,适合于三两人小酌;
67.大皮院的定家小酥肉
68.西郊原大世界游乐场,现在是西安翻译学院大门西测有一菊园酒家里面一道菜,也仅仅这一道菜特好吃-----辣子鱼。很独特的做法。
69.麻家十子的东南亚甑糕,家世界也有的卖。
70.兴庆路东隆的楼下〔今日平价酒楼〕的炒菜不错,
71.大唐通易坊:从西口开始,第一家是女孩子喜欢的“红薯坊”。紧挨着红薯坊的是“逸情冰淇凌”店。第三家是大唐通易坊久负盛名的“印度菜菜”。第四家是韩国土房烧烤。第五家是“丝路餐厅”,主营清真风味。第六家是“得膦烤鸭”店,据说是用的全聚德烤鸭。第七家是四川麻辣情调火锅。第八家是“魏家烤肉”。第九家的餐馆名字很特色,叫“布衣侯”,是针对老百姓的餐馆。最后一家是非常有名的“青都里”日本碳烧。
72.粉巷口的“奥斯仃”自助餐。
73.太白路太白商厦南侧的“青瓦台”韩国料理。吃后可以感到,“扶着墙进,扶着墙出”。
74.翠华路上(翠华路和小寨东路十字北50米)的桂林米线;
75.烤羊排----南稍门永宁村里有一家〔烤羊肉〕,现割现秤现穿现卖现烤现吃;另外在朱雀路原中体对面巷子口的小肥羊烤肉也很好吃,烤的肉很嫩,就是环境不 太好。
76.西羊市中段的平娃烤肉
77.味千拉面(万达广场店) 地址: 雁塔路8号万达广场1楼
味千拉面(未央大道店) 地址: 未央大道126号赛高国际2期2楼
味千拉面(西大街店) 地址: 西大街86号美伦酒店2楼
味千拉面(碑林店) 地址: 东关正街东方星苑单位2楼
味千拉面(立丰店) 地址: 金花南路59号L层
味千拉面(大唐不夜城店) 地址: 大唐不夜城北口
78.田庄羊肉面:
(1).陕北田庄羊肉面。胡家庙十字往西七十二中校门西侧。
(2).刘二永香羊肉面。建设西路西头,是西安最正宗的羊肉面,店很小,门头很小,但非常好吃,就是有点贵。
9. 妈妈说今年要带我去陕西省的西安旅游,去西安西安旅行的路程应该要很长的时间吧,我在想,一路上有哪些好
西安的名小吃很多,独具特色,一些最久负盛名的小吃如下:
饺子宴
西安市着名小吃宴席,是在发掘研究唐代和我国传统饺子的基础上研制成功的。饺子宴选料考究、工艺独特,制出的饺子造型生动,一饺一格,一饺一形,观之赏心悦目,食之回味无穷。西安饺子宴的得名,主要因这种宴宾筵席由千姿百态的饺子组成。
西安饺子宴荟萃了我国各种饺子的精华,在构思、造型、制作和餐饮形式等方面都有重大改进和突破,四时鲜蔬,八方美味被精心制作成各种馅料,烹制方法也从单一的煮和蒸扩大到煎、炸、烤、烙,东西南北的酸甜麻辣诸多品型也都包括其中,采用捏塑、雕塑、组合、点缀等技艺将花鸟鱼虫、民间故事和人们对生活的美好企盼都巧妙表现了出来。尤其是动物造型栩栩如生,常使顾客忙于欣赏而忘记了进餐。
秦镇凉皮
秦镇凉皮已有200余年历史,以大米粉为原料制成,因主产于户县的秦镇,也叫秦镇米皮,制作时把大米粉调成糊状,
平铺在多层竹蒸笼内,旺为蒸熟,做出的凉皮筋、薄、细、软,具有独特风味。吃时用近一米长,20多厘米宽的大铡刀铡成细丝,加入辅青菜、小豆芽等,调入佐料,好的口味全在辣椒油上,调好的凉皮全呈红色,激培辣里透香,在西安深受欢迎。
牛羊肉泡馍
牛羊肉泡馍是西安市着名小吃。用优质牛羊肉加佐料入锅煮烂,汤汁备用。把烙好的“虎背菊花心”——坨坨馍,掰成碎块,加辅料煮制而成。其特点是:肉烂汤浓、香醇味美、粘绵韧滑。食后再饮一小碗高汤,更觉余香满口,回味悠长。牛羊肉泡馍,是独具西安地方特色的着名小吃,西安老孙家饭庄从一八九八年开始经营,迄今已有百年历史。
传说,牛羊肉泡是在公元前11世纪古代“牛羊羹”的基础上演化而来的。西周时曾将“牛羊羹”列为国王、诸侯的“礼馔”。
据《宋书》记载,南北朝时,毛修之因向宋武帝献上牛羊羹这一绝味,武帝竟封为太官史,后又升为尚书光禄大夫。还有一段风趣的传说,大宋皇帝赵匡胤称帝前受困于长安,终日过着忍饥挨饿的生活,一日来到一家正在煮制牛羊肉的店铺前,掌柜见其可怜,遂让其把自带的干馍掰碎,然后给他浇了一勺滚热肉汤放在火上煮透。赵匡胤狼吞虎咽地吞食,感到其味是天下最好吃的美食。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做了皇帝,一日,路过长安,仍不忘当年在败做这里吃过的牛羊肉煮馍,同文武大臣专门找到这家饭铺吃了牛羊肉泡馍,仍感鲜美无比,胜过山珍海味,并重赏了这家店铺的掌柜。皇上吃泡馍的故事一经传开,牛羊肉泡成了长安街上的着名小吃。北宋大文学家苏东坡曾有“陇馔有熊腊,秦烹唯羊羹”的赞美诗句。
老童家腊羊肉
陕西省西安市着名小吃。相传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北京,慈禧太后携光绪皇帝逃难来西安,品尝了老童家腊羊肉后大加赞赏。 并由兵部尚书赵福桥之师邢庭维手书“辇止坡”三字,制成匾额悬挂门口,从此老童家腊羊肉名闻遐迩,近百年来长盛不衰。
腊羊肉选料精细,工艺讲究,辅料齐全,火功得当。卤煮出的肉,色泽红润,质地酥烂,香醇可口,是佐餐下酒菜,
也是馈赠亲友佳品。基本制作工艺是:选用新鲜肥羊,宰杀后配以青盐、芒硝、八角、桂皮、草果、花椒、小茴等调料,经制坯配料,卤制和上色等工序制成。腌肉时将羊肉皮面相对折叠排放在大缸内,添入井水,撒进青盐、芒硝,腌2-5天。腌透。煮肉时先将老卤汤倒入锅内,加入等量清水,放入调料包,用旺火烧开后再酌加青盐,放在肉板用重物压紧,改用小火闷煮3-4小时,至肉酥骨离时捞入盘内,再用原汁汤冲洗肉面,去原汁,用净布沥干即成。
羊肉除含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外,还有味甘苦、性火热、开胃、增进食欲、补肾助阳的作用,是一种强壮食品。
锅 盔
陕西省乾县着名小吃。乾县古称乾州,有三大名小吃,称“乾州三宝”,最着名的是乾州锅盔。“乾县的锅盔像锅盖”为关中十大怪之一。
锅盔形似锅盖,边薄中厚,表面有轮辐状花纹,硬实筋韧,酥香可口,是馈赠亲友的佳品。由于制作时掺水量少,成品含水量低,故极耐贮存,又便于携带,素为秦人出门远行间带的食品。基本制作工艺是:将干面粉、酵面和碱水放入盆中加温水和成大块温面团,放在案板上用木杠反复施压,边压边折叠,直压至面色光润为止。再将面团按成品定量要求分成小块,仍用木杠逐块转压,最后压成圆形饼坯。将饼烧热,入饼坯用稳而小的火干烙,以便定形并使花纹上色。然后继续用小火烙烤,烙时勤看、勤翻、勤转,经明枯唯“三翻六转”侍火色均匀,钢盔鼓起,皮黄内熟即成。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食品。
肉夹馍
陕西省西安市着名小吃,起源于战国,当时称“寒肉”。 在西安,老樊家几乎成了腊汁肉的代名词。 樊记腊汁肉由樊凤祥父子俩创于1925年,已有70多年历史。于1989年参加商业部“金鼎奖”评选活动,被评为部优产品。
腊汁肉是一种用着锅占制的酱肉,但比一般酱肉酥烂,滋味鲜长。由于选料精细,调料全面,火功到家,加上使用陈年老汤,因此所制的腊汁肉与众不同,有明显的特色,人们称赞它是:“肥肉吃了不腻口,瘦肉无法满嘴油。不用牙咬肉自烂,食后余香久不散。” 吃时切腊汁肉少量,夹人刚出炉的白剂馍中,此时馍香肉酥,回味无穷。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白剂馍一起食用还可以增加碳水化合物的含量。
岐山臊子面
陕西的臊子面历史悠久,清代已经很驰名。它以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而闻名,用精白面粉、猪肉、
黄花菜、鸡蛋、木耳、豆腐、蒜苗等原料和多种调味品制成。其基本制作工艺是:面条要用手擀成,并达到面薄条细、
筋韧光滑、软硬适度的标准。做臊子是先将猪肉切成薄片,入热油锅烹炒,同时加入生姜、食盐、调料面、辣面和陈醋炒透即成。把豆腐、黄花菜、木耳炒好为底菜,鸡蛋摊成蛋皮,切成棱形小片,加切小的蒜苗做漂菜。吃时先将面条煮熟捞入碗内,打入底菜,再浇汤,放臊子和漂菜。岐山面要求宽汤,即汤多面少,并突出酸辣味。所谓煎、汪即面条要热的烫嘴、油要多,才能体现此面的特色。岐山面是一种高碳水化合物、高饱和脂肪酸的地方特色面食。
葫芦头
葫芦头是西安特有的风味小吃,它和羊肉泡馍有相似的地方,即同为掰馍,但主要原料不是羊肉,而是猪肠。其主料由猪大肠头、猪肚头、肥肠去腥臊后加佐料煮成汤,再用汤煮馍而成。其汤酽味浓、鲜香适口,是一种高饱和脂肪酸、高胆固醇食品。具有浓郁味醇,鲜香滑嫩,肥而不腻,老幼皆宜的特点。葫芦头相传源于唐代,起初名为“杂糕”。名医孙思邈到长安一家专卖猪肠的小店吃饭觉得腥味大,油腻多,得知制法不得当,便传授窍道,并留药葫芦让店主调味,店主为感激孙思邈,特将药葫芦高悬门口,“杂糕”也改称“葫芦头”了。
其他还有 灌汤包子 糊辣汤 水盆羊肉烤肉 粉汤羊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