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折耳根和卤豆腐哪个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折耳根和卤豆腐哪个好吃

发布时间: 2023-03-18 17:12:20

⑴ 在成都的街头 吃一顿折耳根

五一长假,一大家子去了成都,三年前曾去过,再次相见,成都好像一点没变。家人都爱吃,所以每一顿饭,都要好好安排,因为路途遥远,因为蜀味丰富,更因为,不吃心里会比嘴巴更难过。

住在春熙路,火锅、陈麻婆、钟水饺...每家店人都很多,有成都人,也有游客。在火锅店,服务员贴心地说到,你们来旅游的不一定能吃辣,给你们点个反轿弊让鸳鸯吧。

这种里面红汤,外部白汤的鸳鸯火锅,和周围清一色的九宫格比起来,感觉并未彻底贴近成都的生活,加之菜单里没有卜猜了兔腰子、鸡屁股这类当地特色食材,让人总有些遗憾。

跟着旅游推荐,吃着各式菜肴,周遭坐满了喂手机吃饭的年轻人。感觉也就那样,再想着马上要离开,心中有些不甘心,决定去当地菜场逛一下,小贩都在休息,蔬菜上盖上了塑料布,只有肉摊老板继续营业。

眼前腊肉成行、香肠成串,老板娘是广元人,说她的猪肉都是黑毛猪,肯定好吃。想着农历立夏了就买一点尝尝,不能买多,雨季要来了,潮了就不好了。四川女人手脚麻利,几分钟就都分割好,塑封好,加个微信说好冬天让她发货。临出门时,和老板打听哪里有好吃的,老板娘说,隔壁有个店可以去尝尝,我们也经常去吃。

几步路就到了,店里已经有了一些客人,有样学样地跟着隔壁桌点菜,没多久就全部上来了。

传统米凉粉是这家店的特色,在上海吃过绿豆凉粉,米凉粉不知道是什么,看到墙上的宣传画,米凉粉由米制成,煮成稀饭后,反复搅打成团,点上石膏后晾凉就成了米凉粉,与绿豆凉粉比起来,颜色偏黄,看上去更扎实,吃在嘴里口感绵密,服务员说,米凉粉能够凉拌,还能烧牛肉,煎炸烹炒都可以,真挺厉害。

天气渐暗,店里的位子全部坐满了,成都人不喜欢坐卡座,喜欢八仙桌,长条凳,隔壁桌是一群60多岁的叔叔阿姨同学聚会,爽朗笑声响彻殿堂:要得要得,豁一过嘛。四川女子在酒桌上也不怵,杯酒间,笑成一片。跟着“老同学”们有样学样,来了份折耳根爆土鳝鱼。

折耳根是贵州人的心头好,切段凉拌,轻轻松松一碗饭,成都人也爱吃,我只闻其名,未尝其真滋味,看到这道折耳根爆土鳝鱼,跃跃欲试。黄鳝做成鳝背,厨师傅刀工不行,每块都有几根小刺,吃起来并不方便,加入折耳根、生姜片、泡椒、蒜苔和豆瓣酱,下油锅,几秒就出锅,只为吃个鲜嫩。服务员说,这是下面抓来的土鳝鱼,纯野生的,腥味重,所以要加多点调味料,鳝鱼肉质糯而不烂,明显有胶质感,忍不住感叹一声:好吃的。折耳根又叫鱼腥草,3毫米直径,细长有节段,像迷你版莲藕,有腥味,有人形容难以下咽。我原以为会很腥,咬开后,有一点点腥味,更多的是腥味以外的植物异香,总的闭局来说口感很脆爽,香味也比腥味浓郁,土鳝鱼配上折耳根温柔的调和,酸中透辣、辣中微咸味,味道复合,还挺好吃的。

在四川,川卤也很有名,看着隔壁桌的大叔半杯白酒,豪爽地一口闷掉,然后夹起一块猪头肉就往嘴里送,我们也来一份。卤好的猪头肉,切成薄片,与上海加蒜泥、椒盐粉不同,他们撒上芝麻、淋上红油,还没吃,一股香味就扑鼻而来。猪头肉肥膘硬硬的,带着卤香和红油香,耳朵部分的脆骨吃在嘴里咯吱咯吱的。眼见着猪头肉吃了大半,下面铺着一层树叶,绿色叶子,叶片厚且大,叶面绿色,叶底茎秆鲜红。没想到也挺好吃,就是没见过,地瓜叶?观音菜?在上海大多数情况下喜欢铺生菜、色拉、龙虾片。这下面垫的“树叶”,配上料汁,脆、爽、香,忍不住再问服务员,小姑娘有点不耐烦,吃个饭哪来这么多问题:折耳根的叶zei!得,还是折耳根,真好吃,彻底打破了我的刻板印象,鱼腥草,并不是很腥,还能清热解毒,一盘都被我悉数吃完了。

舌尖上的味道,是酸汤猪舌,挺好吃的,酸汤清冽,猪舌爽脆,只不过花椒的力道实在太大,麻麻的感觉让人头皮发麻,爆浆豆腐也不是在云南吃的口感,更像铁板油豆腐,尝尝就可以了。

隔壁桌的叔叔阿姨半小时内,已经喝掉了三瓶白酒,情到深处难自抑,引吭高歌庆团圆。结账间隙,服务员已经收拾完桌子上菜了,后面一桌客人的冷菜已经上了,也有猪头肉,厨房里一盆盆土鳝鱼往外送,米凉粉一盆盆的叠着,店里越发躁动起来......

⑵ 鱼腥草究竟是难吃还是好吃


鱼腥草对于喜欢他的人来说,那是特别好吃的。对于不喜欢他的那个味道的人来说,无论你做的怎样好吃,他也受不了那个味道,也会觉得特别难吃的。鱼腥草在我们这里有一个土名,它又叫折耳根。又顷档叫截儿根。鱼腥草长的茂盛,颜色翠绿,有一股浓浓的腥味,但它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C,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可以用来做菜吃,也可以熬水或者用水冲泡当茶饮用,值得一提的是,鱼腥草还具有极高的药用价值。鱼腥草可以生吃也可以熟食,除了泡水喝以外,也可以用来凉拌佐餐,增进食欲,可以改善消化功能,对上呼吸道感染、肺脓疡、尿路炎症、乳腺炎、蜂窝组织炎、中耳炎、肠炎等有一定的疗效。此外,鱼腥草可用来炒食,煮汤,煮粥,炖肉等。鱼腥草炖肉,可使肉汤鲜美可口,治咳嗽;鱼腥草煮面,有清火作用;鱼腥草煮粥,治热毒;鱼腥草晾干,可以当作茶叶饮用,既能解渴,又有药效。另外,鱼腥草中含有的鱼腥草素对人体内的癌细胞有明显抑制和消除作用。鱼腥草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虽然高,吃法多样,但是在吃的时候要注意,它是寒性食物,比较辛寒,不宜多吃,尤其是脾胃比较虚寒,或者风寒感冒人群最好少吃。

⑶ 什么豆腐最好吃

推荐菜式①:鸡汤蟹粉焖豆腐 做法:肉蟹一只,豆腐两块,咸蛋黄2只,鸡汤200克,花雕、陈醋、生粉少许。把肉蟹拆成蟹粉,豆腐切成小方块,再用盐、糖焖制。 点评:有鸡汤汁酱在,豆腐不容易碎,菜成之后,一勺豆腐一勺汤,清吃、拌饭都相当可口。金黄的颜色,让菜式显得够气派。 推荐菜式②:泰汁咕噜豆腐 做法:豆腐2块,鸡蛋一只,凉瓜一条,面粉250克。豆腐切成八小块,炸过以后,用酸甜带辣的泰汁调味。 点评:酸甜、辣味都是让人开胃的口味,豆腐炸过以后香口,但容易上火,所以特意把凉瓜拌在汁酱中。 冷豆腐 用料: 绢豆腐1盒250克、红绿海草少许 配料:柴鱼丝5克、葱5克、海苔丝少许、生姜泥5克、冷豆腐酱油 冷豆腐 做法: 1、将豆腐切成若干块、放入净水、再放入几根红绿海草点缀。 2、上桌时将冰块放入净水中,以保持豆腐的温度。 吃法:在小碗中盛入特制冷豆腐酱油,用漏勺将豆腐舀入酱油中,再根据个人口味将柴鱼丝、 葱、海苔、生姜泥适量放入,即可享受到味道鲜美、清清爽爽的豆腐美味 翡翠豆腐 【原料】 豆腐250克,莴苣250 克,生姜15克,味精1克,精盐5克 【制作过程】 1、莴苣洗净后,切4厘米长片,生姜切丝,豆腐切1厘米厚块; 2、油热后,放姜爆炒出香味后,加半碗水即放莴苣,立刻加盖2分钟后打开,再放入豆腐加味精和精盐,然后轻轻翻炒几下即可。 恋爱豆腐果 贵阳小吃中久负盛名的一种。豆腐先经碱水洗泡发酵,然后切成长方形小块,用无味的柏木锯面作燃料,烤至两面发黄,食用时用薄竹片将豆腐当腰剖开,添进由胡辣椒、生姜米、点葱、蒜泥、酱油、醋、味精等调制而成的佐料,趁热吃下,咸辣爽滑、满口喷香。现经营豆腐果的摊子遍布贵阳大街小巷,随处可尝到。 原料: 酸汤豆腐500克,折耳根150克。 调料: 煳辣椒粉、酱油、盐、味精、麻油、苦蒜、木姜子、花椒粉、姜米、葱花、碱水等适量。 制作方法: 烤。豆腐切成5厘米宽、7厘米长、3厘米厚的长方块,用碱水浸泡一下,拿出放在竹篮子里,用湿布盖起发酵12小时以上。再将折耳根、苦蒜切碎,装入碗中加酱油、味精、麻油、花椒粉、煳辣椒粉、姜术、葱花拌匀成佐料待用。将发酵好的豆腐排放在专制的木炭渣铁灶上烘烤,烤至豆腐两面皮黄内嫩、松泡鼓胀后用竹片划破侧面成口,舀入拌好的佐料即成。 风味特色: 表面微黄,辣香嫩烫,开胃生津。 技术要领: 豆腐发酵时间不能过长,用手触摸有粘性感觉即可。 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对,肉末50克,素油100克,豆瓣辣酱35克,味精3.5克,骨头汤10克,红油15克,花椒粉0.5克,湿淀粉30克,葱2根,姜10克,蒜头2瓣。 制法: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装入容器内,倒入1000克开水,浸泡10分钟左右,倒入漏勺沥水。葱,姜,蒜头洗净,切成细末。锅置旺火上烧热,加素油50克烧热,下肉末炒散至转色,加入葱姜蒜末,炒出香气,放入豆瓣辣酱,炒出红油。豆腐丁下锅,加入骨头汤,味精,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淋入 50克素油,转动锅子,用汤勺轻轻推几下,淋入红油,撒上花椒粉,出锅装深汤盆上席。 特点:色泽金红,麻辣味浓,鲜香可口。 关键:烫豆腐丁的水要开,豆腐勾好芡要淋熟油,装盘后不会出水。 白奶豆腐 奶豆腐,蒙古语称“胡乳达”,是蒙古族牧民家中常见的奶食品。味道有的微酸,有的微甜,乳香浓郁,牧民很爱吃,常泡在奶茶中食用,或出远门当干粮,既解渴又充饥。还可以做成拔丝奶豆腐,其软韧牵丝为断,是宴席上的一道风味名菜。 奶豆腐,分为生奶豆腐和熟奶豆腐两种。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熬制奶皮剩下的奶浆,或提取酥油后余下的奶渣,放置几天,待其发酵。当奶浆或奶渣凝结成块时,用纱布把多余的水份过滤掉。然后将固体部分,在锅里文火煮,边煮边搅,直到粘着程度时,再装进纱布里,把黄水挤出。这时就可以装馍压制成形,或置于木盘中,用刀划成各种形状;生奶豆腐的做法是,把鲜奶发酵,使其变酸后,倒入锅里煮熬,奶浆就变成老豆腐形状。然后在纱布中,挤压去水份,装模成形,奶豆腐色泽乳白为最佳。奶豆腐可现吃,柔软细腻,十分可口,也可晾干久存食用。 原料准备:嫩豆腐1250克,黑鱼500克,海米25克,夹心猪头250克,水发香菇50克,冬笋150克,塔菜心250克。 调料选用:黄酒25克,精盐10克,味精5克,葱姜末30克,猪油50克,肉汤1250克。 制作食用过程: 1、用刀将嫩豆腐剖成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搪瓷盆内,加少量清水,放进冰箱(-18度)内速冻,5小时后即成冻豆腐。取出自然化冻待用。 2、塔心菜洗净,沥干水分;冬笋削去毛衣,切成3厘米长、1.5厘米宽的薄片;香菇剪去根、蒂洗净;海米洗净后放入碗内,加黄酒(5克)、清水(25克),上蒸笼蒸30分钟,取出待用。 3、将黑鱼刮去鳞,开膛挖去内脏,去腮洗精斩去鱼头,剔除脊背骨,成精鱼肉条。在切成长3厘米、宽1.5厘米的薄片,放入盘中。 4、烧热锅,放开水和冻豆腐,烧滚后,倒入漏勺,沥去水分;热原锅,去水下入猪油、葱、姜末炝锅,烹黄酒,加肉汤、夹心肉块,煮熟后取出,切成长 4.5厘米、宽1.5厘米的薄片;将黑鱼头、脊背骨放入原汤中,烧滚15分钟,即用漏筛滤去鱼渣,弃之不用,再放香菇、肉片、海米、鱼片、冻豆腐块、冬笋片,烧滚后,撇去浮沫,加盐、味精、黄酒,倒入火锅内,最后放塔菜心,即可上桌,点燃火锅食用。 成品特色:豆腐鲜香,肉醇不腻。 斑腩豆腐煲 材料: 1. 石斑鱼肉200 公克 2. 猪肉10 片约30 公克 3. 油豆腐150 公克 4. 香菇5 朵(泡软备用) 5. 雪豆少许 6. 生菜少许 7. 高汤1.5 杯 8. 蛋1 个 9. 蕃薯粉2 大匙 10. 蒜末,姜末1 大匙 11. 葱段少许 调味料: A:蚝油1 大匙, 沙拉油1 大匙, 盐、柴鱼味精、 B:太白粉1 大匙,水半杯(调成芡粉水) C:胡椒粉、香油少许 做法: 1. 先将石斑鱼肉洗净并擦干水份,切成0.5 公分厚3 公分长,用1 个蛋拌匀之后沾蕃 薯粉稍炸一下备用 2. 将生菜铺在煲锅底或深盘底备用 3. 另起油锅爆香蒜末,姜末,葱段后再放入香菇炒香 4. 将高汤倒入(3)后,放入石斑鱼片,油豆腐,猪肉片及调味料A,拌炒一下,等煮开了转 中火再闷煮5 分钟后再放入调味料B勾芡,最后再将雪豆放入拌炒一下,起锅前加调 味料C 即可盛出放入(2),就可享用了

⑷ 云南的20种特色小吃

云南的20种特色小吃

我觉得地方特色小吃,是能够促进人们去了解一个地方特色的桥梁。各地有不一样的特色小吃,香港有咖喱鱼蛋,西安有肉夹馍,杭州有各式各样的糕点。云南有什么呢?云南最不缺的就是美食,小吃更是在美食界占据了一席之位,小吃凭借类别之多,口味之广征服了众多吃货的小心心。今天就给大家盘点盘点云南哪些不为人知的小吃!

云南的20种特色小吃 1

一、折耳根豆腐

一般是一个小贩用自行车托着一个烤箱,烤箱里是有炭火,豆腐在上面烧熟以后,再将拌好的蔗根放进豆腐里,豆腐非常嫩,滋味妙不可言。文化巷雪儿泡菜对面有个小摊卖了很多年,味道不错!

二、青蛙爬石板

绿绿的蚕豆瓣镶嵌在糯白的糯米面糕上,就像青蛙趴在了石板上,用油煎好后外酥里嫩,沾糖或盐食用,不沾也很好吃!

三、侠辣

怒族人不仅爱饮酒,而且也善于用酒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侠辣"和"巩辣"就是贡山境内的怒族的珍馐。"辣"是"阿辣"的简称,意为烧酒。"侠"的意思是肉,因此"侠辣"就是"肉炒的酒"。

四、过江饵丝

过江饵丝和是云南的地方小吃 ,源自大理州的巍山县,过江饵丝是将烹煮好的饵丝和扒肉等啄裣分叼盛入辆个汤碗中,吃的时分扒肉的汤碗里食用。其香气四溢、不油不腻,味滇矮佳,口感尢甚。

五、帕哈煎鸡蛋

帕哈其实就是臭菜,傣族地区叫法。煎鸡蛋味道非常独特,也很香!

六、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最中意的食品。阿昌族过手米线是用上好的米制成洁白的丝状,再把鲜肉烧烤成半熟后切剁成细块,佐以粉肠、盐、辣子、花生、芝麻、豆粉、酸水等料,搅成糊状即可。

吃时因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由此而得名"过手米线"。倘若有野味制成的拌料,那味道则更是鲜美了。不少客商、"老外"到此,品尝一番后都咂嘴咂舌地赞叹:绝代佳肴!

七、坛子鸡

坛子鸡是云南腾冲着名的汉族小吃,源于明末,兴于清初,相传与明朝末代皇帝永历皇帝有关。由瓷坛(或特制砂锅)焖制工艺和神秘的宫中药物融合腾冲当地原材料配制而成。

其色金黄玉润,晶亮养眼,其色纯正持久,不闷不腻,入口细品,皮脆肉嫩骨酥,满口溢香。坛子鸡还因为中药秘方的卤制,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为适合老人和小孩。

八、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是着名历史名城喜洲的一种特色小吃。主要原料为面粉。口味有甜、咸两种。制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上层炭火为猛火,下层炭火为文火。

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猪油之后入锅烘焙,在烤制过程中繁复刷几次油脂,烤香直至烤酥。喜洲粑粑外皮香酥而内在绵软,倍受人们喜爱,且层次分明,宛若苍山十九峰十八溪,实为美色可餐。

九、泼水粑粑

每逢泼水佳节,傣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泼水粑粑。其做法是选用上好糯米水磨成吊浆粉,加入适量红糖,将吊浆粉与红糖糅合成粉团状,后用采来的芭蕉叶,叶上抹上猪油,将粉团包好压成长条形即可上蒸笼。

十、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把它当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云南的20种特色小吃 2

一、状元粑粑

在石林县城里,有一家不起眼的小店,与其说是店,不如叫小摊.经营小摊的是一对年迈的老夫妇,做的是荞麦面的烤饼,本地人称之为“状元饼”!在石林本地人气很高,味道也很不错,有甜咸两种口味。已经做了37年了!

二、乳扇

云南十八怪”有一怪为“牛奶做成扇子卖”,这说的便是乳扇。乳扇其实是一种奶酪,由牛奶制成,半透明状,光滑油润,片状成卷,吃法很多种,生吃、干吃、凉拌、烧烤、油炸着吃皆可!

三、米灌肠

米灌肠是丽江特有的一种风味食品。它是由猪血、米饭及各种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块儿,然后灌入加工过的猪肠子而制成的米饭肠。

四、酥油茶

香格里拉~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酥油茶既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许多没有喝过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尝会觉得异味难当,而咬咬牙喝过几次之后,便会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满口,余味修长的妙处。

五、奶渣

香格里拉奶渣与酥油相伴而生,从牛奶中提制而成。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消化作用,用酥油煎奶渣加红糖而成的煎奶渣是藏家人待客常用的一道菜。

六、琵琶肉

香格里拉一种用传统腌制方法制作而成的肉品。琵琶肉的制作历史悠久,保存时间长,若不切开,三、四年不变味。琵琶肉肉色透明,色鲜味香,风味独特,是迪庆藏族、彝族等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肴。

七、松花糕

腾冲松花糕最出名的是和顺古镇蔺大妈所有做出来的松花糕,使用的松花和豆沙,都是新鲜的,不含防腐剂和色素。

八、锅巴油粉

油粉也称锅巴油粉、豌豆粉,是大理地区非常有名的特色小吃,因里嫩外鲜发亮如油而得名,具体产生年代不详。

油粉的制作工序比较繁杂,主要有如下流程,精选豌豆、磨面、筛粉、煮、澄、炖、烙锅巴等。因其色鲜、质嫩、味美、价廉等特点广受当地消费者喜爱,也越来越受到游客行人的欢迎。

九、鸡豆凉粉

鸡豆凉粉,丽江特产的一种凉粉小吃。凉粉外表呈现黑色,所以人们又称之做“黑凉粉”。

十、橄榄树皮剁生

这道菜是拉祜族人家过年杀猪时家家都必做的一道菜,可以说这是拉祜族饮食文化中最具有代表性的一道菜。从山上砍来滇橄榄树,除去枝叶后,用破碗片刮去银白色的外层后再刮取里面肥厚的树皮。

橄榄树皮用米汤去除苦涩味后用刀剁细,然后再放入烤至八分熟的里脊肉、香料等再剁一次。最后放入熟烤切成薄片的猪肝和猪皮,再放入火灰煨香煨糊的糊辣椒粉、盐等调料拌匀即可食用。

⑸ 贵州有什么好吃的特产

茅台酒、湄潭茶叶、贵州三宝、山珍宝刺梨干、木瓜干、镇宁波波糖、清镇黄粑、牛来香牛肉干、野生菌、鸡枞油、独山盐酸、黔蒜香脱臭蒜泥、老干妈辣椒、香辣脆、荔波手工老土糕、兴义粽子、青岩卤猪脚、水城辣椒面、大方臭豆腐、务川灰豆腐、旧洲鸡辣子、德江麻饼

⑹ 麻辣香锅菜品大全有哪些

1、油炸酥肉

2、五香豆腐皮

3、玉米

4、猪鞭

5、麻辣鸡皮

6、鱿鱼

7、油炸豆腐干

8、麻辣鸡肉

9、麻辣排骨

10、冬瓜

11、麻辣鸡心

12、花菜

13、黑木耳

14、特色脑花

15、虾饺

16、苦瓜

17、香菇

18、韭菜

19、五香卤豆腐

20、薯仔

21、折耳根

22、白毛肚

23、鹌鹑蛋

24、海白菜

25、极品猪黄喉

26、魔芋

27、鲜竹笋

28、无骨鸭掌

29、猪腰局猜片

30、鲜黑毛肚

31、腊肉

32、红薯粉条

33、金针菇

34、薯仔粉

35、雪魔芋

36、豆芽

37、猪天堂

38、南瓜

39、青菜头

40、兔肚

41、西兰花

42、酥肉丸子

43、广味香肠

44、海带皮

45、大红辣椒

46、卤豆腐干茄行

47、土鳝鱼

48、肥肠

49、芹菜牛肉

50、鸭颤腊哗舌头

51、海鲜菇

52、嫩黄瓜

53、山芋头

54、无骨鸡爪

55、小泥鳅

56、脆皮肠

57、藕片

58、平菇

59、麻辣鸡尖

60、泡椒牛肉

61、特色心肺

62、极品麻辣牛肉

63、火腿肠

⑺ 东北姑娘第一次吃折耳根吐了,折耳根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食物呢

是一种腥味较重的美食。

每个人的口味不同,所爱吃的东西也是千差万别。一家子坐在一起吃饭,都有合口味的,有不合口味的,更何况天下之大,人们的口味不同,也就不稀奇了。就好比吃臭豆腐,爱吃的人感觉到非常好吃,但不爱吃的人却感觉到味道恶臭,难以忍受。而折耳根是南方的一个特产食物,也是这样一类食物。

东北姑娘第1次吃折耳根。

如果说折耳根是南方的命根,是毫不夸张的。尤其是贵州人,是折耳根的最爱。基本上在南方的每一道小吃里,都有折耳根的存在。拌在菜里,搭配在荤菜主食里。有人说无辣不欢,那么南方人可以说是无折耳根不欢。2022年9月12日,在云南昆明,一位东北的小姑娘跟随父母去了云南昆明。她第1次吃折耳根,妈妈知道她第1次吃,可能会对折耳根的味道有些排斥,只是想让她尝试着吃一点。

⑻ 贵州特色美食有哪些

贵州特色美食:

1、恋爱豆腐果

恋爱豆腐果,名字很有爱,摊主麻利的拿起一块烤的焦黄的豆腐,用工具划开豆腐的侧面就变成了一个小口袋。剖豆腐的那两下子真是太有意思了,摊主盛了一勺折耳根辣椒蘸料放进豆腐果的小袋子里。

⑼ 云南小吃TOP50!吃过20样才算及格!

过桥米线、烧豆腐、烤鱼?菠萝饭、木瓜水、炸洋芋?云南的小吃太多,绝壁不止这些,作为云南人一半都没吃过!!看看你吃过哪些,超过20样的勉强合格~

折耳根豆腐

早几前昆明的菜场、学校门口经常有卖,一般是一个小贩用自行车托着一个烤箱,烤箱里是有炭火,豆腐在上面烧熟以后,再将拌好的蔗根放进豆腐里,蔗根辣辣,豆腐嫩嫩,滋味妙不可言。现在已经很少见到路边有卖了

侠辣

怒族人不仅爱饮酒,而且也善于用酒做出各种美味的食物,"侠辣"和"巩辣"就是贡山境内的怒族的珍馐。"辣"是"阿辣"的简称,意为烧酒。"侠"的意思是肉,因此"侠辣"就是"肉炒的酒"。

阔耍俄勒

在云南省维西傈僳族自治县的傈僳族群众日常生活食谱中,阔耍俄勒无疑是一道独具特色的传统 美食 。阔耍俄勒是傈僳语,意为包谷稀饭,但它与一般的包谷稀饭的做法和口味大为不同。

过江饵丝

过江饵丝和是云南的地方小吃 ,源自大理州的巍山县,过江饵丝是将烹煮好的饵丝和扒肉等啄裣分叼盛入辆个汤碗中,吃的时分扒肉的汤碗里食用。其香气四溢、不油不腻,味滇矮佳,口感尢甚。

油炸青苔

油炸青苔_美味酥脆亲近自然的介绍!青苔也能吃吗?在云南,油炸青苔可是一道很受欢迎的菜,很多外地人来到云南发现有那么一道菜都很惊讶并佩服云南人的勇气,但如果亲自尝尝炸青苔,你一定不会失望的。

菜包鱼

用生菜或包菜包着鱼肉,米线、香菜,再放上特制的酱,超级美味

都督烧卖

都督烧卖是一道起源于云南宜良的小吃,已有七十多年 历史 ,辛亥革命时宜良人祝可清开设兴盛园,尤以烧卖驰名。都督烧卖的馅心非常讲究,是用生馅与熟馅调合而成,既有北方面点馅的鲜嫩特点又有南方而食熟馅的香醇适口。计有鲜猪肉末、熟猪肉丁,加鸡蛋,水发冬茹、冬笋、干贝、肉皮冻等精心调制而成。

豆面汤圆

豆面汤圆是昆明人所喜爱的小吃,有的包馅,有的不包馅,但以外面要滚粘上一层熟黄豆面为其共同特点。

荞糕

荞面为云南特产,荞面制作品种很多,荞糕是人们喜爱的一个大众化品种。夹沙荞糕色泽棕红美观,有香甜气,吃后润喉,微苦,清凉解热,富于营养,有助消化,荞香味浓醇!

调糕藕粉

调糕藕粉是云南最具有特色的小吃之一,在云南它几乎与火腿,过桥米线齐名。润滑的藕粉与雪白的米糕混合在一起,各式颜色的果仁相间其中,红糖透着粘稠,玫瑰酱散出芬芳,食客唇齿舌尖萦绕着香酥,沁着甜润,是备受云南人推崇的一道小吃。

罗平五色花米饭

五色花米饭是布依人及壮族人的特产,不但色彩鲜艳,而且味道悠远。色彩一般有红、紫、黑、白、黄几种,叫“五色花米饭”。每年的秋后,布依人就把上等的糯米挑选出来,单独放好留待做花饭用。罗平五色花米饭就是当地布依族独具特色的 美食 。

豆焖饭

豆焖饭的做法 历史 悠久,在制作过程中您也能感受到这些特色 美食 的魅力。豆焖饭是很有特色的云南特色小吃,豆焖饭以蚕豆为主要材料,烹饪的做法闷菜为主云南省四季如春,常年时鲜蔬菜不断。

豆花米线

豆花米线是云南昆明有名的汉族小吃。它源于民间,后逐渐成为小吃店中的一款独具特色的品种。香辣爽滑,价廉物美,人们戏称解馋食品,吃了还想吃,情系此线中。

抓抓粉

抓抓粉,是云南夏季消暑的凉食。成品清 凉甜润,富有韧性。因是用特制的有洞铲形器 往冻粉上面抓成细丝,故有此名

过手米线

过手米线是阿昌族最中意的食品。阿昌族过手米线是用上好的米制成洁白的丝状,再把鲜肉烧烤成半熟后切剁成细块,佐以粉肠、盐、辣子、花生、芝麻、豆粉、酸水等料,搅成糊状即可。吃时因需先取一团米线置于手心,然后将拌料放在米线上食用,由此而得名"过手米线"。倘若有野味制成的拌料,那味道则更是鲜美了。不少客商、"老外"到此,品尝一番后都咂嘴咂舌地赞叹:"绝代佳肴!

卤饵丝

民国期间,玉溪人翟永安在昆明端仕街开办永顺园,以小锅氽肉米线、氽肉饵丝着名。一天,因翟师傅劳累过度,氽肉饵丝下锅后,他跑到外面抽水烟筒,回到厨房氽肉饵丝里的汤全干了。恰逢顾客催得急,翟师傅只得忙下卤水和红油,翻颠几下后端上桌,顾客一吃,大为称绝,问这是什么饵丝,翟师傅急中生智答"卤饵丝",后成为昆明着名小吃。

舂鸡脚

舂鸡脚:鸡脚就是所说的鸡爪子。其味淡,做法甚多。舂:把东西放在石臼或钵里捣去皮壳或捣碎。顾名思义,舂鸡脚就是把鸡脚放到石臼里捣碎。舂鸡脚是西双版纳地方特色 美食 ,口味酸酸甜甜微辣。主料为鸡脚。

青松烧鸭

玉溪菜谱中烧鸭居首位,驰名全省,清代着名诗人杨竹溪有《棋阳竹枝词》赞玉溪烧鸭。其诗云:"鸭卵能教谷抱成,百千万亿广资生。红泥炉内包燔熟,大嚼何辞饮巨觥。"玉溪烧鸭近似北方烤鸭,但又有自己的特点,多选用四十至六十天、重量在一公斤左右的子鸭加工烤制而成,皮脆香、肉滋嫩,加入花椒盐,更是香味浓郁。

冰稀饭

冰稀饭,最早源自玉溪市的民间小吃,以白糯米为主料,配以小红枣、西米、芝麻、红绿丝、红糖稀、冰渣,突出糯米稀饭的香糯,色泽洁白,点缀色泽鲜艳的果品,红糖稀的纯甜,冰渣的凉爽,冰稀饭是夏季人们喜食的佳品!

傣族米花

甜甜脆脆的,除了当小零食外、还见过有人把它泡在米干里吃

豌豆粉

豌豆粉是昆明市传统的汉族小吃。是云南人十分喜爱的杂粮制品。是用干豌豆粒,磨瓣去皮,用水泡发后,掺水磨成浆,经过滤、熬者成糊,冷却后凝回而成。质地细腻滑嫩,色泽姜黄,口感有豌豆的特殊芳香,经刀功成形后烹调可热吃或凉吃。

蒸饵丝

蒸饵丝是曲靖的一道特色小吃,这道小吃的时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80年代。曲靖蒸饵丝的主料为当地产的筒子饵块。它是用曲靖沿江、珠街一带产的优质稻米,按传统工艺加工而成的。该小吃可谓是中国独有的一道小吃,享誉大西南。

通海豆末糖

豆末糖是云南通海 历史 悠久的传统产品,以“香、甜、酥、脆,入口无渣。”着称,选用优质黄豆作为主要原料,另加白糖、饴糖等精工制成。层薄如纸,色白如乳,食用起来,甜而不腻,松酥、香脆 ,十分爽口。

朵朵糕

在元江,“朵朵糕”已经成了家喻户晓的风味小吃,各宾馆酒店也早餐必备。每天早上只要留心看,在人多的地方总能看见一两家卖“朵朵糕”的小摊。

小粑粑

曲靖小粑粑”是当地人婚嫁聘礼的一部分,男方家到女方家下聘时,除了一般该有的聘礼外,必须要有全套的银首饰。另外必备的就是“曲靖小粑粑”了。男方家送多少个“曲靖小粑粑”给女方家,就说明男方家要请多少个客人。

坛子鸡

坛子鸡是云南腾冲着名的汉族小吃,源于明末,兴于清初,相传与明朝末代皇帝永历皇帝有关。由瓷坛(或特制砂锅)焖制工艺和神秘的宫中药物融合腾冲当地原材料配制而成。其色金黄玉润,晶亮养眼,其色纯正持久,不闷不腻,入口细品,皮脆肉嫩骨酥,满口溢香。坛子鸡还因为中药秘方的卤制,有活血舒筋,清肺、健胃之功,尤为适合老人和小孩。

阉母鸡

阉母鸡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的特色 美食 ,通过阉割手术控制母鸡的激素分泌,进而控制产肉品质,提升口感。一般母鸡当年阉割后,当羽毛换成阉鸡毛时即可上市。

泡果

元谋泡果是楚雄彝族自治州元谋县的名特食品,民间制作已有70多年的 历史 ,素以“甜如蜂蜜、泡如棉花”而着名。元谋泡果是选用精白糯米、饴糖、白糖、花生油、黄豆浆、鲜芋头、蜂蜜、芝麻等为原料加工而成的。用手工制作,工艺复杂而严格,工序历经21道,生产周期为15天。

乳鸽

楚雄姚安坝区土地肥沃,耕地集中,气候温和,盛产稻、麦、豆类。农民喜饲养鸽子,一来鸽群觅食容易,二来繁殖迅速,民间有"四十天两见面"说法,即一对成鸽,40天可繁殖2-3对乳鸽。姚安养鸽已有数百年的 历史 ,坝区农民几乎户户养鸽。栋川镇街头还专辟鸽市进行交易,省内外购者络绎不绝。年均可有20一30万只乳鸽上市。

荞粑粑

武定荞粑粑非常具有特色,但是制作非常简单。制作方法:成团的荞面,制作成长一尺,厚有三寸,宽有五尺的条形荞粑粑,放入沸水中煮熟即食,但苦荞粑粑保持微苦回甜的味道。

泼水粑粑

每逢泼水佳节,傣族家家户户都要做泼水粑粑。其做法是选用上好糯米水磨成吊浆粉,加入适量红糖,将吊浆粉与红糖糅合成粉团状,后用采来的芭蕉叶,叶上抹上猪油,将粉团包好压成长条形即可上蒸笼。

喜洲粑粑

喜洲粑粑是着名 历史 名城喜洲的一种特色小吃。主要原料为面粉。

口味有甜、咸两种。制时皆用上下两层炭火,上层炭火为猛火,下层炭火为文火。在做好的面胚上刷上猪油之后入锅烘焙,在烤制过程中繁复刷几次油脂,烤香直至烤酥。喜洲粑粑外皮香酥而内在绵软,倍受人们喜爱,且层次分明,宛若苍山十九峰十八溪,实为美色可餐。

石板粑粑

石板粑粑是贡山县独龙族、怒族的古老食品。古就古在石板当锅,摊入面浆烙制而成。成品香甜适口,风味独具,营养丰富,这种石板是在贡山县丙中洛乡青拉筒附近出的一种石板,火烧不坏,水浇不裂。把它当作锅,放在火塘三脚架上烙粑粑吃,不用放油,粑粑也不会粘在石锅上,烙出来的粑粑特别泡,味道也特别香

凉鸡米线

凉鸡米线必须是大理古城 美食 中的当家花旦。主要就是由鸡丝和米线制成,鸡丝需要煮熟,以核桃酱和小粉做成卤汁,搭配着辣椒汁和蒜末,为了美观通常还会撒些葱花和芝麻,吃起来微辣,恰好的酸味,鸡肉的嫩和米线的香混为一体,极为爽口,很快就能将一碗滑下肚。

耙肉饵丝

巍山耙肉饵丝米线的就餐环境干净整洁,作为简单饭菜,还是不错的。点了一份耙肉饵丝和一份米线,还有一份拌猪耳,耙肉饵丝的汤很香,肉很烂...

乳扇

云南十八怪”有一怪为“牛奶做成扇子卖”,这说的便是乳扇。乳扇其实是一种奶酪,由牛奶制成,半透明状,光滑油润,片状成卷,

吃法很多种,生吃、干吃、凉拌、烧烤、油炸着吃皆可,可与云腿一起用于烹调,也可作为可口的下酒菜。在大理随处可见,它的美味可口早已深入人心。

大理烧饵块

大理饵块最有特色的是新鲜现揉的烧饵块,其加工过程是:将蒸熟、冲捣后的饵块团放在光滑洁净的大理石板上,用手揉成饼状后,按各自品食习惯、

内包白糖、核桃仁或芝麻酱、卤腐、油条等佐料,加放在木炭上慢慢烘烤至表皮微黄后,即可食用。这种烧烤出来的饵块香脆可口,食后许久还余香在口,倍受人们的青睬。

鸡豆凉粉

鸡豆凉粉,丽江特产的一种凉粉小吃。凉粉外表呈现黑色,所以人们又称之做“黑凉粉”。在干隆《丽江府志》中,曾把这种风味小吃称作“食黑豆腐”。几百年来,鸡豆凉粉这种风味小吃在丽江经久不衰,暑吃凉,寒吃热,凉吃拌以酸醋酱油调料之类,能消暑开胃、止车晕浪;热吃将凉粉在平底锅内用香油双面炸黄、佐以调料,虽然其貌不扬,但味道质地却极其细腻爽滑、适口,是下饭佐酒的一道风味好菜。

黄豆面

大石桥旁边的黄豆面。有一份叫《行走丽江》的手绘地图上特别介绍。上面把这家叫“大石桥小吃”的店里的黄豆面说得是天上有地下无。个人感觉:汤底酸酸的辣辣的,挺开胃;里面的炸黄豆挺松脆,有口感。

米灌肠

米灌肠是丽江特有的一种风味食品。它是由猪血、米饭及各种香料,按照一定的配比拌在一块儿,然后灌入加工过的猪肠子而制成的米饭肠

酥油茶

香格里拉~酥油茶是藏族人民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必需品。制作时简单方便:先用土茶倒入茶筒,加入酥油、盐和精制和香料,用搅捧上下反复搅打成水乳交融状,即可斟用。饮之,色香味美,回味无穷。在藏族的饮食结构中饮用酥油茶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藏族家庭里一天至少要饮三次茶,有的甚至多达十几次。酥油茶既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可御寒,又能起生津止渴的作用。许多没有喝过酥油茶的人,第一次品尝会觉得异味难当,而咬咬牙喝过几次之后,便会真切地品味其流香满口,余味修长的妙处

奶渣

香格里拉~奶渣与酥油相伴而生,从牛奶中提制而成。奶渣白色、味酸,具有极强的消化作用,用酥油煎奶渣加红糖而成的煎奶渣是藏家人待客常用的一道菜。

琵琶肉

香格里拉~一种用传统腌制方法制作而成的肉品。具体方法是猪屠宰后将其内脏和骨头取出,保留完整躯体。待其稍凉后,撒入花椒面、草果面、食盐等佐料及白酒,轻轻搓揉后,将其开口缝合,在缝线部涂敷上水或香油调好的灶灰,并用木塞或玉米芯把猪鼻塞严,以防虫蛀。然后用石板或木板压上晾干,干后形似琵琶,故名"琵琶肉"。琵琶肉的制作 历史 悠久,保存时间长,若不切开,三、四年不变味。琵琶肉肉色透明,色鲜味香,风味独特,是迪庆藏族、彝族等待客及家用的上等佳肴。

泡鲁达

泡鲁达是云南非常着名的小吃,甜点类。用西米露、炼乳、特制面包干、新鲜椰丝加上冰块和水做成,特点是甜、脆、香、冰、滑、爽。

香竹饭

香竹饭是具有浓郁傣家特色的名吃,把米饭放在竹筒里用火烘烤而成,又称竹筒饭。将香竹的竹节砍下作底,泡过的糯米放进竹筒,用芭蕉叶塞住。放在炭火上烤或埋进火灰里焐。待竹子的水分蒸干后,就可以吃了。打开竹片,竹子的香气伴着糯米的香味扑鼻而来,一层薄薄的白色膜覆盖在晶莹剔透的米饭上,看着就很有食欲。一般每年11月到来年2月间的香竹饭是最好吃的。

勐海烤鸡

这是一种西双版纳勐海县特有的傣鸡,体型较小,每只鸡体重不到一斤,肉嫩味好,特别经有经验的师傅一加工,再配上特有的粉状调料,那味道更不一般。烤鸡肉质鲜嫩,轻轻便可撕下。

大救驾

“云南十八怪”之一就是大救驾,就是炒饵块搭配“青龙过海汤”。据说是清初时期,明朝永历皇帝为躲清军追赶逃往滇西,一路上饥饿难耐,找到一处歇脚之地后吃上了炒饵块,皇帝说“炒饵块救了朕的大驾!”,以此命名。将饵切成菱形状,加入火腿片、鲜肉片、鸡蛋、西红柿和豌豆尖等入锅爆炒,起锅前加入香料。色泽金黄,油而不腻,口感很好,这种吃法在腾冲非常普遍,正餐的餐桌上也有它。

松花糕

腾冲松花糕最出名的是和顺古镇蔺大妈所有做出来的松花糕,使用的松花和豆沙,都是新鲜的,不含防腐剂和色素。

烧肉米线

将黄皮、酥肉、黄瓜、切成碎末,放入凉米线,拌上芝麻油、花椒油、油辣椒、蒜泥、味精、酱油、干腌菜油、花生油、葱花、白醋,一碗腾冲烧肉米线就上桌了。

菠萝饭

菠萝饭是一道有名的云南菜,清甜的菠萝和香软米饭两者结合成的美味!

烤洋芋

烤洋芋又是泸西最具代表的特色小吃,尤其近年来越来越火了,凡是到这里的朋友必吃烤洋芋。在泸西,中午饭——烤洋芋;晚饭——烤洋芋;宵夜——烤洋芋。来亲戚——烤洋芋;来朋友——烤洋芋;来同事——烤洋芋。

乳膳萨其马

乳膳萨其马是云南小吃中的代表。其味道鲜美,是其他地域小吃所不具备的,制品既有萨其马的酥易化,蜜甜清香,面红身黄的特点,又增加了乳扇的乳香和回味。

(转载自:云南吃喝玩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