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南方嫩豆腐不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南方嫩豆腐不好吃

发布时间: 2023-03-02 19:03:40

⑴ 你觉得南豆腐和北豆腐哪个好吃

家里人比较爱吃,所以了解比较多一些。两种豆腐其实就是制作方式的区别,一个卤水,一个石膏水,造成口感软硬,豆腐气泡大小的区别

⑵ 外面卖的豆腐越来越不好吃了,想自己做豆腐吃,但是买不到卤水,希望可以提供自己做点豆腐的盐卤的配方,

首先要洗豆腐包。这要分是做干豆腐还是做大豆腐。做干豆腐,那是长长的粗纱白布,大约半米宽,几十米长。做大豆腐的豆腐包,则是很大很大的方形,也是粗纱布,边长大约要两米左右。把豆腐包洗净后,晾干,备用。

黄豆泡开,大约要泡一个晚上,上磨拉成豆浆,放在很大的锅里熬,直到熬开,停火。这时,要过包,使豆腐渣和豆浆分离。在棚上吊一个十字架,将一块方形的豆腐包吊在十字架的四个角上,就形成了一个很大的网兜。

将熬开的豆浆一飘一瓢地倒进豆腐包中,另一个人就一摇一摇地晃动着豆腐包,使纯豆浆从豆腐包中漏下来,流到放在下面的大缸里。到一定的程度,要用夹板夹住豆腐包中剩下的豆腐渣,将残留的豆浆挤净。直到所有的豆浆都过完包了,豆腐渣就和豆浆完全分离了。

将豆浆放在大缸里稍微凉一下以后,就开始点卤水了。豆腐倌将卤水盛在一个小碗里,倒里边一点,就用勺子在豆浆中搅一搅,眼睛始终注意着豆浆的变化。再放一点卤水,再搅一搅,直到认为满意为止。这是做豆腐的最关键的手艺。

这时候,把缸的盖子盖上,等一会儿,看到豆浆已经成了脑了,里边有一朵一朵的豆腐花,与清水相伴的时候,也就是豆浆分离为豆腐花和清水的时候,就可以压豆腐了。

先将压大豆腐的木框摆好,用那种大豆腐包,即极为宽大的方形豆腐包放在木框之中,开始将豆腐花一瓢一瓢地舀到木框里,水哗哗地从下边流出来,豆腐花沉积在木框里。等到木框里的豆腐花积满了,将豆腐包的四角翻过来,将豆腐花包住,上面用木板压好,上边再用石头压好。等到豆腐不老又不嫩的时候,揭开木板和豆腐包,豆腐就做成了。用刀割成一块一块的,就是好吃的豆腐了。
内脂豆腐制作方法
内脂豆腐以β一葡萄糖酸内脂为凝固剂,其工艺简单,质地细腻洁白,保质期长。现介绍制作方法如下:
1.泡豆 选用豆脐(或称豆眉)色浅、含油量低、粒大皮薄、粒重饱满、表皮无皱而有光泽的大豆。将大豆洗净,在春秋季水温10oC—20oC时,浸泡12小时—18小时;夏季水温30oC左右;浸泡6小时—8小时(每24小时换水);冬季水温5oC,浸泡约24小时。水质以纯水、软水为佳。用水量一般以豆水重量比1:3为好,浸泡好的大豆约为原料干豆重量的2.2倍。泡好的豆要求豆瓣饱满,裂开一小线。但浸泡时间如果过长,会影响出浆率。

2.磨浆 一般选用能进行浆渣自动分离的磨浆机,粗磨、细磨共2次--3次,尽可能提高大豆蛋白的抽提率。由于不再像用卤水、石膏作凝固剂生产豆腐那样还需压榨成型,所以磨浆过程中加水量的多少就决定了成品内脂豆腐的老嫩。一般做老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3—4:1,做嫩豆腐时水与干豆的比例是6—10:1。第一次粗磨时加水量为总加水量的30%,第二次调节磨浆机螺旋进行细磨,加水量为30%,第三次的加水量为40%,尽可能地把豆渣里面的浆冲洗出来。磨好的渣应手感细腻无颗粒。

3.煮浆,把磨好的浆放在不锈钢制的煮浆桶里,用蒸气将浆煮至60oC-70oC时放人约 0.3%的食用消泡剂,把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泡完全消掉为止。然后继续加热把浆煮开,浆沸腾后 保持3分钟—5分钟把浆煮透。

4.冷却 把煮好的浆进行冷却,降温至 35oC以下。

5.点脂(加凝固剂) 先将β一葡萄糖酸内脂用少量冷开水溶解。用量:做老豆腐时1千克浆加30克内脂,嫩豆腐 1千克浆加24克—30克内脂。将溶解好的内脂加入已冷却的豆浆中缓慢调拌均匀即可。

6.成型 将点脂后的浆倒进成型模中,放入凝固槽。在 80oC—85oC之间保温 20分钟即为成品。刚成型的豆腐暂不能摇动,应静置一段时间让其目然冷 却。如生产盒装内脂豆腐,需配备灌装封口机。

卤水是盐井中打上来的盐卤,与石膏一样,点在豆浆中都是起到凝固的作用。点进去就会凝起豆花,将豆花用布包起,挤出水,压实,就成了豆腐。水留下的多就嫩,水留下的少就“老”。北方人喜欢“老”豆腐,南方人喜欢嫩豆腐。南北豆腐不是以用什么东西点来区分的,主要是以嫩和“老”来分的,另外在工艺有点不同。
你将醋、酱油掉在豆浆里,一样会凝起豆花来,也好吃。
现在工厂生产的豆腐已经没有卤水点的豆腐了!
吃石膏点的豆腐更健康!但卤水点的豆腐更好吃!
家庭型制作方法:
1、制豆浆:建议你买一台豆浆机,干黄豆浸泡3-4小时(夏天),冬天泡7-8小时,豆子泡好后放入豆浆机内,按照机器说明书操作,很快就可以制成热豆浆了。
2、点浆:浆适量石膏或内酯用少量水调开(凝固剂可买现成的,包装上会有用量说明,一般石膏粉用量为豆浆量的千分之三至五,内酯用量为千分之一至二)放入装豆腐脑的容器内,将煮好的豆浆趁热(做内酯豆腐脑需85摄氏度左右,石膏豆腐脑要达到95摄氏度左右)冲入,如果觉得豆浆与凝固剂混合不充分,冲完后马上用勺搅动几下(注意不能搅太多太快,一般不需搅动)。
3、墩脑:浆点好后,将容器盖好,静置5——10分钟,即成鲜嫩可口的豆腐脑。
4、调味:内酯豆腐脑会有稍许酸味,石膏做的豆腐脑有点苦涩味。可以根据你自己的习惯调味。如果是喜欢吃甜的,也可在制浆时就加入糖 <收起

⑶ 为什么现在的豆腐没以前的好吃了

我来自豆腐之乡石牌。我最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现在的豆腐不好吃,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大豆原料的问题。过去的大豆是不用肥料本地大豆。味道好,但是产量低。现在的大豆是进口的,或者是东北大豆。为了追求产量而使用肥料和转基因技术
2,工艺问题。传统豆腐使用柴火烧。现在是用锅炉蒸汽加热。
3,配料问题。传统豆腐是用石膏,现在豆腐很多使用内脂,葡萄糖。
3,工艺问题。传统豆腐制作使用重物压制。现在使用油压千斤顶。
4,设备问题。传统豆腐是用石磨,现在用钢磨,为了追求产量,把豆渣都磨进去了。当然味道差。
5,配料问题。传统豆腐。除了石膏,不添加其它辅料。现在的豆腐添加葡萄糖和淀粉。是为了追求产量。
讲个笑话:有一人,请客只买青菜豆腐。曰:豆腐就是我的命!后,朋友回请,然,此人只吃鱼肉不吃豆腐。问为何故?曰:豆腐就是我的命。看见肉我命都不要。

⑷ 南方的豆腐和东北的豆腐区别

南豆腐并不是南方的豆腐,北豆腐也不是北方的豆腐。那么南豆腐和北豆腐有什么不同,这里我们来比较一下就明白了。
2
/6
口感不一样,北豆腐一般块大,吃起来比较硬也比较粗糙易碎。南豆腐比较薄,吃起来比较细腻比较柔软滑嫩有弹性。
3
/6
点豆腐的材料不一样,北豆腐一般是用盐卤点的,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卤水点豆腐。南豆腐一般用石膏点豆腐,所以南豆腐非常细腻。
4
/6
含钙量不一样,北豆腐的含钙量比南豆腐要高很多,这是因为点豆腐的材料所造成的。
5
/6
食用方法不一样,北豆腐因为比较硬更适合烧制时间比较长或是大火煎炒,比如葱烧豆腐、豆腐饼等。南豆腐比较适合凉菜、汤菜或是不需要煎炸的豆腐菜,比如皮蛋豆腐、豆腐汤、麻婆豆腐等。
6
/6
南北豆腐没有孰好孰坏之分,因为很多豆腐菜南北豆腐是不可以相互代替的。多吃豆腐对身体还是很有好吃的,除了含钙比较高外豆腐中含丰富的植物蛋白。用植物蛋白代替肉类中的蛋白可以减少心血管疾病和“三高”的发生几率。

⑸ 在家自制麻婆豆腐,南豆腐与嫩豆腐哪个口感更好呢为什么

做麻婆豆腐,对豆腐的选材很关键,想要做的好吃豆腐就不能选错。做麻婆豆腐一定要选用石膏(胆水)豆腐或嫩豆腐,选择老豆腐的话做出来口感就不嫩滑。


豆腐做之前,需要焯水,目的是去除豆腥味儿,增加豆腐的韧度,防止烧的时候易碎。接下来呢,就是炒牛肉末,油热后放入,给煸酥香了,也就是把肉末中的水分煸干了,然后再放郫县豆瓣酱炒香,然后给盛出来一部分,酥的口感就来自于这牛肉末哦。然后,加水,微开,下入豆腐,调味,烧入味儿,烧的时候,转锅就行,如果用铲子的话,由里往外轻轻推,不然豆腐就碎掉了。

最后为了拢住味道,出锅前勾个芡,就大功告成!趁着热乎劲儿,来碗米饭,真的是绝配!

所以最好用嫩豆腐,才能吃出麻婆豆腐麻辣鲜香的味道,加上嫩豆腐独特的口感,简直让人根本停不下来~

⑹ 历史热议话题:南北豆腐谁好吃

说到豆腐其实有的人要说了这个东西其实还真的是蛮好吃的,当然了自己喜欢的口味就觉得豆腐好吃也是一种很正常的现象的了,那么如果有的人一不小心要是吃到了北方的豆腐,你会发现作为南方的小伙伴是崩溃的,那么我们就做个对比,到底是北方的豆腐好吃,还是南方的豆腐好吃呢?下面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

小时候,经常跟我母亲到住家附近的副食店买“南豆腐”或“北豆腐”,都是豆腐,但称呼不同自然有不同的道理。怎么不同,过去说不清,也没心思琢磨这豆腐名儿。但是突然想起来这南、北豆腐,那就应该对朋友有个交代。其实质性不同,我是听说的,根本不同点是,“南豆腐”用石膏做凝固剂;“北豆腐”则用盐卤做凝固剂,所以前者外观洁白、松软,后者外观颜色灰暗、质地坚实,当然,二者做法儿和吃法儿,亦有所不同。“北豆腐”又被咱老北京人称作“老豆腐”(其中包括“老边儿豆腐”)、“卤水豆腐”,要不怎么流传一句歇后语儿,即“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呢。

从小时候开始,我就喜欢“南豆腐”的“容貌”,可是却爱吃“北豆腐”。记得在副食店买“南豆腐”时,看到那“豆腐”总是泡在清水里,洁白光鲜,招人喜欢。买“南豆腐”时,掌柜的小心翼翼地用笊篱从水中捞出“南豆腐”,放在我们的瓷盆里,那“南豆腐”总是水淋淋的。记得“南豆腐”呈正方形饼状,四角是圆的,好像这“南豆腐”中间部分还刻着花纹儿图案。这种“南豆腐”不能用手捏,因为一捏就碎,所以回家后也是放在笊篱里,那豆腐上的水还一滴一滴地滴个没完。我父亲爱吃“南豆腐”,我家做“南豆腐”菜时,就是把这“南豆腐”与打散的鸡蛋一起在锅里加水烧开,然后用淀粉勾芡。做熟的“南豆腐”鸡蛋汤,入口感到汤鲜味儿美,鲜嫩爽口,确切讲不是吃“南豆腐”菜,而是喝“南豆腐”汤。关于“南豆腐”做法儿,我母亲就会做这“南豆腐”汤,所以我也没什么好写的了。

提起这“北豆腐”,我就兴奋不已,既然咱老北京人所称的“豆腐”就是指“北豆腐”,所以咱也别瞎费劲儿地一个劲儿地给“北豆腐”加引号儿,干脆就称作“豆腐”吧。

说豆腐营养价值高,没错儿,用不着多费笔墨了。要说这豆腐的做法儿,各有所能,各有所好。咱先别说我家的做法儿,就是回忆小时候自己去副食店买豆腐,都有说不完的乐趣儿。我四岁时,所住胡同的6号院,就是一家“豆腐房”,即专门做豆腐及豆制品,如麻豆腐、豆汁儿等,是一家家庭作坊。掌柜的是位慈祥的老人,我们这些孩子都称呼他“大爷爷”。这位老人善良、热情,由于我家距这豆腐房仅30米距离,有时候我母亲为了锻炼我接触社会能力,就让我去买豆腐。我每次买豆腐时,就按照我母亲嘱咐我的话说:“大爷爷,我买两块豆腐,要‘老边儿’!”大爷爷听了总是一笑,然后拿两块老边儿豆腐放在我的小铝盆儿里。所谓“老边儿豆腐”,就是一块大豆腐切成长方形小块儿时,那边缘部分豆腐,这“老边儿豆腐”比其他部位的豆腐质地更坚实,似乎也稍厚一些,所以无论是煎炸还是做汤,那豆腐都不会碎。这家豆腐房后来停办后,我就到胡同东口马路对面儿那家副食店(又叫“油盐店”)去买豆腐,当时这副食店也是私人经营,那家店的掌柜的姓李,我称呼他李伯伯。我6岁时,就经常去这家副食店买豆腐了。我从小喜欢编顺口溜,一次,我母亲让我去这家副食店买一块老边儿豆腐、5分钱团粉(淀粉)、3分钱醋,根据当时的价格标准,这5分钱团粉和3分钱醋的量就不少了。我走进店后,对李伯伯说起了“顺口溜”:“一块豆腐要老边儿,5分团粉要好的,3分醋要酸的,李伯伯您看着办!”结果,把李伯伯逗得直笑,他把我所要的东西,一一放在我的小铝盆儿后,还夸我聪明,以后我只要去那里买东西,总是把要买的东西,编成顺口溜,直到我上小学时这家店撤销(公私合营与其它副食店合并了)。

说起豆腐的做法和吃法儿,估计谁也说不全,因为根据各人的口味和琢磨的做法,真是各有所好,仅那些具有普遍性的做法儿,就说不清楚。别人家怎么做咱不管,就说我家吧,从我小时候起,家里经常做的豆腐菜肴就是“熘豆腐”,把豆腐切成1寸见方、约1厘米厚的豆腐片儿,然后放在热油锅里炸,待豆腐片儿表面呈焦黄色时,用笊篱捞出把油控干。接下来就做那熘豆腐的芡汁儿,在一个碗里倒进酱油、醋、料酒、味精和适量的水,再放进葱末儿、姜末儿、蒜末儿,最后再放进淀粉用筷子搅拌均匀。我不会做但会看、会问,我觉得这熘豆腐的口感和滋味儿,就在那芡汁儿调得如何,而关键是淀粉和水的量要与炸豆腐的量相应。我母亲和我太太做的熘豆腐都非常好吃,直至现在,我太太经常给我做熘豆腐,我吃熘豆腐时基本以这道菜为主,即一大盘儿熘豆腐和1两米饭,把熘豆腐当成“主食”了,而且百吃不厌。

我家的豆腐菜肴还有海米豆腐汤、肉末儿炒豆腐、“红白豆腐”(和“猪血”一起炒)、麻婆豆腐、酿豆腐、鸡蛋豆腐条儿汤,等等。其中这“酿豆腐”要把豆腐切成正方体块儿状,一块豆腐切成4——6块儿,在每块儿豆腐中间掏一个小孔,然后把肉馅儿一点点塞进去放在热油锅里炸。待豆腐块儿所有表面儿都炸成黄色时,用笊篱捞出来放在盘子里,再放进蒸锅里蒸。蒸半个小时左右(那豆腐块儿已经被油炸得七八成熟了)后,在豆腐上浇汁儿,这“汁”由适量的水、酱油、鸡精、盐、白糖、淀粉调合、和成,因为肉馅儿里面已经有葱姜蒜末儿了,所以“汁”里不再放这些。这“酿豆腐”是不是别有风味,您自己做自己尝吧!

至于那“鸡蛋豆腐条儿汤”,那勾芡的汤既可以做汤菜,也可以作为面条儿的浇料,做面条儿浇料时,那面条儿就叫“豆腐鸡蛋打卤面”。这豆腐菜肴也有不少“凉菜儿”,如着名的小葱拌豆腐,还有皮蛋豆腐等;那炸豆腐和豆面儿丸子在一起又可以做老北京小吃“炸豆腐汤”;和剩馒头、肉馅儿混合在一起可以炸丸子;如果冻成“冻豆腐”,那吃法儿又有多样儿,等等,所以我说这豆腐的做法儿说不清。

至于大小饭馆里的豆腐菜肴,那名堂就更多了,甚至不少饭馆打出“宫廷豆腐御菜”的牌子,是真正传承的“宫廷菜”,还是“骗”,就靠各位自己琢磨啦!要说在饭馆里我喜欢的豆腐菜肴,主要有“一品豆腐”、锅塌豆腐、石锅豆腐等。倒是在某家老北京风味饭馆里的那道“石锅豆腐”菜,真是别有风味。那大块儿豆腐做得真是入味儿,就连那豆腐心儿部分,都有滋有味儿。所以我经常到这家饭馆吃饭,每次必点这“石锅豆腐”。现在一些农家饭馆或郊区饭馆,推出的“豆腐宴”,还真是各有所长,各具美味儿。所以再往下写,篇幅再长也写不尽呀!得嘞!关于豆腐的事咱们今天就聊到这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