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地方美食 » 煮饺子怎么做好吃又好看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煮饺子怎么做好吃又好看

发布时间: 2023-02-20 23:16:03

‘壹’ 怎样煮饺子更好吃

饺子是中国的传统美食,自古以来,我国就有吃饺子的传统,饺子怎么煮好吃,下面分享一下方法,全是个人经验。

沸水煮饺子

  • 01

    锅中放水,煮开后,再下饺子,明白?
    道理很简单,是个人就能明白。
    热水翻腾时下饺子,饺子熟的快,不易烂。
    饺子不容易粘在一起
    馅汁会被保留在饺皮里,使味道更加鲜美。
    只教技巧不教过程,因为做饭傻子都会做。

首先,开大火煮

  • 01

    首先,开大火煮,煮的是饺子的皮。
    这样,饺子极易熟透,特别是对于饺子皮较厚的饺子,煮出来的饺皮才更劲道、好吃。

然后,转小火煮

  • 01

    大火煮的时候,可以盖盖,也可以不盖盖。转小火后,把锅盖盖上。
    先大火煮开,再转小火,明白?
    另外,切记,转小火,盖盖煮的时间不易过长,以免把饺子皮煮破。

加水

  • 01

    饺子沸腾之后加不加凉水,是根据饺子馅以及饺子皮的厚薄程度决定的。
    素馅饺子比较容易熟透,大小火煮过之后,基本上就熟透了,完全不用加凉水再煮,即可出锅。
    肉馅饺子因为有肉,所以比较难煮熟,煮透。所以,在小火煮开后就应该加点凉水再继续煮,直至沸腾。
    另外,对于饺子皮较厚的饺子,不管是素馅还是肉馅,都应当在小火煮开后加点凉水再继续煮至沸腾。
    就是这么简单。

特别提示

“焖锅煮馅,开锅煮皮”这是俗语也是诀窍,一定要掌握住,这样煮出来的饺子才会更美味,更筋道,更好吃。皆是个人经验,也皆是人人皆知的常识技巧,不要胡乱比较,让人笑话。

‘贰’ 怎么包饺子才好吃煮饺子又有哪些诀窍

用料

蚝油 大瓶装三分一的样子

鸡蛋 1只

韭菜 半斤左右

马蹄 5、6个

猪肉 一斤,猪前腿或是肉头,不知道肉头是什么?问卖猪肉的就知道了!

饺子皮 我偷懒买现成的,一斤左右

韭菜猪肉饺子(最简单最好吃又最多汁的饺子)的做法

所有的步骤就和大家平时包饺子和馅一样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剁好猪肉后,什么调料都不用放,就只放蚝油,搅拌到均匀上色便可。

小贴士

1.我用的是李锦记的蚝油!
2.口味真的很重的,可以再放些酱油,不需要放盐
3.马蹄就是茡荠,放了马蹄的饺子感觉爽口,没有可以不放,光是韭菜猪肉饺也很好吃!
4.鸡蛋得按馅多少的实际来放。。
5.鸡蛋是生的,生的,生的。。放鸡蛋主要是丰富了口感,也起了粘合作用,不喜欢的可以不放。
6.这个菜谱起初是教大家调料方法的,后来亲们喜欢这种包法又喊我上传,于是就献丑上图了,饺子包法有很多种,南北也有差异,所以不要纠结,做出来好吃,自己和家人也喜欢吃,那才是王道。。

‘叁’ 好吃的饺子怎么做

饺子好不好吃,关乎食材的新鲜 ,馅料的调制,还有和面包制

面团:紫苋菜汁、面粉。
馅料:猪肉泥(用刀剁碎口感好)、大葱、姜片、八角、花椒、生抽、老抽、盐、花生油、香油、香菜、料酒(多加)。
1、紫苋菜汁与面粉和成稍软的面团,放入容器中盖湿布或者保鲜膜饧30分钟。
2、大葱切成葱花(可以稍微多一些),锅里加热花生油,加姜片八角花椒小火炝香,捞出不要,关火。待油温稍降,加入切好的葱花利用余温稍炸,盛出,倒入肉泥中,加生抽、老抽、盐拌匀,分几次打入凉水,每次不宜多,顺着一个方向搅一段时间再加下一次。最后加入香油,馅子就做好了。
3、饧好的面滚长,切成小剂子。撒干面粉,按扁,然后擀开,中间稍厚,边缘薄。
4、然后包好饺子即可。
5、锅里烧

开水,煮饺子即可。水开后打入凉水,一共三开锅饺子就差不多熟了。可以配蒜泥,醋,香油,辣椒油蘸食。
6、饺子在出锅时最好在凉水了过一下。避免互相粘连。猪肉大葱水饺做法
以下的水饺分量约为30个
步骤编辑
馅料
1.大葱的处理:大葱500g,盐一勺
a.大葱洗净切粒,放入盆中;
b.加入一勺盐拌匀静置10分钟;
c.用手捏搓大葱;
2.葱姜水的调制:葱姜各20g,水200g (作用为去除猪肉的腥味)
将葱姜拍碎后放入容器,加入水,用手搓捏使葱姜汁液溶于水中,滤去葱姜即为葱姜水。
3.鲜肉的处理:鲜肉200g,酱油,盐,糖若干
a.将肉绞碎,按个人口味加入酱油,盐,糖,拌匀;
b.取1/3的葱姜水倒入肉中,顺同一个方向搅拌上劲;
c.再分两次加入余下的葱姜水,使肉馅搅拌上劲。
4.将大葱馅与鲜肉馅搅拌均匀,即为猪肉大葱馅。
面皮
面粉150g,冷水80g
1.将面粉兑水,用力揉搓成光滑面团;
2.用刀切割面团成块,取一面块揉成直径2cm长条;
3.将长条用手扯成均匀的小段,用手掌压扁成圆饼状;
4.左手捏圆饼一端,右手持擀面棍放手掌下推进;
5.右手掌将推上的擀面棍再拉回,左手将圆饼向左旋转,重复直至擀过面饼一圈,成薄的水饺皮。
包法
水饺的包法大家见仁见智,偶采用的是最简单的:
1. 将水饺皮平摊于手心,放入适量的馅
2. 对折,捏牢中间的面皮
3. 由两边向中间封口
4. 以拇指和食指按住水饺边,微微向中间一挤即可。
煮法
1.锅内加水烧开,可放入少许花生油,避免沾锅。
2.下饺子加盖用大火煮至浮起,加冷水继续用中火煮开
3.重复两次至水饺微微鼓起呈饱满状即可捞起出锅。
蘸料:蒜3瓣,拍碎切蓉,加少许糖,酱油,醋,香油,河北地区的人还习惯加一些香菜(当地人称芫荽)。
加点芥末,开胃的很哦。
制作小窍门
揉面团
用来包饺子的面团要软,揉匀后要饧一饧,基本上所有的死面团都是要饧的,无论做饼还是包水饺。包饺子好吃与否更要看馅料。
拌肉馅
这次做的纯肉丸,用纯肉做馅,首先要肥瘦肉都有,3:7最好,调料中少不了大葱,而且加入调料的馅子要再分次打水,边打边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这样做出的馅子才成团,适口而不柴不硬不干。

‘肆’ 饺子有几种做法

整理了3种饺子的做法,喜欢的亲们不妨收藏,喜欢哪个做哪个~

第一道:白菜馅饺子

这道饺子外形与白菜相似,吃起来既有白菜的清香又有肉的肥美,非常讨人喜欢。还有,白菜与“百财”相通,寓意美好。

第十四步:将面剂子擀成边缘薄,中间稍厚的饺子皮。

第十五步:取适量的馅放在饺子皮上,如图。

第十六步:先将饺子皮从中间捏紧,再将两边依次捏严实。

第十七步:包好的饺子。

第十八步:煮饺子。锅中倒入大半锅水烧开,把饺子放入锅内,再放入一勺盐(放盐可防止饺子粘连)。煮饺子的过程中,可以将锅盖盖上,直到饺子成熟。

第十九步:捞出,开动吧。

多说几句:

1、 饺子馅中没有放葱姜,保持了黄瓜原味。

2、 黄瓜馅的饺子很容易成熟,所以,不要煮太长时间,否则容易影响口感。

‘伍’ 饺子要怎么做好吃

饺子要怎么做好吃

饺子要怎么做好吃,这道菜是一道家常菜,既美味又管饱,在外漂泊的游子始终对家乡的味道牵肠挂肚,烹饪是一个制作美味的过程,下面是我整理的关于饺子怎么做好吃的相关内容,我们一起来看下吧。

饺子要怎么做好吃1

1、饺子做法大全

(1)、韭菜饺子

材料:韭菜1斤,绞肉1/2斤,饺子皮1斤,盐1大匙,面粉1/2碗。

做法:韭菜去朽叶硬梗洗净切1公分小段,加1小匙盐抓匀,用力挤去菜汁;把韭菜和绞肉加2小匙盐搅和均匀成馅料;取馅料包饺子,并在成品周围撒一些面粉,以防沾粘;煮一锅水,水沸后下饺子,待饺子浮出水面,取1碗冷水注入锅内,待水二度沸开,再加1碗。

(2)、茴香饺子

材料:饺子粉,茴香,猪肉馅,鸡蛋,盐,葱姜末,香油,老抽,米酒。

做法:饺子粉用温水和成面团,放在容器中,盖上盖子醒1小时;醒面的时间用来和馅,首先将肉馅放入容器中,放入葱姜末、香油、米酒、鸡蛋顺着一个方向搅拌上劲,然后加入老抽,继续朝一个方向搅拌上劲,然后放置一旁入味;将茴香洗净沥干水分后切成末,放入事先搅拌好的肉馅中一起搅拌均匀备用,然后调入适量盐搅拌均匀;将醒好的面团分成小剂子,然后擀成饺子皮,然后将馅包入皮中即可。

(3)、虾仁饺子

材料:虾仁500克,草鱼肉150克,少许盐,姜末。

做法:先将草鱼肉血挤出、去皮,放入姜末,做成鱼胶。如果家中有搅拌机,可直接放入搅拌机搅拌,同时有冰块加入更好,可以让鱼肉鲜嫩中有嚼头。虾仁去线,直接用刀面压住,一碾,虾泥就出来了,加入适量姜末;虾仁和鱼胶按3:1的比例放入盆中,加一小匙盐,搅拌均匀。虾仁饺子包好后,水开锅后过一分钟后就可以捞起,放入碗中后撒上一点切好的香菜或时蔬。

(4)、酸菜水饺

材料:酸白菜500克,五花肉200克,大葱适量,酱油、葱末、姜末、鸡精、盐、香油、食用油各适量。

做法:五花猪肉剁碎,加入酱油、葱姜末、鸡精、盐、香油、食用油,搅拌均匀(喜欢的话还可以放一点点五香粉或十三香);酸菜洗净,剁碎,挤水;锅里放油,油热加几颗花椒炸出香味,花椒捞出不要,将酸菜放锅里炒一下;酸菜放凉后,放进肉馅里搅匀就可以包了。

(5)、大肉水饺

材料:精制五花肉馅750克,鸡蛋1个,大葱,姜适量,姜末,精盐,味精,鸡精,十三香,胡椒粉(少许),香油,葱油,老抽,生抽。

做法:在五花肉馅中依次加入姜末、鸡蛋、生抽、老抽,进行搅拌。然后依次加入精盐、味精、鸡精、十三香、胡椒粉再次搅拌;此时加入一小碗左右的葱姜水(用葱、姜泡制而成),边加水边搅拌,使馅料松软;最后加入葱油、香油、大葱,搅拌均匀即可。

(6)、木耳饺子

材料:发开的黑木耳500克,猪肉200克,葱末、姜末、花椒粉、酱油、盐、油各适量。

做法:将猪肉剁成馅,加2匙花椒粉、少许酱油、盐,加入葱末、姜末,最后倒入适当的熟油拌匀。将发开的木耳剁成末,加入肉馅中搅拌均匀即可。

2、饺子的健康吃法

(1)、少放肉多放菜。

肉类馅料尽量多搭配富含膳食纤维和矿物质的蔬菜。做馅时不盲目追求“香”的口味,尽量不用的肥肉,原则是少肉多放菜。这样可以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减少或降低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

(2)、油适量,盐要少。

许多人调饺子馅时,觉得只放肉香味不够,还要加好多油。油多了,口味就有点腻了,多加盐或酱油口味是好了,可吃进去的盐自然而然也就多了。油盐吃多了,有害健康。

(3)、不挤菜,留营养。

蔬菜中含的水分比较多,用蔬菜做馅时怕馅太稀,大家都习惯把蔬菜中的水分挤出去倒掉再拌馅,这样等于把其中的营养素也给倒掉了。菜需要挤水的.话,把挤出来的水分用来拌馅,防止营养的白白丢失和浪费。

(4)、自己动手安全营养。

现在市场上各种速冻饺子应有尽有,买起来很方便,也节省时间,但也就少了自己动手包子带来的暖融融的氛围和享受。建议和家人一起自己动手包饺子,虽然占点时、费点力,但无论从心情和口味上都是一种很好的享受,而且安全营养。

虽然速冻饺子的口味好,吃起来也很方便,但是建议大家还是尽量自己动手制作,这样在饺子馅方面,可以进行控制,做到多放菜、少放油烟等要求,才能让自己吃得更健康,符合健康饮食的标准。

饺子要怎么做好吃2

第一招,包饺子之前,包饺子之前这些事情一定要做好,如果这一步没有做好,之后不管怎么办都是做不好的,包饺子之前,要将韭菜切碎拌入肉泥里边,大家一定要记住得是,包饺子之前拌入馅儿里。不然菜在肉里研制的太久,盐会把水分腌制出来的,这样的话饺子在煮制的过程中就会变得非常容易烂,肉馅里边加水也是有讲究的,最好是五分肉馅儿,两分水,最好是分开加三次,每次都倒入花椒水按照一个方向搅拌,这样的饺子馅儿搅拌的均匀,做出来也非常好吃。

第二招,调饺子馅儿的时候一定要加入色拉油,香油,鸡蛋,在搅拌均匀以后才放入盐,为了让鸡蛋锁住韭菜的水分,否则腌制的时候将会出很多水,其次就是包饺子馅儿如果的时候,一定要在锅里边加入开水,这样的话煮饺子的时候,饺子皮不容易破。煮出来的饺子非常好吃,还好看,不容易烂。

第三招,做素馅儿饺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用刀,千万不要食用排刀剁,一定要用刀切,用刀剁的话容易把蔬菜叶绿色色素全部剁刀砧板上面,如果用刀切的话则会减少很多很多,另外再调馅儿的时候尽量加入一些碎细的粉丝,因为用细碎的粉丝可以吸收很大的水分。

‘陆’ 饺子怎么煮好吃

如何煮饺子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也说“煮饺子”的讲究及科学思维

作者:老民

新语丝几篇文章讲“煮饺子”,本意并非指饺子而有其他,但对“煮饺子”
本身却多有肤浅,本人吃饺子已有50年历史,受山东老父的影响,会包会煮,吃
过的同人都说你家的饺子天下难找,现就“煮饺子”略述心得。

传统有“好玩不过(某)子”,“好吃不过饺子”之说,可见,在许多人,
特别是北方人心目中对饺子的评价很高。但要吃到真正的好吃饺子,除了要好面、
好菜、好肉、好作料外,还要面和的好、馅拌的香、饺子包的好。最后,如何煮,
还是大有讲究的。如果前面都挺不错,最后煮不好,这饺子还是要逊色三分的。

确实,煮饺子需要:水开了后,“续些凉水,再煮沸,再续凉水,再煮沸”,
一般说,饺子就好了,我们谓之“煮饺三开”,但许多人只是知道这是传统留下
来的煮法,却并不知道这里面的道理,反正是爷传父,父传子,子传孙,都是这
样煮的,最后饺子就煮熟了。

其实,我推测,最早发明饺子的时候,其煮法并不是这样的,根据事物总是
从简单到复杂的基本发展过程,可能一开始就是用水一次煮熟。但是后来发现,
用“三开”法煮饺子,这饺子就更好吃一些,效率也高,于是,慢慢的,社会固
定化了这种煮饺模式,开始向后代传承。而一旦做为传统继承下来,许多人也就
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照用不误罢了,很少去想这里面的道理。认为,反正这是
老祖宗的做法,煮起来也好吃。这就行了。

这种煮法道理何在呢?

1、用“三开”判断时间:

煮饺子也有个时间问题,如果煮的时间不够,则饺子不熟,吃了会拉肚子;
而时间过长,则饺子容易煮烂,或者煮得太软,就不好吃了。那么,如果锅的大
小合适、水放的宽窄合适,饺子下的数量合适,饺子的个头合适,则,锅里的水
在加两次冷水共开三次以后,饺子就正好煮熟,而且不软不硬,爽嫩可口。

可能有人会说,要判断饺子的生熟还不简单吗?口尝不可以吗?当然可以,
但是,我们仔细想想,你既然要口尝饺子,可能很多时候吃到的是生饺子,这个
生饺子在你嘴里怎么办呢?吐掉吧;然后,煮煮再继续尝?也有可能已经煮过头
了,口尝时才发现,这已经晚了呀。所以,多数情况下,要么生的,要么就已过
了,正好合适的是少数情况。

而如果有一种办法,可以让你不需口尝,就能正好判断出饺子的生熟,你难
道不使用吗?这办法就是所谓“煮饺三开”法。

有经验的煮饺人,在“三开”以后,用漏勺舀出几个,用手指按按,如果饺
子皮内有空气充溢,则饺皮按下,一松手就会弹起,这饺子就熟的刚好合适。如
果还差点火候,就用漏勺压住饺子在水里转两圈,就恰到好处了。

“三开”法煮水饺,最好还是家庭小锅煮饺,一次不能太多,以免水久不开,
饺子容易沾锅。如果是商业性的大锅水饺,则师傅可能会简化这个程序,比如
“两开”,每“一开”时间拉长一些,拉长的时间他凭经验也能够把握,但这饺
子就比家常“三开”水饺味道差一截啦。

为什么呢?这要说到第二个理由了。

2、“开锅煮皮,闷锅煮心”

饺子要煮的好吃,还要处理好皮与馅的关系问题。如果皮已经煮烂(或者太
软)而馅还不熟;或者,馅已熟烂而皮还发硬,这饺子还是不好吃的。为什么皮
馅是包在一起煮的还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这就有个“开锅煮皮,闷锅煮心”的讲究。即,如果在水已经大开的情况下,
一般为防止开水溢出,人们都会把锅盖揭掉,把火捻小,由于此时水蒸汽有空间
腾腾向上,所以,它的热量对皮的作用大而进入馅的作用小,这就叫“开锅煮
皮”。如果用此法煮饺,往往皮软馅硬,就会影响口感了;

反之,如果我们把火捻小后,水的沸腾度不大,把锅盖盖着煮的话,由于有
蒸汽的作用,对馅的热量会很大而相对皮的热量小,就有点类似蒸包子一样,则
会发生馅软皮硬的情况,同样会影响水饺的口感。

而“三开”法煮水饺,是开锅同闷锅交替进行,保证了皮、馅的软硬度基本
均衡。有经验的师傅还会根据饺子皮、馅的不同软硬情况调整“开”、“闷”锅
的时间,最后煮熟的饺子,您吃着只觉得皮馅合一,没有分离感,会觉得“好
吃”。如果做不好这点,则水饺要么皮硬,要么馅硬,吃着就不舒服了。

3、“头锅饺子二锅面”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要做到“开锅煮皮,闷锅煮心”,也可以用火调
节啊,为什么要加两(或三)次水,还要是冷水呢?

这就涉及到第三个问题,俗话说“头锅饺子二锅面”,说的是,吃饺子要吃
头一锅的,口感较好,比第二锅的好吃,而吃面条则要吃第二锅的。吃面我们暂
且不去管它,就说说吃头锅饺子的事。

就口感而言,饺子要求外皮薄而清亮,爽口滑丽,不能够吃着粘口。第一锅
水由于是清水,还没有落下面粉混汤,所以煮出的饺子才能外皮清亮。这种饺子
外型好看,口感,一般人是会觉得好些的,于是,有了“头锅饺子二锅面”之说。

而第二锅以后,由于一般不会换水,水里已经遗下许多面粉,开水显得浑浊,
此时的饺子外表也会受到影响,呈混汤状,既不好看,也影响口感。

饺子外皮有个特点,即如果用冷水淋上以后,就会向清亮滑丽方向发展,而
且显得挺刮。并且,冷水的数量如果加得合适,则整个煮饺时间才刚好合适;如
果是加开水的话,则水会很快又开,煮的时间就会不够了,或者把饺皮煮烂。

另外,如果面皮和得比较软的话,浇淋冷水的“火候”把握的好,是可以调
节一下面皮过软的缺陷的。否则,也容易烂皮。

“煮饺子”是做饺子的最后一个环节,如果前面都做的挺好,而没有煮好,
则饺子的“好吃”就会打点折扣。而煮饺子这个环节也是许多人最不注意的,有
时也会影响饺子的口碑,使别人认为“不过如此”。其实,问题出在“煮”上,
而不是“好吃不过饺子”名不副实。

按照现在的科技水平,能够发明或者发明了能够推广使用一种机器(考虑成
本),去达到我上面说的“煮饺子”方法能够达到的程度吗?抬杠者当然可以说
“可以”,但对于真正的饺子爱好者来说,没有了“煮饺子”的成就感和“文化
感”,可能会有点遗憾的。我想,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对饺子的“吃感”吧。

“煮饺子”的传统方法是否有我上面说的那些道理,自可讨论。但太先生得
出的“宗教仪式”、“可笑的重复的场景”等等结论是否草率了一些?

反中医是我双手赞成的,但是应该有科学的态度和科学的认识水平,用科学
的思维去认识“传统文化”,这样反起来才有说服力。但是很遗憾,看来这个任
务还比较艰巨。套用一个句子,“煮饺子尚且如此,遍地中医信徒又有何惊奇?”

在科学网站新语丝上,号称崇尚科学、具有科学思维的反中医文化人却缺乏
对普通事物的科学认识能力,很随意地发生认识偏差,经常想当然地思考问题。
如此,既驳不倒对立面,也很难让旁观者追随。这,在反中医联盟责难对手固执
的同时,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的“科学思想”和“科学能力”呢?需不需
要清除一下自己的反科学思维残余呢?

哈,“煮饺子”“煮”出这么深奥的道理,把自己都吓了一跳。这也是久看
新语丝的一点收获吧。

二00八年六月五日
◇◇新语丝(www.xys.org)(xys.dxiong.com)(xys.dropin.org)(xys-reader.org)◇◇

关于煮饺子

njyd

怎么煮饺子只不过是个人的习惯,顶多这个习惯是学来的,没必要与文化联
系起来。连这事都能与宗教、共产主义联系起来,可见水平不是一般的高。

据说西方人做饭菜是按菜谱,什么东西放多少克都照着来,这也不见得是什
么高明的文化,他们也只不过是沿用前人的经验而已,没有多少人会深入地研究
里面有多少科学,与中国人按前人的“教导”办事没多大区别。

“填汤止沸手法”也只不过是前人的经验,与写在书上的经验是一回事。至
于关小火止沸,看来jameshu是有经验的,等它沸起来再关小火是来不及的。据
我的经验,第一锅不大容易沸出来,下的锅数越多越容易“爆沸”,这很明显与
汤里淀粉越来越多密切相关(俺没深入研究,也没这个闲功夫)。

这个“填汤止沸”对止沸确实是非常有效,但这个经验是有缺陷的。据我的
经验,不需要填汤,也不需要关小火(前提是火不能非常非常大,一般的煤气炉
大火没事),只要打开锅盖,用勺子搅和几下就行了,很简单。

更重要的是,不加凉水,就按我的做法,饺子汤沸了只要打开锅盖,用勺子
搅和几下再盖上,反复三到五次(根据你是不是爱吃烂些的),就熟了。这个办
法最大的好处是饺子不容易粘。

点过凉水的饺子,稍微放凉后会粘到一起,没法分开,不点凉水的饺子粘住
时拿起晃一晃很容易晃散开。(不是饺子本身晃碎了)这招是我当年从一位很爱
动脑子的师傅那里学来的,自此以后我煮饺子就再也不点凉水了。哪位自己下饺
子吃的可以试试,保证不是忽悠。至于里面的科学道理,我不知道。

再说说和面的问题,我虽然算是南方人,但从小家里就经常包饺子吃。和饺
子面从来没按“定量”过,一般来说和过几次就不容易出错。当然也会有出错的
时候,家里存面不多,不小心水加多了就只好吃面片汤了。但定量也不是那么容
易,气温不同、面的品种不同加水量也稍有不同,气温低加水要多些。从定量的
角度看,以前要粮票时南京卖的机切面夏天是一斤粮票买一斤三两,冬天是一斤
三两五,这说明夏天一斤面加三两水,冬天一斤面加三两五水,有所不同,当然
饺子面要比面条面加水多些。(这个一斤粮票称多重的面条一般人是不大知道的,
因为当时都是:“给我称多少粮票的”,不大关心具体重量是多少,那时好象也
不大提防国营商店会克扣斤两。因为我丈母娘当年是面条厂卖面条的,所以我才
知道。)

还有一个小经验:下饺子容易粘锅底,只要先用勺子把水搅动起来再一边搅
一边下,过一会再开锅盖搅一下,这样就不易粘锅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