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二月二还要吃哪些食物 二月二还要吃什么食物
1、二月二,还要吃饺子。饺子的形状像元宝一样,有的形状也像耳朵,二月二,龙抬头这天吃饺子,就称作吃龙耳。好吃不如饺子,很多地方都有这个说法,以前的时候普通老百姓家是不容易吃到饺子的,只有过年过节的时候才会吃点有肉的饺子,龙抬头,这一天都会吃肉菜饺子,馅儿中又有肉又有菜,肉菜的谐音是有财,象征着新的一年能够财源滚滚来。
2、二月二也会吃馄饨,馄饨皮里面包着满满的馅料,整个馄饨圆鼓鼓的,很像龙的眼睛,炯炯有神,所以二月二这天大家都会吃馄饨,希望能够像龙眼一样,日子过得非常有精神。
3、二月二吃春饼,吃春饼,象征着吃龙鳞,一个和巴掌一样大的春饼就像是一片龙鳞。春饼非常有韧性,里面可以选各种各样的蔬菜和肉,比如说酱肉肘子,鸡。用刀切成细丝之后,搭配上几种蔬菜,比如说韭菜,黄豆芽,菠菜都是可以卷到春饼里吃的。
4、二月二吃面条。龙须面因为它的形状得此名,二月二吃龙须面有顺顺溜溜的美好寓意,所以人们也会在这一天吃龙须面。
5、二月二吃年糕,江浙沪地区在二月二这天会有吃撑腰糕的习俗。寓意要把腰给撑住,吃了撑腰糕之后可以。干活不会腰痛,期盼着新的一年能够身体健康。
Ⅱ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吃啥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吃啥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吃啥,龙抬头是我国的农历节日,在龙抬头的时候,也有许多的传统习俗,而这其中就有许多的传统美食,龙抬头吃什么食物是非常讲究的,那么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吃啥呢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吃啥1
二月二龙抬头吃什么
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真是鲜香爽口。吃春饼时,全家围坐一起,把烙好的春饼放在蒸锅里,随吃随拿,热热乎乎,欢欢乐乐。
有些地方二月二吃的饼叫“龙鳞饼”,而吕梁地区这天吃煎饼或葱油烙饼,称为“揭龙皮”。北京一带,这天多食用春饼,叫做“吃龙鳞”,比较讲究的还在食用时搭配“合菜”。合菜是将瘦肉丝与菠菜、豆芽菜、蒜黄等菜蔬合炒而成,吃时将春饼一分为二,抹上甜面酱,配上大葱,再夹上合菜,卷成筒状而食。太原地区这天除吃烙饼外,还有吃水饺,叫做“吃龙耳”,也有人用饼卷上合菜吃,意谓合龙头。晋南这天则一定要吃麻花、馓子,谓之“啃龙骨”。
饺子
到了二月二,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这一天吃饺子被称作“吃龙耳”。过去,医学不发达,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们认为“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炸油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区,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称之“食龙胆”。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芥菜饭
农历二月二吃芥菜饭是温州民间广为流传的'习俗,并有"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旧时,老百姓生活贫困,卫生意识淡薄,再加上缺医少药,皮肤病(如疥疮)患者多,且易传染。芥菜含有大量的叶绿素及维生素C,经常食用富含叶绿素及维生素C的蔬菜,能提高自身免疫能力,增强抵抗力,对人的皮肤有好处。故有 "吃了芥菜饭不生疥疮"的说法。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吃啥2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吃什么一:
民俗专家表示,所谓“龙抬头”指的是经过冬眠,百虫开始苏醒。民间有“二月二,龙抬头,蝎子、蜈蚣都露头”之说。
二月二这一天民间饮食多以“龙”为名,如吃水饺叫“吃龙耳”,吃米饭叫“吃龙子”,吃馄饨叫“吃龙眼”,吃面条叫“扶龙须”,蒸饼也在面上做出龙鳞状来,称“龙鳞饼”。
这些习俗寄托了人们祈龙赐福、保佑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除此之外,青岛人还常吃炒豆子、炒面棋。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吃什么二:
打囤
打囤,又称“打 灰囤”、“围仓”,就是用草木灰在场院和庭院里撒成若干仓廪状的`图案。打囤要在二月二早晨,一般由当家人来打,先用簸箕盛上草木灰,用一木棒轻敲其边沿,使灰徐徐落下,成一寸半的灰线,边打边走,围一圆圈,名为囤或仓,中间再放上少许五谷杂粮即成。
煎饼熏虫
煎饼熏虫就是这天人们都吃煎饼,也有煎正月留下的年糕吃的,叫做煎糕熏虫。这是因为时在惊蜇前后,各种毒虫都开始活动,意在以此来提醒人们不要受毒虫的伤害。
二月二龙抬头习俗吃什么三:
农历二月初二,民谚说“二月二,龙抬头”,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这一天,人们会理发,图鸿运当头,还会将美食加上“龙”以示吉庆:吃猪头肉称“挑龙头”,吃面条称吃“龙须”,吃水饺叫吃“龙耳”,吃春饼叫吃“龙鳞”,吃米饭叫吃“龙子”。
龙抬头是什么意思:源于尧王的诞辰
龙抬头(二月二)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传说是尧王的诞辰。还有人相传是土地公公的生日,称“土地诞”,为给土地公公“暖寿”,有的地方有举办“土地会”的习俗:家家凑钱为土地神祝贺生日,到土地庙烧香祭祀,敲锣鼓,放鞭炮。在广西中北部壮族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八月二龙收尾”的说法。
二月二龙抬头的风俗吃啥3
1、饺子(龙耳)
饺子在北方人心中是一种有特殊含义的美食,逢年过节都是要吃饺子的,在二月二这天也不例外。不过,二月二吃饺子并不叫吃饺子,而是说“食龙耳”。而且讲究吃肉菜馅饺子,即饺子中有肉又有菜,“肉菜”谐音“有财”,寓意这一年财源滚滚。
2、馄饨(龙眼)
二月二这天不管吃什么都要想办法和“龙”联系起来,讨个好彩头。馄饨圆鼓鼓的,很像龙的眼睛,炯炯有神。因此,二月二这天大家都会吃碗馄饨,叫“吃龙眼”,寄语眼睛明亮,能够看清未来的路。
3、龙须面(龙须)
龙须面是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因面条细如发丝,下滚水如银龙入海,故而得名。龙须面算得上上是最正式的“龙食”,二月二吃龙须面叫“扶龙须”。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很多人都喜欢在这一天吃碗“龙须面”。
4、春饼(龙鳞)
春饼圆且薄,晶莹剔透,看起来就像一片片龙鳞。二月二吃春饼叫“咬龙鳞”,把准备好的鸡蛋、豆芽、韭菜、猪头肉、酱肘子等一起卷入饼里包起来吃,食材丰富,象征富裕美满。
5、炸油糕(龙胆)
北京、天津等地的人们,在龙头节这天要炸一些糖油糕、菜角来吃,称之为“食龙胆”。做法是将黄米磨成面,包入糖馅、豆馅、菜馅等,油炸后色泽金黄,掰开圆圆的油糕,香甜的馅料慢慢流出来,吃起来里香外脆,非常可口。
Ⅲ 二月二北方风俗吃什么 二月二龙抬头吃啥北方
导读:二月二正值春天来临,所以二月二的饮食都与春天相关,在二月二的食俗中,春饼和春卷就是寓意春天到来的美食,其实南北方二月二美食是有一定差别的,那么你知道二月二北方风俗吃什么?二月二龙抬头吃啥北方吗?以下是我对北方二月二美食的介绍,感兴趣的朋友来看看吧。
二月二北方风俗吃什么
1、面条
吃面条,也叫吃“龙须”,龙须面也由此而得名。“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人们用吃面条的习俗来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
2、饺子
到了二月二,家家户户都会包饺子,这一天吃饺子被称作“吃龙耳”。过去,医学不发达,染上病就不容易治好,大概人们认为“龙抬头”会镇住一切病害,吃了“龙耳”,龙会保佑自己身体健康,祛除百病,到现在还流传着“二月二吃水饺,百病惧龙体外跑”的顺口溜。
3、炒豆子
炒黄豆源自武唐时期的传说,据传因武则天夺唐氏江山,改国号为周,引玉帝大怒,命传谕四海龙王三年内不得向人间降雨,玉龙不忍,违反帝谕私自降水,结果被打下凡界,压在山下,并立了一座字碑,上写:“玉龙降雨犯天规,当受人间千秋罪。要想重登灵霄阁,除非金豆开花时。”百姓们为救玉龙,想尽了办法,这年的农历二月二,人们发现黄豆都是金黄的,很像金豆,于是家家户户都炒了很多黄豆,并在院里设案焚香,供上“开花的金豆”,玉帝因此而释放了玉龙,人间得降甘霖。
4、焖子
“煎焖子”叫“煎龙鳞”,因为银白色的焖子切成扁块状,排在一起很像龙的鳞片。每片“龙鳞”的两面都被煎成金黄色,以表示对“懒龙”的惩罚,督促它尽力治水,好带来丰收。吃的时候,把煎好的焖子盛到碟子里趁热浇上麻酱汁、蒜泥、醋、酱油等作料,佐以主食大饼或烧饼食用,清香爽口,余味绵长。
5、煎饼
二月二还有吃煎饼的习俗。二月二吃的煎饼多是高粱面或白面做的。把面调得粘糊糊的,把锅烧热,最好是平底锅,用一块肥肉一搓,以防粘锅,再把调好的面糊摊在锅内,用铲子摊匀,转眼就熟。这是因为当时正好是惊蛰前后,各种毒虫都开始活动,人们以此来提醒不要受毒虫的伤害。
6、炒面棋
炒面棋又名炒蝎豆,有棱有角,形似棋子。此时恰逢初春,蝎类毒虫苏醒,吃炒面棋意喻着人们对害虫的规避心理,童谣唱曰:“吃了蝎子爪,蝎子不用打。”
7、吃太阳糕
老北京二月二除了吃春饼外,还有一种名曰“太阳糕”的食品,是用来祭太阳神的。民间有在二月初一这天祭太阳神的习惯,后将土地神的生日也纳入其中,改在二月二,称中和节。《燕京岁时记》记载:“二月初一日,市人以米面团成小饼,五枚一层,上贯以寸余小鸡,谓之太阳糕。都人祭日者,买而供之,三五具不等。”这种糕是用米粉蒸制的。
二月二龙抬头吃啥北方
炸糕
在北京、天津等地,人们有在春龙节这天吃油炸糕的习俗,叫“食龙胆”。有两种,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油炸糕色泽金黄,被称作龙胆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黄米,再把黄米磨成面,即成黄米面,由黄米面做成的黄米糕具有“黄、软、筋、香”四大特点。
龙须面
吃面条是“扶龙须”,北方人喜欢在二月二吃碗“龙须面”讨个好彩头。龙须面由山东抻面演变而来,抻出的面细如发丝,下水如银龙入海,所以得名。龙须面有一个传说,相传御膳房里御厨,在立春当日,做了一种细如发丝的面条,宛如龙须,皇帝胃口大开,龙颜大悦,赞不绝口。二月二食龙须面有“顺顺溜溜、顺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春饼
二月二吃春饼也被叫做咬“龙鳞”,是因春饼圆且薄的形状好似鳞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饼的习俗源于清代,或素或荤,饼内卷入肉食以及韭菜、萝卜、豆芽等蔬菜。
猪肉饺子
吃水饺叫吃“龙耳”,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财源滚滚之意。
猪头肉
吃猪头肉称“挑龙头,二月初二吃猪头肉也有说法。自古以来,供奉祭神总要用猪牛羊三牲,后来简化为三牲之头,猪头即其中之一。
驴打滚
老北京的习俗,人们总喜在农历二月二买“驴打滚”品尝。黄豆粉面裹豆沙馅儿的驴打滚外形圆润,有“财源滚滚”的吉祥含义。
米饭
吃米饭叫吃“龙子”,这个大家比较容易做到。米饭不见的是白米饭,杂粮饭也是可以的。
馄饨
吃馄饨,就是吃''龙眼“,如果面条、饺子和馄饨一起吃就是龙拿住珠。
Ⅳ 二月二要吃饺子吗 二月二吃饺子的寓意
二月二俗称龙抬头,在这一天人们往往会遵照习俗,以此希望可以有个好兆头。那么二月二是不是要吃饺子呢?二月二吃饺子有什么寓意呢?
二月二要吃饺子吗
看地方的讲究。2022年农历二月初二有的地方是有吃饺子的风俗。二月二这天老百姓吃的东西都要加一个龙字,比如面条是龙须,饺子是龙耳,炸糕是龙胆,除了这些“龙身上的吃食”,日常吃的食物也要叫一个好彩头,比如豆腐叫兜福,芥菜叫借财等等。饺子有的形就像是元宝,有的形就像是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二月二吃饺子的寓意
龙抬头要吃饺子,算是传统习俗,代表好运的意思。龙抬头是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传说是龙抬头的日子,它是中国城乡的一个传统节日。庆祝“龙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二月二龙抬头要吃“龙耳”(饺子)。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旧时,饺子是不易吃到的,过年过节吃到的也多是缺油少肉的饺子,只有一点肉味儿来解馋。如今的饺子馅料不一而足,从素菜、鸡蛋到猪、鸡、鱼、虾等各种肉类,几乎没有不能包进饺子里的食材。
二月二为什么要吃春饼
吃春饼叫做“吃龙鳞”是很形象的,一个比手掌大的春饼就像一片龙鳞。春饼有韧性,内卷很多菜。如酱肉、肘子、熏鸡、酱鸭等,用刀切成细丝,配几种家常炒菜如肉丝炒韭芽、肉丝炒菠菜、醋烹绿豆芽、素炒粉丝、摊鸡蛋等,一起卷进春饼里,蘸着细葱丝和淋上香油的面酱吃。
二月二为什么要吃猪头肉
按照北方传统习俗,家家户户会用猪头作为祭祀神灵的供品,并吃猪头肉、剃龙头讨鸿运当头的彩头。各大超市都把猪头肉放在显着的位置,刚烀好的猪头肉冒着热气端过来,香气扑鼻,四下呼啦围过来一群人,你要半个,我要半个,谁都不多买,只那么小半斤,回家切成肥瘦相间的薄片,蘸着蒜酱吃,香而不腻。二月二龙抬头吃猪头的习俗由来已久,在过去,有条件的人家从市场上买回整个的猪头,燎净上面的须毛,放大锅里烀,烀熟了,在烹调上用些功夫,猪耳朵,猪舌头,一盘盘端上桌来。二月二吃猪头肉,意在应和“龙抬头”,希望一年里运势抬头,吉祥如意。
Ⅳ 2月初2要吃什么要做什么
1、2月2龙抬头吃饺子
饺子有的形似元宝,有的形似耳朵,龙抬头这天吃饺子称之为“食龙耳”。“舒服不如倒着,好吃不如饺子”,旧时,饺子是不易吃到的,过年过节吃到的也多是缺油少肉的饺子,只有一点肉味儿来解馋。如今的饺子馅料不一而足,从素菜、鸡蛋到猪、鸡、鱼、虾等各种肉类,几乎没有不能包进饺子里的食材。在“龙抬头”这天,讲究吃“肉菜饺子”,即馅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谐音“有财”,寄语新年财源滚滚之意。
(5)二月二吃饺子好吃吗扩展阅读:
二月二龙抬头有哪些习俗:
1、吃龙食:二月二在饮食上也是有一定的讲究的,这一天的饮食多以龙为名。吃春饼名曰“吃龙鳞”,吃面条则是“扶龙须”,吃米饭名曰“吃龙子”,吃馄饨名曰“吃龙眼”,而吃饺子名曰“吃龙耳”。这一切都是为了唤醒龙王,祈求龙王保佑一年风调雨顺,获得好收成。
2、理发:二月二这天,理发店里特别忙。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有“正月里不理发”的说法在民间流传,很多人在腊月理完发后,一个月都不会再理,而是等到“二月二”。
3、接“姑娘”:二月二还有一项重要的习俗就是接“姑娘”,即娘家人接回已出嫁的女儿,故有“二月二,带姑娘”之说。苏北人的礼数多,其中正月里“姑娘”是不能住在娘家的,初二到娘家拜了年后也必须当天赶回婆家。但到了二月初二,娘家人就来接女儿回去,住上几天,一是正月里忙活了好长时间,比较劳累,接回娘家好好歇一歇;二是新的一年刚开始,又要忙碌了,所以要犒劳犒劳她。
龙抬头有哪些禁忌:
旧时这天早晨,人们要敬奉碾子,传说碾子是青龙的化身。有的还把磙子支起来,表示“龙抬头”,以显尊贵、图吉利。妇女忌做针线怕“扎瞎了龙眼”;不磨面,不碾米,不行大车,怕“砸断了龙腰、龙尾”。
二月二这天大多数农家都吃“鼓撅”(手搓面条),俗称“顶门棍”。为什么吃“鼓撅”?有人说,吃了“顶门棍”,把门顶住,邪祟不入,一年太平。有人说,过春节大家都吃闷了、玩昏了,吃一顿“鼓撅”顶灵性,就开始干活过日子了。北方多炒豆子的习俗,就是将黄豆、豌豆、玉米等豆子放到锅里炒,然后食用,民谣曰:“二月二,龙抬头,家家锅里嘣豆豆,惊醒龙王早升腾,行云降雨保丰收。”有人还在附近的药王庙里烧香叩头,祈保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