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山西永济牛肉水饺是怎么做的求视频
配料:(配料的数量可以随包多少饺子而变,主要是说明,牛肉大葱饺子馅料的内容)。
原料:牛肉500克, 白萝卜1000克, 大葱50克,木耳50克 鸡蛋1个, 姜汁50克, 嫩肉粉5克, 精盐10克, 胡椒粉5克, 姜末10克,料酒15克, 酱油25克, 鸡精15克, 香油25克, 精炼油30克, 干淀粉50克。
做法:
1、牛肉要先去掉筋膜,否则会咬不动的啦,洗净,绞成细茸,用嫩肉粉、料酒、精炼油拌匀后,腌制大约约40分钟才能入味儿,再加姜汁和清水250克搅拌均匀。
2. 然后把白萝卜去皮洗净,切成厚片,放入到沸水锅中煮熟后捞出来,放案板上用刀剁成细粒,越细越好,然后再用纱布包住,挤出水分;然后撒上葱末,姜末。
3.把牛肉茸和萝卜粒儿和洋葱末搅拌匀了,再加入精盐、胡椒粉、酱油、味精、香油、干淀粉、鸡蛋液拌匀,这样,就算是大功告成啦,,呵呵
需要提醒你的是:
1、牛肉中不能有筋膜,且牛肉要绞细,才能多吃水分,使之细嫩。
2、嫩肉粉也可用苏打粉代替,但用量不可过多。
3、配料中白萝卜也可用韭菜、芹菜等代替,如无洋葱可用大葱代替。
这样的牛肉大葱馅,绝对好吃,你试试啦,,
❷ 山西运城特色美食
羊杂烂
羊杂烂发源于山西省运城市新绛县着名的传统小吃,是由羊骨架熬制成的上等羊汤,加之以羊肠、羊肝、羊肺、羊血、羊肚、羊肉等肉食,再佐之以羊油辣子、香菜、葱花等,鲜美无比具有鲜而不膻、香而爽口等特点,一般加之以晋南名食麻花或锅盔泡在汤中,是新绛乃至晋南地区秋冬季节很地道的小吃。民谣道:“太原头脑西安泡,新绛羊汤也蛮好”。它与运城地区其它地方的羊汤、羊杂割不同,虽然同样是用羊杂做成,但不杂放豆腐、粉条。每天早晨顾客盈门,一抢而空。羊肉、羊油、羊血、羊汤,含有较高脂肪、铁质和蛋白质,发热量大,属于热性食物,所以,冬天人们特别喜欢吃。
2、北相羊肉胡卜
北相羊肉胡卜,距今有一百多年历史,久负盛名味道清爽,油而不腻,滋补身体,为当地群众性的名吃佳品。运城市北相镇人做得最好,故名北相羊肉胡卜。制作方法是: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加鲜羊肉汤煮成,再加香油、葱花、红辣椒面等调料。味道清爽,油而不腻,滋补身体,为当地群众性的名吃佳品。
3、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是一种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点,正宗闻喜煮饼多产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在山西有着饼点之王的美誉,又有国式糕点绝产之美称。在晋南民间把“炸”就叫“煮”。主要原料为面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粞及上等红白糖等。闻喜煮饼形似圆月,由于外皮粘满白芝麻,所以外观是月白色。其外裹芝麻,滚圆状,内有栗色、绛白二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吃起来酥沙香甜、不皮不粘不腻,久不变质。
4、闻喜葱花饼
闻喜葱花饼起源于明代。相传,当时在闻喜县衙门口有一家小吃铺,其以特殊工艺用面粉、油、葱花烙烤出的烤饼,层多且薄、皮脆酥香、色泽黄亮、余味悠长,深受当地人和过往客商的青睐,渐渐名扬三晋。之后,小吃铺技师便北上省城太原,开店迎客。清朝时期,京官杨深秀(山西闻喜仪张人)又带领炊饼师傅进京献技,竟一举扬名,京人把刀削面、平遥牛肉、闻喜葱花饼誉为山西三大名吃。杨深秀将葱花饼推荐给皇宫御膳房,请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品尝,颇受赞赏。闻喜葱花饼遂闻名四方,传承至今已有五六百年的历史。
5、永济牛肉饺子
永济牛肉饺子是山西永济的一种民间小吃,相传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由于当地回民较多,喜食牛肉。为了传统和正宗,他们常常采用自己养牛,自己宰杀,或到处卖或自己食用。晋南人喜食饺子,慢慢地当地回民就喜欢用精纯的牛肉做馅,制作牛肉饺子。由于选料科学,用亲自熬制牛骨头汤伴馅,使牛肉饺子吃起来鲜、香、嫩、滑,回味无穷。永济牛肉饺子皮薄馅嫩,久煮不烂,味道奇绝,食之香而不腻,既可当主食,又可做下酒菜,因而有“吃饺子喝酒,越喝越有”的说法。永济牛肉饺子的奇特之处就在于用料和拌馅,其配方在国内可以堪称一绝,无可比拟。
6、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干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
7、解州羊肉泡馍
解州羊肉泡馍是山西解州着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
❸ 山西永济牛肉饺子的做法步骤图,怎么做好吃
牛肉饺子的做法
材料
牛肉1000克,白萝卜1000克,面粉,大葱3棵,姜,嫩肉粉5克,精盐,料酒,酱油,香油,植物油
做法
1、牛肉馅用嫩肉粉、料酒、植物油拌匀后,静置约40分钟。
2、姜切末,牛肉馅里加姜末及250克清水,搅拌均匀。
3、白萝卜洗净,擦成细丝,入沸水锅中煮熟后捞出。用手挤出水,放菜板上用刀剁成细粒。
4、大葱切细末。
5、牛肉馅中加入萝卜粒、大葱末,再加入精盐、酱油、香油拌匀即成。
6、面粉中边加水边搅拌,直到成雪花状。用手揉匀成饺子面团,盖湿布饧15分钟再次揉匀(我家和饺子面团面粉和水一般是100:60)
7、面团在案板上搓成条,分割成剂子。把面剂子按扁,擀成饺子皮。
8、取一张饺子皮,中间放入馅料,包成月牙形的饺子。
9、锅内加足水,大火烧开,下入饺子。
10、用漏勺沿锅边轻推饺子,使饺子转起来不沾锅底,待锅内水开起来,打入半碗凉水,再开起来还要打入半碗凉水,反复3次。
11、直到饺子的肚子鼓起来,用手按压饺子皮能迅速弹起来就煮熟了,立即捞出。
❹ 永济市美食
永济市美食有永济牛肉饺子、麻肉、永济刀削面、永济连锅面、永济羊肉泡馍等。
1、永济牛肉饺子:永济牛肉饺子皮薄馅嫩、久煮不烂。味道奇绝,食之香而不腻,既可当主食,又可做下酒菜。因而有“吃饺子喝酒,越喝越有”的说法。永济牛肉饺子的奇特之处就在于用料和拌馅,其配方在国内可以堪称一绝,无可比拟。
2、麻肉:麻肉的制作工序比较复杂,肉要先炸,再配上调料上锅蒸,每每总是蒸上一盆,吃的时候挖出来一勺,配上青菜、木耳、豆腐之类的煮出来吃,味道极香!
3、永济刀削面:永济刀削面是永济人民日常喜食的面食,因其风味独特,驰名中外,用刀削出的面叶,中厚边薄。棱锋分明,形似柳叶;入口外滑内筋,软而不粘,越嚼越香,深受喜食面食者欢迎。
4、永济连锅面:连锅面是晋南农村的一道家常饭,因为用料简单,吃起来热和又滋润而深得人们的喜爱。
5、永济羊肉泡馍:永济羊肉泡馍是着名的汉族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
❺ 运城美食有哪些
一、羊杂烂
羊杂烂发源于山西省运城新绛县着名的传统小吃,是由羊骨架熬制成的上等羊汤,加之以羊肠、羊肝、羊肺、羊血、羊肚、羊肉等肉食,再佐之以羊油辣子、香菜、葱花等,鲜美无比具有鲜而不膻、香而爽口等特点。
一般加之以晋南名食麻花或锅盔泡在汤中,是新绛乃至晋南地区秋冬季节很地道的小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羊杂烂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闻喜煮饼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永济牛肉水饺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稷山麻花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阳城卤肉
❻ 运城哪里的饺子好吃
在北方的主食菜单里,饺子的地位很高,尤其在山西,不仅仅是逢年过节,一般家庭聚餐,饺子也是必备一道。
山西地形狭长,南北长680多公里,饮食习惯上差异很大,山西人都爱吃饺子,但从做法到吃法就不一样了,晋中晋北猪羊肉饺子是主流,吃法除了晋北蒸饺,大部分还是煮了放盘子里,大家一起吃,而且要搭配陈醋。但是,到了晋南,则完全不一样,我经常去运城,吃饺子和太原做法吃法不同,太原是猪肉羊肉是主流,而永济是牛肉饺子是特色;太原是放到盘子里大家一起吃,运城是每人一碗,各吃各的;太原是吃干饺,永济是汤饺;太原是宁华府醋是必备,运城则是米醋就行不讲究。
但是运城也不小,盐湖区和永济的吃法也不一样。运城市区里,我吃过的饺子,有印象的是一家手工饺子店,店面不起眼,装修也谈不上,但就是生意很好。叫老运城纯手工饺子,在禹都大道。还有一家是西安饺子宴,名字叫的挺大,味道也还行,量大实惠,肚丝汤不错。以前在运中对面有个马师水饺,也不错,后来搬家了,没再去过了。此外,运城市区还有几家自助饺子店,看你的需要自己选择吧。南风广场的饭店较为集中,马师好像也搬到南风了。
除了运城市区,我还想说说永济牛肉饺子,第一次吃是在十年前,那时晓雪还没搬家,经常要去晓雪买饺子馅,带回太原家人包着吃。永济的牛肉饺子确实好吃,是汤饺,每人一碗,晓雪是最出名的,搬了家之后更大了,而且带动周边开了好多饺子店。除了晓雪,还有家建民饺子馆也很出名,但我没去过,不好比较。现在晓雪做大了,准备在太原高新区开分店了都。总得感觉是,运城的饺子比太原的好吃,虽然我是太原人,其实不仅饺子,运城饭就很有特色,有自己的风格,专属菜品很多,比太原饭好吃多了,我说的是真心话。
运城的饺子有蒸饺、汤饺、干饺、水饺等许多种,运城人是挺会吃的哦!
运城最初的饺子就是满大街经常能看到的永济牛肉饺子,据说都是永济人开的,吃着香喷喷的。永济饺子吃的时候会有汤饺、干饺之分。汤饺就是把煮好的饺子捞到一碗用香菜、葱花等勾兑出来的香汤里,可以一边吃饺子一边哧溜哧溜地喝汤。要干饺的话,就是把饺子捞到盘子里,再配上一碟老陈醋,沾着吃,老板会在你吃饺子的时候,再送你一碗饺子汤,说是原汤化原食,美咂了!这种永济饺子馆现在应该也能在大街上找到。
水饺方面,过去老运中对门的有一家水饺店名气比较大。当时的地方不大,上下两层,天天食客爆满。后来搬到引黄局对面了,地方扩大了,能承揽酒席了,但仍以水饺为主打。
不过,前几年听说府西街有家小店,专门做水饺生意,许多嘴刁的人常常开着车到那条老街上,从门口买两个葱花饼,要一大碗水饺,刺溜刺溜地喝出一身大汗。南街小学对面好像也有一家,听说还是一家人开的。
蒸饺,最早出现在“运城饭店”,就是现在钟楼小区东北角路北拐角处,现在已经不在那里了。当时吃一笼蒸饺,那是真的香啊!皮薄馅大,咬一口满嘴流油,啧啧啧!
到后来,西安饺子宴进入运城,五花八门的馅料满足了不同口味食客的需要。
现在,许多饭店都有了速冻饺子,但还是怀念饺子们当年的味道。
喜欢+关注,我在山西运城,与您分享更多!
自己家里包的饺子好吃!
❼ 山西运城有哪些美食
我是运城旁边的,就我所知道的简单介绍一下。
山西人喜面食,地方风味小吃更有盛誉,晋南大部分地区喜食饼子、干馍,运城也不例外。运城本土的特色小吃不少,羊肉泡馍也是运城的,但在西安被发扬光大。其他的如闻喜煮饼、豆沙糕、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馍、芮城麻片等,都很有特色~
闻喜煮饼
是运城市闻喜县生产的着名糕点,距今已有300多年 历史 。煮饼外裹一层芝麻,滚圆状。将芝麻团掰开,便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营养丰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腻,久不变质,越嚼越香。
运城豆沙糕
运城豆沙糕由豌豆、栀子、柿饼制成。到了民国年间,豆沙糕担摊比比皆是,成为独具风味的地方小吃。豆沙糕制作精细,形态美观,香松软润,甜肥带卤。
解州羊肉泡馍
运城市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看着美,吃着香”而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
泡泡糕
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做原料,经过烫面、制馅、油炸等几道工序,吃起来香甜、酥、脆,而且有滋阴补肾延年益寿的功效。
芮城麻片
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具有酥、脆、香、甜的特点。花以晋南优质精粉、新疆为生油、山坡白芝麻、两广白沙糖以及天然食盐、鸡蛋、椒叶等为原料,经过十多道生产工序精制而成。
北相羊肉胡卜
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加鲜羊肉汤煮成,再加香油、葱花、红辣椒面等调料,北相羊肉胡卜就做成了。味道清爽,油而不腻,滋补身体。运城市北相镇人做的最好,因此得名。
因为不是当地人,所以有些列举不当的地方,请谅解,各县各地区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能完全列举出来。
运城山西晋南,又叫“大运之城”“盐运之城”,辖1个区、2个县级市、10个县。
运城有什么 美食 ?咱们一一说来。
老赵家是运城永济,那就先从永济说起,说的都是最能代表一个县市的 美食 。
永济最有名的 美食 当属“永济牛肉饺子”和“永济扯面”,永济饺子好久没吃了,扯面前两天刚咥了一碗。
各位看看图片就行,小心流口水,如去了永济,老赵请大家吃。
说来惭愧,临猗离永济不远,老赵从没去过,临猗有什么 美食 ,全凭听说。
看老赵说的对不对?
平陆最有名的应该是“平陆油泼面”,可惜只是听说过,没吃过,侯马也有平陆油泼面,但老赵感觉还是去当地吃最正宗。有机会一定去平陆吃一碗闻名河东的平陆油泼面。
芮城县紧挨永济,最有名的 美食 小吃,麻片当仁不让,麻片是小时候记忆中的 美食 。现在好像外地买不到了,偶尔还是能吃到。
闻喜有两样 美食 ,比较有名,一是闻喜煮饼,还有就是闻喜花馍。
闻喜煮饼以前经常吃,现在感觉太甜太油,不怎么吃了。
而闻喜花馍,网上看到过,没吃过,感觉是馍中精品,堪称艺术品,吃了有点亵渎了花馍。
夏县 美食 ,老赵就知道一种大概叫枣蛋馍。好像在神潭大峡谷买过,
枣摊馍拳头大小,分两种。一个是把煮熟的鸡蛋包在里面,另一个是把柿饼、花生碎、葡萄干、瓜子仁、麻花和核桃仁包在里面,外皮薄里嫩,味道鲜美。
据说绛县也有一种扯面叫 回民扯面,是绛县传统的面食小吃,扯面的面是软硬适度,反复甩,扯出来的薄而未断的面片,煮入骨头熬制的牛骨汤,加入大量卷心菜丝,出锅前放一把蒜末,出味捞出,最后加香菜和牛肉片。牛肉扯面汤味鲜美可口,扯面柔软劲道,再配以带有浓浓肉味的卷心菜丝,每逢佳节或出门赶集,吃上一碗,回味无穷。
这么好吃,老赵也是听说过,没吃过,写这篇问答,感觉像井底蛙,啥也不知道,啥也没吃过,惭愧惭愧!
万荣,记得还是前几年,骑自行车去过一次,走侯马,过新绛稷山,到万荣。
万荣的 美食 小吃挺多的,有万荣凉粉、万荣醪糟,万荣饸饹等。
年前在侯马吃过一个叫“万荣炒晋糕”不知道是不是万荣当地的,还是演变而来的。
河津有名的 美食 就知道,河津的黄河大鲤鱼和臊子面,
大鲤鱼在黄河边吃过,不知道是不是正宗的,臊子面味道挺不错。
稷山翟店饼子和稷山麻花,没什么可说的,大家都知道。
新绛的暖锅子,砂锅,卷子算得上当地有特色的 美食 小吃,曾经骑着车子去新绛吃砂锅,卷子是一道下酒菜,暖锅侯马挺多的。
垣曲好像就去过一次,还是九几年的时候,曾去过中条山有色金属公司,在哪儿拿了一张就业协议,但后来没去哪个单位,当天在垣曲吃的什么,全忘了。
对垣曲县的 美食 小吃,一无所知。只能怪自己孤陋寡闻。
运城本地有名的且老赵知道的,运城大盘鸡,馍夹菜,解州羊肉泡,北相胡卜,这几样到都吃过,估计运城人都吃过,就不瞎咧咧了。
看到这,估计大家心里空落落,运城 美食 小吃太多了,老赵好多都没吃过,只因为老赵才疏学浅,见少识不广,只能列举这么多,还需要大家来补充,感谢!!!
晋南醪糟
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 历史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
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有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
烹制醪糟,需先制作一个特别的风匣炉,状如打铁炉,炉口直径26厘米左右。通炉膛前方,焊接一节长约33厘米、前细后粗直径3.3厘米的铁皮烟管,另外还需一个大的黄铜瓢。用独特的原料和灶具烹制的洪洞醪糟,色纯味正,清香悠长。经过百余年的发展,醪糟已有藕粉醪糟、清汤醪糟、蛋花醪糟、桂圆醪糟、三仙醪糟等十余个品种,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大众化羹汤。
甑(zeng)糕
甑糕是由糯米和枣闷蒸而成,关键是适时加水掌握火候。虽不及八宝米,在晋南一带也久负盛名,因为它是用特殊的器皿蒸煮,一粘二甜,老少可口,如与涝糟合煮少许,饮之,更是别有风味。为新绛老少皆宜的传统小吃。
特点:软、粘、甜、热,喜甜可多放白糖,宜热食。
晋南泡泡糕
晋南泡泡糕,晋南的侯马、临汾、芮城等地,有一种独特的风味食品,当地人称之为“泡泡糕”,即泡泡油炸糕。泡泡糕,是在油炸过的糕表面起了许多鼓起来的泡泡,人们便按它的外观起名为泡泡糕。泡泡糕用料简单,用白面、猪油、糖、陈皮、香料等做原料,做起来工艺较为复杂。要经过烫面、制馅、油炸等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有严格的程序。油糕从油锅捞上来后,看上去好像一朵含苞待放牡丹花,泡似银絮、白中微黄,吃起来香甜、酥、脆。侯马市一位老师傅屈志明,他制作的“太后御膳泡泡糕”,晶莹透亮,酥脆香甜。这种原来专供清代末年慈禧太后享用的食品,是用人参、党参、黄芪等十余种名贵中药泡汁和面,以白糖、玫瑰、樱桃、核桃仁等为馅,油煎而成,不但香甜可口,而且有滋阴补肾延年益寿的功效。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运城的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干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运城,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目前,稷山麻花已进入北京、深圳、黑龙江等10多个省市销售,颇受欢迎。
新绛生炒面
生炒面有肉炒和蛋炒两种,选用类似龙须面粗细的面条,略蒸之后待用。炒制过程其实也很简单,像一般炒面那样先把各种蔬菜(一般还是小青菜也就是小油菜居多)炒到差不多放入半熟的面加入各种调味料(值得一提的是孜燃,它是生炒面的出味之处)略翻炒,加盖(一般老板直接用盘子盖的)闷制片刻,出锅。可能我说的不是很准确,大体如此吧。扑鼻的是孜燃独特的香味再加上蔬菜的清脆和面的蓬松,没有油腻的感觉,很不错。
绛州猪卷子
最有名的还是新绛县西庄猪卷子!
新绛砂锅
一句话:好吃。新绛县文化馆旁边的砂锅尤其好吃。
新绛鸡蛋旋子
饼在我国古代是各种面食的总称。《说文解字》说:“饼,面食也”。在火上烤或者烙的,统称炉饼。
新绛炉饼种类颇多,当新绛鸡蛋旋子(鸡蛋烙饼)为佳。
鸡蛋烙饼,当地俗称鸡蛋旋子,先烙好葱花饼,然后单 面或者双面粘上鸡蛋即成。皮簿味香,油而不腻,食之无腥,为新绛县独有。
特点:香、酥、软、绵,老少皆宜。
多味斋:鸡蛋旋子 梁冬
夜幕降临,在国家 历史 文化名城山西新绛县城的龙兴塔下,琳琅满目的小吃摊点星罗棋布,在熠熠灯光下散发着阵阵浓香,吸引着众多的消夏乘凉的食客。
一日,几位友人在小吃摊点小聚,自然谈到新绛的名吃——鸡蛋旋子。
一位友人提议,《人民日报》开辟了“多味斋”栏目,介绍各地的小吃、名吃。你们摇笔杆的能不能把“鸡蛋旋子”向全国读者推荐,让人们都尝尝这一美味佳肴呢?提起“鸡蛋旋子”,我这位外来人第一次品尝还是在乡下。七十年代中期,我从外地调到新绛县委工作。那年头,经常下乡,且与群众“三同”,尽管农民们不富裕,但对干部的到来却十分热情,总要把家里最好的,自己拿手的做给干部吃。热情的老乡说:“今天给你们拨个鸡蛋旋子吃吃。”当时,我不知什么是鸡蛋旋子,知道有鸡蛋一定好吃。不一会儿,一盘卷起来,切成两半,像是烙饼的食品端上来,我用筷子夹起一块,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咬一口,暄、酥、香味俱全,我一口气吃完了两块,连声称道:“好吃极了,好吃极了!”老乡说:“好吃还在后面,这个鸡蛋旋子是一面粘,下一个给你两面粘鸡蛋的旋子。”果然,下一个两面粘鸡蛋,把烙饼包在中间,吃一口更酥、更香。
为什么叫鸡蛋旋子我没有细加考证。大概是一种地方叫法,不管怎样,第一次给我留下美好的记忆,以后每一次下乡和到小吃摊点吃饭,我总要说:“来一张两面粘的鸡蛋旋子。”没有料到,这以后还成了干部下乡向老乡讨吃的戏言。
鸡蛋旋子做起来并不复杂,先把一半白面用开水烫一下,接着另一半白面用冷水和,最后把两块面放在一起合,和的面比饺子面还软,用擀杖把面擀成饼子一样厚,放上葱花、盐和油,卷起来,分成若干小块,一块大概不到一两,然后擀成直径七寸左右,厚一厘米的圆形。鏊子上用刷子刷上食用油,把擀成的烙饼放在上面,待会儿用手旋转几周(大概这就是旋子的来历),烙熟放起来,再烙另一个。一般是把烙饼烙好,厨师往碗里打两个鸡蛋,放上切碎的韭菜和盐搅拌,把鸡蛋倒在鏊子上摊成烙饼大小,稍后把烙饼放在上面,用宽竹片翻动,不到一分钟,鸡蛋旋子便熟了,把它折成三折卷起来,用竹片从中间切开,一盘鸡蛋旋子就上桌了。如果是两面粘鸡蛋,再打两个鸡蛋粘到另一面就是了。
鸡蛋旋子好吃,我让家人也学着做,把一些原理告诉了她,但做出来终不是当地的味道,不是烙饼擀厚了,就是面和硬了,不过以后试了几次,就渐渐入门了。
由于工作关系,时常接待外地的客人,我常常把他们带到小吃摊点,让他们品尝鸡蛋旋子,他们都说:好吃,好吃。
之后,便有了到新绛不吃鸡蛋旋子,就没有在新绛吃饭之说。
《人民日报》(2000年07月15日第八版)
绛州辘座
辘座是新绛路家祖传的小吃,因形似古代车轴上的箍而得名,面粉加糖、苏打等揉成面团,捏成形后入锅油炸而成,酥甜香脆皆具。
稷山饼子
稷山饼子早在明朝就已出名,有圆形油酥饼、半圆形葱花饼或麻辣饼及三角形油酥饼三角类型,口味香酥适口。饼子是人们日常生活中再普通不过的传统风味面食小吃。
作为一枚吃货,提到运城首先想到的是大盘鸡、涮牛肚。额,脸红三秒钟……
好啦,言归正传,要说运城的 美食 还真有一箩筐。
油泼面
以前一直以为油泼面是陕西的特色 美食 ,其实平陆油泼面非但不逊反而大有略胜之感。
凉粉炒馍
凉粉的软配上馍的脆,令人垂涎欲滴。
稷山蜜汁风葫芦
先将面粉烫熟,再加鸡蛋调成硬糊,制丸炸酥,裹上蜂蜜、芝麻,色泽金黄,外圆内空,形如葫芦,酥脆香甜。
北相胡卜
距今有一百多年 历史 ,久负盛名。把烙熟的白面薄饼切成丝条,加鲜羊肉汤煮成,再加香油、葱花、红辣椒面等调料。
稷山酿茄子
酿菜是稷山县的传统菜肴。清末年间就已驰名河东。当时有一句顺口溜:“稷山酿菜好,稷山酿菜香,不尝酿菜味,枉来稷山城。”
凉粉饸饹
原料是用上好的荞麦粉压制成细细的条状,型如同粉条,佐以红红的油辣子、酸酸的陈醋、酽酽的芥末,蒜泥,咸盐,拌匀即可使用,味辛辣酸生,有川味特色,异常美味。
大刀面
纯手工的制作过程讲究反复揉压,增加弹性,搓成絮,木杠压,成硬块,盘起回性,叠起成长方形用双擀面杖擀制,最长可达20米,分为五层,堆折后叠成10层。
糖豆角
泓芝驿名产“ 糖豆角 ”起源于秦朝,始为民间食品,距今将近2000年。河东一带人们探亲访友,往往喜欢以此作为礼品。
除此之外,还有大家熟悉的闻喜花馍、闻喜煮饼、稷山麻花、解州羊肉泡馍等。而且运城的水果也相当丰富,平陆石榴、东郭镇西瓜、干樊梨、三管白水杏、芒果冬枣、红不软桃、万荣苹果、绛县大樱桃、七里坡山楂……
都要流口水了呢,欢迎运城的小伙伴来补充哦!
1、关公故里解州羊肉泡馍
解州羊肉泡馍不仅看着美,而且吃着香,它选料上乘,佐料齐全,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具有料重味醇,肥而不腻,营养丰富的特点,因此常有四方八客慕名而来。民间有歌谣为证:云长喝了羊肉汤,浑身上下有力量。除暴安良真好汉,三国名将数云长。
2、古城绛州铜火锅
木炭火锅在新绛又称“火碗”,其以鲜而不燥、入口窜香、回味悠长而着称。食木炭铜火锅不仅口感细腻,味道鲜美,让人全身通畅顺气,齿颊留香,而且经济实惠,其内含的铜、锌等微量元素正为人体所需,被称为绛州十大名吃之一。
3、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是一种山西省的地方传统名点,正宗闻喜煮饼多产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在山西有着饼点之王的美誉,又有国式糕点绝产之美称。
4、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山西运城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
作为室友的我都忍不住想去运城品尝一下当地 美食 了,嘻嘻,假期去蹭饭
石子饼
石子饼是山西的一种别具风味的汉族小吃。山西运城永济、临汾、汾阳石子饼有白面和豆面两种,后一种一般供自家食用。由于人们的食性不同,所以白面饼又分为包馅石子饼、糖石子饼与一般石子饼。石子饼全是发面,调料是小茴香、芝麻、花椒叶,运城的石子饼白里泛黄,吃起来酥松喷香。
稷山麻花
稷山麻花是山西运城的特色传统风味小吃。据传,麻花原是宫廷食品,传至民间时成为两股面粘在一起的形状,现在洪洞一带还可见到这种食品。清干隆年间,翟店镇西位村的一位商人把它带回家乡稷山,制作出售,食者甚多。后来,这位商人不断改进制作技术,将麻花由两股改成三股,然后拧成炸制,呈金黄色细丝花纹状。
麻花主料是精粉,配有油、鸡蛋、食盐等,将面和好在案板上揉搓,放入油锅可炸成。其特点是色泽金黄,脆酥可口,近年来又增加了油酥麻花、甜麻花、五香麻花、怪味麻花等系列产品。
解州羊肉泡 解州羊肉泡馍是山西解州着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
解州羊肉泡馍选料上乘,作料齐全,工艺独特精细,汤汁新鲜,味美可口,因而它“看着美,吃着香”,受到四方客人的称赞。有诗云:“原汤优汁味鲜美,去寒暖胃添精神。夏天吃了防胃寒,冬天吃了暖全身。”据说,当年慈禧太后西去长安,听说解州羊肉泡馍很有名气,就派专使到解州为其取之。
晋南醪糟
晋南醪糟闻名遐迩,最早出现在小吃摊上,距今已有上百年的 历史 。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庙会,来此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人山人海,解渴生津的醪糟便应运而生。
醪糟之所以有名,是由于它使用的霍泉水和此水灌溉生长的糯米,还因为有独特的灶具与奇特的酿制方法。
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是闻喜县生产的着名糕点类食品,已有三百多年 历史 。煮饼外裹一层芝麻,滚圆状。将芝麻团掰开,便露出外深内浅的栗色皮层和绛白两色分明的饼馅,可拉出几厘米长的细丝。营养丰富,酥沙不皮,甜而不腻,久不变质,越嚼越香。
芮城麻片
芮城麻片已有三百多年的 历史 ,产于黄河北岸的芮城县。是用芝麻、小米汤、熟面粉、大豆油、柠檬酸、广东榴花白糖等十余种原料和质软甘甜的芮城井水精制而成。片薄如纸,晶莹透光,其味蜜甜,入口酥脆,食后有余香。经盛夏而不粘连,存放久而不变味。长久食用,有舒肝健脾、消除疲劳、振奋精神、补充营养、促进新陈代谢之功效,老幼咸宜。在市场上享有声誉。
稷山酿菜
酿菜是稷山县的传统菜肴。清末年间就已驰名河东。当时有一句顺口溜:“稷山酿菜好,稷山酿菜香,不尝酿菜味,枉来稷山城。”现在,稷山县不论城镇还是乡村,设宴待客席上少不了酿菜。
宝井大刀羊肉面 宝井大刀面讲究匀、细、面硬、叶子薄、切条细,其中的两样调味也要特别过关,一是本地自酿的米醋,另一种则是自家沤制的面酱。大刀面的制作过程也十分精细,羊汤用羊的骨头架子熬炖;羊肉必须煮到烂熟,酱汤熬制至少要在两小时以上。大刀羊肉面煮的特别烂,面煮的软,再加上酱、醋香,吃一口满足留香。
很高兴向大家分享我的观点。
北相羊肉胡卜
这是山西着名的特色小吃, 历史 上也有100多年了,制作手法很简单,先是将烙熟的白面,火扁阶层,丝条状,然后加入鲜羊汤煮沸,最后加上香油葱花,红辣椒等调料拌制而成即可吃起来口感清爽,油而不腻。
万荣凉粉。
万荣凉粉分为凉拌和热拌,交上去的是羊肉臊子,那就是热凉粉,浇上去的是辣椒油,就是凉拌。入口非常爽滑,清香,麻辣爽口
解州羊肉泡馍。
羊肉泡馍不只是四川那边的,有名山西的羊肉泡馍也是人尽皆知是山西着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做法非常惊奇,闻起来特别醇香,肉烂汤浓,馍的味道也是恰到好处。
闻喜煮饼。
闻喜煮饼,我们小时候就吃到过。这个称之为闻喜煮饼的食品就是麻团。可见这道菜有多少名气了。主要原料有面粉,蜂蜜,小磨香油糖稀和上等红糖,吃起来的时候可以拉出几厘米的细丝,外酥里嫩。
运城是山西的产麦区,土地肥沃,人杰地灵。 美食 多以小麦粉为原料,品牌很多,味道精美!晋中及晋北则杂粮品种多, 美食 式样更多,更有北方品味!
运城坐落在山西最南边,与河南、陕西衔接,因此民风民俗、饮食习惯都与其他两省密切相关。今天,给大家介绍一下运城的地方特产。
闻喜煮饼:
一种油炸的点心,一般外面包裹了一层白芝麻,一口下去,甜香糯多种口感并存,是甜食爱好者的心头爱,但由于重油重糖,不适合老人和糖尿病人多吃。最有名的、当地人最认可的是俊祥慧的,物美价廉,口味正宗。
稷山板枣:
稷山板枣肉厚核小, 养生 价值较高,加上当地独特气候,甜味适宜,是一种适合长期食用的干果。当地人每年九月收枣之后,会利用自家的暖炕将鲜枣烘干,然后装入礼盒,销往各地。
正宗的稷山板枣是椭圆的,原产地大概是5块1斤,如果有机会去稷山,一定要多屯一些,全年都可以吃,当地还出售酒枣,将鲜枣泡入药酒中,口味独特,题主有些难以接受,但药用价值极高,一般是10块1斤。
平陆百合:
百合是润肺止咳,养气宁神的不二之选。平陆百合前几年质量颇高,后来不知道何种原因,当地农民改种桃树,现在产量骤降,需要到当地才能买到
平陆油泼面、永济扯面、永济牛肉饺子、万荣凉粉饸饹、绛县乳白羊汤、新绛卷子、芮城卤肉、芮城泡泡油糕、闻喜葱花饼、垣曲和子饭……
❽ 运城十大名吃
运城十大名吃为:解州羊肉泡馍、闻喜煮饼、羊杂烂、北相羊肉胡卜、南式细点、临猗酱玉瓜、稷山麻花、闻喜花馍、永济饺子、运城大盘鸡。
1、解州羊肉泡馍
解州羊肉泡馍是山西解州着名的传统小吃之一,具有烹制精细,料重味醇,肉烂汤浓,肥而不腻,营养丰富,香气四溢,食后回味无穷的特点。羊肉的味道甘而不腻,性温而不燥。
运城简介
运城,古称河东,位于山西省西南部,地处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地区,与河南省三门峡市、陕西省渭南市隔河相望,是中华民族和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
❾ 永济牛肉水饺
要说起外地的小吃来,大约是永济的牛肉水饺是我吃过次数最多的一种了。这都是因为我的老友薛拥军在永济的缘故。第一次到永济是十二三年前的秋天。那时候我所在的公司在山西临汾有业务,经常去临汾。老薛来西安时对我说,永济的牛肉水饺名不虚传,一定要品尝一下。后来他又打电话催促我,一定要吃一下永济的牛肉水饺!
我想山西除了杏花村汾酒可以拿出来晒晒,其它的都是浮云。刀削面是山西最有特色的地方面食,但却在西安被发扬光大!什么素臊子,肉臊子,还有三合一的,被秦人玩得炉火纯青。西安不愧是中华面食的王国!西安是包容的,也是创新的。河南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来关中逃荒,陕西关中不仅收留了河南人,还让河南的糊辣汤也在关中一带生存扎根。如今在西安有两种糊辣汤始终成为秦人早餐的首选:一种是关中本土的坊上肉丸糊辣汤,另一种是河南的糊辣汤。这两种糊辣汤在关中平分秋色,都融入到关中的美食攻略中了。我吃过东羊市的牛肉水饺,吃过马二酸汤饺子,还吃过解放路的牛肉水饺,也吃过西安饭庄的酸汤水饺,当然也吃过德发长的饺子宴。
难道永济的一个牛肉水饺真有那么好吃吗?
那年秋天,我从临汾返回西安途中,特意南下来到黄河边的永济。永济古称蒲坂,传为舜都,地处晋、陕、豫三省交汇处。尤其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而成为千古名句。永济蓝天白云,街道上干净整洁,全无临汾那灰黑相间的雾霾天气。原来永济是优秀旅游城市。老薛到底是军人出身,早早等候在火车站广场上。正是饭点时间,他带我们一行去一家刘杰牛肉水饺馆。这是一家很普通的回民饭馆,饭馆也没有什么装饰,很简陋,但却是顾客盈门。老薛说,永济的牛肉水饺馆有几十家,但要数刘杰的风味最地道。
老薛先点了一份烧牛肉和一份烧牛蹄筋,还有许多下酒菜。烧牛肉和烧牛蹄筋都是用大盘盛的,份量十足。烧牛肉是清炖的,冒着热气,都是腱子肉,切成方块,用干辣椒面和胡椒粉蘸着吃,牛肉的鲜香味儿也慢慢溢出来。红烧牛蹄筋很劲道,略有些辣味,口感细腻。老薛让商家送来一箱舜酒。我说哪能喝这么多呀!他笑着说,这是永济的地方名酒,今天陪哥几个多喝几杯!
这酒清冽甘甜,饮后不上头。当然主要还是高兴,还有热牛肉下酒,感觉很惬意。
酒喝得尽兴,微醺的感觉恰到好处。我说吃牛肉水饺吧。老薛说吃汤的最有特色。大家都要汤的,汤是牛骨头汤,里面只放几片香菜。饺子大,皮薄,馅儿是牛肉和葱姜丝一起拌成的。轻咬一口,汤汁就会从饺子皮儿中流出。饺子吃起来鲜嫩爽口,还有一丝丝香味,一点儿都不感觉到油腻,让人回味无穷。最主要的是肉馅子是用刀剁出来的,有口感。汤水里面不放陈醋和油泼辣子,更能感受到牛肉本身的香味。我们琢磨了半天,馅子是用花椒炝锅后拌出来的,花椒并不出头,能除去牛肉的腥气,而且还能提味儿。我吃遍了西安的牛肉饺子,几乎都是用牛肉和韭黄做馅料,味道也是香气扑鼻,但要与这一碗热腾腾的永济牛肉水饺比起来,确实是差了很多。大家都说好吃,意犹未尽,司机吃了两碗还嫌不过瘾!
酒足饭饱后,老薛又陪我们一行游览了普救寺遗止、鹳雀楼和黄河大铁牛等风景名胜。
从这以后,永济牛肉水饺成了我的念想,几乎两三年间就要出潼关过凤陵渡去吃一顿。
回到西安后,我将永济牛肉水饺的味道告诉了老伴。她不以为然,说都是大同小异的。她从超市买回来上好的秦宝牛肉,自己剁肉拌馅,加入少许盐和葱姜丝儿,用正经的陇南花椒炝锅。饺子出锅后,我先尝了一口,味道还是蛮好的,但牛肉的柴味儿有一点过头,鲜香味儿并没有完全出来。我说与永济牛肉水饺相比还是有一点点差距。
我并不甘心,又让和我一同去永济的老杨做了一顿牛肉水饺。老杨刚招工时当过单位的厨师,后来尽管改行做了行政管理人员,但平时喜欢吃,也乐意下厨烹饪。我有时也烹饪牛羊肉,但都是他给传授的经验。
在剁馅之前,老杨打电话说,味道肯定比不上永济的。我中午下班后直奔老杨家,除了包了满满的一张案板的水饺外,还有几盘下酒菜和一盘红烧牛肉。酒喝到五六成即开始吃牛肉水饺。老杨说他是用牛肉老汤拌的,当然少不了花椒炝锅。味道还是不错的,但感觉太油腻,吃了六七个水饺就停下了手中的筷子。老杨感叹地说,永济牛肉水饺是老字号,用传统秘方制作,没办法超越!
永济牛肉水饺在我看来,似乎成了无法超越的经典。
我常常念及着永济的老薛和牛肉水饺,与远在永济的老薛通电话时,三句话离不开牛肉水饺。
两年后的2007年秋天,我与同事们由大同和太原办完事后,又来到永济。我是突然到访,老薛带我们去刘杰牛肉水饺馆。不过刘杰牛肉水饺馆已经扩大了规模,变成了更宽敞的店铺。那顿饭吃得大家不亦乐乎,现如今与其中的一二位谈到那次的情景,也是感慨万千。那次一起吃牛肉水饺的一位老哥,现如今因脑梗而足不出户了,淡出了美食江湖。他用手指着东方,他的眼神告诉我,他还记着永济牛肉水饺呢!
2011年秋天,我远在张掖的朋友赵玮带着家人来西安观看世园会。之后我们开车赶到永济的五老峰。晩上下榻在山下的山庄里。
次日清晨我们一行登上了五老峰。从五老峰下来已经是十一点多。我念念不忘牛肉水饺,马上给老薛打电话。他说要在一处高档酒楼宴请我们。我说哪里都不去,还是那家刘杰牛肉水饺馆。赵玮品尝了牛肉水饺后,说不虚此行!后来赵玮也曾对我说,他回张掖后,用民乐的牦牛肉和大葱制作成馅子,但味道还是达不到永济水饺的口感。
最后一次去永济是2015年的初冬。我和"发小"阿隆、发业和雁子去洛阳会朋友。中午吃完洛阳水席后,紧接着往永济方向行驶。洛阳附近雾霾严重,再加上路上遇到堵车,赶到永济已经是天黑了。老薛那天值班,不能饮酒,他坐在一旁看着我们喝酒吃肉吃水饺,一副乐呵呵的样子。大家伙儿都吃得特别开心。雁子在沧州居住,也是包饺子的能手。她说,这饺子不吃一辈子后悔!
如今,又有两年多未吃到永济牛肉水饺了,心里老惦记着这一口。刚才老薛在微信里还对我说,来永济吃牛肉水饺呀!
我心里痒痒的,看来今年还得去一次永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