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有人说,鸡蛋是世界上最好的食物,你认可吗
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杂志甚至为鸡蛋戴上了“世界上最营养早餐”的殊荣。
都知道鸡蛋营养多,但关于吃鸡蛋的这些学问,你真的不一定知道。
一颗鸡蛋加上它,软血管,养心神…营养翻倍
鸡蛋+番茄
软化血管绝配
鸡蛋遇上西红柿,是营养绝配。二者结合,能够良好地“去粗取精”。
还有菠菜炒鸡蛋、西瓜皮炒鸡蛋、蒜苔炒鸡蛋等……简直大开眼界,鸡蛋不愧是“百搭王”。
一直以来,鸡蛋始终都是人们餐桌上的常客,几乎每天都离不开它。一天一个鸡蛋,不仅能提高孩子的记忆力,还能保护孩子的视力
不过,虽然吃了好多年,很多妈妈对鸡蛋还是不够了解,比如早上吃鸡蛋到底好不好?一天一个,孩子会不会胆固醇过高?
每天吃鸡蛋的好处
在营养学界,鸡蛋一直有“全营养食品”的美称,除维生素C含量稍少外,鸡蛋几乎富含人体需要的所有营养物质,美国《男性健康》杂把鸡蛋评为“世界上最营养早餐”。
孩子每天早餐吃鸡蛋,有这六大好处!
1、补充优质蛋白质
蛋白质是一切生命的物质基础,与粥和面包等食物相比,鸡蛋中蛋白质的氨基酸更好。另外,鸡蛋中蛋白质的吸收利用率也比粥和面包等食物高。
2、提高记忆力
鸡蛋中丰富的胆碱是合成大脑神经递质乙酰胆碱的必要物质,同时也是细胞膜的重要成分,有助于提高记忆力,使孩子注意力更集中。
3、提供警觉性
鸡蛋中富含的酪氨酸能让孩子更迅速地做出反应。因此,对于每天都要接收新知识的学生来说,一天一个鸡蛋很有必要。
4、增加饱腹感
鸡蛋不仅能为机体提供充足的蛋白质,还可延缓胃的排空速度,延长餐后的饱腹感。
5、保护视力
蛋黄中叶黄素和玉米黄素能保护眼睛不受紫外线伤害,还有助于减少患白内障的风险。早上吃个鸡蛋,对用眼过度的学生大有益处。
6、防止儿童体重超标
早餐吃鸡蛋,能降低午餐以及一整天的热量摄入,起到控制体重的作用。有研究显示,与早餐以碳水化合物(米饭/面包/面条等)为主的人相比,早餐吃鸡蛋的人体重多减了56%,并且他们的精力也更充沛。
② 怎样吃鸡蛋最好
鸡蛋是营养丰富的食品,若能科学食用,可大大提高其营养价值。
(1)搭配食用效果好。鸡蛋与大豆合食,可提高大豆蛋白对人体的作用;鸡蛋与牛奶配食,不但可补偿牛奶中所缺少的矿物质,而且味道香甜,可以增进食欲。儿童生长需要有各种矿物质和维生素,所以,吃鸡蛋时应适量配食蔬菜和水果等。
(2)嫩吃鸡蛋易消化。鸡蛋营养价值虽高,但食法不当,仍不能很快被人体消化、吸收。据实验,煮嫩的鸡蛋在胃中消化需15小时;全熟的鸡蛋由于蛋白质分子凝固得非常致密,成为胶性物变得发硬,因而需3小时才能消化;煎、炒鸡蛋,进入胃肠中不易和消化液接触,必须待油脂被消化掉,鸡蛋才能与消化液“见面”,因而消化、吸收也很慢,约25小时。由此可见,煮嫩鸡蛋最易消化,从营养学角度来看,蒸鸡蛋羹、水汆蛋、蛋花汤等食法最可取。
③ 最好吃的蛋是什么蛋
我感觉鹅蛋最好吃,纯粹个人偏好。妈妈给拿了鸡蛋和鹅蛋,可我眼巴巴看着不能吃,几乎都被老公吃了,女儿也吃了几个。此生基本上跟鸡蛋鸭蛋鹅蛋说byebye了鸡蛋炒着吃最好吃。鸭蛋腌咸鸭蛋最好吃。鹅蛋煮了切了放炸酱好吃。各有各的口味吧。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吃法。
④ 鸡蛋最多有几个黄史上最多蛋黄的鸡蛋
鸡蛋作为大众家中餐桌上比较普遍的常用食品之一,其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蛋壳、蛋黄以及蛋白,这三样都有其极高的营养成分。鸡蛋里所含的蛋白质对人体十分有益,平常我们所看到的鸡蛋的蛋黄最多2~3个,那么你们知道史上最多蛋黄的鸡蛋有几个吗?接下来呢就由本站我为大家揭晓!
史上最多蛋黄的鸡蛋
鸡蛋黄里面含有较丰富的脂肪,也有较丰富的钙、铁以及磷等矿物质,多吃蛋黄可以增强记忆力,促进肝细胞再生以及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人体的免疫功能。
史上最多蛋黄的鸡蛋的记录是九个,这种鸡蛋是十分稀有的。不过在2010年据英国的一篇报道称,一名年仅70岁的英国老妇人竟然发现了4个蛋黄的鸡蛋,当时可把她惊呆了。
一位专家听说此事件后,他称出现四个蛋黄的鸡蛋的概率只有110亿分之一,不过还是没有打破史上最多蛋黄的鸡蛋的记录。
有关专家称,这种现象与鸡蛋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必然的联系,例如与细胞分裂或者基因突变都有关,不过还有专家表示,不管是九蛋黄还是四蛋黄,它们除了蛋黄多,其实跟普通的鸡蛋没有很大的区别!
鸡蛋黄每天吃几个最合适?
鸡蛋虽然好,但是在食用的数量上应该有所克制。人们大部分都认为:鸡蛋营养价值高,多吃可以大补身体。殊不知,食用过多,反而会给身体造成一定的负担,损害你的身体健康。
根据有关专家称,每天的食用量所饱和的脂肪酸最好不好超过卡路里的百分之十,如果你的身体状况处于中等,那么可以每天放心的食用5个。对于老人来说,每天吃1~2个即可;对于儿童来说,每天可食用2~3个;对于产妇、孕妇以及身体较虚弱的,每天可食用3~4个。
鸡蛋食用过多的危害?
1、营养不均衡;
身体所摄入的食物都需要有适当的比例,不管哪一种营养价值高的食品,不可能满足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如果摄入过量,反而会影响健康。
2、诱发多种疾病;
鸡蛋黄中含有较高的胆固醇,胆固醇的大大增加,会导致人患心脏病、高血压以及很多并发症的危险。
3、加重肝肾负担;
吃鸡蛋过多,会导致人体营养过剩,适得其反,从而引发肥胖,其蛋白质的分解会加重肝肾的负担,有很大弊端。
看完上述我为大家揭秘的史上最多蛋黄的鸡蛋,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了吧!鸡蛋的烹饪做法多种多样,只要合理的摄入,就不必要担心那么多。知道了史上最多蛋黄的鸡蛋,大家是不是见识面又广了呢~~
⑤ 怎样吃鸡蛋最好吃
近日微博热搜#男子平均每天吃4个鸡蛋,胆囊长满结石#引发了广大网友的讨论。
这名男子是湖北汉川的王先生,今年46岁,平时很少喝水,却很喜欢吃鸡蛋,一天少则4个,多则6、7个!结果肚子痛去医院手术,从胆囊中取出数百颗结石……
难道这和吃鸡蛋有关吗?这种说法当然是错误的!王先生这种情况与不爱喝水、饮食不规律关系更大,鸡蛋在这里则成了“背锅侠”!
鸡蛋是我们身边最容易获得的营养品之一,在古时候无论是孕妇生产还是小儿生长,都离不开鸡蛋!即便到现代,仍旧被老百姓认为是最亲民的营养品。鸡蛋所含的营养全面,吸收率高,价格便宜,被美国《健康》杂志称为“世界上最营养的早餐”。
很多人对吃鸡蛋有误解,认为每天吃一个鸡蛋就可以了,鸡蛋吃太多会升高体内的胆固醇!这种说法完全错了!要知道,吃鸡蛋最大的误区是:一天只能吃一个鸡蛋,吃太多会导致胆固醇升高!
胆固醇并不是人体不需要的物质,它是我们人体合成维生素D以及各种激素不可或缺的物质,即便不吃鸡蛋,我们人体每天都会合成大约3000mg胆固醇,这相当于10个鸡蛋所含胆固醇的量……
你在这不吃鸡蛋给谁看呢?反正身体不在乎你这点鸡蛋中的胆固醇量!
研究表明,健康人每天吃两个鸡蛋,是不会导致胆固醇过高,更不会影响心脑血管健康的。尤其是老人、小孩、青春期、孕产妇等人群,需要充足的营养成分,小小的鸡蛋就可以为他们补充缺乏的营养。
温馨提示:鸡蛋不要吃太多,否则可能产生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严重的人甚至会昏迷,这种情况被称为“蛋白质中毒综合征”,因此吃鸡蛋要适量。
鸡蛋所含营养
1.蛋白质
鸡蛋的蛋白质含量高,且所含氨基酸种类齐全,极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2.脂类
鸡蛋含有多种脂类物质,主要集中在蛋黄当中,这包括胆固醇、卵磷脂、亚麻酸、DHA。其中卵磷脂更有助于脑组织和神经细胞的生长发育。
3.维生素
鸡蛋所含的维生素较为丰富,主要包括维生素A、维生素D、核黄素、硫胺素、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
4.矿物质
鸡蛋还有较丰富的矿物质,主要为钠、锌、铁、铜、钙、镁、钾、硫、磷等。
中医认为:鸡蛋性平味甘,归脾胃经,能够补肺养血、滋阴润燥。常常用于调理气血不足、胎动不安等,是扶助正气的常用食品。
如何吃鸡蛋
那如何吃鸡蛋呢?千万别生吃鸡蛋!尤其是那些肌肉男,吃半天鸡蛋,不仅又腥又黏,还可能感染感染沙门氏菌。而且生鸡蛋被人体吸收率仅为50%,远没有水煮鸡蛋的100%吸收率、炒鸡蛋97%的吸收率、油炸鸡蛋80%的吸收率要高。
鸡蛋能成百味美食,煎炒烹炸都可以做!但对比多种鸡蛋的吃法,营养学家发现,还是最简单的水煮蛋最适宜,不仅烹饪温度低,且含油脂较少,鸡蛋所含的营养保存较完整,近乎100%的被人体消化吸收。
有个误区是有人只吃鸡蛋清,不吃蛋黄……
鸡蛋中主要的营养物质包括脂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在鸡蛋黄中,鸡蛋清则多数为水和蛋白质,只吃鸡蛋清的营养,说实话还不如吃一块豆腐来的实在!
这些人不能吃鸡蛋
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吃鸡蛋,下面这些人要注意:
1.对鸡蛋过敏的人:如果吃鸡蛋出现过敏症状,一定要去医院检查,确认过敏原,并听从医生的建议。
2.有肝肾疾病的人:肝肾疾病的人对蛋白质代谢存在问题,此时建议咨询相应医生,看自己是否适宜吃鸡蛋。
3.有胆道、胰腺疾病的人:胆、胰腺都具有辅助消化蛋白质的作用,如果有相关疾病自然会影响到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参考资料】
[1] 鸡蛋是一座营养宝库[J]. 老年教育(长者家园),2019,(09):56.
[2]范志红. 吃鸡蛋这8个问题让人很纠结[J]. 养生大世界,2016,(08):60-63.
[3]李佩文. 鸡蛋营养又治病[N]. 健康时报,2006-01-16(008).
⑥ 怎样吃鸡蛋
科学吃鸡蛋
鸡蛋的营养成分比较全面而均衡,人体需要的营养素几乎都有,无论是蛋清还是蛋黄,它们的蛋白质生理价值都极高,且易于消化吸收,利用率能达到95%以上,因此是较全价的天然食品。
一天究竟吃几个鸡蛋好?首先来看看从一个鸡蛋能得到多少营养。
一个中等大小的鸡蛋,平均约重50克,能提供蛋白质6克,脂肪5克,热能72千卡,钙23毫克,磷89毫克,铁1.2毫克,维生素A612国际单位,硫胺素0.07毫克,核黄素0.13毫克,尼克酸0.04毫克,胆固醇300毫克。若将一个鸡蛋和50克瘦肉来比较,鸡蛋的蛋白质和脂肪的质量比瘦肉好,维生素的含量也较高,价钱却比瘦肉便宜些,从营养及经济两方面考虑都是吃鸡蛋较合算。
近年来,由于了解到患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人血液里的胆固醇都有增高,所以不少人对胆固醇产生了畏惧心理,害怕吃蛋黄会造成动脉硬化,因此不敢吃鸡蛋。这种顾虑是不必要的,在正常情况下,胆固醇并不是有害的东西,它也是人体不可缺少的重要物质,在体内胆固醇不仅是构成细胞的基本材料之一,而且能合成几种重要的激素,在体内还能转变成维生素D3。
另一方面,人体血浆里的胆固醇并不都是从食物中来的,它有外源性和内源性两个来源。外源性是来自食物,所有肉、蛋、动物脂肪都含有胆固醇。估计每天大约吃进500毫克,如果动物性食物吃得少,还到不了此数。内源性是体内自己合成,每天约合成1.0~1.5克,这远比从食物吃进去的多,所以体内的胆固醇大部分是身体自制的。在正常情况下,身体有自动调节的能力,即吃进去的胆固醇多,体内合成的数量就少;吃进去的少,体内合成的就多。此外蛋黄里还含有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乳化剂,它可使血液中的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小,并保持悬浮状态,从而妨碍胆固醇和脂肪在血管壁的沉积,透过血管壁为身体组织所利用,不会增加血浆胆固醇。美国密苏里州立大学的玛加烈.弗林博士曾组织了一个专门研究“鸡蛋与胆固醇”小组,对116名32~62岁的男性进行了为期半年的实验。他们先让受试者连续三个月不吃任何蛋品食物,测定血清胆固醇的含量,然后每人每日加2个鸡蛋,3个月后再测胆固醇,两次结果相差不明显,说明受试者体内胆固醇的含量不受鸡蛋胆固醇的影响。而科学家认为一个血胆固醇浓度处于正常范围的老年人,如每天吃两个鸡蛋,其血内胆固醇最多增加2毫克%,这个很微小的量不会造成动脉粥样硬化,而鸡蛋中的其它营养成分,却会给人带来更多好处,因此不必害怕吃鸡蛋。当然吃过多的鸡蛋也不好,一是浪费优质蛋白质,二是蛋白质分解产物会增加肝、肾负担,对身体也不利。而一个代谢正常的人,适当的吃些鸡蛋,例如每天吃1~2个,或一星期吃几次,是对身体有好处的。
最营养的烹饪方法:鸡蛋吃法多种多样,就营养的吸收和消化率来讲,煮蛋为100%,炒蛋为97%,嫩炸为98%,老炸为81.1%,开水、牛奶冲蛋为92.5%,生吃为30%~50%。由此来说,煮鸡蛋是最佳的吃法,但要注意细嚼慢咽,否则会影响吸收和消化。不过,对儿童来说,还是蒸蛋羹、蛋花汤最适合,因为这两种做法能使蛋白质松解,极易被儿童消化吸收。
注意:茶叶蛋应少吃,因为茶叶中含酸化物质,与鸡蛋中的铁元素结合,会对胃起刺激作用,影响胃肠的消化功能。
蛋白好还是蛋黄好:
正确的吃法应该是吃整个鸡蛋,蛋白中的蛋白质含量较多,而其他营养成分则是蛋黄中含得更多。
有些人认为生吃鸡蛋可以获得最佳营养。其实,吃生鸡坏处多多,对人的健康是十分有害的.
生鸡蛋中含有抗酶蛋白和抗生物蛋白。前者阻碍人体肠胃中的蛋白酶与蛋白质接触,影响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后者能与食物中的生物素结合,形成人体无法吸收的物质。但是上述两种存在于生鸡蛋中的有害物质,一经蒸煮就被破坏,不再影响人体对营养素的吸收。
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致密,胃肠里的消化酶难以接触,因而不容易被消化吸收。而煮熟了的鸡蛋蛋白质的结构变得松软,容易被人体消化吸收。
大约10%的鲜蛋带有致病菌、霉菌或寄生虫卵。有的家长用开水冲鸡蛋加糖给孩子喝,由于鸡蛋中的病菌和寄生虫卵不能完全杀死,容易引腹泻和寄生虫病。如蛋中有沙门氏菌,还会引起食物中毒。新近发现,鸡蛋壳上可能带有0—157肠出血性大肠杆菌,即使菌量极少,如果生鸡蛋,也足以引起食物中毒。民间有人用吃生鸡蛋的方法来治疗小儿便秘,既治不了便秘,还会传染人畜共患的弓形虫病。这种病发病较急,全身各器官几乎均受到弓形虫的侵犯引起病变,严重者还会导致死亡。
因此,鸡蛋一定要煮熟吃,以吃蒸蛋最好,不宜用开水冲鸡蛋,更不能吃生鸡蛋。
煮鸡蛋是常用的吃法之一,但若煮不得法,往往会使蛋清熟而蛋黄不熟;或煮过头了,把鸡蛋煮得开了花,蛋白蛋黄都很硬,这样都不利于消化吸收。
正确的煮蛋法:鸡蛋于冷水下锅,慢火升温,沸腾后微火煮2分钟。停火后再浸泡5分钟,这样煮出来的鸡蛋蛋清嫩,蛋黄凝固又不老。
据营养学家介绍:不同煮沸时间的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是有差异的。“3分钟鸡蛋”是微熟鸡蛋,最容易消化,约需1小时30分钟;“5分钟”鸡蛋“是半熟鸡蛋,在人体内消化时间约2小时;煮沸时间过长的鸡蛋,人体内消化要3小时15分。
“5分钟鸡蛋”不仅软嫩、蛋香味浓,而且有益人体营养。美国医学界曾发表研究报告,24名成人每日吃两个半熟蛋,6个星期后血脂并没有上升,对人体有益的好胆固醇(HDL)反增加10%。
鸡蛋的营养及吃法
鸡蛋是一种营养非常丰富、价格相对低廉的常用食品。它的食用对象A相当广泛,从4~5个月的婴儿一直到老人,都适宜食用鸡蛋。
一、鸡蛋的营养价格
1、蛋白质
鸡蛋含丰富的优质蛋白,每百克鸡蛋含12.7克蛋白质,两只鸡蛋所含的蛋白质大致相当于3两鱼或瘦肉的蛋白质。鸡蛋蛋白质的消化率在牛奶、猪肉、牛肉和大米中也最高。
鸡蛋中蛋氨酸含量特别丰富,而谷类和豆类都缺乏这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所以,将鸡蛋与谷类或豆类食品混合食用,能提高后两者的生物利用率。
2、脂肪
鸡蛋每百克含脂肪11.6克,大多集中在蛋黄中,以不饱和脂肪酸为多,脂肪呈乳融状,易被人体吸收。
3、其他微营养素
鸡蛋还有其它重要的微营养素,如钾、钠、镁、磷,特别是蛋黄中的铁质达7毫克/100克。婴儿食用蛋类,可以补充奶类中铁的匮乏。蛋中的磷很丰富,但钙相对不足,所以,将奶类与鸡蛋共同喂养婴儿就可营养互补。鸡蛋中维生素A、B2、B6、D、E及生物素的含量也很丰富,特别是蛋黄中,维生素A、D和E与脂肪溶解容易被机体吸收利用。不过,鸡蛋中维生素C的含量比较少,应注意与富含维生素C的食品配合食用。
二、吃蛋黄好还是吃蛋白好
蛋黄和蛋白的蛋白质都是优质蛋白,消化率都很高。但是,蛋黄与蛋白的其它营养成分有较大差异,蛋白以卵清蛋白为主;蛋黄除了含丰富的卵黄磷蛋白外,还含有丰富的脂肪和微营养素(微营养素是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总称),特别是铁、磷以及维生素A、D、E和B族含量丰富。
三、生鸡蛋的营养价值高吗
鸡蛋很容易受到沙门氏菌和其它致病微生物感染,生食易发生消化系统疾病,生蛋清中含有机生物素蛋白和抗胰蛋白酶,它们妨碍蛋白质和生物素的分解和吸收。相反,煮熟鸡蛋的蛋白质结构由致密变为松散,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当然,过度加热后,蛋白质过度凝固,也不利于消化吸收。
鸡蛋误区ABC
误区A:产妇吃鸡蛋越多越好
产妇在分娩过程中体力消耗大,消化吸收功能减弱,肝脏解毒功能降低,大量食用鸡蛋,会导致肝、肾的负担加重,引起不良后果。食入过多蛋白质,还会在肠道产生大量的氨、羟、酚等化学物质,对人体的毒害很大,容易出现腹部胀闷,头晕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症状,导致“蛋白质中毒综合征”。蛋白质的摄入应根据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功能来计算。一般情况下,产妇每天吃3个左右的鸡蛋就足够了。
误区B:常吃鸡蛋导致胆固醇偏高
不会。因为蛋黄中含有较丰富的卵磷脂,是一种强有力的乳化剂,能使胆固醇和脂肪颗粒变得极细,顺利通过血管壁被细胞充分利用,从而减少血液中的胆固醇。而且蛋黄中的卵磷脂消化后可释放出胆碱,进入血液中进而合成乙酰胆碱,是神经递质的主要物质,可提高脑功能,增强记忆力。
误区C:生鸡蛋更有营养
生吃鸡蛋不仅不卫生,容易引起细菌感染,营养也不易被吸收。生鸡蛋里含有抗生物素蛋白,影响食物中生物素的吸收,可导致食欲不振、全身无力、肌肉疼痛等“生物素缺乏症”。另外,生鸡蛋内含有“抗胰蛋白酶”,会破坏人体的消化功能。至于那些经过孵化、但还没有孵出小鸡的“毛鸡蛋”,就更不卫生了。
解密烹饪鸡蛋技巧
摊鸡蛋:忌用大火,否则会损失大量营养。因为温度过高时,鸡蛋中的蛋白质会被破坏分解。尤其是炸得焦脆的鸡蛋,营养损失就更厉害。但是火太小了也不行,时间相对较长,水分丢失较多,摊出的鸡蛋发干,影响质感。因此,摊鸡蛋最好用中火。
蒸鸡蛋羹:鸡蛋羹是否能蒸得好,除放适量的水之外,主要决定于蛋液是否搅拌得好。搅拌时,应使空气均匀混入,且时间不能过长。气温对于搅好蛋液也有直接关系,如气温在20℃以下时,搅蛋的时间应长一点(约5分钟),这样蒸后有肉眼看不见的大小不等的孔眼;气温在20℃以上时,时间要适当短一些。不要在搅蛋的最初放入油盐,这样易使蛋胶质受到破坏,蒸出来的鸡蛋羹粗硬;若搅匀蛋液后再加入油盐,略搅几下就入蒸锅,出锅时的鸡蛋羹将会很松软。
打蛋花汤:在汤滚之际加几滴醋,则蛋汁入水即呈现漂亮的蛋花。
煮鸡蛋:重在掌握好时间,一般以8分钟~10分钟为宜。若煮得太生,蛋白质没有松解,不易消化吸收。若煮得太老,蛋白质结构由松变得紧密,同样不易被消化吸收。
特别提示
炒鸡蛋忌加味精
鸡蛋本身含有多量的谷氨酸及一定量的氯化钠,若加入味精,加温后这两种物质会生成一种新的物质——谷氨酸钠,即味精的主要成分,鸡蛋本身的鲜味反而被掩盖。
锅中接冷水,水面需没过鸡蛋
大火烧开后就关火 这时不要掀锅盖
让鸡蛋泡在开水中5分钟 即可
这样煮的鸡蛋是一层一层熟的
嫩嫩的鸡蛋 咬一口下去 里面的蛋黄是一圈圈的
特别漂亮 而且营养不流失
如果想让鸡蛋老一点,就泡八分钟。 这样煮出来腥味也少一些
各种蛋类的营养比较
除了鸡蛋,常见的还有鸭蛋、鹅蛋、咸鸭蛋、鸽蛋、鹌鹑蛋等。它们的营养成分大致相当,但也存在一些细微的不同:
1、鸭蛋中蛋氨酸和苏氨酸含量最高。
2、咸鸭蛋中钙含量高出鸡蛋的一倍,与鸽蛋中的钙含量相当。
3、鹅蛋中的脂肪含量最高,相应的胆固醇和热量也最高,并含最丰富的铁元素和磷元素。
4、鸽蛋中蛋白质和脂肪含量虽然稍低于鸡蛋,但所含的钙和铁元素均高于鸡蛋。
5、鹌鹑蛋的蛋白质、脂肪含量都与鸡蛋相当,然而它的核黄素(VB2)含量是鸡蛋的2.5倍。而鸡蛋中的胡萝卜素却是所有蛋类的蛋黄中最多的。
鸡蛋的食疗作用
蛋清的食疗作用主要是润肺利咽,清热解毒,用于治疗咽痛、目赤、腹泻、疟疾、烧伤;鸡蛋黄加乳汁适量服用有治疗惊厥的作用;
怎样蒸鸡蛋羹?都有哪些小窍门?
步骤:
1.取鸡蛋2个, 打入盆内,先初步搅匀,加入200毫升(一小杯)温开水、1克精盐,搅匀后待用。
2.在锅内加水,把鸡蛋盆放入屉内,用弱火慢慢地蒸,至成凝固状(似豆腐脑状)即熟。
3.出锅后滴入0.5克香油,即可食用。
小窍门:
1.事先在蒸鸡蛋羹的盆内壁抹上几滴熟油,这样蛋羹就会不易粘底。
2.鸡蛋放入盆内搅匀再加水,不然蛋液搅不匀,蒸熟蛋羹易沉淀。
3.蒸鸡蛋羹的关键在于火候。用强火蒸,蛋汁会沸滚而出现小洞孔,口感和外观都会受到影响,所以一定要用文火。
4.高碘、高锌蛋对人身体有好处吗?
据有关专家介绍,所谓的高碘、高锌蛋,多是将锌、碘、铁等微量元素添加进鸡饲料,鸡在吃了这些饲料后,生出的蛋中相应的微量元素的含量就比普通鸡蛋有所提高了。但这种鸡蛋只适合小部分人群,不可以随便乱吃。如果过多地摄入某些微量元素,反而对人体有害。例如人体内的碘多了会导致一系列神经系统的症状,而体内锌的含量超过一定程度,就容易引起钙、铁等缺乏。
⑦ 怎样吃鸡蛋最好吃最有营养拜托各位大神
吃鸡蛋及营养有健康 要从鸡蛋的烹饪方法和搭配食用 1、鸡蛋要水煮或者是荷包蛋,很健康 2、鸡蛋要和淀粉累食物一起消化才能吸收好,有营养
⑧ 每天都吃鸡蛋,可哪种吃鸡蛋方式最好营养师告诉你答案
鸡蛋是生活中常吃的食物,几乎每天早上都会吃到,不仅能提供丰富的营养,还对 健康 很有好处。鸡蛋的吃法是多种多样的,吃法的不同,营养吸收和消化率也会有较大的差别。
最 健康 的鸡蛋烹饪方式是蒸和煮,这样的做法的吸收率和消化率能达到100%。需要注意的是,煮鸡蛋要差不多8~10分钟,这个时候 鸡蛋成熟恰到好处,而且细菌也被消灭了,影响蛋白质吸收的物质也去掉了,口感也变好了。
如果是吃炒鸡蛋,就要注意少放油,避免鸡蛋成了油的载体,造成高油高脂肪。还要避免鸡蛋变焦,焦状的鸡蛋蛋白质已经被破坏了,而且还会产生致癌物质。
很多人喜欢煮鸡蛋少煮几分钟,把鸡蛋黄煮成糖心蛋黄,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很容易感染细菌。没有熟透的鸡蛋会含有一种沙门氏菌的病菌,人们误食这种沙门病菌可能会引起发热、全身疼痛、甚至还会出现无溃疡。
这种细菌需要70度以上的温度才能完全杀死,而鸡蛋黄的凝固是在68度左右,所以溏心鸡蛋吃起来很危险。而且不熟的鸡蛋还影响吸收,溏心鸡蛋里面是生的,生鸡蛋里面含有一种叫生物素的物质,这种物质会影响人体对蛋白质的吸收。
很多人认为柴鸡蛋不仅吃着香,营养价值也很丰富,柴鸡是散养的,生长环境好,吃的饲料也是 健康 无公害,热衷买柴鸡蛋。
但柴鸡蛋只是口感相对普通鸡蛋要好一些,但营养价值和普通的鸡蛋差别并不大,只是脂肪含量比普通的鸡蛋高一些,脂肪高的鸡蛋不适合肥胖症的人食用。
⑨ 吃鸡蛋搭配什么菜最好怎么吃鸡蛋最健康
西红柿炒鸡蛋是最佳搭配。鸡蛋煮着吃最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