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特色小吃 » 好吃又简单的傣族菜谱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好吃又简单的傣族菜谱

发布时间: 2022-04-22 13:10:42

❶ 傣族的生活习俗 饮食文化

日常食俗
傣家宴席
傣族大多有日食两餐的习惯,以大米和糯米为主食。德宏的傣族主食粳米,西双版纳的傣族则主食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民间认为:粳米和糯米只有现吃现舂,才不失其原有的色泽和香味,因而不食或很少食用隔夜米,习惯用手捏饭吃。
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用餐,用芭蕉叶或众饭合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傣语,意为酱)、青苔松即可进食。所有佐餐菜肴及小吃均以酸味为主,如酸笋、酸豌豆粉、酸肉及野生的酸果;喜欢吃干酸菜,其制法是把青菜晒干,再用水煮,加入木瓜汁,使味变酸,然后晒干储藏。吃时放少许煮菜或放在汤内。这种酸菜有地方的傣族几乎每天都吃。据说傣族之所以常食酸味菜肴,是因常吃不易消化的糯米食品,而酸味食品有助于消化。
以青苔入菜,是傣族特有的风味菜肴。傣族食用的青苔是选春季江水里岩石上的苔藓,以深绿色为佳,捞取后撕成薄片,晒干,用竹篾穿起来待用。做菜时,厚的用油煎,薄的用火烤,酥脆后揉碎入碗,再将滚油倒上,然后加盐搅拌,用糯米团或腊肉蘸食,其味美无比。
烹鱼,多做成酸鱼或烤成香茅草鱼,此外还做成鱼剁糁(即用鱼烤后捶成泥,与大芫荽等调料央而成)、鱼冻、火烧鱼、白汁黄鳝等。
吃螃蟹时,一般都将螃蟹连壳带肉剁成蟹酱沾饭吃,傣族称这种螃蟹酱为“螃蟹喃咪布”。
苦瓜是产量最高、食用最多的日常蔬菜。除苦瓜外,西双版纳还有一种苦笋,因此傣族风味中还有一种苦的风味,较有代表性的苦味菜肴是用牛胆汁等配料烹制的牛撒皮凉菜拼盘。

宗教食俗
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浴佛节(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
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入夏节(傣历9月15日)、出夏节(傣历12月15日),均为南传上座部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金平等地傣族过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内容与活动大体与当地汉族一样,较典型的食品有狗肉汤锅、猪肉干巴、腌蛋、干黄鳝等。

节庆食俗
在傣族社会里,一家盖房,全寨都要来帮助,新房落成要贺新房,先上楼的是小伙子,抬着牛头,唱祝福歌,壮年男子抬箱子,已婚妇女抱被褥,姑娘们端着饭菜依次而上,然后在火塘上支好三脚架,摆上众桌,置酒备菜,唱贺新房歌,乡亲们还要给主人送一些象征吉祥的礼物。
“赶摆黄焖鸡”是西双版纳男女青年以食传言的求恋方式,即姑娘把黄焖的鸡拿到市场上出售,如果买者恰恰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主动拿出凳子,让其坐在自己身旁,通过交谈,如双方情投意合,两人就端着鸡,拎着凳子到树林里互吐衷情;如买者不是姑娘的意中人,姑娘就会加倍要价;再如“吃小酒”,在男女订婚时,男方挑着酒菜去女方家请客,当客人散去后,男方由三个男伴陪同和女方及女方的三个女伴,共摆一桌共饭。“吃小酒”讲吃三道菜:第一道是热的;第二道要盐多;第三道要有甜食。表示火热、深厚和甜蜜。
婚礼之日双方家里都要举行婚礼,大都先在女家进行。婚宴时,席桌上要铺上绿色的芭蕉叶,菜肴有象征吉祥的血旺(白旺)、年糕及各式菜。宴前新郎、新娘要做拴线仪式,即由主婚人用一根白线绕过双方的肩,又用两白线分别拴在新郎、新娘的手腕上,象征纯洁,然后由高龄老人将糯米饭捏成三角形蘸上盐,置于火塘上的三脚架的顶点上,任其火烧后自然脱落,象征爱情像铁一样坚实。元江大平乡新娘过门后要与新郎端坐在长凳上,吃四个鸡蛋拌的糯米饭,并喝两杯酒;元江江边的傣族新娘过门,由男方分给每个送亲者肉4片、排骨4根、丸子4个、酥肉4块,然后方可吃正餐。

祭祀食俗
傣族还供奉自己村寨的社神,傣族称“去拉曼”,也称“披曼”,是保护神,每年要祭祀两次,栽秧前为祈求丰收,秋收后为谢恩,要集体杀牛或猪一头,各家备贡品送入供奉社神的房内,待念完祭词后,大家共食。新加入社的成员,要用鸡、酒和腊肉条供奉社神。
在勐海等地屠宰祭牲仍保留着剽牛和鱼食牛皮的风俗。西双版一次部落神,祭品有的须是黑牛、白猪。元江、新平等地的傣族、普遍崇拜龙树、龙神,元江江边傣族每年农历三月祭龙树时,全村要杀红牛,杀前在红牛身上用白灰画成花纹,还要在牛身上披红绿布。同月还要杀猪祭“天公地母”以求保佑牲畜平安。
在傣族民间,特别是在一些边远地区,在炊事上仍然有一些禁忌,如:烧柴要先从根部烧起;不得从火塘上跨过;不能随便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等等。

酸肉
傣族传统风味菜肴,用牛肉经过腌制,而后炒制而成。特点是酸香味浓,可帮助消化。制法是将新鲜的黄牛肉用淘米水洗净,切成大片放入盆中,加入鲜花椒叶、盐、米饭拌匀,装入瓦罐,淋入白酒压实,上盖,用草木灰与泥巴合泥密封罐口,腌渍一个月即成。将腌好的黄牛肉切成丝,与青蒜苗炒熟。

火烧鱼
傣族传统家常风味菜,特点是软嫩鲜甜,原汁原味。制法是将鲜鱼去鳃和内脏,洗净,将葱花、姜末、蒜末、青椒末、青姜叶末、芫荽末、野花椒叶末、薄荷、茴香叶末、香茅草叶末、草果粉、味精、盐、料酒拌制成馅,装入鱼腹,头尾折拢,再用香茅草捆成十字,外面包以芭蕉叶,埋入木柴烧后的炭或热灰中烧熟,取出去掉芭蕉叶和香茅草,装盘即成。

腌牛头
傣族传统家常风味菜。其制法是将牛头、牛脚去毛、去蹄壳,砍成块煮烂,去骨,切成肉条,入盆加入淘米水浸泡3—4小时,取出改用冷水洗净,再将野花椒叶、红辣椒粉、生姜和蒜泥放入牛肉盆内,加盐、白酒拌匀入味,装入瓦罐压实,盖上盖密封,半月后即成。食时可蒸、可炒,是佐酒凉菜,脆嫩酸香、麻辣清凉。

酸角
酸角树
冬春两季,天高云淡,风清气爽,走进傣家村寨 ,很容易见到一种当地人们特别喜爱的果树——酸角,它树身高大,树干粗糙,枝叶扶疏,枝头挂着一串串、一嘟噜褐色的弯钩形荚果。酸角又称酸豆、罗望子、罗晃子、酸梅(海南)、“木罕”(傣语)、甜目坎、通血图,为苏木科酸角属热带、亚热带常绿大乔木,该属仅含酸角1种,有两个类型:甜型和酸型。酸角喜欢炎热气候,在年均气温18ºC—24ºC,年降雨量500—1200毫米的地区都能正常生长。

虫类食品
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用昆虫为原料制作各种风味菜肴和小吃,是傣族食物构成的一个重要部分。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捕蝉是在夏季,每天傍晚,蝉群落在草丛中时,蝉翼被露水浸湿,不能飞起,妇女们就赶快把蝉拣入竹箩里,回去后入锅焙干制酱。蝉酱有清热解毒,去痛化肿的医疗作用。
傣族人普遍喜食蚂蚁蛋,经常食用的是一种筑巢于树上的黄蚂蚁,取蚂蚁蛋时,先将蚂蚁驱走,然后取蛋,蚂蚁蛋大小不一,有的大如绿豆,有的小如米粒,洁白晶亮,洗净晒干,与鸡蛋一起炒食,其味鲜美可生食又可熟食,生食时制酱,熟食时用鸡蛋穿衣套炸,常用的酸果、苦瓜、苦笋、冲天椒,辅以野生的花椒、芫荽、蒜、香茅草,风味十足。

特色饮品
傣族人嗜酒,但酒的度数不高,是自家酿制的,味香甜。茶是当地特产,但傣族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只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由于长期嚼食唇齿皆黑,口液如血,人以为美。烧陶业较发达,大部分饮餐用具多由妇女烧制。

❷ 傣族园的特色饮食

傣菜,富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它在滇菜派系中,别具一格;在云南省24个少数民族的菜肴中,独享盛誉。曼景兰食品街,由原来的一家傣味餐厅,迅速发展为十几家傣味餐厅,变成一条具有民族风味的食品街。椰林餐厅、婉丽饭店、醉君楼……使中外游客青睐,在欧美各国、加拿大、新加坡、日本已小有名气。当你一睹美丽的西双版纳风光之后,来到醉君楼歇歇脚的时候,你会品尝到用香茅草捆绑着的烤鱼;用竹筒煮出来的香喷喷的糯米饭;用芭蕉叶包裹着的蒸肉、蒸脑花;芭蕉叶烤蝌蚪;油炸芭蕉、油炸青苔……等等。这种既饱眼福、又饱口福的旅游生活,将使你其乐无穷,终生难于忘怀。傣族的菜谱丰富多彩,从制作方法来看,可以分为烤、蒸、剁、腌四大类,共120多种。从原料上来分,又可分为肉菜类、水产类、禽蛋菜类、山珍类、野菜类和其他菜类六大类。就其特点,可以概括为三个字:酸、辣、香。 又称竹筒饭。这种饭是在11月至来年2月,香竹成材之季,将糯米放在竹筒里烤制而成。香竹成材之季,将糯米放在竹筒里烤制而成。香竹的竹节长而细,内壁有一层香气扑鼻的竹膜,故称为香竹。傣家人称香竹埋毫拉,意思是煮饭的竹。先把香竹按节砍下,每节留一竹节,作为底。然后把淘泡过的糯米放入竹筒,用芭蕉叶塞住竹筒口,将竹筒放进灰里捂(或放烤箱里、火炭上),竹筒口冒出蒸气10分钟后,即取出用木锤捶打,使其变软,食之香味更浓。香竹饭软而细腻,香气扑鼻。一般用于招待客人,作为主食。
用糯米加工成的食品很多,除香竹饭外,还有黄米饭、毫诺索(年糕)、毫吉、毫松板、米干、米线等40多种。 竹鼠是西版纳特有的动物,竹鼠生活在竹篷下面的洞穴里,靠吃竹根为生,一般都有四五十厘米长,很像一只猫,但比猫还肥,一只竹鼠,足有五六斤重,其行动缓慢。竹鼠洞穴有两三个洞口,有时难以捕捉。有经验的猎人采用烟熏和灌水的办法,逼竹鼠外逃,而后捕住。
烤竹鼠肉一般是把头去掉,洗净,抹上食盐,用竹板夹住,放在火炭上烤至六成熟,取下捣碎,把葱、蒜、芫荽、青辣椒等作料切细,同竹鼠肉一起放进盆里揉拌均匀,分成数块,捏在肉饼,用香茅草捆住,再用竹片夹好,放在火炭烘烤至熟。沐上滚烫的猪油,即可食用。烤竹鼠肉,味道香甜、肉质软嫩、美味可口,是西双版纳山珍名菜之一,富有野味特点。 将猪脑、猪舌头刮洗干净,把猪脑切为小块,猪舌头剁碎,与切细的葱、姜、大芜荽、野花椒、青辣椒、蒜、香茅草等作料及适量的盐拌均匀。分成数份,用芭蕉叶包好放进甑子里蒸熟即可。味甜嫩、质软、呈乳白带点灰色,据说有补脑、安神的作用。
用蒸的方法烹调菜肴的有叶包蒸猪肉、蒸猪脑、蒸笋肉、蒸条肉和蒸青苔等几十种。 猪肉剁生、牛肉剁生、鱼肉剁生、黄鳝剁生、青蛙肉剁生……凡是肉食都可以做剁生,其制作方法和马鹿肉剁生一样,作料也大致相同,因动物不同,其味道也各异。
剁生是傣家人的下酒名菜,香甜清脆,酸辣可口。 腌牛脚筋、腌黄牛皮、腌水牛皮、腌猪脚、腌鱼、腌竹笋等,期制作方法大体相同,腌鱼和竹笋较简单。味道因食物不同而各异。
除了上述烤、蒸、剁、腌四大类以外,还有油炸烹调。如油炸知了背肉馅、油炸牛皮、油煎荷包蛋蛹等等。其制作方法较为简单风味又别具一格。 公交:景洪翻胎厂客运站-勐罕客运站(28公里),车资9元/人,时间30-40分钟到达。
自驾参观路线:傣族园大门——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区——曼春满古佛寺——曼听白塔、塔包树——泼水狂欢(注:有两场,第一场14:50,第二场16:30分,黄金周会加演)——傣族原生态歌舞表演(平常15:20分,黄金周会加演)。 西双版纳的招待所很多,游客可前往景洪汽车站附近的书苑酒楼借宿,标准间120元。另外,也可住汽车站旅馆,三人间15元/人,有独立卫生间和彩电,晚上有热水供应,一出旅馆便是车站。
西双版纳是热点旅游地区,现有星级酒店30多家,如傣园酒店、皇冠大酒店、金版纳酒店等。此外,还有金凤宾馆、景洪宾馆、西双版纳大傣乡大酒店、西双版纳交通饭店等酒店
门票
门票:贵宾票:148元(含门票、游览车、导游、泼水服装、表演等)

❸ 傣族八大特色菜是什么

傣族特色菜有:火烧干巴、傣族手抓饭、撒撇、傣族柠檬鸡、傣族香茅草烤鱼、傣族鬼鸡、傣族茴香鸭、五香烤傣鲤。

1、火烧干巴

是采用肥膘黄牛,选其无筋、顺刀之精鲜肉,配以多种名贵且具清热降火之天然香料,经木炭火烧、木锤舂制而成,肉质细软,原汁原味,干而不燥,好吃不上火,是傣族最具特色的风味小吃。。

❹ 傣族是一个最有特色文化的民族,傣族在饮食上都有哪些习俗呢

傣族大多数人有吃两顿饭的习惯,德宏傣族主要吃粳米,西双版纳傣族主要吃糯米。它通常在春天吃。人们认为,只有在春天吃粳米和糯米,才不会失去原来的色泽和香味。因此,他们不吃或很少吃隔夜米饭,而且他们习惯用手吃米饭,农民工经常在野外吃饭。

他们的饮食与当今推荐的绿色饮食非常相符,这也是女性不容易肥胖的原因。从健康的角度来看,值得推广傣族的饮食文化。

❺ 泰国民俗菜谱作文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五十六朵鲜花一齐绽放,每朵鲜花都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最吸引我的还是傣族。
对于我这种业余“吃货”,最先要干的事就是品尝傣族的独特小吃——竹筒饭。将新鲜的竹节砍下,将糯米放在竹节里,加水侵泡若干小时,用芭蕉叶或干净的甘蔗叶将筒口塞住,放到火上烤,再将竹筒放在平整的木板上,轻轻敲击,剥去竹筒的薄皮,便获得一条圆柱形的米饭。傣族的竹筒饭美味菜谱,将糯米放入竹筒里烤熟,融入糯米香、青竹香于一体,是色香味俱佳,最具民族特色的风味食品。
傣族是一个盛产竹子的民族,所以除了竹筒饭,就连他们住的房子都是竹楼。之所以用竹子,是因为竹子可以防酷热和湿气。
如果你是阳历的4月13日至4月15日到傣族来游玩,那么你要小心啦,因为这是傣族在过新年——泼水节,所以稍不留神,就会成为“落汤鸡”!到了泼水节,傣族的男女老少就穿着节日的盛装,挑着清水,先来到佛寺浴佛,然后就开始互相泼水,你泼我,我泼你,一朵朵水花在空中盛开,它象征着吉祥、幸福、健康。大家互相泼啊泼,到处是水的洗礼、水的祝福、水的欢歌,朵朵水花在串串笑,泼水节成了欢乐的海洋!傣族人民能歌善舞,所以在泼水节自然也少不了舞蹈,孔雀舞优美、雅致、抒情,孔雀舞是傣族舞蹈的灵魂,舞蹈以孔雀的各种姿态为基础,在去与美的再创造中,集中凝集傣族儿女的审美旨趣。还有不少的舞者尽情的挥洒自己的即兴之作,有的边跳边唱,有的甚至边跳边喝酒,如痴如醉,不拘一格,连续跳上几天似乎也不会累。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傣族虽然是少数民族,但他们的热情、古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精美的服饰装点着这片土地,装点着傣族人民幸福美满的生活。

❻ 傣族饮食文化,生活习俗。

傣族有自己独特的历法。傣历和公历纪元相差638年,即公历的639年为傣历元年。傣历的年是阳历年,月却是阴历月。傣历分为三季,一至四月为冷季,五至八月为热季,九至十二月为雨季。
傣族人民十分喜爱诗歌,尤其是叙事长诗。叙事诗《召树屯与楠玛诺娜》、《娥并与桑洛》等作品是中华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
傣族服装,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纹身的习俗很普遍,男孩到十一、二岁时,即请人在胸、背、腹、腰及四肢刺卜各种动物、花卉、几何纹图案或傣文等花纹以为装饰。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内地傣族妇女服装与边疆大体相同,但有地区性特点,往往因此被其他民族呼为“花腰傣”、“大袖傣”等。
泼水节是傣族最富民族特色的节日。泼水节是傣历的新年,节期在六月六日至七月六日之间,相当于公历4月。泼水节这一天人们要拜佛,姑娘们用漂着鲜花的清水为佛洗尘,然后彼此泼水嬉戏,相互祝愿。起初用手和碗泼水,后来便用盆和桶,边泼边歌,越泼越激烈,鼓声、锣声、泼水声、欢呼声响成一片。泼水节期间,还要举行赛龙船、放高升、放飞灯等传统娱乐活动和各种歌舞晚会。
傣族人居住的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竹楼近似方形,以数十根大竹子支撑,悬空铺楼板;房顶用茅草排覆盖,竹墙缝隙很大,既通风又透光,楼顶两面的坡度很大,呈“A”字形。竹楼分两层,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堆放杂物,也是舂米、织布的地方。傣族男子一般上穿无领对襟袖衫,下穿长管裤,以白布或蓝布包头。傣族妇女的服饰各地有较大差异,但基本上都以束发、筒裙和短衫为共同特征。筒裙长到脚面,衣衫紧而短,下摆仅及腰际,袖子却又长又窄。
傣族是最早栽培稻谷和最早进行犁耕的民族,西双版纳有“滇南谷仓”的美称。“芒市谷子遮放米”也为云南人民所称誉。傣族人民在优越的自然环境中,以特有的原料形成了风味独特的傣味。其烹调技法受佛教寺院菜和汉族菜肴的影响较深,制作方法亦趋于成熟。主食以大米为主,喜食酸、辣、麻及烘烤食品,嗜酒,喜嚼槟榔。
因为他们经常到远离村寨的野外从事劳动,回来吃饭不便,常在野外就餐。另外,他们吃饭不善于用筷子,而惯于用手捏饭吃。因此糯米饭正适合于他们的要求。与野外就餐应运而生的菜肴,如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干鳝鱼、竹筒饭等,可以在家做好或野外生火不用锅便可制作,佐餐十分方便。又由于常吃糯食,不易消化,吃酸性食物能助消化,难怪其他族称他们为“酸傣族”。由于与居住的环境有关,傣族人食蚂蚁、蜂蛹、酸笋、火雀和腥味食品(如鱼、鳝鱼、螺、青苔、牛肉),反映了他们适应环境就地取材的聪明才智。
有烤、炸、煎、炒、煮、凉、蒸;鸡、鸭、鱼、肉;草、果、菜,可谓囊括烹任全法,包揽山珍海味。
烤菜有鸡、牛肉丸子和牛肉松、猪肉、鲤鱼和鳝鱼,全用一种清香宜人的山茅草包裹,内加各种香料蔬菜烤熟,味鲜,肉嫩,易嚼,营养成分基本上保留下来。特别是鳝鱼划成薄薄的小片,牛肉丸子插上坚韧的草根,让人不知何物,忘记了血腥,愉快地品尝。
炸菜最奇最怪的要算青苔片、苦凉菜、酸芭蕉片、牛皮胶条,这是满汉全席;川粤苏闽莱里绝无的东西。青苔片用冷油炸制,颜色碧翠,味道清冽微寒。酸芭蕉生吃无法进口,又涩又硬,经油一炸,松软柔和,酸甜相宜。牛皮胶是用黄牛皮熬制而成,炸前颜色是半透明的琉璃色,炸好后莹白油亮,脆泡香酥,拈一条沾上一种名叫“南咪”的番茄青椒芫荽酱送入口中,真有香而不操,脆中有软之感,酸辣香甜咸五味俱全。
煎的也奇:青椒包肉。将油腻包藏在肥硕青葱的辣椒肚里,叫人食而知其味而不知其质,这大概利用形式文饰了内容,造成直观的美感,一下就博得人们的青睐。炒的是臭蒸鸡蛋,名臭实香,香中微有苦凉气,令人回味再三。
煮的是酸笋鸡。版纳满坡遍野翠竹青青,傣家人将嫩竹笋沤酸后用来煮鸡,别有一番“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的风味。而且版纳的鸡多是乌鸡,体瘦长,绝少肥胖,肉又香又醇,配上酸笋一煮,真是色香味俱全,古朴、清淡、鲜香。
还有白斩鸡。当然是和郭沫若先生最喜嗜的四川白斩鸡同宗不同味,没有咸、麻、辣的浓烈气息,有的是清淡鲜香的傣家特色,这大概是傣家人不囿于传统,取他人之优,融己之。长,革新创造的一大杰作吧。确实,傣族同胞聚居在中、老。缅三国交界之处,又毗邻泰国、印度。东南亚一带的文化历史,风情民俗,以至宗教习惯对其影响不小,傣族又很开放自由,善于汲取他人之长,于是博采众家,融汇贯通,自成一

❼ 傣族生活习惯

一、饮食

1.傣族主食以大米为主。德宏地区吃粳米,西双版纳等地爱吃糯米,通常是现舂现吃。傣族着名的香竹饭又称竹筒饭,即把糯米放在香竹筒里,用水浸泡15分钟后,用火烘烤而成的。吃时,捶打竹筒使之变软,竹筒内壁的竹膜便贴在饭上,用刀一剖两半,香竹饭便脱竹而出,香气浓郁,饭软而细腻。

2.外出劳动者常在野外就餐,用芭蕉叶盛一团糯米饭,随带盐巴、辣子、酸肉、烧鸡、喃咪、青苔松即可进食。肉类有猪、牛、鸡、鸭,不食或少食羊肉,善作烤鸡、烧鸡,喜欢吃鱼、虾、蟹、螺蛳、青苔等水产品。常吃的蔬菜有白菜、萝卜、笋和豆类。

3.傣族也食昆虫。傣族地区潮湿炎热,昆虫种类繁多。经常食用的昆虫有蝉、竹虫、大蜘蛛、田鳖、蚂蚁蛋等。

4.傣族有食花习俗。经常采食的野花有攀枝花、棠梨花、白杜鹃、黄饭花、甜菜花、芭蕉花、苦凉菜花、刺桐花、金雀花、鸡蛋花、苦刺花、弯根花、盘藤花和一种傣语称为“莫谢”的花等,大约30多种。

5.生、鲜、酸、辣、野是傣家菜的特点,自家酿制,只喝不加香料的大叶茶。喝时在火上略炒至焦,冲泡而饮略带糊味。嚼食槟榔要拌以烟草、石灰,终日不断。

二、建筑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居住的特点。楼近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下层无墙,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什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拾级登楼,有走廊、晾台,可以晾物、纳凉。

三、信仰

边疆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属于小乘佛教,同时保留着原始鬼神崇拜的残余。内地傣族崇拜“龙神”、“龙树”,有宗教职业者“波勐”和“师娘”,代人占卜治病。在景谷等地区,也有信仰上座部佛教的。

四、服饰

女性

妇女传统着窄袖短衣和筒裙。

西双版纳傣族妇女,着白色或绯色内衣,腰身细小,下摆宽,下着各色筒裙。

德宏芒市等地妇女,婚前着浅色大襟短衫,长裤,束小围腰,婚后改着对襟短衫,黑色筒裙。

男性

族男子着无领对襟或大襟小袖短衫,下着长管裤,冷天披毛毡,多用白布或青布包头。男子文身的习俗很普遍,既表示勇敢,又可以驱邪护身、装饰身体。

男孩到11岁左右,即请人文身,文身的图形大多以虎、豹、狮、龙、蛇、鹰为主。所文部位大多是四肢、胸腹、背部,一般文一条腿需两天,文全身需七至八天。

五、节日

傣族的节日,多与宗教活动有关,主要节日有关门节、开门节、泼水节等。

1.关门节,傣语“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公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称“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公历10月中旬)。

2.傣历年——泼水节是傣族人民的传统节日。傣语称“桑勘比迈”或“楞贺桑勘”,意为六月新年。时间在傣历6月下旬或7月初(公历4月中旬)。

3.花腰傣最隆重的节日要数农历正月十三的“花街节”。这天,上千名青年男女从周围的村寨汇集到花街。节日的花街热闹非凡,身着盛装的小卜少(少女)排成长队,款款走过花街,竞妆比美,风情无限;小伙子们则瞪大眼睛寻找意中人。

(7)好吃又简单的傣族菜谱扩展阅读

傣族(罗马字母:Dai),又称泰族(泰文:ไทย,罗马字母:Thai)、掸族(罗马字母:Shan)等,民族语言为傣语(泰语),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壮傣语支。

傣族视孔雀、大象为吉祥物,民间故事丰富多彩,傣族人民喜欢依水而居,爱洁净、常沐浴、妇女爱洗发,故有“水的民族”的美称,过去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和原始宗教。

傣族是泰国、老挝的主体民族,占泰国总人口的40%,傣族还是缅甸的第二大民族,中国、印度、越南、柬埔寨等国的少数民族。据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傣族在中国境内共有126万余人。

❽ 西双版纳傣族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详细的,~

傣族是一个居住在海拔较低,地域平垣开阔之地(俗称“坝子”)的民族。居住在坝子上的傣族,因气候、气温等多种自然因素的影响,其饮食文化最显着的特点是喜酸,故有“酸摆夷”之称。在傣族闻名遐迩的菜谱中,其名菜几乎都离不开酸。作为调料的“酸”,既有植物性的,如竹笋、酸橙;也有动物性的,如酸蚂蚁;还有经化学反应制成的,如醋(自酿)。傣族嗜酸,一方面与其生活地域有关,傣族居住地都较燥热,酸性食品不仅能消食,而且能刺激食欲,预防中暑。傣族嗜食酸,这是在与自然作斗争的过程中克服气温高等自然因素而逐渐形成且保留的,是一个在劳动过程中形成的最朴素、最直接、最有效的一个习俗,也是傣族饮食文化中最显眼的亮点和最能体现民族特点的一种反映。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特点是“食野”。所谓“食野”,是指傣族喜欢吃一些野生的动植物。在傣族饮食文化“食野”的菜谱中,既有动物的,如食“温顿”(一种生活在怒江沙滩上的虫)、食蝉等;也有植物的,如野生的蕨菜、刺苞、鱼腥菜、香茅草、“摆夷拄棍”(一种长绿植物,食其嫩芽,因傣族最喜欢食之而得名),这些野生植物具有清肺解热、明目健脑、抗衰老的作用。傣族饮食文化中的“食野”特点,证明傣族人民认识自然,崇尚自然,反映出傣族人民一种淡泊、闲适、随意的心理特征。

傣族饮食文化中另一个显着特点是“食花”。攀枝花、白花、芭蕉花等植物的花,傣族人民将其佐以调料做成美味绝伦的佳肴。在傣族饮食中的食花习俗中,最令人称奇的是将一种名为染饭花的花摘下洗净,将染饭花加水煮后弃花留水,将糯米放入黄色染饭花水中浸泡约4小时,使颜色入米心,然后将着色的糯米捞出放入甑子内生蒸至熟,然后倒入盆内反复搅拌。米饭呈现出花朵的黄色,食之松软可口而略带清香。此饭一般在清明节时做,做好后将其作为祭祀先祖的“供饭 ”;或在节日宴席上和其它菜肴相配,因其色香味俱全,从而增加了节日的喜庆气氛。

傣族独特的饮食结构,与当今倡导的绿色食品契合,傣族菜肴具有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碳水化合物、低脂肪的特点,这是傣族人民尤其是傣族妇女不易肥胖的原因之一,从营养膳食的观点看,傣族菜肴是值得大力推广的。

地理环境的影响。由于傣族主要居住区(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地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这种特殊的地理气候环境具有大陆性和海洋性气候的特点,即高温多雨、湿润静风。年平均温度在21摄氏度左右,因四季划分不明显而将一年划分为三个季节,即腊鲁闹(冷季)、腊鲁黄(热季)、腊鲁分(雨季)。傣族人民对水钟爱无比,使傣族成为一个喜欢临水而居、与竹为伴的民族,被称为“生活在河水边的人”。
由于傣族居住区雨季漫长缠绵,且傣族是一个喜欢临水而居的民族,故傣族人多塔喃(水)偏盛。在长期的生活和医疗实践中,傣医观察到人体发病与风关系极为密切,风可单独致病,也可夹杂他邪相合而侵犯人体发病。因此,傣医认为风致百病,百病皆由风引起。风分为外风和内风。内风多由于体内四塔功能失调,风(气)偏盛或不足而致。外风则是感受自然界的风毒邪气而致,一般多见内外风相合而使人发病。因此,傣族人民易患风水失调的疾病,如肢体酸重、麻木不仁之拢梅兰申(风湿病)、拢贺按(头风痛)之症,或肢体抽搐痉挛之“拢旧”。
塔喃(水)偏盛又会影响塔令(土)的功能,出现塔令(土)失调的一系列表现,如饮食消化、吸收,或排泄功能失调等症。由于土能生万物,一旦塔令(土)不足则又造成其他三塔的功能失调。

一、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

西双版纳的自然环境是傣族文化发育的重要环境基础。在傣族集中分布的宽谷坝区,热带雨林气候所提供的充足的光热、丰沛的降水、肥沃的冲积性土壤,为傣族文化的发育提供了优越的环境条件。傣族对生存环境的理解是以人为中心的地域环境印象,他们认为人的生存以环境为基础,在环境层次中,森林自然环境是最基础的,它为水稻文化涵养水源。而水资源为水稻文化必不可少的自然条件,有水才有水稻田。水稻耕种需要丰富的土地资源。傣族以越人的耕种文化环境感知为基础,以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为价值观,塑造地理景观,使西双版纳傣族文化地域系统呈现出“森林农耕民”的特征。在此过程中人对自然环境的价值取向为:人与自然的关系是和谐的,人必须与自然融合为一体,成为地理环境的组成部分,人的行为要为自然负责,但又不被动地屈从于自然,他们理解自然的流动和变迁并在其界限内创造人类文化,并形成其生态观念。此生态观念的主体就是傣族祖先“允门”留下的遗训,也是傣族在西双版纳自然地理环境基础上,越人文化基础上,“允门”遗训基础上,通过知觉形成的价值观念,把自然环境与生命联系起来的生态直链型关系“森林一水一田一粮一人”,即有了森林才有水,有了水才有田,有了田才有粮,有了粮才有人。这种直接的因果直链型生态关系,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认为是一种强势文化生态关系,在这种观念中,环境是文化的决定因素,环境以单向因果关系的过程强有力地决定着人的文化与行为,所以在傣族文化行为中,不滥伐森林,每户都种植速生的薪碳树种铁刀木专做烧料,并且具有一整套的水资源管理办法。正是由于丰厚的森林生态所涵养的肥沃坝子蕴育了傣文化的多姿多彩。这种生态直链环境与人的价值观构成了傣族文化空间观念的精髓,他们以此观念理解环境与人的关系,并指导自身的生产生活实践,如聚落的选址、土地利用、水稻种植等都体现了这种环境价值观念。
从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反映出,人们对环境的认识真正是“心理上的”,我们在心理范围内解释环境,我们在认识与感觉环境时是有选择的、不完全的。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接收环境信息,以对我们的生活有意义的方式处理和组织信息,其处理结果储存在我们的脑子里,形成相对稳定的空间观念。这种空间观念影响整个地域环境的形成,并在观念体系上与所有的其他影响因素联系成网。凡是有意义的、连贯的和合适的因素,都深受人们文化空间观念的影响。

二、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的空间观感结构

傣族在其空间观念的文化指令下,选择了宽谷、坝区聚居。傣族理想居住模式:靠山近林—有小河流—阳光充足—方便道路—良田。其中靠山近林、河流、良田是主要因素。西双版纳的傣族有95%分布于河谷坝区,5%分布于山区、半山区,傣族居住的环境属平坝、河谷区,并有河流经过。在傣寨背后往往有一个风景林,寨子周围及每户都有花果园,傣族人每天到田里种地,河里洗澡,傣族村寨是山、水、林、田、聚落相配的傣族文化园林,就其生活环境资源具有整体人类生态系统结构。
在空间观念的作用下,傣族形成独特的地域意识行为:家庭一村寨—农田一山林。在空间观感结构中,家庭一村寨—农田是日常中心活动地域,山林是次要活动地域。在中心活动地域傣族文化塑造了独特的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
傣族以其空间观念确定他们的空间观感结构,并通过地域意识行为得以表现。对傣族来说,活动地域与生产和生活密切相关,中心活动地域对傣族生存丰收起重要的作用,也是地域文化系统集中体现的主要地域,是傣族获得物质能量、信息的主要生存空间。在此地域上,傣族文化最显着,傣族整体生态系统网络最复杂,物流、能流、信息流最旺盛。在次要活动地域傣族活动的频度减小,与环境的物流、能流、信息流减弱,森林山地地带是傣族神圣的区域,属于保护的领域。同时也是傣族文化与山地基诺、哈尼等民族文化交汇的地带,是山坝民族文化的交汇区。
在傣族空间观感结构的构建中,傣族文化塑造了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其空间结构系列如下:第一层为村落庭院圈层,这里以傣族特有的干栏式傣楼为中心,上住人,下养牲畜,放农具和交通工具,庭院外以大戟科的霸王鞭(Euphorbia royleana Boiss)为栅栏,栅栏与房子之间傣族营造了一个多层次的人工植物群落,主要由妇女经营,种植有果树、香料等经济作物,上层是椰树和槟榔、菩提树,中间有香蕉、芭蕉、柚子、菠萝蜜树,低层则有菠萝、西瓜、石榴、香缘、茶叶、花卉、药材等。体现了人工植物群落的最大空间利用,是最好的生态经济园。在商品市场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交换补贴家用。第二圈层是田野生境圈层,大面积的水稻耕种以满足人们的粮食需要,以蝶形花科铁刀木(Caesalpinia Siamea)为首的薪炭林以供薪炭烧柴需求,以水牛为首的家畜牧养需求,以竹笋、青苔为首的蔬菜需求,以大榕树(大青树)下民俗、宗教集会需求,以菩提、 贝叶树簇拥的寺庙宗教核心需求。沟渠较密,水面较大。第三圈层为森林生境圈层。狩猎需求、木材建材需求、经济林需求、物种交换需求、森林绿地保护水土涵养水源需求等,这里也是傣族与山地民族物流交换。形成民族与民族之间,人与环境的高度和谐、统一。在这样的整体人类生态系统中,人与各圈层的生存资源不断发生着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有机合谐地形成傣族整体生态经济系统的空间模式。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的景观范式是傣族长期与自然地理环境调适的结果,也是傣族文化最集中的体现,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
傣族生态经济空间圈层结构景观是傣族对空间的有效安排和利用,折射出傣族文化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在其中有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有水平向度的空间利用。但无论是水平还是垂直向度的空间利用都是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景观反映。这里,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作为一个整体起作用,不能简单地确定哪些因素“造成”某些结果。而地方感正是这一混合体的总体表现。地方感导源于内在熟悉的知识,导源于“在一个实质环境中关怀领域,人与人之间相互关怀的网络”的建立;导源于情感紧系的物质环境,以及意识可觉察到的环境的认同和空间界线;导源于长久以来“经由听觉、嗅觉、味觉、视觉”所强化的亲切的关联性;导源于“连续发展、庄重而快乐的庆祝活动”的传统复现,或与其它聚落居民之间的竞争;导源于“周围环境的整体经验”。

三、西双版纳傣族文化空间隐喻的特征

一是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决定人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并以此作为塑造地景的依据。影响空间观念形成的因素很多,如自然地理环境因素、民族自身的特性、宗教的和社会的价值观,以及实际应用的生产生活技术。此中的任何一个因素都不可能单独作用于空间观念的形成,而是综合因素组成一个影响网络共同影响傣族的文化空间观念。
二是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的形成是不全面的,具有选择性,而且人的空间观念与观感结构不是固定不变的。由于人的文化所能涉及的范围有限,人们趋向于把当前的空间观念与感觉看作是永久性的。但是由环境、文化和心理过程整体作用下形成的空间观念和观感结构,会随时间、影响因素及其关系的变化而变化。
三是傣族的地方感具有复杂性。首先表现在地方感的综合性;其次表现在地方感的时间变化性上。正如西双版纳傣族的地方感正在发生变化,傣族社区传统的地景也在发生改变。
人们对环境的态度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政治、社会经济具体情形紧密相关。因此文化地理学对文化的研究需要把文化置于现实生活的具体情景中,研究文化在现实中的作用。所以文化对环境的阐释是复杂的。人们以自身的文化为基础,以一定的社会价值和情感从环境的垂直空间和水平空间向度理解和阐释环境、利用环境。所有这一切汇合在一个有条理的格局中,使人们能更好地理解这个世界,更好地生活在这个世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