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岷县那个店的梅菜扣肉好吃
岷县的梅菜扣肉,都不太好吃。
吃正宗的梅菜扣肉,要来广东梅州。
梅菜扣肉做法
1、食材明细
主料
五花肉1块
梅干菜1小碗
辅料
腐乳汁适量
葱适量
生抽适量
白酒适量
白糖适量
油盐适量
姜适量
2、步骤
将正正方方的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块放入冷水中,加入姜片和适量白酒;
大火煮开, 捞去浮沫, 再转为小火;
一直煮到用筷子很容易的插入进去后关火, 捞出来放入冷水中浸泡;
凉后在厨房纸巾上控干水分; 煸炒;
烧热锅,放入适量的油,将五花肉肉皮向下放入里面去炸;
直至将五花肉表皮炸至黄色;
再次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浸泡;
烧热锅,放少许油,下入大片的葱姜煸炒;
炒出香味后放入泡发的梅干菜继续翻炒;
加入少许的盐和糖等调味, 翻炒均匀;
盛入碗中, 挑出姜葱;
冷却后的五花肉块切成厚薄适中的片;
放入碗中, 再加入适量的盐、腐乳汁、生抽、料酒和白糖;
抓均匀后腌制一个小时以上,将腌制好的肉片码放在碗底,
上面铺满炒过的梅干菜;
菜上扣个盘,高压锅上汽后转为小火蒸上25分钟;
拿出来后倒扣, 盘在下面;
最后再表面上撒些小葱末, 这样色香味诱人的大年菜“梅菜扣肉”就完成了。
3、小窍门
五花肉最好选择肥瘦相间的五层, 冷水下锅, 加入白酒和姜片帮助去腥,煮开时去除浮沫,这样煮肉的汤可作为高汤做其它菜用;煮好肉筷子会很容易的插入进去, 捞出后放入冷水中浸泡;
五花肉块下油锅炸时一定要先控干表面的水分,表皮朝下的放入油锅中;炸肉时最好盖上锅盖,免得油溅伤人;炸至表皮金黄后捞出再次放入冷水中浸泡,这样能去除油脂和表面容易形成虎皮;
为了五花肉块更容易切片,可放入冰箱中冷却定型后再切;切好的五花肉片加入适量的葱姜、腐乳汁、生抽、盐、料酒和白糖再拌均匀后腌制一个小时以上,这样肉片才算准备好了;
梅干菜须提前三个小时泡上, 再炒一下,加入点盐和糖等底味;爆香的葱姜要切成大片,方便炒后挑拣出来;
在小碗中先铺上一层五花肉片,再在上面码上炒的梅干菜;放入锅中蒸时在上面扣上个盘,免得水汽进入; 蒸好后拿出来倒扣即可, 最好撒些小葱花。
2. 岷县特产有哪些
一、岷归系列产品
近年来,岷县大力开发“岷归”系列产品,开发研制出了当归浓缩丸、当归浸膏、当归饮片、归芪养生保健作料、鲜当归美肤水、养足液和当归保健醋等系列当归药品和保健品、化妆品,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远销国内外市场,是目前全县仅有专利证书的产品。
鲜当归美(嫩)肤水由鲜当归、人参、白芍、灵芝、其他天然原料制取液加工而成,其功能是给皮肤角质层补充天然植物保湿成份,保持表皮有充足的含水量,“人工皮肤膜”发挥“保湿膜”作用,控制水分挥发。给皮肤补充植物原料中含有的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天然植物营养物质。使用该产品可绝坦促进皮肤的新陈代谢,使死皮皴皮很容易被洗净。可延缓皮肤衰老,预防老年斑的产生。
鲜当归蜂王浆
该产品由鲜当归、鲜蜂王浆、人参、白芍及其他天然原料制取液制成。该产品促进皮肤新陈代谢,改善皮肤微循环,保持皮肤生态平衡, 虫草归芪养生保健佐料由冬虫夏草、当归、党参、红芪、黄芪、草果、大香、肉豆蔻等二十五种中药材组成。在食用时加入本佐料,可使炒菜、煲汤、炖肉味道更加鲜美,营养丰含宏高富。食用时不再需加其他佐料,如味淡,适量增减。科学配方,纯天然无任何副作用。据消费者反馈具有养颜美容、补肾壮阳、预防感冒、延缓衰老、生津养血等功效。在北京、深圳、上海、天津、珠海、哈尔滨、厦门等地均有销售。本产品经谈尺省卫生防疫站、省技术监督局、省食品技术监督检验站专家审定。经“中国技术检验协会”审定为“2000年中国西部名优产品”,获《中国质量万里行》荣誉证书,荣获中国第七届国际食品博览会“金奖”。
二、洮砚
洮砚是我国三大名砚之一。具有石质坚润,色泽雅丽,古朴典雅,发墨细腻,保湿利笔等特点,深受历代书法家珍爱。因其制作工艺的款式独特,雕刻精细,一直被收藏家视为无价之宝,成为人们馈赠亲友的高级礼品。
洮砚的雕刻造型,因石构图,变死石为活石。雕刻技巧,渗合有玉雕、牙雕的圆雕技法;砖雕、石雕的深浅浮雕技法;木刻、石刻中的篆刻技法,着重镂空。在镂空的基础上,融各种技法于一炉,达到了炉火纯青的艺术高峰。传统的图案有“龙凤呈祥”、“九龙捧日”、“丹凤朝阳”、“八仙请寿”、“龟鹤延年”、“嫦娥奔月”、“燕山教子”、“哪咤闹海”、“岁寒三友”、“马踏飞燕”、“四君子”、“鸳鸯戏水”等,其中以雕龙刻凤最为突出。中国人是龙的传人,凤是真善美的化身,光明的使者。洮砚艺术雕塑的工匠们,把自己的心愿通过细致的雕琢,体现了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创作手法的高度结合,奏出了大气磅礴的交响乐章。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在当地党政领导的支持下,近年来岷县洮砚名声大振。“九九归一洮砚王,满怀激情走香江”。在香港回归祖国时,一方九十九条龙的洮砚,显示了岷县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在我国工艺美术史上留下光辉的一页。继此砚之后,“百鹤延年”砚、“东方醒狮”砚、“民族大团结”砚、“百龟”砚等巨砚再创辉煌。
三、岷县点心
岷县点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
岷县点心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多年前,由于受当时经济、文化和交通落后的影响,原材料品种单调,加工方式落后,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和油,然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子似的。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商贸交易日益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同时也将各地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岷县点心就在吸收南北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点心制作师们开动脑筋,不断革新,在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如绿红丝子、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豆沙和各种香料,并纷纷设立店号大量经营。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公私合营岷县副食品加工厂,10多名点心制作师傅专门加工点心,并由过去的手工捏制改变为木模具制作。再烙印上各种花鸟图案,既好吃又好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岷县点心的制作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竞相显艺,形成规模生产,远销省内各县,产品供不应求。当地群众更是把点心作为婚庆喜聚、逢年过节、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上品。
四、黑仔羔羊
岷县黑仔羔属山谷型藏羊,肉质细嫩,尤以羔羊的黑色二毛裘皮着称。羔羊产后45天至60天宰杀,剥取的二毛裘皮毛穗美观,绒厚保暖,经穿耐用,不染污垢,以黑、实、明、净者为上品。黑仔羔不仅是岷县农民的致富产业,而且成了城里人餐桌上的上乘肉食品。
五、蕨麻猪肉
岷县东山区闾井一带的蕨麻猪,又名“实猪子”,皮毛粗密,一般为黑色,个别的蹄子上带有白色。嘴长而直,头小而体狭长,前肢短而后肢长,适宜于半放牧半舍饲方式喂养。因为它们是食用新鲜的牧草,采食蕨麻、野胡萝卜根茎等而长大的,皮薄肉质鲜嫩,红白相间,层次分明,呈大理石状,吃起来隽永味长,越嚼越有味。腌制成火腿后,肉质发光,呈冰糖色。切成薄片成透明状,畅销陕甘各地。
3. 甘肃让你最难忘的美食是什么
分享舌尖上的甘肃 丝绸路上的 美食 长廊!
《舌尖上的中国》,一部探讨中国人与 美食 关系的食物纪录片。这部纪录片以追溯 美食 的诞生为契机,以伴随人们生活的食物为话题,为世界打开了一扇了解中华文化的全新窗口,透过饱含团圆相聚的百姓餐桌,为我们呈现了别有“风味”的中国故事。我将带领大家感受属于甘肃的特色味道,解读其中的传奇故事。接下来,让我们从入口难忘的 美食 开始,认识这条正在重新焕发出夺目光彩的丝绸之路。
一碗享誉天下的面——兰州牛肉面
据说,兰州牛肉面由回族人马保子始创,家境贫寒,为生活所迫的马保子在家里制成热锅牛肉面,肩挑着在城里沿街叫卖。后来,他又把煮过牛、羊肝的汤兑入面中,肉汤香味四溢,当时称为“热锅子面”。随后,马保子开了自己的店,不再沿街叫卖,就想着推出免费的“进店一碗汤”,客人进门来,伙计就马上端上一碗香热的牛肉汤请客人喝,马保子的清汤牛肉面由此名气大振。后来,兰州牛肉面便以“一清(汤)、二白(箩卜)、三绿(香菜、蒜苗)、四红(辣子)、五黄(面条黄亮)”为统一标准而享誉天下。
雄关之下的天然美味——嘉峪关烤肉
一直以来,“天下第一雄关”——嘉峪关都以其极具神秘传奇的故事色彩吸引众多游人前往。当人们游走于这座西北城市之中时,看着 历史 留下的点滴印记,也许依然能够感受到昔日金戈铁马的雄壮氛围,而这里的饮食文化,也如同千百年所流传下的文化一般,率真而又奔放。来到嘉峪关,不能错失的美味正是烤肉。与甘肃其他地方食用羊肉的方式不同,嘉峪关以烤羊肉而独树一帜。有人曾经戏说,这里的烤羊肉是大自然的馈赠,喝着祁连山的雪水,吃着茫茫戈壁上中草药的羊,本身已经是一种奇迹。
风格粗犷的特色菜肴——羊肉垫卷子
河西地区有一种特色菜肴叫做羊肉垫卷子,这种食物在金昌地区很是有名。相传,当年林则徐被流放新疆途经永昌县时,当地百姓以传统菜肴“羊肉垫卷子”款待,受到林则徐一行人称赞,从此羊肉垫卷子便有了名气。这道菜肴将美味的羊肉和劲道的面食进行了巧妙地结合,营养丰富,口感绝佳。人们常说,西北人性格淳朴厚道,从这招呼客人的食物上就得以完全体现,当地人选用这一充实的菜肴款待远方的客人,希望每一个到西北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凝聚于饭菜背后的热情与洒脱。
铜城第一家常菜——白银酸烂肉
当大小均匀的肉块遇到了滋味浓厚的酸白菜,再与青椒、粉条、洋葱等蔬菜合理搭配。爆炒后的肉块肥而不腻,配菜更是变得酸辣可口,这道常见食材的创意结合造就的下饭菜,成了“铜城”人的首选。虽然只是一道家常菜,但就犹如东北有名的猪肉炖粉条一般,一道菜能够与当地人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这菜中的滋味也早已融汇了老百姓日常生活的缩影,再现出每一个普通家庭勤劳致富、朴实生活的理念。也许正是这样入口滋味的寻常菜肴,让很多迷失在都市生活中的人重新唤醒对于生活的本质追求。
羲皇故里第一 美食 ——天水呱呱
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历史 文化名城天水的秀美山川风情,更是为当地人的生活赋予了先天的优势。天水的呱呱有众多品种,常见的有荞麦呱呱和粉面呱呱。浇着辣椒油、酱油、盐、醋、蒜泥等调料的天水呱呱,食感酸辣刺激,吃下肚去立刻换来一句:“过瘾”。呱呱的风味代表着西北人的典型饮食风格,区别于江南饮食的细致清淡,这里的味道更多是突出爽口辛辣。天水呱呱可以是当地人的早餐,也能作为一道美妙的菜肴,它总能以不同的餐桌角色出现在这片神奇土地上。
航天之都的四季早点——酒泉糊锅
一口大锅滚起香味四溢的鸡汤,投入蚕豆粉汁后成糊状,再加入蚕豆粉制成的特色粉皮、鸡丝、肉片等配料,将炸好的大麻花掰成瓣状放入浓汤之中,突出强调姜与胡椒的辣味,这一碗美味鲜香的糊锅便是酒泉人最喜食的早点。看似平常的食物汇在一起做成的热腾腾早点,能够为当地人去除西北的早晨带来的凛冽寒意,格外有分量的食材能够为人们开始一天的繁忙生活提供足够的“原动力”,这是属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金张掖的面食文化——臊面和小饭
张掖是各种的面食汇聚地,形态各异的面食在当地人不同的做法下成了面食“艺术品”。今天我们要说的是张掖有名的面食:臊面和牛肉小饭。臊面讲究面薄、色亮、劲道,臊面汤在保持肉汤鲜美的同时融汇胡椒粉和姜粉等调味的辣味,薄薄的豆腐片配上翠绿的香菜叶,成了唤醒肠胃的好选择。而常说的牛肉小饭中“饭”,并非我们理解的“米”,而是被切成米饭粒一般大小的面块,面块过水煮熟后,浇上勾好味的汤卤配料,汤中的面块如同颗粒分明的米饭粒,卤汤之上几片颇有嚼头的牛肉,让人瞬间感到食欲大增。
银武威的桌上“玉石”——凉州酿皮
武威酿皮的特色是口感劲道、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一般,呈长条状,加上酱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食用,是去除酷夏暑气的最佳食物。武威酿皮的一大亮点在于其中浇的醋汁,也就是武威人俗称的“糊醋”,这是一种用面粉、醋和秘制调料熬成的醋,这样的醋汁不同于一般的清淡醋,食用起来酸味突出,后味更显浓郁。武威酿皮物美价廉、酸辣爽口,是一种大众化的地方风味食品。尤其在炎炎夏日食用,更是能够祛暑散乏,成为不二选择。
中国薯都桌上的小点心——酥食
定西被誉为“中国马铃薯之乡”,定西薯仔品质名扬天下。而今天我们要介绍的是定西的另一种食物——岷县点心。至今已有200多年 历史 的岷县点心,是由中国古代所说的“酥”发展而来,是一种有甜馅的酥饼。《三国演义》里有杨修戏弄曹操的“一盒酥”,所谓的酥,就是今天的酥饼之类的食品。岷县点心皮薄个大,分量足,点心馅内含有绿红丝、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砂糖等多种佐料。长久以来,岷县点心都是当地人婚庆节日、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上品,同时也成为了西北点心的代表之作。
陇上“小江南”的人气小吃——洋芋搅团
陇南,被誉为陇上“小江南”。作为陇南名气小吃——洋芋搅团,从形象上就如同这里的山水,在厚实形象之上平添几分婉转。这道名气小吃的做法很简单,将蒸熟的洋芋剥皮后放到木槽中,用木锤砸成有粘度的洋芋泥,取出砸好的洋芋泥加上酸菜或是醋水,这酸菜要用清油炒好,醋水里也加入了许多爽口的调料,用翠绿提味的蒜苗、韭菜或者青椒略做点缀,这碗中的风景立刻就不一样起来。洋芋搅团一入口,唇齿之间瞬时能感到洋芋的细腻柔滑,还有调味料带来的独特口感。
闻香千里之外的名食——静宁烧鸡
静宁被誉为是“苹果之乡”,这里产出的苹果又称“静宁金果”,远销海内外。静宁还有一样 美食 声名在外,这便是具有近百年加工卤制 历史 的静宁烧鸡。静宁烧鸡是静宁的传统名食,人们常如此形容静宁烧鸡:闻香千里外,味从鸡肉来。静宁烧鸡个大肉嫩,味美清香,风味独特。这道 美食 的烹制十分讲究,配料繁多,卤汁入味,只有经历了文火慢炖的时间考验,才能促成这香飘四溢的桌上 美食 。
“陇东粮仓”的特色面食——庆阳饸饹面
庆阳素有“陇东粮仓”之美誉,民俗文化更是一绝,庆阳刺绣、剪纸等工艺名扬天下。庆阳面食种类繁多,这里要说的庆阳饸饹面,又叫床子面,俗称喝汤。早前,制作饸饹面要把和好的面团放在饸饹床子里,用人力将杠杆下压把面挤轧成长条,随着技术的进步,已很少再用人力去挤压面条。压出的细长面条在锅里煮熟后捞出来,放入清水中过滤,使得面条口感劲道,在面上浇些提前做好的汤汁,面条“游走”在汤汁中爽滑分明,与爽口的饸饹面相配的还有各种小菜,面菜结合,营养丰富,最后喝上一口浓味汤,心里的舒坦劲儿就不用说了。
享誉陇上的河州 美食 ——手抓羊肉
手抓羊肉作为临夏地区最具代表性的名吃,肉质白嫩、香气四溢、回味无穷,“枹罕赤髓羯羊肉”更曾为朝廷贡品。在临夏,有着“无手抓则不成席”的说法。区别于其他肉食精细慢炖的做法,手抓羊肉的做法和食用习惯体现出西北民族的豪爽大气。若您到了这极具民族风情的地方,听上一曲婉转动听的“花儿”,欣赏了艳光四射的河州牡丹,定不要忘记品尝下这里的饮食名片——手抓羊肉。
桑科草原上的风味食物——甘南藏包
到美丽的桑科草原,若想完整感受这广阔草原上的民俗风情,就一定要尝一尝美味的甘南藏包。甘南藏包作为藏族人民招待远方客人的 美食 ,因其形如牛眼睛,又有“牛眼睛包子”之称。藏包的制作食材和风味因贴近草原风情而显得独树一帜。甘南藏包更多以白面为皮,羊肉为主馅。甘南藏包有着皮薄透亮,里馅味美鲜香的特征。藏包的吃法则类似于灌汤包,需要先从顶端慢慢吸吮完包子内的油水,若是拿起包子就直接咬下,且不说油水会四溅,光是那油水的温度都会令你吞不下去,吐不出来。
有没写到的欢迎大家评论补充,不对的地方也请大大多多指正
甘肃省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大家都知道我国的西北地区好吃的 美食 还是挺多的,特别是当地人爱吃的牛羊肉非常的多,而且做法也是多种多样的,像比较走名的就要数兰州牛肉面,清汤牛肉面吃起来真的是特别的好吃,也是我国颇有名气的一道面食。
还有甘肃河间地区人们爱吃的一道羊肉垫卷子也是特别的好吃,里面除了有贴的饼子以外还有炖的一锅羊肉,吃起来特别的香,饼子配羊肉,真的是绝配,真的和东北地区的炖肉贴饼子挺像的,还有天水呱呱和浆面条味道也是挺不错的,也是当地人们爱吃的。
除了上面的那些,像靖远的羊羔肉、手扒羊肉、白银酿皮子、静宁烧鸡、陇西腊肉、嘉峪关烤肉、石子馍、甜醅子、神户牛肉、清真八大碗、炒拨拉、敦煌臊子面、羊肉粉汤、杏皮水、驴肉黄面、发子面肠等都是甘肃地区的名吃,有机会可以尝尝。
甘肃的羊肉泡馍,当地人叫“羊肉泡”,省了一个“馍”字,听起来像是用羊肉做一道菜,事实也是如此,一大碗里有半碗都是羊肉,我这种肉食动物居然剩了一两片。当然价格也是不菲,这一碗要26元。
半碗清汤半碗肉,两勺油辣子进去,就成了红汤。西北的辣椒都是香而不辣,不能吃辣的也能凑凑热闹。
和陕西的不同,甘肃的馍是发面馍,长方形,有层。讲究的主儿把馍劈开,碗里的羊肉捞出几片,夹入馍里,羊肉带着羊汤的鲜汁润进面里,就是个极好的羊肉夹馍。发面馍馍不耐泡,进汤就立刻膨大起来,很多人不喜欢,只是两者分开吃。我却爱这种吃法,别贪多,撕几块馍放进去,刚吸了羊汤就马上捞起来吃,夹着肉和粉,很美。
吃羊肉泡必须就着糖蒜,白白胖胖的糖蒜,甜酸辣,激发羊肉的香气,还能解腻。这一大碗羊肉泡,少说有三两肉,再掰两个馍馍,这顿早餐,真是作实,一碗下肚,中午都不饿,可以干一天农活了。
26一顿早餐,不便宜,相比快餐店里大喇叭宣传的6元早餐,大城市来的人有些乍舌。但这家小店坐满了当地人,门外还在排队。仔细想想,这分量的羊肉,26可不贵,对当地人来说,一碗羊肉泡,是一天的开始。
另,去甘肃的那几天,喝了数次“三泡台”,茶+红枣+枸杞+桂圆+菊花+冰糖组成的饮品,西北地区的特色,喝起来有苦有甜有香气。
三泡台传统是用盖碗,为了方便快捷,也出现了后面这种玻璃杯包装的,去西北玩要去尝尝。
兰州牛肉拉面
天水凉皮
敦煌的驴肉黄面,张掖的孙炒炮,臊面包子,小饭,山丹的炒羊拨拉,武威的三套车,鸡肉垫卷子,烤鸡也不错,临夏的手抓,牛杂割,包子,宁县的干煸羊羔肉,静宁的烧鸡,陇西的腊肉,秦安的水席,天水的小吃,太多了。。
据说臊子面是由唐朝的“长寿面”演化而来,成为老人寿辰、小孩生日及其他节日的待客佳品,含“福寿延年”之意 。此面汤多面少,臊子鲜香,汤味酸辣,面条细长,筋韧爽口,成为营养丰富、老幼皆宜的美味佳肴。下面就带大家看看详细的做法流程吧!
首先做肉臊子。五花肉切小丁,热锅冷油,肉丁下锅翻炒并划散,肉丁炒至发白,倒入少许料酒去腥,中小火慢慢翻炒,使水分蒸发煸出油脂。炒到锅中的油变清时,加入姜粉,花椒粉,十三香搅拌均匀,继续翻炒一会儿,不要炒太干,保持肉丁柔软,最后加入生抽,老抽。盐搅拌均匀即可出锅。
准备臊子丁,薯仔和老豆腐切成一公分见方两毫米厚的小片,放入油锅炸至金黄,要注意控制油温,不能过焦。木耳泡发切丝,黄花菜泡软,撕成细丝。胡萝卜西红柿,切小丁备用,将打散丁蛋液倒入平底锅,摊成薄薄的蛋皮,切细丝是备用。
做臊子汤,肉臊子放入炒锅,油化开后丢入姜、蒜末,葱炒出香味,然后倒入高汤简单炖煮的鸡汤或大骨汤就可以,放入豆腐丁,薯仔丁,胡萝卜丁略煮。加盐、花椒、姜粉、十三香、生抽、再放入西红柿丁,木耳丝,黄花菜,全部食材稍微煮一会儿,最后放入蛋皮,臊子汤就完成了,面条煮好后过凉水,这样使面条更顺滑,劲道。舀一勺臊子汤浇在面上,汤可以多一点挑一下面,最后撒上香菜就可以了。
正宗兰州牛肉面呗
甘肃人来推荐甘肃必吃 美食 ,千万不要相信大众点评!!!黄金周出游,身边大约三分之一的朋友都选择去西北,当然有走额济纳旗-嘉峪关-敦煌路线哒
作为一个嘉峪关人,必须要出一篇 美食 攻略啦!
图一:牛肉面(也就是外地的兰州拉面)一定要加肉加辣,好吃到飞起!你在牛肉面馆也可以点到牛肉干拌、炒拉条什么的,份量巨大!如果不追求牛肉的口感,我觉得面本身味道都差不多,每个甘肃人都觉得自家楼下的最好吃[笑哭]羊肉、牛肉粉汤如果碰到可以尝试
图二:嘉峪关的烤肉好吃到怀疑人生!你不禁会问自己:世上竟有这么好吃的烤羊肉?不要去很火的小党哦,打车告诉师傅去“富强市场”,随便选一家本地人多的,味道不会差,就是环境差了点。如果追求环境可以去“眼镜烤肉”,大众点评上搜不到,其实是家很大的店。打车到了地方你看人多不多,人多就是真的。有包厢,服务也不错。眼镜烤肉的缺点就是,味道不稳定,遇到老板烤就好吃到飞起,遇到店员烤就……一言难尽……[笑哭]
图三:甘肃的麻辣烫好吃的一批,没想到吧?要一份混合粉加几串菜,人生完美了!不要找什么重庆成都正宗麻辣烫,这种麻辣烫的鼻祖是甘肃张掖!我最爱的是嘉峪关富强市场的张掖车站麻辣烫(现在好像改名了,就叫张掖?也重新装修过,环境好多了)
图四:嘉峪关路边摊小烧烤,运气好可以碰到这种炭火烤的,推荐你们点烤面筋、烤白菜、烤血块、烤魔芋、烤素鸡、烤宽粉……富强市场门口还有“四中毛串”,是我们的童年回忆,味道挺特别的,可以尝尝。
图五:酒嘉地区特色早餐糊锅,外地人可能吃不惯。不过没怪味,就是鸡汤加胡椒的味道,我很喜欢!嘉峪关最出名的是滚记,可以点小饭、臊子面、炮仗都尝尝
图六:炒凉粉和凉拌海笋也算嘉峪关特色小吃了,虽然不出名。但迄今为止我吃到的最好吃的都在酒馆,哈哈哈哈!随便一家烤肉店都有,就看能不能点到好吃的咯
图七:如果喜欢吃羊肉建议找回族人的馆子,我喜欢去玉门市吃羊肉,距离嘉峪关100km,也是自驾去敦煌的必经之路。黄焖羊肉口味较重,我的最爱!手抓羊肉更鲜美 但是我们这里的羊肉都!不!膻!有一家“伊卜拉”我从小吃到大,所有我带去的外地朋友都说好吃。
图八:敦煌吃驴肉黄面千万别大众点评!如果没有本地人带路就直接去“达记”吧,不会出错。胡羊闷饼和鸡肉焖饼可以尝尝,是一种可以打开新世界大门的面食 切记:到了敦煌别去沙洲夜市吃饭,现在的夜市已经不是以前的夜市了,我觉得比较坑游客。
图九:骆驼肉也算是敦煌特色了,雪山驼掌可以点,但可能你会失望,和牛蹄筋差不多。炒榆钱很有特色,满满的儿时回忆,不知道这个季节还能不能吃到 甘肃的酿皮也不错,种类很多,如武威黑酿皮啊、梗粉啊、牛筋面啊、金丝面啊什么的 胜在嚼劲。
写的非常不全,手机里有什么照片就写什么,推荐的都是自己喜欢的,仅供 旅游 的小伙伴参考,不喜勿喷哦!
民勤酿皮子做法不算太难,但配方严谨讲究,步骤井然有序。先用温水将蓬灰泡化,准备好自家种的优质小麦面粉,用适宜浓度的蓬灰水和面,面和得硬一些。将揉光的面团放入清水中反复搓洗,直至蛋白质和淀粉完全分离。蛋白质呈蜂窝状面团,就是我们常说的面筋,上蒸锅蒸熟,改刀,备用。淀粉融入水中,沉淀后将上层清水撇掉,搅成均匀的面糊(我记得水和面粉的比例大约3;1为最佳),再将面糊平铺在抹过油的铁皮锣中,上蒸锅,几分钟就蒸好,凉水拔一下,轻松卷起,切成条状,备用。
酿皮子的配料根据条件可多可少,个人爱好口味各不相同,但标配的几样还是不可少的,一是青蒜苗,香菜,二是辣椒油,蒜粒水,三是卤水。卤水是决定酿皮子味道的关键因素,热锅,少许冷油,起烟时将花椒,大料,干红辣椒,生姜炸香,撇去不要,葱花入锅,再将香陈醋,酱油,精盐,鸡精等调和好的薄芡儿入锅敖一会,关火,大功告成。
酿皮子盛盘,加一点面筋,浇一勺子卤水,各种调味品一一加入拌匀,清凉可口,开胃解暑,色味俱全的酿皮子早已让你口水欲滴了。
真是个嘉峪关好市民。[笑哭][笑哭][笑哭]
4. 岷县点心的加工工艺
岷县点心皮薄个大,份量足,加工原料丰富,生产工艺考究,百吃不厌,是难得的美食。 岷县点心至今已有200多年历史。200多年燃厅前,由于受当时经济、文化和交通落后的影响,原材料品种单调,加工方式落后,点心馅是蜂蜜拌面粉,点心皮为白面和油,然后放在铁鏊里用木炭火烤熟,吃起来像烙甜包子似的。到了清末民初,随着商贸交易日益活跃,南来北往的客商云集岷县,同时也将各地皮郑隐的点心制作技术和各种原料带了进来。岷县点心就在吸收南北风味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味。点心制作师们开动脑筋,不断革新,在点心馅里增添新的原料,如绿红丛信丝子、玫瑰花、核桃仁、花生米、冰糖、白沙糖、豆沙和各种香料,并纷纷设立店号大量经营。新中国成立后,成立了公私合营岷县副食品加工厂,10多名点心制作师傅专门加工点心,并由过去的手工捏制改变为木模具制作。再烙印上各种花鸟图案,既好吃又好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岷县点心的制作在手工作坊的基础上又有了新的提高,在发扬传统的基础上竞相显艺,形成规模生产,远销省内各县,产品供不应求。当地群众更是把点心作为婚庆喜聚、逢年过节、招待宾客和馈赠亲友的上品。
5. 甘肃有什么特产
兰州百合、黄花菜、甘谷辣椒、兰州香桃、临泽红枣等。
1、兰州百合
兰州百合,甘肃省兰州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兰州百合味极甜美,纤维很少,又毫无苦味,其生产的百合个头大、味极甜美、色泽洁白如玉,兰州百合属山丹类,是百合中的上乘极品,是全国唯一食用甜百合。
2、黄花菜
又名金针菜、柠檬萱草,黄花菜,属百合目,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根近肉质,中下部常有纺锤状膨大。花葶长短不一,花梗较短,花多朵,花被淡黄色、橘红色、黑紫色。
3、兰州香桃
甘肃兰州是我国着名的桃乡之一,远在西汉初,兰州桃已负盛名。兰州桃主要产在市西北角的安宁区。兰州桃品种繁多,品质优良,主要产在兰州市西北角的安宁区。
安宁北依山,南傍黄河,光照充足,土壤属透水性好的粉砂状土,适宜桃树生长。在当地优良品种中,有六月桃、小籽朱砂尖桃、疙瘩水桃、大旱桃、平顶离核桃、小红桃、半水不旱桃、大籽朱砂尖桃、大离核桃、迟水桃等。其中尤以半水不旱桃和迟水桃享有盛名。
4、甘谷辣椒
甘谷辣椒,甘肃省甘谷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甘谷辣椒有近400多年的种植历史,积几百年栽培之经验的甘谷辣农们,已总结了一套精湛独到的种植技术,加之甘谷地区光照充足,土壤肥沃,温差大,为辣椒种植提供了优越的生长条件。
5、临泽红枣
临泽红枣的主要产地为甘肃省的临泽、张掖、高台、酒泉等地,为这些地区的主栽品种。甘肃为全国红枣主要产区之一。临泽红枣是张掖市临泽县的支柱产业,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
6. 除了陕西的臊子面之外,西北地区都有哪些好吃的美食
都说一方水土能够养一方人,对西北有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总是感觉割不断,理不乱的。当我每次去西北的时候,自己都不太愿去饭店吃饭,而更喜欢吃街头的风味小吃,也许街头小吃不如大饭店里饭菜卫生精致,但是我感觉街头小吃会更有地方特色和老味道,更加能让人找到一种特殊的味道。
7. 岷县有什么好吃的
您好
岷县小吃历史悠久,享誉陇原。街道铺面里和地摊上,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诱人胃口。主要有: 姜粉鱼 早在清光绪年间,县城大南门一带就有人经营,延至今日,在小南门、洪家桥、西郊药材商场、钟楼口一带就有20多户人家设点出售。其具体作法是大豆淀粉溶水,倒入开水锅中煮成糊状,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鱼状。然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再用开水煮沸。食用时,调上用姜粉拌的生葱花或蒜苗丝、鲜醋、油泼 辣子、食盐、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时候,泡一把油丝(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鱼以姜为主,姜性散发,温中暖胃,豆粉营养丰富,人人喜欢。经常喝可以使人身体健壮,长寿不衰。一到隆冬,喝的人多,销售量高。 瞎瞎肉 瞎瞎,又名中华鼢鼠,属哺乳纲鼹鼠科。其肉细腻而清香,瞎瞎骨、肉均可食用,尤以其骨民间视为“虎骨”,有明目提神、驱风散寒的功能。每逢春季,乡民在山坡荒地用弓弩捕捉,以生、熟两种上市。生的烹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涂上清油,加花椒、盐沫用木炭火烤黄,食时骨脆肉香;二是清蒸,用笼隔水蒸之,蒸熟,蘸以花椒、酱油、辣子,清爽可口,老少皆宜,赞口不绝。 羊肉臛臛 一般俗写为“糊糊”,来源于古代的“肉羹”,历时很久了,做糊糊的原汤是带骨髓的羊骨头熬成的。其作是将羊肉切碎成小片,掺入上等粳米,用文火入汤焖焌 ,成糊状稀粥。调和以胡椒为主,突出一个“辣”字。一般在冬季早晨开锅,经过数小时熬煎,回味无穷。吃起来香喷喷,辣呼呼,热流涌遍全身,非常舒适。近年来有牛肉代羊肉制作的,其味不如羊肉鲜美,但如果配料精当,食用起来也不失岷州风味。 花糕 岷县的麦面花糕,非常精巧。花糕有发糕、蜜糕、层层糕、筒筒糕、水波浪、万卷书六种。发糕可用杂粮,蜜 糕蘸蜂蜜,其他卷入玫瑰花、苦豆儿、姜黄、红山丹等,以它们为佐料,分层转圈卷动,做法非常细致,看起来似一种精美的艺术品。花糕不但做法精巧,而且还重视形状的切法。切法有方块、斜角、牙牙子三种,方块是春节时用的,斜角是九九重阳节切的,牙牙子随便家常食用,这些都要求剥老灶皮。可是八月十五中秋节,送亲戚的一般不切,叫做“一团儿”,取吉祥团圆之意。不剥皮的花糕,糕皮上用竹签夹成“花好月圆”、“富贵牡丹”、“龙凤呈祥”,寓意深刻,袜槐表达着美好的愿望。 拉麦索儿 岷县妇女每年在六月间,青稞即将成熟的时候,做“麦索儿”。她们把麻黄 色的青稞,割芒截杆,留秃穗头,放在笼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长的绳索状物,即是“麦索儿”了。吃时,盛入盘、碗中,浇上清油,加上蒜泥和盐,清香柔软,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岷县北路地区和卓尼、临潭的亲友,互相都有“送麦索儿”的风俗,年年来往不断。有几句童谣说得好:“山里人对着干,提上麦索儿去换蒜,你送我麦索儿我送你蒜,蒜拌麦索儿赛过干拌面……”。在外地的岷县游子,回归故乡,都对麦索儿怀着深厚的感情,念念不忘告含友,有些诗人说的:“旧俗户户种青稞,甜醅煮酒劝君酌,而今店铺尚有酒,游子归来忆麦索。” 罐罐面 流行于清光绪年间。传说,原是县城和政街(今大南门街)西巷李姓经营。李姓为人和蔼,忠厚诚实,技艺高超,名噪一时。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他又开始经营药材,成立“义协公”商号,这种食品就不再经营了。食品的具体作法:据说用炖肉的砂罐熬汤,罐子与兰州砂锅相似。所不同者,砂罐是本地峪儿岭铸成的,皮薄容量大,尖咀小口,煮沸时不易溢出。作时,将几个砂罐依次围在一个大铜火盆边沿,罐内用鲜肉汁、调和加水熬汤,文火慢煨,以味鲜为佳。汤成后,放在筐内,置于避光阴暗处储存。待春节前后再来上市食用。食时,因长期在低温处搁放,冻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里浸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剥掉外围冰层即在咀里吸吮。甜滋滋、酸迷迷、清凉凉的一包水,最能解酒,而且味中带有浆水余味,真舒服。民国三十年间,洮河北面陈家崖村王尕凤家园中的八楞子梨,质量最好,传誉一时。现在,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梨园202亩,白梨树17116株,最高年份产量425300斤。大力发展浆水梨,既可以增加农民副业收入,又可丰富本地特有的风味小吃。 黄酒泡馍 岷县大南门上早晨的黄酒好喝。黄酒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禾老,指当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酿酒。这种酒,原先是黄酒,以后发展成为烈酒了。古时岷州人在清明时节酿酒,用黄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诚洒向黄土,祈求吉祥如意,这是特有的风俗。黄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称“液体蛋糕”,喻之为“酒的精魂”。用黄酒泡馍吃早餐,对身体大有补益。岷县的风味与各地不同,所泡的馍,除了花糕,还有一种油锅儿,这是南关回民特意制作的。里面入油,锅鏊炕黄,吃起来又脆又酥,泡在碗内像棉花团样散开,别有一番滋味。 烧鸡肉香汤冻冻儿 兴起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与大老李的清汤羊肉、耿怀远的小笼包子等一起活跃于市场,其中以白升福的烧鸡肉冻冻最为驰名。白升福原先经营鸡蛋、油炸豆,以后专门就地取材做冻冻。冻冻的主要原料,还是山坡野地里的荠荠菜,拣净洗 清后剁成细末,掺入粉面中,在锅里煮成糊状,冷冻后,切成小方块,仍保持荠荠菜的清香隽永。吃冻冻时,调上加工好的原鸡汤,将卤好的鸡蛋划为四牙子,放入碗中,别有一番风味,确实一种美的享受。
8. 岷县有什么好吃的
岷县小吃历史悠久,享誉陇原。街道铺面里和地摊上,各种小吃琳琅满目。具有地方特色的风味小吃诱人胃口。主要有: 姜粉鱼 早在清光绪年间,县城大南门一带就有人经营,延至今日,在小南门、洪家桥、西郊药材商场、钟楼口一带就有20多户人家设点出售。其具体作法是大豆淀粉溶水,倒入开水锅中煮成糊状,用漏勺滴珠,浸入冷水,呈小鱼状。然后捞出放入凉水中浸泡,再用开水煮沸。食用时,调上用姜粉拌的生葱花或蒜苗丝、鲜醋、油泼 辣子、食盐、味精即可食用。吃的时候,泡一把油丝(又叫麻花),就更清爽可口了。姜粉鱼以姜为主,姜性散发,温中暖胃,豆粉营养丰富,人人喜欢。经常喝可以使人身体健壮,长寿不衰。一到隆冬,喝的人多,销售量高。 瞎瞎肉 瞎瞎,又名中华鼢鼠,属哺乳纲鼹鼠科。其肉细腻而清香,瞎瞎骨、肉均可食用,尤以其骨民间视为“虎骨”,有明目提神、驱风散寒的功能。每逢春季,乡民在山坡荒地用弓弩捕捉,以生、熟两种上市。生的烹调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涂上清油,加花椒、盐沫用木炭火烤黄,食时骨脆肉香;二是清蒸,用笼隔水蒸之,蒸熟,蘸以花椒、酱油、辣子,清爽可口,老少皆宜,赞口不绝。 羊肉臛臛 一般俗写为“糊糊”,来源于古代的“肉羹”,历时很久了,做糊糊的原汤是带骨髓的羊骨头熬成的。其作是将羊肉切碎成小片,掺入上等粳米,用文火入汤焖焌 ,成糊状稀粥。调和以胡椒为主,突出一个“辣”字。一般在冬季早晨开锅,经过数小时熬煎,回味无穷。吃起来香喷喷,辣呼呼,热流涌遍全身,非常舒适。近年来有牛肉代羊肉制作的,其味不如羊肉鲜美,但如果配料精当,食用起来也不失岷州风味。 花糕 岷县的麦面花糕,非常精巧。花糕有发糕、蜜糕、层层糕、筒筒糕、水波浪、万卷书六种。发糕可用杂粮,蜜 糕蘸蜂蜜,其他卷入玫瑰花、苦豆儿、姜黄、红山丹等,以它们为佐料,分层转圈卷动,做法非常细致,看起来似一种精美的艺术品。花糕不但做法精巧,而且还重视形状的切法。切法有方块、斜角、牙牙子三种,方块是春节时用的,斜角是九九重阳节切的,牙牙子随便家常食用,这些都要求剥皮。可是八月十五中秋节,送亲戚的一般不切,叫做“一团儿”,取吉祥团圆之意。不剥皮的花糕,糕皮上用竹签夹成“花好月圆”、“富贵牡丹”、“龙凤呈祥”,寓意深刻,表达着美好的愿望。 拉麦索儿 岷县妇女每年在六月间,青稞即将成熟的时候,做“麦索儿”。她们把麻黄 色的青稞,割芒截杆,留秃穗头,放在笼里蒸熟,搓取禾衣,磨成二、三寸长的绳索状物,即是“麦索儿”了。吃时,盛入盘、碗中,浇上清油,加上蒜泥和盐,清香柔软,非常可口,是地地道道的绿色食品。岷县北路地区和卓尼、临潭的亲友,互相都有“送麦索儿”的风俗,年年来往不断。有几句童谣说得好:“山里人对着干,提上麦索儿去换蒜,你送我麦索儿我送你蒜,蒜拌麦索儿赛过干拌面……”。在外地的岷县游子,回归故乡,都对麦索儿怀着深厚的感情,念念不忘,有些诗人说的:“旧俗户户种青稞,甜醅煮酒劝君酌,而今店铺尚有酒,游子归来忆麦索。” 罐罐面 流行于清光绪年间。传说,原是县城和政街(今大南门街)西巷李姓经营。李姓为人和蔼,忠厚诚实,技艺高超,名噪一时。民国二十年(公元1931年),他又开始经营药材,成立“义协公”商号,这种食品就不再经营了。食品的具体作法:据说用炖肉的砂罐熬汤,罐子与兰州砂锅相似。所不同者,砂罐是本地峪儿岭铸成的,皮薄容量大,尖咀小口,煮沸时不易溢出。作时,将几个砂罐依次围在一个大铜火盆边沿,罐内用鲜肉汁、调和加水熬汤,文火慢煨,以味鲜为佳。汤成后,放在筐内,置于避光阴暗处储存。待春节前后再来上市食用。食时,因长期在低温处搁放,冻硬如石卵,需要在冷水里浸泡一小时左右,然后剥掉外围冰层即在咀里吸吮。甜滋滋、酸迷迷、清凉凉的一包水,最能解酒,而且味中带有浆水余味,真舒服。民国三十年间,洮河北面陈家崖村王尕凤家园中的八楞子梨,质量最好,传誉一时。现在,据林业部门统计:全县有梨园202亩,白梨树17116株,最高年份产量425300斤。大力发展浆水梨,既可以增加农民副业收入,又可丰富本地特有的风味小吃。 黄酒泡馍 岷县大南门上早晨的黄酒好喝。黄酒的历史已经很久远了。明清时期,《岷州竹枝词》中说:“西川禾老家家酿,闾井鱼肥处处筌。”禾老,指当地青禾成熟,家家都在酿酒。这种酒,原先是黄酒,以后发展成为烈酒了。古时岷州人在清明时节酿酒,用黄酒祭祖,把自己的一片赤诚洒向黄土,祈求吉祥如意,这是特有的风俗。黄酒性味平和、清香爽口,人称“液体蛋糕”,喻之为“酒的精魂”。用黄酒泡馍吃早餐,对身体大有补益。岷县的风味与各地不同,所泡的馍,除了花糕,还有一种油锅儿,这是南关回民特意制作的。里面入油,锅鏊炕黄,吃起来又脆又酥,泡在碗内像棉花团样散开,别有一番滋味。 烧鸡肉香汤冻冻儿 兴起于民国二十九年(公元1940年)抗日战争时期。当时与大老李的清汤羊肉、耿怀远的小笼包子等一起活跃于市场,其中以白升福的烧鸡肉冻冻最为驰名。白升福原先经营鸡蛋、油炸豆,以后专门就地取材做冻冻。冻冻的主要原料,还是山坡野地里的荠荠菜,拣净洗 清后剁成细末,掺入粉面中,在锅里煮成糊状,冷冻后,切成小方块,仍保持荠荠菜的清香隽永。吃冻冻时,调上加工好的原鸡汤,将卤好的鸡蛋划为四牙子,放入碗中,别有一番风味,确实一种美的享受。
9. 岷县漫漫点心和亚亚哪个好吃
这两个相比较的话,个人觉得亚亚的是比较好吃的呀,这个点心的味道非常不错的,非常的甜的呀
10. 介绍一下你家乡的年味美食,特色风俗
一年中我最喜欢的节日就是春节了,喜欢春节不仅喜欢它带给我们的福利,还喜欢它的文化底蕴。说起在我的家乡周口过年,那真的是有趣的很,有很多的特在习俗和年味美食,真让我忍不住想和大家介绍一番。
13.过了正月15,年差不多就过完了,该出去打工的都准备走了,所有人都将恢复到原来的状态了。
春节是中华民族团圆的节日,几千年来已经融入了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中。过春节最讲究的就是“年味”,美食的味道就是大半个“年味”了,能牵引游子归家的,大概就是家乡的年味吧。现如今,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了,年味却越来越淡了,过年的红包变成了电子红包,拜年也变成了视频拜年,没有减退的是年夜饭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新年即将来临,希望大家都能寻回记忆里的年味,寻回最初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