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来云南,这六个小众古镇不要错过,人少景美,美食也多
看不完的云南美景,数不完的民族风情
说起云南古镇,大多数人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双廊古镇,大理的风花雪月、丽江的玉龙雪山、双廊的洱海,无一不令人神之向往,可久而久之,去的人多了,难免人潮拥挤、商业化。如果你想在 旅游 旺季度有一段不动声色的时光,不妨来这几个少有人知的古镇待待,这里才是正真的人少景美, 美食 也多。
娜允古镇
娜允古镇距今已有七百多年 历史 ,“娜允”即傣语“na veng”,允是傣语京城的意思,即“内京”之意,同时,它也是中国的最后一个傣族古镇。在这里有傣汉两个民族不同风格合璧的建筑群,有空去土司衙门看看墙上艳丽的壁画,是傣族 历史 的记载。娜允就像它的名字一样,给人一种恬静闲适的美感,岁月静好的舒适,在这里你会吃到正宗的傣族菜,感受到浓浓的东南亚风情。
独克宗古城
“独克宗”这个名字,根据藏语发音,则有两层含义,一为“建在石头上的城堡”,另一为“月光之城”。香格里拉的独克宗古城不像丽江古城那样有一种水乡般的婉约,也不像大理古城那样有风花雪月的浪漫气息,反倒显得有一些清冷和坚硬。沿街漫步,走在凹凸不平的石板路上,两旁古朴的木屋,阳光从头顶洒下来,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在龟山公园里,有着世界上最大转经筒,可以在人多的时候一起去转转,但转动的圈数一定要是三的倍数,而且是顺时针转动,寓意着祈福。
白沙古镇
距丽江古城仅10公里,但比丽江古城少了不少喧闹,它北临玉龙雪山,西依芝山,是纳西族的古都、世界级“古纳西王国”,是木氏家族的发源地,在这里,你会体会到最原始的纳西民风和习俗。围墙上诉说着几百年文化 历史 的东巴壁画,远处传来东巴古乐,东巴文字跃然纸上,街道上年逾古稀的老奶奶,香味扑鼻的鸡豆凉粉,眺望远处云雾缭绕的玉龙雪山,目之所及都是惬意,这一切都是最真实的人间烟火气。
和顺古镇
古名“阳温墩”,位于银杏之乡腾冲,几百年来,各种文化在这里融合碰撞,形成了这里独有的侨乡文化和马帮文化。和顺有 历史 悠久的中式建筑,有南亚风格的宗祠,有徽派建筑文化的木雕,更有西式哥特风的圆拱窗,形成了国内少有的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和顺的当地特色 美食 也很不错,价格也不贵,木瓜鸡、糖粑粑、煮饵丝等,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去吃一餐和顺三滴水,几乎囊括了腾冲的的所有风味特色。
诺邓古镇
诺邓古镇位于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云龙县城以北的深山里,是一个有着上千年 历史 的白族村寨,四面环山,美景尽收眼底。这里是为数不多的还保留原生态生活的古镇,拥有百年树龄的古榕树、古黄连木,民居依山而建,村民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着少数民族的质朴感。有了美景,别忘了 美食 ,这里的诺邓火腿可是上过《舌尖上的中国》,特殊的地理环境,温润的气候,造就了名扬古今的诺邓火腿。
建水古城
这里曾因为地处偏远,交通的限制而鲜少人知,在这座边陲小城中,它深藏的 历史 文化、人文景观、民族风情以及众多至今尚保留完好的古建筑、古文物等,都值得我们去了解,去发现它们的故事。来这里,你只会感到惊喜,小众、安静,没有太多的游客,大部分都是当地人,让你感到亲切,去看一看古桥夕阳。坐一坐最慢的火车,吃一吃建水烧豆腐,饭后散散步,走在青石板路上,静静的感受独处时光。
㈡ 舌尖上的年味:春节游腾冲 这些美食不要错过
腾冲是一座美丽的城市,不但好玩的景点多,而且也有很多非常不错的特色 美食 。在腾冲过年大家都吃什么 美食 呢?我给大家整理出来了几种你不得不吃的春节特色 美食 ,肯定能满足你那吃货的胃口。
过年必吃 美食
棕包炒肉
“棕包炒肉”是腾冲年夜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家人在除夕夜吃棕包, 意为长辈教育年轻人要敢于吃苦才能品尝甘甜的内涵。
土 锅 子
年夜饭还有一道必备的地方特色菜叫“年菜”,则是高汤炖青菜、肉皮、芋头、红萝卜。许多家庭则取上述食材烀 “土锅子” ,还与时俱进地取了个腾冲 旅游 标志性景点的新名字叫 “火山热海” , 寓意红红火火团团圆圆 。
饵 丝
大年初一,开财门后第一件事是喝甜茶,有一年到头都是甜的涵义,同时早上不能吃饭,只能吃饵丝,饵丝也叫“长饭”, 吃饵丝就意味着一年到头都有饭吃,也有好日子长长远远的意思。
和顺头脑
在和顺古镇等地过年还要吃一种叫“头脑”的甜食,寄寓有头有脑之意。
更多 美食
大薄片
薄如纸张一样的肉,肥瘦相宜,用辣椒油、花椒油、陈醋、姜米、蒜泥、芫荽、碎花生米一拌,便是一道极品凉菜,不油不腻,脆嫩可口,回味悠长而令人咋舌难忘,这便是腾冲大薄片。
图源:保山日报
风味腊鹅
风味腊鹅以嫩、脆、香闻名,腊鹅的美味依赖其肥白的油脂,而半湿不干的肉嚼在口齿之间则可深深感受到它的嫩、脆、香尽在其中。
海陆空
腾冲海陆空即:谷花鱼、棕包米和蜂蛹,三种美味一锅烹煮,成菜香而不腻,淡而不薄,酸甜适宜,恰到好处。
稀豆粉
稀豆粉是腾冲人最喜爱的小吃之一,通常为拌佐料后食用或稀豆粉配油条或做成稀豆粉饵丝、稀豆粉米线等。
年夜饭推荐
高黎贡山茶博园
腾冲玛御谷悦榕庄
石头纪酒店
在这个团聚的新年,你最想吃的腾冲 美食 是哪一道?
如果你在腾期间有 旅游 投诉发生,请拨打以下电话。
消费者维权:12315
旅游 投诉举报:12301
价格投诉:12358
腾冲市 旅游 投诉电话:0875-5141209
腾冲市 旅游 购物退货监理中心:400-111-0032
旅游 小贴士
腾冲属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4.9℃,最低气温不低于0°C,最高气温28℃,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全年适于 旅游 观光。腾冲森林密布,到处青山绿水,景色秀丽迷人。
旅行提示
1、腾冲是火山地热的地区, 对硫磺等矿物质过敏 的游客请不要轻易泡温泉。
2、腾冲最大的特色可以说是地热温泉,所以千万不要忘记带 泡温泉的装备 。
3、腾冲和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是云南 生态自然保护区 的重点,请爱护环境卫生。
4、 如果是坐车去 ,注意高黎贡山海拔高,弯道多,容易产生高原反应,请提前预防。
5、腾冲多雨,因为高黎贡山阻挡了印度洋的暖湿气流,形成坡面雨, 要带着雨具。
6、腾冲早晚温差较大,注意着装 预防感冒 。
7、腾冲室外紫外线较强, 注意防晒 ,带好防晒用品。
㈢ 我去年到云南腾冲玩,住在和顺古镇,当地一种非常好吃的小吃叫做稀豆粉,想知道怎样制作。
这是 1.黄豆放在水中泡一天 2.在用石磨磨成浆糊一样,再用纱布过滤,记住我们只要过滤下来的豆水 3.现在把锅烧到温温的,放下一部分豆水,放豆水的同时用勺子顺时针搅拌(温度不要太高不然会糊掉的哦O(∩_∩)O~) 4.经过一段时间以后豆水就开始变得粘稠,之后再放入之欠剩下的另一部分豆水,再搅拌,这样可以要稀豆粉变得更粘稠,在搅拌的时候可以放一些盐,之后就是香喷喷的稀豆粉了
㈣ 两个关键词,道出了腾冲饮食的特别之处
对于旅行者来说,腾冲是理想的玩乐之所。高黎贡山的存在,让这座西南小城兼具版纳的雨林风貌和昆明的春城气候。古大理国,俨然就是一座东方乌托邦。
可这里粗犷的饮食风格却完全出乎我的意料。从昆明、建水、芒市一路过来,味蕾始终保持在愉悦的高点。到达腾冲的第一天,舌头就感受到了这座边陲小城的粗犷作风:烧腊(下水)、铜瓢、土锅子,没有滇东南的精细调味,也没有傣族的浓墨重彩,腾冲饮食走的是大开大合的豪迈路线,在深居简出的滇西,这实在有点“格格不入”。
刚开始心里难免失落,可待了一周以后,慢慢了解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才明白这座小城的独特,并不止于它有云南最好的温泉。腾冲的饮食,是写在两个关键词之上的。
稀豆粉是腾冲毫无悬念的早餐之选,不用特意寻觅,多到街头巷尾随处可见。
第一次吃稀豆粉时,我就感到有些亲切,它让我想起了北京的面茶。别看只是一碗简单的糊糊,食材的成色怎样,第一口就心知肚明。面茶是用糜子磨成的面,而稀豆粉的主料是豌豆,磨成粉之后先炒再熬,吃时可加酱醋、腐乳汁、蒜汁,花椒油等十几种不同的调料。
我更喜欢简单的调味,甚至加一点盐和葱花就好,这样能吃出豆类的香味。腾冲人还喜欢往稀豆粉里加饵丝、泡饵块——对于这些质地扎实的米食,我一睁眼实在吃不下去,最好的搭配还是油条,咔嚓切成几段,可泡可蘸,无愧于万能之选。
从云南回来几个月以后,我去了山东,无意间吃到当地的早点“甜沫”(一种用棒子面熬成的咸粥)——如果面茶算稀豆粉的表亲,甜沫大概可以称作堂亲。相隔千里之遥的两种食物如此神似,让我确信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实际上,腾冲的确是云南比较特殊的地区。 如果以西北-东南流向的元江划分全省,元江的东北部是汉族聚居区,而元江的西南部,则属于少数民族聚居区——唯腾冲例外。明朝朱元璋收复云南全境,大规模的军屯移民,使腾冲成为了离中原最远的汉族聚居区。
明洪武年间,稀豆粉的制作技术,正是跟随汉人从中原来到此地的。
相似的食物并不是孤例。除了稀豆粉,腾冲的和顺古镇还有一种叫“头脑”的食物。 作为有名的“侨乡”,和顺的建筑、饮食和一些传统的手工艺,无不彰显着中原的印记。 “头脑”和稀豆粉一样,也是因“戍边”而生的饮食文化产物。
这次产生共鸣的要属山西人了。老太原的“头脑”,是一种用羊肉、山药、藕和黄酒等熬成的滋补汤羹。不知是否因为略发苦涩的味道并不讨喜,在移民们的重新演绎下,和顺头脑变成了一种甜汤。糍粑炸脆铺在碗底,中层是荷包蛋,上覆烧肉丝、豆腐丝和蛋饼丝,最后浇上掺有红糖的米酒。对于背井离乡的人来说,最想记住的味道,到底还是甜。
这些因融合而生的食物,虽各有特色,也还是局限于腾冲这一方土地。 要说受汉文化影响最彻底,在云南省内走的最远的食物,非饵丝和饵块莫属。
云南人所说的“饵”,是用大米做成的不同形态的米食。最早由腾冲胡家湾人发明,鼎鼎有名的“大救驾”的传说,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饵丝和米线最大的不同,在于密度造成的口感差异。米线是用大米磨成米浆后,用机器“榨”出来的,口感顺滑,含水量高,所以不扛饿,而同等体积的饵丝却要扎实耐嚼得多。汪曾祺总结过:“不很饿,吃米线;倘要充腹耐饥,吃饵块或饵丝。”可见这玩意有多顶饱。
历史 上,中原发生过几次大规模的南迁,人们因思念家乡的面条却不得小麦,才因地制宜的发明了米线。作为滇西汉民最密集的聚居区,腾冲显然不满足于这样的替代,于是 人们将蒸熟的米饭舂成坨,把米粑粑想象成面团,经过一番揉、擀,成片后再切成丝或条。 这幅景象,要是被面条看到一定心生嫉妒:这不是我以前才能享受的待遇吗,竟然被大米篡了位。
弄清了饵丝和饵块的来历,看到放杂菜一通炒的“大救驾”,也就不奇怪它为何那么像北方的“炒面片”;吃到像面条一样扎实有嚼劲儿的饵丝,也就理解了移民们的良苦用心。 一个地方的饮食风貌,就是一部活生生的写在餐桌上的 历史 。
除了与中原的文化勾连,腾冲饮食给人的另一个直观印象就是粗犷。这种粗犷,不是周边少数民族饮食的生猛或野性,而是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不拘小节。
我们住的酒店附近,有一家招牌很大的烧腊馆。此烧腊并非广东人的烧腊,而是传统的腾冲土烧腊。店里分门别类的摆着熏好的猪头肉、猪耳朵、肥肠、猪心、猪肚等十几个部位,有点像北京过去卖腌卤酱肉等熟食的“盒子铺”。随便选上几样,店家浇上现成的卤肉汤,主食当然是饵丝、饵块或米线中的一种。这满满一大碗猪下水,卤煮跟它比都嫌秀气。
如果吃不惯以下水为主的土烧腊,还有烧肉卷粉。
烧肉即油炸猪肉,有肥有瘦,加上调料跟卷粉凉拌,是当地常见的小吃。因为天气炎热,云南不少地方都喜欢吃凉卷粉、凉米线之类。
腾冲的烧肉卷粉与建水的凉卷粉相比,荤料给的非常多,烧肉丝、肉皮,加上配料足有八九种,热热闹闹一大碗,但味道却不如想象中那么有层次。如果说滇东南的调味是刺绣,一针一线,一板一眼;那么腾冲的手艺就像打补丁,直愣愣的拍上去,没给人留任何回味的余地。
腾冲饮食的粗线条,与一千多年来茶马古道的 历史 密不可分。 作为茶马古道的要冲,腾冲自古迎来送往着马帮驮队。在1937年修筑滇缅公路之前,马帮是云南深山里最主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一队人马,数月行走,连接起了人迹罕至的云贵和青藏高原。
风餐露宿的赶马人,对食物最大的需求就是便于携带和储存,熏制的烧腊和风干肉也因此成为补充蛋白质的首选。 吃饭时,取出来剁成大块,焖上一大锅。如果遇上集市能买到鲜肉,也会顺便换换口味。 对于每日体力消耗极大的赶马人来说,吃饱才是硬道理,根本没有条件挑剔口味。
要想深度体验马帮的这种饮食文化,铜瓢牛肉火锅是终极选择。跟这道“横菜”一比,刚才的烧腊米线瞬间成了小打小闹。
潮汕牛肉火锅的那套精细化分,在赶马人眼里远不如论斤吃的铜瓢牛肉来的实在。穿梭于滇藏两地的马帮驮夫,出发时带上白族手艺人打造的铜瓢,等到了藏区,朴实的藏民送上自家宰杀的牛,就地就可以来上一顿酣畅淋漓的红汤大肉。
我们决定去吃铜瓢牛肉的那天,刚刚从火山公园爬下来,哆嗦着两条腿,像两个精疲力竭的赶马人一样,盼着靠这顿大餐满血复活。
事实果真没让人失望。牛肉和牛杂是提前炖好的、吃时再放到用香料熬制的汤底里入味。铜瓢的导热性能很好,在炭火的加持下,原汁原味的牛肉甚是过瘾,蘸上比韩餐小料还要丰富的调料,再点上一盘薄荷去油腻。一斤牛肉和牛杂的双拼,竟都被我们消灭殆尽。
如今人们吃火锅,越来越讲究精致,其实粗犷才是它的真本色。 重庆火锅离不开码头文化,涮羊肉兴起于蒙古行军,都是劳动阶层想方设法创造的美味。腾冲的这一顿火瓢牛肉,算是彻底回归了火锅的本质,吃的人尽情尽兴。
坦白说,腾冲并不是云南最好吃的地方,但却给了我在云南最特别的一段经历,除了从他乡感受故乡的滋味,还能看到一个江湖。
文/西夏
㈤ 七彩云南行之饮食篇
这趟旅行以户外活动为主,主要是看自然风光,观日出、观日落,赏杏叶、赏樱花。每个景观之间的路程都比较长,所以大部分午餐都是在休息站解决的,早餐是在住宿的地方吃,晚餐基本上是在景区里自己觅食。
美食一:人参果
推荐指数:5颗星(最高)
推荐理由:清香扑鼻,肉厚汁多,香甜可口(吃完特别解渴)
美食二:松茸鸡汤
推荐指数:5颗星(最高)
推荐理由:汤清鲜美,一点都不油腻(均取材于山里)
美食三:诺邓火腿炒饭
推荐指数:5颗星(最高)
推荐理由:诺邓火腿有几种吃法,我最爱吃的还是用它来炒饭。因为单吃会有一点肉腥味,切丁,和鸡蛋、豌豆、米饭炒在一起,可以很好地中和掉腥味,口感也更丰富。
美食四:温泉蒸鸡蛋
推荐指数:5颗星(最高)
推荐理由:热海的温泉非常出名,不仅可以泡,还可以入口吃。当地人喜欢将本地的鸡蛋放入温泉水中蒸(也有放鸭蛋的),蒸熟以后,鸡蛋外面会带有淡淡的温泉的“臭味”(硫磺的味道),吃起来倒是没什么特别的味道。我喜欢它是因为本地的鸡蛋黄大,用温泉水蒸熟后趁热吃,就觉得很香。
美食五:云南过桥米线
推荐指数:5颗星(最高)
推荐理由:云南最有名的莫过于过桥米线了,源碰裂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但味道真的相差悬殊。我最喜欢的是和顺古镇的这家米线,用鸡汤熬制,味道特别鲜美。寒冷的季节来上一碗,暖胃又暖心。
美食六:松花糕
推荐指数:3颗星
推荐理由:推荐它是因为很有地方特色,口味倒是一般般。不甜不咸的,尝不出什么味道。特别是大冬天的,在户外捧着这么一块凉糕吃,真的难以下咽。
美食七:拿铁咖啡
推荐指数:2颗星
推荐理由:这两颗星是给景观餐厅的超级无敌鸟瞰景观的,环境真的太赞,视野特别开阔。但咖啡的口感真的不好,拿铁咖啡里居然放了巧克力酱?这也太不专业了。云南好歹也是国内产咖啡豆的名地。不过这里产出的咖啡豆口感偏果酸味,我个人认为没有南美洲的咖啡豆香。
美食八:炒银杏酥糖
推荐指数:2颗星
推荐理由:这也是一款地方特色的食物,但口味真的一般,我不喜欢。不甜,也不香,嚼起来像是满嘴的碎渣子。
美食九:重庆火锅?
推荐指数:2颗星
推荐理由:对,我们就是任性地在云南吃起了重庆火锅。一路的简餐让我们的胃有些没有滋味,特别想吃麻辣火锅。经实地品尝,云南的重庆火锅没有北京的唇辣号好吃,锅底够辣,却不够香。肉和百叶有异味,不好吃。麻酱小料特别水,没有麻酱味儿。香油也一般,不够香。
美食十:彝族跳菜
推荐指数:6颗星(比最高还高)
推荐理由:不仅好吃,更好看。强烈推荐!!!彝族姑娘、小伙儿们特别热情,最重要的是能看出来他们非常热爱本民族的文化,跳舞的时候满脸笑容,特别起劲儿,很有感染力。(照片补抓的效果远远体现不出现场的效果吵薯)
美食十一:饵丝
推荐指数:5颗星(最高)
推荐理由:sorry,忘记拍照了,只因太好吃!饵丝的外形类似米线,但它的口感比米线更有嚼头,更筋道。饵丝是用糯米做的。
美食十二:玫瑰青柠塔
推荐指数:5颗星(最高)
推荐理由:玫瑰鲜花饼是每次来云南必带的伴手礼,真材实料,确实好吃。特别是在云海肴吃过现烤的玫瑰鲜花饼以后,简直大爱。据说一个鲜花饼里放了三朵玫瑰,难怪花香味十足。这次在机场惊喜地发现了改良版的玫瑰鲜花饼,增添了各雹闭种口味。有青柠玫瑰味、蛋黄玫瑰味......我最最推荐青柠的这款玫瑰塔,玫瑰的花香味淡了一些,增加了青柠的清香,更加爽口。饼皮香酥柔软,一口咬下去就像踩在棉花上的感觉,那种舒适感,太幸福了。
㈥ 云南腾冲美食攻略:这几家本地吃货推荐的特色餐厅,一个都别错过
不知不觉,已经去过六次云南腾冲了。
对于这座“极边之城”也开始渐渐熟悉,后来竟开始萌生了在腾冲买房养老的年头,还抽空去看了几个当地的楼盘,也算真的喜欢。
去过大多数游客去的那些景点,如火山热海、北海湿地、和顺古镇、国殇墓园,抗战纪念馆,《梦幻腾冲》演出,银杏村等。
这个茶园里的餐厅真任性,不点菜,烧啥吃啥。
属于云南腾冲的网红餐厅:大地茶海餐厅,一家建在茶园里的餐厅,环境是真的很好,很多腾冲本地人都还不知道。
车子在山里面转了很久才到,还开不到餐厅,需要在茶园里步行几分钟才能到,但是蓝天、白云、茶园…养眼极了。
后疫情时代,更愿意这样近距离接触大自然。
来这里约三五朋友吃个午饭,午后茶园走走,或者在茶园的打牌喝茶,可以消磨一下午的时间。
茶园整体风格很清新,很适合拍照打卡。这家大地茶海餐厅,还有北京的游客专程过来吃饭。
在大厅的火塘坐着喝茶也很享受。
几道菜都很有特色,店家看人数配菜。
驼峰牛肉扒烀,加粑粑:
茶山焖鸡:
葱香洋芋:
凉拌鸡丝蕨根粉,烧得清清爽爽。
马帮烤肉:
餐厅名:大地茶海餐厅
地址:清水乡驼峰村虞家营新村,无公共交通,需自驾
人均消费:90元/人
孔雀宴,缅甸啤酒,唱歌的傣族姑娘和小伙......源自大山地道景傣味的景傣风情园,这家富有民族气息的特色餐厅,在本地做傣味菜算是人尽皆知。
在当地朋友的推荐下,和几个小伙伴去了云南腾冲的景傣风情园吃晚饭,一进门就有热烈的欢迎仪式。
有个很大的大厅,装修很有少数民族风情。
铺着绿叶的圆桌上,服务员一点点摆上各种各样的食物,看着非常有食欲。朋友说,这孔雀宴,要用手抓,不然用筷子是没有灵魂的。
席间一楼的大厅还有热烈的演出,气氛不错。来这里要点这种缅甸啤酒,应个景。
里面有整个的烤鸡、菠萝饭、各种彩色米饭、傣香烤鱼、一碗汤,还有傣族特色料理:撒撇。
还有几个小哥哥小姐姐,到包厢里来唱歌,用的是傣族方言。总体来说,很有特色。就是这一桌我们女生多,有些吃不完,份量很大。
餐厅名:景傣风情园
地址:玉泉路健君医院环岛甫创气贸旁
人均消费:75元/人
三棵粽包树是和顺古镇里当地人推荐的餐厅,离我住的凤来山居·半山温泉酒店就三分钟路程。
餐厅对着一片田野,风景不错。做的菜很有特色,看着很平常,但味道很不错。
一盘包浆豆腐,总是最先光盘。
粽包炒肉是他家的特色菜,必点。
这个砂锅炖的鱼也很棒,忘了菜名了。
特别喜欢吃这个薯仔,念念不忘。
每一道菜都不错,价位也很日常。每天这样逛吃逛吃的度假时光,赖在云南腾冲,都不想离开。
餐厅名:三棵粽包树农家小院
地址:和顺古镇东山脚
人均消费:70元/人
把野生菌火锅+烤肉结合在一起,真的很有创意!
就餐环境非常喜欢,临湖的茅草屋小包厢,很有感觉,可以一边吃着烤肉,一边赏景。
我们点了个6-8人套餐,里面有10种野生菌,有牛肝菌、鸡枞、竹荪、松茸、羊肚菌等,汤底是高黎贡山的土鸡炖的。
你可以看着小哥哥一盘盘野生菌放进石锅,这一锅价格也不贵,658元套餐,人均也就80多。
中间用的是西藏墨脱的石锅,炖着各种云南的菌菇,外面一圈是纸上烧烤。
烧烤是另外点的,点了五花肉,牛肋条,建水包浆豆腐,小豆腐,培根,烤秋葵等等。
调料都是秘制的,烤肉有特定蘸料,野生菌有专用的蘸料。
汤煮久了,后加的汤也是鸡汤。服务也很好,有专用的一次性围裙,帅气小哥哥会给你打汤。
野生菌火锅沸腾着,烤肉滋滋作响,加上三五朋友,感觉真好。
餐厅名:食野菌火塘(墨脱石锅菌菇火锅)
地址:和顺古镇酒吧街3栋
人均消费:120元/人
那晚当地朋友知道我来了和顺古镇,非要请我们吃个晚饭,盛情难却,一起去了一家新开的和顺八珍餐厅。
吃完觉得每一道菜都很惊艳,日后定会怀念的那种。
这道菜叫做头脑,以前腾冲人是过年时才吃的。甜中带咸,很有个性。
烧麦,蘸佐料一起吃。
这道腊鹅饭团,不吃米饭的我吃了二个,可想而知。
老奶洋芋:
茶香虾:
简简单单一道杂菜汤,酸辣可口,吃了三碗。总体价格也不贵,我们6个人吃,人均也就80左右。
餐厅名:和顺八珍餐厅
地址:翡翠路东山脚8号
人均消费:80元/人
和顺古镇内:凤来山居·半山温泉酒店
价格:600-1300左右
在和顺古镇内,离古镇核心区步行十分钟。服务非常棒,免费接送机,免费泡温泉,免费下午茶,一个西北男人娶了一个腾冲本地姑娘开的酒店。
腾冲市区:缅侨温泉客栈
价格:1100-2200左右
一个80后缅甸归国华侨开的温泉客栈,房间里都有私汤温泉,东南亚装修风格,满满度假感,属于轻奢度假型客栈。
㈦ 有去过腾冲和顺古镇旅游的朋友吗都有什么感受对腾冲有什么评价
和顺古镇古名阳温暾,因境内有一条小河绕村而过,更名“河顺”,后取“士和民顺”之意,雅化为和顺乡。全镇住宅从东到西、环山而建,渐次递升,绵延两三公里。一座座古刹、祠堂、明清古建疏疏落落围绕着这块小坝子。有“华侨之乡”、“书香名里”的美名。乡前一马平川,清溪绕村,垂柳拂岸,夏荷映日,金桂飘香,让人留连忘返,民国代总理李根源有诗赞和顺:“绝胜小苏杭”。是国内第一魅力名镇。同其他古镇相比,和顺多了些大气,少了些商业气息;谈粗多了些文化古韵,少了些喧嚣热闹,这里的美和静,不多不少,刚刚好。所以来到和顺,除了参观景点、观赏建筑,多少也要模仿一些和顺人闲适、安然得生活态度,卸下压力,惬意的小住几日。
位置:位云南省腾冲县城西南3公里处
门票:通票80元/人
交通:腾冲机场现已有直飞昆明、北京、上海、重庆、成都等城市的多条航线。腾冲距昆明723公里,乘大巴直达需10—12小时腾冲距保山152公里,车程4小时;腾冲距德宏芒市165公里,车程3小时;腾冲县城至和顺4公里,有面包车迅竖直达,也可以打的10元。
住宿:亩侍大到和顺古镇游玩,分布于古镇各个角落的客栈是住宿首选,条件舒适,价格通常在100元上下,旺季价格略高,可在游多多旅行网上提前预订。
美食:和顺里有本地特色的菜品不少,一般都不贵。菜品首推黄焖鸡和木瓜鸡。糖粑粑是和顺当地的特色小吃,味道不错,首选邮局旁边那家小吃店的,要趁热吃。
特色:明清时期的祠堂、牌坊、古镇等遍布古镇,整个古镇也保持着明清时的建筑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