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韭菜鱿鱼饺子放点孜然能好吃吗
孜然味比较大,不过韭菜和鱿鱼的味也比较大,所以放孜然口味重点的人应该会比较喜欢,而且孜然有助于消化,不过不要放太多要不然孜然味会太大。
孜然,又名:枯茗、孜然芹,在南疆则被称为小茴香。属伞形目,伞形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20~40cm,全株(除果实外)光滑无毛。花瓣粉红或白色,长圆形,花期4月,果期5月。
孜然主要分布于印度、伊朗、土尔其、埃及、中国和前苏联的中亚地区,孜然为调味品之王,适宜肉类烹调,也可以作为香料使用。孜然的果实可入药,用于治疗消化不良和胃寒腹痛等症。药用、食用价值很高。
营养价值
孜然籽具有较高含量的蛋白质、脂肪、无机盐,还含有丰富的钙、铁、镁、钾、锌、铜、磷等7种矿物元素。每2克孜然中,含钙20毫克、磷10毫克、铁1.3毫克、钾38毫克和镁8毫克。孜然可利尿、镇静、缓解肠胃气胀并有助于消化。
药用价值
孜然具有醒脑通脉、降火平肝等功效,能祛寒除湿,理气开胃,祛风止痛。对消化不良、胃寒疼痛、肾虚便频、月经不调均有疗效。
做法:
主料:400g五花肉、500g韭菜、300g鱿鱼须子。
配料:适量油、适量盐、适量酱油、适量味精、适量香油、适量姜。
1 和好面醒着
2 韭菜洗净切碎
3 鱿鱼须子洗净剁碎
4 肉剁碎姜切碎倒肉馅里
5 炒好鸡蛋
6 肉馅倒油和其他调料搅拌
7 再把鸡蛋倒里
8 韭菜叶倒里
9 面醒好做剂擀皮
10 就可以包饺子了
11 锅开下饺子开始煮
12 煮4分钟左右就出锅开吃
㈡ 求南疆馕坑肉和架子肉配料及详细做法
新疆架子肉是我最爱的新疆美食之一,它是新疆南部的一道特色美食,也叫馕坑肉,今天就说说勾魂摄魄的架子肉是怎么制作的。
制作新疆架子肉要选用当年的羯羊或周岁以内的羔羊,宰杀后去掉羊肉和内脏,再把羊肉切分成若干块,洗净待用。
接下来就可以调制腌料了,这是新疆架子肉美味好吃的关键所在,很多店家都有自己的祖传秘方,绝不外传。基本的做法就是把生鸡蛋磕入小盆中,再加入姜黄、胡椒粉、孜然粉、精盐、精制面粉等十几种调料和香料,拌成糊状后均匀的涂抹在洗净的肉块上,腌制1小时。
新疆架子肉之所以也叫馕坑肉,是因为这种美食是用馕坑烤制出来的。利用腌肉的时间,用无烟碳将烤馕用的馕坑点燃,使坑内温达到120到150度以上。
等到羊肉块腌制入味以后,取出来挂在专用的烤架上,再把烤架放入炽热的馕坑内,边烤边取出明火,堵住坑口,连焖带烤,约莫经过30分钟的烤制后即可烤熟。
烤好的架子肉外脆里嫩,味美异常,吃的时候再配点凉拌洋葱,清爽、够劲儿!有荤有素,有主食!
新疆架子肉的做法并不止上述一种,家庭制作架子肉通常选用带骨的羊排肉,切成块放入盆中,再切一个洋葱也放入盆中,放入适当的盐,打上一个鸡蛋,然后搅拌,腌至15分钟后放入烤箱,20分钟左右就好了。吃的时候配上一碟皮牙子那就叫绝啊!
达瓦昆架子肉的味道和烤制方法,也与其它地方的架子肉不同,他们喜欢选用精瘦的羔羊嫩肉,用锋利的刀切出肉卷,把调料镶入肉中,肉表要涂一层特殊的料汁,腌制25分钟后将入味的肉挂上烤架后放入炉坑,合上盖,旋转地烤制上20分钟。这样烤出的架子肉色泽金黄,鲜嫩可口,肉香四溢,让人垂涎欲滴。
1、新疆的凉拌洋葱在当地称为皮辣红,就是用洋葱(新疆人称洋葱为皮芽子)、辣椒和西红柿一起凉拌。
2、架子肉好吃的秘诀关键是肉的腌制和烤架。园台体的铁架和炉坑是特制的,没有一般的烤肉的烟薰火燎,在恒定的温度下,均匀的受热,烤制出来的架子肉才色、香、味俱全。
㈢ 新疆羊肉串很好吃,里面到底放了什么调料
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
新疆羊肉串为什么好吃,我们这也有一家新疆烤肉,我看到的肉都是没有腌制的直接烤,烤得过程中放孜然粒和辣椒粉。也没有啥特别的,但是就是好吃,虽然比别人家贵一半价钱,买的人真不少啊!排大长龙。
我总结了一下到底它为啥好吃,给大家参考下哈说的不对大家别见怪,随便说说!
1 肉!对的是肉!肉肯定不一样,他们的羊肉都是真正的羊肉,不是掺假的。我有次听他们聊天说的,他们不能卖掺假的羊肉,他们的信仰不允许的。所以新疆烤羊肉串是真正的羊肉,而且他们也比较了解那部分肉适合看串,所以好吃!
2 工具。我不知道你们那里是不是,我们这里这个烤炉和别人家不一样的,中间低两头高,把火都聚拢在中间,让肉串均匀受热,吃起来外酥里内,别家的外面是很酥但是里面有时候就和不熟一样。
3 专业。他们新疆人在外做买卖的大都靠这个赚钱,手艺是日积月累的经验得来的,对肉的选择上,火候把握上肯定是都了然如心了。所以烤出来的肯定不是一个味道啊。
这就是我个人总结的原因,不知道说的对不对呢!大家讨论下吧!
有句话叫“包子好吃不在褶上”,很多人对于新疆羊肉串为什么好吃有很多误读,比如以为肉串是用调料煨制出来的。我先来告诉你新疆羊肉串的正宗做法吧。
2013年,因公出差在新疆呆了两个月,在乌鲁木齐市和朋友一起去吃他们认为最正宗的羊肉串。那家店就像个大车店,没有考究的门脸,但是里面却是人满为患。进得门来就是一台长达二十多米的大烤炉,炉子里面炭火正旺。挨着炉子的墙上,一顺水挂着五只羊,据朋友讲,这五只羊通常是不够一天的量的。
找座位坐好,朋友约我去选肉。小工跟着,朋友指定一只羊的一个部位,小工砍下来,扔在旁边的肉墩子上,肉墩子是用一整块圆木制作的,上面由于经常刀劈斧剁,已经成为锅底状。小工三下五除二就把肉剁成一块一块的连骨带肉,然后拿到后厨有专人串成串,然后上火烤。烤制过程中,烧烤师父抓起一把一把的调料往上面撒,烤熟了直接上桌,那真叫焦香可口、香气四溢。
这仅仅是新疆羊肉串的一种吃法,在新疆还有红柳串,就是用红柳枝穿成的串,烤出的味道另有一种独特的木香味。
还有就是新疆的架子肉,虽然也是烤肉的一种,但是它是烘烤而成的,没有炭火那种烟熏火燎的味道。就是一个铁三角架,里面挂上一串串的肉串,将这个架子放在烤馕的那种烤炉里面,焖烤一段时间,出炉的时候肉的每一个尖角的地方都在往下滴答油,吃起来味道有点像北方的烤全羊。
根据我的观察,新疆肉串好吃不是靠调料,它显着的特点有几个,一是产地,新疆羊肉甲天下,肉质细腻无羊膻。二是新鲜,都是现杀的羊肉。三是连皮带骨带肉一起烤,骨头也算分量,骨头烤出来也有种骨香味。
新疆羊肉串是得天独厚的,吃着中药喝着矿泉长大的新疆羊,论肉质很少有能与之相比的。新疆羊肉基本上是供不应求,据说新疆出台了一个土政策,符合条件的内地羊,可以在新疆饲养一个月之后,就算是新疆羊了。
现在说起羊肉串,新疆羊肉串已经不是一家独大的,各类的改良羊肉串各有各的特点,比如前些年我在北京南锣鼓巷流动商贩那吃过的一种油炸大串,足有半米长,论细嫩的程度也差不多独步天下了,想吃的话必须排上长长的队,听说里面是加了嫩肉粉,这个不敢说,但是今年我去的时候,已经看不到这个商贩了,挺怀念他的大肉串的。
记得那还是12年的时候,那时候自己第一次去新疆,然后就在新疆待了四年,不要问我为什么,因为在新疆读大学。对于一个南方人去新疆读书,可能很多人都有点不理解,当时我们整个县城看了很多名单去新疆的就我一个。
对于我这个吃货而言,到新疆了肯定第一件事就是吃了,新疆好吃的太多了,羊肉串可能是最出名的了,还有干果,各种各样的,一去干果市场一看,发现好多以前见都没有见过的。去吃烤串的时候,肯定不能放过的就是羊肉串,走在乌鲁木齐的大街上,基本上都出都可以闻到羊肉串的味道。一闻到就是路口水,新疆羊肉串一口咬下去就感觉到非常的香,新疆羊肉串的肉感觉和内地的不太一样,内地的羊肉很多都是冰冻的,而且肉很小块。吃起来没有感觉,新疆的羊肉串吃大串的非常爽。肥肉瘦肉都有。对于很多内地人来说烤羊肉肯定喜欢吃瘦肉,而且要烤全熟的,但是在新疆那边一般就是肥瘦相间,而且不能烤的太熟了。太熟了就失去了羊肉的味道了。
在新疆羊肉串烤法据说有好几种,当时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一个班的人去天山脚下租了几个蒙古包,玩了好几天,那时候就是自己烤肉,也有很多新疆本地的,所以他们会烤。听他们说新疆烤肉一开始就是用什么树枝串起来的,特别香,没有羊膻味儿,现在就是用铁签串起来的。先把羊肉切成块,然后用鸡蛋,洋葱,各种调料品腌制一会。烤的时候就不需要加调料了。或者是直接切成块烤,然后在烤的时候加盐,孜然,辣椒面等等调料。羊肉串最不能少的就是这几样调料了。其实没有多大的秘密,关键还是要烤的技术。很多人烤的羊肉串不是太熟了就是没有熟,吃起来不是老了就是嫩了。总感觉味道差了一点。
在我们内地这边烤串一般就是木炭比较多,但是在新疆基本上都是用煤炭的,一开始觉得用煤炭烤不是有烟味儿吗?但是吃的时候就会发现一点味道都没有,他们用的都是新疆那边的无烟煤,好像确实比木炭要好。
而且新疆羊肉串的选肉,一般都是先杀先烤的,不像内地的烤肉摊都是冰冻过的,味道真的差了很多。
去新疆的朋友,羊肉串,吐鲁番的葡萄,哈密的瓜,库尔勒的香梨,还有各种各样的干果,大枣,巴旦木等等这些都是必须要吃的,新疆真的是一个好吃好玩的地方。对于吃货和喜欢 旅游 的人绝对是一个天堂!
我记得我原来工作的公司,有一个关系不错的供应商是个人很好的大哥,他们夫妻俩都是新疆人,偶尔一起宵夜、撸串,也会跟我们说起新疆的烤肉很好吃,有机会要去试试看。对于我这个吃货来说是肯定会问一下类似题主的问题的,基本也就是问“肉咋腌的?”、“放啥调料?”之类的,但是得到的答案跟我想的不太一样,直到后来我因为朋友结婚去了次内蒙, 才切身的认识到放养着的“有主儿的野羊”,跟我们平时吃到的羊还真是有区别。
当时那个新疆大哥的说法就是调料就盐、孜然、辣椒面,最多羊肉提前用皮牙子(洋葱)水泡一下,主要还是肉好。说道“肉好”的时候,还拿着我们那时候吃着的串儿撇撇嘴,当时也没太在意,毕竟人都是对自己家乡味道最习惯、最推崇的,我一直很了解,也很尊重这样的想法。
后来我一个朋友结婚,我就去了次内蒙,在那吃到了一次真的很棒的羊肉,那个羊长得也挺奇怪的,整个脑袋连带脖子都是黑色的。那个羊肉是真的吃不到什么腥膻味,而且我看他们做羊肉的时候也没有像抓中药似的,恨不得弄个十几种调料下去,就是姜、孜然、辣椒面啥的就完事了。
所以类比我在内蒙吃到的很棒的羊肉的经验,我很相信一些新疆的小伙伴说的是真的,他们当地的烤肉之所以好吃还真不是什么调料的关系。
与此类情况类似的,我国青海和宁夏的羊也都很有名,很好吃。古有诗云“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我觉得用来形容一些 美食 也是蛮合适的,我国地大物博,有很多优质的食材,并不需要过多的人为加工就是上等的 美食 ,大家认为呢?
各位小伙伴的家乡有什么不用过多烹饪、佐料就很好吃的 美食 ,可以一起分享给我们哦!对于 美食 、饮食 健康 和 美食 趣闻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点个关注和赞,以后一起分享有趣的内容!
喀什噶尔古城里一位老汉儿家的烤肉好吃极了,我维吾尔族朋友阿布都拉说他5岁就开始吃他的烤肉,三十多年了。
我也经常在那吃,问老汉儿配方,他就说他独特配方,皮牙子,还有淀粉,好像还有一些磨碎的香料腌制一会儿,吃起来特嫩特好吃。
我去东巴扎买维吾尔族人自己配的玫瑰花茶,十几种香料。在那配香料的时候,一位阿达西也配香料,他配的是烤肉用的,我看了,有七八种,包括白豆蔻之类。只是他们在腌制的时候放的很少,主要是皮牙子(洋葱)。
图中就是那位老汉儿在做缸子肉,可惜忘了拍他的烤肉。
“新疆烤肉最少调料,只有老三样,孜然辣椒盐!”这个话在新疆之外,任你磨破嘴皮反复叨叨,不会有人信。那么好吃的烤羊肉,不给祖传配料怎么可能?一定是保密不说。
我就多次的遇到过,怎么说也没人听。就像我反复说过清炖羊肉不给任何调料最好吃,至今没人信,除了内蒙当地读者和见过吃过的。
当然,新疆烤羊肉是全世界最好吃的结论不是盖的,不单单是调味料,还有肉质和烤法共计三要素组成。调料不说了,再重复一遍:老三样,孜然粉、辣椒面、盐。而且南疆北疆不一样,北疆烤肉老三样调味料,南疆干脆只给盐,味道更是原生喷香。
新疆的羊肉也不用多说,①品种没问题,老品种早都被淘汰;②大小老嫩没问题,谁也不会用老羊肉烧烤;③散养、圈养区别不大,那里的饲料还没听说有多少化学添加剂。
唯有烤肉技法丰富多彩。说两个:一个是新疆传统烤羊肉现杀、现烤、现吃。顺着骨头拆开肉块,红柳枝串了,烧胡杨木枯枝烤,老三样调料,满满的原始部落仪式感。再一个就是常见的烤大串,新疆叫做烤肉。羊肉切半个拳头大小的块,先用给了洋葱和盐的水泡半小时,再不锈钢钎串了,烤炉上烤好,调料还是老三样。
我采访过两位老师傅的烤羊肉串秘籍,一位用四种调料,一位用三种调料,他们烤串三十年以上。,就是给大家看看纯羊肉串的做法,串店名不提了。
冬天吃羊肉串是奢侈的生活了,20元钱羊肉只能烤十个羊肉串。现在羊肉都三十多一斤了,低于2元钱的肉串不敢吃,有时候街头烤串一把分不出来什么肉的小串真便宜。
羊肉串永远是经典之作,流行鲜肉现切现串,不加其他酱料就是盐、孜然、辣椒末。这是传统的新疆味道。您要是看见烤串师傅一边烤一边刷油,肯定不是新疆的烤法,据说新疆有些地方只有用盐的烧烤方法沈阳目前没有看见过。
羊排肉也是肥瘦相间,不选择腿肉。
首先要去掉羊排的筋皮和脆骨,把肉切成拇指粗细的肉丁,大概1.5cm见方。这样烤出来的肉串,肥而不腻。太大不行,小了也不行,
另外锦州烧烤都是使用圆形的铁签子,这样导热快,不容易断钎子,环保容易清理,另外也容易串肉。签子都是二次回收利用的,圆形方便清洗。
炭火烧烤是很不容易掌握火候的,碳不能全红,那样容易烤糊外皮,里面还是生的,也不能过于低温,温度低就不能叫做烤肉,那是焖熟的,而且颜色不好看,发黑!
当羊肉串烤熟一面之后,要撒调料。好肉不会干,也不用刷油。
肉不用腌制,直接烤出味道来。锦州串有五大调料:辣椒面、孜然、盐、白面、蒜蓉辣酱,羊肉串倒是不用辣酱,就使用辣椒面、孜然、盐、白面。很多人想知道什么是白面?白面是使用鸡粉、胡椒粉、中草药粉研磨而成的,白面味道特别,一打嗝都能有羊肉串的回味,他自己研制了十年!现在很多烧烤店也都使用自己配置的白面,也有现成材料可以买到,但是配置经验很重要。
小北胡同的一位老太太也是这样烤的羊肉串,羊肉不腌制,烤制不刷酱,只有当年的铁丝改成更干净的竹签了。但是烤制肉串的木炭坚持了二十年,一盒木炭比机制炭要贵一倍。她只用三种调料,辣椒面、孜然、盐。
师傅说当羊肉串看不见生肉的时候,羊肉串就烤好了,一定趁热吃,瘦肉缩成一团,羊肥肉烤成油嗦,羊排肉鲜嫩多汁,热羊油混合辣椒面孜然面带来的那种香味是新疆烤羊肉串的魅力。
很多串店不是烧烤时候撒调料,而是烤好之后自己蘸料,所以还有一份沈阳独家秘制干料,成分:盐+大孜然+大辣椒碎、好像还有一点点花生和芝麻,再来点枪粉。抢粉这个东西不宜多吃。
沈阳最近还流行自己动手烤串,每一个桌面一个炉子,肉品现场加工,一切都在顾客眼皮底下操作,自己烤的羊肉串特别放心。
自动烤串不怕凉,新鲜看得见,味道自然醇香,调料也是自己蘸。
来一炉暖暖的撸串炭火,来一瓶常温啤酒,大冬季天撸串不是事儿,想吃纯羊肉串的举起手来。
新疆羊肉串可以说是风靡全国的一种风味小吃,一直深受到广大群众的青睐;今天就来分享羊肉串的制作配方与教程给大家;
作为一个新疆人,我来说说我们自家烧烤肉的配方。非开店商用版配方,如果有幸被采纳,需要批量制作的朋友,按配方比例增加就行了,在家里自己制作也可以,此配方烤制出来的羊肉串色泽诱人,不腻不膻,鲜嫩可口,回味无穷;赶快一起来试试吧!
原料配方:
肥瘦羊肉 500 克,精盐 15 克,洋葱一个,辣椒粉少许。
制作方法:
1,将肥瘦相间的羊肉直接切成小块放入盆中(不需清洗),加精盐、和洋葱, 揉搓拌匀,腌渍 2 小时。
2,将肥瘦相间的羊肉,穿在红柳/铁签上(每 串可穿 5~7 个)。
3.将羊肉串横架在点燃、煽旺的炭烤炉上,边煽边烤,待羊肉串两面烤至出油时即熟,撒盐。(喜食辣味,可稍撒辣椒粉)。
4.炭烤炉制作:将旧铁筒剪去筒身,留约 20 厘米的筒底,铺入木炭即成。
去新疆玩的时候,在新疆伊犁的一个庄园围观过本地人烤羊肉,羊是他们自己养,当天现杀的,看他们切好肉后用洋葱(本地人叫皮牙子)和番茄混合着腌了一下,然后串好待用,因为食材本身很好,所以烤出来的肉是很好吃的。
然后他们用的调料也非常简单,就在烤架旁边放三样东西,分别是:盐、孜然、辣椒粉,一般是边烤边撒调料,这三样就足够烤出新疆风味明显的美味羊肉了。
除了调料简单,听老板说他们用来烤肉的煤是他们本地的无烟煤,说是烤出来味道更香更好吃,外行人不懂这些,反正他们烤出来的羊肉真的很香很好吃,比我以前吃到的烤肉都要好吃。
原料好,调料简单,烤出来的羊肉就是很好吃,可能只有在新疆本地才能吃到这样的烤肉吧,在其他地方是很少见的,我也是去了新疆才第一次知道新疆烤肉是这样烤的,个人是非常喜欢的。
新疆羊肉好吃在几方面:
第一:肉质选择一定是小羊娃子的,因为羊娃子的肉质肥妹鲜嫩,多肥少瘦;
第二:一定要正宗的红柳木串起来靠,那些用铁签串起来的会影响到肉质整体的人挥发;
第三:木炭也要选择用枯死的红柳木,先把木头烧到通红变成木炭之后,再把肉串架上去,慢慢扇风细烤,看看炭火大小掌握好翻串时间;
第四:肉串滋滋冒油后,辣椒面、孜然面、少许盐均匀撒到肉上,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新疆当地的土盐,这样出来的肉质才更融洽更香!
另外最关键一点,好吃的羊肉串,肉从宰杀到串串都是不会肉都是不会洗的!新疆的牛羊肉饭菜基本是忌讳洗肉的,这个不喜就没办法了
㈣ 新疆有什么好吃的美味的食物
有新疆凉面 皮辣红 曲曲 石榴 新疆杏
核桃 木赛来斯 库尔勒香梨 街头风味串烤肉 帕尔木丁
哈蜜瓜脯 艾西姆桑扎 抓饭 酸奶 酸奶疙瘩
柯尔克孜族烤全羊
新疆丝路明珠 新疆琉璃葡萄 新疆葡萄雪鸡 新大盘鸡
油塔子 油馓子
新疆抓饭烧麦
吐鲁番葡萄
南疆水晶无花果 纳仁 拉条子
烤羊肉串 烤全羊 烤羊排 清炖羊肉
哈密瓜 薄皮包子和烤包子 羊羔肉
手抓羊肉 米肠子与面肺子
其中: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之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技术高超的厨师选用上好的两岁阿勒泰羯羊,宰杀剥皮,去头、蹄、内脏,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上白面粉等调成糊。全羊抹上调好的糊汁,头部朝下放入炽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肉处呈白色,全羊成金黄色,取出即成。
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
在南疆和田、且末等城镇巴扎上,设有现烤现卖的 烤全羊摊档,专门剁块零卖。
新疆名吃大盘鸡~~
配料:鲜鸡一只(最好是活杀)、薯仔四个、蘑菇、西红柿,青辣椒红辣椒各四个、葱姜蒜若干、花椒、朝天椒,胡椒,桂皮八角一把,酱油,料酒或者啤酒,大孜然和孜然粉,一小撮香菜
将鸡斩成小块,薯仔去皮切块,油锅放多点油,要先炒糖色,也就是把白砂糖放入中温油中先炒,等糖翻起色,色将落下时,速放入鸡块和薯仔块走油(用大火炸一会)目的是为了让鸡肉呈红色,好看+美味。捞起滤油待用锅里留少许油,放姜片,蒜瓣,干尖椒和少许花椒(不喜欢吃麻的可不放),爆香后放入鸡块和薯仔块一起翻炒。注意干尖椒要先冲水湿一下,否则下油锅会马上糊的倒入鸡,加盐,料酒或者啤酒,葱姜蒜,朝天椒。翻炒几分钟,倒酱油和水(水一定要够,否则没有汤汁,皮太面就不好吃了,刚好没过鸡块)嗜辣的可再加些干尖椒。盖好锅盖闷
第五步,加入水后,开始焖15分钟。(因鸡的老嫩程度各异)
第六步,倒入薯仔,继续小火煮到薯仔熟为止。
第七步,倒入青辣椒红辣椒。起上色作用,辣味主要靠朝天椒了。
第八步,略微翻炒后,可以出锅了!装盘吧!(盘越大越好)
第九步,最后,看看我们的配菜吧,糖拌西红柿,可以解辣噢,否则就多准备啤酒或冷饮吧,最后上皮带面,要两指宽越薄越好,可以把面浇在鸡上继续吃! 呵呵,就是小心别把盘子也咬掉一块啊。
新疆大盘鸡又以柴窝堡、沙湾、伊犁大盘鸡成三足鼎立之势。
新疆名吃--油炸食品
油馓子
油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
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
羊肉抓饭 抓饭的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炒,再入以洋葱、胡萝卜丝。炒后,酌情添水加盐,40分钟后,开锅,将大米和肉菜拌匀,抓饭即成。做熟的抓饭油亮、喷香,十分引人。 但抓饭确实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萝卜被人称为"小人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颇多裨益。
抓饭系热性食物,营养丰富。经过多年的琢磨认为抓饭可以做三种:带肉的称为肉抓饭,不带肉的称为素抓饭,不带肉但里面放干果的称为甜抓饭。以下分别是这三种抓饭的做法,请按步骤认真学认真做。
来到了新疆总要尝尝新疆的小吃,喝一口新疆的水,还有就是新疆的特色食品,不然多少会有些遗憾的,就如我们今天要看到的馕!它不仅食用起来松脆酥口还很便于携带,深受当地人的喜爱!
馕是新疆各族兄弟喜爱的主要面食之一,已有很多年的历史了。馕的品种有很多,大约有五十多种。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据考证,“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细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伊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称为“馕”的。
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烤烧饼十分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烤制过程中,一般选择土坑这样烤出的馕才会味美可口,如果想多几种花样,随你所想,就能实现。可以添加一些羊油即为油馕;用羊肉丁、孜然粉,胡椒粉,洋葱未等佐料拌馅烤制的称为为肉馕;将芝麻与葡萄汁拌和烤制的叫芝麻馕等等,都会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面饼形状、烤制方法等各不相同,馕的名称也就相应有一些差别。馕由于所含水分少,长久储藏也不会坏,非常便于携带,适宜于新疆干燥的气候;加之烤馕制作精细,用料讲究,吃起来香酥可口,富有营养,各族人民喜爱烤馕就不足为怪了。 新疆的孩子如果出远门,家长们都会很担心他们吃不习惯外地的食品,都会在行李箱里准备自己亲手制作的馕,倘若时间久了,还会通过邮寄的方式千里迢迢的寄出去,可见馕在新疆人的饮食中是十分重要的。
㈤ 求南疆馕坑肉和架子肉配料及详细做法
户内版馕坑肉配料如下:
新鲜羊排:300g、姜黄:适量、面粉:适量、孜然粉:适量、黑胡椒粉:适量、盐:适量、生抽:适量、鸡蛋:2个、洋葱:1个。
户内版馕坑肉做法如下:
1、羊排洗净切块,加入盐,皮牙子(洋葱)腌制20分钟左右。
㈥ 南疆拌面菜很简单却非常好吃,那么这道菜的具体做法是什么
一、制作步骤1、食材:羊肉、薯仔、洋葱、西红柿、辣椒、白菜、葱、姜、蒜、淀粉调料:花椒、盐、花椒粉、酱油、白糖、孜然、鸡精、生抽2、把羊肉洗干净切片,把薯仔洗干净去皮切丁,把洋葱洗干净切丁,把辣椒去蒂去籽洗干净切丁,把白菜洗干净切丁,把西红柿洗干净切丁,葱姜蒜洗干净切末备用。
3、把羊肉放进碗里,加入酱油、白糖、花椒粉、淀粉搅拌均匀,腌制10分钟,起锅烧油,油热放入葱姜蒜爆香,把腌制好的羊肉丁倒进去,翻炒均匀。4、翻炒至羊肉变色,加入薯仔丁,翻炒均匀,多炒一会,炒至薯仔融化在汤中,把辣椒放进去翻炒均匀。6、把西红柿倒进去,翻炒至西红柿起沙变软,把白菜丁倒进去,翻炒均匀,加入适量的开水,加入盐、鸡精、生抽、孜然调味,翻炒均匀,一道汤汁浓郁、营养美味的拌面菜就炒好了。二、拌面菜小技巧1、做拌面菜可以用牛肉也可以用羊肉,我个人比较喜欢用羊肉,不管用什么肉都要选择新鲜的肉,用羊肉的话最好选择嫩一点羊的肉,肉质比较鲜嫩,口感好有嚼劲。
2、做拌面菜西红柿、羊肉、洋葱、辣椒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味道就变了,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来放配菜和调料。
3、在炒拌面菜的时候薯仔丁多炒一会,炒至薯仔丁融化,这样炒出来的拌面菜汤汁浓郁香醇,炒菜的时候放点开水,注意火候,多搅拌,以防糊锅底,羊肉用调料和淀粉腌制一下,会更好吃更入味。总结: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知道了拌面菜是怎么炒的,炒拌面菜西红柿、羊肉、洋葱、辣椒是必不可少的,少了味道就变了,不管是用羊肉还是牛肉都要选择新鲜的嫩一点的,口感好有嚼劲,配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来放,调料也根据自己的口味来放,肉提前用调料淀粉腌制一下,更入味好吃。
㈦ 新疆150个美食
江苏电视台 发表于:07-01-04 10:10
1234567
一个脑壳里有包、特二、特脑残的人
[涂鸦吧] 随风[河北.芦应村] 生日快乐!(图)[涂鸦吧] 我也会思念[邯郸天使乐园儿..] [风儿吹动了帆,船儿推开了岸..[剧情坊] 国家机密2剧情介绍[填补空白的时空] 生活中,很多情感.缘于习惯.[朝阳电脑] 花馍欣赏[石门飘落站] 【石门往事】曾经发生在三八节的故事[113师炮兵团战...] 有人认识我吗?当年当兵的我...
1、苏甫
“苏甫”是新疆的俄罗斯族人制作的一种汤菜的名称。汉族称其为“苏甫汤”。“苏甫”的原料有牛肉、葱、包心菜、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和桂树的干叶等等。制作之时,先将牛肉用凉白水煮开,去血沫,快熟时再放包心菜、马铃薯、西红柿、胡萝卜、桂树的干叶和盐,其中桂树的干叶在其中起者极其重要的作用,使“苏甫”保持一种特殊的香味,是不可缺少的,配合“苏甫”的主食是“列巴”(俄式黑面包)和“斯米旦”(经发酵后的生奶皮)。吃的时候将“斯米旦”抹在“列巴”上就汤吃。另外再佐以用青西红柿、胡萝卜、黄瓜、包心菜腌制的酸菜更加美味。
2、喀瓦普
烤肉称为"喀瓦普"。维吾尔族烤肉的种类很多,主要有"孜合喀瓦普"(烤肉串)、"吐努尔喀瓦甫"(馕炕烤肉)、"塔瓦喀瓦甫"(馕托肉)。“孜合喀瓦普”就是维吾尔民间传统的烤羊肉串,同样既是街头的风味快餐,又是可以上席待客的美味佳肴。正宗的串烤肉也和烤全羊一样色泽焦黄油亮,味道微辣中带着鲜香,不腻不膻,肉嫩可口。用料的讲究不似烤全羊那样严格,二者的区别在于烤制规模的大小和具体方法上。串烤肉,首先将净肉剔下来切成薄片,每一片有瘦有肥最好。然后将它们肥瘦搭配,一一穿在铁钎子上。过去,做串烤肉用的钎子都是用红柳的细条截削而成的木钎。现在,这种原始的木钎不容易看到了。把肉穿好之后,便将它们疏密均匀地排放在燃着无烟煤的槽形铁皮烤肉炉子上,一边扇风烘烤,一边撒上精盐、孜然和辣椒面,上下翻烤数分钟即可食用。近年来,在墨玉、库车和乌鲁木齐二道桥市场等地出现了串烤肉的另一种形式,民间称它为“米特尔卡瓦布”,意为“1米长的串烤肉”。这种串烤肉确实名符其实,钎子足有70-80厘米长,肉块儿也大,立在馕坑里烘烤,一次可烤出十几串,味道鲜嫩可口,吃起来更为过瘾,因为这一大串足顶那小的7到8串烤肉。所谓炒烤肉,就是用上述那些调料用锅炒出来的羊肉片。另外还有烤羊排将羊排骨剁成约5厘米见方的块,在烤肉炉上烤约10分钟,其味道比烤肉更独特。
3、羊羔肉
这是一种美味的肉食品,选料为当年的羯羊或者周岁里的羊。做法是宰杀羊后,去其皮和内脏,洗净后放在大锅里煮。煮肉方式有“冷水煮”和“开水煮”,不论哪种方法都要捞去浮在汤上的血沫,等快熟时再放入盐。其味道鲜嫩而可口,是待客的上品。为了增加口味,有时也放一些黄萝卜、恰马古(蔓莆)、西红柿以及芫荽等,这样炖的肉,汤更加鲜美。通常维吾尔族群众在吃完羊肉后,还要喝上一碗肉汤,以佐消化。
4、奶茶
奶茶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哈萨克、蒙古、维吾尔、乌孜别克、塔塔尔、柯尔克孜等民族都非常喜欢喝奶茶。他们常说:“无茶则病。”又说:“宁可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新疆各少数民族酷爱喝奶茶并不是没有原因的。因为在牧区和高寒地区肉食较多,蔬菜很少,需要奶茶来帮助消化,这是其一;冬季寒冷,夏季干热,冬季大量饮奶茶可以迅速驱寒,夏季可以驱暑解渴,这是其二;其三,牧区人口稀少,各个居民点之间距离较远,外出放牧或办事,口渴时不容易找到饮料,离家前喝足奶茶,途中再吃些干粮,可以较长时间耐渴耐饿。奶茶的原料是茶和牛奶或羊奶。奶茶的一般做法是:先将砖茶捣碎,放入铜壶或水锅中煮,茶烧开后,加入鲜奶,沸时不断用勺扬茶,直到茶乳充分交融,除去茶叶,加盐即成。但也有不加盐的,只将盐放在身边,根据每个人的口味放入盐量。在少数民族家中喝奶茶有许多讲究,客人中年纪最大的坐首席,递茶时也先递给他。你喝完第一碗奶茶,如果还想喝,则把碗放在自己面前或餐布前,主人会立即接过碗给你盛第二碗;如果不想喝了,则用双手把碗口捂一下,这表示已喝够了。如果你不懂规矩,而老是把碗摆在餐布前,好客的主人就会一直不断地为你添奶茶,直到你“求饶”时为止。当然,这只是一个玩笑,如果您确实不想再喝时,用手势表示,主人也是会理解的。
5、赛热克阿希
又称凉面或者黄面,属夏令风味小吃,面中有一主要原料叫蓬灰,来源于戈壁上的“臭蓬蒿”,这是一种野生植物。秋天到来,人们把蓬蒿收集起来,放在坑中烧。蓬蒿流出的汁液冷却后会凝结成块状(即蓬灰)。制作凉面时,先用淡盐水、土碱水和面加入蓬灰水,边加边拉,揉到面团柔软光滑有韧性时即可,然后放在案板上扬,青菜葫芦去皮,掏籽切丝,另菠菜、芹菜切段。把面拉成细条下锅,煮熟后捞出,过两次凉水,淋少许清油拌开。炒勺中水烧开,下葫芦煮熟,加盐,打鸡蛋花,放入菠菜,和湿淀粉勾芡成卤汁,芹菜段入油锅炸熟,分别将油辣椒粉,鞭泥、麻酱以水稀释。吃时凉面盛于盘中,浇卤汁,放醋、蒜、油辣椒、麻酱,最后放芹菜段。面柔软而有筋道,拌料酸中有辣。
6、曲曲
曲曲是深受维吾尔族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它跟汉族人所说的馄饨相仿,在制法和用料上却有它的独特之处。先用上等白面粉和面,擀成薄片,切成四平方厘米的方片。再把肥羊肉剁成肉泥,用肉泥、洋葱末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许肉汤拌和成馅。切羊尾油成小方丁(哨子)。用面片逐个包馅,先成饺子状,把两头从底部弯曲捏合。在肉汤煮开时,放入包好的曲曲。煮熟时,把切好的羊尾油丁倒人煮开的汤中,放香菜即可舀出盛碗。吃起来别有一番口味。若是早晨要上一碗曲曲再吃上一个馕,到了中午也不会感到饿的。曲曲皮薄馅嫩,配用羊肉原汁原汤,且汤清味鲜,风味别具,在新疆城乡到处可以吃到。
7、阔尔达克
是维吾尔族用羊肉、黄萝卜、薯仔等炖的一种菜,是维吾尔族在喜宴、逢年过节用来招待亲友的一种理想食品。将羊肉垛成小块,放锅里炒,放少许洋葱、花椒、姜等调味品,然后放入黄萝卜、薯仔,炒至7成熟,倒水炖。这种菜味美,香气四溢,色彩丰富,一般常用馕来就这种菜吃。
8、沙木萨
即烤包子,是维吾尔族同胞喜 爱的食品。城乡巴扎的饭馆、食摊,多销售这两种食品,很受顾客欢迎。有趣的是,当薄皮包子蒸熟揭笼或烤包子从馕坑取出那阵子,厨师常提高嗓门,拉着声喊: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包子哎……"。据说这个依布拉音.艾利克斯拉木是几百年前的名厨,他做的烤包子、薄皮包子真是誉冠西域。于是后人就拿他的名字作为招徕顾客的牌子.烤包子主要是在馕坑烤制。包子皮用死面擀薄,四边折合成方形。包子馅用羊肉丁、羊尾巴油丁、洋葱、孜然粉(孜然,是新疆地产的一种香料,带有特殊的辣味,为制作羊肉尖菜肴时的调味佳品)、精盐和胡椒粉等原料,加入少量水,拌匀而成。把包好的生包子贴在馕坑里,十几分钟即可烤熟,皮色黄亮,入口皮脆肉嫩,味鲜油香。另外还有一种叫“果西格吉德”的烤包子。
9、卡娃包子
比起饺子,好象少了一些精致,但要想勾起你的胃口却也绰绰有余了。这就是流传于南疆地区的典型风味小吃——卡娃包子。涂抹过羊油的包子皮蒸过以后颜色越发显的鲜亮,隐隐透出它丰富的“内涵”,用羊油、胡萝卜丝、皮芽子、胡椒等制成的鲜美的馅,让你一目了然,与其说这是维吾尔人民传统的广告形式,倒不如认为这就是新疆饮食的实质更贴切些,淳朴、实在。这可是以前那些暴虐的王公贵族和上层的官僚才能吃到的美味。不过现在你要上一盘撒上胡椒的卡娃包子,在来那么一杯热腾腾的酥油茶,也照样能体验那种尊容华贵的王者气息。
10、马奶子
在盛夏的草原,最爽口的饮料莫过于被哈萨克牧民称做“克木孜”的马奶子。马奶子是夏日草原牧民的家常饮料,哈萨克牧民挤了鲜马奶用一种特制的皮囊发酵酿制而成,喝起来略带酸味,微有酒香,可以帮助消化,有丰富的营养。
11、皮提尔塔曼
意为薄皮包子(死面包子)。薄皮包子色白油亮,皮薄如纸,肉嫩油丰,伴有洋葱浓郁的香味,非常可口。透过皮几乎可以看到里面的馅,吃时犹如包子皮融化在嫩肉油香中一般。这种包子的皮不用发面,而是用温盐水和面而成,面皮擀得很薄,几乎可以透亮。先将上好的料羊肉切成小指尖大的肉丁,将洋葱剁碎,加以胡椒粉、盐水,拌匀成馅。面粉用凉水和成硬面,切成小面剂子后,用走槌擀成薄片,甩去面粉粒,包馅成鸡冠形(略带花边),入笼屉用旺火蒸20分钟即熟。薄皮包子除了单独食用外,还常和抓饭在一起食用,即在抓饭上放几个薄皮包子,这是维吾尔族用来招待亲朋好友的上等饭。维吾尔人吃薄皮包子,很少单吃,常和馕或抓饭一起吃。和馕吃时,先把薄馕放在笼屉里蒸馏少许,发软后,把包子置于馕之上,就着吃;和抓饭一起吃,则把包子放在抓饭碗里,忽儿吃抓饭,忽儿吃包子,随意自如,香味各异,也十分有趣。但不论何种吃法,吃时,都要在薄皮包子上散适量胡椒粉,意在提味隔膻,增加人们的食欲。还有一种风味独特的薄皮包子,叫"卡瓦曼塔"(葫芦包子),馅用葫芦(这种葫芦,脖子长、皮呈酱黄色、略带甜味,是维吾尔族喜食的蔬菜)、牛羊肉拌少许洋葱、精盐、清油及胡椒粉等佐料,皮同薄皮包子。这种包子馅里汁多,咬一口其汁顺嘴往下淌。每当这种葫芦上市,维吾尔族便开始做这种包子,秋季还储存葫芦,以备冬季食用。
12、帕尔木丁
帕尔木丁是维吾尔族人民传统的风味食品。它色泽黄亮,形象美观,皮酥脆,肉鲜嫩,咸中带甜,颇受人们欢迎。帕尔木丁是用面粉、肥羊肉、炼羊油(少许)、洋葱(皮牙)、鸡蛋、精盐、孜然粉、胡椒粉等原副料,在馕坑烤制而成。制作帕尔木丁,先把肥羊肉成切小丁,洋葱切碎加盐、胡椒粉孜然粉和少量清水拌匀成馅;在面粉中加酵面和鸡蛋、适量谈盐水和面,稍饧,分成等量小块,擀成圆面皮;与馅做成马鞍桥型。沾醋贴的馕坑内壁上,贴完,盖严馕坑口。约五分钟,揭开盖,再烤约二十分钟,帕尔木丁呈金黄色,取出抹少许炼羊油即可食用。
13、馕
馕的品种很多,大约有五十多个。常见的有肉馕、油馕、窝窝馕、芝麻馕、片馕、希尔曼馕等等。“馕”字源于波斯语,流行在阿拉伯半岛、土耳其、中亚西亚各国。维吾尔族原先把馕叫做“艾买克”,直到依斯兰教传入新疆后,才改叫“馕”。馕的一般做法跟汉族烧饼很相似。在面粉(或精粉)中加少许盐水和酵面,和匀,揉透,稍发,即可烤制。馕多以发酵的面为主要原料,辅以芝麻、洋葱、鸡蛋、清油、牛奶、盐、糖等佐料。馕的种类很多,皆因和面和添加剂成分、馕的形状、烤制的方法等不相同而名称不同。最大的馕为"艾曼克"(片馕)馕,直径足有40-50厘米,是馕中之王。最小的馕为"托喀其"(油馕),做工较为精细,里面放油、牛奶、鸡蛋等,香脆,久储不坏、不干,见茶水就酥,是维吾尔族旅途生活中的方便餐,这种馕也作为节日食品。最厚的馕为"格尔德"(窝窝馕),厚约5-6厘米,中间有一个窝。此外,也用死面做馕,将清油或羊油揉入面里,擀薄后烤制;还有一种馕是把冰糖水涂在表面的甜馕。另外还有一种将肉馅和在或包在发酵的面粉中烤制的馕,俗称"肉馕",是馕中佳品。馕由于含水少,久储不坏,便于携带,加之香酥可口,富有营养,也为其他民族所喜爱。
14、馓子
油馓子是信仰伊斯兰教少数民族的的风味名点之一。在古尔邦节和肉孜节,家家户户的餐桌上,都有一盘黄澄澄的多层的圆柱形的油馓子。当客人来到的时候,宾主互致节日问候。客人入座后,笑容可掬的主人首先掰下一束油馓子递到客人面前,然后斟上香喷喷的奶茶或茯茶,殷勤地给客人泡上主人喜欢食用的新疆石河子产的方块糖。客人吃着油馓子喝着茶,主人高兴地连声说:“热合买提,热合买提。”(汉语“谢谢”的意思),感谢客人的光临。油馓子色泽黄亮,香脆味甘。现在过春节,有的汉族人家也请少数民族邻里巧手帮做油馓子,用以招待兄弟民族客人,可见油馓子亦成为各族人民共同喜爱的名点美食了。
15、油塔子
顾名思义,油塔子形状似塔,是维吾尔人喜爱的面油食品。一般做早点配合粉汤吃。塔子色白油亮,面薄似纸,层次很多,油多而不腻,香软而不沾,老少皆宜。油塔子的制作不很简单,需要一定的技艺。有经验的厨师先用温水和好面,加些许酵面揉成软面,热处发约小时,再加碱水揉好稍醒,视制作需要,揪成若干个小团,外抹清油待用.制作开始时,先取其中的一块,平铺在面板上,擀薄拉开,利用面团良好的延展性和韧性,拉得越薄越好。然后再在薄如纸的面上抹一层炼羊尾油。这里有讲究:天热时,要在羊尾油里加适量羊肚油,因羊肚油凝固性大,不至于天热油溶化而流出面层;天冷时,羊尾油中加少许清油,清油不易凝固。这样制作的油塔子油饱满,且不流不漏,保持了油塔子浓香丰腴的独特风味。在里面撒少许精盐和花椒粉,将面边拉边卷,卷好后搓成细条,再切成若干小段,然后拧成塔状,入笼屉用火蒸25分钟,即可启笼食用.
16、拉条
拌面,俗称拉条,一种不用擀、压的方法而直接用手拉制成的小麦面制品+佐餐的拌面菜(味道好极了)。 制作拉条要把握四个关键,一是和面时盐要适量,盐少了容易断,多了拉不开。二是面不能硬也不能太软。三是面和好后要在表面摸上清油,盖上湿布或盖子至少放半小时以上,2-3小时更佳。四是拌面菜一定要以青椒炒肉或芹菜炒肉或菠菜炒肉等,否则就不好吃。拉条驰名世界,深受各国人民喜爱,但拉条子水平差异巨大,最好吃的拉条应该是自己做的,很简单,只需要做几次,就会得心应手,不过面粉一定要从新疆邮购(这就是外地拉条不好吃的原因之一),因为新疆小麦生长期长,面粉筋骨好,适宜做拉条。
17、波糯
即羊肉抓饭,原料是用新鲜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炸,然后再放洋葱和胡萝卜在锅里炒,并酌情放些盐加水,等二十分钏后,再反洗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四十分钟后,抓饭即熟。做熟的抓饭油亮生辉。味香可口。维吾尔族群众把抓饭视为上等美餐。 “抓饭”是维吾尔、乌孜别克等兄弟民族执行宾客的风味食品之一。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日子里,都必备“抓饭”待客。他们的传统习惯是先请客人们围坐在炕上,当中铺上一块干净餐布。随后主人一手端盆,一手执壶,请客人逐个淋洗净手,并递给干净毛巾擦干。待客人们全部洗净手坐好后,主人端来几盘“抓饭”,置餐布上(习惯是二至三人一盘),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吃。故取名为“抓饮”。现在有些家庭执行汉族客人,一般都备有小勺。关于抓饭还有一段动人的传说。相传在一千多年前,有个叫阿布艾里.依比西纳医生,在他晚年的时候,身体很虚弱,吃了很多药也无济于事,后来他研究了一种饭,进行食疗。他选用了羊肉、胡萝卜、洋葱、清油、羊油和大米加水加盐后小火焖熟。这种饭具有色、味、香俱全的特点,很能引起人们的食欲。于是他早晚各吃一小碗,半月后,身体渐渐地恢复了健康,周围的人都非常惊奇,以为他吃了什么灵丹妙药。后来,他把这种“药方”传给了大家,一传十,十传百,便成为现在的维吾尔族人普遍吃的抓饭了。 这个传说是否真实,我们且不去考究,但抓饭是一种营养十分丰富的食品,却是实实在在的。羊油、洋葱、胡萝卜和大米都是含多种维生素的补品,特别是胡葛卜被人们称为“小人参”和“地参”。用这样的原料做的饭,当然补人了。现在维吾尔群众中抓饭的种类很多,花色品种十分丰富。除了选用植物油外,还用动物羊油,骨髓油和酥油来做抓饭。当然用骨髓油做的抓饭营养价值最高了。在用肉方面,除了用羊肉之外,还用雪鸡、野鸡、家鸡、鸭、鹅和牛肉。雪鸡肉的抓饭味道最佳。不过,有的抓饭也不放肉,而选用葡萄干,杏干,桃皮等干果来做,称之甜抓饭或素抓饭,同样美味可口。到了夏天,维吾尔族人吃的抓饭花样还更多一些。南疆的维吾尔族人喜欢在抓饭里放一种“毕也”(木瓜),有的还放鸡蛋和菜。最有趣的是在做好的抓饭上放一些酸奶子,称之“克备克波糯”,它既是上等的充饥之物,又是消暑解热的。食品不过,现在维吾尔族人最讲究的要算“阿西漫吐”,也就是包子抓饭。在每碗抓饭里放上五、六个薄皮包子。抓饭和薄皮包子都是维吾尔族的上等饭,把这两者合在一起,真是好上加好,锦上添花。只有来了贵宾和亲朋好友,主人才会做这种饭来招待客人。
18、烤全羊
烤全羊是新疆最名贵的菜肴之一,之所以如此驰名,除了它选料考究外,就是它别具特色的制法。新疆羊肉质地鲜嫩无膻味,在国际国内肉食市场上享有盛誉。技术高超的厨师选用上好的两岁阿勒泰羯羊,宰杀剥皮,去头、蹄、内脏,用一头穿有大铁钉的木棍,将羊从头至尾穿上,羊脖子卡在铁钉上。再用蛋黄、盐水、姜黄、孜然粉、胡椒粉、上白面粉等调成糊。全羊抹上调好的糊汁,头部朝下放入炽热的馕坑中。盖严坑口,用湿布密封,焖烤一小时左右,揭盖观察,木棍靠肉处呈白色,全羊成金黄色,取出即成。全羊烤成后即放置餐车上,烹制者在羊头上挽系红彩绸,打成花结,羊嘴放置香菜或芹菜。餐车备有小刀,服务人员推车围绕餐桌转动,恭请客人启刀食肉。烤全羊色泽黄亮,皮脆肉嫩,鲜香异常,是维吾尔族人民招待贵宾的佳品。在南疆和田、且末等城镇巴扎上,设有现烤现卖的烤全羊摊档,专门剁块零卖。
19、肚子烤肉
更为有趣的要数“肚子烤肉”。何谓“肚子烤肉”呢,就是把羊肚子洗净后,把羊肉剔下来塞进肚子里,再倒进些盐水把肉块拌匀,然后把口系牢,埋进用篝火烧热的沙子里烤熟的肉。烧烤的只是那肚子,肚子在这里真正成了“饭锅子”。人们尝了这种烤肉后都赞不绝口,说只有吃到这种肉时,才能享受到羊肉特有的、天然的鲜嫩香昧,那独特的滋味是任何其它方法烹制而成的肉食无法替代的,或许,这是最原始、传之最久远的食俗之一吧!
20、清炖羊头、羊蹄
是维吾尔族带有原始风味的一种小吃。它的制作方法十分简单,取新鲜羊头、羊蹄、烧去全部羊毛,洗干净,去掉羊角和羊蹄壳后,放入锅内不加任何佐料煮,熟后蘸盐吃。它以风味独特深受新疆各族群众的喜爱,在新疆广大城乡到处可见到这种小吃。此外还有炖羊杂碎。
21、面肺子、米肠子
维吾尔族不仅能用牛羊肉做出种类繁多的风味食品,而且还能以羊的内脏作原料,烹制出鲜香异常的美味来,灌面肺、灌米肠就是代表。面肺和米肠是维吾尔族人民喜爱的传统风味小吃,也是待客的佳品。现在这种独特的风味小吃深受新疆各族人民的喜爱。其作法是,首先将羊肺、羊肠洗净,羊肺里灌清油、面浆、鸡蛋等,肠子灌用羊肝、羊心、羊肠油加佐料与大米搅拌加水的馅,用水煮熟即成。灌面肺软嫩、灌米肠糯鲜,香喷可口,风味独特。
22、玉古热
即汤面,是维吾尔族日常的面食之一,品种很多,最具特色的是银丝擀面,维吾尔语称"玉古热"。这种饭和面时要放鸡蛋,面要擀得很薄,然后切成细条,一般用羊肉汤下面,另外将肉切成块或作成丸子,下到汤里,并放一些西红柿和香菜,这种汤面汤鲜、面软,容易消化,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能消除疲劳,增进健康。
23、
额河烤鱼蜚声海内外的旅游胜地——喀纳斯,因出产“大红鱼”“狗鱼”等珍稀鱼类而倍增神秘色彩。 以“大红鱼”“狗鱼”“五道黑”“花翅子”为主料的额河烤鱼,属额河流域的本土特色烧烤。采用地方民族特色传统配方。以盐、孜然、辣面、食用油、烤腰子、烤肉、烤馕为配料烤制而成。麻而不木、辣而不火、油而不腻、香美鲜嫩,另人回味无穷,在配以当地自制的“俄罗斯太太”啤酒一起食用,更是别有一番风味。这可是连新疆人自己都很难一饱口福的极品地方小吃呦!
24、烤鸡蛋
鸡蛋也能烤着吃?不错,尝过和田地区巴扎上的烤鸡蛋的人,无不交口称赞烤鸡蛋的美妙。烤鸡蛋需用柴灰,火候要把握的恰倒好处,否则鸡蛋就会烤爆,弄的清黄四处乱飞。
25、 东拜吉干
“东拜吉干”是南疆喀什、阿图什一带维吾尔人的独特美食,也是哈萨克、柯尔克孜、塔吉克斯坦等民族的佳肴。“东拜”是“背”的意思,“吉干”是肝子。这种食就是把熟羊尾油切成薄片,再在上面放煮熟的薄片羊肝。“东拜吉干”就是肥羊尾油上面加一块羊肝的意思。有人还取了个漂亮的名字叫“雪花羊肝”,就更加形象了。这种美食的做法比较简单。羊宰杀后,用新鲜的羊肝和羊尾油同羊肉一切煮,煮熟后,把羊肝切成薄片,羊尾油也切成薄片,然后按羊尾油片的大小,把羊肝薄片放在羊尾油上面,并撒些孜然、精盐、胡椒粉等调味品。羊肝煮后味淡,羊尾油却腻而人畏,奇怪的是两者和起来吃时,却产生香而不腻的效果。所以,这种美食往往使人“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主人在招待这种美食时,还有一些讲究,一般按来客的人数准备羊肝和羊尾油片的份,保证每位客人都有一份。在递给客人这份美食时,是把羊肝和羊尾油放在小薄片馕上,连馕一起送到客人的面前。另一个讲究是在请客人吃肉之前,要先请客人品尝这种美食,意思是过一会吃的羊肉是专门为客人宰的羊,既不是买来的羊肉,也不是陈肉。这也是对客人尊重和热情的一种表示。所以,如果你吃到这种美食,就知道主人专门为你宰羊了。塔吉克斯坦族在结婚宰羊招待客人时,还专门做了这种美食,除了表示对客人的热情和尊重之外,还有对新郎和新娘祝福的意思,希望他们永远不分离,百年和好。所以,当客人吃这种美食时,主人会十分高兴。
26、玉米勒
南疆的维吾尔族对远道来的客人,第一顿饭常常做“玉米勒”来招待。据说,这种饭可以帮助客人清除旅途的疲劳,增进健康。“玉米勒”是“细面”的意思。这种面线如汉族的银丝挂面,但却不是挂面,而是手工擀的面,从和面到擀面都要有技术。和面是要放鸡蛋和盐,面要和的硬、擀的薄,薄的几乎透亮,然后切成银丝挂面那样细,而且要粗细均匀,下到锅里不断不烂。一般要用羊肉汤下面,讲究的要羊肉排骨做汤,另外还要选用新鲜精羊肉,剁碎后加洋葱末,做成珍珠丸子下到汤里,,并要放些青辣椒丁、西红柿片和香菜末。这种汤面具有色、香、味俱全的特点,面很软,容易消化,汤鲜美而可口,面汤里有青、红、绿等色彩,看了另人悦目。经过路途颠簸的客人吃了这种饭,疲劳顿消,精神大振。维吾尔主人选用这种饭待客,常受到客人的青睐。对患感冒的人,也常做这种饭,吃起来,既软又有营养,有利于增加食欲。
㈧ 新疆人管辣椒叫什么
新疆人习惯把辣椒叫“辣子”,不管是青的、红的,还是甜椒、菜椒、朝天椒、线椒、螺丝椒,统统都叫。
北疆的辣椒:沙湾县安集海镇,有国家评定的:“中国辣椒花生之乡”。线椒:也称线辣子,主要晒干了用来做辣椒粉;皮辣:当地叫辣皮子。朝天椒:规模不大。到北疆一说线辣子,菜商首先想到的就是安集海。南疆的辣椒:库尔勒的焉稽县,线辣子比较有名。
简介
红辣椒是茄科辣椒属为一年生草本植物。茎直立,多分枝。单叶互生,叶片广卵形,先端渐尖,叶柄较长。花单生于叶腋内,花冠黄色或绿色。花萼杯状,花白色。
果实通常成圆锥形或长圆形,向有朝天或向下之分;未成熟时呈绿色,成熟后变成酱色、鲜红色、黄色或紫色,以红色最为常见。种子肾形、淡黄 色,胚珠弯曲。
辣椒(包括甜椒)是一种重要的果菜类蔬菜,其果皮及胎座组织中,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其中维生素C含量高达60毫克/100克以上,这是其他蔬菜少有的。辣椒还含有辛辣味(辣椒素)。
食用辣椒可以增加热能,促进血液循环;可以增进食欲,帮助消化;还可以增强人体抵抗能力,抵御多种疾病。辣椒可以生食、熟食,也可制成辣椒干、辣椒酱、辣椒油以及腌渍制罐等用作调味品。
辣椒原产中南美洲,又名番椒、海椒、辣子、辣茄等,属茄科辣椒属。约在明代末年传入我国,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蔬菜。我国各地均有辣椒栽培,尤以西南、西北、中南以及山西、山东、河北、江苏等省栽培面积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