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最好吃的淡水鱼是怎么排名的
最好吃的淡水鱼排名分别是:抗浪鱼、虹鳟鱼、松江鲈鱼、黄颡鱼。
1、抗浪鱼
这种鱼的体型比较小,长得很像一个小刀一样。它们的身体比较平,它身上的颜色是白的。并且这种鱼的做法也有很多,怎么做都好吃。也有人说,这种鱼最好吃的做法是烤着吃和油炸吃。吃起来感觉特别的香。
4、黄颡鱼
这种鱼广泛分布在中国东部河流,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为食,不仅仅味道鲜美,据医书记载,还对疾病的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据《医林集要》记载,黄颡鱼能治水气浮肿,利尿消肿,益脾健胃。
② 适合低温饲养的热带鱼
热带淡水鱼指作为观赏热带鱼的“不怕冷”的鱼,有很多适合低温饲养的热带鱼。下面是我精心为你整理的适合低温饲养的热带鱼,一起来看看。
适合低温饲养的热带鱼
这类鱼中较常见的有剑尾鱼(7℃)、月光鱼(7~8℃)、金丝鱼((5℃)、斑马鱼((6℃)、叉尾斗鱼((2℃)、蚊子鱼(<7℃)、平鳍鳅鱼类(如以植食为主的拟腹吸鳅、华平鳅、四川华吸鳅)((3℃)、鲟目幼小鱼((2~5℃)、胭脂鱼(<6℃)、黄金条鱼及改良种、金条鱼及七星金条鱼、青苔鼠鱼(植食为主,<7℃)、黑裙鱼(<10℃)、各种南美洲甲鲇鼠鱼(甲鼠鱼<10℃)。这些鱼多半为杂食性。印度黄金鳉、白云金丝鱼、蓝曼龙、斑马鱼、月光鱼、孔雀鱼为耐低温热带鱼。耐低温能力比较如下:孔雀鱼(耐最低温为14-15℃)<月光鱼(耐最低温为12-10℃)<斑马鱼(耐最低温为 10-9℃)<<蓝曼龙(耐最低温为10-8℃)<印度黄金鳉(耐最低温为6-7℃)<白云金丝鱼(耐最低温为4℃)<中国斗鱼:天堂鱼(耐低温4-3℃)。
剑尾鱼不耐低氧,原因是生长快、代谢快、耗氧量大。月光鱼、金丝鱼、斑马鱼当水温波动在20℃上下时易受车轮虫、鱼波豆虫(口丝虫)、斜管虫及其他纤毛虫侵害,也易感染卵鞭虫病,宜杜绝感染源。叉尾斗鱼(除种内好斗外),挑不出什么毛病,仅在野外河沟中的中小鱼(有部分地区)易患“白鳞”病等,但成鱼却极少有这些病,估计或可自愈;而其白化种白兔鱼的抗病害能力,远不如叉尾斗鱼之一半,易患白点病等。
蚊子鱼在高温时有滞长现象(易与青鲱鱼混淆,青鲱鱼为卵生)。平鳍鳅类鱼不耐低氧,更不耐污染(水中氮含量高即死亡,因之可作水质指示鱼)。鲱目幼鱼常瘦弱而死(多为饵料问题),尤其在酸性与弱酸性含氧量略低的水中,事故多。胭脂鱼的幼小鱼以底栖生物为饵,饵料来源不是时常瘦弱而死,几乎不摄食水中之饵较大的鱼则可白行在大型缸底觅食水蚯蚓、蚯蚓等。
黄金条鱼、金条鱼、七星金条鱼均无明显“短处”,只是鱼较小,水质差时颜色灰黄,但生命力强。青苔鼠亦为山涧溪流中鱼,习性及优缺点基本同于平鳍鳅科鱼。黑裙鱼实际上是阿根廷温带(脂鲤科鱼,相当于中国的黄金条鱼,较耐粗放,不足之处是幼鱼体色黑观赏价值高,而成鱼(灰白色)观赏价值低。
甲鲇鼠鱼水温在10℃左右一般不会有大问题,但温度再低时事故明显增多,也会得病而死等。这些鱼中最耐高温的要数叉尾斗鱼和斑马鱼,水温接近40℃一段时间,水温降低后若无其事。
剑尾鱼的饲养方法
养红箭鱼的时候水温最好控制在25度-28度左右(买一个养鱼专用的温度表放在鱼缸里测量水的温度)
公的红箭鱼发育成熟后鱼尾会长有剑,母鱼的鱼尾则是扇形的,准备一个鱼缸,大小根据鱼的多少来定,尽量大些让鱼有更大的活动空间。
缺氧的时候鱼会集中在靠近水面的地方活动,这时可以打开氧气机供氧,如果没有氧气机的话,就给鱼换些水,找一根吸水管连吸走缸底的脏东西,换3分之1或二分之一的水就可以了,换得太多,鱼会不适应的,水清不代表水中有氧气,吸水或加水的时候尽量不要碰到鱼,以免伤到鱼的鱼鳍,如果不想常换水最好喂活鱼虫,一天最好喂一次。
剑尾鱼饲养方法
剑尾鱼养殖设备
(1)鱼缸:是热带鱼生长和活动的场所。饲养热带鱼的鱼缸必须选用规格稍大的长方形玻璃鱼缸。
(2)吸水管:用于换水时吸出鱼缸底面的脏物,用软橡胶管和玻璃管连接而成。长度根据鱼缸的高度而定。一般取一米二到一米五。
(3)温度计:用来测量和调节鱼缸的水温。
(4)鱼网:用来捕捞和转移热带鱼。
(5)玻璃灯桶:将灯泡放入玻璃灯桶内沉入鱼缸中起加温和照明作用。玻璃灯桶的口必须高出水面100MM,防止鱼跳入。
(6)电热管:冬天用来增加鱼缸内的温度。
(7)气泵:驱除鱼缸中的二氧化碳,增加水中的容氧量。
(8)过滤器:过滤出鱼缸中的污物,保持水质清洁,起增加氧量净化水质的双重作用。
(9)恒温器:用来自动控制鱼缸中的温度,可以长期保持温度恒定。
(10)食斗:防入鱼食漂浮在水面,有利鱼的捕食。又能防止鱼食落入水底钻入水草中,使水草沙子变黑,败坏水质。
(11)除污液:用塑料板作成。用来刮去鱼缸水面的灰尘和油污。
③ 超市冷冻鱼哪种好
很多人存在误区,认为冰鲜鱼没有新鲜鱼营养好。其实现在市场上主要有三种鱼,一是新鲜河鱼,一是冰鲜海鱼,再者就是新鲜海鱼。
海鱼在营养成分的含量上比河鱼多,营养价值略胜一筹。但海鱼通常打捞上岸就会很快死掉,而要保持成活的状态需要相当的功夫和管理,所以新鲜海鱼在价格上要昂贵许多。
我们在市面上看到的“冰鲜鱼”,就是捕获之后在第一时间内利用冰块急冻保鲜然后运到市场销售的海鱼,这种急冻过的鱼,眼睛仍然保持明亮,鱼体坚实,色泽鲜明,且腥味少,相比之下这是最为新鲜和美味的鱼了。
我们去水产市场或者超市购物时候,经常看到有吊牌写着类似“冷冻渤海鲅鱼”或者“冰鲜北海道毛蟹”等字眼,即便是同种产品,也会因为“冷冻”与“冰鲜”二字的区别价格上有出入。
听起来这两个词像是近义词或者同义词,但毕竟价格上有出入,那么究竟冰鲜和冷冻有什么区别?我们还是请烟台海中宝参博士来谈一下:
先说冷冻:
以肉制品做例子,在普通低温冷冻的情况下,低于-18℃下存储,从常温降到冰点以下的过程中,肉制品中的水分会凝结产生冰晶,肉质在离开冷库解冻之后,化冻的过程也会使细胞部分破损,肉质表面会干燥、肉质劣化,因而导致口感变差。
再来讲冰鲜:
而冰鲜的概念比较广,可以与时下火热的冷链相结合讨论。
依旧拿肉制品做例子,禽畜在宰杀后,短时间内将温度降到0℃左右,随即包装运输,在运输和存储过程中,均严格控制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在整个过程中,肉制品的温度始终处于冰点临界点,以保持肉质的柔软,同时适当的低温又能防止细菌繁殖,如此一来口感和营养都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下来,因此冰鲜的食品比冰冻产品更加营养美味。
由此看来,冰鲜食品的保鲜期比冷冻食品要短了很多,需要尽快速地从生产地运达目的地,甚至还需要空运,因此物流成本较高,价格自然也比冰冻食品要贵。
当然也有一些特殊食品需要急冻保鲜,比如金枪鱼、高级牛肉等,需要在十几个小时内,中心温度迅速下降至-60℃而达到完全冻结,令水份完全固化,阻止了因流动性所造成的质量变动,确保了肉的营养与质量。
进而这种冰鲜比起冰冻的价格更贵了。
讲完知识干货,那么说点实用的,如何区分冰鲜鱼和冰冻鱼?
一看鱼眼。
新鲜鱼眼球饱满突出,角膜透明清亮,有弹性;眼球不突出,眼角膜起皱,稍变混浊或者眼内溢血的次之;不新鲜的鱼眼塌陷或干瘪,角膜皱缩或有破裂。
二看鱼鳃。
新鲜的鱼鳃丝清晰呈鲜红色,黏液透明,有海水鱼的咸腥味或淡水鱼的土腥味,无异臭味;不新鲜的鱼鱼鳃呈褐色或灰白色,有污秽的黏液,带有难闻的腐臭气味。
三看鱼皮。
新鲜的冰鲜鱼鱼皮完整,透明的黏液,鳞片有光泽且与鱼体贴附紧密,不易脱落(鲳、大黄鱼、小黄鱼除外);不新鲜的鱼鱼皮暗淡,表面附有污秽黏液,鳞片与鱼皮脱离。
四按鱼肉。
新鲜鱼鱼肉坚实有弹性,指压后凹陷立即消失,无异味,肌肉切面有光泽;不新鲜的鱼肉松散,易与鱼骨分离,指压时形成的凹陷不能恢复,手指甚至可将鱼肉刺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