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宜宾十大名吃
宜宾十大名吃如下:
燃面
到宜宾旅游不能错过当地的特色美食燃面,燃面松散红亮,麻辣醇香,口感丰富,滋味悠长。加入臊子,味道绝佳,让人欲罢不能。燃面味道独特,十分值得回味,是一道让人念念不忘的特色小食。
水粉
水粉是筠连的特色传统美食,色香味俱全,十分惹人喜爱。水粉口感爽滑富有弹性,滋味鲜美独特,可以加入肥肠、排骨、牛肉、鸡肉等,口感丰富,营养且美味,让人百吃不厌,十分具有当地风味。
冒菜
冒菜是四川的特色小吃,食材丰富,味道醇厚浓重,滋味鲜美,十分值得品味。冒菜厚重的滋味充斥着整个味蕾,让人吃得过瘾,对此欲罢不能。
南溪豆腐干
南溪豆腐干是当地的特产美食,选用传统工艺采用多道工序制作而成。外表黝黑富有光泽,酱香味十足,口感丰富,滋味绝佳,十分具有风味。南溪豆腐干咸香可口,做成菜肴让人食欲大增,百吃不腻。
双河凉糕
凉糕润滑鲜嫩,清凉爽口,独特的红糖味和柠檬味,为这道美食增添不少风味。也可以做成麻辣味,醇香厚重,让人吃得过瘾。凉糕是当地十分受欢迎的小食,到此一游值得品尝。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是当地的传统菜肴,皮薄肉嫩,肥瘦相间,清香爽口。蘸上酱料,肥而不腻,滋味鲜美,十分值得称赞。
李庄白糕
李庄白糕软糯香甜,口感独特,甜而不腻,别是一番风味。李庄白糕外表美观,吃起来给人满满的幸福感。。
十样卷
十样卷是很多宜宾人的美食记忆,将黄瓜丝、胡萝卜丝、海带丝、白萝卜丝等食材加入调料拌匀,然后夹在面饼里制作而成。口感丰富,香辣爽口,十分具有滋味。
芽菜
芽菜是川渝四大腌菜之一,酱香味十足,风味独树一帜。吃起来香脆可口,开胃下饭,十分诱人食欲。芽菜经过发酵而成的独特滋味,让人对此赞不绝口。
叶儿粑
叶儿粑是用糯米粉为主要食材,裹上植物叶子蒸熟而成。清香扑鼻,尝起来软糯可口。可做成甜馅儿,也可做成咸馅儿。味道独特,深受当地人喜爱。
‘贰’ 宜宾冠英古街有什么好吃
宜宾冠英古街的美食:1.店名:不贰家日料美食:薯仔沙拉、香炸鸡软骨、鳗鱼寿司、鹅肝寿司地点:翠屏区涌泉街49号附2号人均消费60元
2.店名:MR·MIGO坝坝汉堡美食:美式汉堡地点:冠英古街1102号游客中心旁
汉堡味道不错薯条脆脆的特别好吃适合三俩好友拍照聚会消费也不高
3.宜宾美食街必吃美食有:燃面,烤串、酸辣粉、冒菜、炸薯仔、芝士棒、烤苕皮
4.临港美食街位于邦泰国际小区楼下,美食有把把烧、烤肉、日料、牛海鲜、牛排、鸡公煲、麻辣烫、串串香。
‘叁’ 宜宾的名小吃有些什么
1、南溪豆腐干
南溪豆腐干,四川宜宾南溪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南溪豆腐干始于清光绪年间。
2、双河豆花
双河豆花是四川宜宾高县双河着名的特色小吃。双河豆花是四川乡下一道常见的家常美味菜肴。
3、鸭儿粑
鸭儿粑又名猪儿粑,是一道宜宾名点,该品色泽洁白晶亮,皮薄鲜嫩,咬一口浓香扑鼻,油而不腻,芳香爽口,具有不粘叶、不粘筷、不粘牙等“三不粘”的特点。
4、龙须牛肉
龙须牛肉是一道四川宜宾小吃,属于川菜系。因配料独特,色泽红亮,肉香浓郁,回味悠长。顾名思义,龙须牛肉因为其纤维均匀,形如龙须,故名为龙须牛肉。
5、糟蛋
糟蛋是新鲜鸭蛋(或鸡蛋)用优质糯米糟制而成,是中国别具一格的特色传统美食,以浙江平湖糟蛋、陕州糟蛋和四川宜宾糟蛋最为着名。
‘肆’ 宜宾有什么好吃的
宜宾燃面
早在五十多年前,宜宾人在“嘉阳怪味鸡“制作方法的基础上,就制出了“宜宾怪味鸡”其作法是:将鸡腿用麻绳绑紧,放入温水中煮,并不断往锅里加入冷水及其它作料,鸡煮熟后,形状怪怪有麻辣香甜嫩等特点。
‘伍’ 南溪金香时代酒楼好吃的菜有哪些
南溪金香时代酒楼好吃的菜有椒香鱼鳞,葫芦鹅,口袋豆腐。宜宾市南溪特色菜,我就先提三个食材,第一个是鱼,第二个是鹅,第三个是豆腐。鱼的话,他们会把鱼做成金鱼饺、金鱼汤、椒香鱼鳞和菊花鱼。然后,鹅的话就有芽菜蒸鹅、葫芦鹅、鹅肝等等。再然后豆腐就是口袋豆腐、美味豆腐香包还有就是熊掌豆腐。
‘陆’ 宜宾特产 宜宾特产有哪些
1、五粮液
五粮液起源于唐代的“荔枝绿”,经过复杂的工艺演进,形成了后来国宝级的“陈氏秘方”一系列复杂传统工艺,五粮液传统酿造技艺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个生产过程有100多道工序,主要有制曲、酿酒、勾兑(组合调味)三大工艺流程,充分体现了五粮液酒“优中选优、好中选好”的理念。
2、江安竹簧
竹簧又叫翻簧。其工艺是将生竹去掉青皮即成竹簧,再经蒸煮压平,利用粘、贴、镶嵌等法,制成用品,再施装饰,可制成珠宝盒、花瓶、麻将、镇纸等。江安竹簧工艺是江安竹工艺的总称,包括竹簧、竹筷、竹雕、竹根雕、竹编、竹具、竹装修七大类,上千个花色品种。它兴盛于明正德年间,是四川省突出的传统工艺,也是宜宾市乃至全省的竹文化显着符号,曾在1915年的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奖。2007年,被批准为“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扩展项目。
3、珙县苗族蜡染
蜡染古称蜡缬,与绞缬、夹缬并称为我国古代三大印花技艺。史载秦汉时代,苗族先民就已掌握了蜡染技艺,宜宾珙县罗渡苗乡蜡染久负盛名,珙县苗族蜡染技艺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4、宜宾芽菜
宜宾芽菜是四川宜宾市别具特色的地方名菜,被誉为四川四大名菜之一,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宜宾芽菜脆、甜、嫩、味美可口,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可考资料清嘉庆《叙州府志。物产》中记载:“葱韭蒜白菜青菜蔓菁各厅县志皆有。”说明当时做为芽菜的原料——青菜已经有较为广泛的种植了。
5、南溪豆腐干
南溪豆腐干,宜宾着名四川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6、宜宾燃面
燃面是四川省宜宾地区最具特色的传统名小吃之一,原名叙府燃面,旧称油条面,因其油重无水,点火即燃,故名燃面,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7、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名为“李庄刀口蒜泥白肉”,是四川宜宾历史文化名镇李庄传统美食,选用皮薄肉嫩、肥廋比例恰当的猪肉,加以多种酱料制成,有清香爽口,肥而不腻,咀嚼化渣等特点。
8、筠连红茶
筠连红茶产于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9、屏山炒青
屏山炒青是屏山县特产,中国地理标志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屏山县炒青茶区是典型垂直气候,冬暖夏凉,温湿寡照,云雾缭绕,昼夜温差大,为“四川省优质绿茶生产基地”、“四川省第一批优质茶叶生产基地”、“四川省出口茶叶生产示范基地”,使茶树有效积累增多,茶叶内含物质丰富,形成屏山炒青 “栗香浓郁高长,滋味醇厚耐冲泡” 的特殊品质。获四川省巴蜀食品节金奖、亚太地区食品博览会金奖,产品畅销省内外,深受欢迎。
10、竹海长裙竹荪
竹荪为山珍之首,不但味道鲜美,营养极其丰富,而且还具有防腐治癌的功效呢。“中国的竹荪在四川,四川的竹荪在竹海”,竹海长裙竹荪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柒’ 宜宾的美食有哪些
1、李庄白肉选料精、火候准、佐料香。成菜白肉肥瘦均匀,晶莹剔透,每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至2毫米。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宜宾燃面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宜宾
‘捌’ 宜宾什么最好吃
宜宾燃面
宜宾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为中华名优特色小吃,驰名中外。
宜宾人最喜爱吃面,常见的有,炖鸡面,咸鲜面,肥肠面,牛肉面,京酱面,口蘑面,三鲜面,辣鸡面,鳝鱼面,龙凤面。其中燃面是宜宾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
2010年7月25日,被正式确定为翠屏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竹海名菜
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全竹宴”。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选料精、火候准、佐料香。成菜白肉把瘦均匀,晶莹剔透,每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至2毫米。
鸭儿粑
鸭儿粑,又名叶儿粑、少数人称猪儿粑,是宜宾着名小吃。其主要原料为大米和糯米按一定的比例掺杂在一起,经浸泡后,用传统石磨磨成粉,过掉多余水分,并手工揉搓至一定的柔软度备用。
柏溪潮糕
四川宜宾“柏溪潮糕”又叫“柏溪糕点”为当地四大名吃之一,起源于清朝同治时期(公元1866年),截至2011年已有145年历史。
南溪豆腐干
位于中国四川南部万里长江第一县、文明古城南溪(已为南溪区),是生产豆腐干之传统企业,南溪豆腐干始于清光绪年间,截至2014年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芽菜
四川四大名菜之一,亦名“叙府芽菜”,是与“涪陵榨菜”、“南充冬菜”、“内江大头菜”齐名的四川四大腌菜之一,始创于清道光中(约1838年前后)宜宾芽菜1982年评为四川省优质产品,1985年评为中国优质产品。
宜宾糟蛋
叙府糟蛋为清同治中(1860年左右)今市郊菜坝乡张竹君所创制,是将鸭蛋浸泡于配好作料的醪糟甜酒汁中一至三年而成。其传统生产工艺要经过3个阶段和10道工序,主要品类有南糟蛋、大众糟蛋、陈年糟蛋三种。
宜宾兰香斋熏肉
兰香斋熏肉早在二三十年代就以其独特的美味,闻名于省内外,曾在成都花会上展销时,荣获奖状和奖牌,远销成才重庆宁波上海和东南亚等地。‘玖’ 宜宾都有些什么好吃的小吃啊
特色小吃
宜宾燃面
宜宾人最喜爱吃面,常见的有,(炖鸡面,涵鲜面,肥肠面,牛肉面,惊酱面,口蘑面,三鲜面,辣鸡面,鳝鱼面,龙凤面。)其中燃面是宜宾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这种小吃选用本地优质水叶子(水碱面)为主料,以宜宾黄芽菜、金平豆油,思坡醋,小磨麻油、芝麻、花生、核桃、辣椒、花椒、味精以及香葱等辅料,将面煮熟,捞起甩干,去除碱味,再按传统工艺加油佐料即成。宜宾燃面特点是:松散红亮、香味扑鼻、辣麻相间。因其油重无水,引火即燃,故名燃面。不仅本地人喜爱,就是中外游人也赞不绝口。
竹海名菜
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全竹宴”。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
“全竹宴”共计有十多个大类100多个菜品,每一道菜都与“竹”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竹的根菌,到竹笋、竹竿,再到竹的枝叶每一部分都得到充分利用。
“全竹宴”的各个大类又有许许多多的烹饪方法,根据厨师的技艺和消费者需求,可烧、炖、炒、烤、蒸、煲、烩、凉拌等等。
李庄白肉
李庄白肉选料精、火候准、佐料香,特别是刀工片制,堪称一绝。成菜白肉把瘦均匀,晶莹剔透,每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至2毫米,肥而不腻,爽口化渣,无穷回味。
民间流传李庄白肉因周武王起兵伐纣,起义各路人马将身首断开的妖狐苏妲己割片蘸上蒜泥分而食之演变而来。因其肉片薄而长,且用一支筷子裹而食之,名“裹脚肉”。抗日战争期间,在内迁翠屏区李庄的文化人陶孟建议下,“留芬”饭馆老板欣然接受建议,将“裹脚肉”改名为“李庄刀工蒜泥白肉”。
今天,随着李庄旅游业的蓬勃发展,李庄的当家名菜“李庄白肉”,已成为李庄小吃一块响当当的金字招牌,闻名遐迩。何卫东,李庄人氏,人称“何三白肉”,13年前刻苦钻研白肉刀工技术,调料工艺,煮肉火候,在众多白肉师傅中取得了“李庄白肉第一刀”的称号。因慕名而来品尝白肉的游客很多,“第一刀”一年要片1000多斤白肉,每年过年正值旅游旺季每天有50至100斤的销售量。据“第一刀”介绍,他于近年来收了4个徒弟,他希望能收更多的徒弟,把“李庄刀工蒜泥白肉”的美味以及这种传统工艺带到越来越多的地方
泥溪芝麻糕
泥溪芝麻糕由清朝异人传授,其味香甜可口。。
柏溪潮糕
清朝同治年间,宜宾县柏溪镇“集义”糖果铺的谢德芳根据自己平时研究食品的经验,与当地中医食品名士共同研制而成了柏溪潮糕。谢德芳不知道会两百年后的今天,柏溪潮糕在宜宾已是家喻户晓、成了馈赠亲友的佳品。潮糕是用绿豆淀粉制作的粮果食品,其形方正,上面有独特的纹饰,洗沙的紫红再配以绿豆的莹绿,两色自然相映,令人悦目赏心
民族特色商品
主要是苗族蜡染及刺绣挑花、苗族服饰等。主要产于兴文、筠连、珙县的苗乡。苗族蜡染产品有衣饰、床单、枕巾、门帘、包单等,尤以点花百褶裙最有特色。现保存在苗族中的蜡染图案花纹有
280
多种。苗族妇女善于用彩色丝线挑花。花样繁多,形象逼真,逗人喜爱。‘拾’ 宜宾特色美食有哪些
宜宾人最喜爱吃面,常见的有,炖鸡面,咸鲜面,肥肠面,牛肉面,京酱面,口蘑面,三鲜面,辣鸡面,鳝鱼面,龙凤面。其中燃面是宜宾最具特色的小吃,原名叙府燃面,早在清光绪年间,便开始有人经营。
竹海名菜该菜以竹笋、竹荪蛋、竹荪菜、竹菌、竹海腊肉、竹筒豆花、竹筒竹、竹荪酒、竹泡菜等“竹”菜汇成的“全竹宴”。可谓满桌皆是竹,无竹不成席,令人大开眼界、垂涎欲滴。
李庄白肉选料精、火候准、佐料香。成菜白肉把瘦均匀,晶莹剔透,每片长20厘米,宽10厘米,厚1至2毫米。
鸭儿粑又名叶儿粑、少数人称猪儿粑。其主要原料为大米和糯米按一定的比例掺杂在一起,经浸泡后,用传统石磨磨成粉,过掉多余水分,并手工揉搓至一定的柔软度备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