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玉米面糊糊怎么做好喝
玉米面糊糊材料:玉米面、冬瓜粒、花生米、瘦肉粒、红薯粒,鸡蛋、葱花。
做法:
1、面兑入凉水,搅开至没有疙瘩;
2、再倒入烧开水的锅里,把冬瓜粒、花生米、瘦肉粒、红薯粒放进去;
3、撒上盐花,小火煮10到15分钟,再打一个荷包蛋或者把鸡蛋打散成蛋花,端至锅前撒一点儿葱花。
贴士: 黄豆洗净、炒至九成熟,倒进煮好的糊糊里焖一会,可增香。
Ⅱ 面糊涂怎么做好吃
面糊涂,或者就叫糊涂,我觉得其实它应该算作粥汤类的。反正是各种蔬菜和面条一起煮了,还要放馓子碎、香菜、豆腐皮丝等,类似于玉米面糊糊做的河北的“和子饭”。说到这儿,您糊涂了没有?在河南,不管叫不叫糊涂,很多稀的小吃都是糊里糊涂的。比如胡辣汤,糊里糊涂;比如豆沫,糊里糊涂;再比如,就是这个辣椒面糊涂了。
辣椒面糊涂正规的叫法是“老面馒头蘸糊涂”,我是在濮阳贵合园吃的。做法也不算复杂,锅上火入底油,放入葱花和干辣椒炸至微糊并出香,加入五花肉粒煸香,添少许高汤,下入白菜丝和泡好的圆粉条,加上盐、味精、鸡粉、老抽、蚝油、十三香、油辣椒圈等调料烧开。另将炒面加水搅成糊,倒入锅中勾浓稠芡,盛入碗中,面糊涂就做好了。上桌给客人吃的时候,再配上质感实在的老面馒头即可。
这道小吃,乡土气息浓厚,老面馒头喷香,蘸上面糊涂或者把馒头掰成小块泡进糊涂里,味道咸香浓郁,微辣爽口,十分下饭。
其实在中国,“糊涂”在很多时候是很有深意的一个词。老百姓的话就叫“揣着明白装糊涂”,这关键看你什么时候装。季羡林大师的解释就更上一层楼了。据说有次重要人物去看望他,说他写的文章很好,说的都是真话。季老说:“要说真话,不讲假话。假话全不讲,真话不全讲,”并且还加了一句:“就是不一定要把所有的话都说出来,但说出来的一定是真话。”你看,大师就是大师,看事情看得非常明白。
说到这种“糊涂文化”,亘古至今有一绝的应该是郑板桥的“难得糊涂”。老先生说:“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退一步放一着,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这是一种修行了,境界更高。
老先生的糊涂也有境界很高但平民百姓够得着的。袁枚《随园食单》里有一道“鸭糊涂”,据说和郑板桥有很大的关系。这鸭糊涂怎么做?袁枚说得很清楚:“鸭糊涂用肥鸭,白煮八分熟,冷定去骨,拆成天然不方不圆之块,下原汤内煨,加盐三钱、酒半斤,捶碎山药,同下锅作纤临煨烂时,再加姜末、香章、葱花。如要浓汤,加放粉纤。以芋代山药亦妙。”“粉纤”就是粉芡,勾芡是也。今天在南京等地还能吃到鸭糊涂这道菜,做法与袁枚的描写类似。
鸭糊涂的玄妙,在于主料不方不圆,味道不浓不淡,形态似羹非羹,似汤非汤,加上山药经切碎煨煮,也呈糊状,看起来真的是一片糊涂,可是又不是真的糊涂,在多料混合之中,达到浓淡均衡之质,尝出五味调和之妙,是真的“难得糊涂”啊!
Ⅲ 年过九旬老人面糊糊里放些什么蔬菜比较好
学名:秋葵,又名羊角豆、咖啡黄葵、毛茄,原产于非洲,20世纪初由印度引入我国。目前黄秋葵已成为人们所热追高档营养保健蔬菜,风靡全球。它的可食用部分是果荚,又分绿色和红色两种,其脆嫩多汁,滑润不腻,香味独特,深受百姓青睐。
江西地区又名洋辣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