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我国最好吃的10大豆腐是什么
豆腐有南北豆腐之分,主要区别在于点豆腐的材料不同。南豆腐用石膏点制,因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高而质地细嫩,水分含量在90%左右,北豆腐多用卤水或酸浆点制,凝固的豆腐花含水量较少,质地较南豆腐老,水分含量在85%左右,但是由于含水量更少,故而豆腐味更浓,质地更韧,也较容易烹饪。豆腐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味美而养生。下面就来看看我国最好吃的10大豆腐,看看有没有你家乡的,你认为哪里的最好吃。
1、云南石屏豆腐内酯豆腐,改变了传统的用卤水点豆腐的制作方法,可减少蛋白质流失,并使豆腐的保水率提高,比常规方法多出豆腐近1倍,传统的豆腐制作,多采用石膏、卤水作凝固剂,其工艺复杂、产量低、储存期短、人体不易吸收。而以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生产豆腐,可减少蛋白质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产量,且豆腐洁白细腻、有光泽、口感好、保存时间长。
❷ 什么豆腐是好吃的
慢慢看啊- -!汗阿
炒麻豆腐要备四样儿料
正宗的麻豆腐应该有四种必备的原料——雪里蕻、羊尾油、黄豆酱、青韭。炒麻豆腐,加一些雪里蕻是为了让炒出的麻豆腐有筋骨,用切成丁的羊尾油炒,会更香,盛一勺炒好的麻豆腐放到嘴里,吃到羊尾油时会咬出一股油来。过去人们喜欢在吃面的时候拌上一勺麻豆腐,为了提它的咸味,炒麻豆腐时要加勺黄豆酱。炒得之后,用勺子在麻豆腐中间打个窝,中间加入炸好的辣椒油,周围则要撒上青韭。青韭很细,葱芯绿,这种韭菜特别提味,用刀一切满屋子都会飘着韭菜的香气。但青韭现在已经很少见了,没有青韭时也可以用一种紫色根的叫“野鸡脖”的韭菜代替。
炒麻豆腐
制法:
(1)麻豆腐在炒前压去其中的残余水分,直至松散干燥才下锅。500克麻豆腐(约一大碗),约需用猪油200克。再加猪肉200克,一半剁肉末,一半切小肉丁。
(2)先将肉丁下锅煸焦待用,再下肉末稍炒,加黄酱、酱油、葱姜末及少量水,最后加入麻豆腐一起煸炒。炒时逐渐变色,越炒越干,不断加水,加油,边炒边调匀,直至呈稀糊状,锅中出现气泡,并时时将豆汁溅起时暂停。最后,麻豆腐水分已干,可以用筷子夹起。
(3)将起锅前,加入煸焦的小肉丁,青韭,熟豆芽及油渣,即成。炒时要防止豆腐焦底,故须不断加熟油,边炒边加油才能在起锅时使豆腐滋润、滑腻。
特点:灰绿,微酸,开胃。
麻豆腐
麻豆腐 北京清真风味小吃。将较浓的生豆汁,用旺火煮去大部分水分,即成质地较粗的渣状麻豆腐。然后用羊油、黄酱炒制后,淋上辣椒油食用。其特点:色泽灰绿,麻辣清香,酸中微甜。相传北京羊油炒麻豆腐在明代初期就成为民间食品。
肉炒麻豆腐
原料: 原 料:
麻豆腐250克 五花猪肉50克 植物油50克 青豆50克 红辣椒10克 葱、姜各5克 精盐2克
制法: (1)麻豆腐、五花猪肉切丁;红辣椒切丝;青豆水发后放沸水中焯一下;姜切成末;葱切成葱花。
(2)炒锅置火上,倒入植物油烧热,加入葱花、姜末炝锅,将肉丁、辣椒丝、青豆放入油锅中煸炒片刻出锅备用。另将麻豆腐煸炒片刻后,将肉丁、辣椒丝、青豆下锅,翻炒均匀,加入精盐拌匀即可。
特点: 味香浓厚,风味独特。
羊油炒麻豆腐--能降血压
具体方法是:用150克羊油炒500克麻豆腐。不吃羊油可用其他食用油炒,但麻豆腐必须是以绿豆为原料加工制成的.炒麻豆腐时可放盐适量及葱花、鲜姜等调料。每当血压不稳定或升高时仍可如法炮制,疗效显着。
这有做法和图片
炒麻豆腐和豆汁一样,也是老北京人十分喜爱的北京小吃。相传早在明代初期就已成为民间食品。它的原料也和豆汁一样,是制作绿豆淀粉和粉丝的下脚料。发酵后的豆汁用旺火烧,使之水份挥发掉,存下的渣儿就是麻豆腐。麻豆腐呈灰白色,微微有些发绿。旧社会的贫困人家买回来,用羊尾巴油来炒着吃,里面加些咸雪菜和青豆一起炒,冷热吃均可。它炒的要素是炼去麻豆腐内的水份,使其粘糯才好吃。所以北京人留下“炒麻豆腐,大咕嘟”的口头语。
炒麻豆腐是贫民食品,但有钱的人也爱吃,甚至还吃上瘾。梨园界的名角及老北京人都爱吃,马连良的夫人陈慧琏做的麻豆腐在梨园就非常有名。现在北京的不少餐馆多有供应,但够质量标准的不多,原因是他们不懂得炒麻豆腐的来历和烹制方法,以为麻豆腐买回来,炒一下就成了,因此颜色品味都变了样。
炒麻豆腐原来用羊尾巴油炒,因其凉了以后有膻味,一般人不能接受,现改用植物油和羊腰窝肉切末,配青豆和雪菜,先用黄酱与麻豆腐一起炒,然后要用小火(火靠)至粘糯后,要用红辣椒与切好的豆瓣葱,用热油炸出葱辣香味,浇在刚出锅的麻豆腐上,炒麻豆腐成菜之后,灰白红绿相间,口感香醇味厚,别有风味。
京城绝品-*-麻豆腐
所谓绝品,就是说炒麻豆腐是北京的特产,他处皆无。麻豆腐出自老北京的粉房。粉房原来是出产粉皮淀粉的地方,把豆子放在石磨上一碾,随碾随加水,同时这豆子就分成了三种东西。顶细的成了豆浆,是正品,用来做淀粉;顶稀的成了汁儿,即是豆汁;中间一层稠糊凝滞的暗绿色粉浆,装入布袋加热一煮,滤去水分,就是麻豆腐。
麻豆腐是粉房的副产品,或曰下脚料,所以价格特别便宜,两个大子儿(硬币)就可以买一大碗。老北京人买回家去,用羊肉、羊尾巴油等物一炒,当饭菜吃,叫做炒麻豆腐。
炒麻豆腐是老北京人地道的家常菜,别看此物甚廉,但要炒好亦非易事。首先,在原料上就要有所选择,得用东宣门四眼井粉房里做的麻豆腐才算正宗。配料讲究用纯正的羊尾巴油和“野鸡脖儿”嫩韭菜,方能显出炒麻豆腐的“英雄本色”。
炒麻豆腐的“套路”大致如下,将羊肉丁炒焦起锅,下黄酱煸炒葱姜末出香味儿,加入麻豆腐翻炒。随后,让大青豆、红辣椒、嫩豆芽、雪里蕻末依次投入到炒麻豆腐的“事业”中来,辅之以大火,使锅中之物变得“轰轰烈烈”,再不断地加油、添水,用一点儿老黑酱油,将麻豆腐及其伙伴炒作“翻天覆地”状,直至麻豆腐表面气泡涌动、蜂窝毕现、香气四散,方算成功。老北京有句俗话:“炒麻豆腐——大咕噜”,是说麻豆腐一熟会自己“咕噜、咕噜”地起泡说话,告诉您:“我熟啦!”似乎麻豆腐通了人性,怪不得老北京人会青睐于它呢。
此时,在起锅前放入切碎的“野鸡脖儿”嫩韭菜梗儿,洒上炒焦的羊肉丁出锅,再淋上一勺红亮亮的辣油,便是一味亦饭亦菜不可多得的美食。
麻婆豆腐的做法(图解)
新版麻婆豆腐(图解)
麻婆豆腐
原料:豆腐1对,肉末50克,素油100克,豆瓣辣酱35克,味精3.5克,骨头汤10克,红油15克,花椒粉0.5克,湿淀粉30克,葱2根,姜10克,蒜头2瓣。
制法: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丁,装入容器内,倒入1000克开水,浸泡10分钟左右,倒入漏勺沥水。葱,姜,蒜头洗净,切成细末。锅置旺火上烧热,加素油50克烧热,下肉末炒散至转色,加入葱姜蒜末,炒出香气,放入豆瓣辣酱,炒出红油。豆腐丁下锅,加入骨头汤,味精,烧开后用湿淀粉勾芡,淋入50克素油,转动锅子,用汤勺轻轻推几下,淋入红油,撒上花椒粉,出锅装深汤盆上席。
特点:色泽金红,麻辣味浓,鲜香可口。
关键:烫豆腐丁的水要开,豆腐勾好芡要淋熟油,装盘后不会出水。
=================================
请教做麻婆豆腐的时候红油和勾芡的问题 为什么我做出来的麻婆豆腐,颜色没有那么红?勾了芡以后,还是水汪汪的效果不好?
答:
油烧到5成热时就要放下豆瓣(绝不是事先做好的红油哦,我们四川人一般只用那种辣椒油来做凉拌菜,炒菜都用豆瓣酱),稍微翻炒一下,让豆瓣的香味受热后跑出来,然后再下豆腐,这样油才会又红又香。
淀粉要先加清水,搅拌均匀,到起锅前加入,而不能直接把干淀粉撒进锅里。加入水淀粉后马上转成小火,用炒菜铲轻推豆腐,使淀粉均匀受热,才能很快凝固,这样就不会水汪汪的了
麻婆豆腐
用料:
豆腐500克,牛肉150克,青蒜50克,郫县豆瓣40克,辣椒面10克,花椒面1.5克,豆豉20克,酱油30克,料酒20克,精盐5克,味精2克,姜末3克,水豆粉40克,清油125克,清汤250克。
制作方法:
1、豆腐切成1.3厘米见方的块,放入锅内,加盐氽透。不要用沸水煮,保持温度即可。
2、牛肉切末。青蒜洗净,切成1厘米长的短节。豆瓣、豆豉剁细。
3、锅内油烧至六成热,下牛肉末,煸干水分,等酥时烹入料酒,下豆瓣炒出红色,下辣椒面、姜末、豆豉炒香,加汤,放豆腐、酱油、精盐,用微火将豆腐烧透入味,待汤略干即下味精、青蒜、水豆粉,轻慢收汗至浓亮油,轻轻装入碗内,撒上花椒面即成。
注意:
制作过程中,豆腐下锅烧开后,应用微火慢烧,使内外的味一样。由于豆腐嫩,所以动作要轻,使成菜后豆腐块仍保持完整。汗要浓,以突出麻辣味厚、咸鲜而香的特色。
麻婆豆腐
材料
嫩豆腐…………2块
猪绞肉…………150克
葱末 …………1大匙
姜末 …………1小匙
蒜末 …………1大匙
辣豆瓣酱………2大匙
胡椒粉…………少许
糖 …………1茶匙
味精 …………0.5茶匙
酱油 …………1大匙
淀粉 …………少许
做法:
1、豆腐切小方块丁。
2、起油锅,锅中放油3大匙,待油热,炒熟绞肉取出。
3、用锅中余油爆香蒜末及豆瓣酱后,加入2碗半的水及豆腐、肉末、酱油,大火煮滚改小火煮约10分钟,洒上胡椒粉拌匀,以糖、味精调味,再用湿淀粉勾芡,洒上葱花即可
❸ 全国哪的豆腐最好吃经过评选,这8个地方比较出名,有你家乡吗
相传2000多年前,淮南王刘安的妈妈喜欢吃黄豆,有次因为生病的原因没法吃整颗黄豆。刘安便命人把黄豆磨成粉,加水熬成豆乳,再加入盐卤调味,没想到竟然成了块状,也就是我们现在吃的豆腐花。据说,这就是豆腐的起源说法之一。李时珍也曾在《本草纲目》中有所提到,“ 豆腐之法,始于前汉淮南王刘安”。
根据生产豆腐时用的凝固剂不同,还可以将豆腐大致分成卤水豆腐、石膏豆腐、 内酯豆腐 、酸汤豆腐这四大类。其中前三种豆腐比较常见,酸汤豆腐因为产量小、难储存等原因,在市场上已经鲜少能看到。
“豆腐传统制作技艺”,早已入选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我国产豆腐的地方非常多,这其中有8个地方,较为出名。当地产的豆腐,也是各有各的本事。
那今天,懒喵就跟大家聊聊有关豆腐产地的话题,一起来看看,这8个地方都在哪里?产了哪些名豆腐?你的家乡有没有上榜?
淮南,地处安徽中北部,淮河之滨,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城市。提起淮南 美食 ,我第一个想到的,是淮南的牛肉汤。经过长时间熬制的牛肉汤,配上粉丝和干丝,清香可口,吃起来叫一个美味。其实,除了淮南牛肉汤,当地还有道名菜,淮南豆腐宴,选用的主料豆腐,就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产自淮南地区的八公山豆腐。
相传西汉时期,豆腐发明人淮南王刘安在淮南八公山一带,尝试用八公山的泉水、黄豆和盐卤制作“灵丹妙药”,结果丹药没制成,倒是做出了豆腐。后人将其称作“八公山豆腐”。八公山豆腐细腻嫩滑,做出的菜肴色泽金黄,外脆里嫩,非常诱人。
宜宾,隶属四川省,地处云南、贵州、四川三省的结合处,素有“中国酒都”之称。大名鼎鼎的白酒品牌五粮液,正是产自四川省的宜宾市。除了是知名的白酒产地外,宜宾当地产的沙河豆腐也非常出名,还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沙河豆腐产自宜宾的高县,当地人很早就喜欢做豆腐,吃豆腐。直到上个世纪70年代,沙河豆腐在进行一番改良后,才被越来越多的人所熟知和喜爱。制作沙河豆腐选用的是当地产的优质黄豆,以及上龙山的山泉水,吃起来带有浓郁的豆香味,回味无穷。
剑阁,隶属四川省广元市,地处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结合部。在剑阁县城南部,有个非常出名的景点——剑门关,是世界上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自古就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说法。
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剑门关豆腐,正是产自这里,距今已有上千年的 历史 。相传唐玄宗入蜀时途经剑门一带,因为较为疲劳,寝食难安,随从便给他端来一碗剑门豆腐。唐玄宗吃后胃口大开,还将当地产的黄豆封为“皇豆”。剑门关豆腐软硬适中,韧性较好,吃起也是滋润爽口。
资中,隶属四川省内江市,位于四川盆地的中部,是孔子老师苌弘的故里。产自资中罗泉镇的罗泉豆腐,既是当地知名的特产,也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罗泉气候温和,土壤中有机质含量高,非常适合大豆的生长。加上水质较好,做出来的豆腐,品质自然不会差。
在制作过程中,罗泉豆腐选用的是来自溶洞深层的优质泉水来浸泡大豆,再经过手工石磨研磨制成。罗泉豆腐外观呈乳白色或淡黄色,带有浓浓的豆香味,吃起来也是细腻嫩滑,咸淡适口,具有白、嫩、细、绵4大特点。
洛南,隶属陕西省商洛市,横跨黄河、长江两大流域。产自洛南地区的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洛南豆腐,是用当地无污染的洛河两岸山泉水,和本土优质大豆加工制成,具有非常悠久的 历史 ,还曾是清朝干隆皇帝的御膳贡品。
关于豆腐的发明人,民间流传的说法还不少,前面有提到是淮南王刘安,其实在洛南一带,还有豆腐是战国时期孙膑发明这一说法。相传孙膑的母亲年纪大了,牙齿咬不动食物,孙膑便想用大豆给母亲做吃的,但是煮出来的豆浆始终无法成团。孙膑的师弟庞涓暗中使坏,将一盆酸菜汤悄悄倒进了豆浆里,没想到竟然凝结成了块状,也就是现在的豆腐花。
榆林,地处陕西省的最北部,是黄土高原与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区,也是陕西、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五省区的交界地。产自榆林的榆林豆腐,是以当地产的优质黑豆和榆林桃花水为原料,经过传统的酸浆点浆工艺制作而成。
榆林豆腐的独到之处,在于用的不是卤水或石膏制作豆腐,而用的是做豆腐后沥出的 富含乳酸菌的汁水做凝固剂。做出来的榆林豆腐色泽洁白,质地软嫩,韧劲较足,口感清香爽口,还带有甘甜味。2010年,榆林豆腐被正式评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甘泉,隶属陕西省延安市,属于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地带,素有“美水之乡”之称。甘泉地处洛河岸边,土壤肥厚,日照时间长,非常适宜大豆的生长。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甘泉豆腐,选用当地产的双青豆和“美水泉”的山泉水加工制成。
双青豆是一种从外皮到豆粒都呈绿色的一种大豆,产量较少,比较少见。美水泉的泉水清澈透亮,甘甜味美。优质的大豆,加上天然的泉水,结合传统和现代相结合的豆腐制作技艺,自然也就酝酿出了甘泉豆腐的独特品质,吃起来是嫩滑可口, 让人唇齿留香。
石屏,隶属云南省红河州,是非常出名的鱼米之乡。 美食 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曾专门介绍过石屏当地产的石屏豆腐。石屏制作豆腐,距今已有400多年的 历史 。逢年过节,当地人还有赠送豆腐的习俗。在石屏的大街小巷,随处可以见到豆腐摊。民间还有“云南十八怪,石屏豆腐烤着卖”的说法。
和其它很多地方用卤水或石膏制作豆腐不同,石屏豆腐采用的是天然地下水作为凝固剂,俗称“酸水”。做出来的豆腐,细腻滑润,豆香味十足,油炸后色泽会变成金黄色,非常有嚼劲,再搭配上酱汁,真叫人垂涎三尺。
【懒喵心得】
上面提到的8个地方,安徽淮南、四川宜宾、四川剑阁、四川资中、陕西洛南、陕西榆林、陕西甘泉、云南石屏,都是我国非常出名的豆腐产地。产自这些地方的八公山豆腐、沙河豆腐、剑阁豆腐、罗泉豆腐、洛南豆腐、榆林豆腐、甘泉豆腐、石屏豆腐,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也可以说是经过评选,比较出名的8种豆腐。
都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要我说,一方水土也能养一方豆腐。决定豆腐好吃与否,有三大关键因素,选用的大豆、水源,以及豆腐的生产工艺。上面这8种豆腐,在这3个方面优势满满,可以说是各有各的本事。
❹ 哪种豆腐最好吃呢
先说说石膏,这是一种很好的中药,一般来说我们常用生石膏。石膏是单斜晶系矿物,是主要化学成分为硫酸钙(CaSO4)的水合物。生石膏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治疗发烧效果很好。李时珍认为,生石膏能够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焦,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褥金疮。
除时气头痛身热,三焦大热,皮肤热,肠胃中结气,解肌发汗,止消渴烦逆,腹胀暴气,喘息咽热,亦可做浴汤。治伤寒头疼如裂。和葱煎茶,去头疼。治天行狂热,头风旋,下乳,揩齿益齿。除胃热肺热,散阴邪,缓脾益气。止阳明经头疼,发热恶寒,日哺潮热,大渴引饮,中暑潮热,牙疼。
那么卤水豆腐、石膏豆腐和内酯豆腐哪个更好呢?三者之间最大的差别是口感。有些人喜欢石膏豆腐,比如南方人,石膏本身可以去火,食用后具有清热去火的功效。卤水豆腐比石膏要好点,但内酯豆腐最好吃。从健康角度来说,内酯豆腐的作用比较小点。
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时,卤水、石膏中含有大量钙、镁,因此卤水豆腐和石膏豆腐中的含钙、含镁量也颇为可观,在老百姓买不起肉吃的时代里,这种传统的豆腐被称为“植物肉”供给老百姓足够的钙镁和蛋白质,强健骨骼和牙齿。但葡萄糖酸内酯制作的豆腐,含钙量只有传统豆腐的约1/8,含镁量只有约1/3,营养价值不但没有如大多数人所想的一般增加,反而大大下降。
❺ 市场上盒子的白豆腐好吗
好吃,盒豆腐就是盒装内酯豆腐。
盒装内酯豆腐是一种食品,是由传统的豆腐制作,多采用石膏、卤水作凝固剂,其工艺复杂、产量低、储存期短、人体不易吸收。而以葡萄糖酸内酯为凝固剂生产豆腐,可减少蛋白质流失,提高保水率。大大地增加了产量,且豆腐洁白细腻、有光泽、口感好、保存时间长。
取用窍门:我们买的大部分都是盒装豆腐,很多人从盒子里把豆腐掏出来都碎的一踏糊涂。那么要怎么做才能使豆腐不碎呢?1.撕去豆腐盒上的塑料膜,将豆腐盒倒扣在盘子上,用刀子在豆腐盒的一角上划开一个小口子,往里面吹一口气。然后用手轻轻拍拍盒子的四壁,将盒子提起来,你就会发现,豆腐已经完整地“躺”在盘子里了。2.把豆腐在反面轻轻拍打几下,然后四个小角,切两个小口,撕去豆腐盒上的塑料就可以轻松取出来了。3.准备一个长盘,刮胡刀片一片,内脂豆腐一盒。用刀片小心的在豆腐盒四周切开,掀起盒盖,将豆腐倒扣在长盘上,再在豆腐盒的一角横切一刀,豆腐盒一见空气,就会自动掉出在盘上了。
❻ 怎么选好豆腐哪个牌子的豆腐比较好
豆腐的选购
1.看
在散射光线下直接观察,优质豆腐呈均匀的乳白色或淡黄色,稍有光泽。次质豆腐色泽变深直至呈浅红色,无光泽。劣质豆腐呈深灰色、深黄色或者红褐色进行豆腐组织状态的鉴别。
2.切
然后用刀切成几块再仔细观察切口处,最后用手轻轻按压,以试验其弹性和硬度。优质豆腐块形完整,软硬适度,富有一定的弹性,质地细嫩,结构均匀,无杂质。次质豆腐块形基本完整,切面处可见比较粗糙,质地不细嫩,弹性差,有黄色液体渗出,表面发黏,用水冲后即不粘手了。劣质豆腐块形不完整,组织结构粗糙而松散,触之易碎,无弹性,有杂质,表面发黏,用水洗冲后仍然粘手。
3.闻
在常温下直接嗅闻其气味。优质豆腐具有豆腐特有的香味。次质豆腐香气平淡。劣质豆腐有豆腥味、馊味等不良气味或其他外来气味进行豆腐滋味鉴别时,可在室温下取小块样品细细咀嚼以品尝其滋味。
4.品
优质豆腐口感细腻鲜嫩、味道纯正、清香。次质豆腐口感粗糙、滋味平淡。劣质豆腐有酸味、苦味、涩味及其他不良滋味。
❼ 广源市场大豆腐哪家好吃
荣成市崖头邹秀君豆腐店。查询相关公开信息显示山东省威海市荣成市广源综合批发市场,荣成市崖头邹秀君豆腐店,大豆腐具有豆制品特有的香味,味道清香,质地嫩滑,口感细腻。
❽ 买豆腐时怎么挑选好豆腐呢
豆腐在我们的生活中可以说是非常的常见了,好吃不说,价值还十分的便宜,无论是单独吃还是搭配其他食材一起烹饪,味道都是非常不错的,喜爱的人自然也是十分的多。平时我们经常会吃豆腐,但是对于豆腐的挑选有没有什么技巧呢?
我们日常购买的豆腐都是水润的,这没有毛病,但仔细看其实都是白润种带有一丝丝微黄的,这才是正常的,至于那些过分发白发亮的,大家最好还是避开为好,因为这些都很有可能是使用一些特殊制剂浸泡过的,为的就是让豆腐看着优质,然后让大家进行购买,其实好看并不一定就代表着绝对的优质,大家一定要心中有数。
❾ 什么样的豆腐好吃呢
1
茄汁烧豆腐
▽
材 料:
豆腐300克,西红柿1个,酱油1茶匙,姜末、植物油、盐、番茄酱适量
做 法:
1、豆腐切成0.5厘米的片,放入电饼铛煎至金黄备用
2、西红柿去皮、切小丁
3、炒锅倒油,放入姜末炒香
4、放入西红柿丁翻炒
5、调入放入盐、酱油、番茄酱炒至西红柿出汤
6、放入煎好的豆腐,改小火烧一会
7、烧至汤汁浓稠后关火即可
2
白菜炖豆腐
▽
材 料:
白菜600克,豆腐250克,植物油、盐、姜、花椒、八角、香菜适量
做 法:
1、豆腐清水冲洗一下,再切成稍厚一点的大片
2、白菜清洗干净,撕成大小适中的块
3、锅里放入适量的食用油,油热后放姜末、花椒、八角爆香
4、加入白菜翻炒
5、再把豆腐放在白菜上面,加适量盐,慢慢炖
6、最后撒上香菜提味就可以出锅啦
3
栗子烧豆腐
▽
材 料:
板栗180克,老豆腐300克,苦瓜少许,盐、油、酱油、胡椒粉、豆豉、姜适量
做 法:
1、板栗在沸水中煮5分钟,去皮切半
2、豆腐切小块;苦瓜切小块;姜切片
3、豆腐入锅中煎至金黄色盛出待用
4、姜和豆豉入油锅炒香
5、加入豆腐和板栗略炒
6、加清汤半碗,调入胡椒粉、酱油,改小火烧5分钟
7、烧至汁将干时加入苦瓜再烧2分钟即可
4
千叶菜炒豆腐
▽
材 料:
豆腐,千叶菜,胡萝卜,姜,八角,花椒,干红辣椒,玉米油,素蠔油,盐
做 法:
1、千叶菜去根洗净,焯水备用
2、豆腐切小块,姜切末,胡萝卜切小块
3、锅内适量油烧热,姜,八角,花椒炒香
4、豆腐和紫胡萝卜放入翻炒一分钟左右
5、放入千叶菜翻炒
6、加适量素蠔油、盐翻匀关火盛盘
5
芝麻豆腐
▽
材 料:
豆腐,盐,植物油,生粉,孜然芝麻混合粉
做 法:
1、准备一个大盘子,放入生粉
2、将豆腐切0.5cm厚片,拍上生粉
3、煎盘刷油,烧热,放上豆腐块,小火煎香
4、中间翻面,煎至两面焦香。撒适量细盐
5、出锅装盘,撒上芝麻孜然粉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