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家常菜谱 » 红色牛肉丸怎么做好吃
扩展阅读
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薯仔不炒丝怎么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红色牛肉丸怎么做好吃

发布时间: 2023-04-24 17:44:01

⑴ 广式牛肉丸的做法

1、绞瘦牛肉500克,鸡蛋3个,酱油少许,盐和五香粉适量,
姜末少许,加入200克水,用手办成稀糊状。
2、再加入淀粉50克绞办均匀,然后再加入适量面粉调匀肉馅,
调到肉馅成稠糊状,从手中挤出成型圆丸时,即下油锅炸
置焦黄色,捞出。

⑵ 牛肉丸的制作方法

要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除筋后切成块,放在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食用碱)、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大盆子)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然后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捻肉浆,握住拳头控制从大拇指和食指成环状中挤出丸,用羹匙掏下放到温水盆里,再用文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食时用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至初沸,加入适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番茄酱、沙茶酱或辣椒酱佐食。 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最具特色而闻名。以后又有外马路大香山牛肉丸和镇邦街牛肉丸,各小食摊档均有经营。
传统制法是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后切成块,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钵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拌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然后用手抓肉浆,握紧拳挤成丸,用羹匙掏进温水盆里,再用慢火煮丸约8分钟,捞起牛肉丸。 有两种潮汕丸子菜在粤港两地可说是家喻户晓:一种是鱼丸粿条,又称鱼蛋粉;另一种是牛肉丸。牛肉丸作为潮汕小食已有近百年历史,牛肉丸可分为牛肉丸、牛筋丸两种,牛肉丸肉质较为细嫩,口感嫩滑,牛筋丸是在牛肉里加进了一些嫩筋,很有嚼头。
据说上好的牛肉丸扔在地上能蹦的很高,以前的牛肉丸都是手制的或许能作此表演,由于全由人工操作,所以成本比机器制作的要高。80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手打的传统制作方式也便日渐稀少。
制作:不像制作普通肉馅那样将肉料切碎后剁烂,而是整片用钝器锤砸成泥,这样能够使肉浆保持较长的肌肉纤维,从而在成丸后产生强韧的弹性。这也是潮汕牛肉丸和其他所有肉丸的区别。
牛霖10斤,肥肉1斤8两,鱼露1斤,潮州薯粉6两,虾米6两,金银蒜2两,沙茶酱2两【可不用】,胡椒粉,麻油各适量。
制作:将牛肉,肥肉切小块,虾米洗净发好,切碎,将所有原料倒入高速搅拌机中打成肉胶,即成丸状,入70度开水中,慢火煮至水开,丸即熟,号称牛肉丸之王! 先腌后打:牛肉10斤,盐味糖3:3:7两,碱水1- 2两,食粉1两,生粉20两,马蹄粉20两,生油20两,肥肉5斤,水7斤,生抽大半碗仔,胡椒粉,麻油,陈皮香菜,马蹄,葱花各适量。
制作:将牛肉加碱水食粉,水3斤腌制好3小时,然后,再加入剩下的,在高速搅拌机中打好,即可制作牛肉丸,陈皮香菜,马蹄在制作牛丸时加入。 着名侨乡永定下洋镇流传这样的顺口溜(看初溪土楼,观虎豹别墅,洗侨乡温泉,尝下洋肉丸。)下洋的美食真多,如老鼠粄、马头圈、焖狗肉等,而最负盛名的当数下洋牛肉丸。闻名遐迩的下洋牛肉丸以柔韧、松爽、味香的独特风味跻身于客家美食之林,可谓闽西一绝!
下洋牛肉丸,相传由广东兴宁人传入,至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如今,牛肉丸摊店已发展到三十多家,产品销往福州、厦门、深圳及临近县乡。下洋牛肉丸各家的制作大同小异,风味却大相径庭。
制作过程:选取新鲜牛臂肉,去筋膜肥油,均匀切成一厘米厚的层肉,用干布汲干水分;然后剁碎并反复拍打,使肉色转为鲜红柔韧,加入适量盐、薯粉,反复揉搓,捏成一粒粒拇指大的肉丸;然后放入冷水盆中漂洗半小时,捞起,放入盛有骨汤的沙锅中,用木炭火文煮;待肉丸蓬松胀大,加入少量胡椒、味精、葱花等调味品即可食用。 紫金县有中国最大的牛丸。每个有网球般大小,据说这样大的牛肉丸,外脆里嫩,吃起来相当过瘾。20世纪40年代的新兴街一带饮食摊档甚多,以罗锦章制作的牛肉丸具有特色而闻名。
选用新鲜的牛腿包肉作料,去筋之后切成块,然后放在大砧板上,用特制的方形锤刀两把(重量3公斤左右),上下不停地用力把牛腿肉槌成肉浆,加入少量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继续再槌15分钟,随后用大碗盛装,加入方鱼末、白肉粒以及味精,搅拌均匀,用手使劲搅挞,至肉浆粘手不掉下为止。 正宗龙岩牛肉丸,其制作工艺是非常讲究的,从选料、加工到具体操作要求是比较高的。首先必须选择当天宰杀的无注水的上等牛肉,然后用两把铁制专用锤刀在肉墩上将牛肉砸成肉泥,在砸肉过程中,要不时地观察肉泥的变化情况,砸成的肉泥要能粘刀,有韧性,无肉粒,呈粉红色,把砸好的肉泥放入容器内,加入适量的淀粉和盐水,用手顺时针搅拌,边搅边提边拍打边加水,直到肉泥表面光滑、细腻、有黏性、有气泡出现时,即可用手挤成丸子,放入凉水盆中,能浮在水面上的,不破不沉,才是佳品。煮熟后用手掐有弹性,吃起来有韧性,香脆可口,才是正宗的牛肉丸。
牛肉丸传入龙岩已有70年历史了,它是由新罗区龙门镇湖坑村戴德秀(绰号“老鼠牯”,已于1973年去世)在1937年秋传入龙岩的。戴德秀在12岁那年,由于家境贫困跟戏班学戏流落到广东潮州一带。成年后脱离戏班,娶亲安家,定居潮州。为养家糊口,在当地学做牛肉丸生意。抗战爆发后,他被迫带着妻子儿女回到龙岩老家——湖坑村,当时他37岁。不久戴德秀在龙门墟上摆摊经营潮州牛肉丸,在经营过程中根据龙岩人的口味,不断地加以改良、创新,使之成为独特风味的龙岩牛肉丸,深受龙门附近群众和赶墟人的喜爱。1937年底他来到龙岩城区,在西门牛粪巷(后又称五彩巷)附近设有固定摊点,生意非常红火,当时在龙岩城独一无二,成了当地人们喜欢的风味小吃——“老鼠牯”的龙岩牛肉丸。
制作方法 原料:鲜精牛肉5000克 干淀粉750克 精盐120克 鸡精50克 味精50克 白糖200克 食粉10克 胡椒粉25克陈皮末7克 精牛肉洗净后剔净筋膜,用绞肉机绞三遍,纳盆,加入精盐、食粉、味精、鸡精、白糖、胡椒粉,并搅打至起胶。 3..干淀粉用1200克清水调匀,然后分数次倒入牛肉盆中搅匀,接着搅打至起胶且用手摸到有弹性时,加盖放入冰箱中冷藏一夜。
4.将冷藏的牛肉糁取出来,加入陈皮末拌匀,然后用手挤成重约15克的丸子,放入清水盆中浸15分钟。炒锅上火并掺入清水,下入浸好的牛肉丸,以小火煮至成熟再捞出,放入清水盆中浸凉后,捞出沥水即成。
加工好的牛肉丸可以用来烹制各种菜肴。
技术要领
1.牛肉必须除净筋膜,并用搅拌机绞三遍,因为这样才能使牛肉的肌肉组织受到最大破坏,从而扩大肌肉中蛋白质与水的接触面,增加持水量。
2.淀粉加热后,会吸水糊化膨胀,黏度增大,这样可增强牛肉蛋白的强度(便于丸子成型),并能增加牛肉丸的弹性。不过这里也要掌握好淀粉的用量,过少,则丸子的黏稠力不足,影响弹力;过多,则丸子又容易发硬,浮力小,入口不爽。
3.搅打牛肉糁时,一定要顺一个方向,否则牛肉馅难以形成胶状。
4.搅打好的牛肉糁至少要在冰箱中冷藏4小时以上,目的是使食粉、调味料有充足的时间发挥作用。
5.牛肉丸在加热前,先用冷水泡一下,可增强其爽滑度;牛肉丸煮制时,宜用小火慢慢加热;煮熟后,要放入冷水中浸泡,以增强其弹力。

⑶ 牛杂牛肉丸如何煮来吃

1.牛杂牛丸的汤底料:主要有: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旅仔握辣椒.孜然粒.花椒面各5克.萝卜两斤.精盐.老抽.白糖.白酒.味精适量.
2.牛杂牛丸的做法很简单.它的主要原料就是牛肉.牛肚.大肠.牛肺.牛心.牛百叶.牛肺等等.
步骤:先把戚岩主要的原料(牛肉.牛肚.大肠.牛肺.牛心.牛百叶.牛肺等)和萝卜洗净.把切好的原料放到烧开的水里.并不断撇去浮沫.见肉呈白红色.过滤拆庆去汤水.再加人干净的清水.加入萝卜和用纱布袋装好的锅底汤料(八角.草果.橙皮.桂皮.干辣椒.孜然粒.花椒面.老抽).用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高压锅15分钟).改用小火继续烧1.5小时(高压锅半小时).煮至牛肉.牛杂酥而不烂.加入精盐.老抽.白糖.白酒.味精即可.
鲜牛骨.牛杂(肚.心.舌.头皮等).辣椒油.酱油各150克.花椒面25克.八角4克.味精.花椒.肉桂各5克.精盐125克.白酒50克.
[做法]
1.将牛骨.牛杂洗净.牛骨打碎与牛杂一起放人锅内.加入清水(以淹过牛肉为度).用旺火烧沸.并不断撇去浮沫.见牛杂呈白红色.滗去汤水.牛骨.牛杂仍放锅内.倒人老卤水.放人香料包(将花椒.肉桂.八角用布包扎好).白酒和精盐.再加清水400克左右.旺火烧沸约30分钟后.改用小火继续烧1.5小时.煮至牛杂酥而不烂.捞出晾凉.
2.加入味精.辣椒油.酱油.花椒面调成味汁.
3.将晾凉的牛杂分别切成4厘米长.2厘米宽.0.2厘米厚的片.混合在一起.淋入汤汁即成.
[特点]
制作精细.色泽美观.质嫩味鲜.麻辣浓香.非常适口.
关键: 牛骨.牛杂必须反复洗净.去除异味.

⑷ 潮汕牛肉丸怎么吃

汕头牛肉丸是广东潮汕地区比较有名的一种特色小吃,吃起来口感滑嫩,非常的有嚼劲,传统的制法相对比较麻烦,家庭来说,可以省去一些比较繁琐的工序,同样能够做出比较正宗的汕头牛肉丸。在做的时候,首先要选择新鲜的牛肉,然后用小铁锤把肉锤烂,只有这样才能够做出又简单又正宗的潮汕牛肉丸。
主料:桂冠贡丸
辅料:白菜、葱
调料:料酒、鸡精、植物油、胡椒粉、食盐
做法
1、锅里放适量水煮开,放入牛肉丸,加料酒煮开。
2、放入洗干净的小青菜。
3、大火煮开,待青菜有些蔫,放些盐。
4、放些鸡精,胡椒粉,淋些精制油,撒些葱花即可。
小贴士
1.因为小青菜很嫩,稍微煮一下就熟了。
2.放一些鲜酱油也很好,提味。
自制牛肉丸子:鲜牛肉500克、精盐40克、味粉4克、清水100克、粉30克。将鲜牛肉切薄片,用圆形小铁槌捶烂,有清水、精盐、菱粉拌匀,打成牛肉胶,用手将牛肉胶搓成丸形,放进锅中,加清水,用文火浸熟水清,丸浮不面为准取起,焖、炒等咸宜。这种做法要注意,牛肉必须新鲜,否则没有胶质,捶不烂也易出水,制成的牛肉丸便不爽滑。

⑸ 怎样炸牛肉丸子最好吃窍门

在我们河南,有一种小吃就叫牛肉丸子汤。里面的主渗则尺要食材就是牛肉丸子。但这种肉丸子和大家想象的不一样,它主要以红薯淀粉为主,搭配牛肉,做成丸子后,下锅炸成的。其中以焦作的牛肉丸子,最为出名。

所以她一般就卖10块钱左右一碗,如果是纯牛肉做的,那么不就亏死了吗?

当然,我在潮汕还看过真正的牛肉丸,那是全靠铁棍敲出来。后来我一时兴起,还买了两根铁棍自己敲。发现非常费劲,用过一次之后,就扔在角落里,长毛了也不管了。潮汕的牛肉丸真的非常好吃,又鲜又香,还非常有弹性。当然丛高价格也不是河南的牛肉丸子能比的。总之这种才算真正的牛肉丸子。

下来就说一下两种牛肉丸子的做法。

第1种,焦作牛肉丸子的做法。

首先把牛肉剁成馅。盯慧加盐,姜末,葱花,料酒,五香粉腌制。

红薯淀粉和肉沫按2:1的比例混合。当然如果你要肉多点也无所谓,自己看着办。然后加入鸡蛋,少许苏打粉,以及适量水搅拌均匀。一定要非常的稠才可以,千万不要稀,否则捏不成丸子。

有的地方做牛肉丸子还喜欢放一点煮熟切碎的粉条进去,味道也非常好。

起油锅,油温6成热时挤成丸子下锅,达到淡黄色定形飘起后捞出。

油温升到7成,把丸子再次下锅,炸到金黄色或枣红色,捞出即可。

第2种,潮汕牛肉丸的做法。

这个做法是家用的,比较简便,也容易操作。正经的潮汕牛肉丸都是靠两根棍子打出来的,但是巨费劲,我就改成搅拌机了。

牛肉选择牛霖肉,筋比较少。把所有筋膜都处理干净后。放入搅拌机内,再放入两块小冰块。找到牛肉完全变成肉茸为止。

此时加入盐,胡椒粉,一点点糖,少许小苏打。先搅拌均匀。

然后把生粉分成三等份,每次放入1/3,不停的搅打看不出来后再放第2次。我把生粉放完。肉泥完全搅上劲,就可以了。

锅内水烧到温水差不多50度的时候,就可以转小火。此时把牛肉丸一个一个一捏出来,放到水中煮到漂起,就可以了。

⑹ 潮汕牛肉丸的正宗做法

潮汕牛肉丸的历史悠久,是非常着名的潮汕小吃,潮汕牛肉丸分为肉丸和筋丸两种,筋丸在肉里加入了嫩筋,所以吃起来很有嚼头,而肉丸肉质较为细腻,口感嫩滑,牛肉丸吃法多样,或炒、或煮、火锅、麻辣烫等,这也是为什么牛肉丸如此火爆的原因。

据说上好的潮汕牛肉丸扔在地上能弹起老高,不过由于八十年代初出现打丸机后,虽然制作牛肉丸成本低了,效率高了,但是上好的手打牛肉丸也日渐稀少,随着很多人希望尝到那种“掉地上弹老高”的手打牛肉丸,这才使得这种美味的手打牛肉丸重新出现大众的餐桌。



牛肉丸的传统做法是采用新鲜牛腿包肉,去筋后切成块,用特制的方形锤刀将牛腿肉槌成肉酱,加入少许雪粉、精盐、上等鱼露和味精后继续槌上15分钟,随后装起加入方鱼末、白肉粒和味精,用手使劲搅挞,直到肉酱粘手不掉为止,然后手抓肉酱紧握拳通过食指和拇指的间隙挤出,再用汤匙掏进温水盆里用文火煮上八分钟捞出。



食用时把原汤和牛肉丸下锅煮到初沸,水冒小泡即可,切记!水不能煮得大沸大滚,否则煮出的牛肉丸口感就不够爽滑,煮好后加入少量味精、芝麻油、胡椒粉和芹菜粒,配上本地特产的沙茶酱,一份地道的潮汕牛肉丸就做好啦!

⑺ 正宗油炸牛肉丸做法和配方


牛肉馅。
配料:
玉米淀粉、红薯淀粉、鸡蛋两只、干馒头一个。
调料:
盐、鸡精、酱油、料酒、五香粉。
做法:
1、先把肉馅放在盆中搅拌,把肉全部打碎上劲;
2、加所有调料进去,用力顺一个方向搅拌并摔打,使肉充分和粉芡融合;
3、搅好的丸子馅,放置10分钟,然后再搅拌;
4、上油锅,开始挤丸子;
5、炸到丸子表面变色、稍硬就可以出锅。

牛肉(瘦) 250克
辅料:
芹菜 5克 牛奶 75克 酸黄瓜 5克 咸面包 50克 鸡蛋 65克 洋葱 15克 胡萝卜 3克 面包屑 15克 小麦面粉 2克
调料:
辣酱油 5克 花生油 50克 白砂糖 5克 盐 3克 胡椒粉 2克 番茄酱 15克 各适量
做法编辑
1、将鸡蛋打散成蛋液;牛肉剁成细末。2.将咸味面包用牛奶或水浸过并挤干,再搓成细末。
3、将洋葱、胡萝卜洗净,切成小丁;将芹菜洗净,切成末。
4、将牛肉末放入盆内,加蛋液和面包末、盐、胡椒粉搅匀,再陆续放入牛奶或水和成馅,分成8-10个肉团,外裹一层面包粉,即成牛肉丸子。
炸牛肉丸子其他系列
炸牛肉丸子其他系列(17张)
5、用热油将洋葱丁、胡萝卜丁炒至微黄,放入面粉,继续炒,直到炒出香味时,再加番茄酱继续炒之。待炒至油呈红色时用肉汤或水冲匀,沸后放芹菜末、酸黄瓜末调匀,加糖、盐、辣酱油调好口味,即成蔬菜末沙司。
6、当油锅烧热后,将牛肉丸子放入炸至金黄色并熟透,捞出控干余油,装盘后浇上蔬菜末沙司即成。主料:牛肉(瘦)500克
辅料:淀粉(豌豆)50克
调料:花生油50克,大葱5克,姜4克,酱油4克,盐3克,料酒3克,味精2克,胡椒粉2克
干炸牛肉丸的特色:
干香可口,营养丰富。
制作方法编辑
1.将牛肉馅放入盆内,加入酱油、精盐、料酒、味精、胡椒粉、葱姜(切末)末和湿淀粉搅拌上劲,再放少许清水不停地向一下方向搅拌至肉馅稠滑即可。
2.炒锅放中火上,倒入花生油烧至六成热时,放入挤好的牛肉丸子,先用中火炸片刻,再用大火炸至外层酥硬而呈金黄色时捞出,控净油装盘即可。
干炸牛肉丸的制作要诀:
本品有过油炸过程,需备花生油约500克。

⑻ 鲜牛肉丸的做法、及选料

做法
主料
牛肉根据需求定量吧~
辅料

盐适量 胡椒粉少许
生粉牛肉:生粉=10:1 白砂糖少许
木瓜粉少许 水牛肉:水=3:1
牛肉丸的做法步骤
1. 将牛肉放入果汁机中打成肉泥,取出放到一个稍大一点的碗里。
2. 加入所有的调味料,用力搅拌直至均匀。
3. 在干净的案板上用力摔肉泥,同时慢慢的加入一点点水,直至肉泥出现肉丸的胶质状。
4. 用手揪成丸子状并团团圆~ 然后放入沸水中煮熟,盛出就好了~

选料
第一:黄牛肉最佳

牛分黄牛、水牛、牦牛、乳牛四种,其中以黄牛肉为最佳,并以其犍牛肉质量最好。

黄牛肉的颜色段仔缺一般呈棕红色或暗红色,脂肪为黄色,肌肉纤维较粗,肌肉间无脂肪夹杂。犍牛肉肌肉结实柔细、油润,呈红色,皮下有少量黄色脂肪,肌肉间也夹杂少量脂肪,切面呈大理石状花纹,质量最好。犊牛肉呈淡玫瑰色,肉细柔松弛,肌肉间含脂肪很少,肉的营养价值及鲜味远不如成年的牛肉。母牛肉呈鲜红色,肌肉较公牛肉柔软。老的母牛皮下往往无脂肪,只在肌肉间夹有少量脂肪。此外,南方的水牛肉,肉色比黄牛肉暗,肌肉纤维粗而松弛,有紫色光泽。脂肪呈黄色,干燥而少粘性,肉不易煮烂,肉质差,不如黄牛肉。

第二:了解牛肉的部位,及其适合哪种做法。

上脑:位于背部握辩近颈处,肉质较嫩,适宜烤和炒。

牛排:位于背部,相 当于猪的龙骨,适合烤和焖。烹饪时可带骨或去骨。

里脊:肉质细嫩,经冷藏一两日再食用更嫩。

腑肋:相当于猪的五花肉。

前胸:肉质比较老,适宜炖的做法或剁碎制馅。

腱子:牛腿部,通常用于酱烧或炖。

第三:挑选牛肉之“看、摸、闻”:

1.观察颜色。正常新鲜的牛肉肌肉呈暗红色,均匀、有光泽、外表微干,尤其在冬季其表面容易形成一层薄薄的风干膜,脂肪呈白色或奶油色。而不新鲜的牛肉的肌肉颜色发暗,无光泽,脂肪呈现黄绿色;

2.摸手感。新戚郑鲜的牛肉富有弹性,指压后凹陷可立即恢复,新切面肌纤维细密。不新鲜的牛肉指压后凹陷不能恢复,留有明显压痕;

3.闻气味。新鲜肉具有鲜肉味儿。不新鲜的牛肉有异味甚至臭味。

第四:真假识别:

1.如何识别新鲜牛肉?

新鲜牛肉质地坚实有弹性,肉色呈鲜红色,肌纤维较细。嫩牛肉脂肪呈白色,反之肉色深红,触摸肉皮粗糙者多为老牛肉, 不要购买。

2.如何识别注水牛肉?

牛肉注水后,肉纤维更显粗糙,暴露纤维明显;因为注水,使牛肉有鲜嫩感,但仔细观察肉面,常有水分渗出;用手摸肉,不粘手,湿感重;用干纸巾在牛肉表面,纸很快即被湿透。而正常牛肉手摸不粘手,纸贴不透湿。

第五:做牛肉家常菜怎么选牛肉

炒菜用的牛肉:溜、炒、炸宜选用瘦肉、嫩肉,如里脊、外脊、上脑、三岔、仔盖、郎头等肉。

清炖用的牛肉:胸肉熟后食之脆而嫩,肥而不腻;筋多肉少,熟后色泽透明、美观;肋条筋肉丛生,熟后肉质松嫩;腱子肉现色,熟后鲜嫩松软,适合于炖、煮、扒、焖。

做牛排的牛肉:一般的牛排基本就是牛外脊肉,他分几种。比如T骨牛排,T字形的骨头左边的肉叫菲力牛排,右边的肉叫沙朗牛排,此外除T骨之外还有“肉眼”牛排,还有“雪花”牛排,雪花指的是牛肉里的白色脂肪像网状连接的比较均匀且多,这种牛排都比较嫩,日式铁板烧里经常可以见到。

做馅用的牛肉:选用上脑、脖头、哈力巴等部位做馅,特点是肥瘦兼有,肉质干实,易搅打酱油,出馅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