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尚志谁家筋饼卷薯仔丝饼好吃
尚志老街和历举华农路小吃家的比较好吃。
1、尚志老街上的尚家筋饼薯仔丝饼口碑极佳,采用传统的手工制作方法,使用当地的新鲜食材,配以各色蘸料,味道独特可口,深没吵受当地消费者的喜爱。
2、华农路小吃街上的花店薯仔丝也很有名,肢察碧使用100%纯天然食材,经过特定调味,口感鲜美,受到许多人的赞誉。
⑵ 昨天听到有人说什么神马真给力薯仔,不知道哪家比较好吃点给个提议吧
我也听别人说过,本人觉得创想小吃的口味不错,他家还能教学。真是蛮棒的
薯仔丝是很多人心中的美味,但薯仔跟所有的食物衫迟原料一样,
刀工越细、刀口越多,营
养素损失就越大。如何在确保美味的同时留住更多的营养呢?
第一,
应该把薯仔清洗干净盯棚后再去皮,
直接切丝后不要浸泡,
就算不马上烹炒也可以用
保鲜膜封住后放于冷藏柜中,
这样可以尽可能地防止薯仔中的一些营养物质氧化、
发生褐变。
第二,
尽量缩短切配和烹制的间隔。
薯仔丝焯水是可以的,虽然会损失一些营养素,但
这样会使所有的原料同步成熟,
并且缩短烹调时间或则李,
从另一方面讲烹炒时间缩短也会减少营
养损失。
第三,炒薯仔丝应该选用急火快炒的方式,这样能在最大程度上留住营养。
第四,
在炒薯仔丝时加入适量的醋,
不仅会增加菜品口感,还会提高蛋白质、钙和维生
素
C
等营养素的吸收率。
需要提醒的是,
烹炒薯仔丝时要记住不可放盐过早,
一则盐具有很强的渗透压,
会使土
豆丝口感变软,
二则放盐早了也会使盐分过多地渗入原料内部,
从而减少表层盐含量使菜品
咸味不够,在不觉中增加盐的食用量。
⑶ 郑州花园路与交叉口哪有卖好吃的东西
火锅:
(1) 经8路和黄河路交叉口往北100米的海底捞火锅是我的最爱。那里的服务特别好,菜也可以 都要成半份的。(滑牛肉,自制豆花是比较、有特色,不妨尝尝)
(3) 城东路和东大街交叉口的京福华肥牛火锅,是郑州肥牛火锅最好吃的,也是最便宜的。6 元的特价肥牛可以,20元的肥牛王也很不错,都可以尝尝,便宜的就是比较碎。另外那的肥牛西冷也很不错,是生吃的,跟生鱼片差不多,也是配芥末吃的。吃的时候要快些,否则化了就不好吃了)
(4) 优胜南路的全家福胡辣鱼火锅,挺便宜的,很也好吃。另外还可以买胖子羊肉串进去吃,真的很爽!
(5) 东明路和红专路交叉口的林记热盆景麻辣鱼也是挺便宜,很好吃,如果人多我觉得先要条 捻鱼,然后在要条草鱼,因为捻鱼好吃,但吃多了会很腻。
(6) 纬五路和经六路交叉口往南50米的土家喂锅也不错,(青椒鸡的不错,但要在冬天时候吃 ,现在的鸡都老了,所以现在可以吃鸡杂)
(7) 西里路(珠江琴行)对面的炭锅鱼,里面是酸菜和鲶鱼做的,另外加上本店特有的小苏肉 ,在炖进去吃,最后在来点皮带面,三个人要两份就可以了。
(8) 优胜北路的光头香辣蟹,里面的葱油小烧饼是一定要点的呦!
要是人多的话,吃完香辣蟹,可以让小姐最后,下半斤绿豆面条。
(9) 优胜南路,四川天俯总店对面,有家老家响锅,那里的鸡子和牛蛙锅很不错,另外,喜欢 吃肉的同志可以在要一份四喜丸子。
(10) 优胜北路的鸿茂斋的涮羊肉,过多的我就不说了。喜欢吃丸子的朋友,一定要让服务员把 丸子切开在涮,要不然是到了最后也吃不成的。
一 川菜:
(1) 优胜北路的四川天府应该是郑州较早的川菜了,以前那的菜是以价格便宜和量大着称的,但近几年生意是越来越好,但东西却是越来越贵了,而且也不是很好吃了。也许他们的菜没变过,但因为我们吃的地方越来越多,所以觉得没以前好吃了,但总体来说,如果真是饿了,那里还是最好解决吃饭的 好地方。(鱼香肉丝,糖醋里脊,干扁薯仔丝等多还不错)
(4) 东明南路上的陶然居(亚西亚宾馆里面)是吃大田螺的好地方,那的棒棒兔也不错,其他的川菜也还可以,但那里的喂汤不要喝,太油了。服务也不是很好,所以还是把东西买回家吃的爽! (5)省电视台那的歌乐山辣子鸡也是一家有名的老店了。(歌乐山辣子鸡珍,毛血旺都很不错 )
二 家常菜
(1) 经一路和金水路交叉口往北50米的丫丫小吃点,那的东西都很货真价实,而且还很便宜。 (红烧牛肉面,鱼香肉丝,蒜香排骨,毛血旺等,那的菜基本都不错),如果有空可以去尝尝!!我基本把那里当食堂!
(2) 省外文书店那条路上有家爱德饭馆也是很不错的家常菜(省化工厅对面),那的量很大,所以要想把好吃的都尝了,要人多才好。(炒辣子鸡,红烧八皮鱼,炒茄丝,还有那自家卤的大肠,这个一定要尝,特别好吃。一定要沾上蒜汁)
(3) 郑六街上的广源是一家很破的饭店,那里有两家广源,一定要去破的那家,虽然是一个老板,但我个人觉得还是老店的好吃。(炒辣子鸡,红烧八皮)
(4) 郑七街和红专路交叉口的绿岛饭店,是一家信阳菜馆,那的才现在没以前好吃了,但喜欢吃信阳菜的朋友还是可以去那尝尝的。(炒辣子鸡,红烧八皮鱼,清炖鲫鱼,豆筋炒青菜)
(5) 黄河路和经四路交叉口的乡村饭店,那的菜很便宜,味道还可以。那里最有特色的是红烧伽龙和珍珠丸子。
(7) 人民路和西里路交叉口的金岛饭店(名字可能不太对,但那里就这一家饭店,很好找)的菜都很不错,就是有点贵。(青菜包,干豆角烧肉在配着小饼)不过这个地方我已经很长时间没去过了,所以不知道现在怎样了?有人如果愿意可以去试试,谢谢!!
(8) 西站路和嵩山路交叉口有一个又一村食府,菜做的实在精致,基本上道道可口。(大鱼头是最好吃的一 各地美食
(2) 紧挨着上海人家的汉江烧烤是个朝鲜饭店,主要以烧烤为主如果是第一次去吃会觉得不好吃,因为沾的酱是甜的, 如果多吃几次你就会喜欢了,但现在的饭菜味道有所下降,没有以前好吃了(凉菜的牛蹄筋很有特色,是在外面吃不到的。烧烤可根据自己的爱好点,如果人多,可以点个汉江大全,那里面什么都有,吃着比较过瘾!主食可以点冷面,也可以点拌饭,我喜欢吃拌饭,很香。但现在做米有点粘。)最后告诉大家,那里的大麦茶很好喝!!
(3) 经三路和农业路交叉口往北100米有个冬巴手烧也是个很有特色的饭店。这里有人当着你的面做给你吃,但东西不是很好吃,都是一个味。如果没去过可以去尝尝,价格比较贵!(黑椒牛排,炸香蕉)
(4) 二七路的全聚德烤鸭店是郑州最正宗吃烤鸭的地方。那的菜都比较贵,也不是很好吃,但烤鸭还是没的说,但千万别三吃,两吃就好,如果三吃就吃不到什么东西了。而且服务也很差,基本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5) 政四街和经一路交叉口往西50米,有家哈利烤肉不错。那是正宗的新疆人开的,羊肉串很好吃,1串/1元。但其他的东西一般。
(7) 丰产路和经七路交叉口那有家卖烧饼,那的烧饼加豆腐串和煎鸡蛋非常好吃,现在还有火腿肠可以加,太爽了!
(9) 经三路和纬四路交叉口往南200米有家东北熏肉大饼,是东北菜,不错。老板是东北人,菜所以比较正宗。价钱也不贵。而且玉米糁是免费的。(油饼加熏肉,小鸡墩蘑菇,川白肉,酱排骨)
(10) 在东北熏肉大饼的旁边,有家李氏饺子馆也不错。饺子是手工的,才都上家常菜,也不贵。
(12) 翠花路和西站路交叉口往东100米的烙馍村的烙馍非常好吃。那的自然羊肉,京酱肉丝,酸辣薯仔丝等,最后一定要点盆鸡蛋面汤。(但我最近没去过那,不知道城市改造把那扒了没有)。
二 所谓的西餐 我一直都认为郑州的西餐相当的不正宗,但也就因为不正宗,才会有那么的多人喜欢吃。我本人也是如此。
(1)批萨--中州皇冠假日酒店的妈妈米呀是郑州最正宗的西餐了,那是以意大利菜为主。招牌菜就是批萨(虾和腌肉的是最好吃的,其他的都一般,我本人已经全部尝过了)这里的批萨是郑州最正宗也是最好吃的。比必胜客好吃多了,也比那便宜。而且星期一和星期四是半价,很便宜的。但是这里有15%的服务费,而且其他的也比较贵。冰激凌很好吃(巧克力的)。其他吃批萨的地方我就不写了,因为我尝过所有的,还是这里的好吃!!
(2) 牛排--我个人觉得现在郑州西餐吧的牛排都差不多,我个人比较喜欢吃悠仙美地(在经一路和丰产路交叉口往南100米)和捷农(红专路和花园路交叉口往东100米)的黑椒牛排。很多人都喜欢去上岛,我觉得那是郑州最差的西餐了,东西贵还很难吃,服务还特别的差!!去人还按人头上水,如果你是中途才去的,那你连杯水都喝不上。太差劲了!!我现在坚决不去上岛,那的服务员都圣人样!!海景的牛排还可以,但其他的东西很一般。特别是水果茶居然是用橘子粉冲的。中州皇冠假日酒店的妈妈米呀的牛排也是很难吃的,那是郑州外国人的做法,中国人吃不习惯!而且非常贵,差不多200元左右。中州皇冠假日酒店香宫的鲍汁花菇不错,陪米饭很还吃。另外那的桑拿虾也可以尝尝。还有就是一分利的海鲜也还可以,但一定要去紫金山路的那家
⑷ 薯仔丝什么好吃
双椒薯仔丝最好吃,其做法如下:
1、薯仔洗净去皮切丝后过凉水清洗掉多余的淀粉。
2、青红椒洗净切丝备用,葱蒜切末。
3、锅内放油,放葱花、花椒爆香。
4、放入沥干水分的薯仔丝,大火翻炒。
5、待薯仔丝断生后放入青红椒丝,继续大火翻炒约两三分钟。
6、再放入蒜末。
7、出锅前加盐、醋、味精调味即可。
⑸ 郑州西郊都有哪些美食
在郑州生活,如果想要吃到好吃了,你必须要去的地方就是西郊。在西郊,要想吃到好吃的,那你要去的一条街,那就是伊河路。在伊河路上,有许多开了十几年的老店,那都是许多西郊人从小吃到大的美食店。
除了这些年头比较久的美食店之外,伊河路还有很多老店值得大家去尝试,如梁老三麻辣鸡头,安顺包子铺,老三巷范姐桶子鸡等等。
⑹ 青椒薯仔丝是哪里的美食它好吃的地方在哪里
青椒薯仔丝是四川的美食。薯仔丝好吃的地方就是麻辣,清香,爽口,是一道下饭菜。
一、青椒薯仔丝属于川菜,属于一道家常菜
很多地方把青椒薯仔丝的做法已经改良了,都有各自的地方特色,做法都是不一样的,来说说川菜里青椒薯仔丝的做法。四川人做青椒薯仔丝,这道菜闻起来特别香,他们要把薯仔先炸一下,这样制作出来的薯仔才会香。这个步骤就和其他地方的做法不同,他们会使用麻椒,麻椒就会比其他的辣椒要辣,再加入青椒,放上薯仔丝,这样炒出来的菜就会麻,辣,香。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即使是一道家常小炒,也能做出很多口味,你家的青椒薯仔丝是怎样做的呢?
⑺ 郑州哪条街有好吃的小吃
01、紫荆山后面的郑州烤鸭店,一定要点伊府面,好吃不贵。
02、东开发区西门口的重庆水煮鱼。推荐生花生仁、牛肉粉条、水煮鱼。
03、经三路秦朝瓦罐。瓦罐、干锅、六国小炒都挺好。
04、大清花饺子,在丰产路和经七路口向西200米。东北风味,饺子好吃,菜也好吃,去吃就送。基本上点四个到最后能上六个吃的你走都不想走。
05、北环城路和丰乐路交叉口的闻香居骨头城。腿骨、脊椎骨、琵琶骨味道鲜美。
06、东明路和黄河路交叉口南100米杨记清芳拉面,很有当年花园路集贸市场的味道。
07、经二路仲记擀面馆的手擀面。在文化路和红旗路口也有一家。
08、岳阳楼和全家福——泡椒鱼头(洞庭湖的大鱼头,ZZ最佳)。
09、五得的羊肉汤。现在有人说虢国羊肉汤比他好,不过我没去喝过。有空可以比较比较。
10、涮锅——鸿茂斋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吃肉就去草原涮,吃味就去二力或老庆那里。
11、火锅小天鹅环境挺好,听说最早在大同路时就不错,就是优点贵。
12、全家福的糊辣鱼,陇海路。我曾经连续三天五顿,顿顿糊辣鱼!!
13、西大街和顺城街口的郭记——烧鸡和料子鸡、老八酱牛肉 。
14、北顺城街的西安正宗的蜡羊肉(绝的很!)
15、南顺城街的风干麻辣野兔、小笼包子。
16、城东路南关名吃城的油泼辣子面。
17、优胜北路东三街交口——丹妮食府(味佳价廉)柴鸡泡馍一流,泡椒鱼头好吃,美极鸭唇也不错。
18、优胜南路皮皮鲁西餐厅,必胜客未进郑州时,那里的披萨是我在郑州吃的最好吃的,奶油海鲜汤可以尝尝。
19、省歌边上有个小饭店“月亮城”的鱼膏很好吃,那儿土鸡汤也不错,鸡汤里的粉条还可以免费加。
20、政六街和红专路交叉口上有家光大银行,当然不是说银行的盒饭好吃,而是它边上的东北人?(我记得好象是叫东北人,反正就在紧挨着的隔壁,一到那就看见了)草莓八宝饭,东北大骨头,薯仔炖牛肉,反正这的盘子是一个比一个大。
21、花园商厦旁边的四川凉面,那里的凉面、麻辣烫~!正点~!!…
22、西餐厅郑州就没几家正经八百象样的。丹尼斯六楼的雅园还行。
23、同乐路往西走到头有家洛阳南关牛肉汤,哎呀,别提多得劲了。尤其喝多酒吐的胃里空空的时候,一碗牛肉汤入肚……一个字,爽!
24、凉面最好吃的当然是优胜南路的“天府”了,不光凉面,别的也都是好吃看的见。只是最近菜价提高了,一个“鱼香肉丝”都要15元。
25、优胜北路的韩国“汉江烧烤”也不错。干净、情调也不错,只是不适合人太多去吃。茶水是大麦茶。
26、红专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红专路小吃一条街。经常进去之后花了眼,不知道吃那家的好了。右手第三家或第四家(老是记不住)有个“地锅鸡”还不错。新疆人的烤肉串挺好吃,到夏天螺丝大虾上市了,就更热闹了。
27、优胜南路的广州开煲。煲仔饭,白粥,例汤,清远鸡,还有各种烧腊。
28、优胜北路的上海人家,比经三路老上海好吃。这两家店是一个老板开的,不过上海人家是全国连锁。
29、汇丰源烩面。政六街纬五路口向北100米,烩面没的说,羊肉串也不错,还有各种小菜。
30、说到烩面,马记烩面味道也很不错,和汇丰源的风格不一样的。位置在陇海路和城东路口向东200米。其实合记的总店还可以,其他店就不行了,箫记就是一垃圾了。不知道还有人喜欢他啥...
31、红旗路和黄河北街交叉口往东50米,思达连锁超市对面,新疆烤肉手抓饭。正宗新疆柯尔克孜族来郑州开的店。我新疆同学说这里是郑州最正宗的新疆菜馆。是不是我不知道,反正好吃。羊肉串,大盘鸡,手抓肉,手抓饭,拉条……天啊!
32、三九大酒店的晚茶还是不错的,价格稍微贵点,但能接受。
33、正弘国际名店对面的哈根咖啡店里的中餐不错,尤其是肥肠煲特别好吃!另外环境也很好。
34、同乐路老西儿面馆,多种杂粮做的面和筱面靠姥姥,可以连吃半个月面食,不会重样。还有各种山西
小菜。
35、黄河路服装批发市场对面的,高丽饭店,凉面,和凉菜鳕鱼和薯仔,韩式烧烤和韩式小菜。
36、南阳路上,大石桥向北一百五十米,薛家米皮。我个人认为是郑州最好的米皮了。北闸口的阿信米皮也不错。一定要放辣椒油,不然不如不吃。顺便尝尝“白吉馍”。只是环境稍差了点。
37、北闸口路红蚂蚁的串串香,我同事说非常好吃。可以去试试。
38、东三街和优胜北路路口北20米小肥羊,不蘸料吃羊肉,此店好吃不贵,很适合朋友一起来吃。
39、华豫川菜馆。在二七北路市公安局斜对面。稍微有点贵,还能接受。色、香、味俱佳,值得一吃。
40、老五羊肉汤。在丰产路郑七街路口向西150米。羊肉汤味道正,而且蒸菜品种齐全。特别推荐酱牛肉。香!
41、顺河路紫荆山路交口的糊辣汤,好不好不用我说,看看天天排队的人就知道了。
42、丽都名吃城。在花园路红专路口,正宗南阳路大沙锅,量足味美,油酥烧饼特别好吃,脱骨泡椒凤爪值得一试,地锅鸡也不错。说的我都又流口水了……
43、新疆风味餐厅,在经八路和任砦北街路口向南50米。大盘鸡和炒拉条是我在郑州吃过最好的!
44、新疆人餐厅。在花园路红专路口往西50米路南。推荐囊坑烤肉、囊包肉、乌苏干煸翅。待客的茶都是砖茶,餐具也比较有特色。
45、中原西路快到须水的转盘旁边有家卖猪蹄和叫花鸡的,天天排大队。一队是买猪蹄的,一队是买叫花鸡的,味道的确很好!
46、北方手工面,在东明路和纬二路交口向南50米,面条绝对是手工一下一下揉出来的,让你亲眼看着从面饼变成面条。口感好,筋道,有嚼头。只是卤的味道还需要提高。
47、劳动路和太康路口,有个河南食府。里边有不少河南特色菜,洛阳水席的一些菜也有的吃。除了自己过瘾,还是个招待外地朋友的好地方。价格稍贵。
48、荆山百货大楼旁边新开的豪客来餐厅也不错呀,里面的沙朗牛排和红酒牛排都不错,好吃不贵
49、薄,酥,豆泥糯而不腻,微微的甜,是夏季一道不赖的点心.
50、京福华肥牛(经三路)吃着卫生方便、清淡,可以一试
51、农业路原来的老八科对面,有个大型地摊夜市,相当的不赖。
52、优胜南路与健康路交叉口西200米“皮皮鲁西餐厅”感觉还可以,鹅肝酱还象哪个味道。
53、农业路东三街路口有个“赵记米皮”;东三街红旗路交叉口有个“秦镇米皮”;北闸口的阿信和赵记就不用说了,地球人都知道;光彩市场的凉面(现在还新增了南瓜汤);丹尼斯人民路店北小街里的“桂林米粉”店也行(卤的鸡翅,鸡头特别好吃
54、农业路经五路口德宝的肥牛比较好吃 韩国料理味道也可以。胡辣汤棉纺路人行对面的不错 还有紫荆山路与顺河路口的不错。
55、卫生路和优胜南路交叉口,有一个四川人开的小饭店。十几张桌子,店名忘了,别的菜没记住,酸菜鱼,糊辣鱼.绝对一流,此店的招牌菜,桌桌必点。
56、政六街与红专路口北的罗老太大肠汤特好。
57、甘蓝拉面。位于丰产路上,开来大酒店东面100米路北。好吃不贵,不油腻。
58、二七广场百年德化二楼多米尼西餐厅 皮萨好吃便宜 咖啡非常正宗卡布起诺一杯才15块
59、 顺和路紫荆山路口往东100米 路南的 逍遥镇糊辣汤店:若干年前上学时就被郑州同学拉着去喝,中午11点人群还能排的把顺和路堵住,佩服死我了,味道确实确实棒,而且很有回味感!!就是每天人太多,想吃就得有不怕牺牲衣服 不怕牺牲吃相的精神,任你穿皮尔卡丹还是路易 威登,一样蹲在路边吃
60、 北京华联向东走的小道里,姐弟俩薯仔粉店:这个估计很多人都不陌生,地方狭小空气污浊,但薯仔粉做的再郑州没的挑,但凡来吃的都是个个小白领 以女性居多,偶尔俩男的还是陪女朋友滴。注意:人还是多,进去就别在乎吃相了
61、 虢国羊肉汤店:总店在哪我忘了,好像省人大往东方向就能看见,我常去信息学院路和东风路往北150米的分店吃,大冬天除了火锅就是这了,看着就一身说不完的舒服。这里的饼是一绝,5毛的素饼和5块钱的肉饼各有千秋。口水啊^^^^^^^^
62 、北二七路金水河桥边的广州大酒店,郑州的广式早茶绝对是这里了!!!酒店虽不是星级也算A级店了,相当于2星吧(跑题了),反正在郑州论广式餐饮,没有广酒就啥也别提。
63 、我觉得绅士也不错呀,广酒在金水河南,绅士二七路店在河北,不过绅士没以前的招牌具有宣传力度了,土鸡土吃也不是个味,俺去鸭脖总是要两根的,然后是绅士拐棍 ^_^ 绅士拐棍做的有特色,香而不腻
64 、本来想把阳光小店也算上,无奈特色不明,老的几家店无论店内陈设和菜品设计都跟普通饭馆无异,也就城东路那家还凑合,不过最后一次去吃也是05年6月了,不知现在咋样
65 、省体育馆北的胖子瘦子烧烤:哈哈哈 郑州人没听说过的应该不多吧,不过平心而论,味道了了,但火热的夏季大排挡感觉让爱热闹的人很受用
66、 豪客来 豪享来 豪佳香 都没给它算进去,老觉得没甚代表性,更代表不了西餐了。说风味也不一定凑合。但还是写上,毕竟知名度有那么一点店滴
⑻ 郑州什么东西最好吃在哪里
01、紫荆山后面的郑州烤鸭店,一定要点伊府面,好吃不贵。
02、东开发区西门口的重庆水煮鱼。推荐生花生仁、牛肉粉条、水煮鱼。
03、经三路秦朝瓦罐。瓦罐、干锅、六国小炒都挺好。
04、大清花饺子,在丰产路和经七路口向西200米。东北风味,饺子好吃,菜也好吃,去吃就送。基本上点四个到最后能上六个吃的你走都不想走。
05、北环城路和丰乐路交叉口的闻香居骨头城。腿骨、脊椎骨、琵琶骨味道鲜美。
06、东明路和黄河路交叉口南100米杨记清芳拉面,很有当年花园路集贸市场的味道。
07、经二路仲记擀面馆的手擀面。在文化路和红旗路口也有一家。
08、岳阳楼和全家福——泡椒鱼头(洞庭湖的大鱼头,zz最佳)。
09、五得的羊肉汤。现在有人说虢国羊肉汤比他好,不过我没去喝过。有空可以比较比较。
10、涮锅——鸿茂斋我就不多说了,大家都清楚。吃肉就去草原涮,吃味就去二力或老庆那里。
11、火锅小天鹅环境挺好,听说最早在大同路时就不错,就是优点贵。
12、全家福的糊辣鱼,陇海路。我曾经连续三天五顿,顿顿糊辣鱼!!!
13、西大街和顺城街口的郭记——烧鸡和料子鸡、老八酱牛肉 。
14、北顺城街的西安正宗的蜡羊肉(绝的很!)
15、南顺城街的风干麻辣野兔、小笼包子。
16、城东路南关名吃城的油泼辣子面。
17、优胜北路东三街交口——丹妮食府(味佳价廉)柴鸡泡馍一流,泡椒鱼头好吃,美极鸭唇也不错。
18、优胜南路皮皮鲁西餐厅,必胜客未进郑州时,那里的披萨是我在郑州吃的最好吃的,奶油海鲜汤可以尝尝。
19、省歌边上有个小饭店“月亮城”的鱼膏很好吃,那儿土鸡汤也不错,鸡汤里的粉条还可以免费加。
20、政六街和红专路交叉口上有家光大银行,当然不是说银行的盒饭好吃,而是它边上的东北人?(我记得好象是叫东北人,反正就在紧挨着的隔壁,一到那就看见了)草莓八宝饭,东北大骨头,薯仔炖牛肉,反正这的盘子是一个比一个大。
21、花园商厦旁边的四川凉面,那里的凉面、麻辣烫~!正点~!!…
22、西餐厅郑州就没几家正经八百象样的。丹尼斯六楼的雅园还行。
23、同乐路往西走到头有家洛阳南关牛肉汤,哎呀,别提多得劲了。尤其喝多酒吐的胃里空空的时候,一碗牛肉汤入肚……一个字,爽!
24、凉面最好吃的当然是优胜南路的“天府”了,不光凉面,别的也都是好吃看的见。只是最近菜价提高了,一个“鱼香肉丝”都要15元。
25、优胜南路的韩国“汉江烧烤”也不错。干净、情调也不错,只是不适合人太多去吃。茶水是大麦茶。
26、红专路和文化路交叉口,红专路小吃一条街。经常进去之后花了眼,不知道吃那家的好了。右手第三家或第四家(老是记不住)有个“地锅鸡”还不错。新疆人的烤肉串挺好吃,到夏天螺丝大虾上市了,就更热闹了。
27、优胜南路的广州开煲。煲仔饭,白粥,例汤,清远鸡,还有各种烧腊。
28、优胜北路的上海人家,比经三路老上海好吃。这两家店是一个老板开的,不过上海人家是全国连锁。
29、汇丰源烩面。政六街纬五路口向北100米,烩面没的说,羊肉串也不错,还有各种小菜。
30、说到烩面,马记烩面味道也很不错,和汇丰源的风格不一样的。位置在陇海路和城东路口向东200米。
31、红旗路和黄河北街交叉口往东50米,思达连锁超市对面,新疆烤肉手抓饭。正宗新疆柯尔克孜族来郑州开的店。我新疆同学说这里是郑州最正宗的新疆菜馆。是不是我不知道,反正好吃。羊肉串,大盘鸡,手抓肉,手抓饭,拉条……天啊!
32、三九大酒店的晚茶还是不错的,价格稍微贵点,但能接受。
33、正弘国际名店对面的哈根咖啡店里的中餐不错,尤其是肥肠煲特别好吃!另外环境也很好。
34、同乐路老西儿面馆,多种杂粮做的面和筱面靠姥姥,可以连吃半个月面食,不会重样。还有各种山西小菜。
35、黄河路服装批发市场对面的,高丽饭店,凉面,和凉菜鳕鱼和薯仔,韩式烧烤和韩式小菜。
36、南阳路上,大石桥向北一百五十米,薛家米皮。我个人认为是郑州最好的米皮了。北闸口的阿信米皮也不错。一定要放辣椒油,不然不如不吃。顺便尝尝“白吉馍”。只是环境稍差了点。
37、北闸口路红蚂蚁的串串香,我同事说非常好吃。可以去试试。
38、东三街和优胜北路路口北20米小肥羊,不蘸料吃羊肉,此店好吃不贵,很适合朋友一起来吃。
39、华豫川菜馆。在二七北路市公安局斜对面。稍微有点贵,还能接受。色、香、味俱佳,值得一吃。
40、老五羊肉汤。在丰产路郑七街路口向西150米。羊肉汤味道正,而且蒸菜品种齐全。特别推荐酱牛肉。香!
41、顺河路紫荆山路交口的糊辣汤,好不好不用我说,看看天天排队的人就知道了。
42、丽都名吃城。在花园路红专路口,正宗南阳路大沙锅,量足味美,油酥烧饼特别好吃,脱骨泡椒凤爪值得一试,地锅鸡也不错。说的我都又流口水了……
43、新疆风味餐厅,在经八路和任砦北街路口向南50米。大盘鸡和炒拉条是我在郑州吃过最好的!
44、新疆人餐厅。在花园路红专路口往西50米路南。推荐囊坑烤肉、囊包肉、乌苏干煸翅。待客的茶都是砖茶,餐具也比较有特色。
45、中原西路快到须水的转盘旁边有家卖猪蹄和叫花鸡的,天天排大队。一队是买猪蹄的,一队是买叫花鸡的,味道的确很好!
46、北方手工面,在东明路和纬二路交口向南50米,面条绝对是手工一下一下揉出来的,让你亲眼看着从面饼变成面条。口感好,筋道,有嚼头。只是卤的味道还需要提高。
47、劳动路和太康路口,有个河南食府。里边有不少河南特色菜,洛阳水席的一些菜也有的吃。除了自己过瘾,还是个招待外地朋友的好地方。价格稍贵。
⑼ 河南人爱吃什么家常菜
问题一:河南人一般都吃什么的? 1、河南人以面食为主,米饭为辅。
2、早餐有馍、炒菜(简单的几样,如炒个鸡蛋、溜个白菜等)、稀饭(玉米申子粥、白米粥、麦粒粥、面水蛋碎粥等)。
3、中午常吃面(家常捞面、烩面、合络、渣浆面、焖面、蒜面、刀削面等),各式各样祖国找得找名堂的面几乎都有。偶尔也会有米饭,但频率不高。
4、晚上与早上吃的差不多,偶尔吃饺子(频率不高,但过节一定有饺子)。
5、特色:正宗的河南家常面食,就是简单朴素的搭配吃出汤浓味美的感觉。另外,河南人好客。
问题二:河南人主食吃什么,怎么制作 什么东东??
河南人肯恭吃面食,你火星来的吧???
面粉+安琪酵母+水,然后蒸就行了・・・馍
问题三:河南人爱吃什么口味的菜? 开封菜(KFC)开玩笑的!!!
河南菜又称豫菜!历史文化和饮食并重!
豫菜特色是中扒(扒菜)、西水(水席)、南锅(锅鸡、锅鱼)、北面(面食、馅饭)。而河南菜的烹调方法,也有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
名菜洛阳燕菜、开封糖醋软熘鲤鱼焙面、套四宝,卫源清蒸白鳝、司马怀府鸡、郑州二鲜铁锅蛋、信阳桂花皮丝、炸紫酥肉、扒素什锦、清汤东坡肉、清炖狮子头---开封传统名菜 、炙子骨头,北宋皇宫的宫廷菜、盐煎常子,河南独有的一道家常菜肴,色泽柿黄,外焦里嫩 、八宝茄子等!
地方特色才代表黄河鲤鱼、烩面、小酥肉、羊霜肠、灌汤包很多!
河南北部面食和山西、陕西面食很相像!炒凉粉、绘面、蒸卤面这些都很有特
色!
问题四:河南是什么菜系 河南人的喜欢吃什么 1.河南菜简称豫菜.河南菜的特色代表菜有:开封的“糖醋熘黄河鲤鱼焙面”,洛阳的“牡丹燕菜”,安阳的“炒三不粘”,豫南的“桂花皮丝”等.
2.浙江菜由杭州、宁波、绍兴等地方菜构成,最负盛名的是杭州菜 ,特点:鲜嫩软滑,香醇绵糯,清爽不腻亥名菜:龙井虾仁、西湖醋鱼、叫花鸡
3.酥肉,扒羊肉,清炖狮子头,炸八块 ,盐煎丸子,八宝茄夹,我们开封还有桶子鸡,烧鸡等。
问题五:河南的特色菜有哪些呢? 河南菜简称豫菜,豫菜特色是中扒(扒菜)、西水(水席)、南锅(锅鸡、锅鱼)、北面(面食、馅饭)。就烹饪技术来说,豫菜的特色是选料严谨、刀工精细、讲究制汤、质味适中。而河南菜的烹调方法,也有50余种。扒、烧、炸、熘、爆、炒、炝别有特色。其中,扒菜更为独到,素有“扒菜不勾芡,汤汁自来黏”的美称。另外,河南爆菜时多用武火,热锅凉油,操作迅速,质地脆嫩,汁色乳白。在东莞胜和广场这家河激枣南菜馆也体现了这样的特色,这里的菜式很多,仅凉菜就能多到二三十种,让人挑选起来眼花缭乱。
洛阳水席,历史悠久,古今驰名。千年以来,久传不败。红白大事,宴请宾客,率先用之。所谓“水席”,有二层含义。一是以汤水见长,二是吃一道换一道,一道道上,象流水一般,故名“水席”。洛阳水席,来自民间,是洛阳一带特有的传统名明滚拆吃。酸辣味殊,清爽利口。唐代武则天时,将洛阳水席旨进皇宫,加上山珍海味,制成宫廷宴席,又从宫廷传 *** 间,遂形成特有的风味。因仿制官府宴席的制作方法,故又称官场席。
洛阳水席,有24件组成,简称“三八席”。先上8个冷盘下酒,冷盘为4荤4素。继上16个热菜,热菜用不同型号的青花海碗盛放。16菜中有4个压桌菜。其它12个菜,每3个味道相近的为一组,每组各有一道大菜领头。叫“带子上朝”,吃一道上一道,如行云流水。洛阳水席,有三大特点:一是有荤备搏有素,有冷有执;二是有汤有水,北方南方均为可口;三是上菜顺序有严格规定,搭配合理、选料认真、火候恰当。洛阳水席,又分为高、中、低三个档次,可据情而定。
浆面条
浆面条,既经济、又可口,是洛阳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后放入锅内加热到80度左右,液面便有一种蘑菇状的浆沫。这时加入少许的香油,反复搅拌,待滚沸,将面条下入,最好是杂面条。拌面糊使之呈糊状。然后,将调制好的盐、葱花、青豆、芹菜、韭菜、辣椒加入。洛阳浆面条,制作简单,成本低、味道美、易于消化,是具有浓厚地方特色的地方名食。
阎家羊肉汤
阎家羊肉汤,已传四代人,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第二代人阎顺生,对羊肉汤进行了创新,使调料配置适当,汤味更加鲜美,从此,阎家羊肉汤闻名豫西城乡。阎家羊肉汤的特点是:用鲜羊肉,当天用肉,当天宰羊;香料齐全、量大。用胡椒粉而不用辣椒,咸淡适口,汤味鲜美。
张家馄饨
张家馄饨,又称“马蹄街馄饨”。创始人为张须,至今已有150年的历史。1920年,张家馄饨第二代传人张坤对配料和品种加以创新和改进,以白面鸡肉、鸡血、薄鸡蛋饼、虾仁、水粉丝、榨菜等为主料;而以大油、胡椒、酱油、鸡汤、猪肉汤、陈醋等为辅料,冬天配韭黄、大葱,春天配嫩韭、香椿。从而使张家馄饨具有制作精细、味道鲜美、喷香适口、酸辣具全的特点。
尚记牛肉汤
尚记牛肉汤有甜咸两种,其特点是:肉肥汤鲜,煮汤辅料全,用油炸过的辣椒和大蒜,渗一起捣碎,味道尤鲜。洛阳人早晨爱吃牛肉泡馍。拿馍去泡,或将汤买回泡,吃牛肉泡馍的人甚多,今日,不管早中晚均有吃牛肉泡馍的。
潘金和烧鸡
潘金和烧鸡在洛阳久享盛名。创始人潘根生,1941年其子潘金和开始营业,以其风味独特,经营灵活,故生意兴隆,远近驰名。如今经营潘金和烧鸡的是金和之子栓柱。配料有丁香、草果、豆蔻、大回、小回、花椒等。潘金和烧鸡制作精细,味道纯正、皮色黄中透红。肉质外焦里嫩,食后满口余香。
不翻汤
洛阳不翻汤,已有120多年的历史。创始人刘振生,现已传三代人,名刘呼栏,年70多岁。配料有绿豆粉、胡椒、味精、酱油、醋、木耳、粉丝、海带、虾皮、紫菜......>>
问题六:河南的家常饭三餐就吃啥? 早餐、午餐都以稀饭、馒头为主,辅以单个的菜,或者干脆就不炒菜。
晚饭相对丰富些,以咸为主,但绝对也离不开面,手工面、挂面,配以各色菜肴或蒜泥,
吃汤面或捞面,这种有汤有面的饭菜滋养着一代又一代河南人
问题七:推荐几个比较好吃的家常菜 最简单的家常菜 今天给大家推荐几种最简单的家常菜,做法很简单,用的时间也不多,可以快速完成,比较适合不会做饭的人。当没人给你做饭吃的时候,当家中突然来了客人的时候,这些简单的家常菜可以帮你轻松解决燃眉之急。双椒皮蛋:皮蛋4~5只,青椒,红辣椒,蒜末,酱油,香油各适量。将青椒、红辣椒放入锅里面,干煸(就是不放油,把这些东西放进去)片刻,去掉水分,倒出来,切成碎末。把皮蛋去皮,切成片,放在盘子里,排好(要排的有点艺术性了)。将切碎的青椒红椒蒜末混合,放入香油,酱油,调均匀,淋在皮蛋上。凉拌海带:海带一斤,绿豆芽二两(不用也行),盐、鸡精、白糖、料酒各适量。海带水发洗干净,用开水焯熟,取出,凉了以后切成丝。绿豆芽开水焯一下。两样东西放在盘子里,倒入调料,搅拌均匀即可。葱油萝卜丝:白萝卜去皮切细丝,用盐捏匀,30分钟后挤去水分备用;撒上葱花,起油锅(喜欢辣的人可放点剁椒),将热油淋浇在葱花上, 拌匀即可。凉拌金针菇:火腿肠,金针菇,青椒丝,香菇丝各适量。料酒、酱油、精盐、鸡精、胡椒粉、姜末、香油、醋适量。把青椒丝、香菇丝分开用开水焯一下,火腿肠切成细丝。金针菇用水煮熟(一定要熟),从锅里面去出来,把火腿肠丝,香菇丝,金针菇放在盘子里面,加入鸡精、料酒、盐搅拌均匀。把姜末、酱油、胡椒粉搅拌均匀倒在盘子里即可。醋溜薯仔丝:切薯仔丝,细细的,匀匀的,把干红辣椒用水泡透,准备蒜末、葱丝。锅内放少许油,下入葱丝、红辣椒丝、爆锅然后下入薯仔丝,翻炒一分钟后,依次下盐、醋、胡椒粉。味精,翻炒即可,出锅前加入一点蒜末。西红柿炒鸡蛋:西红柿,鸡蛋各适量。植物油,盐适量。西红柿切成块,要大小不一,什么形状无所谓,鸡蛋打开放入碗中,打匀,放入少许的盐。锅内放入适量(炒鸡蛋的时候,油放多少很关键,我的经验是放相当于鸡蛋液的2/3)的油,等油热了的时候,倒入鸡蛋液,注意这个时候,鸡蛋液会自然的凝固,不要动,等到这个鸡蛋液都凝固的时候(要小心油干了,造成鸡蛋糊了),用饭铲(也叫炒勺)从鸡蛋的边缘轻轻进入,将鸡蛋翻过来,煎一下,等两面的颜色都呈现金黄的颜色时候,把鸡蛋从锅里取出来(也可以不取,不过等熟练以后再说吧),这个时候锅里面应该还有一些油,把西红柿翻进去,翻炒几下,由于西红柿里面含有大量的水分,会有水份析出,这个时候把炒好的鸡蛋放进去,放入少许盐,翻炒几下,出锅。PS:有人喜欢做的时候,放一些水进去,本人不推荐,其实西红柿里的水份完全够用了,不用放水。还有,现在的西红柿质量不好,炒出来的菜不甜还有些苦味,出锅的时候可以适量放一些白糖。家常豆腐:豆腐,时鲜菜蔬,植物油,盐,鸡精,葱姜蒜,酱油各适量。豆腐切片,要整齐,平放在盘子里面,菜蔬洗净切好。放油,烧热,豆腐下锅,煎,要注意,多翻,等到两面变黄的时候,放切好的葱姜蒜,再下配好的蔬菜,放酱油,盐和汤(没有汤就放热水),鸡精,等到汁要干的时候,就可以出锅了。炒肉丝:猪肉,时鲜菜蔬,植物油,盐,鸡精,葱姜蒜,酱油各适量。猪肉切丝。切的时候要注意猪肉的纹理,顺着纹理才能切成丝,把肉丝放进碗里,加盐、料酒,打进一个鸡蛋,用手搅拌均匀,这个过程要用力,这个过程叫上浆,一定不能忘了,蔬菜洗好切段。锅里的油热的时候,放葱姜蒜爆香,就是能闻到葱姜蒜的味道,放肉丝进去,这个时候不要忘了放酱油,用炒勺推开,不要让肉丝粘连,等到肉丝展开的时候,放蔬菜进去,但是不要放得多,翻炒几下,放入调料,尝一下,熟了,就可以出锅了。清蒸鱼:鱼一条,熟火腿片5克,笋片25克,水发冬菇4只,生猪板油丁50克......>>
问题八:河南人做家常豆腐怎么做 食材:豆腐500g、鸡蛋2个、油10g、盐5g、鸡精5g、淀粉10g、葱花20g、辣酱30g
做法:1)准备好的辣酱2)豆腐切块 鸡蛋打好
3)将豆腐放入锅中蒸10分钟至熟4)蒸好的豆腐鸡蛋
5)蒸豆腐的汤汁倒入锅中加辣酱调料等
6)浇在蒸好的豆腐上,再撒上葱末即可
宫保豆腐
食材:豆腐300g、花生50g、油适量、盐适量、生姜适量、生抽适量、料酒适量、香醋适量、白糖适量、香油适量、花椒适量、豆瓣酱适量、淀粉适量
做法:1)花生用油炸熟晾凉后去皮,生姜切末、大葱切段。
2)取一干净小碗,倒入一汤匙生抽。3)倒入一汤匙料酒。
4)倒入少许香醋(1/2汤匙)。5)倒入1/2汤匙香油。6)调入适量精盐。
7)挖入一汤匙白糖,倒入少许清水调成味汁备用。
8)豆腐切成1厘米见方的小丁。
9)锅里倒入植物油,油七成热时倒入豆腐丁、滑散,小火炸制。
10)等豆腐炸制稍金黄即可捞出,控油备用。
11)锅里留底油,放入花椒炒出香味后,捞出花椒。
12)挖入一汤匙郫县豆瓣酱,炒出红油。13)倒入姜末、葱段,炒香。
14)倒入调好的味汁,炒匀。15)倒入控净油的油炸豆腐丁,炒匀。
16)倒入去皮的熟花生,炒匀。倒入水淀粉勾芡,收汁即可。
番茄炖豆腐
食材:番茄1个、豆腐500g、青豆40g、油适量、盐适量、番茄酱30g、白糖1g、水淀粉适量、蚝油15g
做法:1)准备好所有的食材。2)青豆开水煮至3分钟过凉。
3)西红柿炒烫去皮。4)豆腐切小块用淡盐水浸泡10分钟。
5)炒锅倒油爆香葱花倒入番茄和番茄酱翻炒炒出汁。
6)再放入青豆继续翻炒。7)加入盐,糖。
8)然后倒入豆腐加入少许清水炖煮5分钟。
9)加入蚝油调味。10)淋入水淀粉。11)汤汁浓稠关火。
问题九:去郑州旅游,不知道当地有什么特色小吃,求本地人推荐 让我这个在郑州生活了20多年的美食寻觅人给您解答吧
1烩面
先不说郑州哪家烩面好吃,如果你是外地人,第一次来郑州,那当地人肯定会推荐你去合记。但如果你是本地人呢?大多都会选择郑州街头各个烩面门店,毕竟本地人吃本地饭不讲究,只要是郑州的烩面,那就是最正宗的。其实郑州的烩面馆有很多家,当年毛主席吃过的当属合记不说,那家做的是最传统的,不过所谓出了名的饭馆萝卜快了不洗泥,现在的合记总店已经很难吃到以前那种味道了。作为客人,就不必见外。我向您推荐几家郑州做得不错的烩面
①萧记烩面,萧记可是名声在外的河南烩面主打品牌,曾经也是代表河南烩面新派口味的领军角色,比如三鲜烩面,海参烩面,鲍翅烩面等均出自这一家,不过时间一长,各大烩面馆也纷纷迎头赶上,打出新品,所谓青出于蓝胜于蓝也就是这个道理。推荐文化路任砦北街交叉口那家。
②合记烩面,合记做的是郑州最传统的羊肉烩面,也是郑州人首推向外地人介绍的烩面。不过作为外地来的朋友还是要听本地朋友的一句忠告,那就是总店人多质量参差不齐,有时候厨房忙不过来甚至连肉都不放,想吃合记啊,最好还是去分店,味道、环境和质量都在总店之上,推荐经七路的合记羊肉烩面,具体地址在经七路红旗路口北侧。
③聚奎园烩面,老板是方中山(方中山是卖胡辣汤的)的朋友,地地道道的 *** ,那里的羊肉都是从外蒙直接进口的,那里的烩面最便宜,同时也是郑州本地人经常吃的一家很普通的羊肉烩面店。地址在纬五路经六路交叉口向西50米左右。
2胡辣汤
很多远行于他乡多年未归的郑州人回到郑州后第一件事不是放下行李,而是去喝上一碗地地道道的胡辣汤。说来也怪,不是所有郑州人都爱吃烩面,但是所有郑州人都爱喝胡辣汤。毕竟郑州有一群庞大的向来与”面条党“为敌的“米饭党”,不过说到汤,那则是每个郑州人的最爱。就像烩面发源于南阳方城却被郑州发扬光大一样,胡辣汤虽起源于逍遥镇但也被郑州人发扬光大了。在外地的胡辣汤味道不必说,如同掺了中药的咸粥一般。想喝地地道道的牛肉胡辣汤,还是回到大郑州,点上一碗满满的汤,沿着碗边抿一口,再就上一口水煎包或油馍头,那才埂爽。郑州人爱喝方中山的胡辣汤,不论家在何处,即便开车也好,每天早上也一定要”不远万里“的到方中山胡辣汤总店去打上一碗回家慢慢品味。虽说味道出奇的辣,但是即便大汗淋漓,也始终停不下。记得我小时候,不敢吃辣,就因为喝了方中山的胡辣汤,久而久之的,就学会吃辣了。
我这里就主要推荐方中山的胡辣汤,当属代表郑州最正宗最出名的胡辣汤,而其它胡辣汤馆基本上味道大同小异,当然打着西华逍遥镇胡辣汤的旗号卖胡辣汤的店也遍布郑州的大街小巷,口味都差不多,不过个人比较推荐方团结胡辣汤店,那家的味道也是一流的。
方中山地址:紫荆山路顺河路交叉口
方团结:东明路黄河路口
3拉面
有很多人分不清河南拉面跟兰州拉面有什么区别,不过更多数人甚至没听说过河南拉面。其实到了郑州,满城都能找到兰州拉面店,不过都不是很正宗,(说句题外话,想在郑州吃到正宗的兰州拉面,推荐一家叫做马有布拉面的店。)既然吃不到正宗兰州拉面,那就尝尝正宗的河南拉面吧。河南拉面与兰州拉面最大的区别在于河南拉面的汤,河南拉面是咖喱和骨汤,自然味道也比兰州拉面要浓郁,而兰州拉面是清汤。河南的饮食对汤很讲究,可以说河南菜中有很大的比重是汤的比重,与其说河南人用汤来就面条吃,不如说是在用面条来喝汤。烩面有汤,拉面有汤,有了汤,面条才能下咽,有了汤,油饼才松软。饿了你就吃面,馋了你就喝汤,这就是河南人的饮食习惯。郑州正宗的河南拉面馆只有一家,杨记牛肉拉面,不过分店则是不计其数。由于吃惯了河南......>>
问题十:郑州哪里好吃的最多。 黄焖鱼:采用精选草鱼
黄焖鱼采用精选草鱼、小鲫鱼为主料,经精心炸制后,佐以数种大料,卤汤焖制而成。鱼鲜味美,汤料香醇,营养丰富,食后回味无穷。是一道具有地方特色的小菜。
红薯泥:红薯泥杞县红薯泥
杞县红薯泥,是一道久负盛名的中州名菜。选用红薯、白糖、山楂、玫瑰、桂花、青红丝等作为原料,再兑入香油烹饪而成。具有色泽晶莹,甜而不腻,清香可口,营养丰富的特点。是一道老幼皆宜,营养丰富的家常菜。 蛋松果
面粉、香油、糖稀、桂花糖、果酱汁、核桃仁等原料制成。甜香适口,油而不腻。旧称“金丝果”,明代始有制作。
一品包子
北宋时称太学馒头,已逾千年。猪肉绞碎,配多种调料作馅,以发面作皮,包馅蒸熟。肉馅鲜嫩,皮软馅香,汤汁丰满。
第一楼小笼包子
猪肉泥配多种调料作馅,和面作皮,捏成包子,旺火蒸熟。皮薄馅大,灌肠流油,小巧玲珑,鲜香利口,浓而不腻。制作历史达70余年。
伊府面
用全蛋和面,配多种调味,制成面条。以什锦砂锅将面煮熟。面条筋滑软嫩,汤味极佳。
安阳血糕
荞麦面掺猪血,加拌清水,搅成糊状,蒸成。凉后切片,入油锅,炸至外焦时取出,拌蒜汁而食。为安阳三大宝之一,外焦里嫩,味香利口。
郑州豌豆黄
豌豆用磨拉成小豆瓣,旺火烧煮,小火焖煮,搅捣成糊,下入赤黄食糖、柿饼片,豌豆黄与柿饼逐层依次装盆,凉后食用。
小林八宝酥
用灵芝、猴头、银耳、白果、木耳、嵩菇、香菇、茯苓制成的香酥食品,有食疗效果,能强筋、活络、提神、健身。系少林僧人的传统食品,已有千余年制作历史。
景家麻花
面粉加糖或盐,经兑料、打花、兑水、和面、切剂、揉条、下油烹炸制成。分甜、咸两种。香甜酥脆,嚼后无渣,可放两月不回潮,色泽金黄透亮。系景家祖传,已有300余年制作历史。
洧川锅盔
面粉和好,兑入佐料,层层卷起成形,焖蒸、烘烤而成。外观雪白泛金黄色,香酥适口,里层松软。
大营麻花
温水和面、发酵,兑入鸡蛋等调料,搓条合股成蚕蛹状,油炸,拉开,成型。黄焦酥脆,甜香适口,久放不干。
葛记坛子肉焖饼
猪五花肉加佐料入坛密封,小火炖至熟;油饼切丝,放坛子肉焖制。饼劲肉软,鲜香爽口,油而不腻。
靳贤书烧饼
面粉作皮,各种甜、咸凋料及果料作馅,经炒酥、制皮、制馅、和酥、裹馅、成型、烘烤而成。有肉酥、脂酥、糖酥、水晶酥、三角酥、豆沙酥、枣泥酥、山楂酥、玫瑰酥等20余种。色泽金黄,外酥里嫩,咸甜适口。已有60余年制作历史。
博望锅盔
面饼用麦秸火或软柴,于锅中烤成。底、面、心呈瓷白色,周边具焦黄的彩块,酥香发甜,越嚼越香,置干燥处,月余不变形、不变味。已有2000余年制作历史。
信阳勺子馍
大米、黄豆制面浆,配以红白萝卜丝、黄豆芽,加多种调料,搅成稀糊,盛入铁勺,用热油煎炸,热食。呈饼状,边厚中薄,外焦内软,咸中微辣,五香浓郁。
胡辣汤
胡辣汤是河南别具风味的小吃,已有百年历史。精烹细作、味道鲜美、经济实惠、方便群众、闻名城乡。始于老城,现遍及大街小巷。主料有精粉面、粉条、肥猪肉。配料有花生仁、芋头、山药、金针、木耳、葱花、蒜片、面筋泡新安烫面饺
新安烫面饺,已有70多年的历史,在千里陇海线上闻名。新安烫面饺,用精白粉作皮,猪前胛后臀肉作主馅,配适量大葱、韭黄、白菜心、生姜,佐以白糖、料酒、小磨油、食盐、味精等。把面烫好,擀成薄皮,包成如新月型的面饺,上笼清蒸,十分钟即可。其特点是皮薄如纸,色泽如玉,五味具全,鲜香不腻。浆面条
浆面条,既经济、又可口,是河南人普遍喜食的一种风味小吃。它是将豆浆置于适当的温度下,发酵变酸,然......>>
⑽ 炒薯仔丝
炒薯仔丝1
假期里,妈妈教我做炒薯仔丝。
我拿出一个大薯仔,洗干净,用刨子刨了皮。我先把薯仔切成薄薄的薯仔片,再切成很细的薯仔丝。切的时候,我害怕切到手,每次都小心翼翼地看一下会不会切到手。有时候几片薯仔片摞在一起,切不动,我就一片一片地切。薯仔切好了,我把薯仔丝放在水里洗一洗,这样炒的时候薯仔会很脆,也不会粘锅了。
要开始炒薯仔丝了,先把锅热一下,然后放油,接着把薯仔丝放到锅里。当薯仔丝被倒到锅里时,发出了刺啦的声音,还有许多油溅出来,我怕被油溅到,就躲得远远的。妈妈说:“赶紧翻着炒,油就不会溅出来。”我炒着炒着,不小心把一些薯仔丝弄到了锅外面的灶台上,结果,离火近的薯仔丝都被烧糊了。
炒了几分钟,薯仔丝的颜色变深了,该放盐了,我担心放了盐,油会溅出来。妈妈说:“不会的。”我这才放心。放了盐之后,我用筷子夹了一根薯仔丝尝了尝,不咸不淡,而且也熟了。我用铲子把薯仔丝装进盘子里,有些薯仔丝粘在铲子上,我就用筷子把它们拨进盘子里。
一道很简单的炒薯仔丝,在妈妈的指导下,我花了一个小时才完成,而且切菜、炒菜的过程中,手臂很酸很累。好在有惊无险,既没有切到手,也没被油烫到。开饭了,我吃着自己炒的薯仔丝,感觉很好吃,很有成就感。
炒薯仔丝2
今天中午我回到家,看厨房里冷冷清清,过了一会儿,我纳闷地问:“妈妈,你怎么不做饭啊?”妈妈说:“早上送你上学后,跟楼上的邻居说了一会话,她说她儿子都快学会做饭了,你也赶紧学做饭吧!”我自信地说:“好!”妈妈说:“你先从最简单的炒薯仔丝开始学吧!”
我先拿出薯仔消掉皮,因为我经常吃苹果,苹果也要削皮,所以我削薯仔一次就成功。
接下来我再把薯仔切成丝,我一切,可是薯仔就像长腿似地跑了,妈妈说:“你可以用手按着。”我按照妈妈说的做,我终于把薯仔切成了丝。可妈妈说:“这薯仔丝切得太粗了,要切细一点。”我就把较粗的挑出来,又重新切了一下,就切细了一点。妈妈说:“再切葱。”我切起了葱,切着、切着,闻到了一股刺鼻的味,我觉得太难闻了。
过了一会,奇怪的味道没有了。我把一点油倒进了锅里,油热了之后,我再把薯仔和葱放进了锅里,我开大了火,又放了一点盐,倒了一点醋,放了一点鸡精。
我突然听见了锅里发出“啪、啪、啪”的声音,吓我一跳,我说:“不管了。”于是我用锅铲不停地翻炒起来,炒啊炒啊,我逐渐闻见了一股清香,并且越来越浓,使我不禁垂涎欲滴。我熄灭了火,随之把炒好的薯仔丝盛进了盘子里,我迫不及待地拿双筷子品尝了一口,跟妈妈做的味道差不多,我非常自豪!
我从学炒薯仔丝这件事情上,不但学到了一项新本领,还懂得了一个道理: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勇敢尝试并细心去做。
炒薯仔丝3
今天,我想给妈妈炒一份薯仔丝。
我先从菜筐里捡了两个又大又圆的薯仔,它们像两个小皮球。接着我走到水池边,拧开水龙头,水像一道小型瀑布流下来,发出“哗啦啦”的声响,像一位钢琴师在弹奏美妙的乐曲。我把薯仔拿过来放在水池里,用力地搓洗。洗完以后,薯仔由一个“脏娃娃”变成了一个干净的“娃娃”。然后,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右手拿刀,左手握住薯仔,小削心翼翼地削起来,薯仔皮像一架架小飞机似的飞到了垃圾桶里。削过皮的薯仔就像脱了一件厚厚的外套。我把薯仔放在桌子上,我右手拿刀,左手摁住薯仔,小心地切起来。突然薯仔一滚,刀差点切到我的手指。我重新摁住薯仔,这次切得更加小心了。不一会儿,薯仔就切完了。我一看,摆在我面前的哪是细细的薯仔丝啊,分明是一堆又粗又大的薯仔棍儿。我把锅放在炉灶上,拧了一下炉灶下面的那个开关按钮,只听“啪”的一声,炉灶上喷出一团团火焰,就像一个个小姑娘穿着火红的裙子在跳舞。我向锅里倒了一点油。过了一会,只听“噼里啪啦”,锅里的油直往上跳,好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玩蹦蹦床呢。我学着妈妈的样子,把花椒、葱放进去,然后又把薯仔丝放进去,就炒了起来。不一会儿,菜就熟了。我用一个盘子把它们盛出来,香味扑鼻而来。看到自己炒的菜,我乐得脸像一朵盛开的鲜花,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虽然是第一次炒薯仔丝,但是很成功。相信任何事情只要用心做,一定会取得好的结果。
炒薯仔丝4
老师说今天写的`文章是老师给我们出的,我一看原来是要写我最喜欢吃什么,还有一个是假如我会七十二变,老师说了:“你要先把这个空填上,才能写作文。”那文章标题肯定是我最喜欢吃炒薯仔丝,老师没说要写五百字,可是我们都知道一定要写五百字。下面我就给你讲一讲我最喜欢吃炒薯仔丝:“
今天我说:“妈妈,今天我们吃炒薯仔丝吧!”妈妈说:“好啊,正好我们家还有几个薯仔,你不要光知道吃还要会做。”变挑了几个大小均匀的薯仔,边说:“首先把它身上的泥土洗干净,再用小勺把它的外皮刮掉,因为薯仔皮是不能吃的,等薯仔皮刮完以后再用水清洗一遍,然后开始切薯仔丝,妈妈说:‘薯仔丝非常难切,学厨师的时候就拿切薯仔丝来练刀功,切的时候先把薯仔切成不薄不厚的片,切片的时候一定要把薯仔固定好否则到一切它就会滚到一边,切出的薯仔片也会薄厚不均匀,那样切出的薯仔丝也会粗细不等。’妈妈拿了一个薯仔让我试着切,我把薯仔放在菜板上左手按着薯仔右手拿着刀切下去的时候,薯仔一点儿也不听我的话我用刀一切的时候,它就滑到一边去,还差一点就切到手上,我又试着切了几次,总算切下来了,可是每一片都是厚厚的。妈妈说:‘我切的薯仔片在切成条那简直不是薯仔丝,应该是粗粗的薯仔棍了。’我看着妈妈把薯仔片后再切成丝,妈妈切得很均匀我们又把薯仔丝放在水里把淀粉洗出来。淀粉被洗出来了,这样炒出来的薯仔丝不粘。”我看着妈妈把薯仔丝炒熟就可以吃了,吃一口特别香,心想:这也是与自己亲手实践过有关吧!
炒薯仔丝5
我非常喜欢薯仔丝炒肉,妈妈说:“爱吃就要会做,作文 我学会了薯仔丝炒肉。”于是,妈妈便教我做薯仔丝炒肉。星期天上午,我按妈妈叫我做的方法学做起来。
我先挑两个又大又圆的薯仔,把它洗干净,再削去皮,接着又把薯仔切成丝,放进水里泡一泡,再切点葱花,找来炒锅,打开煤气灶,见锅热后倒入适量的花生油,油像无数个淘气的娃娃四处乱蹦。我对他们说:“小油点,你们慢点蹦,可别蹦到我身上。”呀!我忘了切肉丝,我就急忙关掉火,又把肉切成了丝,放了点淀粉抓了抓,妈妈说这样的肉炒熟后味道鲜嫩,我有打开煤气灶,把肉小心翼翼地放进锅里翻炒一会儿,我看见肉渐渐由红变白了,我知道肉熟了,再把切好的葱花倒入锅里,把薯仔放进锅里翻炒一会儿,见薯仔变颜色了,再放上各种调料翻炒一会儿,这样一盘香喷喷的薯仔就做好了。
炒好之后,我想:我应该尝一尝,或许少了些调料。哎!我果然忘记放盐了,没办法,我只好再把薯仔放在锅里放上盐翻炒一会儿,翻炒一会儿,我把薯仔盛出来,我有尝了尝,这回薯仔果然好吃了,这时,等得已经迫不及待的妈妈说到:“怎么还没好呢!”我说:“马上就好了。”
当我把这一盘色香味美的薯仔丝端上桌,妈妈一边吃一边说:“真是我的好帮手!”听带妈妈的夸奖,我心里美滋滋的。
通过我学薯仔丝炒肉这件事我明白了:无论做任何事情,只要下苦功夫,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炒薯仔丝6
人生中有许多第一次,翻开成长的书本,一页又一页,记载着我们童年的点滴。第一次写作业,第一次打电脑,第一次看电影,第一次做饭,但我最难忘的是第一次炒薯仔丝。
那天妈妈不在家,只留下了我一个人在家写作业,不然我的肚子饿的咕咕叫,抬头一看钟表都12点了,妈妈还没回来,我决定自己做饭吃,做什么呢?做我最喜欢的炒薯仔丝吧。
我从冰箱里拿出了两个薯仔,从橱柜里拿出削皮器,把薯仔的皮削去,再用盆子盛一些水,将薯仔放进盆子里清洗干净,学着妈妈的样子,用刀把薯仔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把它对齐切成细丝,虽然我没有妈妈切的那么细,长短也不一样。但是我挺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切完之后,将薯仔丝放进盆子里,再清洗几遍。再给锅里放点儿油烧热,将薯仔丝放进烧热的油锅里,用铲子翻炒,我又给锅里倒点醋,再炒一炒,最后给锅里放入盐,鸡精等调料,我本以为盖上锅盖闷一闷就好了。
于是我便坐在沙发上,津津有味地看起了书。突然一股难闻的味道飘了过来。我一想呀,我的菜糊了。这时妈妈回来了,我不知所措,妈妈走了过来。一看便明白了。说没关系,这次没炒好,就再炒一次吧。
我又炒了一次,这次吸取了上次教训,竟然炒出了香喷喷白脆的薯仔丝哇,好美味呀!我第一次尝到了劳动的甜头,真是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炒薯仔丝7
中午,妈妈买了许多菜。回到家,妈妈一会儿淘米,一会儿洗工,忙得不可开交。
我见妈妈忙不过来,想帮妈妈炒薯仔丝。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听了头摇得像波浪鼓,对我说:“你去写作业吧,妈妈自已来。”可我不肯,站在厨房里,不管妈妈怎么说,我都不听,妈妈没办法,只好答应。我高兴得一蹦一跳。
妈妈先让我选3个薯仔,放进盆里,放上一盆清水,用刷子刷洗干净,这几个薯仔好像一只只小老鼠,正在盆里高兴地洗澡。洗完之后,我把薯仔放在砧板上切,我一刀厚一刀薄,切得十分不均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码蚁。妈妈看见后,耐心地对我说:“钦钦,切的时候不要把刀坮得太高,要一刀一刀慢慢地切。”妈妈说完。还给我做了示范。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地切着。接着我把切好的薯仔片叠起来,切成了一条条薯仔丝,再把薯仔丝放在水里泡几分钟。然后切了一点葱。妈妈拿来锅,倒了一点油在火中加热。不一会,油就冒了。我赶紧把薯仔丝从水里拿出来,放入锅内炒。又放了一些酱油和盐。熟了以后,再放点葱和味精,便把薯仔丝盛进盘子里。我拿起筷子夹了一点尝尝,味道不错。晚餐时,爸爸妈妈都夸我这一盘薯仔丝好吃,我听了,脸上露出喜悦的笑容。
通过这一次家务活动,我体会到了有一份耕耘,就会有一份收获,只有努力去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
炒薯仔丝8
今天,我飞奔在回家的路上,可怜的肚子早已唱起“空城计”了,真想赶紧回家吃妈妈做的美味佳肴啊!可倒霉的是,我推开门发现家里空无一人,找了半天只找到了一碗剩饭。“没有菜怎么吃啊?”我沮丧地想。最后,我毅然决定自己做菜吃,就做我的最爱——薯仔丝吧!
禁不住饥饿,我大步流星的来到厨房,从柜子里拿出薯仔就开始削皮了。可由于手法不熟练削的太厚,第一个薯仔被我削的七零八落,丑陋不堪。哎,平时看妈妈做的时候不是挺简单的吗?怎么到我这里就变成这样了!我不禁有些气闷。我又拿起一个薯仔削了起来,这一次,我吸取了前面的教训,轻轻地把刀划进皮里,再慢慢往下推,果然,这一次削的薯仔很漂亮。不一会儿,我就削好了三个薯仔,并把他们洗的雪白雪白的。
我把菜刀拿了过来,开始切薯仔了,我先把薯仔切成一片一片的,再把它对齐切成丝,虽然厚薄不均匀,长度不一,但我还是挺满意自己的劳动成果的。我打开火,在锅里倒了一些油,觉得少了就又倒了些。大约2分钟后我看到油冒烟了,就赶紧把切好的薯仔丝倒了下去,用铲子翻炒着,可是,我的动作太大,有好些薯仔丝都被我翻到了锅外面。我又拿出了调料盒,撒了些盐和味精,可是不小心把盐倒了,味精倒少了。又炒了几下后我关掉了火,尝了一口,真咸!没办法,这毕竟是我的杰作啊!
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一个道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炒薯仔丝9
早晨,我看见妈妈提着许多菜。回到家后,一会儿淘米煮饭,一会儿洗菜,,忙得不可开交。
我见到妈妈的额头直冒汗,忙都忙不过来,想帮妈妈炒菜,不但能学会炒菜,还能帮妈妈,这岂不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于是,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可是妈妈听了,头摇得想拨浪鼓,便对我说;“一边玩去,没给我添麻烦就很好了。”可是,我就是不肯走,站在厨房里,妈妈不管怎么说,我就是不走,妈妈没办法,只好答应我要炒薯仔丝。我高兴得意一蹦三尺高!
我首先从洗好的薯仔里选一个,然后把薯仔芽挖出,妈妈提醒道:“薯仔芽有毒,吃了可是会生病的,你一定要挖干净哟。”挖完薯仔芽,再洗一遍,接着把薯仔放在木板上切,我小心翼翼地切下每一刀,可是手就是不听使唤地抖动,一刀厚一刀薄,十分不均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团团转。妈妈看见了笑着说;“切的时候不要太急,而且不要把刀抬得太高。”妈妈说完,还给我做了示范着切下两刀刚好的薯仔丝,我学着妈妈的动作,果然比上次切得好。终于要炒薯仔丝了,妈妈先示范炒菜:先开煤气,然后倒上油热锅。过了几分钟,把薯仔丝放入锅内炒,我能拿来白醋,往里面加了几滴醋,接着放了些酱油和盐等调料。炒完之后加上葱和味精就可上桌了。
爸爸回到家后,我们全家都品尝了我做的薯仔丝,大家都夸我这盘薯仔丝炒得好吃,我听了,心里比喝了蜜还甜。
炒薯仔丝10
星期天,出去参加聚会了,只有我在。我的肚子饿的咕咕叫。突然,我异想天开:为什么不自己呢?算了算了,做饭太难了,炒个薯仔丝吧。
说干就干,我找来两个薯仔,把土dou放进水槽里开始洗呀洗,边洗还边哼着我爱洗澡,皮肤好好洗完后我准备去找削薯仔皮的刀。可是我左找右找始终没有找到,于是我迫不得己拿了削的刀。我开始削薯仔皮,因为我常常削苹果,所以我很快就把薯仔皮削了。削好后我又洗了一遍,可是薯仔削完后太滑了,我捏了好几次都掉了。
好不容易洗好了,开始准备切薯仔丝了。我拿起了一把大菜刀,把土dou放在案板上,噔一声,薯仔就被我切成了两半。我又开始小心翼翼的切薯仔丝。哎呀!随着我的一声尖叫,我的手被菜刀滑破了一个口子,血慢慢地流了出来,我马上拿了一个纸巾把我的手包了起来。
我续继切薯仔丝,我这次比上次更加小心,我想起妈妈常拿菜刀沿着指甲切,我照着妈妈的方法做,果然比刚才好切多了。我慢慢切,把薯仔丝切成了像三根牙签合在一起的大小,终于切好了。我把它们装在了碗里。
我拿了一碗油,沿着锅边倒。油渐渐多了起来,倒好后,我想起了妈妈的话:油要烧红后,才可以炒菜。我静等着油烧红。终于烧红了,我一下把薯仔丝倒进了锅里,它们噼里啪啦地响了起来。我拿起勺子翻炒。因为怕烧焦,所以我把薯仔丝分成了两份。
果然不出所料,薯仔烧焦了。我又重新开始炒,这次很,我把薯仔丝盛了出来吃了一口。一吃,呀,忘了放盐了!我又放了一勺盐,放了几滴香油,又重新翻炒了一遍。这次很好,我高头热地耶了一声。
通过这次沙炒薯仔丝,我体会到了做饭的不容易,还明白了功夫不负有心人。
炒薯仔丝11
我从小就爱吃妈妈炒的薯仔丝。可总不能老靠妈妈伺候我呀!于是我决定让妈妈教我炒薯仔丝。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妈妈,哪知妈妈听了头摇得像拨浪鼓,对我说:“你出去玩吧,我自己来。”可是我不肯,站在厨房里,不管妈妈怎么说,我就不听,妈妈拿我没办法,只好答应。我高兴得一蹦一跳。
妈妈让我选了三个薯仔,放进盆里,放上半盆清水,用刷子刷洗干净。这几个薯仔好像一只只小老鼠,正在盆里高兴地洗澡。然后我把薯仔芽挖掉,妈妈说:“薯仔芽有毒,人吃了会生病的,你一定要挖干净。”洗完之后,我把薯仔放在菜板上切,我一刀厚一刀薄,切得十分不均匀,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妈妈看见后,耐心地对我说:“不要着急,切薯仔的时候不要把刀抬得太高,要一刀一刀慢慢地切。”妈妈说完,还给我做了示范,果然比我切的要强得多。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小心地切着。接着我把切好的薯仔片叠起来,切成一条条薯仔丝,再把薯仔丝放进水里泡几分钟,还切了一点葱。妈妈拿来锅,倒了一点油在锅中加热,不一会儿,油就热了,我赶紧把薯仔从水里捞出,放入锅内炒。我又拿来醋瓶,往里面倒了一点醋,又放了一些酱油和盐,熟了以后,再放点葱和味精,便把薯仔丝盛进盘子里。我拿起筷子夹了一点尝尝,味道真不错。晚餐时,爸爸妈妈都夸我这一盘薯仔丝好吃,我听了,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通过这次家务活动,我体会到了有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只有努力去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幸福的生活。
炒薯仔丝12
我在家中是个小皇帝,虽然家人对我很关心,但我总觉得自己应该学做些家务事。
妈妈的炒薯仔丝可好吃啦,我特别喜欢。星期天,我对妈妈说:“今天我要学炒薯仔丝。”妈妈微笑着说:“好啊!”
妈妈先讲了炒薯仔丝的要领,我点点头,表示明白了。我取出薯仔,拿来洗米的盆子,放满水,将薯仔清洗干净。然后用刀把薯仔皮削去,薯仔露出光洁的身子。接着把薯仔放在案板上切成片,这时的薯仔片就像战场上牺牲的士兵,切一片倒一片。我又把薯仔片切成丝放在水里,让它泡个“舒服澡”。第一步就做完了。
第二步,先把泡在水里的薯仔丝捞出来,滤干水。然后把火打开,往锅里倒些油,让大火把黄黄的油烧热。当锅里飘起一缕青烟,油微微涌动时,我按妈妈教过的方法,向锅里放了花椒、干辣椒、葱和姜。只听“哧”的一声,各种调料的味道迎面扑来,因为辣椒太多,熏得我眼睛都睁不开了。妈妈在一旁指点,我赶紧把薯仔丝倒进锅里炒起来。刚开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耍酷,像老师傅一样摆动铲子。妈妈说我,我不听,嘴里还唱着我用“健康歌”改编的歌词:“左三铲,右三铲,薯仔翻翻,调料翻翻,挥挥铲子我们来炒薯仔……”一不小心,薯仔丝掉了出来,我不再耍酷了,而是认真地炒了起来。过了一会儿,我放了少许醋和盐,一盘香喷喷的薯仔丝出锅了。如果当时你在场,肯定垂涎三尺。
当我把薯仔丝放在饭桌上的时候,爸爸和妈妈都夸我:“阳晖真能干。”妈妈夹了一筷子,尝了尝说:“啊,不错,味道很好,但还要多加练习。”我听了非常高兴。
炒薯仔丝13
平时经常看到妈妈经常在厨房里炒薯仔丝,因为我们全家人都爱吃这道菜。今天,我决定帮妈妈分担家务,就从炒薯仔丝开始吧。首先准备食材:薯仔两个、尖椒一个、食用油、花椒、醋、食用盐,还有葱花。
第一步:把薯仔去皮、切丝。妈妈怕我伤着手,帮我切丝。切完了再洗,洗我必须亲自动手了,妈妈要求洗三遍,我很是不解,妈妈讲解到,把薯仔丝里的淀粉洗出来,炒出来的菜才脆。然后我把尖椒也洗干净,同样切丝备用,一切准备就绪。我还学着妈妈的样子系上围裙,拿起炒勺,等待锅热了以后倒油,妈妈仔细指导我:“油热了,先放花椒,等花椒炸至发黑后,再放葱花,炒出葱花的香味后,再把尖椒丝和薯仔丝一块倒入锅中,不停地翻炒。”平时看妈妈炒菜挺轻松的,可就不停地翻炒我都很吃力,大概过了两分钟,薯仔丝们都没“精神”了,我又加了点醋,最后加盐。“出锅啦!真香啊!”一阵香味扑鼻而来,我忍不住捏了根薯仔丝放到嘴里。我品尝着自己炒的菜,心里很是高兴,但比妈妈做的还是差很多。妈妈鼓励我说:“已经很不错了,这毕竟是你第一次下厨。”
通过炒薯仔丝这件事,我感到妈妈每天为全家洗衣做饭,还要上班,真的很辛苦。妈妈常说干力所能及的活儿就行,干不了的时候听妈妈的话就是好孩子。我想以后,我不但要听妈妈的话还要帮妈妈干活,不让妈妈为我和弟弟太操心了,因为我长大了。
炒薯仔丝14
暑假快要结束时,我们村田里的稻子都成熟了,人们都忙着割稻子。我家也不例外。那天,因为爸爸妈妈要去割稻子,所以很早起了床。临走前,妈妈对我说“你在家好好写作业,到了中午我回来做饭”我答应了一声,他们就走了。
到了十点半,我见妈妈还没回来,我想:爸爸妈妈那么辛苦,回来还要做饭炒菜,不如我来动手吧。我来到厨房,看见冰箱里有黄瓜,茄子,还有薯仔。我拿出一个薯仔,削去皮,放下刀板,拿起刀。我见刀在望着我,好像在对我说:“小朋友,切得时候一定要小心,不要切到手了。”我一手拿着薯仔,一手握着刀把薯仔切成丝。心里很紧张,突然刀一滑,就在我手上留下了一道伤痕。我就小心小心再小心地切。切好薯仔丝后,我走到灶口旁,拿起一把干树皮,用打火机把火点着,又连忙把干竹子往灶口里一塞,用扇子一扇,还真着了。那一簇簇红红的火苗好像在对我说:“小朋友,你真是太聪明了,居然把我召唤出来了。”我打开沉甸甸的锅盖,放入一点点色拉油,按平时妈妈做的那样,把切好的薯仔用水洗去淀粉。因为那样炒出来的薯仔丝不容易粘在一起。这时,油液已经烧热了我连忙把薯仔丝往锅中一倒。顿时,一滴滚烫的油落到我的手上,我疼得直喊妈,真是叫天天不灵,叫地地不应。我手忙脚乱地放了两大勺盐,翻了一下,盖上锅盖。过了一两分中,我放了点味精。当我准备把它们盛起来时,他们好像在对我说“主人主人,我还没熟。”又过了三分钟,我打开锅盖,顿时闻到一股香味,“现在好了吧,”我自言自语。
爸爸妈妈回来后,对我说:“璇璇,你长大了,也懂事了。”虽然盐放多了,但我吃着自己炒的薯仔,不好吃也是好吃的。饭后,我问妈妈:“妈妈,为什么薯仔放入锅中油会蹦起来?”妈妈对我说:“水遇到油就会蹦起来的。我似懂非懂的点点头。”
炒薯仔丝15
星期天,奶奶说要炒薯仔丝吃,我可高兴啦!
奶奶拿出三个大薯仔,我把它们放入一个洗菜盆里,舀上两勺水,泡了约摸三分钟,便开始洗起来。这些薯仔表面坑坑洼洼的,不是左边有一个坑窝儿,就是右边有两个疙瘩儿。我把它们攥在手里,翻来覆去地转着,双手上下或是左右揉一揉,搓一搓,还不时放回盆中水里,来来回回地冲洗。一会儿功夫,三个薯仔被我洗得干干净净。
给薯仔削皮了。只见奶奶用左手拿着一个薯仔,有节奏地轻轻转着,右手握紧削皮刀,有节奏地削薯仔皮,一下,两下,三下……,很快一个薯仔就削得溜光滚圆啦!奶奶的技术很娴熟,我看得眼都直了。我拿起一个薯仔,放在左手里,可这薯仔怎么也不会转,握削皮刀的右手不停在颤动,生怕切着手。费了好大劲儿,也不知削了多久,总算削完一个薯仔。你看,一个大薯仔,只剩下杏子般大小。再看奶奶,早把另一个薯仔削完了。
切薯仔丝更难。奶奶把一个薯仔放在案板上,左手按着薯仔,右手握着刀把儿,刀面稍稍倾斜,先切成薄片,再切成丝,如一根根火柴梗似的。我学着奶奶的姿势,小心翼翼地切着,好几次差点切着手。奶奶看看我切的薯仔丝,笑道:“你这是切的‘薯仔棍’吧?”一旁的爷爷笑了。
该炒薯仔丝了。奶奶先打开煤气罐阀门,放上炒锅,“啪――哧――”火苗燃起来了,锅子烘干了,奶奶慢慢地往锅子里倒了少许花生油,很快油滚动了,奶奶抓起切好的猪肉丝放进锅里,并用铲子翻炒了三五下,又放少许葱花姜末。差不多了,奶奶端起切好的“薯仔丝”倒入锅中,用锅铲有节奏地翻炒起来,大约过了三分钟,薯仔丝熟了,奶奶放入适量的盐、酱油、醋、味精等。
开饭了,爸妈品尝着祖孙两人合作的炒薯仔丝,啧啧称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