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北京哪里卖的酱牛肉好吃啊请附地址!谢谢!
月盛斋的酱牛肉地址: 北京市崇文区前门大街3号
电话: 010-63030370 月盛斋(牛街西里店) 地址: 北京市宣武区牛街西里店5号
电话: 010-63555983
⑵ 北京的酱肉三绝,天福号的酱肘子、复顺斋的酱牛肉、月盛斋的酱羊肉如今都在什么地方能买到
现在它们已经改为真空包装的了,有些大超市里就有售,月盛斋还在前门箭楼南边路西。
⑶ 去北京牛街逛逛,有哪些美味不能错过
白吉年糕,原来在超市一楼,现在已经改成超市服务台。该店搬到了街边的摊位上,这样一来,更抢眼了,也方便了大家购买,不再在超市里面排长队,只是在现场外排队,跟随长队的宝源、鸿记小吃摊位、牛街路口等又一场景。白吉年糕,专业销售各种年糕。他家有三种年糕:姜米、紫米和姜米面。豆瓣馅甜而不腻,仔细吃也可以吃带有颗粒的红豆!
口感软糯耐嚼,一定要配上以上甜酸的山楂饼一起吃,味道超级和谐!他的驴子卷,味道坚实,咬得大,牙齿先冲破大豆粉薄薄的外层,刺穿松软的浅甜糯米,直往中间夹着长豆沙馅的卷,口感细腻,充满豆香,堪称美味~牛街穆斯林超市排队的霸王。附近的老年居民专门卖各种小甜饼,甚至说这是一家百年老店。不要找他家的牌匾,闻到浓浓的枣子香味就可以找到。
⑷ 北京有哪些传统饮食老字号
在京城,许多肉类食品形成了属于北京所特有的传统风味,有些还变成了享誉京城的老字号。如酱牛肉、酱羊肉、酱猪头肉、酱肘子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月盛斋就是以酱牛肉闻名京城的老字号。月盛斋开业于干隆四十年(1775年),位于天安门广场东侧的户教街(现历史博物馆),是一位名为马庆瑞的回民创办的。
月盛原来是一个肉摊,摆在前门与箭楼之间的荷包巷内,主要经售牛肉等。店铺开设后,取名月盛斋。
月盛斋是根据穆斯林风俗,取"生意像斋月一样兴盛"的吉祥之意。
清朝末年,由于月盛斋的酱牛肉风味独特而名声远扬,并被列为清宫内御膳房的食谱,成了供奉皇室的商号,还有了出入皇宫的"腰牌"。
到20世纪30年代,店铺又增添酱羊肉。新增酱羊肉味道鲜美,配方独特,肉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再一次受到人们的喜爱。
月盛斋炖肉用的佐料是祖传秘方,店铺煮肉的汤,不断续水,延续近百年,被誉为"百年老汤";切肉的刀也因世代相传,被誉为"百年老刀"。
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店铺因八国联军侵占北京而歇业,"百年老汤"也被倒掉。1956年,实现公私合营;1958年,因扩建天安门广场,店销迁到前门外大街;"文革"中间,店铺曾改称"北京市酱牛羊肉商店",后又改称"京味香"商店;1994年,店铺恢复"月盛斋"老字号,并在南郊建有1200平方米的酱牛羊肉生产车间,以供应首都各阶层人需要。
复顺斋也是一座自产自销酱牛肉的老字号,其创办历史已有300多年。
复顺斋位于前门外大栅栏粮食店街北口。清康熙年间由刘氏家族创办,因此,人们称之为"刘家老铺",原址在前门外大栅栏门框胡同南口。
复顺斋的酱牛肉,无论是肉质、色泽,还是加工方面,都堪称一流,清代被选作宫中御膳佳肴,曾有"味冠京华"的美名。
1949年后,复顺斋为保存和发展民族传统风味食品的生产,将其门市部迁至现址,生产车间迁至粮食店街南口。经过对铺面的扩展和整修,以及设备的不断完善,使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并继续保持着"刘家老铺"的传统特色,深受顾容的欢迎。
京城着名肉铺恒瑞老号位于西单报子胡同口,于清光绪十六年(1890年)由一个姓马的人创办的。原址在闹市西单二道街,字号恒顺公。1911年迁至报子胡同口,易名恒瑞老号。
恒瑞老号的酱牛肉是北京有名的特味食品之一。选用嫩牛肉,辅以砂仁、豆蔻、丁香、肉桂、大料、小茴香酱制而成。特点是烂土而不碎,肉质鲜嫩,酱味浓郁,色鲜味美。解放后,增添人员和设备,继承、发展其传统风味食品。
天福号是以酱肘子闻名京城的老字号,于清干隆三年(1738年)开业,位于西单路南复兴门内大街12号。原址在西单牌楼东北角,由山东人刘玉章创办。
天福号是经营生猪肉和熟肉制品的肉食老店,其中以酱肘子最为有名。
天源号原为山东人刘玉章和一个山西人合伙开办,不久,山西人撤股,为刘家独资经营。
据说有一次刘家煮肉时,由于肉煮的时间过长,烂在锅里,他们将软烂如泥的肘子凉凉后出售,顾客觉得别具独特风味。后来刘家就专门烹制这种酱肘子。由于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味道鲜美"从此名声大震。
清光绪年间,该店的酱肘子被选为清宫御用佳品,清状元陆润库还特为该店题词"四远驰名"。20世纪40年代,因连年战乱,生意逐渐衰落。
⑸ 老北京酱肉 有名的牌子有哪些是不是天福号很好
极力推荐天福号
天福号始创于清干隆三年(即公元1738年)的,创始人是清干隆年间的山东掖县人刘凤翔,近二百七十年来,天福号生产的“酱肘子”一直以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等特点而享誉京城,1999年公司为了扩大发展,再上一层楼,在顺义空港工业区购地20亩,兴建了一座现代化的综合型肉类加工厂,其建筑规模14000平方米,职工近千人,其中技术人员百十余人,产品品种增至70余种。2006年,天福号的生产规模已经无法适应每年上亿元的销售,因此,天福号领导班子及时做出对天福号现有生产车间进行改扩建的决定,除增加2200平方米的生产车间外,公司还投入巨资购置了大量先进生产设备,改造后的天福号将拥有日产20吨的生产能力,年销售额也将突破2.5亿元人民币北京天福号食品有限公司是一家具有近27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企业,它的前身是久负盛名的天福号,创始人是清干隆年间的山东掖县人刘凤翔。
天福号生产的“酱肘子”以其“肥而不腻、瘦而不柴、皮不回性、浓香醇厚”等特点而享誉京城,五香小肚、茶肠、哈尔滨红肠、三文治火腿、酱猪肝、酱牛肉等产品也因口味独特而被广大消费者所喜爱。天福号可生产中西式产品70余种,逐步形成了以酱肘子为龙头,带动其它产品共同发展的生产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