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洋芋搅团
洋芋(也叫薯仔)搅团是母亲老家的吃食。小时候母亲做过几次,我们兄弟姐妹都不喜欢吃,母亲就不再做了。
2017年8月去陇南玩,住在了武都老市区。早上去找吃的,才知道这里的人早餐就喜欢吃米皮、面皮,搅团这些。没得选,我们就各样都吃了一点,就这一尝,勾起了基因里对食物的记忆,从此不再讨厌吃搅团。
吃洋芋搅团是在成县西狭颂景区出口处,有个小吃摊用木锤锤击着木桶中的洋芋,木锤击打下的洋芋搅团粘性十足,看着很好吃。正好走了那么久,也饿了,就在那儿吃了起来。配菜(料)很少,就一些油泼辣椒和一些汁水,一点咸菜,但吃起来口感不错。
搅团这种食物,要说是甘肃的特色美食,但敦煌这边不吃。我有个朋友是敦煌本地的,我特意问了她,她专门又问了她妈妈,确定敦煌这边没这种吃法。
青海也吃搅团。我原来有个同事是青海人,做搅团、散饭做的特别好。有个周末的下午,他招待我们好几个同事去他家吃玉米面散饭,荞面搅团,还做了好多配菜。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只是当时的我食物基因还没打开。
我母亲老家在甘肃武威,甘肃陇南,天水那一带也喜欢吃搅团。刷快手看到陕西人也吃。我知道的搅团大多是玉米面,白面和荞面的,做洋芋搅团的不多。
对食物的偏好会随着年龄有所变化。有一阵子我特别喜欢吃洋芋泥,去饭店必点,自己在家也喜欢捣鼓。煮熟了洋芋,按压成泥,放点点盐,一点黄油,撒点胡椒粉,挤点番茄沙司,就很美味。也做过加入酸奶,放青红彩椒,放鸡丁,火腿肠,放玉米粒等各种口味的洋芋泥。喜欢吃洋芋搅团应该也基于爱吃洋芋泥。
这两年我会主动要求母亲做洋芋搅团吃,越吃越喜欢洋芋搅团那又沙又滑的口感。都说甘肃人洋芋蛋,随着年龄越来越老,原来排斥的食物慢慢地接受了,基因真的有记忆。
洋芋搅团看着做法并不难,选黄芯的又粉又沙的洋芋,去皮切成块或厚厚的片,放入适量水里加盖开火,锅开后调小火煮,煮那么八、九分钟,开盖插入筷子试一试洋芋是不是熟透了。确认熟透了就可以用筷子搅起来。洋芋已经煮熟,所以搅起来也容易碎,在搅的过程中,我想是为了增加粘性,需要撒入大约一把的白面或者是玉米面粉(我母亲的做法),边搅边撒,洋芋搅团就团成又软又滑的凉粉状,继续搅,再搅它个八、九十圈,搅团越来越粘,此时关火盖上锅盖,焖个五六分钟,一锅又沙又滑的洋芋搅团就可以吃了。
吃搅团配菜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在快手上总见陕西人是给搅团浇上一种酸汤,配上些绿色的蔬菜。我母亲喜欢吃酸口味的炒白菜,我是各类菜都行,不过吃来吃去,感觉洋芋搅团最佳拍档应该是韭菜。韭菜炒鸡蛋,韭菜炒肉丝,都特别提味。
每个地方都有自己食物的偏好,是地理位置,气候条件还有当地生产种植条件决定的。当时洋芋在母亲老家可能是最易成活,种植较多的当主食的食材。想着法子让每顿吃的洋芋变换不同做法,吃出满足感,可能也是洋芋搅团在母亲老家兴起的原因吧。
2. 武威美食有那些
1,凉州“三套车”
凉州“三套车”,是指凉州行面、腊肉、冰糖圆枣茯茶,为大众化的美食,被称为凉州快餐。
2,中秋大月饼
凉州大月饼,除了千层饼变形的色泽花纹十分漂亮外,最大的特点就是“大”。
3,浆水面
做好的浆水面看上去嫩黄柳绿,红油浮面,酸辣可口,色味俱佳。制作浆水面,面条的种类不拘,擀压拉均可,关键在于浆水沤制的好坏。
4,米汤油馓子
米汤油馓子是凉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汤用凉州特产黄米和少许扁豆调入砂锅用旺火熬成,再将少许面粉或玉米淀粉打成糊状兑入。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食品。
5,面皮子
酿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
6,人参果
武威张义镇、黄羊川镇、十八里堡乡均产人生果,其生长在海拔2200米、气候寒凉,土壤、空气无污染的特殊地理环境中,无核,口感爽脆,淡雅清香,不酸不涩。
3. 跪求;武威市凉州区凉州市场里油炸薯仔片的具体做法(越详细越好)
先将薯仔去皮洗净,然后切成片放到沸腾的油锅里炸干,在捞出来撒上调料即可。凉州市场里的油炸薯仔片很不卫生的,建议你在家自己做,自己做出来的味道跟人家卖的也差不到哪去
4. 甘肃小吃洋芋搅团怎么做
这个东西实际上是甘肃武威的特色小吃。因为新疆昌吉州奇台、木垒、吉木萨尔(习惯称“东三县”)的居民,很多都是甘肃武威的移民,他们的饮食习惯基本上保持了原来家乡的作法和味道。这个东西正宗的叫法是“桑岳搅团”,因为武威人把洋芋称为“桑岳”(音)。
锅里倒油,多倒一点,因为还有蒜要用油泼一下。油热以后舀两勺放到蒜泥里,迅速搅匀。炒菜的锅不要洗,开火,倒少许醋,放盐,五香粉,花椒粒,加入少许的水,等待睡开,然后关火备用。薯仔蒸好取出来以后,稍微晾凉一些,去皮。最关键的步骤来了,一般专业人士会有一个很大的木槽,用木头锤子来捣碎,捣成泥状,家里可以选择用啤酒瓶在案板上碾,碾成黏稠状,碾得久一点会比较劲道。准备一个空碗,铲一些薯仔泥,舀上炒的菜或者放咸菜也相当不错,再放上蒜泥,最后淋上辣子油,当当当当,一碗美味的洋芋搅团就做好啦,然后就可以开吃!
5. 武威有哪些名优小吃
1.职业中专旁边的“贵人茶秀”鸡和排骨很不错! 2. 共和街新开的 “ 无奇骨汤麻辣烫 ” 的米线和涮菜也都比较好吃! 3. 香茗居对面的巷子里的 “ 钱师傅 ” 川菜点也不错! 4. 武威日报社对面 “ 假日会所 ” 的红烧肉炒大饼、和浇麻鸡、咸肉虎皮辣子 5. “ 大红袍 ” 的香水鱼 6.靶场的麻辣烫以及面皮子 7. 卫校旁边的辣子鸡 8. 海藏路的果木烤鸡 9. 凉州市场阿里巴巴的丁丁炒面 10. 北关市场韩姐姐的腊肉 11.勤俭巷的丁记面皮和羊肉香头子 12.共和街中段有家 “ 冷锅干汁麻辣汤 ” 也不错 13.凉州市场旁边骨里香地鸡翅膀 14.小南街的大卤面也不错 15.共和街巷口的无烟烤肉城的酸辣羊肚子 16.核工业182里面的那家四川麻辣面皮 17.十八中门上的许兰英面皮子 18.共和街中段大鱼头小炒.里头有个鸡做的好吃, 还有汤 19.杨府巷的老坎串串香 20.金海盛宴和伊宁斋的涮羊肉 21.市医院对面小道道里的王米汤 22.北关市场白记三套车 23.共和街西口对面吉家面皮子 24.东关什字任凉面 25.老武双路秦家羊肉馆的大盘鸡 26.长城路口的沙米粉. 27.小北街黑三烤肉. 28.西关文化宫大胡子烤羊肉 29.市医院对面的大一钻牛肉菜面 30.小北街的刀削臊子面 31.鼓楼巷西口的豪华拉条子(尤其过油肉拌面) 32.西大街太平巷的全家乐菜锅子(尤其肘子肉和牛肉的) 33.凉州医院对面的金华腊肉 34.浙江大厦下面的卖的鸭食管 35.凉州市场的于老二和于老四的炒拨鱼(老二的茄辣子肉、老四的白菜粉条肉) 36.凉州市场于老二旁边的姜皮子粉汤 37.再就业市场的有一家麻辣烫特别是现做薯仔粉很好吃 38.九条岭办事处口子上的德林行面 39.朱师傅糊辣羊蹄(凉州市场) 40.小南街的马玉海的菜面 41.小南街香姥姥焖锅不错 42.吉家面皮子旁边的食为天里的洋芋搅团. 43.市运管局对面的任记牛羊杂碎 44.共和街老回民大盘鸡 45.大众市场里面的炒搓鱼(汉民)和烤鱼(回民) 46.文化宫里大胡子的羊头(烤的和煮的) 47.西凉市场南口的秦家羊肉馆 48.市电力局对面的江源蓬灰牛肉面 49.西苑小区里面的炸宽粉和炸饼子 50.西郊公园对面的建国行面 51. 位于小南街南口的李记行面,相当不错! 52. 靶场的柴记臊子面 53. 麻一刀沙锅面.这个味道还行,主要是老板干净,吃的也舒心。位置就在深蓝2店旁边那个巷子里了。 54. 李记美食(酸儿辣女)喜欢米粉的MM们,就一定要记住这个名字。本人认为,武威的米粉,还是这些的最好吃。位于麻一刀 斜对面! 55. 大卤面。 这个卤面味道很地道。不信试试看,再切上10块钱的腊肉,一杯伏茶。不错不错,比3套车好吃多了。位于 李记美食 正对面。 56. 勤俭巷 里的那个羊肉香头子。 吃一碗非常非常舒服。位于勤俭巷内。 57. 种子巷的一品天下茶屋的大盘鸡. 58. 共和街的巴渝麻辣烫 59. 靶场凉亭下面的麻辣烫 60. 二中斜对面张牛肉的炒面 61. 天虹网吧楼下的杨师傅(各类面食) 62. 凉州市场的馋丫头酸辣粉 63. 凉州市场的云贵米线 64. 位于小南街的于保年面皮子 65. 一中巷子三监家属楼的关东煮 66. 东小井里面明清茶屋里的碱面、牛头皮及各类面食 67. 位于凉州区法院西侧20米处有个特色炒米饭(个人推荐:酸菜炒米饭) 68. 位于大井巷里面的四川特色面食店(担担面、肥肠面、肥肠粉等) 69. 位于南大街大红袍旁边的29元小公鸡 70. 位于东大街的菜青青火锅里面的牛蛙虾 71. 位于凉州市场(熟食区)有个香酥饼、咸的(我吃了20年了) 72. 武南的雅士居的烤鸭子 73. 体校院内(台湾人的别墅)炕锅羊排、太好吃啊 74. 小北街上有家“杨老厨”川菜,那里的乳鸽汤,羊肉汤,枸杞汤等品种较多,价钱也不贵,5-8元小碗,很有特色,红烧酸菜鲤鱼也很好吃,价位不高
6. 武威的特色美食是什么
1、凉州“三套车”
土门镇的酿皮却以其独到的制作工艺和风味,在西北酿皮子中独树一帜。酿皮子是一种独特的面食,既可作为主食,也可作为零食,清凉可口,开胃解暑。
2、凉面
凉面的制作用精粉兑蓬灰(一种绿色食用碱),掺入少量的清油,反复揉揣,揉好后要“饧”三四个小时,然后根据需要拉成各种形状,或细、或粗、或宽等。煮好,放进凉水激两遍,然后用清油“拌”两遍。
3、米汤油馓子
米汤油馓子是凉州特色小吃之一。米汤用凉州特产黄米和少许扁豆调入砂锅用旺火熬成,再将少许面粉或玉米淀粉打成糊状兑入。这是一种经济实惠的风味食品。
4、面皮子
酿皮子是面粉制的食品,色泽晶莹黄亮,半透明如玉,切成筷子粗细的长条状食品,再加上酱油、香醋、蒜汁、辣椒油、精盐等调料即可食用。
5、大盘鸡
大盘鸡是武威人喜爱的食物,配菜一般是薯仔,也会根据个人口味,放入宽粉、粉条等,最后倒上一碗劲道的行面最香不过。
7. 武威的名小吃有那些
武威饮食文化,兼容并蓄,南北口味融为一体。其风味食品历史悠久,制做精细,品种繁多,如绝代佳人般秀色可餐,最大的特点是经济实惠。小吃有:面皮、油炸糕、米汤油馓、炸油馓子、满族饽饽、燕窝酥、青粉、黄粉、沙米粉等。
8. 武威花之林怎么消费
可以根据自己的人数和自己的喜爱的口味进行不同的选择还是非常合适的很经典的一个餐厅。 以下是其有特色的套餐 花之林4-5人餐
· 椒麻鸡片(1份)
· 招牌油泼鱼(1份)
· 手撕老豆腐(1份)
· 青笋炒木耳(1份)
· 炝锅薯仔片(1份)
· 菌汤(1份)
· 茶水(1壶)
· 米饭(一窝)
· 餐具(免费)
花之林6-8人餐
· 特色金鳟鱼(1份)
· 香辣牛头肉(1份)
· 香菇焖鸡块(1份)
· 干锅三鲜(1份)
· 苦瓜炒蛋(1份)
· 小油菜炒圆菇(1份)
· 香辣牛蹄筋(1份)
· 米椒苕皮(1份)
· 回味玉纸粉(1份)
· 爽口素三鲜(1份)
· 菌汤(1份)
· 茶水(1壶)
· 餐具(免费)
· 米饭(1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