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酱牛肉应该用牛哪个部位的肉
选用牛腱子肉制作酱牛肉最为合适,也就是牛大腿部位的肌肉,因为牛腱子肉外面有层筋膜,做成卤味口感好,肉质有嚼劲且不会柴,而且牛腱子比较好切开并且摆盘美观,看着十分有食欲。
把清洗好的牛腱子肉放入清水中浸泡2个小时,这样可以泡出牛肉中的一部分血水以及杂质,从而达到去腥的效果,同时也能让牛腱子肉更加容易熟透,浸泡好之后再进行焯水,记住冷水下锅焯,这样才能将牛肉中的血水完全焯出,还能使肉质更加软烂。
红烧过程中要掌握好火候,这样烧出来的牛肉才入味,先用大火烧开锅,然后转小火煮1个半小时,时间到后关火,这时还不能取出牛肉,让其在卤水中浸泡1-2个小时,让牛肉充分入味,牛肉才会更美味。还要提醒大家一点,红烧过程中不要中途加冷水,否则会影响牛肉的口感。
2. 酱牛肉用牛的哪个部位最好
酱牛肉多为牛腰窝或者腱子肉,这样做出来的牛肉韧性十足,口感最佳。最正宗的酱牛肉则只取牛前腱,这样的酱牛肉有浓郁肉香但丝毫不腻,口感松软却又不失筋道。
酱牛肉
牛肉为主要原料,经过多种调味料的腌制而制成的一种肉制品,是源于内蒙古呼和浩特着名的特色名菜。优质酱牛肉色泽酱红,油润光亮,肌肉中的少量牛筋色黄而透明;肉质紧实,切片时保持完整不会松散,切面成豆沙色;吃起来咸淡适中,酱香浓郁,酥嫩爽口,不硬不柴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效。
配料:
烹饪步骤:
1.将牛腱子泡在冷水中解冻,中途换两次冷水,倒掉血水可以减少杂质和腥味。 小提示:卤牛肉选用腱子肉最合适,腱子肉就是牛腿上,膝关节上下的肌肉,与韧带(牛筋)纠结在一起,呈长条圆锥形,前腿叫前腱,后腿叫后腱。卤好后切开,肉中镶嵌着金黄色半透明的牛筋,形成漂亮的花纹,也叫“花糕”。《水浒》里的梁山好汉一进小酒馆,就点两盘牛肉两坛好酒,店小二端上来的,就是“花糕也似的”卤牛肉
2.我切了一半用,牛腱子两头的牛筋可是好东西,不要丢掉了,和牛肉一起卤,别有一番风味
3.将牛腱子放入锅中,加冷水和葱姜,煮沸汆水,锅边冒的这些浮沫就是带腥味的杂质和血水等,要撇掉
4.焯水后将牛肉用温水冲洗干净。此时不要用冷水,因为忽然遇冷,肉质热胀冷缩,容易变得更硬,不好入味。
5.将牛腱子和多的一条牛筋一起放入电压力锅中,将所有调料都加入温水中,倒入锅内,水量差不多盖住肉的表面就行。我是将所有香料打成了粉末,比装入纱布袋中更方便,也更容易入味。也可以不用压力锅,放入铁锅或砂锅中,小火慢慢焖炖,耗时更久一些
6.选择电压力锅的“牛羊肉类”,“焖炖”程序,启动开始。一般1小时左右就可以了。如果是老式压力锅,可能用时更短。要注意别把肉炖得太软烂,还是稍有筋道的口感好吃。牛腱子要好嚼,而且越嚼越香才最好
7.完成后从压力锅中倒入一个深盆中,这时候可以看到肉表层和牛筋都上色了。把肉继续浸泡在汤汁中放凉
8.晾凉后可以直接切片吃,或者把切好的厚片再放入汤汁中浸泡两三分钟再吃都可以
烹饪小贴士:
卤好牛肉剩的卤汁,可以重复使用。老卤汁可以用来烧菜,做火锅汤底,或者卤鸭胗鸭心鸭翅等卤味。老卤汁的味道独特,既有香料的香味,又有咸、甜、鲜味,再加上肉香味,重复煮沸留下来的都是精华
八角:有健胃镇痛、调中理气、祛寒湿,治疗消化不良和神经衰弱等功效。需要注意的是,有一种外形很像八角的“野八角”是有毒的,外形通常不是八个角,没有香甜味,使用的时候需注意。桂皮(肉桂):温肾壮阳,健脾胃,驱寒止痛。香叶(月桂叶):开胃理气,养肝补肾。多香果:抗菌杀菌,减轻胃胀,促进消化。小茴香:开胃散寒,但每日不可食用超过10克,否则对视力有副作用。草果:健脾、除痰、消食。砂仁:健脾消食。山奈:温中除湿,消食镇痛
3. 酱牛肉哪个位置的肉最好
如果是想要做出来正宗酱牛肉就是需要挑选更加新鲜的牛肉,大部分都是会使用牛腱肉,这个部位的肉质吃起来会更加的鲜嫩,不会觉得那么柴,而且还有很多人们会在做酱油的时候加入一些芹菜,这种配料的加入会让整体的味道更加散发出来清香,也可以丰富了酱牛肉当中单调的味道。
原料:牛腱肉2500克,芹菜125克,酱油250克,盐125克,白糖100克,大茴香30克,桂皮30克,大料10克,花椒15克,丁香2克,葱、姜各50克。
制作:1、将牛肉用盐反复揉搓,放入缸(盆)中掩制(热天需1天冷天需2天);
2、将腌制好的牛肉取出,用清水泡洗干净,放入沸水锅中浸烫5-6分钟,洗净血污,取出。切成大块,再放冷水锅中,加酱油、白糖、葱段、姜块以及扎成把的芹菜和布包调料袋(内有大茴香、桂皮、大料、花椒、丁香等);
3、旺火烧开,撇去浮沫,将汤汁调和成酱红色,改小火,保持汤水温度在95℃左右,慢煮约30分钟;
4、取出芹菜,再煮2个小时(中间需将牛肉翻动1-2次),待牛肉酥烂时,收浓汤汁,涂沫牛肉表面,晾凉,切片装盘食用。
原料:牛腱肉、葱姜、八角、花椒、桂皮、香叶、老抽、糖、盐、白酒等。
做法:
1、牛腱子肉放入清水中浸泡几个小时,其中更换几次水,直到水变得清澈,没有血渗出为止。
2、找一块纱布,将八角、桂皮、香叶、花椒等香料放入,用线封口。
3、锅中加入清水,水中加入半小杯白酒,将牛肉放入,开火煮,煮至牛肉颜色变白,体积缩小即可关火,然后将牛肉取出,用凉水冲洗干净备用。
4、电锅里放入牛肉,加入切片的葱姜,倒入一大勺白酒,加入一大勺糖,放入老抽和适量盐,最后将缝好的料包放入。
5、往锅中加入适量开水,盖上锅压上阀,定好时间(40分钟)即可,等凉后即可捞出切片。
小贴士:
1、做酱牛肉首先要选好肉,牛腱子肉是首选,连着点筋的其实最好吃。
2、牛肉要事先用清水浸泡,将血丝泡出后,成品味道更好。
3、牛肉先飞水然后再过凉,这样做出的牛肉烂而不散,口感极好,加入白酒去腥。
4、花椒、香叶、桂皮等香料放入自制纱布包里,比铁制的调料盒更容易散发味道。
加入老抽上色、盐调味,但一定记得加一勺糖,可以使酱牛肉的味道更鲜美。
4. 自己制作酱牛肉,牛肉应该选择牛的哪个部位呢
自己制作酱牛肉,牛肉应该选择牛的哪个部位呢?
1.酱牛肉用的牛腱子肉比较好。牛腱子肉是从膝关节到大腿的肉。用肉膜包裹,内藏筋,硬度适中,纹路规整,最适合煲炖食物。其肌肉束紧密,筋膜均匀分布于肉中,成熟切面具有美观透明的大理石纹理。而且圆弧形非常适合做凉菜。酱牛肉保留了牛肉的多种功能,如补中益气、强筋骨、养脾胃等。能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适用于筋骨虚弱、脸色发黄、气短乏力、贫血的人群。
4.红烧过程中,要掌握好温度,这样煮出来的牛肉才能入味。先用大火烧开锅,然后转小火煮一个半小时,时间到了再关火。这个时候不能把牛肉拿出来,让它在盐水里浸泡1-2个小时,这样牛肉才能充分入味,牛肉才会更美味。还要提醒大家,炖的时候不要加冷水,否则会影响牛肉的口感。
5. 卤牛肉哪个部位的肉最好
一般用牛腰窝或腱子肉。
卤牛肉要做得好吃,首先要选择合适的部位,是让口感更好的关键。一般用牛腰窝或腱子肉都可以更正宗的酱牛肉只用牛前腿的腱子肉。也就是牛腱芯也叫五花趾,也叫金钱腱花腱等等。一头牛就两根。有肉膜包裹的,内藏筋,硬度适中,纹路规则,形似一朵小红花,最适合卤味。
在选择辅料方面也是有讲究的,做酱牛肉的味道取决于调味料的搭配,不同的地区,辅料也不同。北方的酱牛肉一般会加入辣椒和黄豆酱讲究香醇味厚。而我们南方讲究醇香带甜,有的还要突出酱香,这是南北方卤水的差异。
注意事项:
1、原料选择及整理选用符合卫生标准的牛的腿肉、脊肉。先将牛肉切成重0.4~0.8公斤重的大块,用清水漂洗后放入锅中,每50公斤鲜牛肉加水25公斤,老姜0.3公斤,硝酸钠25克煮开,过红即行捞起(肉块切开后,切面呈现粉红色),目的是除去血腥。
2、制卤按卤汁基本配方称好各种辅料,香料用纱布包好,煮开即为卤汁。
3、卤制根据产品风味要求,将调味卤汁中的配料下到卤汁中(味精要等牛肉起锅前再下),再放入煮过红的牛肉,旺火烧开后改用文火焖30~60分钟(视牛肉老嫩而定),起锅即成不同味道的卤牛肉。
6. 酱牛肉用牛的哪个部位最好吃
做酱牛肉需要用牛腰窝肉或牛腱子肉,最为正宗的酱牛肉多使用的是牛前腿的腱子肉,因为这个部位的牛肉做酱牛肉食用口感最好。牛身上不同部位的肉有着不同的质感,烹饪方式更是不一样:一、牛颈肉:这个部位的肉肉纹较乱,但是肥瘦兼有,肉质干实,适合做成牛肉丸,做汤也是非常好的。二、肩肉:这个部位的肉有着较细的纤维
7. 酱牛肉用牛的哪个部位
酱牛肉主要选择牛腰窝肉或者牛前腱肉。最正宗的酱牛肉会选择牛前腿的腱子肉,用腱子肉做出来的酱牛肉口感更佳。
酱牛肉用牛的哪个部位
酱牛肉是来自内蒙古呼和浩特着名的特色名菜之一,其主要是以牛肉为主要原料,混合多种调味品腌制而成。
酱牛肉一般会选用牛的腰窝肉和前腱肉,另一些地区也会选择用小牛的前腿、腹肋、胸口或腱子等部位的精肉。
用这些部位制作出来的酱牛肉会带有浓郁的油脂香味,瘦嫩相宜,吃起来不仅不腻,而且口感松软又筋道。
除了对牛肉原料的选择以外,其次就是对酱牛肉调料的选择。一般来说,酱牛肉常用的调料有丁香、砂仁、豆蔻、白芷或肉桂等。
准备好这些大料之后,按照一定比例装入纱布袋中,再加黄酱、葱段、老汤和盐熬煮成酱卤汁;最后将切了片的酱牛肉放进去腌制即可。
在制作酱牛肉的时候,不能把牛肉放入锅中焯水。焯过水的牛肉肉质就会变紧,再进行腌制的话就不会入味,影响酱牛肉的口感。
之后,把腌制完的酱牛肉捞起来晾凉,再把酱牛肉的酱卤汁烧开。将晾凉的牛肉放进去再次大火煮开,再转中小火煮上半小时。这样才算制作完毕。
8. 牛肉哪个部位适合做酱牛肉
做酱牛肉需要用牛腰窝肉或牛腱子肉,最为正宗的酱牛肉多使用的是牛前腿的腱子肉,因为这个部位的牛肉做酱牛肉食用口感最好。
把牛腱子切成几个小块,泡入清水两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