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鲁肃是怎么死的:
公元217年(建安二十二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鲁肃(172年-217年),字子敬,汉族,临淮郡东城县(今安徽定远)人,中国东汉末年杰出战略家、外交家。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周瑜为居巢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三千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
建安二年,鲁肃率领部属投奔孙权,为其提出鼎足江东的战略规划,因此得到孙权的赏识。建安十三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主降,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此后鲁肃为索取荆州而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然而却无功而返。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❷ 三国里鲁肃是怎么死的
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
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黄龙元年(229年),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过去鲁子敬曾经说道此处,可谓明于事势矣。”
当大帝迁都建业时,与将相文武大会,跟严畯说:“我过去把鲁子敬比作邓禹,当时你们争论没有停止过,现在又觉得如何呢?”严畯退席说:“我不明白这个意思,觉得夸赞鲁肃太过了吧。”
大帝说:“过去邓仲华见到光武帝,当时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抚河北,行大司马事,光武帝最初并没有帝王的志向,是邓禹劝说他光复汉业,追索源头,开端是邓禹之议啊。
子敬为人豪爽有奇略,与我最初相谈,便涉及帝王基业。这点与邓禹相似,我才这么比较。这是有原因的,不是我偏爱他。”严畯于是佩服。
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假节、夏口督,他治军严整, 有才干,于274年病逝,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
(2)鲁肃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东汉建宁五年(172年)出生于一士族家庭;幼年丧父,由祖母抚养长大。他体貌魁伟,性格豪爽,喜读书、好骑射。东汉末年,他眼见朝廷昏庸,官吏腐败,社会动荡,
常召集乡里青少年练兵习武。他还仗义疏财,深得乡人敬慕。当时,舒人周瑜为居巢(今巢湖)长,因缺粮向鲁肃求助,鲁肃将一仓3000斛粮食慷慨赠给周瑜。
从此,二人结为好友,共谋大事。建安二年(197年),鲁肃率领部属百余人随周瑜到江南投奔孙权。孙权甚喜,请教天下大计。
鲁肃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唯有鼎立江东,以观天下。”建安十三年,曹操率20多万大军南下。孙权部下多惧曹军势力,是降是和,大家意见纷纷,莫衷一是,
而鲁肃与周瑜力排众议,坚决主战。鲁肃私下劝孙权说:“我们这些做臣子的投降曹操,仍可谋得一官半职,你若投降可就没有安身之地了。”孙权醒悟,决心抗曹。
接着鲁肃与周瑜又建议孙权联合刘备,共抗曹操。结果,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从此,奠定了三国鼎立格局。
赤壁大战后,鲁肃被任命为赞军校尉。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4000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又被授为横江将军。鲁肃是继周瑜之后吴国最重要的名臣名将之一,建安二十二年去世,终年46岁。
❸ 三国演义里鲁肃怎么死的
在小说《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以一个老实人的形象出现,孙权继位后为周瑜推荐,仕于孙权,为孙权谋划战略,深受器重。赤壁之战时,鲁肃力主抗曹,出使联合刘备,并协助诸葛亮、周瑜说服孙权。鲁肃为人忠厚老实,不忍周瑜陷害诸葛亮,多次协助诸葛亮脱险。赤壁战后,鲁肃在诸葛亮的设计下,成为保人,将荆州“借”予刘备,此后多次讨要不成,处于两难的境地。周瑜去世后,鲁肃代周瑜成为水军都督,数年后病逝。
❹ 鲁肃是怎么死的,他的性格如何
鲁肃[1](172~217年),字子敬,身高约合现今1.8米,临淮东城(今江苏泗洪临淮镇,另一说安徽定远县东南三官集)人,汉族,三国时期东吴着名政治家、外交家和军事家。他不但治军有方,闻名遐迩,而且虑深思远,见解超人。《三国演义》将其塑造成一个忠厚老实之人,忽略了他的才能,这是错误的。鲁肃出生时其父就去世了,和祖母共同生活。鲁肃家中异常富有,但由于祖辈无人出仕为官,鲁肃的家庭虽然资财丰足,但并不属于士族阶层,只是那种在地方上有些势力的豪族。据考,鲁肃体魁貌奇,少时就胸有壮志,好出奇计,且爱击剑骑射。鲁肃性格好施舍别人。由于家道殷富,他常招聚少年,一起讲兵习武。晴天,偕众往南山(今江苏盱眙山的古称)射猎,阴雨,则聚众讲习兵法,以此练习武艺。周瑜病危,写信给孙权,推荐鲁肃代替自己。信中说:“当今天下,方有事役,是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得良将以镇抚之。鲁肃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之日,所怀尽矣”(《三国志·吴书·鲁肃传》)。孙权采纳了周瑜的建议,当即任命鲁肃为奋武校尉,接替周瑜统领部队。周瑜私属部队四千多人,以及原来的奉邑四县,全都转归鲁肃所有。鲁肃开始时驻守江陵,后移兵下驻陆口。威望恩义,大行于众,部属增加万余人,被任命为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214年),随孙权攻破皖城,改任横江将军。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三国志·吴书·鲁肃传》)。鲁肃遗腹子鲁淑长大后,历任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假节、夏口督,他治军严整,有才干,于274年病逝,由其子鲁睦承袭爵位并统领兵马。鲁肃墓地至今说法不一,据《帝乡纪略》、历代《泗州志》、《泗虹合志》记载:“鲁肃临淮人。《三国志》:‘肃卒于临淮’,明嘉靖中其碑尚存。”殁后归葬故里,此属常理。根据旧志推论,鲁肃墓已没于泗洪县临淮镇南境的洪泽湖中。鲁肃故里临淮镇粮管所院内现仍保留“子敬泉”井一口,该井位于池塘正中,上置角亭,井水高于井外池水二尺许,为一奇观。 裴松之《三国志注》引《吴书》说,鲁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严整,禁令必行。虽在军阵,手不释卷。又善言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现在看来,这评价颇为得体公允。总之,鲁肃是一个又伟大又可怜的人。
❺ 三国时吴国的鲁肃是怎么死的
鲁肃生于公元172年,病死于217年(建安二十二年)。 《裴松注*三国志*.卷五十四·吴书九》载:“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吴书曰: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裴松注)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❻ 鲁肃怎么死的
应该是病死的!!!
《三国演义》是小说,不足为凭!
摘录《三国志》(正史)原文:
《三国志》
晋·陈寿撰,宋·裴松之注
吴书九
周瑜鲁肃吕蒙传第九
先是,益州牧刘璋纲维颓弛。周瑜、甘宁并劝权取蜀,权以咨备,备内欲自规。仍伪报曰:“备与璋托为宗室,冀凭英灵,以匡汉朝。今璋得罪左右,备独竦惧,非所敢闻,愿加宽贷。若不获请,备当放发归于山林。”后备西图璋,留关羽守。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及羽与肃邻界,数生狐疑,疆场纷错,肃常以欢好抚之。备既定益州,权求长沙、零、桂,备不承旨,权遣吕蒙率众近取。备闻,自还公安,遣羽争三郡。肃住益阳,与羽相拒。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肃因责数羽曰:“国家区区本以土地借卿家者,卿家军败远来,无以为资故也。今已得益州,既无奉还之意,但求三郡,又不从命。”语未究竟,坐有一人曰:“夫土地者,惟德所在耳,何常之有!”肃厉声呵之,辞色甚切。羽操刀起谓曰:“此自国家事,是人何知!”目使之去。备遂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
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权称尊号,临坛,愿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肃遣腹子淑既壮,濡须督张承谓终当到至。永安中,为昭武将军、都亭侯、武昌督。建衡中,假节,迁夏口督。所在严整,有方干。凤皇三年卒。子睦袭爵,领兵马。
❼ 三国演义里的鲁肃 字:子敬是怎么死的
鲁肃是因病去世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四十六岁。孙权亲为举办丧事,并参加了他的葬礼。诸葛亮也为他举哀。孙权始终不忘鲁肃在东吴政权创立过程中所起的重要作用。黄龙元年(229年),在他称帝登坛祭天时,他对公卿们说:“过去鲁子敬曾经说道此处,可谓明于事势矣。”
当大帝迁都建业时,与将相文武大会,跟严畯说:“我过去把鲁子敬比作邓禹,当时你们争论没有停止过,现在又觉得如何呢?”严畯退席说:“我不明白这个意思,觉得夸赞鲁肃太过了吧。”
大帝说:“过去邓仲华见到光武帝,当时光武帝在更始帝手下,抚河北,行大司马事,光武帝最初并没有帝王的志向,是邓禹劝说他光复汉业,追索源头,开端是邓禹之议啊。
子敬为人豪爽有奇略,与我最初相谈,便涉及帝王基业。这点与邓禹相似,我才这么比较。这是有原因的,不是我偏爱他。”严畯于是佩服。
(7)鲁肃怎么死的扩展阅读
赤壁大战后,鲁肃常被孙权比作东汉开国元勋之首——邓禹。孙权专门为鲁肃而设立赞军校尉一职。周瑜逝世后,孙权采纳周瑜生前建议,令鲁肃代周瑜职务领兵四千人,因鲁肃治军有方,军队很快发展到万余人。
孙权根据当时政治军事形势需要,又任命鲁肃为汉昌太守,授偏将军;鲁肃随从孙权破皖城后,被授为横江将军,守陆口。
此后,东吴夺取了荆州三郡,鲁肃率兵抵御关羽,并邀荆州守将关羽相见,而关羽不敢相逼。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去世,终年46岁,孙权亲自为鲁肃发丧,诸葛亮亦为其发哀。
❽ 三国人物鲁肃怎么死的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鲁肃病逝,享年46岁。孙权为其主持丧事,亲临其丧葬现场。与此同时,诸葛亮也为之发丧。
《三国志·鲁肃传》:肃年四十六,建安二十二年卒。权为举哀,又临其葬。诸葛亮亦为发哀。吴书曰:肃为人方严,寡于玩饰,内外节俭,不务俗好。治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军陈,手不释卷。又善谈论,能属文辞,思度弘远,有过人之明。周瑜之后,肃为之冠。权称尊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鲁子敬尝道此,可谓明于事势矣。”
❾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是怎么死的在哪一回当中
鲁肃画像 三国时代,人才辈出,群英荟萃。读过《三国演义》的人,无不知东吴的鲁肃。在三国众多人物中,鲁肃是其中比较特殊的一个。鲁肃(公元172-217),是真实存在的一个历史人物。甚至可以说,在《三国演义》中和历史相差最大的人物就是鲁肃了。 小说中 鲁肃是个“和事老” 在《三国演义》里,鲁肃完全被描述成一个忠厚而又平庸、没什么大用处的“老好人”。在小说、戏曲和电视剧中,鲁肃出场最多的戏是在赤壁之战前后,纯属一个被诸葛亮和周瑜两方都耍得团团转的“和事老”,除了为人忠厚老实以外,根本没有什么别的优点,比如写诸葛亮“草船借箭”一节,诸葛亮偕鲁肃同去,一个成竹在胸,一个被蒙在鼓里;一个谈笑自若,一个惊慌失措。 尤其是《三国演义》“关云长单刀赴会”一节描写,率军驻守长江的鲁肃在被孙权多番埋怨的情况下,为讨回荆州,设下刀斧手请关羽赴宴,想趁机加害关羽,不想“偷鸡不成蚀把米”,被将计就计的关羽识破计谋、挟持震慑住,结果不仅未达到目的,反被关羽耍了回威风。 也许读者会问:如果鲁肃真是这样的人,周瑜临终怎么会举荐鲁肃代替他做大都督呢?这讲不通啊。史学家认为,《三国演义》毕竟是小说,不是正史。文学作品中演义出太多的虚构成分。《三国演义》是以刘备、诸葛亮、关羽等为主人公,以蜀汉为正统写作的小说,为了突出主人公的英雄形象,所以片面丑化、贬低了其他方面的人物形象。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显然不全是小说中描写的那样。 探故里 临淮留有“子敬泉” 泗洪县临淮镇,是位于烟波浩淼的洪泽湖西北岸的一个水乡小镇。这里是鲁肃的家乡。《三国志》、《帝乡纪略》、历代《泗州志》、《泗虹合志》等均记载:“鲁肃临淮人。” 记者日前来到临淮镇。在位于临淮镇中心的粮管所院内,有一处占地数十亩的荷花池,池中央立着一座六角飞檐的亭子,上书“子敬泉”三字。子敬,是鲁肃的字。亭下有一口古井,井水深邃。亭壁刻有鲁肃生平简介。当地文物部门干部介绍,这是三国名将鲁肃家井。为保护这一珍贵文物,临淮人民砌桥筑亭,并将古井修葺一新。现今临淮镇的二河村,原名焕灯村,相传古时村上有鲁家庙,鲁肃常来祭祀上香,每敬香一次,庙上悬挂的佛灯都要更换一次,后人们将此村改名焕灯。 《三国志》、《泗虹合志》记载,鲁肃,出身仕族地主,生于东汉灵帝熹平元年(公元172年)。襁褓中丧父,由祖母抚养成人。少时的鲁肃,身材魁梧,相貌奇特,胸怀壮志,乐善好施。大地主,为人仗义轻财,很有游侠风味,和小说中老好人式的文官形象不同,其实他很勇敢的。 东汉献帝建安三年(公元198年),周瑜官为居巢(今安徽桐城)长,“将数百人故过候肃,并求资粮”,鲁肃毫不犹豫,慷慨地满足了周瑜的要求,“(鲁)肃家有两囷米,各三千斛,肃乃指一囷与周瑜”,两人从此结为好友。相传他俩曾掘地接泉,以水当酒,喻示“君子之交”清如水。后来鲁肃家人将此泉用砖砌成水井,起名“子敬井”,又名“子敬泉”。 随着形势的发展,群雄并起,为了避害,鲁肃对其部属说:“……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至东土以观时变乎?”部属皆从命。于是,男女一行300余人,南往居巢投奔周瑜。汉代是不允许随意搬迁的,官府派人来追,他把盾牌立在地上,“引弓射之,矢皆洞贯”,吓跑了追兵。 看历史 “孙刘联盟”展雄略 汉建安五年(公元200年),孙策遇刺身亡,弟孙权继位。在周瑜的引荐下,鲁肃与孙权“合榻对饮”,议论时事,鲁肃劝孙权成王霸之业。据《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载,鲁肃向孙权献策说:“汉室不可复兴,曹操不可卒除,为将军计,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这就是后世称为“榻上策”的着名战略构想,此构想堪与诸葛亮《隆中对》媲美。诸葛亮提出“孙刘联合”,这点鲁肃也想到了。公元208年赤壁大战时,鲁肃为赞军校尉。他首先向孙权提出了联刘拒曹的战略方针,并出使刘备处,促成孙刘联盟。此战略对于赤壁之战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进而形成了三国鼎立的局面。 赤壁之战后,鲁肃又从大局出发劝孙权把南郡暂时“借”给刘备。然后刘备到京口来见孙权,吕范劝孙权扣留刘备,遭到鲁肃的反对。他建议放刘备回荆州,孙刘联合共抗曹操。因为他看得很清楚,虽然曹操北退,实力未损,江东水军厉害,却缺乏骑兵,这时候即使并吞荆扬两州,也只能采取守势,情况将会变得非常危险。而且,荆州与东吴素来有仇,孙权势必无法很快安定荆州的人心。 单刀会 子敬才是真英雄 历史上的“单刀赴会”确有其事,但与小说描写相反,“单刀赴会”的孤胆英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按照《三国志·吴志·鲁肃传》和《吴书》的记载,“单刀赴会”而将对手震慑住的不是关羽,而是鲁肃。并不是关羽到鲁肃那里去赴会,而是鲁肃到关羽那里去赴会。 公元210年,周瑜病逝,推荐鲁肃继任。鲁肃被孙权任命为奋武校尉,领周瑜军,驻扎在江陵。后转屯陆口,被授予汉昌太守、偏将军。《三国志》:“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四千余人,奉邑四县,皆属焉……肃初住江陵,后下屯陆口,威恩大行,众增万余人,拜汉昌太守、偏将军。十九年,从权破皖城,转横江将军。” 公元215年,刘备夺取了益州后,孙权向刘备索要“借”去的荆州。刘备不答应,孙权恼怒,双方剑拔弩张,孙刘联盟面临破裂。在这紧要关头,鲁肃为了维护孙刘战略联盟,不给曹操可乘之机,决定当面和关羽商谈。《三国志·吴志·鲁肃传》:“肃邀羽相见,各驻兵马百步上,但诸将军单刀俱会”。此次会谈后来被称为“单刀会”。“单刀”乃军士之兵器佩刀,而非关公的大刀。“单刀会”上,鲁肃一番大义凛然的分析,说得关羽唯唯而退。双方经过会谈,缓和了紧张局势。随后,孙权与刘备商定平分荆州,“割湘水为界,于是罢军”。鲁肃以他的大智大勇,促进了一次重大危机的化解,孙刘联盟暂时得以维持。 处乱世 诚实守信立根本 公元217年,鲁肃在军中病逝,享年46岁。孙权亲临其葬,诸葛亮亦在蜀国为他发丧。鲁肃死后,孙刘联盟随即崩溃。219年吕蒙白渡江,关羽败走麦城被杀;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 鲁肃墓位于今湖南岳阳,岳阳一带自古尊鲁肃为贤人。历代史家认为,鲁肃是一位雄才大略的战略家、政治家、外交家,并不亚于诸葛亮。 记者在鲁肃故里泗洪县临淮镇采访时,当地人对鲁肃都很崇敬。奇怪的是,他们对于《三国演义》中鲁肃的文学形象并不很在意,一位老者说:“小说中鲁肃最大的特点是诚实、诚信,这是最重要的。你看,虽然《三国演义》抹杀了鲁肃的智慧与才华,但无法否认鲁肃的诚实与信用。”实习生 钱久钢单静 本报记者 姜天蔚 诸葛亮VS鲁肃谁比较厉害. 三国演义的夸张 《三国演义》中所描述的诸葛亮,最令人钦佩的是他眼光远大、雄才大略而且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除了直接描述,罗贯中还以下列两点来衬托出诸葛亮空前 绝后的军事和政治天才:一、诸葛亮清高而有志气,他“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 ”,他为国为民,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二、曹操暴躁;司马懿多疑;周瑜心胸狭窄;鲁肃呆直;阿斗的无能和张飞的鲁莽等。 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的眼光远大和雄才大略,体现在他于“隆中对策”中分析鼎立三国,静观天下,然后北伐中原,统一天下的局势。不幸,关羽刚愎自用,挑战孙权而失荆州;刘备又因为轻敌而败在陆逊手下。这么一来,蜀汉陷入颓势,隆中对策,北伐中原的全盘计划于是遭破坏。马谡的轻浮;阿斗的无能以及蜀中将才的凋零,更使诸葛亮六出祁山不能成功而害得他鞠躬尽瘁,在五丈原以身殉国。 诸葛亮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的军事天才,体现在许许多多的章回里,其中包括:火烧博望坡,草船借箭,借东风。三气周瑜,七擒孟获,摆空城计,木牛流马计败司马懿,最后死诸葛还能吓走活司马。 不幸曹操占尽天时;孙权占尽地利而诸葛亮只能靠人和。因为没有天时和地利,所以诸葛亮不能成功而成仁了。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正史中的诸葛亮 司马光和陈寿都是帝制时代的儒生,他们同时具备儒生的长处和短处。儒生的长处是治史认真,叙述客观;儒生的短处是分析和评论历史时着重处世态度而不着重处事的方法。正史里对诸葛亮的赞扬,基本上是他处世的态度。 正史对诸葛亮的肯定,简单地说是他的清高、忧国、忧民、鞠躬尽瘁为国捐躯以及他治理四川的认真和严明。诸葛亮足智多谋和未卜先知的军事天才,在正史中却找不到!根据《资治通鉴》和《三国志》有关诸葛亮足智多谋和神机妙算的记载如下: (1) 火烧博望坡没有记载; (2)空城计没有记载; (3)借东风、草船借箭、激将周瑜、三气周瑜,没有记载; (4)看星象、卜未来和锦囊授计,没有记载; (5)木牛流马的记载是:231年,诸葛亮自制了木牛,运输粮饷,使士兵都感到轻快如常。 特别应该提的是,正史中的曹操冷静而不急躁;司马懿谨慎而果断;周瑜有谋略;鲁肃处事以大局为重,大智若愚;张飞也不鲁莽! 有关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资治通鉴》这般记载; (6)207年,诸葛亮与刘备隆中对策,提出鼎立三国的理论。从207年到234年的27年间,诸葛亮备受刘备和阿斗的重用。221年刘备自立为皇帝,即封诸葛亮为丞相,可见刘备器重诸葛亮的一斑。 (7)三国鼎立的理论是夺取四川和联吴抗魏,然后内部积极建设而外观局势的变化,等待时机,统一天下,完成霸业。在法正的协助下,刘备取得了四川。在联吴抗魏的实践上,刘备和诸葛亮都处理得不妥当。刘备借荆州,多次说还都没有还,刘备和诸葛亮都在这方面多次得罪孙权,使吴、蜀的关系闹得很僵。从209年到217年,幸亏吴国统帅鲁肃以大局为重,多次忍让,才能维持三国鼎立的局面。鲁肃一死,孙权便遣派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夺回荆州;陆逊接着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便立刻动摇了。 (8)内部积极建设,外观时局的变化,等待时机完成霸业实践工作,诸葛亮也处理得不好。227年到234年,诸葛亮七年六出祁山,攻打兵力比他强的魏军。 第一次出祁山,诸葛亮败在张郃的手下。中间四次的战役,司马懿不愿意和诸葛亮对垒。每一回,诸葛亮在四、五个月内,军粮吃完了,便不得不退兵。最后一次,诸葛亮叫人送女人的衣服给司马懿,要激怒司马懿出战,不成。月底,诸葛亮病死于五丈原。 诸葛亮死后,蜀国衰亡。 对诸葛亮的评价 诸葛亮是一个小心谨慎,处世和处事都非常注重儒家道德的读书人。在治理四川的工作上,诸葛亮亲力亲为,执法严明,把四川管理得很安宁是事实。 隆中对策,显示诸葛亮在理论上也相当强。 军事上,诸葛亮也是一个能力相当强的战术家。 但是这一切的总和都不足以推论诸葛亮是个大智大慧的人。单凭以上的素质,诸葛亮绝对不能成为中华文化的典范! 诸葛亮有一个致命的弊病,那就是诸葛亮缺乏宏观智慧!宏观地批判诸葛亮,他犯了以下几个具体弊病: 一、宏观上的弊病 诸葛亮处事过于谨慎,凡事亲力亲为,而不能发挥属下的才能,因而不能充分发挥整体的力量。 诸葛亮经常亲自审阅薄书,223年主薄杨颙直接劝谏说:“治理国家有一定的体序,上下不可互相侵犯权力。如今先生掌理朝政,亲自阅审薄书,流汗终日,难道不觉得辛苦吗?” 诸葛亮感谢他的提醒,后来杨禺颙死了,诸葛亮哭了三天。 然而,临死之前,诸葛亮仍然犯亲力亲为的老弊病!234年 诸葛亮六出祁山,司马懿坚持不出战。诸葛亮派人送妇人的衣服给司马懿,司马懿还是拒绝出战。 诸葛亮派使者到司马懿军中探问,司马懿只是回问诸葛亮饮食、睡眠的琐事。使者回答:“诸葛亮每天都早起晚睡;并且处分在二十鞭以上,就要他亲自批示;所吃的饭菜还不到几升呢!”就在月底,诸葛亮死于军中。 诸葛亮不会栽培人才且不善用人:诸葛亮器重马谡;刘备临终前告诉诸葛亮说:“马谡言过 其实,不可大用,你要仔细观察他!”诸葛亮不以为然。228年,诸葛亮不用魏延出子午谷在前,马谡在后,结果被张郃大败于街亭。220年,诸葛亮顾虑刘备的义子刘封个性刚猛,担心往后不易控制,而叫刘备斩刘封。 诸葛亮掌权27年,特别是在223年刘备死后,不管朝中政事大小都交由诸葛亮判决。然而,二十多年中,诸葛亮并不能栽培出蜀国的人才来!蜀国人才凋零是很明显的,诸葛亮六出祁山,主将仍然是老将赵云、黄忠等。连捧诸葛亮不留余力的《三国演义》都会露出一句“蜀中无大将,廖化当先锋”的话来。栽培人才是领袖最重要的工作。 诸葛亮先求战而后求胜,以蜀国单薄的军力,从227年到2 34年,七年六出祁山,攻打强大的魏国。结果,司马懿轻轻松松的不战而屈服了蜀国的军队;诸葛亮却劳民伤财,而最后是人亡国衰。 二、诸葛亮的道德观不够宏观: 儒生所注重的道德是: ○治学要认真,要学好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处事要不怕艰难,鞠躬尽瘁,全力以赴,不能成功则成仁。 ○处世要忧国忧民,忠君孝亲。 ○道德准则是立功、立德、立言的…… 以这个道德标准去衡量诸葛亮,未出祁山,他已达到了立功、立德的境界。加上出师表慷慨激昂地表明鞠躬尽瘁的决心而在祁山以身殉国,诸葛亮便完成了立言的伟业!所以从儒家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诸葛亮已是一个完人! 我却有几个问题要发问:诸葛亮以身殉国对蜀国有什么帮助呢?诸葛亮是否有把握击败魏军?为什么硬着头皮出祁山?诸葛亮当权27年为什么培养不出蜀国的人才来?假如诸葛亮宏观地一心一意为蜀国着想而不顾忌本身的道德形象,他应该怎么做? 解答这一个个疑问,我只要稍微详细一点叙述鲁肃的生平,和诸葛亮做一个比较,一切便一目了然了。 鲁肃的智慧 不细读历史,不会发觉鲁肃的智慧,因为写历史的儒生不可能领悟到鲁肃的智慧。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当然更是个呆直的老实人而已!其实,鲁肃一点也不呆直!赤壁之战胜利后,鲁肃从前方回来,孙权亲自去迎接他,然而鲁肃并不表现得特别高兴。这么一来,孙权便不高兴地责问他。鲁肃答道:“假如我北上平定了天下回来,才值得高兴啊! ” 吕蒙死,孙权与陆逊详论周瑜、鲁肃及哭吕蒙时,他也曾批评鲁肃好车大炮。光是这两点便已经很形象地刻画出一个抱负很大而一点也不呆直的人! 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可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看出来。 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 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208年,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向孙权建议要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合作取荆州,共同对抗曹操。 曹操用兵神速,鲁肃只能在夏口合刘备的败兵。 鲁肃与刘备谈论天下形势,并说服刘备投靠孙权,接受孙权幕僚长的职务。 曹操从江陵顺着江东直追下来。诸葛亮对刘备说:“情况紧张,请让我向孙权求救。”于是与鲁肃来见孙权。诸葛亮激将孙权,过后便不再在赤壁之战中出现。其实直到210年周瑜病 死,诸葛亮都没有在《资治通鉴》里出现过。 208年张昭等吴国郡僚害怕曹操水军八十万压境而大多数都要投降。只有鲁肃反对,并建议叫周瑜回来商量。周瑜以三万水军击败曹军于赤壁。赤壁之战刚过,周瑜表奏将鲁肃的兵交给吕蒙统领。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的威名前来,于大义上不可侵夺他的功劳。” 210年周瑜死前致信孙权推荐鲁肃:“鲁肃忠烈,处事谨慎,可以代瑜尽忠,如果将军能够采信臣的忠言,则死亦瞑目。” 孙权任命鲁肃代替周瑜领兵。鲁肃劝说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两方联合,共同抗曹,孙权答应了,这促成了三国鼎立的 局面。 215年记载,最初,周瑜、甘宁屡劝孙权取蜀地,孙权问刘备反响。刘备认为这不是好计:“刘璋和我同一宗室,你如果真要攻取蜀地,我只好披发入山,以求不失信于天下。”并派大军 阻挡吴军。 刘备西攻刘璋时,孙权大骂:“狡猾的东西,竟然奸诈到这种地步!”等到刘备取得益州,孙权想讨回荆州,刘备不还,而说:“等到孙权凉州平定,我才把荆州全部归还。”刘备借荆州,有借没还,并多次欺骗孙权,使得吴、蜀两国闹得很僵。三国鼎立的局面是怎么维持的呢?当然是靠鲁肃了! 215年资治通鉴这么记载:刘备命关羽镇守江陵,鲁肃和关羽邻界,关羽屡次起疑心,鲁肃却时常以友好的态度安抚他。 217年鲁肃死。 表面上看来,鲁肃除了会车大炮,心胸宽大,以及吕蒙、周瑜看得起他以外,他似乎表现平平。确实,鲁肃没有象诸葛亮那般亲国亲为,鞠躬尽瘁;鲁肃也没有像诸葛亮写出师表那般慷慨言词;鲁肃更没有诸葛亮在临死前要求完成平天下的意愿。 鲁肃的平凡,正是鲁肃的伟大!鲁肃的大志是吴国有朝一日,平定天下。然而,鲁肃当权 的年代,魏国势力强大,曹操更是个才华盖世的领导人,面对这么一个强大的对手鲁肃应该怎么做呢? 鲁肃的策略是“先求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鲁肃看到,虽然吴国在赤壁之战打败了曹操,然而由吴国单独与曹操抗衡还是很难抵挡曹操左路从合肥攻建业,右边从襄阳攻荆州的左 右夹攻的。即使是吴国守得住,肯定再也没有余力积极建设国家的经济和军力了。于是,鲁肃必须借重刘备的才华,驻守荆州,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鲁肃带兵17年,没有真正打过一场仗,他到底在搞什么鬼呢? 208年,吕蒙称赞鲁肃:“鲁肃有才略,况且远近皆因仰慕他威名前来。”这里头提出了一个答案:鲁肃在搞军事基础建设工作啊! 217年鲁肃死,219年吕蒙白衣渡江,杀了关羽;222年陆逊大败刘备,三国鼎立的局面瓦解。 在这里,我感兴趣的倒不是鲁肃制造三国鼎立局面的老话,我的兴趣是吴国那么强大的军力是哪里来的?我的答案是,当然是总司令鲁肃练出来的。 鲁肃和诸葛亮的作风不同。鲁肃选择由孙权右边守建业;刘备左边守荆州;自己却积极练兵。鲁肃的兵不是练来打蜀国的,而是要用来贯彻他平天下的大志的。不幸孙权和吕蒙眼光和胸襟都不如鲁肃,于是打了两场胜仗而输了整个天下! 219年,孙权与陆逊评鲁肃:“鲁肃谈帝王大略之业,这是他第一个长处。后来曹操趁着降刘琮的余威,声称要领数十万大军水陆路俱下。张昭、秦文说应该逆接曹操,鲁肃就反驳说 这样做不行,劝我赶紧召来周瑜,让他带军逆击曹操,这是他的第二项长处。后来劝我借荆州给刘备,这是他的一项短处。 ” 首两项是鲁肃的长处,最后一项其实更是鲁肃的长处啊!以积极的建设来制造一个更有利于完成理想的形势,而不重视本身的伟大形象,这是鲁肃的智;能克服自己,耐心地建设而不求出兵发挥本身的才华,这是鲁肃的勇。 孙武说,会用兵的人战胜而无盛名、无勇功,他所指的应该是鲁肃这一类的将军吧? 比起鲁肃来诸葛亮的道德实在是太个人化了,他的智慧也太微观了。 历史的借鉴 儒家的道德有两个毛病: 一、 不完整; 二、 以个人为出发点,于是最后便沦入立功、立德、立言的死胡同里去! 我对道德的看法是:治学要走出社会,然后从社会回头看自己,这样才能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并学习建设社会的能力; 处事要宏观地了解和分析形势,尽力发挥整体的力量来制 造更有利的形势; 处世必须以整体的利益为前提,但求制造一个对建设民主人类社会更有利的形势而不求立德、立功、立言。 治国和用兵的道理都是一样的,除了要有社会道德也必须有解问题的方法。 宏观的方法基本上是要掌握整体的形势规律,发挥及培养群体的才华,建设制度和贯彻理想。通过积极的建设,你主动地加强了本身的力量,制造有利的形势。 最有效果的斗争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因为在这个过程中,你没有消耗本身的实力而能保存本身高深莫测的形势。在被动情况下不得已而必须斗争,由必须先求不可胜而待敌之可胜。 诸葛亮在实践上表现出他并不能充分掌握整体的形势和规律,当然他最致命的缺点是不能发挥整体的才能。在民族英雄中,诸葛亮式的悲剧人物占了一个重要的位置。 我不否认,诸葛亮不怕艰难、鞠躬尽瘁的果敢精神。但是,像诸葛亮治国二十余年,当国势衰微时则把责任往周围人和天命上推得一干二净,这是我所不能接受的。我认为他们没有建设国家的宏观方法,而这正是民族当前的致命伤啊! 在中国历史上,不乏思想宏观,心胸宽大,眼光远大,以建国为抱负的人物,李世民、刘邦、鲁肃都是实例。这些人是否才应该是民族的典范?” 选我吧,我费了很大力气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