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米饭怎么蒸才能粒粒分明,晶莹剔透
正确的测算加水量。若蒸白米饭,米和水的比例是1﹕1.2~1.4,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比较合适。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紫米、高粱或者小米等粗粮,则要适当多加水,因为粗粮很“吃水”。一般建议大米不要长时间的清洗,轻轻的淘洗2次就可以了,避免大米营养物质的流失。如果淘洗次数过多,也会影响米饭的口感。这样常规的做法,米饭一定不好吃,蒸米饭还是有很多技巧的,下面琦哥分享蒸米饭的4个技巧,朋友们可以试试,同样的米饭注意这4点,绝对会不一样,粒粒分明、又香又好吃,喜欢的朋友看看吧。
虽然每个人喜欢吃的米种类不同、香气稍有差别,但是对于米饭的要求在大的层面上还是颇为一致的,基本都是要求米饭要软硬适中、不夹生不黏糊、粒粒分明、饭粒有光泽和米的清香。
‘贰’ “煮饭仙人”的银饭在中国备受推崇,为什么在日本的评价却不怎么样
这几天,日本煮饭仙人村嶋孟最近又来中国了,来参加“黑龙江国际大米节”,相同的身世故事,不变的“古法煮饭”技艺,依旧是专用的锅碗瓢盆,苍白的胡子,干瘦的身躯,娴熟的技巧,嫣然一幅仙风道骨。
村嶋孟先生赖以鹊起声名的“银饭”味道几何?我没吃过,但是,我觉得能把家家户户都能掌握的一项生活技能,搞出如此名堂,并以“仙人”闻世,确实有可供研究、学习之长处。不过,想起在日本做农业研学时候的一段经历,让我觉得这个长处,恐怕更多的是体现在“米饭”之外。
我想日本热衷于打造这些业界“神话”,更深的用意在于宣传其饮食文化(日本政府和民众都十分注重保护其传统,比如饱受国际诟病的商业捕鲸,就是为了保护吃鲸鱼肉的这一传统,这样的例子有很多);其次,提振相应行业里的影响力,打造文化现象,让国内外消费者在光环的加持下,形成消费心理欲求。
而在这些方面日本采取的营销宣传方式,以及做事严谨认真并保持虔诚的态度,才是我们透过光环的耀眼的光芒所应该看到和借鉴的。
至于“煮饭仙人”的“银饭”技法本身,并不具备推广意义与神往的必要。
‘叁’ 回家吃饭的大米饭是怎么做的
回家吃饭煮饭仙人之银饭秘笈 by 村嶋孟
材料:大米 水
做法:
1. 做“米饭广播体操”锻炼身体;
2. 选大米,挑选大米的时候要选色泽明亮晶莹剔透没有瑕疵的大米;
3. 精准的测量米量;
4. 淘米,像大米桶里倒入水然后快速的将水倒掉,而后用手在米中转圈不断搓米,如此反复几次;
5. 泡米,往淘好的米中倒入水,泡40-60分钟;
6. 煮饭,首先煮饭的水应静置一晚上,从而把水中的漂白粉和其他杂味统统去掉。煮饭先小火煮10分钟,而后转大火煮10分钟,在上汽后每隔十秒手轻轻转动锅盖,这样可以防止饭汁沸溢米饭结块;
7. 焖饭,煮好的饭要盖盖焖上15-20分钟,这样米饭味道更香,最后盛饭时应一圈一圈的先盛表面一层。
‘肆’ 怎样才能煮出最好吃的米饭
说到煮饭,很多人都是先将米淘干净然后加冷水开始煮。但事实上,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先将水烧开,用开水来煮饭。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呢?
![](http://www.shadetreequilting.com/images/loading.jpg)
‘伍’ 大米怎么蒸才好吃
煮饭大家都会,但是要煮一锅美味松软可口的米饭就不是那么容易啦,我来自农村特别喜欢吃家里铁饭锅煮的柴火饭,尤其是饭锅巴特别香,每次都要多吃一碗饭。不熟练的人儿要么煮饭就是 放少了米或者放多了米 ,一桌美味的菜肴必须配一碗松软的米饭。我喜欢做饭,所以有那么几个小妙招请大家鉴定:
煮饭首选高压锅,高压锅煮出来的饭特别美味。
1、淘米,白色的淘米水富含营养,还可以用来洗头,浇花,淘米一般不能超过三次,并不是让淘米水白了就可以了,白了就代表营养全部洗掉了。一般水高出大米2~4厘米最佳,也就是不超过食指的第一个关节高度。
2、大米下锅之前可以用温水浸泡10来分钟。
3、煮饭的时候稍微在米饭中加入一点植物香油,可以使米饭的口感更加软糯。
小妙招:如果是两个人吃饭可以将淘好的米放入碗中,然后放入适量的清水,将碗放入高压锅的蒸架上面,这样压出来的米饭特别松软。此方法只适合人数少的时候。
简单的美味,触动你的味蕾。
【导读:
一、他是当今世界闷米饭第一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焖米饭谁不会啊?其实不简单,日本就有个被国民称作“煮饭仙人”的89岁老人村嶋孟,一辈子只焖米饭不做别的,五十多年做了800万碗,把一锅米饭焖到极致,吃过的一致评价:“吃一碗记一生”,馋到天皇都去他家吃。
老仙人把米饭定了高、中、低三个档次,不好吃的是低档,叫“米饭”;好吃的是中档,叫“饭”;真正米饭美味的才是高档,叫“银饭”。在他的心目中,米饭不是简单的大米焖熟,而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稻米文化和烹饪艺术的体现。
纵观老人家半个多世纪焖饭经历,并没有多少神奇之处,一样的淘米焖熟,每个人都会做。可是为什么全球数十亿煮米饭的人,唯有他一个能得到日本国全体国民的认可,崇敬为“煮饭仙人”?相信大家看到他的煮法都会有所启发。
二、米饭仙人这样焖米饭
2016年1月12日,应我国有关方面邀请,已经退隐江湖二年的“煮饭仙人”,重出江湖,以86岁高龄,来到北京为各界代表煮了一锅米饭。在他的全部煮饭过程中,每个细节都是经典,完美到无懈可击:
●选米。日本的大米有严格的分级标准,可他不选最好的,各种米都能做出它应有的最好味道。
●淘米。他一辈子坚持用手淘米,纯水洗米两道,迷恋大米滑过手指的感觉。
●泡米。淘洗后浸泡40分钟,让米粒吸足水分。
●焖煮。三个阶段:①先小火慢煮开,让米粒均匀受热;②烧开后转大火,保持在米汤沸腾状态,直至被米完全吸收;③再转小火,焖熟出香。整个期间为了防止饭锅受热不均匀和糊锅底,始终不断地转动锅盖和锅体,直到饭熟。
三、光山传统焖米饭方法
根据我们的家庭厨房条件,按着老仙人的路数,也会做出比平时好吃的米饭。大家仔细体会,相信都会有所收获。其实我们日常的焖米饭,尤其是传统的做法,跟米饭仙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分享河南信阳光山县传统的焖米饭方法:
●锥底铸铁锅,柴火灶。这套装备的突出特点就是传热、受热均匀。
●一年之内的新米。淘洗两道,沥水。光山是稻产区,不挑大米品种,也没得挑选,都是当地传统品种,只挑新米,不要陈米。现在有条件买到五常大米,和当地刚下来的大米一样的香糯,只是比陈米好了许多。
●按大米和水1:1.2比例,先烧水。水开把米均匀撒进去,再开就灭了灶里的明火,盖严锅盖。这个阶段就是“焖”,灶里还有暗火,但温度比明火低些。饭锅继续受热,大米持续吸足水分,开始糊化。
●15分钟后灶里再点明火,烧到锅里先冒大汽,接着出来锅巴的焦香时,灭了灶火。揭开锅盖,铲子顺着锅底锅巴上面,把米饭完全翻一遍,打散,注意铲子紧贴着锅巴上面,使锅巴上没有米饭。
这时的米饭,叫做“开锅饭”,正“圆气”,最是饭香扑鼻,这个时刻再铲出锅巴,那个焦香,跟米饭一样,人间至味,都是不要菜能吃饱。等到大汽消散,味道就差了,回到一般米饭味道。从开锅到最香消弭,满共15分钟的时间,和米饭仙人的标准相似,他对米饭的要求也是这样时间段,开锅15分钟后就成“米饭”了。如此对比,我们的开锅饭即是米饭仙人的“银饭”,米饭最高水平。
1:选择品质好的大米,一年一季的米较好,如黑龙江五常稻花香米、盘锦碱地大米等,米最好选择六个月内的新米,口感柔软、味道清新、糯而不粘。
2:淘米不宜多淘,现在加工技术好,米中基本无杂质,简单淘洗1-2边即可。好米不抛光打蜡,到入水后轻轻淘洗时水立刻变白,切记用手使劲搓揉米。
3:淘洗后浸泡20-30分钟,让米粒吸足水分即可,泡时间太长会使得米饭缺少Q弹的口感。
4:浸泡后的米和水的比例是1﹕1~1.3比较合适;干一些口感选择水米比1:1,米粒比较松散Q弹;粘一些口感选择1:1.3,口感较为软糯。
5:煮饭水尽量选择矿泉水、纯净水、净水器过滤后的水,或者凉~温白开水。尽量不要用自来水直接煮饭。
6:煮饭锅现在多数都用电饭锅,高压锅做饭个人认为口感不如电饭锅,建议选择带有微压和自动排气的电饭锅。饭做好之后焖蒸10-15分钟。
图片为自己做饭实拍,个人喜欢Q弹口感,一般会多做一些米饭用来第二天炒饭。
可能小时候大米稀缺的原因,也可能是儿时的我对那句"大米饭炒鸡蛋,撑的王八可地转"东北童谣格外的亲切。所以我对大米饭,白米饭是特别有感情的。以至于现在的我吃到大碴粥的时候都有一些碴胃的感觉,所以我管食堂那会,时间也不允许厨师做大碴粥,大茶饭的。就愿意吃大米饭怎么吃都不够。
不怕大家笑话,我就是在大宾馆住下第二天吃自助早餐的时候,我都要选择一份儿蛋炒饭去吃。气的大家都说我这么玲琅满目的东西,你为什么还吃蛋炒饭呢?我对他们说,这就是我对大米的缘分,我就愿意吃大米,在我的印象中能吃到大米就是很奢侈的事情。
所以说有时候再买大米的时候,不管价格有多贵,我都选择那种好一点的。因为好的大米们出来确实是不一样的味道确实是很好吃,真的是为了以上的一种奢华的体验。就因为对大米愿意吃,所以我也掌握了一些闷好大米饭的秘籍。比如说要想吃一顿味道特别肉透的米饭,都要提前一个小时把你淘出来,然后倒入相应的水。把大米泡上半个小时,再闷的时候也是很肉透很好吃,而且大米粒儿还是颗粒饱满,色香诱人。
再有,为了米饭更好吃,更有香味儿,有的时候我会放一根腊肠,这样闷出来的饭有腊肠的香味儿,又有米饭的香味儿,混搭在一起味道特别的好闻,而且吃起来也特别的有味道。还有的时候,我也往大米里放一点点的,今年和花生油,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也比较好吃。另外他们说咯茶蒸米饭也好,但是我是我味道是一般。反正我了解的蒸米饭会更香的方法有一些,但是我没有尝试过,但是我可以推荐给大家。一种是加酒蒸米饭法还有加醋蒸米饭法,据说味道也是特别的好吃。
我最喜欢吃的主食就是米饭,给我一包榨菜也能吃一碗米饭。米饭是家常必备主食,百吃不厌。学会蒸米饭的小技巧,你才是家里的大厨。我平时都是看电视或视频学习了一些门道,今天分享给大家。
学会这6步技巧,蒸出的米饭才好吃
一、挑选大米要新米
市面上大米的种类很多,我平时买的最多的米是稻花香,新米的味道是浓浓的稻香味,颜色透亮,做出的米饭香飘四益、口感顺滑。
二、米不宜淘多遍
淘米太多次,很容易造成水溶性营养素流失。 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遍,除去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就够了。 切记洗米不要超过3次。
三、蒸米饭加猪油
煮米饭时,在大米中加一点食盐和一点猪油,会使饭又软又松,特别香。
四、米和水的比例
米和水的比例是1﹕1.2比较合适,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 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玉米碎粒或者其它粗粮就要适当多加水,因为粗粮很“吃水”。
五、大米要浸泡
洗好的大米要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喝足水份,米粒才会饱满。
六、煮熟要焖饭
当加热开关跳至保温开关之后,不要马上拔插头,让它处于保温状态5分钟,拔完插头后让米饭继续焖5分钟,这样蒸的米饭更好吃,而且还不容易粘锅。
学会了吗,希望大家每天蒸出香喷喷的大米饭。
大米饭是南方大多地区的每天必吃的主食,现在大家一般都是用电饭锅蒸米饭。
介绍一下自己每天蒸饭的步骤:
1.用电饭锅用的量杯子称米,放进盆里 。
2.在盘中加入大量水,迅速搅拌2~3次,倒水。
3.加入水,用手搅拌洗涤,倒水。重复3~4次。水清澈了就好了。
4.将米转移到电饭锅的锅中,加水至刻度,最少浸泡30分钟~2小时左右。根据水温不同,夏天的话30分钟,水温低的冬天用水浸泡2小时后可以可以按煮饭了。
5.煮好后尽快翻松。把饭锅底儿搅匀,免得把饭粒捣碎。盖上盖,吃饭时盛出的米饭粒粒分明蓬松柔软。
问题是大米怎么蒸才好吃?那么我就围绕这个问题来回答。
首先想要大米蒸出来好吃,平常的电饭煲做法只能看米的成色以及水和米的比例来定,所以这跟大米的好坏和做饭时水与饭的比例有关系,这一些点我们可以暂且不提。
抛开大米的好坏与水和米的比例不谈,其实我们还可以从做法上来进行更新,使大米变好吃。像比较流行的腊肉饭和排骨饭就非常受人们的欢迎。这两种饭不仅能使人食欲大增,还在你打开饭盖时,让你闻到一股股浓浓的肉香,所以从做法上,我们可以把大米与排骨或者大米与腊肉等等材料混着蒸。
当然在蒸这两种饭时,由于是混着蒸所以在蒸大米时,会有一些特殊。
拿排骨饭来说,首先在准备蒸大米时要准备许多的材料,像排骨、生抽、葱花、食用油、白砂糖、姜片都是需要准备好的。在准备好这一些材料以后,我们就可以着手准备蒸大米了。
我们可以先把排骨腌制一番。把排骨切成小块,加入砂糖、生抽,在把肉腌熟以后,加上食用油,然后把排骨先放在一边,接着把我们准备好的新鲜大米与水,用1:1.2左右的比例蒸至微熟,接着再打开电饭煲,加入腌制好的排骨,撒上葱花,就可以关上饭盖,等着香喷喷的大米上来就行了。
当然如果你选择不蒸排骨饭,也可以用同样的步骤去蒸一些别的种类的米饭,这个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来定夺,不过我推荐排骨饭、腊肉饭、板栗饭这几种比较好吃的饭。
首先要选品质好的大米,然后是水的质量,第三十做饭的锅。这三点是重中之重
选米,晚粳稻,一年一季,更好一点。
也就是说你选米的时候看产地,是一年产一季,还是一年产两季。知道自己要吃什么地方的大米,然后就去买,一定要去正规的商场买,这家掺假的概率低一点,现在这大米,什么地方的都有,不是本地的,拿着本地包装袋,啥米都往里灌,这就是你分辨不清的地方,当然有几点供你参考,首先选择正规商场,第二点看价格,一分钱一分货嘛,
还有就是看米,看米的完整程度,是否有裂痕,然后闻,陈旧的米有一股刺鼻的味道,再就是用手抓,品质好的大米是光滑的,劣质的大米抓了一把,放回去之后,手上会有糠粉。最后是放到嘴里嚼,好大米硬度高。希望能帮助你,谢谢
2019年3月14日
宋天冶
大米是我们每个人生不可缺少的主食,而它的营养非常丰富大米,大米性平,味甘。具有补中养胃、益精强志、聪耳明目、和五脏、通血脉、止烦、止渴、止泻等作用。
而怎么做才能好吃呐?一、淘米次数不宜过多。因为目前市面上的米基本上都是精磨加工的大米,多次淘洗不仅会让大米本身的营养物质流失,还会让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一同“流失”二、陈米改变蒸米饭的方法,蒸出来和新米饭一样好吃,把陈米用清水浸泡两小时,捞出沥干,放入锅中加适量热水,一汤匙猪油或植物油,大火烧开改小火焖半小时即可,若用高压锅焖八分钟即熟,三、水和米得比例是1:1.3,或者是将米加锅面,然后超过手面,一般闷出来的米就很不错
米饭作为我们南方这边的主要主食之一,基本上可以说是每个人多会做的,但蒸米饭看起来很简单,也就是把米洗一下,然后放到电饭煲里,在加点水蒸熟就可以
但还是有很多人蒸出来的米饭比较干,比较硬,吃起来一点多不好吃,还有就是有的米饭被蒸烂了的情况,这种就是水加多了,蒸好的米饭和浓粥差不多了
那么要怎样才能把简单的米饭蒸的好吃了,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蒸米饭的一些小窍门,有没有用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首先就是我们在洗米的时候,有的人会连续洗上好几遍,一直要等到洗米水变成清水才行,但其实这样是错误的,应为这样会把米的营养成分洗走不少,所以我们平时洗米就洗上一到二遍就可以了
等米放到电饭煲里的时候,我们加水一般多是按照米和水的1:1.2来添加的,这样蒸好的米饭刚好,要是喜欢吃软一点的,水就要加到1:1.5就行,其实还可以用手指头来代替,只要加水在一个手指头的话,那么米饭煮出来就会太差
还有要是蒸的米是成米的话,那么我们可以往锅里加点花生油,但是花生油必须要先烧熟,然后放凉才可以放到锅里,添加的时候也不要太多,几滴就可以了,这样蒸出来的米饭有股很香的清香味,米粒还饱满,吃起来就会感觉比较好吃
‘陆’ 煮饭的步骤顺序
先把米洗干净,把米加水,搅拌几下,把洗水倒掉,再用流水冲洗一遍。需要注意的是,淘米的时候,不能用力揉搓。你应该用手轻轻地搅拌米粒来研磨它们。米饭的营养没有流失,煮出来的米饭吃起来更有营养,更香甜。
第二,泡米。洗完米后,需要用温水或冷水浸泡。这可以增加大米的粘度,并使大米的香味更容易散发。大米不需要泡很长时间,泡10分钟以上就可以了。
3.用热水煮饭。用热水煮的米饭和用冷水煮的米饭味道不同。用热水煮的米饭不仅味道更好,而且大大缩短了煮饭的时间。
第四,水米比,很多人平时在家煮的米饭口感很差,多半是因为水米比没有掌握好。正确的米水比是‘1:1.2’,正确的比例才能煮出好吃的饭。
5.滴几滴食用油。大米放入锅中后,加入适量的水,然后在锅中滴几滴食用油,可以有效防止米粒粘在一起,从而达到颗粒清晰的效果。
6.米饭煮好后,小火炖5分钟。电饭锅里的饭煮好后,不要急着开盖。煨一会儿后,米饭的味道会更香、更软、更美味。
‘柒’ 如何煮饭更好吃
花了五十年煮饭经验总结,完成7个步骤煮一碗香Q好吃的米饭
煮饭时,在水里滴入数滴食用油,煮出来的饭较具光泽,松散不黏锅;如加醋或柠檬汁,米饭会洁白柔软,不容易发馊,醋或柠檬汁的PH值(酸碱值)更可以抑制微生物繁殖生长,可保鲜抑菌。
日本有一位国宝级别的人物,一辈子只做了一件事情,煮饭,因为他煮出来的米饭太销魂,所以也被人们称为煮饭仙人,别人煮出来的米饭是米饭,他煮出来的米饭被日本人称为银饭,讲真, 原来我们以为只要加点水煮的白米饭,真有人花了一辈子的时间去研究将普通不过的米饭煮出登峰造极的高度。
据说在煮饭仙人的食常里,白米饭通常会比菜先吃光,可见这米饭是有多么的好吃了,煮了五十多年米饭煮饭仙人煮饭坚持用柴灶,这恐怕也是米饭香气的形成的重要因素。
煮出一碗好的米饭,要讲究人、米、水,在煮饭的技法上面,则讲究淘、煮、蒸。
选好米:
大米的品质决定口感,煮一碗香气飘飘的米饭,新米最好。
要煮出好吃的饭,选好米很重要!
轻洗米
洗米的时候动作要轻要快,切不可用力搓洗,因为我们吃的基本就是精白米, 精白米的营养成分已经不多,所以洗米时动作要轻快。
加水煮
新米和陈米加入的水的份量会不同,新米需要的水多一点,陈米则相反,
测量水量的方法,为水量须超过米面约一个指节的高度,或手掌平放米面,水要没过手背的一半高;如果以电子锅或电锅煮饭,米水比例1:1或1:1.2;如果浸泡超过30分钟,米水比例可稍降至1:1或1:0.9。
浸大米
浸米的目的是提高米粒的含水量,加米饭甘甜黏稠口感。泡冷水,白米约需30分钟,用热水可缩短时间,另外分季节浸米的时间也不同,夏天约20~30分钟,冬天可浸泡1个小时。
控水温
水温对米饭的口味形成也非常关键,
当水温到68℃以上时,开始进行糊化作用,一旦水温到达100℃,在密闭空间中米粒膨胀糊化,此时非常关键,切记密封系统不容破坏,一旦温度不够高或受热不均,会影响到米饭熟度。如果使用土锅或铸铁锅煮白饭,建议先以中火煮开至冒蒸气,再转小火煮约10 分钟后离火静置。
焖好饭
焖饭是米饭形成美味前的临门一脚,焖饭的时间大约15~20分钟,利用锅内余温使米粒能充分膨胀、水气均匀分布,令糊化更均匀。焖饭时切忌心急乱开锅盖,一旦温度突然降低,饭粒会变硬影响口感。
打松饭
米饭是个有机体,一个小小打松动作就能让米粒有空间充分伸展,挥散多余水分,可避免温度降低后蒸气滴下回浸饭粒。松饭时绝对不要过度用力,以免将饭粒切碎或反而压得更紧。品饭员建议用筷子跨成十字状,将米饭分为4个象限去翻搅,尽量不要用饭匙以免压碎米饭。
看来想煮出一碗好米饭,还真是一件有学问的事情。
‘捌’ 大米怎么蒸才好吃
米饭,是中国人日常饮食中的主角之一。米饭可与五味调配,几乎可以供给全身所需营养。与各类型的食材搭配更是可以唤醒食材间味蕾的碰撞,那么平时蒸米完饭的时候,你还是简简单单的就把米饭盛到碗里配菜吃就完事了吗?就让我推荐简单的几招,就可以让你的米饭做的格外好吃哦!赶紧来试试吧~
俗话说:“越简单的事情越不容易做好”。
比如,用毛笔写一个“人”字
清唱一首无伴奏的歌曲
或者单纯的烹煮一锅白米饭
(吃水不忘挖井人,吃饭也不能忘记煮饭人)
那么,要怎样才能烹煮出一碗喷香氤氲、香软暖糯的米饭呢?我来给大家介绍点儿小窍门,你们可以学起来:
淘米次数不宜过多。 因为目前市面上的米基本上都是精磨加工的大米,多次淘洗不仅会让大米本身的营养物质流失,还会让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一同“流失”。
冷水泡米,粒粒饱满。 煮饭前把米放在冷水里浸泡一个小时,可以让米粒吸饱水分,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颗粒会更加饱满。
1比1.3完美比例成就好米饭。 蒸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3,这样蒸出来的米饭既不会稀如粥糜,也不会苍白夹生。有一个hin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食指放入米水中,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如果您家的米是“陈年旧米”,可以通过在锅里加入少量的精盐或者烧熟的凉花生油,来增加米饭的香味。
白米饭
竟然还有这么馋死人的吃法
-台湾卤肉饭-
By sherylking
用料
主料:五花肉610克、月桂叶1片、肉桂1枝、八角1个、酱油膏2大匙、生抽4大匙、老抽2大匙、白糖1大匙料、酒适量、生姜适量
辅料:红洋葱1个、山茶油适量、中筋面粉3大匙、去壳熟鸡蛋4个
做法
1.没有买到红葱头,所以用了红洋葱。去皮,切成薄片。
2.加中粉混合均匀。
3.锅中倒入山茶油,用电磁炉“煎烙”模式800瓦,加热至筷子放进油锅中会产生小气泡。
4.放入混合好的洋葱片,油炸至金黄色。
5.连油一起倒在筛网中,滤油,冷却。红葱酥完成。
6.锅中放入适量料酒和几片生姜,用电磁炉的“烧水”模式烧开一锅水,放入五花肉,烫入血沫后捞出。
7.切成肉丁。
8.选用电磁炉的“烧菜”模式1400瓦,锅热了后放入适量山茶油,再放入生姜、八角、月桂叶和肉桂,炒香。
9.加入肉丁,翻炒至变色。
10.加入料酒、酱油膏、生抽2大匙、老抽、白糖和红葱酥炒匀,加水和肉丁表面齐平(用美的电磁炉自带炒锅的话,至少需要加水没过肉丁表面半个或是1个指节。)
11.煮开后转成“炖熬”模式120瓦,盖上盖子,炖20分钟后放入鸡蛋,再加入生抽2大匙,翻拌均匀,盖好盖子再煮20分钟左右至汤汁黏稠浓郁,熄火。
12.盛上一碗执乎乎的白米饭,浇上一大勺香气四溢的卤肉,卤蛋切成两片,再添点蔬菜,即成一碗好吃的台湾卤肉饭。
-双腊煲仔饭-
By 甜盐蜜语
用料
主料:香米200克、腊肠80克、腊肉60克
辅料:青菜少许、生抽2勺、蚝油2勺、白糖5克、食油适量、开水50毫升
做法
1.食材原图
2.香米淘洗过后,浸泡1小时
3.腊味放沸水中焯烫一下
4.生抽、蚝油、白糖和焯过腊肉的水调匀,备用
5.砂锅底涂一层食油,倒入泡好的米和水
6.大火煮沸3-5分钟,把米饭煲至七成熟
7.把焯后的腊味放入
8.转小火, 煲6-8分钟后关火,继续焖15分钟
9.焖好的米饭与腊味,米饭吸收了腊味的油脂和香气,就这一刻就已经让人唾延欲滴
10.把腊味取出切片
11.码上切片的腊味和焯烫熟的青菜,然后淋入调好的酱汁即成
-芝士泡菜炒饭-
By Amo儿
用料
主料:泡菜适量、米饭适量
辅料:培根适量、鸡蛋适量、韩式辣酱适量、牛奶适量、芝士片适量、洋葱适量、盐
做法
1.准备食材。
2.洋葱丁下油锅炒香。
3.洋葱香味出来后加入切好的泡菜丁,培根丁
4.翻炒出泡菜肉香味,加入韩式辣椒酱1勺。
5.炒均匀上色。
6.加入过夜米饭,大火翻炒均匀。
7.装在碗里,用勺子压紧。
8.倒扣在平底锅。
9.火势调到中小火,鸡蛋牛奶加适量盐,倒在锅边缘。再放上一片芝士。趁着温度,芝士片会慢慢软化。
10.鸡蛋熟了就可以关火啦,放上韩式干紫菜,熟芝麻。
11.加了牛奶的鸡蛋液,口感超嫩滑
-排骨时蔬焖饭-
By 宝宝辅食达人
用料
主料:肋排6-7块、四季豆30克、胡萝卜50克、薯仔70克、玉米20克、大米2杯
辅料:盐适量
做法
1.参考月龄:18个月以上
食材准备:肋排6-7块、四季豆30g、胡萝卜50g、薯仔70g、玉米20g、大米2杯
烹饪时间:40分钟
推荐指数:★★★★★
2.胡萝卜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四季豆摘洗干净、去掉筋膜,也切成小块。
3.薯仔洗净去皮,切成小块备用。
4.排骨提前在清水中浸泡15-20分钟去掉血水,冲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冷水和2片生姜,水煮开后捞出排骨,沥干水分。
5.平底锅烧热,倒入适量食用油,倒入切好的食材翻炒2-3分钟。
6.加入排骨翻炒均匀。
7.加入少许盐调味。
8.还可以加入1-2滴酱油,继续翻炒3分钟左右即可。
9.大米淘洗淘洗2遍即可,加适量水,放入电饭锅中,倒入炒好的食材,搅拌均匀。
大米可以提前洗净浸泡半个小时,加的水量与平时蒸米饭差不多。
10.用标准蒸饭模式煮好,然后焖10分钟。
11.焖好的排骨饭,搅拌均匀就可以盛出来啦。连肉带饭,幸福的一碗!还可以在上面洒少许黑芝麻,一起给宝宝吃。
大家好,我是热爱 美食 的私厨小李,一直致力于 美食 制作,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怎么蒸大米好吃。
看到这个问题,有人就说了,蒸大米嘛,这谁都会啊,就是这看似谁都会做的东西,往往很难有人做出好吃的味道,都觉得简单,就不会在它上面花费时间去创新。米饭在南方是主食,顿顿吃大米都不觉腻,就如同北方人顿顿吃面也不会厌烦一样,如今交通的便捷和互联网的发达,使得南北饮食文化也开始互相融合。
好马配好鞍,好饭配好菜,南方人吃米饭总得配上几个菜一个汤,这好像已经成了一种习惯,也成了默认的黄金搭档,在北方吃大米饭可能就没那么将就了,炒个菜直接倒在米饭里吃,美其名曰“盖饭”,省钱省时间,近些年北方已经开始盛行吃米饭了,也开始逐渐的在米饭上面做文章了,这就是南北饮食文化差异正在逐渐的缩小,无论要怎样在米饭上变花样,首先就是要把米饭蒸好,做米饭一种是用电饭锅焖煮,一种是放在蒸笼里蒸制,方法是差不多的,接下来我们就讲讲怎么才能蒸出好的大米饭。
一【淘米】
很多人习惯把大米洗了又洗,好像大米上有多脏似的,又搓又揉,其实这是不对的,大米用清水轻轻地淘洗一两边沥干水分就可以了,洗的次数太多不仅大米中的营养成分流失了而且蒸出来也没有米饭那种香味了。
淘米水也别倒掉,放置一会儿,让水中的杂质沉淀下去,将清水留下,可以用来浇花、洗头发、洗脸、除锈、除污、除腥等,用处多多,不要浪费。
二【泡米】
大米在蒸至之前要在清水中浸泡一个小时,这样大米由内到外都能吸收足够的水分,蒸出来的每颗米粒儿不仅颗粒饱满,而且都十分软糯,不管什么米都一样,蒸也好,熬也罢,最好是提前泡一泡,就像熬黑米粥,如果直接淘洗了就熬,熬多久都感觉口感不如提前泡过的软糯。
三【比例】
蒸大米饭中的关键步骤就是掌握好水和米的比例,有人说把食指放在水里只要水达到食指第一个关节就正好了,这种方法是可行的,但是每个人的食指长短不同,只能说有个大概的衡量,或者多次的试验才能得出具体的水位,我试过很多次,最后的结论是水和米的比例在1.2比1是最好的,不会过于软导致太黏,也不会硬到吃起来腮帮子费劲。
四【提香】
蒸大米之前往电饭煲里加上少许芝麻香油,这时香油会飘在水上面,等蒸熟大米的时候这些油也就浸入到米饭中了,就算是陈米蒸出来也和新米一样香喷喷的,滴花生油或者玉米油也可以,前提是一定要把它们加工成熟油,毕竟生油是蒸不熟的。
----问答小课堂----
问:“大米饭蒸出来夹生怎么办”?
答: “第一种方法是把蒸好的大米中间和四周均匀的用筷子拨开一个能见到底的小洞,往每个小洞里加入少量的温水再蒸10分钟即可。第二种方法是用木铲把米饭铲散,然后倒入两三勺米酒或者黄酒搅拌均匀后蒸10分钟,蒸出来还有淡淡的酒香味,还是蛮不错的。
问:“我要炒米饭,但是总粘锅底怎么办?”
答: “ 第一种方法 ,刚蒸出来的大米比较粘,是不适合炒的,要放置冷却后用筷子拨散再炒。
第二种方法 ,可以在米饭中打入一颗鸡蛋,搅拌均匀,让每颗米粒上都裹上蛋液,这样不仅不会粘锅底,而且色泽金黄,还有浓浓的蛋香味。
第三种方法 ,如果您蒸大米就是为了炒着吃,那就换一种方法蒸,先将大米淘洗浸泡,然后锅内加水烧开,倒入大米,煮10分钟左右捞出沥干水分,然后放在在蒸笼里铺上笼不,将大米倒在笼布上蒸10分钟即可,这样蒸出来的大米颗粒分明,不会粘锅底。”
问:“家里有老人,老人想吃特别软的大米饭,自己想吃偏硬的怎么办?
答: “大家很多人都认为,蒸出来的米饭中间肯定是最软糯的,直接把中间部分盛给老人就好啊,其实不然,一锅蒸出来的米饭软硬程度是差不多的,想要一锅蒸出软硬不一样的米还是有方法的,在蒸米饭前,先将蒸笼上的大米用铲子摊出一个斜度,让大米一边高一边低,然后加入水,这样高的那边水少,低的那边水多,蒸出来以后低的那边就偏软些,高的那边就偏硬些。”
问:“电饭煲怎么蒸大米呢?”
答: “电饭煲做大米饭不能说蒸,应该说煮大米饭,做法和在笼屉里蒸大米饭是一样的,只是烹饪的方式不同而已,将大米按照淘洗—浸泡—量好比例—放入电饭煲—按下煮饭按钮即可,煮好了也不要着急开盖,再让他焖10分钟,做出来的米饭会更软更香哦。
问:“蒸下的米饭一次吃不完,能吃两三顿,又担心变味,怎么办?”
答:“ 很多家庭嫌天天蒸米饭麻烦,所以蒸米饭都会蒸好几顿的,但总感觉放了一天后的米饭就没有刚蒸出来时候的米香味了,其实只要在蒸米饭的时候在水里倒入少许陈醋就可以了,大概1千克大米中加入30毫升左右的陈醋即可,这样可以保持米饭两天都不会变味,也不用担心会有醋酸味哦。
我最喜欢吃的主食就是米饭,给我一包榨菜也能吃一碗米饭。米饭是家常必备主食,百吃不厌。学会蒸米饭的小技巧,你才是家里的大厨。我平时都是看电视或视频学习了一些门道,今天分享给大家。
学会这6步技巧,蒸出的米饭才好吃
一、挑选大米要新米
市面上大米的种类很多,我平时买的最多的米是稻花香,新米的味道是浓浓的稻香味,颜色透亮,做出的米饭香飘四益、口感顺滑。
二、米不宜淘多遍
淘米太多次,很容易造成水溶性营养素流失。 在盆里用手搅动着清洗1遍,除去明显的灰尘,再用手轻轻搓洗一遍就够了。 切记洗米不要超过3次。
三、蒸米饭加猪油
煮米饭时,在大米中加一点食盐和一点猪油,会使饭又软又松,特别香。
四、米和水的比例
米和水的比例是1﹕1.2比较合适,一般水高出米2~4厘米。 如果是大米里面加玉米碎粒或者其它粗粮就要适当多加水,因为粗粮很“吃水”。
五、大米要浸泡
洗好的大米要用清水浸泡1小时左右,喝足水份,米粒才会饱满。
六、煮熟要焖饭
当加热开关跳至保温开关之后,不要马上拔插头,让它处于保温状态5分钟,拔完插头后让米饭继续焖5分钟,这样蒸的米饭更好吃,而且还不容易粘锅。
学会了吗,希望大家每天蒸出香喷喷的大米饭。
可能小时候大米稀缺的原因,也可能是儿时的我对那句"大米饭炒鸡蛋,撑的王八可地转"东北童谣格外的亲切。所以我对大米饭,白米饭是特别有感情的。以至于现在的我吃到大碴粥的时候都有一些碴胃的感觉,所以我管食堂那会,时间也不允许厨师做大碴粥,大茶饭的。就愿意吃大米饭怎么吃都不够。
不怕大家笑话,我就是在大宾馆住下第二天吃自助早餐的时候,我都要选择一份儿蛋炒饭去吃。气的大家都说我这么玲琅满目的东西,你为什么还吃蛋炒饭呢?我对他们说,这就是我对大米的缘分,我就愿意吃大米,在我的印象中能吃到大米就是很奢侈的事情。
所以说有时候再买大米的时候,不管价格有多贵,我都选择那种好一点的。因为好的大米们出来确实是不一样的味道确实是很好吃,真的是为了以上的一种奢华的体验。就因为对大米愿意吃,所以我也掌握了一些闷好大米饭的秘籍。比如说要想吃一顿味道特别肉透的米饭,都要提前一个小时把你淘出来,然后倒入相应的水。把大米泡上半个小时,再闷的时候也是很肉透很好吃,而且大米粒儿还是颗粒饱满,色香诱人。
再有,为了米饭更好吃,更有香味儿,有的时候我会放一根腊肠,这样闷出来的饭有腊肠的香味儿,又有米饭的香味儿,混搭在一起味道特别的好闻,而且吃起来也特别的有味道。还有的时候,我也往大米里放一点点的,今年和花生油,这样蒸出来的米饭也比较好吃。另外他们说咯茶蒸米饭也好,但是我是我味道是一般。反正我了解的蒸米饭会更香的方法有一些,但是我没有尝试过,但是我可以推荐给大家。一种是加酒蒸米饭法还有加醋蒸米饭法,据说味道也是特别的好吃。
【导读:
一、他是当今世界焖米饭第一人
这个问题看似简单,焖米饭谁不会啊?其实不简单,日本就有个被国民称作“煮饭仙人”的89岁老人村嶋孟,一辈子只焖米饭不做别的,五十多年做了800万碗,把一锅米饭焖到极致,吃过的一致评价:“吃一碗记一生”,馋到天皇都去他家吃。
老仙人把米饭定了高、中、低三个档次,不好吃的是低档,叫“米饭”;好吃的是中档,叫“饭”;真正米饭美味的才是高档,叫“银饭”。在他的心目中,米饭不是简单的大米焖熟,而是人类至高无上的稻米文化和烹饪艺术的体现。
纵观老人家半个多世纪焖饭经历,并没有多少神奇之处,一样的淘米焖熟,每个人都会做。可是为什么全球数十亿煮米饭的人,唯有他一个能得到日本国全体国民的认可,崇敬为“煮饭仙人”?相信大家看到他的煮法都会有所启发。
二、米饭仙人这样焖米饭
2016年1月12日,应我国有关方面邀请,已经退隐江湖二年的“煮饭仙人”,重出江湖,以86岁高龄,来到北京为各界代表煮了一锅米饭。在他的全部煮饭过程中,每个细节都是经典,完美到无懈可击:
●选米。日本的大米有严格的分级标准,可他不选最好的,各种米都能做出它应有的最好味道。
●淘米。他一辈子坚持用手淘米,纯水洗米两道,迷恋大米滑过手指的感觉。
●泡米。淘洗后浸泡40分钟,让米粒吸足水分。
●焖煮。三个阶段:①先小火慢煮开,让米粒均匀受热;②烧开后转大火,保持在米汤沸腾状态,直至被米完全吸收;③再转小火,焖熟出香。整个期间为了防止饭锅受热不均匀和糊锅底,始终不断地转动锅盖和锅体,直到饭熟。
三、光山传统焖米饭方法
根据我们的家庭厨房条件,按着老仙人的路数,也会做出比平时好吃的米饭。大家仔细体会,相信都会有所收获。其实我们日常的焖米饭,尤其是传统的做法,跟米饭仙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这里分享河南信阳光山县传统的焖米饭方法:
●锥底铸铁锅,柴火灶。这套装备的突出特点就是传热、受热均匀。
●一年之内的新米。淘洗两道,沥水。光山是稻产区,不挑大米品种,也没得挑选,都是当地传统品种,只挑新米,不要陈米。现在有条件买到五常大米,和当地刚下来的大米一样的香糯,只是比陈米好了许多。
●按大米和水1:1.2比例,先烧水。水开把米均匀撒进去,再开就灭了灶里的明火,盖严锅盖。这个阶段就是“焖”,灶里还有暗火,但温度比明火低些。饭锅继续受热,大米持续吸足水分,开始糊化。
●15分钟后灶里再点明火,烧到锅里先冒大汽,接着出来锅巴的焦香时,灭了灶火。揭开锅盖,铲子顺着锅底锅巴上面,把米饭完全翻一遍,打散,注意铲子紧贴着锅巴上面,使锅巴上没有米饭。
这时的米饭,叫做“开锅饭”,正“圆气”,最是饭香扑鼻,这个时刻再铲出锅巴,那个焦香,跟米饭一样,人间至味,都是不要菜能吃饱。等到大汽消散,味道就差了,回到一般米饭味道。从开锅到最香消弭,满共15分钟的时间,和米饭仙人的标准相似,他对米饭的要求也是这样时间段,开锅15分钟后就成“米饭”了。如此对比,我们的开锅饭即是米饭仙人的“银饭”,米饭最高水平。
最近刚回答了一个类似问题,既然有问,再赘述一次。先说一说餐饮企业,再说一说家庭制作。
以前做餐饮时蒸米饭操作规范:
1、冷水洗米三次。
2、米水比例为1:1.2。
3、冷水浸泡30~60分钟。
4、每盘米加半小勺色拉油(花生油最好)。
5、饭蒸熟,5分钟后开箱(蒸箱)。
6、1斤米大约出2~2.4斤米饭(实验3月份五常大米,1斤米出2.1斤米饭)。
蒸出的米饭,松软不粘,颗颗油亮。
其他:夏季每盘米加2~3克醋,自来水中氯对米中维生素有破坏作用,放醋可以保护维生素,让米饭松软清香,并减慢米饭在炎热夏季变馊的进度。
家庭制作:
选择五常稻花香大米。
选择不锈钢小盆或大瓷碗,洗米。
300克米+400克水(约1.3倍),浸泡30分钟。
滴几滴色拉油(可不加),电蒸锅冷水上锅,蒸35分钟,焖3分钟出锅。
软硬合适,颗粒分明,米饭有嚼劲。
现在很多人提议热水焖饭或蒸饭,试过加热水蒸饭,没有明显区别,所以不必纠结,反而是热水蒸的饭,有点粘。而且蒸煮时间也未减少,时间短了有硬芯。
所以不能理论推断用热水时间就会短,时间短就有营养,就不会破坏营养素。问一句:米里加热水,那么一烫,会不会破坏营养素?
还是觉得米慢慢受热,慢慢吸水,慢慢伸展这个过程,是一个极其自然的过程,会让米饭更有弹性,更营养。看上图,饭粒特别舒展。
对了,还有人认为冷水里有杂质,那么用凉开水不就解决了。
啰嗦:
用电子秤秤300克米,然后洗米,洗米后再上秤,米和水合计数700克就对了。不是洗米后再加400克水,那样水就多了。
每次都要量多麻烦,其实量一次就可以,米盒是固定量的,一般一盒160克,盛的不太满就是150,蒸饭的盆也固定一个,按刻舟求剑的方法,水量有个大致位置就可以了。
有人说,压根就没有秤,拿什么称,拿碗呀!普通吃饭的碗,一碗米,一碗半水,OK啦!
煤气灶蒸饭,大火烧开,改小火蒸30分钟。
另:煮粥倒是建议用开水,加速糊化,米粥更粘稠。
炉底用木材烧火,然后隔水用传统的木釡蒸口感最好。有木头的清香,米饭软硬适中。以前我外婆经常这样做饭。现在很多电饭煲打这个釜的概念。但是没木头的香味。同样的米方法不一样口感差很多。一般压力大的锅做出来的米饭更好吃。寿司之神小野二郎在节目里说自己用的米是最好的米,用最大的压力做出来。就是用的传统的木釜蒸的。然后用专门的木桶盛起来,中间用扇子给米饭降温达到合适的温度。据说和人体体温一样的米饭是最适合食用,温度高或低都会影响口感。
大米就按自己的口感蒸,喜欢吃更米饭的人。蒸米时少加点水,蒸出来的米饭比较更……
喜欢吃软饭的人,蒸饭时要多加点水,蒸出来的米饭比较软,如果两个人一个人喜欢吃更米饭,一个人喜欢吃软米饭。
怎么办?好办,蒸米时,米洗好放进锅里,把米放平用勺子蹭一下,让米一边高,一边底,高的蒸出来的米是更米饭,底的蒸出来的米是软米饭两不误都好吃。
不管是新米还是陈米,都能蒸出香气怡人,粒粒晶莹的米饭,这里有四大秘籍噢!只要您记住这四大秘籍,一定也会蒸出香甜可口的米饭。首先,我们用一个容器量出米的量。
2注意事项编辑
第一大秘籍——洗米:洗米一定不要超过3次,如果超过3次后,米里的营养就会大量流失,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记住洗米不要超过3次。
第二大秘籍——泡米: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半个小时,这样可以让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这样蒸出来米饭会粒粒饱满。
第三大秘籍——米和水的比例: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第四大秘籍——增香:如果您家里的米已经是陈米,没关系,陈米也可以蒸出新米的味道。就是在经过前三道工序后,我们在锅里加入少量的精盐或花生油,记住花生油是必须烧熟的,而且是晾凉的,只要在锅里加入少许就可以。一切程序步骤做完后,可以插上电,开始蒸。蒸好了,粒粒晶莹饱满,米香四溢。
3方式介绍编辑
1.加醋蒸饭法。蒸米饭时如果担心吃不下剩下,可按1000克大米35克食醋的比例向锅内加一点儿食醋。这样蒸出的米饭并无酸味,相反饭香更浓;而且即使剩些米饭,不放入冰箱内一两天也不会变馊,甚至再次蒸后,剩饭也象新蒸的一样好吃。
2.加酒蒸法。此法适用于蒸出半生不熟的夹生饭使用。当发现蒸出的米饭夹生后,尽快向蒸锅内滴加几滴白酒,然后在用文火略蒸一会儿,便可食用。
3.加盐蒸饭法。此法适用于陈米作原料蒸饭使用,在蒸饭前加入少量食盐,然后用筷子将其搅匀,这样蒸出的米饭色泽光亮,似新米蒸的。
4.加油蒸饭法。在盖上锅盖之前,向米水中加入少量食用油或色拉油,可使做熟的米饭金光灿亮且更加柔软香甜。
5.加茶蒸米饭法。根据米的多少取0.5-1克茶叶,用500-1000毫升开水泡5分钟,然后滤去茶叶渣。将过滤的茶水倒入淘好的大米中,按常规入锅焖制即可。用茶水蒸米饭,可使饭色、香、味、营养俱佳,并有去腻、洁口、化食和提供维生素的好处。
6.“斜度”蒸饭法。三代同堂,阖家欢乐。可就是蒸饭时不方便,长者想吃软饭,少者爱吃硬饭。有些孝顺的孩子在盛饭时往往给长辈装饭锅中央的饭,以为中央的米饭松软可口,其实不然。如果在蒸饭前有意将入锅的米粒堆出斜度,使厚端浸水少,薄端浸水多,那么蒸出来的米饭便软硬兼得,既浸水少的部分米饭略硬,浸水多的部分米饭松软,众口不再难调。
7.先炒后蒸法。先用3成热的植物油把米稍微炒一下(油放一点就行),用小火,不要炒熟了,炒热了就行,然后再放锅里蒸,这样蒸出来的米又香又筋道。
第一洗米:洗米一定不要超过3次,如果超过3次后,米里的营养就会大量流失,这样蒸出来的米饭香味也会减少。记住洗米不要超过3次。
第二泡米:先把米在冷水里浸泡1个小时。这样可以让米粒充分的吸收水分。这样蒸出来米饭会粒粒饱满。
第三米和水的比例:蒸米饭时,米和水的比例应该是1:1.2。有一个特别简单的方法来测量水的量,用食指放入米水里,只要水超出米有食指的第一个关节就可以。
蒸米饭 一般的做法是先将米洗干净,然后放入要用来蒸米饭的容器里,再向容器里加一定量水(根据个人口味而定),盖上盖放在火上或插上电就开始蒸米饭了,根据知识或经验蒸一定时间,最后可口的蒸米饭就做好了,还要记得熄火断电哦。
接下来就教你如何充分利用各种技巧以及掌握各种米的特点,然后做出美味可口的蒸米饭。
‘玖’ 经历过战火的“寿司之神”与“煮饭仙人”的最爱,为你上演主食的诱惑
一蔬、一食
来之不易
寿司之神 🍣
“寿司之神”命运坎坷
7岁家庭破产,他流离失所
无奈之下9岁便自力更生了
随后一直当学徒
也就是这时候他养成了含蓄内敛的特质
战争爆发后
他被迫应征入武
青春几乎全在战火与血肉中度过
随着战争的结束
为了挣得养活自己得资本
他开启了长达60年的寿司制作之路
此后,他每日5点起床
终日呆在寿司店精进技法
70多岁他的餐厅在世界米其林大奖上名声大噪
成为为数不多的亚洲米其林三星店铺
而今,85岁的他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
现在的他用 极致工作方法和高压蒸米的做法, 配以品质上乘的白肉,将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变成人人望而可得的餐桌“盛宴”。将人生中的素简、自律变成工作中的极致美学。也让我们体会到纯粹、专注的食物之美。同样经过战火的煮饭仙人对煮饭也是颇有心得。
煮饭仙人🍚
“煮饭仙人”村嶋孟老爷子
他这一生只做一件事—— 煮米饭
战争的摧残至今都让老爷子心酸
想到曾经流落街头
以捡拾面包配杂草充饥
他便泪眼婆娑,神情哀伤
那时候村嶋孟唯一的想法就是
“能吃到一碗热腾腾的白饭,就是人生一大幸事”
为此他对米饭的感情尤为笃深
他认为好吃的叫做饭(日本对米饭的礼貌语),只有纯正美味的米饭才称为“银饭”,这是对食物的尊重,也是对自然的敬畏。
他煮的米饭从日本传到中国
被称为日本“最好吃的米”
现在,他为了赎战争时候犯下的罪
“煮饭仙人” 特地来到中国东北找寻最好吃的米,和最能把热度传均匀的锅做出最极致的米饭。并未中国带来最适合、最优质的“银饭” 而现在我们都找到了。
在家就能煮出极致的米饭🍚
煮饭就像人生,很多事情急不得,你要花时间等着它熟。生活中的满足感快不得,你要等待恰当的际遇。当米粒在唇齿之间碰触、融汇在胃里、心里也洋溢出被填满的充实。
看了两位大神的故事和煮饭技艺不禁想要问。 究竟怎样在家可以做出润白细密,绵柔米糯、香甜饱满、松软Q弹、甘甜清爽的米饭呢?其实秘密都在细节里,小易这就为你展示一碗顶级家常米饭的养成。
1.选米🍚
蟹田米生在盘锦,与蟹共生共存,全年日照时间2768个小时,年降水量623毫米,水稻生长期长达180天,是中国最优秀的米类品种之一。
2. 洗米🍚
巧妙利用指尖力道,让每粒白米相互碰撞、融汇。在它吸收水分的同时,又能增加甘甜度。
洗过几次后,直至洗米水澄净透明不再变色才好。
3. 沥干🍚
淘好的米放到滤网之类的工具上面(大约10几分钟),米看起来会有点发白即可。
4. 浸泡🍚
可根据大米的新 (时间稍短) 陈 (时间稍长) 、节气 (温度高浸泡时间短,温度低则反之) 、水质 (硬度低为最佳) 、品种 (根据吸水多少来判断) 的不同来调节。
5. 煮饭🍚
煮饭的时候基本上 按米:水=1:1.1的比例,按自己喜欢的米饭软硬程度,增加或减少一点水量都可以。
推荐尝试用铸铁锅来煮,铸铁锅底受热均匀(与炉灶一个功效), 锅盖表面内凹,煮东西的时候,可以起到增快锅内水蒸汽循环的作用。
(水加热变成水蒸汽凝结在盖子里的钉点上,遇到盖子的水蒸汽温度降低凝结成水,更快速的凝结滴落,增快水蒸汽在锅内持续稳定的循环。)让每一粒米饭“雨露均沾”,从而变得均衡饱满。
铸铁锅的密封性好,主要体现在 煲汤不容易流失水分,这样更加能保证米味的原汁原味。 这一点其实和高压锅焖米饭的时候感觉也是有点类似。
煮饭可以掐个表: 中火要煮10分钟,锅沿会冒出比较多的白汽,锅底的声音慢慢变大。然后调成小火要煮7分钟,整个过程中要忍住,不要揭开锅盖,否则米饭容易夹生。
6. 焖饭
关火之后,保持锅盖不要揭开, 利用锅的余温继续焖饭。这个过程里,米饭的淀粉在继续糊化(焖20分钟以上糊化) , 最后的成品会比刚关火的时候好吃很多。但是如果揭开锅盖的话,温度下降得太快,就没有这个效果了。
7. 打松🍚
用均匀的力度和有规律的打散方式将米粒和米粒分开。美味的白米饭就做好了,吃到不想停下筷子夹菜。
国庆、中秋将至在家跟家人团聚💗的时刻也会变多,没有什么比家人坐在一起吃饭更美好的事情了。
一碗米饭,一份安心,一种滋味。
‘拾’ 一辈子只煮好一碗米饭的工匠精神
电视剧《功勋》在豆瓣上的评分一度达到9.1分,这部以8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为原型创作的电视剧,以真实的演绎,触动了无数人。
“氢弹之父”于敏、“中国卫星之父” 孙家栋、
“世界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以及诺贝尔生理学和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
更是在以坚韧的意志,始终如一地践行“忠诚、执着、朴实”的崇高精神品格,彰显了工匠精神。
-1-
何为工匠?
那么到底何为工匠呢?
是不是只有涉及尖端科技或者功成名就的人才能称之为工匠呢?
很多人认为工匠精神来源于日本,其实工匠在日本并不是一种称呼,确切的说是一种精神。
是手艺人追求技艺极致的精神。
在日本对手艺人也并不称为工匠而是:职人。
职人就是具有一技之长的人,也就是说在日本大到诺贝尔奖获得者,小到捏寿司的小野二郎,甚至是我们之前介绍过的打扫新干线的保洁员,都是职人。
也正是这些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职人,用他们的工匠精神,让日本变成了国民“可信”的国家。
中国人在日本买房子,我不解的问:
日本总是地震,为什么要在日本买房子?
他给了我一句:
地震怎么了,地震房子又不倒。
是啊,地震是地震,房子是房子,如果房子够坚固,如果房子的建造工艺是为抵御地震而造、设计的,更为关键的是,如果房子是按标准,没有偷工减料造出来的怎么会倒呢?
别说日本人,连一个外国人都坚信日本企业坚守品质,造房子的日本职人,坚守品质。
工匠精神已然是这个国家从上到下,由老及小的文化。
-2-
所以,说同样的手艺人却有着完全不同的精神。
咱们再拿一碗米饭来说一说。
不知道大家是否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在外面的餐馆吃饭的时候哪怕是菜的味道不错,而且很下饭。
但是饭呢?
当你想好好的干上一碗香喷喷的大米饭的时候,发现米饭的质量,可是和菜差得太远了。
提到米饭,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日本被誉为“煮饭仙人”的村嶋孟老先生,将半生精力都放在研究“如何做出一碗美味的米饭”上,吃过他煮的米饭的人,都会难忘那一碗米饭的香。
他开的“银饭屋下亭”餐厅,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共售出超过800万碗米饭!
人们慕名而去不是因为菜有多好吃,或酒有多好喝,也不是因为店面装潢有多豪华,而仅仅是为了去吃一碗米饭。
他煮的饭,一碗难求,吃过的人都会说:
这是我吃过最好吃的米饭!
村嶋孟之所以将餐厅的名字命名为“银饭屋”是因为最纯正美味的才叫银饭。
其次只能称之为米饭甚至饭。
而他对银饭的标准是:外观晶莹剔透,粒形齐整;气味米香浓郁,清新气爽;味道香甜满口,回味悠长;口感内软外韧,粘性适中,筷夹成团,入口即散。
在开店的53年间,村嶋孟每天凌晨3点起床。
淘洗、浸泡和沥干当天所需的60公斤左右大米,准备够五六百人吃的配菜。
从开店一直到大约下午两点,卖完就闭店。
为了让米饭够香,他将55%的原料成本放在购买优质稻米上。
村嶋孟说:
优质的大米,抚摸起来手心会有细滑的质感,普通的大米,则会粗糙扎手。
饭做久了,只要把米放在指间揉一揉,我就能知道大米的大概产地,再放入口中嚼一嚼,就能说出它的具体产地,误差不会超过30公里。
对于煮饭这件事,村嶋孟非常较真,注重每一道工序和细节。
原料上讲究“人、米、水”;技法上讲究“淘、煮、蒸”。
人,指的是做米饭的人手上不能沾到腥味,所以绝不可以碰肉和鱼;
米,必须要亲自严选的优质大米;
水,一般使用井水,提前一天倒进大瓦罐中净置一晚,去掉水中杂味。
淘米要用流水不停地冲洗,让每颗米都充分摩擦。
村嶋孟说:
“淘米的时候要巧妙利用指尖的力道,让每粒大米在水中相互碰撞摩擦,这样的米容易吸收水分,同时还能增加米饭的甜度。”
煮,坚持使用古法烹煮,不用电饭锅。
村嶋孟专门订做了红砖灶台和双层锅盖。每隔30秒,就得转动锅盖和饭锅,让米饭受热均匀。
蒸,在烹煮22分钟后。蒸锅加小火,20分钟,冒出白烟后,把米饭转移到木桶中盖上盖子。
这样,即使是冷却的饭,也能保持纯正的香气。
这样煮出来的饭实在太香了。
捏成饭团,只要撒点盐,放上两块海苔就是绝美的滋味。
很多人都说“只要吃一碗银饭,就很幸福了”,吃过的人不断带自己的亲友过来吃,名声越来越大,也吸引了日本媒体过来报道。
按理说,名声越来越大,生意越来越好,村嶋孟却没有继续做大自己的事业。
他在2016年,关闭了这家火爆的日式食堂。
86岁高龄的他,孤身来到了中国,带着他的锅具和炉灶。
他住进了北京的一间四合院里,时不时去东北寻找中国最好的大米。辽宁盘锦和黑龙江牡丹江是他常去的地方,无论走到哪,每天都要亲自煮上一锅米饭。
村嶋孟说:
“我只是一介煮饭之辈,就只专注于煮米饭。竟然还给了我“仙人”这样的称号,充其量我只能算是个职人而已。”
我们会说太谦虚了吧,这样的成就难道还不是匠人吗?
一辈子专注去做一碗饭,这就是一个匠人的魅力!
-3-
匠人的素养
像村嶋孟这样的职人在日本到处可见,他们虽然坚守的领域不同,但是却有着很多共同的特征:
①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绝不半途而废好高骛远
②“死心眼儿“和”较真”是他们的通病
③不追求利润,只追求品质
④不会因外界的吹捧而迷失方向
这几个特征其实很像我们《功勋》里的八位主人公,他们忠诚、执着、朴实,他们是英雄,更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他们生而平凡,却在平凡之路上创造了非凡。
“匠”是信誉,当“匠人精神”成为一种社会常识、一种企业文化的时候就成为了增强企业总体硬核实力的育人模式。
当“匠人魂”成为国家的民族魂时,不仅仅是触达高精尖技术的科学家,我们的衣食住行中将出现更多“一辈子只为煮好一碗饭”的职人,那么,我们的国家将更加强大更加坚不可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