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白色菌子,這種本地叫牛舌菌,可以吃,請問書面上叫什麼菌
雞樅松茸竹蓀羊肚青頭菌牛肝菌,蒸著吃炒著吃做湯吃,哪怕「中毒」也擋不住雲南人吃菌的熱情。
在被朋友圈刷屏之後,小編終於也按捺不住,9月末去了一趟雲南,去抓住菌子季的尾巴。
雖說已經是菌子末季,但當小編到達雲南菌子市場時,腦子里盤旋的就是汪曾祺老先生的那句話:
「雨季一到,諸菌皆出,空氣里一片菌子氣味。」
此次雲南之行主要是為了吃菌子,順道也拔草了幾家咖啡店和一些小吃,今天就一並安利給你們了!
雲南吶,值得一去再去。
沙溪
遊客極少的吃菌地
小編的雲南之行基本是圍繞著大理展開的。
原本想去昆明最大的菌子市場逛逛,但遊客多、品質價格參差不齊;想去頗負盛名的楚雄吃菌子,但大理出發都是山路的車程要4h,就都放棄了。
如果你和小編一樣,既不想錯過雲南美景,又想體驗地道的菌子之旅,那推薦你去沙溪。
大理出發車程約2h,沿途還能采菌子,當地有新鮮的菌子集市,也有不錯的吃菌飯店,價格不貴又地道。
/ 找一片山頭采菌子 /
整趟雲南之旅,最新奇的事情就是采菌子。
當地人一般稱為「撿菌子」,一般6-10月是菌季,上山都能採到。
從大理開往沙溪的路邊,就有不少的樹林,當地人也會在這里頭撿菌,小編也非常幸運地在菌子季的尾巴體驗了一把。
不過撿來的菌子小編並沒有拿去飯店烹飪,都是不認識的種類,過個癮就算了,還是保命要緊。
⚠️附上撿菌小tips:
得找對樹林,通常松樹多的地方容易有菌菇出沒。
時間最好在清早,趕在菌苞打開前摘下,越嫩越好吃。
注意毒蘑菇,只找自己認識的可食用菌採摘,其他長得好看的拍照留念夠了。
最好有當地人帶著,教你如何辨別、採摘菌子。
/ 逛逛當地的菌子集市 /
上山沒採到滿意的菌子,小編當然就不會錯過當地的菌子集市。
沙溪的菌子集市在網上幾乎找不到任何攻略,連我們也是在停車時拐進一條小路偶遇到的,連正式的名字都沒有,但足夠地道。
集市分為上午場和下午場,都是當地人自己賣自己買。
集市上的攤位沒有什麼特別的章法,叔叔阿姨們背著一個簍筐,在一塊布上將菌子攤開,吆喝幾聲便開賣。
菌子的新鮮程度讓小編詫異。
首先,每一種菌子都基本裹著泥土,都是當地居民早上新鮮採摘回來的,所以數量也都不多。
當地居民都樂呵呵地說「我們也無法保證每天賣什麼菌子,採到啥就賣啥。」
另一件讓小編詫異的事情:真的太便宜了。
集市上大多數都是用現金結賬,當地人給錢還錢都是拿著一塊一塊的現金,5塊錢就能買到一小袋菌子。
新鮮的松茸、牛肝菌、雞樅等都各種菌子都能買到,也有一些賣干菌子的攤位,價格也比網上便宜。
『貳』 有誰知道這種蘑菇真菌的真正學名叫什麼閩南德化人叫:麻絲菇。想知道專業學名和功效
看過央視《舌尖上的中國》的朋友一定對這一幕記憶猶新:「用黑陶土鍋溶化酥油,放上切好的松茸生片,油溫使松茸表面的水分迅速消失,稍經炙烤就會被熱力逼出一種礦物質的釅香,這令遠離自然的人將此物視若珍寶……」而在德化,也有跟松茸一樣的美味——麻絲菇。近日,記者跟隨德化縣南埕鎮連山村的老陳,體驗了一把尋找這種藏匿在深山裡的美味的過程。
上山的當天,我們起了個大早,六點多就從家裡出發了,沿著崎嶇的小路在樹林中尋找,山上到處都是樹木與草叢,而麻絲菇一般就長在低矮的草叢或枯葉中,不認真細看極難發現。
經驗豐富的老陳右手拿著鐮刀開路,左手拿著袋子,在山上尋找了近一個小時,才發現了第一株麻絲菇。興奮的老陳摘下後,趕緊拿著讓我們拍照。隨後,經過半天的尋找,老陳在深山中採摘到了十幾株麻絲菇,回家後加工成了一盤難得一見的美味。
麻絲菇黑灰色的外表看起來很不起眼,但嘗過它味道的人永遠都忘不了它那種奇特的、充滿自然氣息的香味。麻絲菇通常的做法是干煸,也有人喜歡把鮮麻絲菇用來煮米粉湯,據說,這樣能把麻絲菇的香味發揮到極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