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做小籠包比較好吃
小籠包,在江浙滬又叫小籠饅頭,起源於北宋時期的開封灌湯包,南宋時傳入江南,並被發揚光大,形成多種餡料多種口味,成為江南地區的一道傳統特色小吃。小籠包一籠10個包子,個小皮薄汁多餡足,一口一個,比起大包子,小籠包更受歡迎。
④包餡,取出冰箱里的皮凍,倒扣在案板上,切成小塊,拿一張麵皮,攤在手掌上方,用筷子把肉餡放在麵皮中間,再放入一塊皮凍,微微壓實,雙手分別用拇指和食指捏住麵皮邊緣,托住麵皮的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向外,另一隻手的拇指和食指向內,將麵皮的邊緣壓出一個皺褶,沿著皺褶的方面,旋轉的捏出下一個個皺褶,直至餡料全部封在麵皮裡面;
⑤蒸制,
小籠屜鋪上一塊浸泡給熱水的紗布,根據籠屜大小均勻的擺放小籠包,注意保持好空隙,讓每個小籠包都能均勻受熱,蒸鍋注水燒開,放上小籠屜,蒸上5分鍾,即可。
『貳』 小籠包的做法
首先揉麵粉,然後再將麵粉肢辯改團切成小面團,擀成圓形的麵皮,然後製作小籠包的餡兒,再開始包小籠包啦。
小籠包很好吃,但是市場上的小籠包所採用的食材可能不新鮮,因此,我們可以動手來製作小籠包哦。接下來,我就和大家詳細講解一下小籠包的做法吧。
詳細內容
- 01
揉麵粉
首先,把一斤麵粉倒入盆子內,然後再加入兩克酵母、兩克泡打粉,以及五克的白砂糖,並且加入適量的溫水,然後再攪拌均勻哦。 - 02
等待面團發酵
然後再將面團放在溫暖的地方,並且蓋上蓋子,等待兩個小時,讓面團發酵,時間到了之後可以看到面團有很多的小洞哦。 - 03
小面團
然後再將這些面團切成小面團,因為我們要做的是小籠包,所以小面團切小一點哦,之後再擀成圓形的麵皮。 - 04
小籠包的餡兒
然後准備五花肉和蔥花,把五灶好花肉放入料理機打成肉餡,然後再放入蔥花攪拌一下,製作成小籠包的餡兒哦。 - 05
包小籠包
接著就可以開始包小籠包啦,把包好的小籠包歷判放上蒸鍋上蒸熟就可以開吃了哦。
『叄』 小籠包製作方法
怎麼做小籠包子的肉餡才好吃啊?
籠湯包原料:仔發面團750克 豬肥瘦肉400克 豬肉皮250克 生薑10克 大蔥50克 精鹽3克 胡椒粉3克 料酒15克 醬油25克 蔥薑汁30克 白糖15克 雞精5克 味精5克 香油10克 鮮湯少許製法:1ر豬肉皮刮洗凈,切成條,放入清水鍋中,加入生薑、大蔥均拍破 、料酒,用大火燒沸後,撇凈浮沫,轉用小火熬至湯汁濃稠,打去料渣不用,調入胡椒粉、雞精、醬油,待其冷卻後,即成皮凍,切成細粒待用。
2ر豬肥瘦肉剁細,放入盆中,加入精鹽、白糖、味精、香油、姜蔥汁及少許鮮湯攪拌均勻,再加入皮凍粒和勻,即成餡料。3ر將仔發面團搓成條,下成40個劑子,用手按成中間厚邊上薄的圓形皮坯後,分別放上餡料,再包起收攏,將收口捏成褶皺,即成小籠湯包生坯,放入墊有松針的小籠內,用沸水旺火蒸約8分鍾,即成。
特點:皮薄餡嫩,湯多汁鮮包。 小籠包 小籠包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
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 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幹了。餡要有汁才好味,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 ,配好後放進雪櫃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後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味了。
材料: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 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 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 +醋(兩湯匙) 做法: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 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薄成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 沾汁寬桐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肉餡的做法: 好五花肉剁餡,加鹽、胡椒、少許味精、小蔥末、一點點白糖(做生煎包子時不加),加一點點水攪拌拌勻,反復多次,攪拌時最好朝一個方向,然後放冷藏室靜置30分鍾,即可。
小籠包的做法
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
+醋(兩湯匙)
做法
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
將粉團搓成長條形陵褲,再分切小圓粒,碾成薄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
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包子的做法,求面團詳細製作步驟!
麵粉500克 酵母3克 油1兩 溫水300克 糖20克 一、發面: 有兩種發面的方法 1.用面肥發面(通常叫大鹼發面)建議不用,因為生手發不好 2.用酵母發面(通常是快速發面法)酵母超市有賣,一元一包。
配料:麵粉500克,乾酵母3克 豆油1兩,溫水(250克慎汪坦--300克)根據麵粉的吃水量,糖20克.糖可放可不放 做法: 1.將麵粉倒在案板上,加入乾酵母,糖,拌合均勻,中間扒坑. 2.在坑內加入溫水,放入豆油.抄拌揉合成面團稍醒.大約1小時左右.周圍溫度太低的話,時間要久一點 3.待面醒好後,做成自己想做的包子,饅頭,花捲. 4.把做好的生坯擺入屜內.鍋內放入冷水.再插電蒸13分鍾既可.(如果蒸饅頭大約在30分--40分如果蒸花捲17分鍾)。
小籠包怎麼做
小籠包子 主要原料: 麵粉 500克 面肥 50克 鹼水適量 餡料: 豬肉 250克 豬皮凍 150克(凍的做法見加蟹小籠包) 調輔料: 醬油 8克 精鹽 6克 料酒 10克 味精 5克 胡椒粉 2克 花椒面 2克 白糖 4克 香油 15克 蔥、薑末各適量 製作方法: ⑴將豬肉剁成肉末,放入盆中加入醬油、精鹽、味精、胡椒面、花椒面薑末、料酒、白糖攪拌均勻後,將清水70克分數次加入其中,順一個方向攪拌上勁,再將豬皮凍用刀切成碎粒放入盆中攪拌均勻,最後放入蔥末、香油調拌均勻即成餡心; ⑵將麵粉250克加入面肥50克用溫水調製成軟硬適當的面團,放在30℃的環境中發酵成發酵面團;將麵粉250克用溫水調製成水調面團;待發酵面團鼓起後,兌入鹼水揉勻揉透再和水調面團和在一起揉勻揉透,餳酵待用; ⑶將餳酵好的面團搓條下成25克/個的劑子,擀成圓坯皮,包入17.5克的餡心,捏製成16——21個褶的圓形包子,放入小籠中旺火蒸制7——8分鍾即熟; 特點: 皮薄餡嫩,鮮咸適口,汁多肥嫩,麵食佳品。
注意事項: ⑴攪肉餡時要向一個方向攪拌,攪上勁; ⑵包好的包子,要餳酵10分鍾後再放入火上蒸制,使坯皮鬆嫩柔軟潔白。 小籠包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
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幹了。餡要有汁才好味,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配好後放進雪櫃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後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味了。
材料: 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 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 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 +醋(兩湯匙) 做法: 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 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薄成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 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小籠包的准確做法?
籠湯包原料:仔發面團750克 豬肥瘦肉400克 豬肉皮250克 生薑10克 大蔥50克 精鹽3克 胡椒粉3克 料酒15克 醬油25克 蔥薑汁30克 白糖15克 雞精5克 味精5克 香油10克 鮮湯少許製法:1?豬肉皮刮洗凈,切成條,放入清水鍋中,加入生薑、大蔥?均拍破?、料酒,用大火燒沸後,撇凈浮沫,轉用小火熬至湯汁濃稠,打去料渣不用,調入胡椒粉、雞精、醬油,待其冷卻後,即成皮凍,切成細粒待用。
2?豬肥瘦肉剁細,放入盆中,加入精鹽、白糖、味精、香油、姜蔥汁及少許鮮湯攪拌均勻,再加入皮凍粒和勻,即成餡料。3?將仔發面團搓成條,下成40個劑子,用手按成中間厚邊上薄的圓形皮坯後,分別放上餡料,再包起收攏,將收口捏成褶皺,即成小籠湯包生坯,放入墊有松針的小籠內,用沸水旺火蒸約8分鍾,即成。
特點:皮薄餡嫩,湯多汁鮮包。 說到湯包,小籠湯包和靖江湯包的做法是有他們自己的區別的,小籠湯包,以無錫小籠為有名,,這種不籠包湯鮮,個小,易於食用,是一種地道的市井吃法,也真的是深受普通百姓的喜愛.這種做法能夠保證成品的出品量,易於生產,但是做小吃足夠,做高檔宴會點心就覺得有點不夠檔次,在湯裡面並不單單的使用傳統的打水方法,也有使用雞湯凍,皮凍,甚至用瓊脂凍的做法,對選料沒有一個明確的做法,或者說隨意性比較大 還有一種做法,也是小籠湯包,這種做法吸收了一部分靖江蟹黃湯包的做法,形成了一點自己的特色,但是從口味來講,油重,鹵少,肉散,皮的筋度不夠筋道,吃口不是很好, 靖江湯包的做法,取淮陰文樓,揚州富春,鎮江宴春的沿古運河上下三個主要城市的湯包做法的精華,能夠做到皮薄,可以不在燈光下就可以看透湯包,湯是湯,餡是餡,還有明顯的上部的空氣形成,湯多,包大,這種湯包的做法要求很嚴格,一般成品有成年人的手掌般大小,吃湯包有一種說法,輕輕提,慢慢移,開小窗,再喝湯.肉緊,在湯包做好,蒸制六分鍾成熟以後,喝完湯,可以看到裡面的肉餡是一團而不是一堆散渣,而肉餡在這樣一個湯包裡面只是佔到三分之一而已,也就是說湯佔到接近七成,蟹黃湯包的售價是在每籠六隻,旺季達到一百二到一百八一籠,也就只有六隻啊,還有這種湯包皮的筋度甚至達到了,蒸好之後可以下油鍋的地部,煎了吃 ' 做法,:豬後腿精肉,豬肚皮上的大片肉皮,母蟹高筋面婁,食鹽,飽和鹼水, 豬皮,制凈後,加入料酒,老抽,蔥姜,煮製成皮湯,冷切後,凍五個小時,成皮凍,取出切碎,加入拌好的精肉末,加入蟹黃,蟹肉,拌入適量的鹽,雞粉,待用, 高筋粉一斤,加入食鹽適量,要感到口感有點咸,飽和鹼水一勺,加入冷水和成面團,放醒發兩個小時,下坯子,可心擀皮,包製成形即可上籠,這種湯包雖然個大,但是一個是湯多,傳熱快,別外也說明不能蒸過了,湯太過了,變成水蒸氣,體積變大,也會使湯包開裂,旺火,足氣,六分鍾足夠,但是這種做法必須有維揚包點的包子手法作基礎,不然的話,很容易出現湯。
怎樣製做小籠包
小籠包是上海著名的小吃,要做到皮薄餡靚是有秘訣的。
做皮時開粉要用滾水淥熟,皮才軟滑,若用生粉就會太幹了。餡要有汁才好味,但餡料有水份會很難包,配好後放進雪櫃片刻,使油和水份都凝固才包,蒸熟後的小籠包就會很好味了。
材料: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醋(兩湯匙)做法: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分別做成小肉丸。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薄成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開封小籠包子開封小籠包子歷史悠久,它是由北宋時期「在京第一」的「王樓山洞梅花包子」經歷代廚師逐漸改制而成。
色、香、味、形具佳,別具一格。具體製作方法如下:一、原料:精粉一斤,豬後腿肉一斤,小磨油二兩半,味精一錢,紹酒、薑末、鹽各三錢,醬油八錢,白糖八分。
二、製作方法:1.把肉剔骨、去皮、剔筋後切成條,再用機器絞成碎肉;2.將碎肉放在盆里,下入作料,順著一個方向攪上勁,使其入味。然後陸續對入清水約七至八兩,攪打上勁,最後下入小磨油,攪成餡。
3.把面放在盆內,先用少許水,把面抄成面穗,和成硬面塊;然後蘸水拃面,紮成不軟不硬的面塊即可。4.將和好的面放在案子上反復揉、摔、盤疊,直至光滑柔軟,下成五十個面劑,擀成邊薄中間厚的皮,上餡後揑成十八至二十一個褶的小包子。
5.蒸時用大武火。六至七分鍾可熟。
『肆』 小籠包的簡便製作方法
小籠包的製作方法:
1、把豬肉糜倒入一個大碗裡面,撒入切成碎的生薑,然後放入切碎的小蔥,生抽,老抽,麻油,胡椒粉,攪拌均勻,最後放入切成細丁的豬皮凍,用力攪拌,攪拌好的餡料蒙上保鮮膜,放在冰箱里冷藏4個小時。
2、把150克水放入一個大碗裡面,加入鹽攪拌均勻,然後加入麵粉,接著用一個木勺子用力攪拌,等到碗里的麵粉變成絮狀的時候,就倒在工作檯面上,用手活成面團。
3、用手不斷的揉,直到面團光滑均勻有彈性為止。和面的過程不要再加水,也用不著在檯面上撲麵粉。如果揉面過程中發現面團太硬太韌,就把它放在密封飯盒裡面靜置5分鍾,讓其中的麵筋鬆弛一下。
4、把活好的面團分成4等份,每次取一份,用手把它在工作檯面上滾成直徑2厘米左右長條,然後把這個長條切成12個劑子。
5、把每個劑子整一下形狀,然後用手掌壓成棋子狀,這就是麵皮的毛坯。用擀麵杖把這毛坯擀成直徑10-12厘米的圓皮,擀的時候盡量讓中間厚一點,邊緣部分薄一些。
6、把麵皮放在掌心,用小勺子取適量餡料放在麵皮的中央,從一邊開始,把麵皮的邊緣折成皺褶。
7、逐漸把頂部的開口收到最小,小籠包就包好了。
8、把在蒸鍋內加水,按照籠屜的大小,用烘培紙剪一個圓形的襯墊,在上面剪一些小孔用來透氣。
9、等蒸鍋內水滾開的時候,把小籠包放進籠屜裡面,放的時候,應該保持3厘米的間隔,避免蒸好的小籠包會沾在一起。
10、一定要用滾開的水蒸,不要用冷水蒸,大火蒸六分鍾就可以取出食用了。
無錫小籠包的作文
無錫小籠包俗話說「名以食為天」,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美味。
北京的烤鴨,蘇州的豆腐干,城隍廟的五香豆……而我卻對我們家鄉的小籠包情有獨鍾。
小籠包的樣子定會讓你垂延三尺。
細胞嫩滑、白而透明的皮兒,彷彿輕輕一碰便會破開。
就算十里之外的人也能聞到一陣包子的清香。
小籠包不僅色澤誘人、香氣撲鼻,而且乾脆爽口、五味調和。
吃的時候,也是很講究的:要先在皮兒上咬一個小洞,然後輕輕一吸,鮮嫩肥油的汁水即刻湧入你的口中,接著,紅紅的肉餡,鮮美的滋味,細膩潤滑的口感,定會讓你大飽口福。
小籠包的做法也很簡單:先把和好的面放在盆里晾一晾,再把准備好的肉切好,並把它剁碎,接著盛到盤子里,放上姜沫、蒜沫、蔥沫、味精和黃酒等適量,然後把它們攪拌均勻,等面晾好後,再重新把面和干,接著,把它切成薄皮包好,再在鍋里放些水,把盛滿饅頭的蒸籠放在水裡,等水燒開以後,再燒十分鍾,直到饅頭以及餡兒徹底熟透了為止,這樣,一籠香噴噴的小籠包也就做好了。
小籠包色香味俱全,真是名不虛實啊!因此,我特地編了一首詩歌來贊一贊我們的無錫小籠包:無錫小籠包,色香味俱全。
輕輕吸一吸,滿嘴樂開花!怎麼樣,聽了我的介紹,你是否有種垂延欲滴的感覺?那就快嘗嘗我們無錫有名的小籠包吧!記得要細細嚼,慢慢咽哦!
寫小籠包的作文(400)字
常聽人們說小籠包美味可口,我卻從沒嘗過,也不知是啥味道。
這天下午,爸爸媽媽帶我來到小籠包子店讓我開開眼界,飽飽口福。
那天終於如願以償了.小籠包一個個白生生,皮薄薄的,裡面好象有一包汁水在,小籠包小巧玲瓏,形似寶塔,呈半透明壯,晶瑩透黃,寶塔頂上一陣陣香氣隨風四溢,形狀也和包子差不多,難怪叫小籠包。
小籠包以上一般都是一籠裡面有十個,每個都是圓鼓鼓的像一個個小雪球似的,只不過上面有一個凹凸不平的地方,還沒上來我就被這香氣熏得如痴如醉了。
真恨不得把整個蒸好的小籠包一口吞掉。
一籠小籠包上來了,我坐在椅子上,剛蒸完的小籠包發出了一絲淡淡的香氣息。
一聞到這種香氣息,我就忍不住要去大口大口的吃它了。
剛夾起一個 「小胖墩」塞進嘴裡,它就開始反 抗。
我這時肚子正餓得咕咕叫,恨不得將嘴巴變大,把四籠小籠包一口吞下去。
於是我就用筷子小心翼翼地夾起小籠包,因為輕咬了一小口,汁水就像千軍萬馬往我嘴裡奔跑。
我把它沾一點醋,輕進我的嘴裡,肉餡又松又軟,只要一嚼,它的肉就一下子鬆了下來,鮮美無比 媽媽說:「吃小籠包應該先醮點醋,輕輕咬一個洞,把裡面鮮美的湯汁吸干,再吃皮和肉。
小籠包的美味精華就在湯汁里。
我按照媽媽的方法吃,湯汁鮮、皮薄肉嫩,真是好吃極了。
果然,小籠包一會兒不吃不知道,一吃忘不了。
我狼吞虎咽地吃了起來。
它的肉非常十足,咬一口鮮鮮的,濃濃的,咸鹹的,讓你吃了還想吃。
於是我又纏著媽媽去買一客,當阿姨笑盈盈端來後,我又怎能放過呢?吃了一個又一個,在吃得滿口流香,砸咂嘴,不住稱贊道:「美!真是美味之極。
」一眨眼,又被我消滅了,摸了摸鼓鼓的小肚子,添添嘴,余興未了。
怎麼樣,心動了?西東不如行動,去吃吃你們家鄉的小籠包吧!
寫小籠包的作文
小籠包乃無錫最著名的美食。
它的味好兒,看相也好。
小籠包頂端大約有一些折皺,看上去就像是花苞的頂端,指不定何時就「含苞欲放」了呢!它的皮較薄,再經過一蒸,就呈半透明的了,再加上它哪誘人的香味,啊,真是無人可擋,垂涎三尺! 小籠包做法很簡單:如果有客人來了,就把攪拌好的肉陷放在擀好的皮子上,然後輕輕地將其皮合起,做成包子狀,再放在蒸鍋上蒸15分鍾,一籠人間美味的小籠包就完成了! 記得有一次,我剛走進店內迎接我的卻是,一條長龍似的隊伍。
媽媽等近半個小時才買到。
坐下等了一會兒,服務員端著十二個小籠包向我們走來。
我一看熱氣騰騰的小籠包, 「口水流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啊! 我拿起筷子小心翼翼地朝小籠包「攻」去,它的皮薄、軟而不膩,我生怕用力太猛,它的湯汁就會湧出來。
我讓它沾了點醋,輕輕咬了一口,湯汁便往我嘴裡涌。
我就快速地將整個小籠包吞進嘴裡,肉餡又松又軟又嫩又香又甜,鮮美可口。
此時,可口的肉與嫩嫩的皮已融在一起,我忍不住,又吃了幾個,情不自禁啊! 有一次我吃小籠包的時候,因為太心急了,湯汁濺到我的手上,燙得我哇哇大叫,從此我再也不敢心急吃小籠包了! 愛,可口的小籠包,我愛你,讓我吃一頓吧!...
無錫小籠包的作文。
注意哦,不要抄襲。
好再加分哦
無錫小籠包,當地人又稱小籠饅頭,以皮薄鹵多而譽遍滬、寧、杭一帶,是無錫傳統名點,已有百年歷史。
它選用上等麵粉製作、選料精細、小籠蒸煮,南方口味。
具有夾起不破皮,翻身不漏底,一吮滿口鹵,味鮮不油膩等特色。
饅頭緊酵皮薄、餡多鹵足、鮮嫩味香,秋冬時,餡心中加入熬熟的蟹黃油,即為著名的「蟹粉小籠」,食時鮮美可口。
有著「游龍」美稱的清代乾隆皇帝,曾遍游名山大川,尤其酷愛江南的佳山秀水、園林古跡和民風民俗。
他曾六次下江南巡遊,乾隆下江南之旅,通常是沿南京、揚州、無錫、蘇州、杭州一線。
乾隆皇帝第一次南巡,於1751年舊歷二月十九日到無錫,宿北營盤(石塘灣北)的龍舟上。
他早在出巡前就決定要到無錫秦園(寄暢園)。
二十日晨,御駕從黃埠墩換乘小船到秦園。
就品嘗了當地的小籠包,之後小籠包名氣很旺一直留傳至今。
探訪乾隆的足跡,聆聽乾隆的軼聞趣事,品嘗乾隆所稱頌的美味佳餚「無錫小籠包」。
由於湯汁豐盈,小籠包的吃法也與其它包子不同。
包子端上來,取一小碟,倒入少許玫瑰香醋和嫩姜絲佐料,用筷子輕輕地夾起小籠包子移入淺碟,先在薄如蟬翼的包子皮上咬一小口,然後慢慢地吮吸其中熱燙的汁液,一邊吮吸,一邊品嘗,香甜鮮美的滋味便在口腔中彌散開來。
湯汁吸得差不多了,再將整個包子吞入口中品味。
如果你是首次品嘗,當地人通常會以口訣教你:「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吸汁」。
這樣的吃法,一來可避免湯汁噴濺、燙傷口唇,二來是在輕啜過程中享受其鮮美的味道。
鮮則鮮矣,美固美哉,但卻仍有些甜膩,偶爾吃幾只還可以,多了就享受不來了。
而有的蟹粉小籠也可能有些膩口,不過卻蠻好吃的,有機會一定要嘗試一下!我至今仍固執地認為一方水土出一方美食,尤其小吃類,離開了原產地味道一定變了,因為它要溶入這個城市的主流社會就一定要變化。
當初我就是秉持這個理念幾次到無錫尋尋覓覓找到了無錫小籠的祖地「王興記」,說來也怪,王興記以小籠出名,店名卻叫「王興記餛飩店」,經過一番打聽方知王興記最早是做餛飩起家的,後來經營起無錫小籠,小籠逐漸出名了,但店名卻始終沒有改變。
之所以稱王興記的小籠為精品小籠,實在是因為這個小籠以其味道濃郁,湯汁飽滿稱雄於小籠湯包界,各地湯包我品嘗了許多,比如咱上海就有南翔小籠、南翔蟹粉湯包;千島湖有著名魚肉湯包;蘇州綠楊餛飩店有緊硣饅頭;常州有常州小籠,鎮江有蟹粉湯包等等,但如果對它們排序的話,我個人體會如此:淮安的文樓湯包第一,無錫小籠第二,其它的差不多在一個檔次就是第三了。
所以淮安的文樓湯包是絕品,無錫的王興記小籠就是精品了。
現在到了無錫,如果你沒去王興記品嘗一下無錫小籠包和餛飩,那可真是有點遺憾啦!無錫小籠近幾年發展迅猛,無錫城裡只要開餐飲店,都會賣無錫小籠,因此魚龍混雜,當然以正宗而言,只有「王興記」和「熙盛源」2個店,不過外地的知道王興記的多,無錫本地的大都上煦春源去吃無錫小籠,當您走進「王興記」和「熙盛源」店,坐下點小籠時,千萬記住吃無錫小籠是有配套的哦:1、在點小籠的同時要點蛋絲湯,這個配湯是骨頭湯燒制,以前是隨小籠奉送的,近幾年要另外掏錢買的,在小籠吃的有點多和油膩時,喝上這樣一口蛋絲湯非常受用;2、另外吃小籠時要專門用店裡配套的一碟姜絲香醋,吃起來是另外一種風味。
描寫小籠包的作文50字左右
俗話說,名以食為天,今天,我就跟大家帶來我最愛吃的——小籠包。
小籠包長得小巧玲瓏,剛出鍋的香噴噴的, *** 嫩的,就像一個雪白的公主。
吃進一口,更是香濃入口,裡面的肉汁緩緩流出,吃起來那叫一個舒服。
小籠包還有很多美的地方,怎麼都說不完,讓我們下次再來聊一聊吧!
關於無錫小籠包的作文不少於450字,急需
一陣陣香味撲鼻而來,這時的你也許還在辛勤工作吧?停下手吧!瞧!一起來品嘗一下我們無錫的特產——小籠包子。
看!小籠包子的頭頂如同一朵盛開的花,噴發出陣陣香味。
遠看,小籠包子又似一個沉重的包裹,給人一種很想立即拆開來看的慾望。
打開「花朵」一看,啊!紅紅的汁兒流了出來,香味立即飄散開來。
紅色的肉糜,白色的皮、濃濃的香味,再加上藍色的盤子,真是讓人陶醉在其中了!啊!我情不自禁地嘗了一口,甜甜的醋,可口的肉與嫩嫩的皮在我的嘴裡已經分不開了,沒過多久,我嘴裡便彌漫著汁兒和一股肉中的醋味了!也許你聽著早已垂涎三尺了吧!就讓我把無錫的小籠包子做法一一道來。
小籠包子的做法十分簡單:先准備好像古代草房子一樣的大籠子,蒸鍋,一些麵粉和肉糜,那樣就萬事具備,只欠東風了!你先要把麵粉和成麵皮,再把肉糜放在麵皮裡面,不要忘了一定要把麵皮的頭頂做成一個花骨朵兒的發型哦!最後的一些事兒就拜託爐子和蒸籠了。
休息片刻,熱騰騰的小籠包子就出爐了!怎麼樣,是不是很簡便啊?吃小籠包子也是一件十分有趣的事兒。
看!我吃小籠包子前,最愛用醬美醬美的醋給小籠包子澆上一回醋澡!因為這樣是最能讓我大開「口」界的了!澆好後,我馬上咬去那嬌艷的花朵,啊!可真是細皮嫩肉呀!瞧!「呼」一下包子里的汁兒似那四濺的熔岩從火山口噴發出來!我一看,是我該出手的時候了,說干就干,我立馬就把小籠包五臟六腑翻了底朝天,看!汁兒和醋溶為一體,正是我該吃的時候了,誰知因為我的臉因為貼得太近,竟把自己弄得滿臉是花!美麗的色澤、誘人的香氣、獨特的外形、難忘的味道、豐富的營養,誰會不喜歡無錫的小籠包子呢?...
寫無錫小籠包的做法的作文
材料瘦肉(四兩)、肥肉(一兩)、麵粉(九兩)、滾水(半杯)、椰菜或紹菜葉(數片)調味料:鹽、酒(各半茶匙)、生抽、生粉(各兩茶匙)、姜茸(一茶匙)、清水(四湯匙)、麻油、胡椒粉(各少許)、沾汁料:姜絲(半湯匙)食醋(兩湯匙)做法1、瘦肉及肥肉同剁爛,加入調味料攪至起膠狀,分別做成小肉丸。
2、麵粉篩勻放入大碗中,慢慢加入滾水,迅速拌勻成軟粉團,以少許麵粉爽手,將粉團搓成長條形,再分切小圓粒,碾成薄圓形粉皮,放入肉丸做成小籠包形狀。
3、蒸籠塗油,鋪上菜葉,再塗油在菜葉上,放入小籠包隔水蒸七至八分鍾,拌勻沾汁一同上桌,趁熱進食。
吃法由於小籠中含有大量湯水,所以吃起來務必要小心。
1、首先,將小籠包夾入小碟中,要小心不要將其夾破。
2、在小籠包側面咬開一小口,略微吹涼一些。
(小籠包湯汁較燙,故最好不要直接入口)3、吸吮其湯汁。
4、連肉帶皮一起吃下。
(在吃前務必吸干其湯汁,不然極容易湯汁四濺)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後喝湯。
介紹小籠包作文兩百字
小巧玲瓏、皮薄肉嫩,熱氣騰騰、白晶瑩……對,這就是名聲在外,擁躉無 數的小籠包!小籠包外表十分精緻,這是獲取吃貨 們一見鍾情的前提。
味的湯汁在裡面蠕動,看著看著就能流下 口水了。
小籠包的皮是用精麵粉擀制而 成,所以薄。
而肉餡是小籠包的精髓,需 要花工夫,以上好的的精瘦肉為餡,用新 鮮的雞湯煮肉皮取凍拌入提鮮,這樣子蒸 出才會汁多味鮮。
小籠包在上桌面十分鍾內食用是最佳時 間,雖然小籠包冷卻以後可以再蒸著吃, 不過那美味的湯汁就沒有了。
吃小籠包可不同於普通的包子,往嘴 里塞就可以大快朵頤。
熱氣騰騰的小籠 包,吃法還有點特殊的講究。
美味的湯汁 是小籠包的精髓,一是不要浪費,二是小 心噴濺燙嘴。
通常可以先蘸點醋,再小心 地在透明皮嫩的皮邊上咬破一個小口,輕 輕地吮吸兩口美味的湯汁後,再將小籠包 入口咀嚼品味,風味絕佳。
小籠包要皮薄不漏,肉餡新鮮、緊致、湯汁濃香而不膩。
喜歡吃小籠包的 人各取所需,有的人喜歡吃餡,有的人喜 歡喝湯汁,還有人喜歡嚼小籠包的皮,有 韌勁,一個美味的小籠包含有如此大的滋 味,想不讓人喜歡都難!伴隨著生活的節奏,節日的節奏,我 們的舌胃也立起了一種節奏。
追求味的刺 激,追求飽和快。
是舌胃在賽跑,見有誰還能細細品嘗的。
不過,我最擔心的不是舌胃的變異和退 化,而是心頭的退化。
若吃是為了活著, 但活著不是為了吃,舌胃能恢復到原有朴 實的感覺嗎?自己刪減一下就行了唄
俗話說的好,「民以食為天」。
在那千千萬萬誘人的小吃中,最得我寵愛的,非小籠包莫屬。
小籠包那薄薄的外皮內,包裹著一個小小肉圓。
那小肉圓四周被濃濃的汁水團團圍住,好似湖中一顆珍珠。
你先輕輕地咬一小口,那香味便隨之飄散出來,那香,直達你的心脾,讓你頓時萌發出一種想吃的沖動。
「輕輕提,慢慢移,先開窗,再喝湯」。
這句話是我吃湯包的法寶。
我拿著筷子,夾住一個渾身散發著肉香的湯包,輕輕地往上提了提,讓粘在籠屜上的湯包移到了別位。
接著,我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把湯包順利地移到了我那盛滿香醋的小碟子里。
我先咬了一口皮,一股面的甜味直撲我的喉嚨。
再咬一口小肉圓,香甜的汁水味伴著誘人的肉香,在我的口腔里飄散著,愈發激起了我吃湯包的慾望。
這時的我已經迫不急待地夾起第二個湯包,垂涎三尺地望著它,「啊嗚」一口把它吞了下肚。
吃完了,我打了個飽嗝,嘴裡滿是湯包的甜味。
走在回家的路上,我的嘴裡還在不停地回味著美味的湯包,這真是一種享受啊!...
轉載請註明出處作文大全網 » 小籠包的簡便製作方法
『伍』 如何在家做小籠包
很多人喜歡吃小籠包,但是只能出去才可以吃到美味的小籠包,大家在家裡這樣做「小籠包」要比外面的好吃的多,而且百吃不膩! 【小籠包】 原材料:酵母粉、麵粉、大蔥、姜、肉末、味極鮮、老抽、耗油、十香粉、香油、鹽、白糖、雞粉。
製作方法:
1、首先准備一個碗,在碗中放入5的酵母粉,然後加入適量的溫水攪勻化開。
2、在盆中加入500克麵粉,然後倒入准備好的酵母粉來和面,攪成面絮狀揉成面團。
3、蓋上蓋子使揉好的面團醒發都兩倍大,准備一根大蔥刨開切成細長條之後改刀切成末。
4、准備一塊姜切成細絲之後改刀切成末,把准備好的肉末放到案板上面。
5、在肉末上面放上切好的蔥薑末,然後充分的剁在一起,多好之後放到碗中。
6、然後在肉餡上倒上適量的味極鮮、老抽、耗油、十香粉、香油和適量的鹽。
7、然後再加入適量的白糖,澆上熱油攪拌均勻,准備一個小碗放入2克雞粉和20毫升水攪勻。
8、將攪好的水倒進肉餡中拌勻。在案板上撒上乾麵粉,拿出醒好的面團,揉出面團中的氣體。
9、然後把面團揉成長條,切成大小相等的劑子,揉園之後壓扁,用擀麵杖擀成薄餅。
10、然後把准備好的肉餡放到薄餅上,封口包住,蓋上保鮮膜醒發15分鍾。
11、在籠屜上刷上一層油,將小籠包擺放到上面,上鍋蒸20分鍾,關火燜5分鍾即可。
『陸』 小籠包的4種不同做法
很多朋友在早晨的時候,都是依靠小籠包來補充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成分的,由此也可見小籠包的重要性。你想渣戚自己動手做小籠包嗎?接下來,我跟你分享小籠包的4種不同做法。
小籠包的做法【1】
材料
主料:餃子皮適量,豬肉300克
配料:蓮藕、香蔥、生薑、水澱粉各適量
調料:食鹽2茶勺,生抽1.5湯勺,料酒1/2湯勺氏梁型,白糖1茶勺
做法
【准備材料】:
1、准備餡料:豬肉、蓮藕、蔥、姜。
2、把肥肉取下,切成小丁,蓮藕去皮切成小丁。
3、先把瘦肉切成小丁。
4、剁成較細的肉糜。(滿意程度的7分左右即可)
5、加入蓮藕丁剁至與肉基本融合。
6、加入切好的肥肉丁。
7、剁至三者融合。
8、剁好的肉糜放入較深的盆中,加入食鹽、生抽、料酒、白糖、薑末、蔥白末,攪拌均勻,然後分次加入適量水澱粉攪拌至稍微上勁。
【包包子】:
1、取一塊餃子皮,包入適量肉餡,用食指在餃子皮的邊緣抹上少許請水。因為買的餃子皮上面比較多乾粉,這樣便於包。
2、從右手邊開始慢慢打褶,直至包完一個包子。
【蒸包子】:
1、包好的包子間隔著擺放,包至可以蒸滿一鍋的時候,就可以先蒸,因為這是餃子皮,不用醒發。
2、包好的包子擺入蒸過中,大火燒開後蒸約5分鍾即可。
3、蒸好的包子,現吃蘸汁都很美味。
小訣竅
1、豬肉適合選擇三肥七瘦的前腿肉。不適合全用瘦肉。
2、加入適量蓮藕,會使肉餡的口感更鬆脆。
3、包子的餡料不用攪拌至特別上勁,一般殲猜就可以了,這樣口感蓬鬆一點。
4、因為這不是發面做的包子,所以包好後不用醒發,直接蒸即可。
小籠包的做法【2】
材料
粉500克,豬夾心肉500克,豬皮凍200克
做法
1.調餡兒 主料:豬肉 配料:食鹽、味精、白糖、料酒、小磨香油、薑末、雞湯 拌餡兒時要攪拌均勻,還要把餡兒往盆里摔,其間要加三遍雞湯。
2.和面 面+水,面多了加水,水多了加面,呵呵。然後要用勁揉,三光要領:手光、面光、盆光。 揉好的面要“晌”一下,(晌,也就是靜放一會兒) 摔面,其作用是使包子皮更筋,口感更好。揉揉、摔摔之後,面就算準備好了。
3.擀皮兒 揪襟兒,也就是把面揪成大小均勻的面揪揪 按成片兒狀 擀成圓形,皮兒要薄,且均勻
4.包包子 餡兒少了不好吃,餡兒多了包不住。您看清楚嘍,這么多才正好。
5.五蒸 水開後,上鍋蒸13~15分鍾,包子就熟了。剛蒸好的包子提起來象燈籠,放下去象菊花。 熱氣散了以後,包子皮會變硬,這時候提起來就不象燈籠了。不過,平放的時候還是蠻象菊花的。
6.最後一道工序----吃 吃開封的灌湯小籠包子也要遵守操作規范,不然燙壞了可表怪我 輕輕提,慢慢移; 先開窗,再喝湯; 一口悶,滿口香! 開窗,就是先把皮兒咬開個口兒 把包子里的湯吸出來喝,如果包子熱,別忘了先吹吹
小籠包的做法【3】
材料
南瓜一小塊(約100克),豬肉150克,胡蘿卜一小截,麵粉2碗,酵母一匙,鹽,醬油,生粉水少許,白糖
做法
1.南瓜去皮切成塊,蒸熟備用.豬肉剁成末和胡蘿卜粒拌勻,加鹽,醬油,少許生粉水拌勻後加點香油。
2.把蒸熟的南瓜用湯匙壓成泥,白糖留下1/5湯匙,其餘倒進南瓜泥拌勻,
3.剩下的白糖放碗里,倒進3湯匙開水,把糖化開,等水涼至35度左右, 把酵母倒進水裡化開.
4.取一大盆,把麵粉倒入,南瓜泥倒進中間把酵母水淋在麵粉上,然後 把所有材料用筷子拌勻.
5.把攪勻後的麵粉揉到光滑不粘手的面團,然後收圓放盆里,蓋上蓋子或保鮮膜, 靜置1小時,發酵完成.
6.灑上少許乾麵粉在發好的面團上,再次揉成不粘手的面團,分成幾份.取其中一分搓成棍狀,然後切成小塊,每塊搓圓後按扁,擀成中間厚邊上薄的圓形麵皮.
7.取一塊麵皮中間放上肉餡,做成包子形狀.
8.蒸格上放上濕紗布或玉米葉,把做好的包子坯放在上面,要注意留點空隙. 醒10-15分鍾後再放入鍋里蒸.
9.大火把水燒開後,把醒好的包子放進鍋里蒸13-15分鍾,蒸好後不要馬上 開蓋,燜5分鍾後再開蓋子.這樣包子就不會出現回縮.
小籠包的做法【4】
材料
糯米團120公克,豆沙餡350公克,半發麵皮150公克
做法
1.將糯米團切成一公分大小的小塊糯米團,備用
2.每片麵皮,均填入15公克豆沙餡後,再放入作法1的小塊糯米團,包成小籠包狀,並放入蒸籠。
3.起一鍋水,於鍋中放入集氣片,待水沸騰後,放上作法2,以大火蒸約7分鍾即完成。
小籠包做法相關 文章 :
1. 小籠包怎麼做
2. 4種小籠包的好吃做法
3. 家常小籠包的好吃做法
4. 小籠包的好吃做法有哪些
5. 灌湯包的8種製作方法
6. 灌湯包的不同好吃做法
『柒』 如何做小籠包又香又軟
【小籠包】
【食材】:200克溫水,加入3克酵母,400克麵粉,1大勺耗油,一大勺生抽,薑末,香油,五花肉,蔥等
【製作方法】
1.首先在碗中倒入200克溫水,加入3克酵母,攪拌成酵母水,(水溫不要過低,不然發酵不好,水溫也不要過高,不然會把酵母燙死)。
2.在盆中倒入400克麵粉,中高筋麵粉都可以,再加入一小勺白糖,可以幫助麵粉發酵,將攪拌好的酵母水分次加入,攪拌成面絮,用手揉成面團,放在比較溫暖的地方發酵50分鍾左右。發酵面團是之前的2倍大。
小籠包
5分鍾之後,我們打開蓋子,瞬間香氣撲鼻
『捌』 怎樣在家做小籠包好吃
用料
去皮豬前腿肉 500克
普通中筋麵粉 300克左右
澱粉 50克左右
蔥和姜 25克+25克
新鮮豬皮 200克左右
糖 5克
鹽 3克-6克(酌情添加)
料酒 熬豬皮10克 拌肉餡10克
花椒 5顆
清水 熬豬皮600-800克左右 和面170-210克左右
醋 適量
姜絲 適量
家庭版灌湯小籠包的做法
肥三瘦七的去皮豬前腿肉 剁成肉餡 准備好蔥姜(我把蔥姜泡水後打碎再過濾)
吃湯包木有醋可是不行滴!幾根姜絲配上少許香醋 開吃了!
『玖』 怎麼做小籠包
小籠包的做法。
所需食材及調味料:麵粉、豬肉、包子料、香菇、蔥、姜、鹽、香油、酵母、生抽、老抽、料酒、雞精。
製作方法:
1、先和面,酵母用溫水化開,慢慢倒入麵粉中,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或者濕布,放到溫暖的地方發面。
2、調餡兒,把香菇用溫水泡開切碎,蔥姜切末,把香菇、蔥和蒜放入肉餡里,再加入鹽、香油、酵母、生抽、老抽、料酒、雞精,朝著一個方向攪拌均勻即可。
3、包包子,等到面已經發到原來的一倍大的時候,把面放案板上揉一下,然後擀成皮,放入肉餡包成小籠包即可。
4、鍋中燒開水,篦子上放上籠布,放上包子,蒸15到20分鍾即可。
技巧篇:
1、包子餡不要調的太干,可以適當加點高湯或者溫水,這樣蒸出來的包子餡兒不幹。
2、如果包子餡兒太稀不好包,可以放冰箱凍一個小時就好包了。
3、發面的時候不用讓面全發開,只要發到原來一倍大就行。
4、一定要等水開了,再放包子。
『拾』 小籠包怎麼做
材料
主料:豬肉250g、肉凍250g、麵粉120;
輔料:鹽適量、老抽適量、生抽適量、蒸魚豉油適量、大蒜適量、姜適量、糖適量、香蔥適量、水適量
小籠包子
1
自己剁碎的肉餡,加了蒜末、薑末。
小貼士
包子皮是自己擀的,我感覺加點澱粉比較好,我用的是全麵粉做的,在蒸制的過程中,有些包子破了,下次記得加澱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