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如何製作好吃醬香大骨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如何製作好吃醬香大骨

發布時間: 2023-04-14 16:33:05

❶ 醬大骨怎麼做

今天為大家分享一道東北經典名菜「醬大骨」的做法,醬大骨選用的是豬大腿骨做成,豬大骨中的蛋白質坦拆含量要比奶粉中的還要高,其中鐵、鈉等遠遠高於鮮肉,鈣的含量更是遠非其他食物所能比,經常食用還能起到很好的補鈣作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在烹飪的時候,由於骨頭比較大,需要經較長時間的煮燉才能將血水除凈,這樣容易造成肉味的損失還會造成營養成分的流失,所以我們採用浸泡的方式來減少血水,從而最大化的保留大骨的營養成分。


技術要點:

1.大骨頭一定要提前浸泡2個小時以上,去除裡面的血水;

2.香料要用清水浸泡半個小時以上,把它泡發、方便煮出香味,同時還能去除苦澀味;

3.焯水的時候要涼水下鍋,更容易去除裡面的雜質和血水,否則會有腥味;

4.大骨頭鹵好以後,再浸泡半個小時,肉質會更加軟爛入味。

❷ 醬大骨的家常做法 如何做醬大骨

1、主料:脊骨適量。

2、輔料:東北大豆醬適量、蔥段適量、薑片適量、桂皮適量、八角適量、香葉適量、花椒適量、小茴香適量、白糖適量、醬油適量。

3、脊骨斬大塊冷水下鍋,焯去血沫和雜質。

4、撈出後用溫水洗凈控干水份。

5、鍋中加少許水,放入香葉、桂皮、小茴香、八角、花椒飛一下水。這么做一是為了清除灰塵,二是為了炒制時族扮不容易炒糊。

6、控干水分後直接下入鍋中,煸出水汽,炒出香味。

7、兆輪灶裝入大料盒內備用。

8、炒鍋上火,加少許底油,下入脊骨炒出香味。

9、加入少許白糖(炒糖色)。

10、和脊骨一塊翻炒,至脊骨上色後桐漏加入蔥段、姜塊炒出香味。

11、倒入開水燒開,加白糖(提鮮)、大醬(多一些,突出醬香味)、醬油定好味。

12、倒入電壓力鍋內膽內,放入大料盒,壓15分鍾左右至成熟。

13、壓好的脊骨重新倒回炒鍋中,用大火收一下汁即可。

❸ 醬大骨頭怎麼做

大骨頭有很種吃法,其中要以東北醬大棒骨最為出名,東北醬大骨是一道風靡全國的 美食 。其口味兒獨特。肉香味十足。我是老於,喜歡熱愛做 美食 。下面我我把我的醬大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一下。 備料:八角80克,花椒十克,甘草十克,草果20根 良姜20顆,草蔻30克,白芷30克,山奈30根,白扣30根,小茴香30克,桂皮40克,丁香十克,肉蔻15克,香葉十克。 輔料:鹽400克,花雕酒一瓶,生抽500克,味精50克,雞精50克,糖色80克,紅曲米水350克。 首先將香料包用水浸泡半小時,主要目的是去除灰塵和苦味兒。撈出用紗布封閉。將准備好的豬棒骨十斤。拋出血水。焯水,沖洗干凈備用。用這種方式做出的豬棒骨。口味濃郁醇厚。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好,我是老於,每天為大家更新 美食 小吃做法。內容詳細,資料豐富。我有一款小吃的做法適合您。

醬大骨,一道百吃不厭的菜,燉好的大棒骨不但酥香軟爛,而且鈣的含量很高,有著多方面的 養生 功效。經常食用,可有效地減緩骨髓衰老,防治骨質疏鬆等病症。

【准備材料】

豬腿骨、醬油、料酒、香葉、桂皮、八角、草果、生薑等

【方法步驟】

1、豬腿骨清洗干凈,從中間剁成兩段。放入清水中,去除血水(可多清洗幾遍)。

2、鍋中加水燒熱,水沸後放入大骨,放料酒去腥、去沫,燒煮幾分鍾後撈出備用。

3、重新起鍋,加入適量的水,倒上兩勺醬油,把准備好的香料放進去,放入大骨。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慢燉一個小時即可。

【一點提示】

如果想要增加骨頭的醬香味,可以加兩勺面醬、精鹽(根據個人口味酌情添加),用小火熬制20分鍾即可。

醬大骨頭是非常好吃的一道菜,它不但很有營養,而且也非常下飯。是老少皆宜的一道菜。下面給大家介紹醬大骨頭的做法。

首先,好的醬骨頭要從選材開始,盡量買肉多的大骨頭棒。我們把買回來的大骨頭用清水多洗幾次,洗去表面的血和其他雜質。然後鍋中燒水至沸騰,把大骨頭放入鍋中煮,煮去骨中的血水,至肉泛白色,撈出備用。

起鍋燒油,放入蔥、姜、蒜、八角、桂皮、干辣椒爆香,焯好的大骨頭倒入鍋中翻炒一下,倒入適量老抽調色、生抽調味、料酒去腥,鍋中放入兩顆冰糖,倒入適量水,沒過大骨頭,大火燒開,轉中火燉四十分鍾,最後大火收汁盛出裝盤。上面放上香菜點綴一下。

|小貼士

豬骨頭中還含有非常豐富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還含有大量的骨膠原,對人也是非常滋補的食品,豬骨有很高的營養價值,具有滋陰壯陽、益精補血的功效。

醬大骨頭,平時到飯點點一份大骨頭,味道雖然可以,肉太少了,價格還貴。

有的自助骨頭,還不太敢吃,因此很多人就想自己在家做醬骨頭。醬骨頭自己在家做費不了多少事,集市或者超市去買大骨頭很便宜,肉還多。

下面看看醬骨頭的做法,會對你有幫助。

醬大骨頭的用料

豬大骨,花椒,料酒,八角,香葉,桂皮,生抽,老抽,冰糖/白糖,姜,蔥

製作步驟

大骨頭洗凈,水開焯一下,去除浮沫洗凈備用。

炒鍋一湯勺水一勺白糖熬至焦糖色,再加一勺水稀釋備用。

大骨頭放電壓力鍋中,加水末過骨頭,加蔥姜、八角、桂皮、花椒、香葉、干辣椒、老抽、味極鮮、鹽、雞精、胡椒粉、再加炒好的糖色,選擇肉類(燜大約20-30分鍾)。

排氣出鍋,倒入炒鍋中大火收汁。

收汁完成,出鍋,喜歡吃辣的可以放點小米辣。

食材:豬筒骨;配料:豆瓣醬、黃豆醬、大蔥、香葉、桂皮、草果、大蒜、花椒,鹽,冰糖。

做法:鍋里倒水,將豬筒骨冷水下鍋焯水,加一點黃酒去腥,等鍋里水沸之後,就可以把豬筒骨撈出了。

接下來把配料處理一下,大蔥切小段、生薑切片。

鍋里加油,放入冰糖炒糖色,然後繼續倒入豆瓣醬和黃豆醬翻炒,炒出香味後,倒入大量的水煮。

接下來准備另一口鍋,把焯好水的豬筒骨放進來,倒入香葉、桂皮。草果、蔥段、薑片,再倒入上一個步驟熬好的湯汁,湯汁盡量沒過骨頭,如果湯汁不夠可以加點水。

蓋上鍋蓋燜煮,等到鍋里湯汁剩下一半的時候,就可以加一些鹽調味,再次蓋上鍋蓋繼續燒。

最後等鍋里的湯汁少一大半的時候,就可以調大火收汁,然後再出鍋享用。

食材:

棒骨或脊骨5斤、蔥、姜、黃豆醬、生抽、料酒、鹽、糖、八角、香葉、白芷、干辣椒、草果、丁香、山楂

做法:

1. 將骨頭浸泡在冷水中2小時,中間換一次水。

2. 將骨頭放入鍋中加水,用大火燒開,撇去浮在水面上的沫。煮半小時,然後轉小火燉半小時

3. 鍋里放少量油,小火加熱,加入1-2個干辣椒,3片香葉,3顆八角,2片白芷,1顆草果,炒至香料散發出香味。

4. 加入一勺黃豆醬,中火翻炒10-20秒,倒入3湯匙料酒,加入一袋生抽,大火燒開

5. 加入蔥,2-3大片姜,2-4茶匙鹽,適量糖,2顆丁香,2-3個干山楂。

6. 將烀骨頭的湯倒出一部分留做他用

7. 將鍋中沸騰的醬汁倒入烀骨頭燉鍋中,在大火上燒開,然後關小火繼續醬制。

8.根據骨肉肉質,約半小時後(如果是棒骨需要1個小時),達到軟爛,但用筷子夾骨肉不能輕易剝離的狀態。最後在鍋里燉20分鍾左右,就可以取出享用了。

醬大骨做法雖然是鹵制的,但豬肉肉質鬆散,在醬汁中泡時間長了味道過重反而會壓了本身的肉香味,所以不宜在關火後在醬湯鍋中長時間浸泡,最好烀到上佳狀態後稍燜一會就撈出來,之前留出的大骨湯是上佳的湯汁材料,燉菜煮麵都是營養美味,一定要好好利用,鹵蛋,鹵雞翅、雞雜、做醬湯干豆腐都沒問題,更有滋味的是做肉面湯,切五花肉小丁或片在醬湯中煮二三十分鍾,連湯帶肉澆在煮好的手擀麵上,再撒上蔥花香菜,啃大棒骨,吃大肉面,再剝兩個紫皮蒜,唉我去,忍不了了,我要吃去了!

1、把新鮮的大骨放冷水裡清洗N 遍,清洗干凈!在放入淡鹽水裡泡30分鍾!這樣做出來的大骨肉嫩,鮮美,肉不柴。

2、鍋里燒開水,把洗干凈的大骨倒進去,焯除血水。

3、變成這樣的顏色,就可以關火,撈出大骨放入盤子里備用 我第一張照片上就是焯除血水後的大骨。

4、熱鍋涼油,放入芝麻,和白糖,辣椒小火翻炒。

5、炒制芝麻發黃有香味,放入姜絲,接著放邯鄲豆瓣醬,一大湯勺,海天豆瓣醬倆大湯勺

6、然後倒入大骨中火快速翻炒,讓每個大骨都裹上醬汁和糖衣,翻炒片刻,即可時間久了糊鍋,趕緊往鍋里添水吧。

7、鍋里添冷水淹沒大骨。

8、倒入紅燒醬油,再加適量的蚝油,鹽,少量的雞精。

9、加半瓶蓋料酒。

10、在放入大蒜末。

11、翻炒一下大火燒開!煮至3分鍾左右,轉至中小火煮制

12、15分鍾後,中間翻炒幾次,一定要在鍋跟前,看鍋里水的變化。

13、32分鍾後,鍋里的水熬制的快沒有了,現在的湯汁越來越稠糊了,調制最小火,給肉上上色!這個時候大骨最好上色,如果上色不均勻肉就沒有醬汁的顏色,味道也差了許多。

14、最後上色最關鍵,是不是比剛才要有食慾了呢,關火,整個過程不算鹽水泡肉,煮至了40多分鍾!肉已經很爛,醬汁的味道也超濃郁,最後淋上香油,可以出鍋了。15、出鍋了後,在盤子里放幾片生菜葉,把大骨盛進去,上面在撒點芝麻!就可以開吃啦。

步驟1

不用放味精和雞精

材料

❹ 醬香大骨頭的家常做法 怎麼做醬香大骨頭好吃

1、食材豬腿骨,蔥姜,大料,醬料。
2、製作方法,做大骨頭用腿骨,有骨髓,就是肉有點少,大家也可以用脊骨,肉多。先把骨頭放入到水中,加上一勺料酒,先泡上半個小時這樣能夠去除腥味。
3、准備一些備料,蔥姜必不可少,再來准備一些大料香葉、桂皮、草果、白芷、丁香、肉蔻、小茴香、八角、花椒、好廳慎紅干椒。
4、另外准備一隻小碗,加入兩勺黃豆醬、一勺甜面醬、兩條生抽、一勺老抽、一勺蚝油,攪拌均勻放在一旁備用
5、骨頭也泡的差不多了,用流動的清水清洗干凈,洗凈之後放入到大一點的鍋中,入沒過骨頭的涼水,放上去星三件套,蔥姜料酒,開大火燒開,煮開之後會有許多的血沫,這是煮出來的血水和臟東西,用勺子撇干凈,再煮5分鍾。
6、煮好之後撈出來放入到清水中再洗一下,洗干凈骨頭表面附著的雜質,控水備用,接下來的時間我們來炒料,鍋里邊先加入適量的油,放上准備好的大料和蔥姜,煸炒出香味以後,伏襪再放入調好的料汁,炒出醬香味兒。
7、加入清水,把骨頭也放進來,再倒入一瓶啤酒這樣能夠更好的去腥再加點冰糖提鮮放點糖色做出來的骨頭顏色會更加的鮮亮。
8、蓋上蓋子開大火煮開,然後轉中小火燉40分鍾,時間到了再來嘗一下鹹蛋加入適量的鹽,開大火再燉10分鍾,盛出來稍微晾一晾友敬可以吃了。
9、這樣做的大骨頭醬香濃郁,不幹不柴軟爛脫骨里邊的骨髓更是香的流油。

❺ 醬大骨頭家常做法

醬大骨的家常做法如下:
1、豬腿骨洗凈,用刀在中間用力斬一下,留下一道深印最理想。
2、用左手把菜刀立住並穩住菜刀,右手握住斬有印記的大骨。
3、把豬大骨上喚緩的砍印對准刀背,用力砸下去,豬骨就會應聲而斷。
這樣處理的豬骨,骨茬整齊沒有碎骨,還能較好保留骨髓的完整。
4、將斬好的豬腿骨置大盆中加滿清水浸泡約4小時,中間需要換水數次。
5、醬大骨所用的香料:桂皮、香葉、八角、草果、莨姜、生薑等,喜歡濃香的可放一粒丁香。
6、鍋里添足水,倒入兩勺醬油、放入香料。
7、把浸泡好的豬大骨碼入鍋里,大火煮開後撇去浮沫改小火慢燉1小時。
8、為了增加豬骨的醬香可放入兩勺面醬(棗鏈局東北大醬最佳)、適量凳讓精鹽。
再小火燉制20分鍾即可。

❻ 醬香骨怎麼做

原料:大骨頭、土豆、香蔥、姜、蔥、八角、辣椒、桂皮、鹽、香葉、料酒、醬油、豆瓣醬。
做法步驟:
第1步、大骨頭及配菜清洗干凈備用。
第2步、大骨頭冷水入鍋放幾片姜,兩顆香蔥,碰謹加入料酒去腥,沸騰後撇去浮沫焯水5分鍾左右撈出。
第3步、把蔥切小段姜切片,起鍋燒油先放入蔥姜翻炒煸香後在放入八角、桂皮、香葉、辣椒翻炒,加入醬油。
第4步、加入豆瓣醬。
第5步、翻炒均勻,炒出香味。
第6步、加入三四碗水煮至沸騰,燉大骨頭的湯水就做好了。空納
第7步、斗吵沒焯好水的大骨頭放入砂鍋里,倒入湯水沒過大骨頭,小火慢燉至肉軟爛。
第8步、最後放入鹽和切成滾刀塊的土豆,煮至斷生出鍋撒香蔥段即可。

❼ 醬香大骨頭的做法

醬香大骨頭的做法如下:

材料:骨頭,蔥,姜,蒜,花椒,大料,香葉,桂皮,山楂,草果,小辣椒2個,生抽,老抽,大醬,冰糖。

1、把骨頭切成小塊泡進清水裡,中間多換幾次水,這樣做的時候就不用焯了。

豬大骨頭的功效與作用

1、滋補強壯身體是豬大骨頭最重要的功效之一,因為豬大骨頭也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營養,它雖然沒有肉的口感好,但它也含有豐富蛋白質,脂肪和多種維生猛橘素,還含有一些微量元素,人們用它煲湯喝,以後能把這些有效營養盡快吸收,可滋補強壯身體緩解體虛也能增強人類身體素質。

2、日常生活中人們多吃一些豬大骨頭,還能強壯筋骨。它既能促進筋骨發育,也能提高筋骨健康水平,對人類經常出現的肢體麻木和關節疼痛有一定緩解作用,另外人們出現腰膝酸軟和腰腿疼痛等不適症狀時,多食用些豬大骨頭,對病情恢復也有極大好處。

3、豬的骨頭中不但含有蛋白質,還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特別是磷酸鈣和微量元素磷的含量比較高,這些物質被人體吸收後,能促進人類骨骼發育,而且能增強人體骨骼韌性與密度,它能預防緩解缺鈣,也能維持人類骨骼健康。

4、豬大骨頭還能促進斷骨再生,人們在出現骨折後可以用它煲湯喝,它能加快斷骨部位癒合,而且能為人體補充豐富的5年蛋白和骨膠原以及磷酸盯知型鈣,這些物質對骨骼發育和癒合都有良好促進作用,能讓患者傷情盡快康復。

❽ 醬大骨頭怎麼做

醬大骨以前在運喚飯店做廚師的時候做的最多,今天給大家分享醬大骨商用的做法。 一道醬大骨講究醬香味濃、肉質要軟糯入味,這樣的醬大骨才會味道與口感並存。 醬骨頭中的骨髓吃起來就最有滋味,一邊喝酒一邊大口吃肉這樣就最美味不過,詳細做法下面分享。

醬大骨其中的「醬」指的就是醬料,很多人做出來的醬大骨不夠香主要的原因就是醬料沒有用對, 主要提味的醬料就有:黃豆醬、甜面醬、豆瓣醬、南乳,混合炒香才會達到所需的復合醬香味。

同時熬骨頭的時候加入多種香料一起熬制,做出來的醬大骨聞起來香氣撲鼻,吃起來醬譽念香味濃,入口軟糯,這就是商用醬大骨美味的做法,下面給大家詳細分享。

》【主料】: 豬筒骨5斤(豬脊骨、排骨也可以)

》【配料】: 高湯20斤、生薑、大蔥、蒜頭、干蔥頭

》【醬料】: 甜面醬150g、黃豆醬250g、豆瓣醬180g、南乳100g、海鮮醬80g

》【香料】: 八角20g、香葉15g、花椒15g、陳皮15g、丁香5g、去籽草果兩個、桂皮10g、干辣椒適量、

》【調料】: 鹽、醬油、老抽、冰糖、糖色、料酒、食用油

~【製作步驟】~

①【筒骨的預處理】: 新鮮的筒骨用清水浸泡一個小時使骨頭中的血水排出,然後冷水下鍋加入薑片、大蔥、料酒,然後慢慢煮開,讓骨頭中殘留的血水慢慢排出來,大約煮3分鍾然後把骨頭撈出,再用清水洗去骨頭表面的浮末,然後砍成大塊備用,經過這兩步的工序可以把骨頭中腥異味去除。

②【備料】: 配料中的生薑切成薑片、大蔥斜刀切片、干蔥頭切片、蒜頭拍扁備用,然後把【香料】清洗一遍洗掉香料表面的灰塵,然後用布袋裝起綁緊備用。

③【炒醬料】: 熱鍋,然後加入大約500g的食用油,油溫四成熱加入大蔥、生薑、干蔥頭、蒜頭中火爆香,把這四樣配料爆出香味、直至炸干,然後把配料撈出,然後低油溫加入豆瓣醬,中火把豆瓣醬炒出紅油,然後再加入甜面醬、黃豆醬、南乳、海鮮醬,小火把醬料炒香,炒出香味,然後把醬料倒出裝盤備用。

④【調鹵水】: 鍋中加入高湯20斤,大火煮開,然後加入熬好的醬料、加入生薑約80g、大蔥50g,加入香料包,然後加入鹽、生抽、料酒調味,再加入老抽、糖色調鹵水的顏色,大火煮開轉小火煮15分鍾使醬料味道與高湯混合。

⑤【鹵大骨】: 鹵水調好後加入處理過的大骨,大火煮開轉小火煮30分鍾,30分鍾後熄火慶悄困浸泡1個小時。

⑥【製作完成】: 大骨在鹵水中鹵了90分鍾後,把大骨撈起,看到大骨的肉質完全煮軟,然後把大骨撈出裝盤,這樣一道美味的醬大骨就製作完成。

① 醬料為什麼要單獨提前爆香,直接下鍋不可以嗎?

》》答:醬料不可以直接下鍋煮,必需要提前用油炒香,這樣才會使醬料的味道激發出來。 多種醬料混合炒過後會使炒出來的醬料帶有一種復合的醬香味道,而且炒制的時候所用的食用油也要用姜蔥蒜爆香再下醬料炒,這樣才會使醬料散發出最大的香味,鹵出來的醬大骨醬香味才會更濃。

② 在調鹵水的時候一定要用高湯嗎?用清水代替可以嗎?

》》答: 如果有高湯那就最好使用高湯來調鹵水,因為剛開的鹵水味道是不夠濃郁的,所以需要用高湯來增加鹵水中的底味,這樣鹵出來的醬大骨味道才會更濃。

》》 用清水調出來的鹵水第一次鹵出來的醬大骨味道肯定就不及用高湯調的鹵水味道好,但是隨著鹵水的不斷使用鹵水的味道會變的越來越濃,鹵出來的醬大骨味道也會越來越好。

》》所以兩者最大的區別在於剛開始製作的時候,味道會相對明顯,但使用的時間長了鹵水味道也會變濃,鹵出來的醬大骨味道也會一樣,所以如果有高湯那就最好使用高湯調鹵水,如果沒有高湯那用清水也可以。(高湯就是用豬骨頭和雞骨頭熬出來的湯,湯色濃白味道鮮香)

③ 大骨在鹵制的時候有什麼需要注意的?

》》答:大骨下鍋鹵的時候最講究的就是火候,把握好鹵水的溫度,鹵出來的醬大骨肉質才會軟糯入味。 在鹵制的時候大骨剛下鍋是以小火翻滾的狀態鹵30分鍾,這樣的目的是把大骨上的肉質煮軟,而最後關火浸泡一小時目的就是使肉質更好的入味,經過這樣的鹵制肉質才會達到軟糯入味的口感。在鹵制的過程中切勿全程用小火鹵制,這樣容易把肉質煮爛,而且肉質入味不夠徹底。

④ 鹵水第二次使用的時候發現變味了,是什麼問題?

》》答:鹵好醬大骨剩下的鹵水是可以反復使用的,鹵水用的越久味道就越濃郁,但是一定要維護好鹵水,否則就很容易變味,需要注意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製作醬大骨所用的骨頭部位沒有固定,選用豬筒骨、豬脊骨、豬排骨都是可以的,其中豬筒骨和脊骨帶有骨髓吃起來的味道最香、最有滋味。

筒骨和脊骨都帶有骨髓,所以要先焯水後再砍塊,這樣可以防止在焯水的時候骨髓流失,而且骨頭要砍大塊這樣才可以使骨頭中的骨髓更好的保留,如果砍的太小塊,在鹵制的時候骨頭中的骨髓就會與骨頭脫離。

③ 在熬醬料的時候要控制好火力,火力過大容易把醬料炒焦,小火慢慢炒,醬料的香味才會更好揮發出來。

鹵水中的香料包不要長期浸泡在鹵水中,當鹵好食材後就要把香料包與食材一起撈出,香料在鹵水中浸泡的時間長就會發出苦味和腐爛的味道, 這樣就影響了鹵水的味道,如果香料包的味道還沒完全揮發出來,那麼可以把香料包撈出,等到完全涼後放入冰箱急凍起來就可以,當需要用的時候再放入鹵水中加熱。

醬大骨其中的醬香味主要就是靠醬料來提升,所以在炒醬料的時候要把控好火候,把醬料完全炒出香味,這樣醬香味才會濃郁。

其次香味的提升除了醬料外還有香料也是很重要,香料的份量要控制好,香料份量過少香味不夠濃, 香料過多就會適得其反給鹵水帶來苦味,然後鹵水調味的時候,加入的味料根據當地的口味添加,把握好以上的小技巧你可以做出美味的醬大骨 ,以上就是今天的分享,歡迎轉發收藏,如有不懂請在下方評論交流。

醬大骨,一道百吃不厭的菜,燉好的大棒骨不但酥香軟爛,而且鈣的含量很高,有著多方面的 養生 功效。經常食用,可有效地減緩骨髓衰老,防治骨質疏鬆等病症。

【准備材料】

豬腿骨、醬油、料酒、香葉、桂皮、八角、草果、生薑等

【方法步驟】

1、豬腿骨清洗干凈,從中間剁成兩段。放入清水中,去除血水(可多清洗幾遍)。

2、鍋中加水燒熱,水沸後放入大骨,放料酒去腥、去沫,燒煮幾分鍾後撈出備用。

3、重新起鍋,加入適量的水,倒上兩勺醬油,把准備好的香料放進去,放入大骨。大火煮開後,改小火,慢燉一個小時即可。

【一點提示】

如果想要增加骨頭的醬香味,可以加兩勺面醬、精鹽(根據個人口味酌情添加),用小火熬制20分鍾即可。

大骨頭有很種吃法,其中要以東北醬大棒骨最為出名,東北醬大骨是一道風靡全國的 美食 。其口味兒獨特。肉香味十足。我是老於,喜歡熱愛做 美食 。下面我我把我的醬大骨的方法分享給大家。供大家參考一下。 備料:八角80克,花椒十克,甘草十克,草果20根 良姜20顆,草蔻30克,白芷30克,山奈30根,白扣30根,小茴香30克,桂皮40克,丁香十克,肉蔻15克,香葉十克。 輔料:鹽400克,花雕酒一瓶,生抽500克,味精50克,雞精50克,糖色80克,紅曲米水350克。 首先將香料包用水浸泡半小時,主要目的是去除灰塵和苦味兒。撈出用紗布封閉。將准備好的豬棒骨十斤。拋出血水。焯水,沖洗干凈備用。用這種方式做出的豬棒骨。口味濃郁醇厚。個人觀點僅供參考。大家好,我是老於,每天為大家更新 美食 小吃做法。內容詳細,資料豐富。我有一款小吃的做法適合您。

生活中,豬骨頭最常見的做法就是拿來燉湯,熬骨頭湯,這在南方人的飲食中很是常見。如果你去到北方,豬骨頭的做法就完全不一樣,一般不拿來做湯,而是拿來紅燒或者醬鹵,比如紅燒豬骨頭,醬大骨,鹵水豬骨等。雖然做法不一樣,但是骨子裡總少不了那份對於 美食 的偏愛。

這其中的醬大骨是一道東北特色 美食 ,它的製作並不復雜。豬骨經過簡單的清水浸泡去腥,放在事先製作好的醬鹵水中燉煮,經過中小火長時間的慢燉,醬大骨頭即可製作完成。

它的製作重點在於醬鹵過程,「醬」是一種東北特有的醬料,東北大醬,當然也可以用黃醬或黃豆醬來代替;「鹵」是融合了各種香料和調料進行鹵制,先調醬汁再調鹵水。豬骨在吸收了香料和醬料的味道後,充分入味,顏色暗紅漂亮,肉質咸香不柴,酥爛好嚼。吃完表層的豬肉還不算完,重點還在後頭,那就是中空骨頭里層的髓質,可吮吸也可以用筷子挑出,相比豬肉來說,這種物質更加美味有營養。下面就隨我進入製作時間,為大家分享這道美味的東北醬大骨的做法。

【主料】豬脊骨1000克,黃豆醬10克

【配料】大蔥2根,生薑1塊,冰糖20克

【香料】八角10克,桂皮10克,香葉2片,花椒10粒

【調料】料酒、生抽、老抽、食用油、鹽各適量

---開始製作---

①【豬骨去血水】 買回的豬脊骨用清水沖洗干凈,斬碎成小段(如果嫌麻煩,買的時候可以讓攤主處理好)。 放清水中浸泡,每次浸泡用手多攪動幾下,這樣滲出血水比較快也比較充分。 看到水比較渾濁就開始換水,直至水清為止,撈起瀝水備用。 (注意:一般豬骨完全去除血水至少要3-4小時,需要有一點耐心。)

②【准備輔料】 在浸泡豬骨的時間里,可以准備其它的食材。將大蔥拍散切小段, 生薑拍散切塊。香料用溫水浸泡一會 ,擺動一下洗掉表層的灰塵,晾乾水分。 (注意:香料浸泡時間不要長,一般1分鍾左右即可;生薑不用切片,拍散更容易保持其辛香味長久)

③【炒香料】 起炒鍋, 加小半勺油,潤鍋即可。 燒熱油鍋,將八角和桂皮下鍋,小火慢炒。有香味出來後,下入花椒和香葉, 不斷翻炒至香料顏色加深變暗 。關火,將香料裝入棉紗袋,系好袋口。

④【調醬鹵水】 凈鍋後,多加一些油燒熱,下入姜塊,幾段大蔥,小火慢炸出香味。當食材變色加深的時候,加入10克黃豆醬滑散,炒出醬香味道。加入適量的開水,大火燒開。再將香料包放入,改為 小火慢煮30分鍾 ,香味比較濃厚,醬料就煮好了。 (注意:做醬鹵水是先調醬汁再調鹵水,這樣出香味比較濃郁一些)

⑤【醬鹵大骨】 將豬骨丟入醬汁中,加2勺料酒,2勺生抽,1勺老抽,小半勺食鹽,冰糖20克,丟入剩下的姜塊和蔥段。蓋鍋蓋大火燒開後撇去浮沫,改為 小火慢燉1小時左右 。時間到,關火, 讓豬大骨在鍋中燜制20分鍾左右 ,即可出鍋。

【成品圖】起鍋的時候,香味濃郁,醬骨顏色紅靚,看著都很有食慾。肉質咸香,吃起來軟爛多汁。

①豬骨浸泡那麼長時間主要是為了去血水去腥味,直接焯水不是去血水更快嗎?

》》做這道 美食 ,豬骨是沒有焯水而是經過長時間的浸泡去血水去腥味,主要是為了保證豬肉的原味和營養。

也許大家會說,焯水的時間不是很長,豬骨的味道和營養不會損失多少。其實大家的想法我也考慮過,只是做這道醬大骨,豬骨的量比較大,量多才能做出醬大骨地道的口感。如果用焯水的方法去血水和腥味,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將血水去干凈。時間長了,豬肉的營養損失就比較大,原始鮮味也沒有了。所以,為了保證豬大骨本身的營養和原味,還是建議大家用冷水浸泡豬骨,營養損失少,豬肉也比較新鮮。

如果豬骨的量比較少,可以建議用焯水法去血水和腥味,量少焯水的時間也短,能保證豬骨的原味和營養,而且還比較省事省時。

②為什麼香料要用溫水浸泡一遍?

》》香料用溫水浸泡不單是為了洗掉灰塵,更重要的是讓香料肉質吸收少量水分,變得發軟,在炒制香料的時候不至於焦糊。另外還能去除香料的苦澀味。

首先: 香料吸收少量水分讓香料稍微變軟,在炒香料的時候,不會因為溫度較高而將香料炒糊。因為香料在受熱後,水分會由內而外蒸發,這層水分可以給香料起到降溫的作用,香料不容易炒糊。但是香料浸泡時間不能過長,否則吸收過多水分,香料容易破皮粘鍋,更容易炒糊。

其次: 香料雖然是給食材起到增香的目的,但是由於其「木質」的特性,其中含有一些產生異味和苦澀味的雜質,這些雜質會直接影響到鹵水的味道。所以一些有經驗的廚師在炒制香料前,會將香料用溫水浸泡一次,以達到去除異味和苦澀味的目的,增強鹵水醇香的味道。當然,如果是直接凈鍋炒制的話,浸泡的時間就不能過長,防止脹發過滿,就不能再拿去炒,用水煮是比較合適的。

③為什麼炒香料的時候要加一層薄油呢?

香料炒制的時候要加一層薄油,可以給鍋身起到潤滑作用,防止香料直接與高溫的鍋底接觸,導致香料在炒制的時候被炒焦炒糊,這層薄油相當於是一層「潤滑劑」和「隔溫層」。

當然,油的量是不能過多的。如果加了過多的油,香料表層就會裹附一層厚厚的油脂,使得香料的香味不容易滲透散發出來。而且油量過多,還不容易掌握香料炒制出香的程度。因為食用油加熱後本身也會有一定的香味,油量過多,香味越濃,油香和香料的味道混合在一起,不容易判斷香料出香味是否完全,就掌握不好炒制香料的時間。

④醬鹵大骨的時候要注意哪些細節呢?

》》醬鹵大骨是製作醬大骨的最後一步,直接關繫到醬骨是否完全入味,醬香味道是否濃郁的關鍵,講究的是「先煮後燜」,這樣醬大骨顏色也好看,入味也香濃。

其一:燉煮醬大骨的時候,要注意火候。 要小火慢燜,期間不能添水,也不能去揭鍋蓋,需保證醬鹵水保持在持續的微沸的情況。只有這樣,醬骨和肉質入味才比較好,而且容易將豬骨中的髓質熬出來,醬大骨的營養更全面。

其二:醬大骨煮好後,不能馬上出鍋。 需要將醬骨放鍋中燜20-30分鍾,利用余溫將醬骨再燜制一次,讓鍋中的醬鹵汁慢慢收干,變得濃稠,給醬骨做二次入味。醬鹵汁越濃,咸香味道才更濃。而且濃稠的醬鹵汁使得醬大骨上色更漂亮,看著都很有食慾。

① 豬大骨的選擇是有講究的,一般選擇豬筒骨、豬脊骨、豬排骨,骨質小,瘦肉多,口感好,而且這些骨頭中空,骨髓多,營養好。

② 豬骨的量多一點,做出來的醬大骨才比較香。不建議大家用焯水法去腥,用涼水浸泡是最好的,保證鮮味和營養。

③ 香料用溫水浸泡一次是比較好的,去苦味去澀味,炒出來的香料香味比較純正一些。浸泡香料的時間不宜過長,1分鍾就好。

④ 炒制香料要全程小火,不停地翻動,保證香料不糊鍋。要注意香料先後下鍋的順序,肉質厚的香料先放,肉質薄的香料後放,注意觀察香料炒制後的顏色變化,不能炒糊了。

⑤ 調醬鹵水的時候要先煮開醬料再放入鹵料,這樣鹵料能直接接觸到高溫,出香味才比較快,而且鹵料下鍋後要煮制一段時間,保證香味濃郁。

⑥ 醬鹵大骨的時候注意火候和細節,小火慢燉,中途不能加水不能揭鍋蓋,保證香味不會散掉,入味才比較好。

其實做好一道東北醬大骨還是蠻簡單的,控制好兩點,一是注意調醬鹵汁,二是注意醬鹵大骨的火候和細節,只要這兩方面掌握好了,你也能在家做出地道東北醬大骨。

謝謝提問,【小秀私廚】來回答這個問題。大骨頭指的是大棒骨,骨髓豐富,營養高。棒骨含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外,還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黏蛋白等。用大骨頭煲湯,骨湯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湯中含有的膠原蛋白,能增強人體製造血細胞的能力,對於中老年人來說,喝些棒骨湯可以減緩骨骼老化,棒骨湯也能有利於青少年的骨骼生長。除了棒骨湯,自己在家醬鍋大棒頭,不僅解饞下飯,還營養美味,大快朵頤的吃肉啃骨頭,那叫一個帶勁。

超市采購三根豬骨頭,選擇肉多的,剁開,用清水泡出血水,涼水下鍋焯水,加薑片、大蔥、黃酒,剽去浮沫,讓血水充分的出來,焯水後撈出,清洗干凈。准備一小袋干黃醬,用水稀釋,重新燒一鍋水,水開後調醬湯,鍋中加入蔥姜蒜、八角、香葉、桂皮、山楂、食鹽、白糖、黃酒、老抽和稀釋的黃醬,鍋開後加入焯過水的大骨頭,小紅干辣椒,放提香最佳的二荊條辣椒,大火燒開後轉中小火慢燉1個半小時,醬棒骨就燉好了。

醬香味濃, 解饞營養,啃骨頭、吸骨髓,老人孩子都喜歡,大快朵頤的吃肉啃骨頭啦。

對於一個東北人來說,大骨頭的最佳「宿命」就是醬著吃,這幾乎是毫無疑問的。所以哪怕我現在是身在廣東,但只要是東北菜的館子里幾乎都能看到醬大骨,而且也都是招牌菜之一,算是十分符合東北菜粗獷味濃的印象。

醬大骨頭其實可以看做是一種東北風味的簡單鹵菜 ,不同於粵菜、川菜、湘菜等菜系中十分注重香料體系的做法,醬骨頭外賦滋味的 主體來自於東北大醬 ,各種香料只是為輔而已,算是秉承了一貫「簡單粗暴」的做法思路,得到了「簡單粗暴」的粗獷 美食 。

下面我們進入具體做法的分享,馬上就要過年了,也可以一次多做一些出來跟相聚的家人、朋友一起分享。

》【主料】: 腔骨(脊椎骨)或者帶筋肉的大棒骨5斤

》【輔料】: 東北大醬150克、冰糖35克、生抽130毫升、料酒30毫升、油和食鹽適量。

》【香料】: 八角3個、香葉2片、桂皮1塊、丁香2個、肉蔻1個、花椒20粒、蔥姜適量。

---製作步驟---

①【骨頭處理】: 將買回來的新鮮腔骨或者棒骨斬開成塊,清水漂洗去掉較為明顯的血污和骨渣碎片,這樣可以去除一部分血腥味,還可以避免吃的時候被骨頭扎嘴。

②【炒糖色】: 鍋中下一點食用油 小火加熱 ,下冰糖保持小火慢慢炒,觀察到融化的糖液從大泡變為小泡、顏色呈現深邃棕紅色的時候, 倒一碗開水 進去,熬煮2分鍾糖色即成。

③【骨頭焯水】: 骨頭放進大鍋里 加滿冷水 ,適量下些薑片、蔥段和料酒焯水,燒開之後 保持沸騰 至少三五分,讓血水盡量去除,撇掉浮沫撈出瀝水後放入燉鍋。

④【炒香料】: 鍋中下少許的油, 小火 將香料下鍋炒一下,出香慢的八角、桂皮等先放,出香快、容易焦、以及容易出苦味的香葉、肉蔻之類的後放。

⑤【醬骨頭】: 香料炒出香味之後下東北大醬炒香,然後加入生抽、糖色,燒開之後倒入燉鍋中,大火燒開之後轉小火燉煮40到50分鍾,關火後降溫浸泡至少30分鍾以上,最後就可以將醬好的骨頭撈出來大口啃了。

⑴骨頭為什麼一定要斬開,整個骨頭醬完整個啃不也是簡單、過癮的嗎?

答:主要是為了讓醬骨頭香味更濃郁更醇厚。

我們製作鹵菜的時候會提前熬煮高湯作為鹵水的湯底,高湯中最常用的就是豬骨頭了,而且也都要砸開了效果才更好,所以我們醬骨頭的時候食材本身就是高湯材料,也可以依法炮製。這樣不僅可以讓骨頭裡面的部分骨髓、油脂等溶於湯水中,提升整體的醇香濃郁,骨頭斬開之後也有利於上面的肉塊入味。

⑵醬骨頭的香料為什麼要炒制?

答:為了在不奪走肉味的前提下激發香氣。

醬骨頭的滋味主要有三重:肉香味、醬香味和料香味,其中肉香第一,醬香其次,料香主要就是去異味、輔助提香的作用而已,所以香料寧少勿多,否則骨頭會吃不出肉味和醬香味。香料用的少,燉煮的時間又比較短,所以為了讓香氣盡快被激發出來,我們就可以用小火低油溫先將香料的香氣激發出來,這樣事半功倍。

⑶炒不好糖色怎麼辦?

答:可以用老抽彌補顏色的不足。

其實糖色還是很好炒的,只要學會觀察糖液的變化就好了。冰糖融化之後會開始泛起白色的大泡泡,繼續炒至泡泡顏色會變黃,持續加熱泡泡就會變小變密集。最後糖液顏色會向紅棕色轉變,氣泡也減少了,這個時候就可以將開水倒進去了,推攪均勻之後熬煮1到2分鍾即可。

①骨頭最好是請肉販幫忙斬好,他們的經驗豐富、刀具專業,可以處理的比較干凈利索,自己在家斬骨頭有點不太方便,而且還傷刀具。

②炒糖色的時候只能加開水,冷水會造成迸濺,可能會帶來0危險或者使糖液凝結,而開水可以安全的將焦化的糖液沖開。

③如果喜歡增加點別的風味,可以加一塊碾碎的豆腐乳或者一大勺花生醬進去,不太建議加豆瓣醬,那個發酵出來的風味跟肉骨頭不太合味。

④整個做法里除了最後燉煮的時候要先開大火將湯水燒開之外,其他步驟都用小火烹飪,尤其是香料和醬料的炒制過程。我們的目的只是利用油傳達出來的熱量將其香味激發出來即可,火力太大就會燒焦、發苦。

⑤這個做法搭配基本就是一般家庭用湯鍋的容納極限了,水的總量就比較少,所以為了避免肉香被「奪走」,醬料和香料的用量並不多,可以用自家的鍋做一次,根據具體情況再做調整。

醬大骨頭其實可以看做是簡化版的快手鹵菜,因為豬大骨、腔骨本身肉厚、味濃、油脂豐厚,所以哪怕不用提前熬煮高湯做底也能讓成品滋味香濃,算是美味又省心了。而且很多「吃貨」應該都知道「骨邊肉」是最嫩最香的,這也是醬大骨經久不衰的一個主要原因吧。

菜品特色;

醬大骨是由豬大腿骨頭做成的,有多方面的 養生 功效,多喝骨頭湯可延緩衰老,老年人經常使用骨頭湯還可防止骨質疏鬆症。

材料;大骨頭,大蔥,姜,蒜,花椒,香葉,桂皮,山楂,草果,茴香,干辣椒,生抽,十三香,料酒,大醬,老抽,冰糖。

烹飪步驟;

1;用筒骨做筋膜多,肉多,啃起來層次分明,用脊骨做的話,燜煮的時間長一些,把骨頭悶軟,啃起來另有一番風味。

2首先大骨冷水下鍋,加入料酒大蔥和生薑大火燒開,煮制5分鍾,期間打去浮沫,然後撈出大骨,過冷水沖洗2次撈出,

3;再次鍋里加入清水倒入大骨燉煮10分鍾,撈出大骨清水沖洗,骨頭湯打去浮沫留下備用。

4;接下來熱鍋燒油,下入蔥姜蒜,大醬和准備好的大料,家裡沒有太多調料【小貝建議可以去市場買大料包】大火煸炒,然後下入大骨翻炒加入大骨湯。

5;大火煮沸騰,加入老抽,生抽,冰糖調味。

6;大火煮開後轉小火燉煮一個半小時左右,燉至肉爛即可,開吃吧,【使用高壓鍋只需要40分鍾即可出鍋;】

1. 為了使醬好的骨頭味道濃厚,建議一次燉的肉骨頭不少於5磅,像我這次就燉了近8磅。按照袁枚老先生對白煮肉的要求,「非二十斤以外,則淡而無味」 ,我這五磅算不得多。雖然這醬骨頭是「紅煮肉」,這肉多味厚的道理同樣適用—原因是如果肉少,那點肉味不免要都跑到湯里去了。肉量實在偏少,可以適當將湯汁收濃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