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美食推薦 » 怎麼做菜好吃的竅門
擴展閱讀
崗杜街附近好吃的地方 2023-08-31 22:08:20
土豆不炒絲怎麼做好吃 2023-08-31 22:03:59

怎麼做菜好吃的竅門

發布時間: 2023-04-02 09:27:59

A. 怎樣做菜好吃

歷史的發展使眾多的事物打上了現代的烙印,美味佳餚也不例外。你知道怎樣做菜好吃嗎?現在我給你分享一下做菜好吃的方法。

做菜好吃的方法一:京醬肉絲

材料

主料:豬裡脊肉150克,雞蛋1個,料酒20克,味精1克,精鹽5克,澱粉30克,蔥,姜絲,醬油各10克,清湯100克,油50克。

做法

1、將蔥切成細絲後鋪在盤中,備用;

2、製作秘制甜面醬:甜面醬1袋、香油2大勺、糖2大勺,混合均勻,蓋保鮮膜,上鍋蒸,開鍋後5分鍾就可以了。醬可以一次多做點,密封好放冰箱,可保存2周,隨吃隨取。

3、豬裡脊肉切絲,上漿:

步驟一,入味吸水:首先把切好的豬裡脊肉絲里放鹽,醬油,味精,胡椒/姜粉,並加入適量水,用手或筷子攪拌均勻,放30分鍾左右,記住,一定要加水,水大概是肉重量的五分之一,肉越小,纖維組織破壞面越大,水就要多加一些,如果有蘇打也少放點,可以使肉多吸收水。大約30分鍾後,會發現水都被肉吸收了,肉也比剛切好的時候變大了點,做出來自然就嫩了。

步驟二:加入雞蛋、澱粉和油給入好味的豬裡脊肉加雞蛋(全蛋)和澱粉,主要起到把水分包在裡面的作用。一般一斤肉加一個雞蛋就夠了,然後加干澱粉,要一點點加,邊加邊攪拌,把肉絲用手抓一把出來,不會手指縫里淌出水就可以了,然後倒點油進去,攪拌均勻。

總結一下,步驟就是:基本調料和水,放30分鍾,加蛋,加澱粉和油。這樣肉絲就腌制好了。

4、起油鍋,油稍微多一點,大火燒熱後,放入腌好的肉絲,快速滑熟,將肉絲撈出備用。滑熟肉絲一定要急火快滑,通常不超過1分鍾肉絲就變色熟了,剛剛變色就可以撈出了,這是肉絲滑嫩的第二個秘訣。

5、鍋里留少量油,將薑末爆香,然後加入秘制甜面醬2勺,番茄醬1勺,煸炒出香味

6、然後放入以滑熟的肉絲,快速翻炒幾下,即可盛入鋪有蔥絲的盤上,食用前攪拌一下。

做菜好吃的方法二:糖醋排骨

材料

豬排骨500克,生薑15克,拍破,花椒0.5克,植物油200毫升(耗25毫升),熟菜油5毫升或香油,紅糖75克,醋25毫升,料酒15毫升,鹽2.5克,鮮湯或水600毫升,熟芝麻5克(可省略)

做法

1.選帶肉較多的仔豬骨洗干凈後,斬成約4厘米長的節。

2.用湯鍋將水燒開,然後放排骨放下鍋煮,加破姜、花椒、料酒;燒開後打去浮沫,繼續改用中小火煮1小時20分鍾,至肉能離骨就可以撈出來瀝干水分了。

3.將炒鍋放置在大火上,放油燒到七成熱,下排骨炸2-3分鍾左右,至棕紅時撈出, 注意炸的時間不宜過長以免肉質發硬。

4.然後將鍋洗干凈,放入排骨,加鮮湯、紅糖、鹽及少許料酒,用中小火燒至湯汁快乾時,加醋翻炒至收汁亮油。淋入少許熟油或香油翻勻,冷後入盤撒上熟芝麻就可以上桌了。

做菜好吃的方法三:家常豆腐

材料

豆腐、適量食鹽、適量雞精、適量蔥、適量姜、適量蒜、適量生抽、適量豆瓣、辣醬適量、白糖適量、水適量

做法

1.將北豆腐放入蒸鍋中蒸10分鍾左右,取出涼一下備用

2.將豆腐切成菱形塊,薄厚適中就行

3.鍋內放油燒至6成熱左右,放入豆腐塊,煎至兩面金黃出鍋備用

4.青紅椒切段,鍋內用炸豆腐的油燒至7成熱時放入蔥、姜、蒜爆香,放入一勺福臨門辣醬,炒出紅油

5.放入煎好的豆腐塊,翻炒,放入一小勺糖,放入適量生抽翻炒,放入少許清水

6.翻炒湯汁快沒的時候,放入少許鹽和雞精出鍋即可

B. 20個炒菜技巧

炒菜技巧1、開水點菜。炒青菜時,用開水點菜,炒出來的菜質嫩色佳,若用冷水,影響脆口。

炒菜技巧2、巧下鹽。用動物油炒菜,最好在放菜前下鹽,這樣可減少動物油中有機氯的殘餘量,如果用豆油、茶油或菜油,應先放菜,後下鹽,這樣可以減少蔬菜中營養成分的損失。

炒菜技巧3、糖醋汁配比。2份糖、1份醋,這樣的比例調配,可以達到最佳甜酸適比度。

炒菜技巧4、拔絲糖漿的熬制。在熬制拔絲糖漿時,每盤加入一粒米大的明礬,能延長結時間,使糖絲拉的更長。

炒菜技巧5、放醋的講究。放醋時,在起鍋前將醋沿鍋邊淋入,比直接淋上香味更加醇厚濃郁。

炒菜技巧6、葡萄酒做沙拉。葡萄酒開瓶後,若存放過久,就會變成「醋」,具有芳香味,用來做沙拉很好吃。

炒菜技巧7、用鹽洗菜。清洗青菜時,在清水裡撒一把鹽,這樣可把蔬菜里的蟲子清洗出來。

炒菜技巧8、洗切蔬菜防營養流失。菠菜,白菜等蔬菜要先洗後切,不要切碎了再洗,否則,營養素會流失過多。

炒菜技巧9、鹽可使蔬菜黃葉返綠。菠菜等青菜的葉,如果有些(輕度)變黃,焯時放一點鹽,顏色能由黃返綠。

炒菜技巧10、牛奶菜花更白嫩。炒菜時,加1匙牛奶,會使成品更加白嫩可口。

炒菜技巧11、涼拌西紅柿宜放鹽。用糖涼拌西紅柿時,放少許鹽會更甜,因為鹽能改變西紅柿的酸糖比。

炒菜技巧12、腌泡菜除霉花。取蠶豆250克,炒熟放涼後,用紗布包好放入泡菜壇內,第二天取出來,這樣,就可除去缸底的白膜。

炒菜技巧13、芥末做泡菜。做泡菜時,加上芥末、芹菜屑和魷魚屑,可使泡菜色、味俱佳。

炒菜技巧14、切辣椒、蔥防刺眼。切辣椒和蔥時,先把菜放冰箱冷凍一下再切,或者先將菜刀在涼水裡浸一下再切,均可有效的減輕辣味的散發,使眼睛不受刺激。

炒菜技巧15、炒辣椒減辣味法。辣椒辣味太濃,烹制時將辣椒切成細末或丁,先用油、鹽煽熟,再倒入一個鮮雞蛋液,炒成「蛋包椒丁」,辣味可大大減輕。

炒菜技巧16、鮮姜保存。鮮姜埋在經常保持濕潤的黃沙里,隨用隨取,能保存較長時間不壞。

炒菜技巧17、芥末辣味的去除。芥末用水調勻,盛在容器里,放到火爐上烤,或上籠屜稍蒸一下,可除去部分辣味。

炒菜技巧18、湯過咸處置三法。切幾塊馬鈴薯片下鍋一起煮,立即撈起,湯就不那麼咸了,或放幾塊豆腐或蕃茄片同煮,也可減輕鹹味。

炒菜技巧19、紫菜可除湯中油膩。湯過於油膩時,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中,可減少油膩感。

炒菜技巧20、牛奶可淡化醬汁。炒菜時,如果調味醬汁放多了,加上少許牛奶,能調和菜的味道。

拓展:炒菜的小技巧

1、炒雞蛋時,將雞蛋磕入盆中,加入少許涼水攪拌均勻,再倒入油鍋。炒時往油鍋里滴少許酒,這樣炒出來的雞蛋蓬鬆,鮮嫩可口。

2、熬排骨頭湯時,加入少量的`醋,可幫助排骨中的鈣質釋放出來,讓身體可吸收更多的鈣質。

3、炒蝦仁時,將蝦仁放碗內,按每250g蝦仁加精鹽、食用澱粉各1g,用手輕輕抓搓一會後,用清水洗干凈。炒出的蝦仁透明如水晶,爽嫩而可口。

4、炒鮮蝦前,用泡浸桂皮的沸水燙一下,這樣炒出來的蝦味道更鮮美。

5、炒腰花時,往切好的腰花中加少許白醋,浸水10分鍾,腰花會發大、無血水,炒熟後潔白爽口。

6、炸魚的時候,魚下鍋前先擦乾水分,炸油燒熱至無水份時,離火稍涼,再放魚及鹽;若將魚身先浸泡牛奶,並裹上麵糊(添加小蘇打),更加松軟鮮美。

7、炒豬肝前,將備好的豬肝用點硼砂和白醋漬一下,再用清水洗凈,因硼砂能使豬肝脆爽,白醋能使豬肝不滲血水,炒熟後,豬肝的口感特別好。

8、炒肉片時,肉切成薄片加醬油、黃油、澱粉,打入一個雞蛋,拌勻,炒散;等肉片變色後,再加佐料稍炒幾下,肉片味美、鮮嫩。

9、炒牛肉絲:切好,用鹽、糖、酒、生粉(或雞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腌,30分鍾後再炒,鮮嫩可口。

10、炒牛肉片時,炒之前,先將啤酒與麵粉調稀,淋在牛肉片上,攪勻後腌30分鍾,啤酒能使蛋白質分解,可增加牛肉的鮮度。

11、炒辣椒減辣味法辣椒辣味太濃,烹制時將辣椒切成細末或丁,先用油、鹽煽熟,再倒入一個鮮雞蛋液,炒成「蛋包椒丁」,辣味可大大減輕。

12、炒豆芽時,因為豆芽比較嫩,炒的時候速度要快,斷生即可。但嫩豆芽往往有澀味,如果在炒時放一點醋,既能除去澀味,又能保持豆芽爽脆鮮嫩。

13、炒洋蔥時,將切好的洋蔥粘上麵粉,再入鍋炒,這樣炒出的洋蔥色澤金黃、質地脆嫩、美味可口。炒洋蔥時,加少許白葡萄酒,則不易炒焦。

14、炒青椒時,一定要急火快炒。炒時加少許精鹽、味精、醋,烹炒幾下,出鍋即成。

15、炒藕片時,將藕切成薄片,入鍋翻炒幾下,放入適量食鹽、味精便立即出鍋,這樣炒出的藕片就會色白如雪、清脆多汁。如果炒藕片時越炒越黏,可邊炒邊加少許清水,不但好炒,而且炒出來的藕片又白又嫩。

16、炒糖醋魚、糖醋菜幫等,應先放糖,後放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菜餚中蛋白質凝固而「吃」不進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17、炒茄子時,在鍋里放點醋,炒出的茄子顏色不會變黑。

18、炒土豆時加醋,可避免燒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並使色、味相宜。

19、炒豆芽時,先加點黃油,然後再放鹽,能去掉豆腥味。

20、炒花生時,要熱鍋冷油時就下入花生米,小火翻炒至變色,噼啪聲剛消失,淋入幾滴白酒後,就關火出鍋,這樣炒出的花生米酥而不變色,不脫衣。

C. 如何做好吃又簡單 教你幾招做菜好吃又簡單的秘訣

1、材料要新鮮。炒菜之前一定要選擇新鮮的蔬菜和佐料,這樣能保證菜品的色彩和清新的味道,像發黃的菜,營養也會流失很多呢。

2、食用油要好。炒菜的香味有很大一部分源自油的質量,一般我們都要選擇名牌油或者到油坊打現榨的真油,一定不要貪圖便宜買小路的油,很容易假的。

3、作料要齊全。炒菜時會根據不同的菜種選用不同的作料,一定要備足種類和分量,正確使用調味作料,這樣才能炒出好味道。

4、火候要大。一般在飯店裡炒的菜都會比家裡的香氣更大一些,主要原因就是家裡火力不夠猛,因此炒菜時盡量放大火,最好買一個具有猛火的燃氣灶。

5、辣味要足。有很多喜歡吃辣的朋友們在炒菜時一定要多放辣椒,這樣才能爆炒出香辣十足的菜品。

6、炒菜的方法步驟很重要。一般炒菜前要先燒熱鍋,再放油,油燒至八成熱時放干紅椒、蔥、姜、花椒等,爆出香味時再放主材料,加入五香粉、生抽、香醋等,最後放上雞精提鮮即可。

D. 老師傅教你50個做菜技巧和經驗,讓你做的菜更好吃

一、煮魚湯要用冷水

魚湯想要香濃在煲湯之前要先煎魚,而且要雙面煎:再用冷水開鍋,去除魚腥味,使營養物質充分釋放,濃湯用大火燉,清湯用小火燉。

二、肉湯鮮美冷水煮

若想肉湯鮮美,應在冷水中煮肉,若想肉味鮮美,則應在熱水中煮肉。

三、炸饅頭先浸一下冷水

炸饅頭片時先浸一下冷水,再放入油鍋去炸,這樣炸好的饅頭外黃里嫩,既好吃又省油。

四、炒青菜不加冷水

炒的過程中不宜加冷水,否則會使青菜變老,應該加開水使其口感鮮嫩,青菜也不宜炒過長時間。

五、豆芽放醋

炒豆芽時放一點醋可以去除豆芽的澀味,保持口感脆爽,翻炒速度要快。

六、蓮藕邊炒邊加清水

邊炒邊加清水,可以防止藕變黑,還可以放點白醋。

七、炒茄子加醋

茄子切開或立即入鍋或入水防止其氧化,炒的過程中適量的加一點醋,使茄子顏色不發黑。

八、甜椒急火快炒

炒的時間不宜過長,用急火快炒,炒的時可以加少許精鹽和醋。

九、豆腐用水浸泡

豆腐下鍋前可以先用開水浸泡十分鍾,去除豆腐的豆腥味和鹼味,用開水煮的時候可以放一點食鹽,能防止豆腐碎裂。

十、冷盤加啤酒

做涼的時候加少量的啤酒,可使冷盤的味道更香甜。

十一、用開水煮肉

等水開了在放入魚或肉放進蒸籠,使肉突然受熱收縮而內部鮮汁不會外流,保持味道鮮美。

十二、炒牛肉加啤酒

先用調稀的啤酒或麵粉均勻澆淋,腌制30分鍾,使牛肉中的蛋白質分解,牛肉變得更加鮮嫩。

十三、炒腰花加醋

往切好的腰花中加少量白醋,將腰花放入水中浸泡10分鍾,這樣炒腰花會更加爽脆。

十四、蝦仁抓過用水泡

用精鹽,食用鹼粉抓搓,放入清水中浸泡洗凈,炒出的蝦仁就會晶瑩剔透,可口爽脆。

十五、豬肝用醋腌制一下

炒之前先用白醋和水浸泡豬肝,再用清水洗凈,炒熟之後口感會更佳。

十六 熬骨頭湯忌加冷水

熬湯過程中忌加冷水,以免溫度突然下降導致骨頭中的蛋白質和脂肪迅速凝固而影響湯的營養和味道,最好是一次性加好水或中途加適量的開水。

十七、自製 健康 「嫩肉粉」

牛肉等畜類在烹調時不容易爛,吃起來較硬,怎麼辦呢?在家可以用天然的「嫩肉粉」木瓜,獼猴桃或菠蘿等去皮,搗成泥,將生牛肉泡在水果泥20分鍾,然後在烹調,肉質就容易軟爛。

十八、炒花菜加牛奶

炒花菜時加一湯匙牛奶,會使成品更加白嫩可口。

十九、殺雞前灌醋

在宰雞之前,先給雞灌1湯匙食醋,然後再殺,之後用文火燉,就會煮的爛熟。

二十、巧除剩油殘渣

炸完食物後油留下來的一些殘渣變得混濁,可將白蘿卜切成厚圓片,用筷子戳幾個洞,放入剩油中炸,殘渣會附在蘿卜片上,取出清除殘渣,再反復放入鍋中炸,混濁的油可變的清澈。

二十一、湯太咸了放土豆

湯太咸又不宜兌水時,可放入幾塊豆腐或土豆或幾片番茄到湯中,也可以將一把米或麵粉用布包起來放入湯中。

二十二、湯太膩了加紫菜

湯太膩,將少量的紫菜放火上烤一烤撒入湯中。

二十三、花生米保酥脆

花生米用油炸熟,盛入盤中,趁熱撒上少許的白酒,稍涼後撒上少許食鹽,放置幾天幾夜都酥脆如初。

二十四、巧用水油炸食物

如炸雞肉餅,魚條之類的速凍半成品時,可在鍋底放一點油,加一勺水,利用蒸汽把食材熏熟,水分蒸發後,少許油會把食材底部煎脆。這樣做出來的食物,下脆上軟,外香里嫩,口感一樣很好,但脂肪含量卻並不高,較為 健康 。

二十五、炒雞蛋加水

在打雞蛋時把清水和雞蛋加到一起,打勻,放入鍋中小火慢炒,雞蛋口感會變得特別篷松,並且不容易糊鍋。

二十六、茄子多加油和醋

炒茄子時,最好適當多放油,多加一些花椒蒜片炸香,然後放入茄子不斷翻動,在快熟時放入鹽和蒜調味,最後加入少量的白醋和番茄丁,這樣炒出來的茄子不變黑,味道有濃香可口。

二十七、炒綠蔬不變黃

一般來說,急火快炒,快速焯燙都能很好的保持給綠色。此外炒綠色蔬菜時,應該盡量避免加酸味的食物做配料。同時不要蓋鍋蓋,燜燉時可以晚點蓋鍋蓋。

二十八、西紅柿要順這紋路切

只要仔細觀察表面的紋路,把西紅柿的蒂方正,依照紋理小心的切下去,就能使西紅柿的種子與果肉不分離,而且不會流汁。

二十九 洋蔥拌麵粉

下鍋前在切好的洋蔥中拌入少量的麵粉,這樣炒出來的洋蔥色澤金黃,質地脆爽。

三十、煮粥加油防溢

在煮粥的時往鍋里滴兩滴芝麻香油,開鍋後用小火慢慢煮,這樣粥就不會溢出來了。

三十一、泡菜加花椒

我們在做泡菜的時候,容易起白花,不僅影響賣相,而且更影響食慾,此時,我們只需要最後放幾顆花椒在泡菜中,就可以防止起白花了。

三十二、黃瓜不脆

很多人不管是炒黃瓜還是煮黃瓜時,都想吃比較脆的黃瓜,此時,我們只需將切好的黃瓜腌制5分鍾,然後再炒,這樣炒出來的黃瓜就非常脆,很多菜都可以這樣去做。

三十三、炒粉絲粘鍋

炒粉絲時,很多人都會將粉絲炒粘鍋,而且還會將粉絲炒黑,此時,我們只需泡粉絲時,加適量的醋在水中,就可以粉絲不粘鍋了,而且炒出來的粉絲非常亮。

三十四、做魚不腥

洗魚時往水中加鹽,可以去掉魚的土腥味,炸魚前,可以先泡一下白酒,這樣炸出來的魚鮮美無腥味。

三十五、豆腐不碎

豆腐用鹽水焯一下,煮之前,可以將豆腐切塊在鹽水中焯一下,這樣豆腐不易碎。

三十六、水餃不粘連

煮水餃時加入鹽或大蔥,煮水餃不會粘連

三十七、米飯軟糯

在米中加入一小湯匙的油且攪拌均勻,米飯會顆粒分明,不會粘連。

三十八、炒肉更嫩

肉片用雞蛋清腌制30分鍾後再炒,可以讓肉質鮮嫩爽滑。

三十九、肉湯不膩

煮肉時,加上幾塊新鮮的橘皮,不僅味道更好,還可以解膩。

四十、用筷子蒸魚不腥

先把魚按常規方法處理好,然後把鐵架放在鍋中,再在鐵架上用兩雙筷子擺出一個井字形,最後把魚放在筷子上,蓋上鍋蓋大火蒸8分鍾。

四十一、燒魚不碎

放些鹽在鍋里炒一下,然後再放油煎魚。並可將雞蛋液刷一些在魚身上,這樣就有了一層保護膜。煎魚塊時最好不要用太大的火,盡量讓魚形成後再翻動。

四十二、熬濃白魚湯

燉魚時放入一湯匙牛奶,不僅能讓魚湯雪白味美,還能去除魚腥味,使魚肉酥軟鮮嫩。

四十三、蒸雞蛋羹加奶更加滑嫩

蒸蛋羹在加水的同時,在加上幾勺牛奶,使蛋液,牛奶和溫水的比例達1:1:1。這樣,牛奶的蛋白質能和雞蛋中的蛋白質起相互作用,使雞蛋羹的口感更滑嫩。

四十四、泡完干香菇的水千萬別倒

把干香菇在浸泡之前清洗干凈泥沙和塵土,然後再浸泡香菇,這樣香菇水完全可以在利用,比如用它來燉出來的湯汁會更香濃,不額外添加作料味道也很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

四十五、泡發干木耳加點鹽

泡發干木耳最重要的是要用冷水,另外,木耳容易粘泥沙,可用鹽水清洗,輕輕揉勻,待水變混濁,再用清水淘洗即可,注意,泡久變質的木耳千萬不能吃!

四十六、煮雞蛋

很多人煮雞蛋,不是難破殼,就是煮好的雞蛋很難剝殼,此時,我們只需要在煮雞蛋的水中加2克食鹽,就可使雞蛋不破殼,還能更輕松的剝殼。

四十七、削山葯或芋頭的皮手癢

很多人削山葯或芋頭時,削皮之後手會很癢,此時,我們只需將山葯或芋頭泡在冷水中2~4小時,然後在削皮,就再也不會手癢了。

四十八、饅頭加豬油

很多人做饅頭的時候,發現自己的饅頭沒有嚼勁,吃著不松軟,更不香,此時,我們只需要在面發面時,加10克豬油,就會使饅頭又香又有嚼勁

四十九、清洗魚肚

很多人清洗魚肚時,洗很多次都洗不白,最後炒出來的魚還是偏黑,我們只需要在清洗魚肚時,放上適量的雞蛋液,揉一下魚肚,魚肚就會自動變白。

五十、炒菜最佳放鹽時間

一般不宜先放鹽,炒菜如果放鹽過早或先放鹽後放菜,由於菜外滲透壓增高,菜內的水分會很快滲出來,這樣菜不但熟的慢,而且出湯多,炒出來的菜無鮮嫩味,但用花生油炒菜不宜後放鹽,等油熱後先放點鹽,過半分鍾到1分鍾再放作料和菜,可以利用鹽中的碘化物解除黃麴黴菌毒素,用動物油炒菜也宜在放菜前放鹽,這樣可以減少動物中機氯的殘餘量,對人體 健康 有利。

(我是小廚 美食 記喜歡我的文章加關注每天更新更多精彩內容,謝謝支持)記得加關注哦!

E. 烹飪技巧:炒菜好吃的秘訣

導語:“炒”大概是中餐中最常用的手法,尤其是川菜,小炒算得上是一大特色。那怎樣才能炒出好吃的菜呢?下面就由我為大家分享100個烹飪技巧,告訴大家炒菜好吃的秘訣~

烹飪技巧:炒菜好吃的秘訣

1、炒菜時應先把鍋燒熱,再倒入食油,然後再放菜。

2、煮牛肉:為了使牛肉燉得快,燉得爛,加一小撮茶葉(約為泡一壺茶的量,用紗布包好)同煮,肉很快就爛且味道鮮美。

3、煮骨頭湯時加一小匙醋,可使骨頭中的磷、鈣溶解於湯中,並可保存湯中的維生素。

4、煮牛肉和其他韌、硬肉類以及野味禽類時,加點醋可使其軟化。

5、煮肉湯或排骨湯時,放入幾塊新鮮桔皮,不僅味道鮮美,還可減少油膩感。

6、煮鹹肉:用十幾個鑽有許多小孔的核桃同煮,可消除臭味。

7、煮綠豆:將綠豆在鐵鍋中炒10分鍾再煮能很快煮爛,但注意不要炒焦。

8、煮蛋時水裡加點醋可防蛋殼裂開,事先加點鹽也可。

9、煮海帶時加幾滴醋易爛;放幾棵波菜也行。

10、煮火腿之前,將火腿皮上塗些白糖,容易煮爛,味道更鮮美。

11、煮水餃時,在水裡放一顆大蔥或在水開後加點鹽,再放餃子,餃子味道鮮美不粘連;在和面時,每500克麵粉加拌一個雞蛋,餃子皮挺刮不粘連。

12、煮水餃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鍋開時水也不外溢。

13、煮麵條時加一小湯匙食油,面條不會沾連,並可防止面湯起泡沫、溢出鍋外。

14、煮麵條時,在鍋中加少許食鹽,煮出的面條不易爛糊。

15、熬粥或煮豆時不要放鹼,否則會破壞米、豆中的營養物質。

16、用開水煮新筍容易熟,且鬆脆可口;要使筍煮後不縮小,可加幾片薄荷葉或鹽。

17、煮豬肚:豬肚煮熟後,切成長塊,放在碗內加一些鮮湯再蒸一會兒,豬肚便會加厚一倍。

18、煮豬肚時,千萬不能先放鹽,等煮熟後吃時再放鹽,否則豬肚會縮得象牛筋一樣硬。

19、燉肉時,在鍋里加上幾塊桔皮,可除異味和油膩並增加湯的鮮味。

20、燉雞:洗凈切塊,倒入熱油鍋內翻炒,待水分炒干時,倒入適量香醋,再迅速翻炒,至雞塊發出劈劈啪啪的爆響聲時,立即 加熱水(沒過雞塊),再用旺火燒十分鍾,即可放入調料,移小火上再燉20分鍾,淋上香油即可出鍋;應在湯燉好後,溫度降至80~90攝氏度時或食用前加鹽。因為雞肉中含水分較高,燉雞先加鹽,雞肉在鹽水中浸泡,組織細胞內水分向外滲透,蛋白質產生凝固作用,使雞肉明顯收縮變緊,影響營養向湯內溶解,且煮熟後的雞肉趨向硬、老,口感粗糙。

21、燉老雞:在鍋內加二三十顆黃豆同燉,熟得快且味道鮮;或在殺老雞之前,先灌給雞一湯匙食醋,然後再殺,用文火煮燉,就會煮得爛熟;或放3~4枚山楂,雞肉易爛。

22、煮老雞鴨:老雞鴨用猛火煮,肉硬不好吃;如果先用涼水和少許食醋泡上2小時,再用微火燉,肉就會變得香嫩可口。

23、煮老鴨:在鍋里放幾個田螺容易爛熟。

24、燒鴨子時,把鴨子尾端兩側的臊豆去掉,味道更美。

25、燒豆腐時,加少許豆腐乳或汁,味道芳香。

26、紅燒牛肉時,加少許雪裡紅,肉味鮮美。

27、做紅燒肉前,先用少許硼砂把肉腌一下,燒出來的肉肥而不膩,甘香可口。

28、油炸食物時,鍋里放少許食鹽,油不會外濺。

29、在春卷的拌餡中適量加些麵粉,能避免炸制過程中餡內菜汁流出糊鍋底的現象。

30、炸土豆之前,先把切好的土豆片放在水裡煮一會兒,使土豆皮的表面形成一層薄薄的膠質層,然後再用油炸。

31、炸豬排時,在有筋的地方割2~3個切口,炸出來的`豬排就不會收縮。

32、炸雞肉:將雞肉先腌一會兒,封上護膜放入冰箱,待炸時再取出,炸出的雞肉酥脆可口。

33、煎荷包蛋時,在蛋黃即將凝固之際澆一點冷開水,會使蛋又黃又嫩。

34、煎雞蛋時,在平底鍋放足油,油微熱時蛋下鍋,雞蛋慢慢變熟,外觀美,不粘鍋。

35、煎雞蛋時,在熱油中撒點麵粉,蛋會煎得黃亮好看,油也不易濺出鍋外。

36、羊油炒蛋:用羊油炒雞蛋,味香無異味。

37、炒雞蛋時加入少量的砂糖,會使蛋白質變性的凝固溫度上升,從而延緩了加熱時間,加上砂糖具有保水性,因而可使蛋製品變得膨鬆柔軟。

38、炒雞蛋時加入幾滴醋,炒出的蛋松軟味香。

39、炒茄子時,在鍋里放點醋,炒出的茄子顏色不會變黑。

40、炒土豆時加醋,可避免燒焦,又可分解土豆中的毒素,並使色、味相宜。

41、炒豆芽時,先加點黃油,然後再放鹽,能去掉豆腥味。

42、炒波菜時不宜加蓋。

43、炒肉片:肉切成薄片加醬油、黃油、澱粉,打入一個雞蛋,拌勻,炒散;等肉片變色後,再加佐料稍炒幾下,肉片味美、鮮嫩。

44、炒牛肉絲:切好,用鹽、糖、酒、生粉(或雞蛋)拌一下,加上生油泡腌,30分鍾後再炒,鮮嫩可口 。

45、炒肉菜時放鹽過早熟得慢,宜在將熟時加鹽,在出鍋前再加上幾滴醋,鮮嫩可口。

46、炒肉絲:肉絲切好後放在小蘇打溶液里浸一下再炒,特別疏鬆可口,不論做什麼糖醋菜餚,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做到甜酸適度。

47、炒糖醋魚、糖醋菜幫等,應先放糖,後放鹽,否則食鹽的“脫水”作用會促進菜餚中蛋白質凝固而“吃”不進糖分,造成外甜里淡。

48、做肉餅和肉丸子時,一公斤肉餡放2小匙鹽。

49、做丸子按50克肉10克澱粉的比例調制,成菜軟嫩。

50、做滑炒肉片或辣子肉丁,按50克肉5克澱粉的比例上漿,成菜鮮嫩味美。

51、做饅頭時,如果在發面里揉進一小塊豬油,蒸出來的饅頭不僅潔白、松軟,而且味香。

52、蒸饅頭時摻入少許桔皮絲,可使饅頭增加清香。

53、蒸饅頭鹼放多了起黃,如在原蒸鍋水裡加醋2~3湯匙,再蒸10~15分鍾可變白。

54、蒸煮紅薯:將少量明礬和食鹽放入清水中,把切開的生紅薯浸入十幾分鍾,洗凈後蒸煮,可防止或減輕腹脹。

55、煮牛奶:牛奶煮糊了,放點鹽,冷卻後味道更好。

56、放有辣椒的菜太辣時或炒辣椒時加點醋,辣味大減。

57、烹調時,放醬油若錯倒了食醋,可撒放少許小蘇打,醋味即可消除。

58、菜太酸,將一隻松花蛋搗爛放入。

59、菜太辣,放一隻雞蛋同炒。

60、菜太辣,放些醋可減低辣味。

61、菜太苦,滴入少許白醋。

62、湯太咸:又不宜兌水時,可放幾塊豆腐或土豆或幾片蕃茄到湯中;也可將一把米或麵粉用布包起來放入湯中。

63、湯太膩:將少量紫菜在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中。

64、花生米用油炸熟,盛入盤中,趁熱撒上少許白酒,稍涼後再撒上少許食鹽,放置幾天幾夜都穌脆如初 。

65、菜籽油有一股異味,可把油燒熱後投入適量生薑、蒜、蔥、丁香、陳皮同炸片刻,油即可變香。

66、用菜油炸一次花生米就沒有怪味了,炒出的菜餚香味可口,並可做涼拌菜。

67、炸完食物後的油留下一些殘渣並變得混濁,可將白蘿卜切成厚圓片,用筷子把蘿卜戳幾個洞,放入剩油中炸,殘渣會附著在蘿卜片上,取出清除殘渣,再反復放入鍋中炸,混濁的油可變清澈。

68、當鍋內溫度達到最高時加入料酒,易使酒蒸發而去除食物中的腥味。

69、熬豬油:在電飯褒內放一點水或植物油,然後放入豬板油或肥肉,接通電源後,能自動將油煉好,不濺油,不糊油渣,油質清純。

70、泡菜壇中放十幾粒花椒或少許麥芽糖,可防止產生白花。

71、開水點菜質增色佳:炒青菜時,應用開水點菜,這樣炒出的菜,質嫩色佳。若用水點菜,影響脆口。

72、炒菜巧下鹽:如果你用動物油炒菜,最好在放菜前下鹽,這樣可減少動物油中有機氯的殘餘量,對人體有利。如果用花生油炒菜,也必須在放菜前下鹽,這是因為花生油中可能會含有黃麴黴菌,而鹽中的碘化物,可以除去這種有害物質。為了使炒菜可口,開始可先少放些鹽,菜熟後再調味。如果用豆油、茶油或菜油,應先放菜、後下鹽,這樣可以減少蔬菜中營養成分的損失。

73、糖醋汁配比:不論做什麼糖醋菜看,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收到甜酸適度的效果。

74、拔絲糖漿的熬制:在熬制拔絲菜糖漿時,每盤加入一粒米大的明礬,能延長結時間,並使糖絲拉得更長。

75、菜餚放醋的講究:凡需要加醋的熱菜,在起鍋前將醋沿鍋邊淋入,比直接淋上香味更加醇厚濃郁。

76、啤酒調味劑:夏季做各種涼拌菜時,加適量啤酒調拌,可提味增香。

77、葡萄酒做沙拉:葡萄酒開瓶後,若存放過久,就會變成“醋”。具有芳香味,用來做沙拉非常好吃。

78、用鹽洗菜:保潔清洗青菜時,在清水裡撤一些鹽,這樣可把蔬菜里的蟲子清洗出來。

79、干海帶蒸後再烹:好把於海帶上鍋蒸半個小時,取出後用鹼面搓一遍,用清水泡2—3小時再烹制,無論做菜煮湯,都脆嫩可口,且沒有海腥味。

80、鹽可使蔬菜黃葉返綠:菠菜等青菜的葉,如果有些(輕度)變黃,焯時效一點鹽,顏色能由黃返綠。

81、牛奶菜花更白嫩:炒菜花時,加1匙牛奶,會使成品更加白嫩可口。

82、涼拌西紅柿宜放鹽。用糖涼拌西紅柿時,放少許鹽會更甜,因為鹽能改變西紅柿的酸糖比。

83、膀豆角新法:選擇早晨採摘的新鮮脆嫩的豆角,直接加入適量的鹽,在盛器內輕揉,待手感潮濕之後,再入缸(注意避免破損或蟲蛀的豆角混入),層層壓緊、壓實,並撤上少量鹽,加凈石壓頂層,封口。此法是直接利用豆角本身汁水腌浸,不另加水,避免豆角在水中變腐。成品味正、色澤黃亮、口感鬆脆,可貯存1年以上。

84、腌泡菜除霉花:腌制泡菜時容易生霉花(白膜)。可取干蠶豆250克;炒熟放涼後,用紗布包好放入壇內,第2天取出。這樣,就可鋼底除去白膜,蠶豆加工後,還是下酒的好菜。

85、芥末做泡菜:做泡菜時,加上點芥末、芹菜屑和魷魚屑,可使泡菜色、味俱佳。

86、泡發木耳二法:用燒開的米湯泡發木耳,能使木耳肥大,松軟,味道鮮美。用涼水泡發木耳,可使其脆嫩爽口。

87、炒辣椒減辣味法:辣椒辣味太濃,烹制時將辣椒切成細末或丁,先用油、鹽煽熟,再倒入一個鮮雞蛋液,炒成“蛋包椒丁”,辣味可大大減輕。

88、巧漬蘑菇:在1公斤的溫水中,加糖25克,把洗凈的蘑菇切好浸入泡12個小時。泡蘑菇加糖,既能使蘑菇吃水快,保持香味,又因蘑菇中浸入了糖液,燒好後味道更加鮮美。

89、芥末辣味的去除芥末用水調勻(稠膏狀),盛在容器里,放到火爐上烤,或上籠屜稍蒸一下,可除去部分辣味。

90、筍乾的漲發:先將筍干放在鐵鍋內,加滿水煮沸30分鍾,再轉小火燜煮,撈出,切除老根,洗凈。然後浸泡在淘米水或石灰水中待用,隔2—3天換1次水,烹調前切成片狀,食之鮮嫩味美。

91、湯過咸處置三法:如果湯做得太咸,用紗布包一些煮熟了的大米飯放進去,朗吸收鹽分,減輕鹹味。湯過咸,可切幾塊馬鈴薯片下鍋一起煮,立即撈起,湯就不那麼咸了。湯太咸,可放幾塊豆腐或番茄片同煮,其減咸功效與放土豆同。

92、紫菜可除湯中油膩:湯過於油膩時,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可減少油膩感。

93、菜過威處理三法:菜咸了,可加適量白糖,即可解鹽。菜咸了,放些醋,鹹味會大大減少。菜咸了,用摻有白酒的水浸泡,有明顯的去咸效果。

94、牛奶可談化醬汁:炒菜時,如果調味醬汁放多了,加上少許牛奶,能調和菜的味道。

95、酒可解酸:醋放多了,可在菜里加一些米酒,可以減輕酸味。

96、腌菜咸辣味的淡化:腌漬小菜,如過咸或過辣時,可將小菜切好後浸在50%的酒水裡,能沖淡鹹味或辣味,且味道更鮮美。

97、除蔬菜的苦澀味:蘿卜、苦瓜等帶有苦澀味的蔬菜,切好後加少量鹽漬一下,濾出汁水再燒,苦澀味會明顯減少。菠菜在開水中燙後再炒,可去苦澀味和草酸。

98、冰凍“蘿卜干”:把切好的蘿卜先放在冰箱里冷凍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置陽光下曬干,就成了可以久存且風味獨特的:蘿卜干,燒肉時放上一些,味道極好。

99、除去蘿卜異味:蒸吃蘿卜,應該先將其切碎,按300:1的比例放入食醋,再上鍋蒸,就可使異味消失。

100、炒洋蔥宜放面扮、葡萄酒:切好的洋蔥蘸點乾麵粉,炒熟後色澤金黃;質地脆嫩,味美可口;炒洋蔥時,加少許白葡萄酒,則不易炒焦。

F. 做好吃的菜有哪些小技巧

弄懂7個「烹飪技巧」,包你廚藝提高一大截,做菜味道不比飯店大廚差。
1、如何使用調料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就認識油、鹽、醬油、醋、白糖、雞精、五香粉,能做出好吃的菜嗎?
完全可以。
調味:不管什麼菜,食鹽是必不可少的,是菜餚的底味,可以調和各種味道,讓菜餚更香。
提鮮:生抽、白糖、雞精都可以提鮮,其中白糖是單純的提鮮,而生抽、雞精含有大量的鹽,還有調味。提鮮的調料不能放太多,否則會破壞食材原有的鮮美。
增香:油、醋、五香粉可以增香,不同的菜用油也不一樣。如果是寡淡的蔬菜,建議用豬油,味道會特別香,口感也更油潤。醋一般用在酸味菜餚中,比如糖醋、醋溜等菜餚,味道酸香,還有去異味的作用。早舉激五香粉很香,適合烹飪肉菜使用,但不可過多使用,體現不出肉味。
其它調料都可以和食鹽搭配使用,但要注意的是,放鹽後含鹽的調料要少放,比如醬油、醋、蚝油、雞精等,以免菜餚過咸。
白糖還有一個妙用,就是如果菜太咸了、太酸了、太苦了、太辣了,都可以加入適量白糖,可以中和味道,很神奇吧。
2、怎麼炒肉吃起來更嫩滑
不同的肉,雖然肌肉纖維粗細有別,但只要掌握了方法,都能炒得嫩滑可口。
首先是切肉,記住一句口訣:「橫切牛羊順切雞,斜切豬肉花切魚」,這樣切出來的肉口感更軟嫩,還不會碎掉。
其次是腌肉。切好的肉,不管是肉絲還是肉片,加入食鹽、生抽、胡椒粉抓拌,再加入澱粉、雞蛋清抓拌,最後加入食用油拌勻,既入味又滑嫩。
最後是炒肉。下鍋時要熱鍋冷油,先把油燒熱倒出來,重新加入冷油,倒入腌好的肉快速翻炒,變色後盛出,保證特別嫩。
3、怎麼讓油炸食物更金黃酥脆
食物如果直接用油炸,口感很油膩,還會發硬,要掛糊後再炸。
掛什麼糊?最簡單的就是「全蛋糊」,一勺麵粉、一勺澱粉、一個雞蛋、一罐啤酒、一勺泡打粉、一小勺食鹽,攪拌成酸奶狀即可,這樣不管葷素,炸出來都是金黃酥脆的。
對於肉食,炸一遍後還要進行一次高溫復陸襪炸,更加酥脆可口,放涼不軟。
4、食材焯水
焯水是不可忽視的一個烹飪技巧,它有很多作用,比如去除腥味、去除毒素、煮熟食材等。
對於蔬菜來說,主要就是去除毒素、提前煮熟,比如菠菜、西藍花、四季豆、蒜薹等,需要開水下鍋,建議加入食鹽、食用油,能讓食材不變色。焯水時間根據食材而不同,綠葉菜半分鍾即可,比較難熟的菜煮1~3分鍾。
對於肉類來說,主要就是去腥,要冷水下鍋,加入蔥、姜、料酒,能有效去除腥味,撇去血沫,煮3~5分鍾。
5、如何煮出濃答伏白鮮美的湯
燉排骨湯、燉魚湯、燉羊湯,只有湯色變得奶白,味道才濃郁鮮美,怎麼燉呢?只要搞明白,湯為什麼會變白就行了。湯色變白,主要是蛋白質、脂肪乳化的結果。
想要煮出濃白的湯,只需要用大火一直煮,讓蛋白質、脂肪在高溫下不斷乳化,湯就變白了。熬魚湯,由於魚肉脂肪少,可以加入適量豬油煎一下,很快就能燉出白湯。
而小火慢熬,煮出來的是清湯,營養都還在食材里,這種湯口味比較寡淡。
6、什麼菜用什麼油溫
不同的油溫,炒出來的口感大有區別。
如果炒肉,就要用低油溫,三四成熱,肉比較軟嫩,不會發硬。
如果炒菜、炸東西,就要用中油溫,五六成熱,能夠快速定型,鎖住水分,口感很好。
如果爆炒、復炸,就需要用高油溫了,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弄熟食材,保持最好的口感。
7、香料怎麼用
對於做紅燒菜、鹵菜等菜餚,用的香料比較多,能增加菜餚的香味,改善口感。
香料中有「四大君料」,即花椒、八角、桂皮、辣椒,分別主導麻香味、濃香味、淡香味、香辣味,根據口味來選擇。
除了燉煮,香料還可以熗鍋,使炒菜更香,最常用的就是花椒,用炸出來的花椒油炒菜,口感提升一大截。

G. 炒菜好吃的秘訣

導語:正所謂民以食為天,作為一名中國人,“吃”是我們每天最重要的事情,但對於炒菜似乎並不是所有人都那麼在行,那麼怎樣才能炒出好吃的菜呢?下面就由我來告訴大家炒菜好吃的秘訣,大家趕快來看看吧!

炒菜好吃的秘訣

1.開水點菜。炒青菜時,應用開水點菜,這樣炒出的菜,質嫩色佳。若用一般水點菜,影響脆口。

2.炒菜巧下鹽。如果你用動物油炒菜,最好在放菜前下鹽,這樣可減少動物油中有機氯的殘餘量,對人體有利。如果用花生油炒菜,也必須在放菜前下鹽,這是因為花生油中可能會含有黃麴黴菌,而鹽中的碘化物,可以除去這種有害物質。為了使炒菜可口,開始可先少放些鹽,菜熟後再調味。如果用豆油、茶油或菜油,應先放菜、後下鹽,這樣可以減少蔬菜中營養成分的損失。美食天下菜譜大全

3.糖醋汁配比。不論做什麼糖醋菜餚,只要按2份糖、1份醋的比例調配,便可收到甜酸適度的效果。

4.拔絲糖漿的熬制。在熬制拔絲菜糖漿時,每盤加入一粒米大的明礬,能延長結時間,並使糖絲拉得更長。

5.放醋的講究。凡需要加醋的熱菜,在起鍋前將醋沿鍋邊淋入,比直接淋上香味更加醇厚濃郁。

6.啤酒調味劑。夏季做各種涼拌菜時,加適量啤酒調拌,可提味增香。

7.葡萄酒做沙拉。葡萄酒開瓶後,若存放過久,就會變成“醋”,具有芳香味,用來做沙拉非常好吃。

8.用鹽洗菜。保潔清洗青菜時,在清水裡撤一些鹽,這樣可把蔬菜里的蟲子清洗出來。

9.洗切蔬菜防營養流失。菠菜、白菜等蔬菜要先洗後切,不要切碎了再洗。否則,營養素會流失太多。

10.鹽可使蔬菜黃葉返綠。菠菜等青菜的葉,如果有些(輕度)變黃,焯時放一點鹽,顏色能由黃返綠。

11.牛奶菜花更白嫩。炒菜花時,加1匙牛奶,會使成品更加白嫩可口。

12.涼拌西紅柿宜放鹽。用糖涼拌西紅柿時,放少許鹽會更甜,因為鹽能改變西紅柿的酸糖比。

13.腌制豆角新法。選擇早晨採摘的新鮮脆嫩的'豆角,直接加入適量的鹽,在盛器內輕揉,待手感潮濕之後,再入缸(注意避免破損或蟲蛀的豆角混入),層層壓緊、壓實,並撤上少量鹽,加凈石壓頂層,封口。此法是直接利用豆角本身汁水腌浸,不另加水,避免豆角在水中變腐。成品味正、色澤黃亮、口感鬆脆,可貯存1年以上。

14.腌泡菜除霉花。腌制泡菜時容易生霉花(白膜)。可取干蠶豆250克;炒熟放涼後,用紗布包好放入壇內,第2天取出。這樣,就可缸底除去白膜。蠶豆加工後,還是下酒的好菜。

15.芥末做泡菜。做泡菜時,加上點芥末、芹菜屑和魷魚屑,可使泡菜色、味俱佳。

16.切辣椒、蔥防刺眼。切辣椒和蔥時,眼睛往往被辣得流淚、難受。如果把菜放冰箱冷凍一下再切,或者先將菜刀在涼水裡浸一下再切,也可在菜板旁放一盆涼水,刀邊蘸水邊切,均可有效地減輕辣味的散發,使眼睛不受刺激。

17.炒辣椒減辣味法。辣椒辣味太濃,烹制時將辣椒切成細末或丁,先用油、鹽煽熟,再倒入一個鮮雞蛋液,炒成“蛋包椒丁”,辣味可大大減輕。

18.鮮姜保存。鮮姜埋在經常保持濕潤的黃沙里,隨用隨取,能保存較長時間不壞。

19.芥末辣味的去除。芥末用水調勻(稠膏狀),盛在容器里,放到火爐上烤,或上籠屜稍蒸一下,可除去部分辣味。

20.麥飯石泡菜易存放。用麥飯石水浸泡蔬菜、瓜果,置於陰涼處,可延長存放時間1倍以上。

21.湯過咸處置三法。如果湯做得太咸,用紗布包一些煮熟了的大米飯放進去,吸收鹽分,減輕鹹味。或切幾塊馬鈴薯片下鍋一起煮,立即撈起,湯就不那麼咸了。或放幾塊豆腐或番茄片同煮,其減咸功效與放土豆同。家常菜做法大全

22.紫菜可除湯中油膩。湯過於油膩時,可將少量紫菜置於火上烤一下,然後撒入湯內,可減少油膩感。

23.菜過咸處理三法。菜咸了,可加適量白糖,即可減輕鹽味。或放些醋,鹹味會大大減少。或用摻有白酒的水浸泡,有明顯的去咸效果。

24.牛奶可淡化醬汁。炒菜時,如果調味醬汁放多了,加上少許牛奶,能調和菜的味道。

25.米酒可解酸。醋放多了,可在菜里加一些米酒,可以減輕酸味。

26.腌菜咸辣味的淡化。腌漬小菜,如過咸或過辣時,可將小菜切好後浸在50%的酒水裡,能沖淡鹹味或辣味,且味道更鮮美。

27.去除蔬菜的苦澀味。蘿卜、苦瓜等帶有苦澀味的蔬菜,切好後加少量鹽漬一下,濾出汁水再燒,苦澀味會明顯減少。菠菜在開水中燙後再炒,可去苦澀味和草酸。

28.冰凍“蘿卜干”。把切好的蘿卜先放在冰箱里冷凍一段時間,再拿出來置陽光下曬干,就成了可以久存且風味獨特的:蘿卜干,燒肉時放上一些,味道極好。

29.去除蘿卜異味。蒸吃蘿卜,應該先將其切碎,按300:1的比例放入食醋,再上鍋蒸,就可使異味消失。

30.蘿卜貯藏三法。

土坑貯藏法:將新鮮的蘿卜削去項,去毛根,嚴格剔除帶有蟲傷、機械傷、裂口和過小的蘿卜。挖一個l米深,1米見方的土坑,將蘿卜根朝上,頂朝下,斜靠坑壁,按順序碼緊。碼齊一層蘿卜,撤上一層10厘米左右厚的凈土,如此交替碼放,共碼四層。若坑土過干,可適當噴水濕潤。最上一層碼好後,要根據氣候變化逐漸加厚土壤層,天暖少覆土,來強寒流時多覆土,小寒前後覆土完畢,土厚共1米。質量好的蘿卜,入坑前不受熱,入坑後不受凍,能貯存到來年三月上旬。

泥漿貯藏法:把蘿卜削頂,放到黃泥漿中滾一圈,使蘿卜結一層泥殼,堆放到明涼的地方即可。如果在蘿卜堆外再培一層濕土,效果更好。

水缸外貯藏法:在室內放一水缸,裡面裝滿水,把蘿卜堆放在缸的周圍,上面再培15厘米厚的濕土即可。

31.去皮蘿卜的保鮮。去皮的胡蘿卜,最好放在乾燥的器皿中,上蓋濕布,但保存時間不要超過3個小時。

32.食品袋貯藏大白菜。若沒有菜窖,冬天貯菜採用無毒塑料袋保存,可收到較好的效果。如果室內溫度過低,可把食品袋從蔬菜的根部套上去,然後把上口紮上。如果溫度在零度以上,可從白菜葉上套上塑料袋,口不用扎,根朝下戳在地上即可。

33.蒜黃、韭菜的保鮮。買來的蒜黃、青韭、青蒜等青菜,一時吃不完,可用帶幫的大白菜葉子把它包捆好,放在陰涼處,不要著水,能保存一段時間不壞。

34.凍洋蔥復鮮。把冷凍過的洋蔥放在清水中浸泡;可使洋蔥復鮮

35.炒洋蔥宜放麵粉、葡萄酒。切好的洋蔥蘸點乾麵粉,炒熟後色澤金黃;質地脆嫩,味美可口。炒洋蔥時,加少許白葡萄酒,則不易炒焦。

36.加工芋頭防刺激皮膚。剝刮芋頭皮時,易使手部皮膚發癢,若將手放在爐火上烘烤一下,或在水中加幾滴醋洗一下,即可消癢。搽一點風油精也有效果。

37.清水抄藕潔白。炒藕絲時,往往會變黑,如能邊炒邊加些清水,就會保持成品潔白。

38.加工茄子防氧化。茄子切開後,應立即浸入水中,否則茄子會被氧化成褐色。

39.新土豆去皮法。把新土豆放入熱水浸泡一下,再倒入冷水中,很容易去皮。

40.土豆去皮越薄越好。土豆皮含有較豐富的營養物質;去皮不宜厚。土豆一旦去皮,要存放在冷水中,再向水中滴幾滴醋;可使土豆潔白。

41.做土豆放奶味道好。白水煮土豆時,加一點牛奶,不但味道好,也可防止土豆肉質發黃。

42.燒土豆要後加鹽再升溫。燒土豆時,待變色後再加鹽升溫。否則,土豆會形成硬皮的汁液與油混在一起,成菜易碎,影響色香味。

43.凍土豆怪味的去除。先將凍土豆放入冷水中浸泡,再放入加有1湯匙食醋的沸水中,慢慢冷卻後,再行制菜。這樣燒出的土豆就沒有怪味了。

44.土豆戒紅薯。土豆不能與紅薯存放在一起。否則,不是紅薯僵心,便是土豆發芽。

45.淘米水發乾菜效果好。用淘米水泡發海帶、乾菜等干貨,易發漲,烹制時易爛。

46.干海帶蒸後再烹好。把干海帶上鍋蒸半個小時,取出後用鹼面搓一遍,用清水泡2—3小時再烹制,無論做菜煮湯,都脆嫩可口,且沒有海腥味。

47.煮海帶易爛法。煮海帶時,適當加點鹼或小蘇打,或者在鍋里放適量食醋,易使海帶變軟;若放幾棵菠菜,海帶易爛。

48.泡發木耳二法。用燒開的米湯泡發木耳,能使木耳肥大,松軟,味道鮮美。用涼水泡發木耳,可使其脆嫩爽口。

49.木耳泥沙的清洗。黑木耳易粘上木渣和泥沙,可用鹽水洗,輕輕揉勻,待水變渾,即可用清水淘洗。

50.巧漬蘑菇。在1 公斤的溫水中,加糖25克,把洗凈的蘑菇切好浸入泡12個小時。泡蘑菇加糖,既能使蘑菇吃水快,保持香味,又因蘑菇中浸入了糖液,燒好後味道更加鮮美。

51.蘑菇挑選法。有毒蘑菇的特徵是,色澤鮮艷好看,採回後容易變色,擠出的漿汁混濁如牛奶。無毒蘑菇多為白色、淺棕色、舊紙色,擠出的漿汁清澈如水。

52.黃花菜的烹前加工。鮮黃花菜(金針菜)中含有秋水仙鹼,在人體內被氧化成為二秋水仙鹼,有劇毒。因此,要用開水燙後浸泡,除去汁水,徹底炒熟才能吃

53.筍乾的漲發。先將筍干放在鐵鍋內,加滿水煮沸30分鍾,再轉小火燜煮,撈出,切除老根,洗凈。然後浸泡在淘米水或石灰水中待用,隔2—3天換1次水,烹調前切成片狀,食之鮮嫩味美。

H. 怎麼做菜好吃

做菜好吃的方法技巧是:

1、選擇一口好炒鍋:一口炒鍋非常重要,鐵鍋比較經久耐用,而且人體營養需要鐵元素,選擇鐵鍋時,要選擇厚一些的,一家三口的鍋以直徑32cm也就行了,這樣在炒菜時余溫會保持很久,太薄的鍋容易燒穿一個洞、燒壞。

2、掌握好火候:火候是炒菜的一個重要因素,火候要根據菜的份量大小、性質而定;份量少時,火候要小,反之要大。在炒葷菜時,不宜火太大;在炒蔬菜時,火要調到最大, 這樣能很快炒熟,並且保持綠色。

3、適當加水:在炒菜時,有的菜本身水分較少,在炒時會炒焦、炒黑,在炒菜過程中,可加少量的水。有的綠葉蔬菜,水分比較多,不但不需加水了,還要將火調至最大,以最快的速度出鍋。

4、掌握食材的入鍋順序:在將葷菜與蔬菜一塊兒炒時,一般先要將葷菜入鍋炒會兒,待炒至七、八成熟時,再放入蔬菜。這樣幾種食物能同時成熟,否則一種食物還沒熟,另一種食物已經變黃、變爛了,就非常不好吃啦!

5、調料放置要適當:炒菜時要放油、鹽、醬、醋、味精等調料,這些調料放置也有順序,油在鍋燒熱後放,鹽一般在最後出鍋時放,鹽放和過早容易使菜內水分過早熔出,影響口味。

6、燙一下保持蔬菜碧綠:為了讓炒出來的菜保持碧綠的顏色,一些蔬菜可先放於開水中燙一下,擠干水分再炒。如:炒青菜苔時,在鍋中放水燒開,然後將青菜苔放於其中燙一下,撈出,擠干水分,再爆炒一下。

I. 怎樣炒菜才好吃又香呢竅門

炒菜好吃的方法如下:

1、炒菜時先要潤鍋,尤其是炒肉絲之類,熱鍋涼油,才不會粘鍋。

2、學會熗鍋,蔥姜蒜干紅辣椒,是大部分菜餚必備的,熗鍋時,火候要小,慢慢煸炒,才能出香味。

3、蔬菜焯水時,加入油,鹽,可以讓蔬菜顏色變得更加翠綠。

4、炒花生米時,要熱鍋涼油下鍋,然後不斷地翻炒,炒到噼啪聲消失後,淋入幾滴白酒即可。

5、炒雞蛋時,先將雞蛋完全攪散,然後加入幾滴香醋,這樣可以去腥,炒出的雞蛋也嫩。

6、炒菜時,最難熟的東西下鍋,可以生吃的最後下。

7、炒菜關鍵就在於火候,電熱爐的熱力比明火差得太多,用時必須先把鍋子燒得很熱才可以開始炒。

8、豆腐有腥味,所以在烹飪之前先要焯水。

9、每次烹飪之前最好先磨刀,快刀不傷手。

10、炒豆芽時要大火翻炒,保持豆芽的脆爽,加入醋能去除豆芽的澀味。

11、做沙拉的蔬菜,能手撕的就手撕,這樣口感會比切得好很多。

12、西藍花或者土豆絲等口感脆爽的蔬菜,需要冰水法,就是先焯水,然後再放入冷水中。

J. 怎麼做菜才好吃

做菜是有技巧的


大火:適合快炒、蒸制菜餚、油炸小塊食物等。

炒菜時要用大火,尤其是在炒青菜、海鮮類時,更應大火快炒,以免蔬菜、海鮮 出水。蒸制菜餚時也要用大火(麵食除外),用大火才能使蒸氣充足,讓食物快速成熟。

煮制食物時先用大火將水燒開,再轉小火燜煮。油炸體積較小的食物用大火,才能保 持外酥內嫩的口感。

中火:適合煲濃湯、炸制大塊食物等

油炸體積較大的食物用中火,才能把食物內部炸熟。煮濃湯時用中火,才能煮出 奶白色的湯。

散狀小火:適合燉煮、爆香、煎魚、豆腐、炸果仁等。

散狀小火可讓食物 受熱均勻,但有時火開太 小容易熄滅,不安全。所 以,最好用集中小火來燉 煮或煲湯。

很多人在放陳醋和精鹽的時候,順序都放錯了。因此,做出的炒菜並不會那麼入味。陳醋主要是給菜添加酸醋味的,我們在做醋熘土豆絲,以及酸辣綠豆芽的時候可以放點陳醋調味,但是如果在炒青菜的時候就不要放陳醋了。因為陳醋會破壞青菜裡面的綠色結構,因此,在炒青菜的時候,最好就不要放陳醋了。

精鹽很多人在一開始就放了,其實這是不對的。精鹽放早了就會導致青菜蹋軟出水,所以我們在放精鹽的時候應該將青菜炒至斷生,然後再放入鹽調味。精鹽如果放多的話,我們可以加入適量白糖補救,白糖既能提鮮,還能中和其他的味道。因此,白糖在廚房裡也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調味劑。

炒菜是否加水?

很多人在炒菜的時候,經常會遇到炒鍋燒干,以及將菜炒糊的現象。在加水的時候,一不小心就加多了,變成了水煮菜。那麼炒菜到底用不用加水呢?

根據大廚的經驗來看,我們在炒青菜的時候,比如在炒絲瓜是可以不用放清水的,因為絲瓜本身水分含量大,我們可以用中火慢慢的將絲瓜炒至熟透,這樣炒絲瓜時就不用加清水了。但是我們在炒土豆以及炒山葯的時候,因為它們本身的澱粉含量大,而且不易炒熟,因此,我們需要在炒制他們三分熟時,需要沿著鍋邊慢慢的加入清水,這樣使鍋底潤鍋,就不會造成干鍋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