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煮稀飯怎麼煮好吃
稀飯營養又美味,尤其是作為一份早餐或者是給胃不好的人吃稀粥都是一個不錯的選擇,但是我們日常在煮稀粥的時候總會有溢鍋的風險,很多時候煮粥的時候加了足夠的水,等粥熬好了之後才發現稀飯裡面的水已經所剩不多了,甚至是根本就不成稀飯,這樣就不好吃了。
如何能在煮稀飯的時候不再溢鍋,煮出來的稀飯比較好吃呢?其實這個方法很簡單,只要在煮稀飯的時候加一點特殊的東西就可以了,今天就來為大家分享下煮稀飯時加什麼才能使得煮出的稀飯粘稠好吃而且還不溢鍋。
第一步:用煮飯的小杯子盛一到兩杯大米就可以了,然後用清水淘洗兩邊。
PS:注意淘洗大米的時候不要用手去進行搓洗,這樣會讓大米當中很多有益的營養成分被洗掉,用水淘洗就可以了。
第二步:大米淘洗干凈之後加入大米的四到六倍清水,開大火煮大米稀飯。
PS:煮稀飯的水一定不能放少了,這樣煮出來的就不是稀飯了。新手在學習煮稀飯時最尷尬的事情就是煮出來的東西當稀飯吃太干,如果當大米飯吃又覺得太稀了,這就是水放少了的結果。
第三步:等大米煮沸了之後關小火,在稀飯裡面點上一些食用油,用勺子將食用油攪拌均勻了之後再一次蓋上鍋蓋燜煮稀飯。
第四步:按照正常步驟等到稀飯煮開花了之後用勺子輕輕的攪動稀飯,不要讓它糊底了,煮到想要的粘稠度就可以關火了,這樣一碗香噴噴又不會溢鍋的稀飯就煮好了。
B. 如何煮米稀飯好吃又簡單
用高壓鍋煮稀飯,冒氣後小火煮8—10分鍾即可,如果喜歡吃較軟爛的,也可適當延長時間,煮10—12分鍾就行了。
煮粥的量和濃稠度不同,在時間上還是有所差異的,至於放多少水,一般米和水的比例以1:3為宜,當然,有的人喜歡喝稀一點的粥,有的人喜歡喝稠一點的,所以可適當的加減水量。
注意事項:
在煮稀飯之前要使用清水沖洗大米,然而不宜用手搓洗大米,也不宜長時間浸泡大米,否則會導致米中的營養成分流失,一般只需要沖洗2次大米即可。
在清洗完大米之後,可以將大米浸泡在水中30分鍾左右,讓大米能夠吸收水分而膨脹起來,然後再將大米和水倒入鍋中煮熟。
在煮稀飯的時候還可以加入一些食物,比如花生、紅棗等食物,不僅可以使稀飯的口感變好,而且還能夠提供人體所需要的成分。
C. 稀飯怎麼煮好吃
1、用東北大米熬粥既綿滑粘性又好
D. 怎麼煮稀飯最好吃
我把自己經常吃的幾種稀飯分享給大家
一,面湯的做法
1.在碗中放適量麵粉,加水攪拌成糊狀,可以多攪拌一會兒,攪拌好後放置在一旁,醒20分鍾
2.鍋中加水燒開,將醒好的麵糊倒入開水中,邊倒邊用勺子攪拌,把麵糊攪開,防止出現大疙瘩倒入麵糊後繼續加熱至面湯沸騰過程中要注意攪拌,防止鍋糊底。
3.在碗中打入2個雞蛋,打散攪拌均勻。面湯即將做好時,將打散的雞蛋倒入鍋中,邊倒邊攪拌。雞蛋變成蛋花浮起後關火,雞蛋面湯就可以出鍋啦!
二,紅薯稀飯我們老家產紅薯,所以做面湯時,還會加入紅薯,這樣的稀飯喝起來有甜甜的口感,紅薯塊也很好吃。
三,紫薯稀飯做法跟紅薯稀飯一樣,紫薯稀飯做出來湯汁非常漂亮,小孩子比較喜歡。
四,玉米稀飯玉米稀飯做起來非常簡單。鍋中加水燒開,然後將玉米糝撒入鍋中,邊撒邊攪拌。等稀飯開始沸騰後,將火關小,繼續煮。玉米稀飯煮的越久越香。喜歡吃紅薯的小夥伴也可以在玉米稀飯裡面加入紅薯,做出來也很好喝。在寒冷的冬日,喝上這樣一碗稀飯,香甜又溫暖。小時候在老家,媽媽用地鍋和柴煮出來的玉米稀飯特別香,我很喜歡喝。
現在用天然氣煮出來貌似感覺沒小時候那麼好喝了。
五,紅棗枸杞稀飯在面湯中加入紅棗枸杞,熬煮出來的稀飯好看又好喝。
六,紅豆稀飯將紅豆提前一天晚上泡好,第二天早上將泡好的紅豆加入鍋中紅豆水也倒進去,再加入大米,開火煮熟。
E. 稀飯怎樣煮的啊
稀飯煮好吃的方法:
1、想讓煮好的稀飯好吃,煮稀飯的米類食材再入鍋,以前應該提前用冷水浸泡半小時到一小時,這樣能讓米粒吸水膨張,而且在熬粥的時候比較省時間,還會讓熬好的稀飯,口感軟襦,米香濃郁。
2、米的下鍋時間直接決定稀飯好不好吃,多數人在煮稀飯時,會爆米和清水一起入鍋,這樣煮好的稀飯口感就不會太好。
最好的做法是先把香水入鍋加熱,燒開以後,再把淘洗干凈的米放到鍋中和水一起煮,這樣就能讓煮好的稀飯口感特別。
F. 稀飯怎麼煮才好吃
煮稀飯時米和水的比例為1:20。具體做法如下:
准備材料/工具:大米100g、清水2000g。
1、大米備用。
G. 怎麼煮稀飯才好吃
有
3
種方法可以將稀飯煮的香滑順口
好吃
1.
白飯煮稀飯
:
一碗白飯+2碗開水.瓦斯煮開後續煮1~2分鍾,關火,讓飯在鍋里吸收水份,5分鍾後,就有濃稠軟爛的
稀飯可以吃了.
2.
生米煮稀飯
:
一杯米+7杯水,放到瓦斯爐煮,煮開關小火續煮至米粒約8分熟,熄火,加蓋悶熟10分鍾.米粒個個軟Q,
不會糊糊的,
口感好極了.
3.
電飯鍋煮稀飯
:
一杯米+4杯水+外鍋1杯水,電源跳起,再續悶15分鍾,也有好吃的稀飯可享用.但如果繼續保溫的話,可
能會糊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