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粽子餡怎麼調制才好吃五種端午節別錯過的美味粽餡
導語:粽子的口味並不局限於單一的甜咸口味,而是可以根據你的喜好來選擇任何材料來包粽子,例如南方會放肉、鹹蛋、綠豆等,而北方會選擇紅棗、紅豆等等。那麼,到底粽子餡怎麼調制才好吃呢?你喜歡吃什麼餡的粽子呢?以下為您推薦五種端午節別錯過的美味粽餡。粽子餡怎麼調制才好吃 五種端午節別錯過的美味粽餡
粽子餡
2、蛋黃粽:糯米、新鮮五花肉、鹹蛋黃、粽葉、蚝油、生抽、老抽、美極雞粉、美極鮮味汁、薑末、五香粉。五花肉切小塊,用鹽、料酒、老抽、糖、蚝油等調味料腌制,放冰箱一天(我腌了一夜加一上午),香菇洗凈,切小塊,和五花肉一起腌制;鹹蛋黃里加入小半杯白酒,上蒸鍋蒸15分鍾,蒸好冷卻後,每個切兩半。
3、鹼水粽:糯米、鹼水、生油。需將糯米用鹼水浸泡一個晚上,泡後的糯米略黃。調制時將糯米淘洗干凈,瀝去水,放一容器內,倒上鹼水一兩拌勻(一斤塊鹼,用一斤水化成鹼水),待鹼水被米粒吸收後,再倒入生油拌勻(必須先放鹼水,後放生油。否則,鹼水就不易被米粒吸收,米粽吃口就不糯)。
4、綠豆鴨蛋粽:糯米、綠豆各750克,花生米25克,熟咸鴨蛋黃5個。將蛋黃切碎與糯米、綠豆、花生拌勻即成餡。取泡過的粽殼葉折成斗狀,填入適量餡料,包好後入鍋加冷水浸沒粽子,煮沸1小時後,改文火煮1小時即可。
5、陳皮牛肉粽:泡過的糯米、綠豆各1000克,牛肉、陳皮各100克,豬肉末50克,蔥末、薑末、食鹽適量。用豬油將蔥末炒黃,依次放入牛肉、陳皮、豬肉末炒半分鍾後,淋上麻油即成餡。包時先填進拌勻的糯米、綠豆,將餡料夾在中間,再按上述方式煮熟。
想了解更多
節日
的習俗,請點擊
》》》》
『貳』 粽子餡怎麼調制才好吃粽子餡的做法和配料
粽子餡兒的做法直接關繫到粽子的味道,因此,大家在做粽子的時候一定要注意餡兒的調制。那麼,粽子餡怎麼調制才好吃?粽子怎麼做好吃?
粽子餡怎麼調制才好吃
米:淘米要快,盡量不要讓米吃水。用蘿把米控干,稍微放一會兒(米里會吃進去一點 水)。加醬油、鹽(醬油稍多)。
肉:把皮去掉,肥瘦肉分開,切成大約3到4cm見方的肉塊,肥瘦肉塊數的比例在1:2比較 合適。往肉里倒料酒、醬油、鹽和一點糖,雞精。酒多一點好吃,醬油少放一點。用手搓直至肉泛出白沫,說明味道已經完全吃到肉裡面去了。
肉粽子的做法
輔料:鹽1/3匙、醬油1/3碗、米酒少量、味精少量
肉粽子的做法步驟
1、豬肉切成5公分條,用醬油、米酒、味精浸泡一夜。
2、糯米用浸過肉的醬汁加鹽拌勻,停置10分鍾後再拌到均勻為止。
3、粽葉2張背背相對,由葉蒂1/4處折成一直角匙狀,取約2匙米鋪在葉匙內,肉條直放其中,再鋪2匙米蓋滿肉條,托葉匙的手要保持開頭,配合另一手的動作;將粽葉剩餘部分由米末處折蓋上去在折處把兩邊的角折好。
4、粽身由托葉的手全部握住,中一手將蓋葉部分捏合折下;用草繩將折葉處繞緊紮好,再繞扎整個粽身。
5、粽子全部包好後放在大鍋中,放入冷水用大火煮滾後改用中小火續煮4小時,熄火燜1小時。
小貼士
粽餡調味:鹹肉粽要先將新鮮的豬肉用少許味精、白糖、酒、鹽、生抽拌勻反復揉擦至調味品滲入豬肉再包。
粽子捆紮:豆沙粽不宜捆得太緊,防止米粒擠進豆沙中,如果煮不透會出現夾生現象。鹹肉粽如果用肥豬肉不宜扎緊、松緊適度即可。如果用瘦豬肉就要扎緊,因為瘦肉熟了以後會收縮,粽餡的肥汁會漏入水中,不能保持粽子的肥糯。
烹煮:煮粽子一定要水滾以後才落粽子,水要浸過粽面,待水重新滾起以後再用旺火煮3個小時左右即可。在煮粽過程中不要添生水。要留意梘水粽不能和其它粽子一同煮。煮好以後趁熱取出。
『叄』 粽子餡怎麼做最好吃
端午節自己在家做粽子,備好這幾樣,粽子好吃餡料多,家人超愛吃,馬上端午節,家家戶戶開始准備粽子,超市裡也開始了大促銷,上午去的時候看見售貨員在那大喊,新鮮的粽子十元一大兜,算起來確實很便宜,但是這種的粽子都是流水線製作,粽味很小,吃起來很方便,買回家一熱就能吃,省去了煮粽子的時間,對於一些懶人來說正合適,我家每年都會自己在家包粽子,因為自己做的粽子味道才好吃,每次都是做一大鍋,順便分給親朋好友一些,自己做的不僅餡料足,口味還多,稱得上是貨真價實了。
粽子
教你在家做粽子,牢記3個技巧,粽子吃起來香醇入味,比買的好吃,粽子一開始是為了紀念大詩人屈原,後來慢慢的流傳了下來,從最初的竹筒粽子到現在的蘆葉和竹葉粽子,我們這要想弄到新鮮的竹筒基本是不可能的,所以大家都在超市買竹葉,或者去河邊採摘蘆葉用來包粽子,我家每次都是竹葉包粽子,竹葉的清香味比蘆葉要濃,家人更喜歡吃。
自己做的話可以多准備點不同的餡料,像蜜棗、八寶、五花肉、臘肉、蛋黃等等,每次多做幾種餡料,家人喜歡啥味的就多做點,不過家人最不喜歡吃的就是五花肉和臘肉的,甜味的更受家人喜愛,喜歡吃粽子的別再去買的了,自己在家做實惠又好吃,下面就來看下我是怎麼做粽子的吧!
【粽子】
食材:竹葉(蘆葉)、糯米、蜜棗(紅棗)、紅豆、葡萄乾等。
製作過程:
第一步:先提前一晚上把糯米淘洗一遍,再加入沒過糯米的清水浸泡兩個小時以上。
粽子
第二步:先把竹葉放在清水浸泡十分鍾,用刷子將竹葉兩面都刷洗干凈,然後將竹葉上鍋煮十分鍾,這樣可以把竹葉表面的雜質和細菌取出干凈。
粽子
第三步:糯米浸泡好以後瀝干水分,放在盆中,加入少許的食用油、紅豆和葡萄乾,攪拌均勻後備用。
粽子
第四步:竹葉晾涼以後用剪刀剪去兩頭,折出漏斗形狀,用勺子挖兩勺糯米進去,用筷子或者木棍按壓緊實,最後放上一個蜜棗,把竹葉包裹嚴實後用麻繩系緊,一個竹葉粽子就做好了,剩下的也都是這樣做就行。
粽子
第五步:鍋中加入足量的清水,加入一勺食用鹽,攪拌化開,把包好的粽子放進去,清水要沒過粽子,蓋上鍋蓋大火煮開。
粽子
第六步:煮開後調成中小火,燜兩個小時以上,中途不能開蓋,關火後燜十五分鍾在出鍋,吃不完的粽子晾涼後放在冰箱冷凍儲存,一兩個月不會壞。
粽子
【小技巧】
1、做粽子最好吃的是竹筒,其次是竹葉和蘆葉,看你能買到什麼了。
2、大家第一次在家做粽子的話可以多做點蜜棗和八寶的,五花肉和臘肉的可以少做點,我家基本沒人吃肉粽。
粽子
3、煮的時候要用涼水上鍋,熱水直接煮容易造成夾生,因為粽子瞬間接觸高溫,容易讓粽子表面煮熟,但是內部確是生的
『肆』 怎麼做肉餡粽子
首先若要肉粽子好吃,第一要有肥肉才更香,第二粽子包的要緊實,煮的時間得長些,小火燜煮透了才更勁道好吃。其他的像包成什麼形狀的,好不好看的,都無所謂,只要不漏米就都是好粽子。其次包粽子前,想掌握肉塊的鹹淡度,可以將加了調味料的肉放鍋里煎熟兩塊嘗嘗,味道適中即可。
肉餡粽子
千萬別弄咸了,不然肉粽煮熟後想改味就難了,就算重新加水煮幾個小時都改變不了那鹹味。最後洗凈的糯米倒入生抽拌勻即可,不用過多的浸泡,否則味道會鹹的。若是糯米多,包的過程中也要將底部的生抽倒掉,時間長了會腌的鹹味重。
裡脊肉粽。需要准備的食材:豬裡脊肉350克,肥肉200克,生抽40克,鹽3克,白糖15克,薑末10克,五香粉2克,料酒10克;糯米1000克,生抽250克。泡透的花生米1碗,葦葉一紮。具體做法:裡脊肉切方塊,肥肉切小丁,加A中的調味料拌勻放冰箱冷藏腌制過夜。葦葉洗凈放開水中焯燙至變色,撈到冷水中過涼待用。
糯米洗凈加生抽拌勻,然後再將腌好的肉加入拌勻。將葦葉碼齊後將寬頭的一端窩成一個三角漏斗狀,依次放入拌好的糯米、肉,中間放幾粒花生米。用右手將漏斗後面的葦葉蓋在糯米上,然後左手拇指跟食指將漏斗兩邊卡住,這樣就基本定型成四角粽了。再將多出的葦葉沿粽形折好,往左或者往右折都行,只要不漏米。
將棉繩的一端用牙咬住,另一端將粽子纏緊扎結實即可,最後可將多餘的葦葉剪掉。將包好的肉粽放入鍋中,加滿清水。大火煮開鍋後再用小火燜煮4-5個小時,中途要添開水幾次,最後一次添水要將湯汁煮濃稠了才行。
糯米淘好以後,一定要瀝干水,再加入調料。我第一次做的時候沒有瀝干直接加了調料,造成糯米太濕了,包好以後,醬油水從裡面滲出來。不僅影響美觀,還影響口味,水多了可能就會淡哦。粽葉洗好以後,最好也要瀝一下水,否則太濕了也不好包的時候一般二張粽葉就夠了,但因為粽葉有大有小,小的可能二張就不夠。當發現粽葉包不住糯米時可以再加一張粽葉,用三張粽葉來包哦。
五花肉切的時候不要切厚厚的塊,最好切得略薄一些,小一些。如果嫌太少可以放二塊。太厚的話包的時候不太方便。我剛開始就是切得太厚了,包了一二個以後,再去把它切薄一些再包的。我把棉線剪成差不多長短的一根一根,然後再包的。自己包的時候大約量一下,大約需要多少長短。
扎棉線的時候要用一點力氣,盡量扎得緊一些,這樣包出來的粽子糯米會很香很好吃滴 7、煮的時候當中要幫粽子翻一次身,這樣使得每個粽子都煮得比較均勻,不會出現有夾生的現象粽子比較難煮熟,一般起碼需要三個小時煮好以後,最好讓它再燜上一二個小時。等待徹底放涼以後,取出瀝干水可以放入冰箱慢慢吃哦
需要注意的是心血管病患者不可以吃太多的肉粽子。因為肉粽子所含的脂肪含量太多,屬於稍油膩的食品。患有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的人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響血液循環,加重心臟負擔和缺血程度,甚至可能會誘發心絞痛和心肌梗塞。
老人和兒童也不能吃太多的肉粽子。首先糯米的黏性太大,吃了不太好消化,老人和兒童的消化能力本來就不太好,吃的太多的話容易造成胃酸過多、腹脹、腹痛等症狀。老人和兒童在端午節最好少吃一點高熱量的粽子,隨便吃幾個嘗嘗味道就可以了,最好不要吃得太多。
『伍』 粽子餡的做法 粽子餡怎麼做
1、將糯米用清水浸泡兩個小時,然後將糯米清洗干凈把水分過濾掉。
2、將洗干凈的花生和紅豆放入鍋中煮半小時出鍋晾乾備用,將大棗用清水清洗干凈,放置備用即可。
3、將大棗和紅豆、花生一起放入糯米中攪拌均勻,可以放一勺白糖攪拌均勻即可。
4、准備好洗干凈的粽葉開始包粽子,先將粽葉捲成圓錐形狀,將糯米盛入其中壓緊,然後按三角形狀包好,最後用繩子系緊即可。
5、下鍋開始煮了,加入適量的水,可以加入一勺鹼面這樣更快的將粽子煮熟。
6、美味好吃素餡粽子就做好了,其實過程很簡單享受真的是非常美味,也非常好看有食慾。
『陸』 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大全 粽子餡料怎麼弄
粽子好不不好吃,中間的餡料就是最重要的。所以包粽子之前一定要想調配好餡料。粽子的餡料有哪些?怎麼弄?下文將意義為大家介紹。
粽子的餡料有哪些大全
咸香雞肉粽原料:糯米600克、雞肉800克、土豆400克、蝦米80克、蒜蓉1湯匙、生抽半湯匙、蔥、鹽、雞精、生粉若干、粽葉適量、粽繩適量。
做法:1、將雞肉、土豆和大蔥頭剁碎,加入鹽、蒜、雞精、生粉等調料拌勻。
2、洗凈糯米,浸水半小時。燒熱鍋,用蔥姜蒜爆香,加入糯米和生抽,炒均。
3、用粽葉2張,折疊成漏狀,放入炒香的糯米1湯匙,加入做法1中扮勻的餡料,再加入1湯匙的糯米在上面。
4、將粽繩把粽子紮好,放入高壓煲中煮30分鍾,即可趁熱食。如果是普通煲須煮2小時左右。
豬肉粽原料:糯米2.5千克,鮮豬肉1.5千克(肥瘦各半),酒25克,醬油150克,食鹽70克,味精少許,粽葉適量。
做法:先將糯米淘凈,加糖、鹽、醬油拌勻。再將豬肉切成長方形小塊,與剩下的配料拌勻。然後將粽葉捲成漏斗形,裝入40克糯米,放上肥、瘦肉各一塊,再加蓋約30克糯米撥平,包好。最後將包好的粽子放入水中煮沸1時後,再用溫火煮1小時左右,蒸煮過程中要不斷添水保持原有水位,煮熟出鍋即可。
蛋黃粽原料:糯米、新鮮五花肉、鹹蛋黃、粽葉
調料:蚝油、生抽、老抽、美極雞粉、美極鮮味汁、薑末、五香粉
做法:
1、准備做蛋黃粽子的材料,五花肉按自己喜歡的口味烹飪好,棕葉泡好。<<處理棕葉的方法請見:如何處理粽葉。
2、棕葉泡好後,開始包,做成漏斗狀。
3、將糯米和餡料放入,兩邊放米,中間放蛋黃和五花肉。詳細圖解做法見:蛋黃粽子的做法。
蜜棗粽主要原料為:糯米、蜜棗;棕葉、水、鹽;
做法:糯米、蜜棗洗凈;生粽葉用沸水稍汆一下,粽葉折成三角形漏斗狀,放入少許糯米略壓實,放入蜜棗包好,詳細圖解做法見:蜜棗粽子的做法。
豆沙粽原料:糯米、豆沙、葡萄乾、粽葉等。
做法:
1.粽葉提前泡軟沖洗干凈。
2.糯米浸泡至少4小時,葡萄乾清水沖洗後與浸泡好的糯米拌勻。
3.將粽葉光滑面朝內,捲成漏斗狀。
廣式裹蒸粽原料:
1、糯米500克、干香菇1朵、蓮子4粒、蝦米10克、綠豆仁50克、栗子2粒、干荷葉1張、干竹葉6片、干鹼草2條。
2.鹹蛋黃1粒、胡椒粉少許、芋頭30克、排骨、肥肉約100克;五香粉、蔥油、味精鹽少許。
做法:
1.將用料1中的材料泡水至發起為止,其中尖糯米至少泡2個半小時以上,然後用胡椒粉、蔥油、味精、鹽來腌味。芋頭切塊炸過,備用。
2.將肥肉切塊用五香粉腌味約30分鍾。排骨切塊用黑醋、醬油、鹽、味精、麵粉腌過備用。
3、將荷葉對撕,粗面朝下,鋪上3片竹葉,放一半的糯米。然後放入香菇、蓮子、蝦米、栗子、鹹蛋黃、肥肉、排骨、芋頭、綠豆仁。再放上另一半糯米,將另外3片竹葉蓋上。
4、將荷葉左右兩側對摺抓緊,再前後對摺抓緊包成四角形,用鹼草包緊打結即可。
5、用水煮粽子四小時即可上桌。 溫馨提示:粽子好吃要看內餡,但挑選好的粽葉也很重要。最好是選擇比較有韌性、柔軟不易破碎、並且顏色漂亮的粽葉,粽葉需要先泡過水,使其恢復韌度才好便於包裹。
粽子是煮好還是蒸好
粽子煮或蒸都可以,具體看實際情況和個人選擇,如:
1、從便捷的角度,自家包的粽子就煮,超市買的速凍的粽子就蒸。
2、煮的受熱更均勻,所以清水粽子就煮,帶餡料的粽子就蒸。
3、一次加熱多種口味的粽子蒸的會好一些,一起煮的話可能會串味。
4、如果擔心自己包的粽子不緊,用鍋蒸保險一點。一般要煮粽子的話,它的包法會比較緊,不然就容易散開。
甜粽子怎麼做最好吃
原料:糯米、紫米、小米、綠豆、紅豆沙、粽子葉。
做法
1、粽子葉用小刷子刷凈,並沖洗。然後在水盆里泡一個小時後,再用慢火煮半小時。
2、紫米浸泡5小時後,上鍋蒸1小時。綠豆煮軟但不開開花的程度後,撈出豆子備用。白糯米浸泡2小時。小米洗干凈即可。
3、將粽子葉子對折成圓錐桶,先倒入少許糯米。
4、壓實後倒入綠豆、小米。
5、用手指一邊壓實際,一邊按出一個小坑。
6、放入少許紅豆沙餡。
7、將糯米與紫米混合後鋪上最上面。
8、包粽子。其實,可以用自己順手的方法,只要結實,不漏米就行了。
9、捆上繩子。然後放入鍋里,到入幾乎可以沒過粽子的水後,煮一個小時就行了。
『柒』 包粽子包什麼餡好吃
問題一:包粽子放什麼餡才好吃? 各地方口味不一樣,放什麼餡好吃,那要看對什麼地方的人來說。
北方的粽子,多是簡單白米,或者雜以赤豆、棗子,蘸白糖食用。
江南的粽子名聲最盛,做法也復雜,尤其是餡,變化多樣。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凈,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用來製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 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黃粽」:「中間一個蛋黃,蛋黃必須採用上好雞蛋,入口甜咸而不反感。」
粽子不僅形狀很多,品種各異,由於我國各地風味不同,主要有甜、咸兩種。甜味有白水粽、赤豆粽、蠶豆粽、棗子粽、玫瑰粽、瓜仁粽、豆沙豬油粽、棗泥豬油粽等。鹹味有:豬肉粽、火腿粽、香腸粽、蝦仁粽、肉丁粽等,但以豬肉粽較多。也有南國風味的什錦粽、豆蓉粽、冬菇等;還有一頭甜一頭咸、一粽兩味的「雙拼粽」。
個人比較喜歡吃裡面放有板栗、綠豆沙、五花肉加雜豆的鹹味什錦粽。
問題二:粽子可以包什麼餡的 粽子包什麼餡最好吃 常見的有鹹蛋、紅棗、肉、紅豆、八寶(各種豆類)也有蓮子等等。其實裡面的餡都是根據各自的口味自己加一些料進去。
國內的粽子,以江南嘉興出產的最為有名。早在清代,就享有盛譽。食書記載嘉興粽子的種類和做法:
「竹葉粽」:「取竹葉裹白糯米粽煮之,尖有如生切菱角。」
「艾香粽」:「糯米淘凈,夾棗、栗、綠豆,以艾葉浸米裹,入鍋煮。」
「甜茶粽」:「取真武山優質甜茶取汁用來製作粽子,其粽子色澤金黃油亮,入口潤滑細嫩,柔軟
粘稠,齒頰留香,回味甘甜,去膩消食,營養豐富」
「薄荷香粽」:「薄荷水浸米先蒸軟,拌洋糖,用箬裹作小粽,再煮。」
「豆沙粽」:「豆沙、糖、脂油丁包小粽煮。」
「蓮子粽」:「去皮心,拌洋糖,包小粽。」
「松仁粽」:「去皮包小粽」
「火腿粽」:「入火腿塊包粽,火腿要金華者,精肥適均。又,肉丁包粽亦可。」
「蛋黃粽」:「中間一個蛋黃,蛋黃必須採用上好雞蛋,入口甜咸而粽子不反感。」
「九子粽」:清代乾隆皇帝,端午節在宮中吃了九子粽後,龍顏大喜,贊不絕口,欣然賦詩一首:四時花競巧,九子粽爭新。九子粽是粽子的一種,即為九隻粽連成一串,有大有小,大的在上,小的在下,形狀各異,非常好看。並且九種顏色的絲線紮成,形成五彩繽紛。九子粽大多是作為饋贈親友的禮物,如母親送給出嫁的女兒、婆婆送給新婚的禮物等,因為「粽子」諧音「中子」,民間有吃了「粽子」能得兒子的風俗。 望採納
問題三:包粽子都可以用什麼餡?怎麼調?盡量詳細點哦! 材料鮮肉,生抽,料酒少許,白鬍椒粉耗油,耗油一點,糯米2公斤,鹽,老抽,素
做法1.准備工作。頭天晚上把鮮肉處理干凈後用生抽和料酒少許白鬍椒粉一點耗油腌制起來,冰箱保存。五花肉我不喜歡,太油了,膩!我一直用梅頭肉,就是肩胛肉,肥瘦相間的正合適。
2.這個肉腌制最長時間是三天。就是說極限是可以提前三天准備,入味。當天腌制就製作的粽子味道和口感都差很多。
3.然後就是頭天晚上把2公斤的糯米沖洗干凈後用清水浸泡。糯米泡過夜後包制的粽子不會太緊實,這也是我要的口感,如果真的要很結實的粽子,縮短浸泡時間,不要短於6個小時為好。
4.要製作的當天,把糯米控干水份----一般為用鏤空容器1個小時。2公斤糯米的調味口訣是:【1+2+3】=====【一湯匙tablespoon鹽+2湯匙老抽+3湯匙素油】。這里用老抽,千萬不可用生抽。因為老抽比較上色而不那麼咸還帶有甜味,這個分量與鹽配合正好。
5.加油才使糯米不會沾在棕葉上也彌補了些肩胛肉少肥油的缺。把糯米和調味料充分拌勻,美味粽子基本在向你招手了~~
6.一般如果買的是乾燥的棕葉,有時間隔夜用冷水浸泡後清洗干凈是最能保持棕葉清香的方法。沒有大容器沒有時間的時候就燒開大鍋的水,干棕葉放下去再水滾1分鍾到2分鍾就可以沖洗了。這次圖解示範是用來水煮的方法。
7.然後就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地包粽子羅~~我只會這種最普通的小四角。包好後無論用普通鍋還是高壓鍋都要水沒過粽子。我這拍照時候光線不對我把鍋端起來了些所以看著水不夠的樣子,其實應該是沒有粽子的任何一個角露出水面為准。
8.煮制時間。高壓鍋上汽後中火保持噴氣30到40分鍾,關火後燜到涼透即可。普通鍋燒開水後轉小火保持水滾狀態2.5到3個小時
問題四:說說自家包粽子的話,什麼餡兒的好吃吶 我最喜歡我媽包的肉粽。肉要先加醬油,酒,蔥姜等腌過,泡好的糯米也稍微調下味。包粽子要注意手法的,包出來松趴趴的不好吃。 查看原帖>>
問題五:粽子裡麵包什麼好吃 綠豆、叉燒、花生、芝麻,我吃多的粽子有這些在裡面
問題六:包粽子餡怎麼做 這些年,鹹味的肉粽越發受到大家的喜歡。包出弗吃的肉粽,關鍵是調味。調味分為糯米的調味和餡料的調味。
一、糯米也要調味。糯米要提前四個小時洗好,泡發,臨包前一個小時,將水瀝干凈後,加入少許鹽和生抽、1克的小蘇打拌勻腌制。鹽的作用是使糯米有味;生抽的作用是讓糯米上色;小蘇打,則使煮出的糯米粽更軟糯,好消化。
二、餡料調味很關鍵。餡料的調味則分兩種。一種不用炒制,直接用生抽、味精、白糖、料酒、胡椒粉與肉塊一起抓勻後,碼味。由於不用炒制,所以抓勻上要注意,要抓到肉塊泛出白沫,菜說明味道吃到肉裡面去了。 第二種方法是炒制。將餡料入鍋略微炒制,加入調料後,煮上幾分鍾,讓其入味. 三、餡料中的配料有講究。肉粽中的配料一般有綠豆、蠶豆、花生、香菇、火腿等。綠豆、蠶豆、花生如果有條件,洗干凈並瀝干水後,可以用料酒、生抽略微碼味;香菇則與肉塊一起碼味;火腿,最好用金華火腿,切成半公分的細條,與肉一起包入粽子中。
米:提早四個小時把米淘洗干凈後,把水倒掉,不用倒的太干,盡量讓米吃些水。並加入醬油、鹽、1克的小蘇打碼味。
肉:五花肉或腿肉最合適。千萬別用純瘦肉。有點肥肉煮出來的肉粽口感比較好。肉的肥瘦比例掌握1:2較為 合適。並切成大約2到3cm見方的肉塊,再進行碼味。具體可參見第二部分的肉餡調制說明。
問題七:粽子都有什麼餡兒的好吃 現在粽子有肉餡、紅棗、水果的,當然是肉餡的好吃。現在都去網庫買肉餡大粽子,我買了幾盒嘗了嘗,還不錯
問題八:怎樣包粽子好吃,要肉餡的(豬肉),材料簡單(必須的)。 1、先把粽葉放水裡煮軟、洗凈待用。把肉洗凈,把瘦肉用刀背拍一下,切成小塊,特別是肥肉,要切得更小(這是關鍵的一步,而不是通常切成一大塊,也不要瘦的全瘦,肥的全肥)。把肉用鹽拌一下,然後放入糖、醬油、黃酒、味精腌數小時,讓肉有味。待用。
2、把米洗凈,濾水。准備好繩(有條件的可以用粽樹上的葉子,撕成條,結成團在水裡煮一下待用。這比一般的線有香味,更好)然後可以開始包。
3、包肉粽子時,把浸過肉的醬油倒入米內,如果口味重的,再根據自己的愛好放入鹽、醬油、味精。包的時候把肉分開放,瘦的肥的都要,而不是像店裡買的一大塊在中間。包成長方型,個小點,愛吃的人可以吃二個或多個。現在的人胃口小,一個小粽子加上一包奶也就夠了。然後用線紮起來。這里又有一個講究,不同口味不同扎法。喜歡軟點的軋松點,反之緊點。加興五方齋扎和比較緊,吃起來比較韌,而湖州的諸老大則比較松軟,也迎合一些人的口味。
4、再一個要注意煮的過程,強調煮透。我一般是放在高壓鍋里煮。在鍋內放入足夠多的水燒開後,用中火煮40分鍾的樣子。悶一會,等沒氣時開鍋,看上面是否有沒浸到水的,適當調換,然後再加入水,繼續煮40分鍾。這里的要點是水多,火足。這樣的粽子,不會吃到大塊的中間沒有味道的肉,也不會吃到肥肉,但其味特別鮮美。
問題九:高考包粽子裡面放什麼餡 這些年,鹹味的肉粽越發受到大家的喜歡。包出好吃的肉粽,關鍵是調味。調味分為糯米的調味和餡料的調味。 一、糯米也要調味。糯米要提前四個小時洗好,泡發,臨包前一個小時,將水瀝干凈後,加入少許鹽和生抽、1克的小蘇打拌勻腌制。鹽的作用是使糯米有味;生抽的作用是讓糯米上色;小蘇打,則使煮出的糯米粽更軟糯,好消化。 二、餡料調味很關鍵。餡料的調味則分兩種。一種不用炒制,直接用生抽、味精、白糖、料酒、胡椒粉與肉塊一起抓勻後,碼味。由於不用炒制,所以抓勻上要注意,要抓到肉塊泛出白沫,菜說明味道吃到肉裡面去了。 第二種方法是炒制。將餡料入鍋略微炒制,加入調料後,煮上幾分鍾,讓其入味. 三、餡料中的配料有講究。肉粽中的配料一般有綠豆、蠶豆、花生、香菇、火腿等。綠豆、蠶豆、花生如果有條件,洗干凈並瀝干水後,可以用料酒、生抽略微碼味;香菇則與肉塊一起碼味;火腿,最好用金華火腿,切成半公分的細條,與肉一起包入粽子中。 米:提早四個小時把米淘洗干凈後,把水倒掉,不用倒的太干,盡量讓米吃些水。並加入醬油、鹽、1克的小蘇打碼味。 肉:五花肉或腿肉最合適。千萬別用純瘦肉。有點肥肉煮出來的肉粽口感比較好。肉的肥瘦比例掌握1:2較為 合適。並切成大約2到3cm見方的肉塊,再進行碼味。具體可參見第二部分的肉餡調制說明。
問題十:什麼餡的粽子最好吃? 花生粽子也不錯啊.. 嘿嘿`` 不過我個人認為還是肉粽子好吃 獻膩的話,包的時候就不要用肥肉 不要買粽子,自己包的是最香的!
『捌』 豬肉粽子餡怎麼調制才好吃
提前腌制。
做粽子時,首先將糯米用清水浸泡四個小時,也可在前一晚上泡上。第二是做肉餡,准備五花肉,五香粉,胡椒粉,食鹽,老抽,料酒,蔥,姜。將五花肉切片,小蔥切蔥花,姜切絲
將切好的五花肉放入碗中,加入蔥花和姜絲,倒入生抽,老抽,鹽和五香粉,胡椒粉,料酒用手抓拌勻,再滴入幾滴香油增香調拌提香,反復調拌至調味品滲入豬肉。肉餡充分的調拌入味才好吃,調拌後可蓋上保鮮膜腌制二小時,也可放入冰箱冷藏,入味後呢就可以拿出來包粽子了。
『玖』 肉餡粽子的肉餡怎麼調竅門
肉餡好吃主要在於肉的選擇、肉的調味和肉的配料。
1、肉的選擇:五花肉或腿肉最合適,千萬別用純瘦肉,有點肥肉煮出來的肉粽口感比較好,肉的肥瘦比例為1比2,並切成大約2到3厘米見方的肉塊。
2、肉的調味:一種不用炒制,直接用生抽、味精、白糖、料酒、胡椒粉與肉塊一起抓勻後,碼味,由於不用炒制,所以抓勻上要注意,要抓到肉塊泛出白沫,才說明味道吃到肉裡面去了,第二種方法是炒制,將肉塊入鍋略微炒制,加入調料後,煮上幾分鍾,讓其入味。
3、肉的配料:一般有綠豆、蠶豆、花生、香菇、火腿等,綠豆、蠶豆、花生如果有條件,洗干凈並瀝干水後,可以用料酒、生抽略微碼味,香菇則與肉塊一起碼味,火腿,最好用切成半公分的細條,與肉一起包入粽子中。